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前言:

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和手段,是国民经济与国防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支柱产业和关键。工艺技术是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工艺技术说平是机电产品提高质量、曾前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工艺技术水平是制约我国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重设计、轻工艺”的现象,有关部门已经将发展工艺技术和装备制造列为我国打造制造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提出了“工艺出精品、精品出效益”的论断。工艺技术是重要的,必需重视。

为了培养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高等工科院校必须根据现代高科技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学生不仅应具有查实的机械制专业基础而且还要学习大量涌现的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后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机床夹具是保证机械产品质量高、数量多、成本低的一种极重要的工艺设备。为了适应机械工业发展的特点,技术人员期望机床夹具设计的最优化。为此,技术人员必须对机床夹具的基本理论、结构特点、设计方法以及发展方向做一全面的了解。为此,本次课程设计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机械制造技术(下)课堂教学后进行的一个综合设计环节,是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重要教学环节的延伸,是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以及相关专业课程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拟定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和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能力。

2、学会并熟悉运用有关技术图表、查阅有关手册等技术资料,进一步提高机械制图、工程计算、编写设计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思路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

3、巩固和加深“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课题来自于生产实际。整个设计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工艺过程设计和夹具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制定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制定一个指定工序的工序卡;

(3)制定制定工序的夹具设计任务书;

(4)填写工艺过程卡。

2.完成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1)选择定位、夹紧方案;

(2)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3)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4)夹紧力计算;

(5)夹具装配尺寸连计算。

目录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4 一:设计题目-------------------------------------- 4 二:设计原始资料---------------------------------- 4 三:基本要求-------------------------------------- 4 四:设计内容-------------------------------------- 4 第二章: 工艺性分析------------------------------------ 6 第三章: 工艺方案制定---------------------------------- 7 一:零件毛坯的尺寸确定---------------------------- 7 二:基准选择-------------------------------------- 8 三:工艺路线的比较与确定-------------------------- 8 四:加工余量确定--------------------------------- 10 第四章: 夹具设计------------------------------------- 12 一:夹具方案比较与确定--------------------------- 12二:定位基准选择--------------------------------- 12三:夹紧方式选择--------------------------------- 13四:夹紧力计算----------------------------------- 13五:夹具结构图----------------------------------- 15六:经济性分析----------------------------------- 15设计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18 附图()

Ⅰ-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1、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2、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零件图;

2、零件的生产类型。

三、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做相关的技术分析,提出

设计的总体方案。

2、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机械制图、力学、

机械零件设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

械制造技术等课程),分析解决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问题,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工艺设计及夹具机构设计的能力。

四、设计内容:

1、熟悉零件图,分析技术条件。

2、选择毛坯。

3、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4、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计算定位误差。

5、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

7、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8、选定各工序所使用的加工设备。

9、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

10、填写工艺卡、工序卡。

11、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1)判断切削力与作用位置并计算切削力。

(2)计算所需夹紧力。

(3)尽可能按1:1比例绘制夹具装配图。

12、编写设计说明书

(1)论述设计方案确立的理由和依据(包括工艺方案和夹具设计方案)

(2)整理各有关计算主要过程。

(3)总结设计结果的优缺点。

第二章:工艺性分析

待加工工件为“后棉卷罗拉左轴承盖”。见附图(零件图)。该工件需加工的位置为一个平面、一个密封槽、两个外圆柱面、三个端面、六个孔以及一个螺纹孔。已知该工件大批量生产,且工件表面粗糙度、位置精度、尺寸精度等要求不高,故可采用普通的通用机床加工。外圆柱面和端面采用粗车、半精车,Φ51和Φ62孔采用粗镗、半精镗,Φ9和Φ15孔采用钻、铰,密封槽采用成型车即能达到技术要求。

该工件材料为HT200,所以其毛坯可采用铸造的方法获得,见附图(毛坯图)。由于螺纹孔和Φ9的孔直径较小,深度较深,铸造时不宜铸出。而Φ51和Φ62的孔可以方便地铸出。

