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早起认知学理理论

第五章早起认知学理理论

第五章早起认知学理理论
第五章早起认知学理理论

第五章
早起认知学理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 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 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 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 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 大于部分之和, 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韦 特墨,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心里理论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 上创立的。该学派反对把心理还原为基本元素,把行为还原为刺激 -反应联结。 他们认为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知觉,而不是联结起来的表象的简单集合; 主张学习是在于构成一种完形,是改变一个完形为另一完形。所谓格式塔,是 德语 Gestalt 的译音,意即“完形” ;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试尝错误的过程, 而是顿悟的过程,即结合当前整个情境对问题的突然解决。
哲学背景 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元素,心理对材料 的知觉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的。 康德的这一思想成 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源泉以及理论构建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认为,现象 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对观察到的内容作如实的描述, 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得以展现。现象学的这一认识过程必须借助于人的直觉, 所以现象学坚持只有人的直觉才能掌握对象的本质,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这对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具体指导。 科学背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科学界产生了许多新发现,其中物理学的“场论”思想 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们把“场”定义为一种全新的结构,而不是把它看作分子间 引力和斥力的简单相加。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了这一思想,并希望用它来对心 理现象和机制做出全新的解释。因此他们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名词, 如考夫卡提出了“行为场”“环境场”“物理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多个概念。
1

还提出向量的概念。
代表人物 韦特墨
主要研究和贡献 通过似动研究确立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基础;将格式塔心理学 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并主张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研究了伦理学问题 把格式塔原理应用到发展心理学;研究了顿悟学习;把格式塔 心理学理论系统化 明确认定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在发展心理学中贯彻完形理论
苛勒 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实验研究: 1.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一种整体效应,整体知觉效应(运动知觉) 。 韦特墨来认为, 这种现象正是不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似动现象是形 成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 还如,漩涡的形成,漩涡与水滴; 曲调,曲调取决于音符之间的关系,而 不是音符本身。 为了强调这种整体性, 韦特墨采用的德语“Gestalt(格式塔, 或译完形)”一词, 可以被翻译成“形式(form)”、“型式(pattern)” 、“形态(Configuration)”等,意思是 指“能动的整体(dynamic wholes)”。 由于韦特墨发起的这场运动关注的是这类完形 或格式塔,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格式塔或完形心理学”。 2.整体与部分
图形与背景交替图
2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承认分离性。事实 上,格式塔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 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 明显的实体。他们是用“图形与背景”这个概念来表述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 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人 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观看某一客 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 视觉场中的构造是不时地变化着的。一个人看到一个客体,然后又看到另一 个客体。也就是说,当人们连续不断地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种种不同的客体 一会儿是图形,一会儿又成了背景。这种知觉显现了视觉场中“整体”与“部分” 之间的关系,也是“完形”现象: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总和。
3.顿悟实验 “接竿问题”实验:大猩猩喜欢将两根竹竿接起来获取香蕉,不是通过“试 误”而是“顿悟” ,猩猩经历了一个“知觉重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 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这种现象或过程称为“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 推论:各种各样的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格式塔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解释,往往倾向于使用知觉方面的术语。学习意味 着要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的,识别其中内在 的结构。所以,学习与知觉、认知几乎是同义词。 关于“记忆” ,格式塔心理学家也认为,通过学习,会在头脑中留下记忆痕 迹,记忆痕迹是因经验而留在神经系统中的。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些痕迹不 是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完形。 因此, 学习主要不是加进新痕迹或减去旧痕迹的问题, 而是要使一种完形改 变成另一种完形。这种完形的改变可以因新的经验而发生, 也可以通过思维而产
3