由于毛坯为铸件,所以加工之前须经定性处理。处理方法为:退火、时效处理。

第三章:工艺方案制定

一.零件毛坯的尺寸确定:

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之为加工总余量。加工总余量的大小取决于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切除金属层厚度的总和。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之为工序余量。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n n

i i Z Z Z Z Z +???++==∑=2110

式中 0Z --------加工总余量

i Z --------工序余量

n --------工序数目

待加工工件的毛坯由砂型铸造得到,材料为铸铁(HT200),查《机

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版)》表

3.1-24大批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

等级为CT11--CT14级。可知毛坯

的表面质量较差,所以第一步粗加

工的余量要稍微留大一些。查《机

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版)》表

3.1-27可知毛坯的外圆加工余量可

预留为5mm ,Φ51内孔由于需经

两次镗削加工所以可留5.5mm 的

加工余量,Φ62内孔的技术要求较

低可留3mm 加工余量,零件端面

每边可留5mm加工余量。所以毛坯的外圆和内孔尺寸分别为Φ130mm、Φ42mm、Φ56mm。

二.基准选择:

在最初的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加工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之为粗基准。经过加工的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之为精基准。在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总是先考虑选择怎样的精基准把各

个表面加工出来,然后考虑选怎样的粗基准把精基准的各基面加工出来。其中精基准的选择要遵循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为基准、互为基准原则,另外还要使装夹可靠、方便。粗基准本身都是一些毛面,精度及光洁度都很差一般只在第一工序中使用一次,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该待加工工件的基准选择如下:

以Φ120mm外圆柱面为粗基准车削左右端面、镗内孔。然后以内孔为精基准车削外圆柱面(互为基准原则)。以外圆柱面为精基准成型车削密封槽、左右端面(基准统一原则)。以内孔和左端面为精基准铣削平面。以内孔和平面为精基准钻、铰Φ9和Φ15孔,钻、攻螺纹孔。

三.工艺路线比较与制定:

方案一:

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

1 粗、半精车左右端面Φ120mm圆柱面毛面

2 粗、半精镗Φ51孔Φ120mm圆柱面毛面

3 粗、半精车Φ120mm外圆Φ51孔已加工面

4 精镗Φ51孔,半精镗Φ62孔和Φ75孔Φ120已加工外圆

方案二: 5 粗、半精车Φ90外圆、中间和右端面,

左端面 Φ120已加工外圆

6

成型车密封槽 Φ120已加工外圆 7 粗、半精铣平面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

加工左端面

8 铣缺口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

精铣的平面

9 钻、铰Φ9和Φ15孔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

精铣的平面

10 钻、攻M10螺纹孔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

加工面和 工序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1

粗、半精车左右两端面 Φ120圆柱面毛面 2 粗、半精镗Φ51孔、Φ62孔和Φ75

Φ120圆柱面毛面 3

成型车密封槽 Φ120圆柱面毛面 4 粗、半精车外圆Φ120、Φ90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加工

左端面

5 粗、半精铣平面,铣缺口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加工

左端面

6 钻、铰Φ9孔 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加工

面和

7 钻、铰Φ15孔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精铣

的平面

8 钻、攻M10螺纹孔Φ51孔已加工面和已精铣

的平面

方案比较:

方案一优点:

1.机床、刀具、夹具等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2.生产准备工作量小、生产适应性好,加工精度易于保证;

3.可选用最有利的切削用量;

方案一缺点:

1.工序数目多,设备数量多,相应的增加了操作工人的人数和生产面积。

方案二优点:

1.有利于采用高效、专用机床和工艺设备,生产效率较高;

2.工序数目少、设备数量少,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的数量和生产面积;

方案二缺点:

1.生产准备工作量大,改变生产对象比较困难;

2.专用设备、工艺设备投资大。

综合考虑方案一和方案二,在尽量利用通用机床不额外增加生产成本和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选择方案一。