生。格式塔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正是发生这种知觉重组的方式。所以,在格式塔 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 一个人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 的知觉就还处在无组织的、末分化的状态,因而也就无所谓学习了。一个人学习 的方式,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 这就是知觉重组的过程。 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就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而且有利于 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韦特墨 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区别了两种类型的问题解决办法:一类 是只有首创性的和顿悟式的解决办法;另一类是不适当地应用老规则,因而不能 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顿悟学习的核心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韦特墨认为,学 校学习的目的, 是要把习得的内容迁移到校外情境中去。通过机械记忆习得的内 容,只能被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境中去,即应用于类似于最初学习时的情境中去, 只有通过顿悟理解的内容才能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一部分, 随时可用于任何情境 中的类似的问题上去。 3.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 遗忘。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人类所学习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恰恰相反, 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掌握后,永远也不会遗忘。 顿悟将成为人们知识技能中永久的部分。 用现代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术语 来说,顿悟的内容是进入了长时记忆将永远保留在学习者的头脑中。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 只能按学习的顺序告诉别人他学了些什么的学生, 实际上是没有理解所学的内容(即没有经过认知重组,因而既无法迁移,也不能 保持长久) 。有人在一项实验中,把 149162536496481 写在一张卡片上,要一组 被试看 15 秒钟,然后试图回忆它。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在一般情况下, 除了记住其中少数几个数字外, 没有人能全部记住。但在给另一组被试看这张卡
4

片之前,告诉他们在试图记住它以前,先想一下这些数字为什么这样排列,是否 有规律可循。结果不少被试都觉察到,这些数原是用 1 到 9 的平方排列起来的。 这样一来, 回忆这些数字就毫无困难,哪怕是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也能轻易做到 (Katon,1940)。 4.顿语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 真正的学习常常会伴随着一种兴奋感。学习者了解到 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形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 人愉快的体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类所能具有的最积极的体验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格式塔理论家经常抨击滥用各种外部奖励,诸如使用糖果、好分 数、五角星或金钱之类的东西来驱动学习。当然,在没有其它诱因动机时,在不 可能用顿悟的方式来理解学习时,也不妨可以使用一些外部奖励。但作为教育工 作者要意识到,不加区分地使用奖励物,可能会使学生分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 上,而只关心能得到什么奖励上,从而不可能达到对问题情境有顿悟的理解。就 一般而言,达到理解水平本身就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 5.创造性思维。 韦特默曾对思维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他把顿悟学习原理运用到人类创造 性思维探讨中,并建议通过把握问题的整体来进行这种思维。他的遗作《创造性 思维》于 1945 年出版,书中研究了从儿童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的过程一直到爱 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思维过程, 以各个不同的年龄和难度不同的问题为依据,发 现在各个解决问题的水平上都有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例证。 韦特默认为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即使在必要的关 注问题的细节时,也决不能忽视问题的整体。必须把细节放在问题的整体中,把 它们与整体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整体到部分的思维。 他认为要使人们顺利地解决问题,必须把问题的整个情境呈现出来,使之能对问 题有个完全概观。
格式塔的学习律与记忆律
知觉律或学习律 学习即知觉重组
5

知觉中,人们有一种倾向,尽可能把被知觉到的东西呈一种最好的形式— —完形。 1、接近或邻近原则 两个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比较接近或邻近时, 则这两个对象就倾向于被一起 感知为一个整体。 2、相似原则 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强度等物理属性方面比较相似时,这些刺激 物就容易被组织起来而构成一个整体。 3、封闭的原则,
也称闭合的原则。 即主体在感知物体时有一种能自行填补缺口使其闭合将其知觉为一个整体 的倾向。
4、连续性原则 个体倾向于把一个图形中连接在一起的平滑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5、成员特性律 个别部分的特性是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记忆律 水平化、尖锐化、常态化(P152)
勒温的拓朴心理学
拓扑心理学是勒温根据动力场说,采用拓扑学图形,借用拓扑学和向量学的 有关概念, 研究人及其行为的一种心理学体系。勒温的心理学思想既有格式塔心 理学总的理论倾向,又不完全局限于正统格式塔心理学和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 拓扑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否定刺激-反应公式,提出 B=f(PE)行为公式; 创造生活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兼指人与环境;指出行为动力包括需求、紧张、效 价(引拒值或诱发力) 、向量和移动;并把人格描绘成一个直观的空间系统。
1、勒温的场论
(1)行为 勒温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6