四.加工余量确定:

毛坯材料为HT200,采用砂型铸造而成,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知:加工余量等级为F级,待加工表面余量按《铸件—尺寸公差与机

械加工余量》(GB/T6414

—1999)标准执行。参照表

3.1-27。

粗车左、右端面的工

序余量取1.5mm,半精车

左、右端面的工序余量取

1mm。粗镗Φ51孔的工序

余量为2.5mm,半精镗

Φ51孔的工序余量取

1.5mm。粗车外圆的工序

余量取3mm,半精车外圆

的工序余量取2mm。精镗

Φ51孔的工序余量取

1.5mm,半精镗Φ62孔的

工序余量取3mm。粗车、半精车Φ90外圆的工序余量分别取3mm和

2mm。M10-6H螺纹孔为普通粗牙螺纹孔,内螺纹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H。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可知钻孔为Φ8.5mm。

第四章:夹具设计

针对方案一工序路线中的第3步工序做一车床夹具,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夹精度能满足技术要求以及夹具成本不能太高。

一.夹具方案比较与确定:

对于在车床上车削外圆柱面,常用的夹具为三爪卡盘。其特点是:操作方便、定心性较好、不需单独设计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但是对于本道工序,三爪卡盘使用起来就不太方便了。首先待加工工件的中间孔结构已经铸出,在车削外圆时不能使用顶尖予以辅助支撑,当装夹部位比较短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沿主轴线角度摆动。再者,对于内控较大的工件装夹时容易造成夹紧变形,影响加工精度。为此,需要设计车床专用夹具。车床专用夹具按与机床主轴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心轴式、弯板式和卡盘式。上面的三爪卡盘就属于卡盘式。对壳体、支架、托架等形状复杂的工件多采用弯板式夹具。对于轴、套以及原盘类工件或其它回转体工件一般采用

心轴式夹具。其中心轴式夹具,以

尾锥和主轴的锥孔配合。以内孔和

端面定位,另一端以螺母夹紧,结

构简单、使用容易、易于保证加工

精度。

综合考虑,为方案一工序路线

中的第3步工序设计一个心轴式车

床专用夹具。见附图。

二.定位基准选择:

零件如右图,为加工外圆柱面可采用以Φ51内孔和左端面为定位基准。内孔与心轴采用H7/k6过渡配合。其中左端面限制三个自由度,即Y 轴移动、X 轴和Z 轴旋转,内孔限制了两个自由度,即X 轴和Z 轴移动。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可知该定位方式为不完全定位。

三.夹紧方式选择:

由于该夹具装在车床主轴孔内,所以要求夹具体和夹紧装置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动平衡问题。所以此处采用螺母夹紧方式,优点是螺母质点在主轴轴线上不产生回转力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夹紧力大等。缺点是加紧不方便、动作不迅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夹紧力计算:

理论上确定夹紧力的大小,必须知道加工过程中,工件受到的切削力、离心力、惯性力及重力等,然后利用夹紧力的作用应与上述各力(或力矩)的作用平衡而计算出。但实际上,夹紧力的大小还与工艺系统的刚性、夹紧机构的传递效率等有关。而且,切削力的大小在加工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夹紧力的计算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只能进行粗略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一是找出对夹紧最不利的瞬时状态,估算此状态下所需的夹紧力;二是只考虑主要因素在力系的影响,略去次要因素在力系的影响。

估算步骤:

1.建立理论夹紧力Fj 理与主要最大切削力Fp 的静平衡方程:

()p j F F φ=理

2.实际需要的夹紧力需j F ,应考虑安全系数理需j j F k F ?=

3.校核夹紧机构产生的夹紧力j F 是否满足条件:需j j F F >

在加工过程中,设总切削力r F 作用于刀具的主剖面内,则力r F 可以分解成z y x F F F 、、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主切削力z F 与切削速度方向一致,消耗功率最多。走到抗力x F 与进给方向一致。由于这个力比较小,进给运动的速度也比较小,所以走刀抗力所消耗的功率只占总功率的1%左右。吃刀抗力y F ,与吃刀方向一致,分别垂直于切削速度和进给运动方向,所以不消耗功率。

下面依据主切削力z F 来估算夹紧力:

查机械制造技术课本37页续表可知采用硬质合金外圆车刀车削铸铁HT200时的切削用量:s m v /42.117.1-=,mm a p 102-=,

r mm f /5.01.0-=。取mm a p 3=,r mm f /2.0=

由主切削力z F 的实验公式()kgf f a F p z 84.0171??=知

()kgf kgf F z 1302.0317184.0=??=

即N F z 12748.9130=?=

主切削力对轴线的力矩为:r F M z t ?= 即mm N M t ?=?=828102

1301274 所以由夹紧力产生的摩擦力对轴线所产生力矩t M M >

采用平均半径法求得需要的摩擦力N F f z 25482=>

又因为夹紧F f ?=μ,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3常用材料的摩擦系

数知μ取0.3 所以,N F f F z 84903.025482==?>=μ

μ夹紧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表1-2-24各种螺栓许用夹紧力及夹紧扭矩知:M20螺栓的许用夹紧力为15696N 。所以设计的夹紧方式满足要求。

五.夹具机构尺寸:

见附图。

六.经济性分析:

本次设计的夹具为车床专用夹具,使用时将夹具体的左端莫氏锥体装进车床主轴的锥孔里,然后用拉杆拉紧。安装方便、定位精度较高。整个夹具体类似一心轴,采用普通的车床即能加工出来,材料为45号钢,制造成本较低。另外,该夹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工件成本的目的。

设计小结

本次课程设计是对整个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和

演练。它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切削基础知识、金属切削过程、切削用量、切削速度的选择、机械加工工艺制定规程、机床夹具设计等。通过这一次的课程设计,不但回顾了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而且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也起到了一次加深理解的作用。现在将本次课程设计中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1.一件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同等重要,从设计到变成现实是必须通过加工制造才能实现的,而“工艺”是“制造”的灵魂,设计的可行性往往会受到工艺的制约。并不是所有设计出来的产品都能加工出来,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通过加工都能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

2.同样的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来实现,工艺不同,那么所用的加工设备、工艺装备也就不同,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会有差别。通常有了某种工艺方法才会有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出现,反过来这些设备和工具的发展又提高了该工艺方法的技术性能和水平,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3.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加工件进行合理的定性处理对提高金属的切削性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切削低碳钢、低碳合金钢时,常对工件进行调制处理以适当提高硬度、降低塑性和得到均匀细密晶粒;切削铸铁类零件时往往在开始加工前要对零件进行退火处理或者是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4.毛坯尺寸以及工序余量要设置得当。余量过大过大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增加加工时间,增大机床和刀具的负荷;余量太小则不能纠正上一道工序的加工误差,造成局部加工不到的情况,影响加工质量,甚至会

造成废品。

5.定位和夹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件在某一方向的自由度被限制,是指工件在该坐标方向上有了正确的位置,而不是指工件在受到使工件脱离定位支撑点的外力时不能运动。使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运动是工件的夹紧任务。反过来,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能运动了并不能说明工件的所有自由度都被限制了。

6.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参考资料,特别是一些设计手册,例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等。培养了我查阅资料的意识,提高了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7.另外,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对一些绘图知识的记忆不深,每次用到都得从新翻阅资料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是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准,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这也是我本次课程设计用了那么长时间才完成的原因。这些不足之处我会努力改掉,争取让自己在这些方面有一个提高。

参考文献

[1] 牛永生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2.