行为公式:B = f(PE) 其中 B 代表行为;P 代表具体的人;E 指全部的环境;f 指函数关系。 行为公式表明行为 B 等于个人 P 和环境 E 的函数 f, 即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 两个因素而发生改变。 (2)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指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也称心理事件,指 一个人在任何特定时刻所意识到的那些事物) 。 (3)心理场 心理场或心理动力场或心理生活空间(或生活空间)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一 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和,它包含了人及其环境。 勒温认为个体的行为 受到生活空间的调节。 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它包括 有可能影响着个人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件,这三方面的每一方面都能决 定任何一个情境下的人的行为。 (4)行为动力 勒温借用拓扑学的概念对心理事件的移动方式、动力作了分析,认为 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主要包括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平衡。关 于行为动力系统的研究是勒温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勒温对动机问题研 究的巨大贡献。 在勒温的心理学中矢量指人与一定对象间所产生的有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 力, 吸引力会使人趋向目标, 排斥力使人背离目标, 当两个矢量之间力量相等时, 它们之间的作用即为冲突。勒温认为,这些冲突主要有三类: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左右为难 趋避冲突:又爱又恨
2、勒温论学习 P160
7

第六章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J.皮亚杰根据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其他学科有 关认识论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理论。它试图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 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 特别是解释科 学认识。 因此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①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 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 皮亚杰认为, 传统的认识论只注意认识的高 级水平及最后结果,近现代的认识论则专作认识的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这都是 不够的,需要研究认识的心理发生加以补充。他主要是从生物学出发,通过心理 学的桥梁来达到认识论的结论。②发生认识论不是或不只是传统的认识论,而 是要对各门科学中的认识论问题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各门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 因此,发生认识论是跨学科的理论。
从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得出一些发生认识论的结论。 ①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及活动内化成为可逆的运算活动(内心活动) 。运算 是皮亚杰从逻辑和数学中借来的概念, 它表明儿童的思维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组 织的。 ②在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其中符 号化活动起了重要作用, 它使儿童种种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并且学会了 语言。 ③儿童在没有掌握语言以前, 通过同化和顺应以及同化过程的逐步复杂化, 语言和思维并非同时发生, 但两者的发展是平行的。语言有助于动作的内化和认 识的符号化及形式化。当儿童的思维达到运算阶段时,思维和语言就相互联系、 相互同化和协调起来。 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 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④思维并非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也越大。 语言是交际工 具,能起强化作用,有助于解除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有利于认识的社会传递。 ⑤儿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 (不能用“所有”和“某些”作定量规定的概念)和前 关系(不存在概念的相对性) ,以后发展到能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
8

⑥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最明显的例子是守恒概 念的发展。 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的区别在于前者离不开具体事物,也只能运用于 具体事物。 儿童对同一问题如用语言叙述很难解决时, 便属于初级逻辑思维阶段。 这些运算还不能组合成为统一整体。形式运算则能“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 此时儿童能提出假设并进行推论,这是高级的抽象思维阶段。 ⑦成人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起源于 儿童的归类、 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 布尔巴基学派所谓的数学母结构 (代数结构、 序列结构和拓扑结构)在儿童思维的发展中有其自然根源。 理论核心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 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 。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 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 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 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 主要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 4 个主要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 经验和平衡作用。他特别强调平衡的作用,认为不但人的认识,就是人的道德情 感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地建构而成的。 根本观点 发生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是要把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皮亚 杰是一位结构主义者, 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功能性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人自身 建构起来的,它不是客体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预先构成的或天赋的。他认为任 何结构都具有 3 种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性。整体性意味着结构具有 内部的融贯性,结构内各成分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堆砌或 混合。结构及其成分都受某种内部规律的制约,具有与其成分不同的特性,同 一成分在不同结构中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一种静止 的组织,而有一些内在规律控制结构的运动发展,一种旧结构可以转变成为新 结构。自我调节性是指结构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规律自行调整、自动调节,而
9

不必借助于外部因素,因此结构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结构内某一成分的改变 必然要引起相关成分的改变, 结构可以因转换规律的相互作用而保存下来或变得 丰富起来。
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同化、顺应和和平衡 皮亚杰承认有独立于主体以外的客体,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唯物的,但他并 不完全赞同反映论。他把人的自然经验分为物理(实物)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两 种, 认为物理经验反映了客体的客观属性,而逻辑数学经验反映的却是主体的活 动方式,并不是客体属性,他把这方面的抽象称为反身抽象或反省抽象。 皮亚杰关于认识的心理发生学,本质上是从生物学出发的,认为心理、认识 是人对现实的一种适应。 所谓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 同化是把客体纳入 主体已有的行动图式之中,也就是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图式指行动的组 织或结构,是行动中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的东西 。顺应则是主 体改变其已有的行动图式或形成新的行动图式以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 同化在于丰富和加强主体的行动,使其行动图式起量的变化;顺应在于保证 行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行动图式起质的变化。两者相反相成。儿童的智力行 为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 在皮 亚杰看来,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但平衡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适应就是平 衡水平的不断提高,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是认识结构 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根据多年的实验研究,把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 4 个阶段:感知运动阶 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儿童达到各阶段的年龄有 个别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儿童达到各阶段的年龄也可能不同,但各 个阶段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每一阶段既是前一阶的延伸,又有新的结构出现, 它们之间不是量变,而是具有质的差别,但又表现出功能上的连续性。每阶段都 是一个统一整体,虽有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却不是一些孤 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中去 ,而且不能
10