[2]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徐鸿本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王先逵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版)第一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机械制图(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黄大宇,梅瑛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方案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学校: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系院: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设计与制造1002 姓名:曾凯 指导老师:黄贞贞

目录 摘要 (4) 第一章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概述 (5) 1.1工艺编制的总体步骤 (5) 第二章对齿轮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分析 (6) 2.1分析齿轮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6) 2.2明确毛坯尺寸 (8) 2.3拟定工艺路线 (8) 2.4设计工序内容 (10) 2.5填写工艺文件 (10) 第三章对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合理性分析 (11) 第四章夹具设计的要求 (11) 4.1 了解夹具设计的总体要求 (11) 第五章夹具设计的特点 (12) 5.1确定夹具的类型 (12) 5.2钻模的主要类型 (12) 第六章工件夹紧计算及选择 (13) 6.1工件的夹紧 (13) 6.2 夹紧力的选择 (13) 6.3夹紧力的计算及精度分析 (14) 第七章夹具的结构分析及设计 (16)

7.1夹具的夹紧和定位 (16) 7.2夹具的导向 (17) 第八章夹具的总体分析 (17) 第九章致谢 (18)

摘要 齿轮类零件是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主要用于传动,齿轮类零件主要有齿轮.齿轮轴,涡轮涡杆,在机械领域运用很广泛。 按传动形式分圆柱类齿轮、锥齿轮、齿条等。 按齿形状分:齿轮、齿、字齿等。 按制作方法分:铸造齿轮、烧结齿轮、轧制齿轮等。 我以齿轮加工工艺编制分析齿轮的加工要求,在生产实际中阐述齿轮的工艺过程,及工艺的合理性。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夹具才是保障零件加工的方法。我从夹具的分析、设计、计算、使用方面概述夹具的用途。 按专业化程度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成组夹具、标准夹具、随行夹具、组合机床夹具等。我这次设计的是盖板式钻夹具。这是一种专用夹具,专为一工件的一道工序而设计的夹具。 关键词:齿轮、夹具、工艺、设计

双孔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模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见A4图为所示加工弯板,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2-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A3夹具中零件图一张,A4加工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2年月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三张 说明书18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夹具的发展概况 (2) 第二章专用夹具设计 (4) 2.1设计前的工作准备 (4) 2.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4) 2.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4) 2.1.3加工方法 (5) 2.2总体方案的确定 (5) 2.2.1 定位方案 (5) 2.2.2 夹紧机构 (6) 2.2.3 选择导向装置 (8) 2.2.4 夹具体 (9) 2.3绘制夹具装配图 (11) 2.3.1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11) 2.4夹具精度的验算 (13) 2.4.1误差分析 (13) 2.4.2误差计算 (14) 第三章方案设计论证 (15) 3.1设计思路 (15) 3.2设计方法与结果 (15) 致谢 (16) 感想 (17) 参考文献 (18)

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摘要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队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的主要是围绕分油活门的加工工艺以及对钻Φ17的孔设计夹具来展开的。在加工过程中,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在机械设计制造各行业的工艺过程中广泛应用着各种不同的,用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位置,以便接受施工的一种工艺装备,通称为夹具。本次设计主要是对钻Φ17的孔进行夹具设计,首先通过学习让哦我们对夹具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老师的指导下,对夹具设计方案分析和选择 。选定方案后,通过查阅相关夹具设计书籍和相关图例在钻孔夹具设计中,最终完成钻孔的夹具设计。最后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夹具 . ABSTRACT The design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practic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combi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s and design process, improve our team parts of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design. Achieve a graduate student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so that we learn in school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in order to better face the future challenges. This design is mainly around the oil valv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drilling a17hole jig design to start. In the process, we in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precision machining to complete, for us is a challenge. Its main contents are: analysis of parts diagram, determine the type of production and blank,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equipment,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scheme and clamping scheme, the choice of cutting tool, cutting

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xxx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左前纵梁及轮罩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焊接夹具的设计,包括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工装; 夹具;汽动;焊接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he car left front rail and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requirement for a workpiece positioning rapidly and clamping quickly, effort, reduce welding assembly positioning and the clamping heavy manual labor. Realization of mechanization, make for better conditions for the downhand welding position welding,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welding quality of poor condition of the space position of welding seam welding.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r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welding fixture design, and then around the left front rail and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of the core,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 body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automobile welding fixtur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welding fixture design steps and main points; key to car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locator design, clip specific design and clamping device design. Among them, design of locator is guarantee welding fixture in China obtain accurate position of the assembly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should use first loaded parts as assembly parts a base surface positioning supporting point, can reduce the locator number to enhance the assembly precision; to clamp the specific design is by the angle to control the welding deform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of welding a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rough the formula calculation show that angle restraint deformation required per unit length (weld) clamping for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welding shape, size to complete specific design clamp. Clamping device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re of 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cylinder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anual clamping of the heavy manual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cylinder is mainly for the clamping of the workpiec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cylinder, a reasonable aerodynamic principle of thinking,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Key words: Tooling;fixtures;pneumatic;welding

齿轮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ZHEJIANG WATER CONSERV 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机床夹具设计实训 题目:插22mm宽键槽的夹具设计 系(部):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数控11-2 姓名:吴宏鸾 学号:201133043 指导教师:陈仙明王铁流

2013年7月2日 目录 1.零件与工艺分析 (1) 2.机夹类型的选择 (1) 3.定位装置的设计 (2)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 3.2 定位误差分析 (2) 4 .夹紧装置设计 (3) 4.1 夹紧机构................................... . (3) 4.2 夹紧力的计算 (3) 5 .夹具体设计 (4) 6 .夹具精度分析 (5)

一、零件与工艺分析 零件图 1 、齿轮加工工艺程的内容和要求 齿轮的加工工艺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齿轮毛坯加工、齿面加工、热处理工艺及齿面的的精加工。在编制工艺过程中,常因齿轮结构、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案。 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阶段: 1)齿轮毛坯的形成:锻件、棒料或铸件; 2)粗加工:切除较多的余量; 3)半精加工:车、滚、插齿; 4)热处理:调质、渗碳淬火、齿面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 5)精加工:精修基准、精加工齿形 2、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为了减少定位误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在加工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选择基准重合、统一的定位方式; 2)内孔定位时,配合间隙应近可能减少; 3)定位端面与定位孔或外圆应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以保证垂直度要求。 本工序在齿轮Φ85mm内圆处插22mm宽的键槽,工序图如图1-1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Φ227.5mm的外圆表面未加工,其他端面及外圆都已经加工,达到图纸的要求。该工序所用的设备为插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插刀,本工序选用Φ22键槽插刀。键槽的宽为22mm,键槽的深度要求为90.4mm,表面粗糙度为12.5mm。 二、机床夹具的类型的选择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 机床夹具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夹具进行分类。

机械毕业设计英文外文翻译354汽车车身焊装夹具的设计要点

附录 (英文文献及中英文对照) The designing features of automobile body welding fixture Auto body clamp is required for the amorphous body stamping required to locate and clamp, to form the body components, combined parts, sub-assembly and assembly, While taking advantage of suitable welding method to form their own welding pieces of the whole. Welding fixture welding process is a secondary device, but in the process of mass production car body, the device is essential. It not only can improve welding productivity, but also to ensure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welding products and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important devices. The assembly and welding fixtures there is no uniform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ization, are non-standard equipment. Design.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cs of the specific models,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actual demand from the line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1. asonable decomposition of auto body parts welded together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fixture required. Two or more of the

拨叉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赵思佳 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所在班级机电1081 指导教师谭光宇职称教授副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2011年7 月5 日

目录 设计总说明.......................................................................................................I 课程设计题目. (1) 1 拔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1 拨叉的用途 (2) 1.2 拔叉的技术要求 (2) 1.3 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2)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3)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3) 2.1 选择毛坯 (3)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 2.3 绘制毛坯简图 (4) 3 拟定拔叉工艺路线 (5)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7)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7) 3.6 确定工艺路线 (7)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 4.1 机床设备的选用 (8)