前后互换。 每一行为模式渊源于前一阶段的结构,由前一阶段的结构引出后一阶 段的结构,前者为后者作准备,且为后者所取代。各阶段之间不是阶梯分明,而 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1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Simon(1981)曾经指出,1956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里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例如,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加工的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的分析,Bruner、Goodnow和Austin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Newell和Simon发表了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即逻辑理论家。依照Simon的看法,甚至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不晚于1956年。后来Neisser于1867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 1、内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有其心理学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行为主义的失败是其重要的心理学内部的原因。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心理学自19世纪末叶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后,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人时期,有近代心理学创始人之称的Wundt的观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可以热电看作有代表性的观点。Wundt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对心理内容或直接经验作元素分析。 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有益的思想,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内部心理组织的一些观点。即使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一些东西,例如,认知心理学是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但它并不排除对行为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看法无疑吸收了刺激-反应公式的一些合理的东西。从这种继承性来看,也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内部经历了长期的孕过程。 2、外部因素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还有心理学以外的原因。这里包括一些邻近学科的影

认知语言学讲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 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 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就语义而言,用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和使用者的知识系统密不可分。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绝对而明确的界限。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从语言内部层面来看,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句法跟词汇互参互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语义、词汇意义独立运转的独立的句法系统。 关于句法是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这是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争执的焦点。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是句法自主论。该观点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并且认为语百符号的编码具有任意性。 关于语吉符号有没有任意性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索绪尔把符号内部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结合,但是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如:“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合乎正常范式和语感,而x“小大、短长、右左、后的、低高”却不正常。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之间往往不对称、不均衡,因此“量级”范畴的编码并不是任意的。在这种不对称、不均衡的背后,是认知动因在起制约作用。 无论是“量级”、空间、时间关系,还是其他方面,也无沦是汉语还是英语,语言都不是任意进行编码的。而且编码的依据也不是仅仅根据句法规则。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导言 一、广义的“认知” :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 狭义的“认知” :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的一门心理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存在着心理加工;人类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心理加工可通过外部行为的测量来推知。 三、认知模型:建立的目的:建立模型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观察对象的一个容易理解的表征,同时用于发展各种假设和帮助进行预测。这些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建立在序列事件的基础上。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基于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serially)和序列(sequentially)的方式进行的。又称“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实际上是把人的认知活动看作为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可以按照符号结构和符号过程的表征来加工各种信息。Newell和Simon是首先对符号操作系统作出完整论述的认知心理学家。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六种功能:输入符号、存储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复制符号、输出符号。 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认知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人是一个具有习得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系统;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建构、重构而获得知识的系统;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 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把认知描绘成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在此网络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激活水平与来自于环境和其他与之相连接的单元有关。 知识贮存在单元之间的联结中,学习就是建立新的联结或改变联结间的激活强度。 该模型把信息看成是分布在各个神经元及神经元的连结中的,信息的加工是并行的,因此被称作“并行分布系统”(parallel distributed system)。在计算机和工程领域,人们又把它称作“人工神经网络”。2、联结主义平行分布加工(PDP):所谓“平(并)行”指的是人可通过对多种处理单位的共同作用对信息进行加工。“分布”则指知识是以处理单位之间相互连接的分布方式储存在系统中的。这些连接单位可以被激活, 彼此可相互作用。 Bechtel (1991)曾归纳了联结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1.信息是通过基本单元来处理的;2.处理单元间是平行联系的,所有的单元可同时、互相作用地完成它们的任务;3.单元间的连接具有权重。 联结主义模型的组成部分:1. 一组单元。亦称为“节点”、“认知单元”或“处理单元”。主要是呈现某种水平的激活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单元。 2. 激活状态。节点被激活以致产生某些变化,每一单元会产生某种激活状态。 3. 联结模式。兴奋性联结,抑制性联结。决定一个单元通过输入,对其他单元所产生的影响。 4. 节点激活规则。具体说明一个节点如何被输入,又如何与现在的状态相吻合。 5. 节点输出功能。一个节点的输出与某种激活相联系。 6. 学习规则。重要是使联结发生变化。 联结主义模型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自适应性。 ★第二章认知神经科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Hebb用了20年时间与Penfield和Lashley等人合作,终于在1949年出版了《行为的组织》(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一书,为现代认知科学奠定了基础。 1949,Hebb率先使用connectionism (联结主义)这一术语对人的大脑模型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著名的算法规则又称Hebb规则(定律)。 