4.1 工艺装备的选用 (8) 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8) 6 切削用量的计算 (8) 6.1 钻孔工步切削用量 (8) 6.2 攻螺纹工步切削用量 (8) 7 时间定额的计算 (9) 7.1 基本时间tj的计算 (9) 7.2 辅助时间tf的计算 (10) 7.3 其他时间的计算 (10) 7.4 单件时间tdj的计算 (10) 8 夹具设计 (10) 8.1 夹具作用及其组成 (10) 8.2 夹具设计 (11) 8.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2) 8.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2) 参考文献 (13) 小结 (14)

钻床夹具毕业设计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钻床夹具的设计 Drill Fixture Design 课题名称钻床夹具的设计 课题性质设计类 班级机械082 学生姓名饶永可 学号 810403017 指导教师娄天祥 导师职称讲师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钻孔这道工序设计一套夹具。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根据所给零件图的尺寸和结构,设计适用于这个零件的夹具。要求适用在摇臂钻床,钻出零件图中的 6.5的孔。要求保证孔通过轴心,并保证轴向尺寸精度。 三.计划进度: 第8周下发任务书,并查阅相关资料; 第9周,完成夹具的方案设计,并画出原理图; 第10-11周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并写出论文草稿; 第12周完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完成论文; 第13周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1、装配图和零件图 2、论文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年月日

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 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内容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铣床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机械制造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它首先要为我国正在发展的产业包括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以及其它产业提供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为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工程等新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基础备。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本论文为铣床专用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本夹具能在加工常规零件的时候使质量进一步提升,并降低劳动强度,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工精度的同时批量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夹具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际生产中企业的效益。因而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在今天显的优重要起来。 关键词:装备;制造;铣床;专用夹具

ABSTRACT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gress of technology,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to provide advanced, effective technical equipment, it must first for China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clude agricultural,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provide good quality, technical advanced technical equipment, but also for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basis of equipmen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gm can no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fixture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efficiency, low labor strength, processing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often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and special design of a milling machine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fixture positioning scheme, clamping, of cutter scheme,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design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analysis. This fixture can in processing of conventional parts that quality further ascension,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its products processing precision and batch produc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us fixture use in some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Thus to fixture knowledge know and study the optimal in today's show for important up. Key words: equipment;manufacturing;milling;the machine tool's fixture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座椅骨架夹具的设计,包括基准面的选择,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基准面的选择是根据总成件的大小,确定基板的尺寸,然后从标准件库选出合适的基板;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q为N,阻挡弯曲变形所需的夹紧力q为208711N,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所以应该选择双作用气缸。本文通过公式的计算确定一种缸径D为50mm,另一种缸径D为75mm。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资料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机床夹具设计 指导教师侯晓霞 学生姓名刘文举 学号200801703095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盖章) 二O一二年五月十日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2) 1 引言 (2) 1.1 机床夹具设计 (2)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2)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2 机床夹具概述 (3) 2.1 工件装夹与夹具 (3) 2.2 夹具的分类 (5) 2.3 夹紧装置的作用 (6) 2.4 机床夹具设计的一半步骤 (7) 3 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8) 3.1 定位原理及其实现 (8) 3.2 误差分析 (9) 3.3 夹紧方式 (12) 3.4 夹紧力的数值计算 (12) 3.4 夹紧点的数目及位置 (14) 4 铣床夹具 (15) 4.1 铣床夹具的分类 (15) 4.2 铣床通用夹具的结构 (15) 4.3 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16) 4.4 典型数控机床夹具 (16) 4.5 数控铣床夹具 (17)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机床夹具设计 刘文举 (德州学院机电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夹具,是产品制造各工艺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生产中所使用夹具的质量、工作效率,及夹具使用的可靠性,都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对夹具的概念进行了解,再进行机床夹具的设计,从定位到误差分析再到确保加工精度,然后计算出加紧力确定加紧点位数等细节计算。 关键词:定位;机床夹具;加工精度;定位点;夹紧力 1 引言 1.1 机床夹具的设计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寿面相对其它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首先需要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准确的位置,井在加工过程中能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而始终保持这一准确位置不变。前者称为工件酌定位,后者称为工件的夹紧,这一整个过程统称为工件的装夹。在机床上装夹工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以下简称夹具)。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夹具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夹具与人的结合上,这是夹具主要是作为人的单纯的辅助工具,是加工过程加速和趋于完善;第二阶段,夹具成为人与机床之间的桥梁,夹具的机能发生变化,它主要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夹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夹具与操作人员改进工作及机床性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夹具引起了重视;第三阶段表现为夹具与机床的结合,夹具作为机床的一部分,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 1.3 本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中