赫布定律基于以下基本假设:共同激活的神经元成为联合;联合能发生在相邻的或疏远的神经元间,即整个皮层是联合存储;如果神经元成为联合,它们将发展成为功能体或细胞集合。 他的《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有一个后来被广泛引用的段落:“当细胞 A 的一个轴突和细胞 B 很近,足以对它产生影响,并且持久地、不断地参与了对细胞 B 的兴奋,那么在这两个细胞或其中之一会发生某种生长过程或新陈代谢变化,以致于 A 作为能使 B 兴奋的细胞之一,它的影响加强了。”这个机制以及某些类似规则,现在称为赫布定律,又称突触学习学说。 神经科学常用探测技术:多导细胞电活动记录;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和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1、单细胞记录(single—unit recording) 2、脑电图(EEG Measurement/ 3、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 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5、磁共振成像(MRI和fMRI) 6、脑磁图(MEG) 认知心理学经典研究方法简介: 1、减法反应时(subtractive method):用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在研究快速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应用这种方法。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1.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 (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 (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 3.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 4.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 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 (2)适应现象 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 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 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 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 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 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 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 觉得苹果是酸的)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 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 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 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 B. 外部感觉 C. 近距离感觉 D. 内部感觉 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 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 收集信息 C. 神经传导 D. 中枢加工 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 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 不适应 D. 知觉适应 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 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 B. 光适应 C. 暗适应 D. 不适应 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感觉后效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视、听知觉 D. 视、感知觉 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 视觉 B. 色觉 C. 知觉 D. 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主观性 D. 知觉的恒常性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 A.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A.知觉选择性 B. 知觉整体性 C. 知觉恒常性 D. 知觉理解性 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颜色恒常性D. 知觉的组织性 22.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A.近因效应B. 第一印象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2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 刻板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24.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 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 B.知觉 C.感觉 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P61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P64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P65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P62-63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 )P76 A.首因效应 B.定势作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P50 A.实践活动的影响 B.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 )P52-53 A.明适应 B.暗适应 C.感受性 D。恒常性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P53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心智: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认知的类型) 心智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运作及其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取向,角度,强调心理加工、过程。 发展 1.起源 19世纪 唐德斯:反应时测验 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心理反应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行为反应进行推测。 冯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觉。提出内省。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艾宾浩斯:用人工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功能 重学节省法 节省:重学所花的时间短于最初学习所花的时间 威廉·詹姆斯:对心智的阐述并不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是依据他对自己心智运作过程的内省。 2.20世纪 摒弃对心智的研究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1)拒绝内省 (2)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托曼:认知地图 心智发展的复兴 计算机模拟:分不同阶段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过滤器理论。 pet fMRI 人脑对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梭状面孔区(FFA)、海马旁回空间位置、纹状身体区(EBA)、 模块化-定位-一个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脑区 语言的定位 布洛卡区 威尔尼克区 大脑的分布式加工 不同的脑区对特征进行加工,并最终汇集在一起。不仅是感知加工,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也都遵循分布式加工原则。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 1.在物体的影响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几毫秒内,视网膜中感受器会将树的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视网膜沿视神经传递,最终到达初级视觉感受区。 2.我们对物体的感受并不是基于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是基于大脑中动作电位对数的表征。 3.表征的形成可能涉及一种叫做特征觉察器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对客体的特征做出反应。 4神经编码:神经元可以对特定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环境中的客体可以引发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来描述我们看到的是树还是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如鸟鸣声等),这种以神经反应模式来表征刺激的方式被称为神经编码 对初级视觉区中特征觉察器的发现是确定神经编码的第一步。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