CA6140拨叉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中批量生产) 设计者曾令理 指导教师黎良新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电041班 2007年7月18日

目录 序言 (1) 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过程 (2) 一、设计题目,计算生产纲领及生产型 (2) 二、零件的分析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的形状 (3) 四、工艺规程设计 (3) 1.定位基准的选择 (3)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3.制订工艺路线 (5)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6)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5、1 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5、2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3) 5、3 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5、4 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 5、5 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6 工序Ⅶ锪2X15°的倒角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7 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2) 四、夹具的设计 (21) 五、参考资料 (23)

序言 一、设计目的: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宽口径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 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 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 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 技术条件等。 二、设计感想与体会: 三周的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所谓1+1>2,一个团队的合作,使我们的设计成果不到三周时间就渐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看着眼前的手工图纸、CAD图和设计计算的手稿,三周的设计过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三周的设计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设计可以说是三年的课程学习所掌握的所有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因为我们以前曾经学得很好,但是都是理论的东西,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终于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才使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在这次设计中,我学会的如何设计、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合作,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以前做的设计都是一个人的,而且规模小,不需要什么规划,这次可以说是综合了我们的所有智慧。同时,得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黎梁新老师的大力支持。此外还有王小纯、王勇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此还诚请指导老师批评指正。

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案例

专用钻床夹具的设计 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包括: 1、准备阶段 2、设计阶段 3、绘图阶段 4、标注尺寸、技术要求 5、编写零件明细表 6、绘制非标准夹具零件图 下面以某麦稻联合收割机中的一零件为例,介绍钻床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 1.1准备阶段 该零件的零件图见图1。 生产类型:中批生产。 毛坯类型:棒料:φ110X15 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见表1。 现要求设计第30道工序的专用钻床夹具。 第30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见表.2。 机床:Z5125 刀具:φ7钻头(W18Cr4V) 1.2设计阶段 1.根据零件图和工艺过程确定零件定位夹紧方案 根据零件特点,按照工艺过程要求,确定工件定位夹紧方案,设计夹具的总体结构。结果见图2所示。 图 2 根据夹紧方案设计的夹具总体结构

图1 零件图

表1 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续)

表 2 第30道工序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2.定位方案设计 (1)在本设计方案中,工序尺寸为φ85±0.27、φ7 1 .00+,工序基准为孔的中心线。要满足加工要求理 论应限制的自由度为:。 (2)根据工序基准选择φ72孔中心线及工件大端面为定位基准,结合第2章的内容,确定内孔采用 φ72 6 8 g H 的孔轴配合定位,工件大端面用平面定位。通过定位实际限制了工件的五个自由度。 定位元件布置如图3所示。 图 7-3 布置定位元件 (3)定位误差分析 对尺寸φ85±0.27而言,工序尺寸为42.5±0.135。 Δjb : 定位基准为φ72孔中心线,工序基准为φ72孔中心线,基准重合。 故Δjb=0; Δdb : 工件以φ72圆孔定位,为任意边接触。 Δdb =ΔD+Δd+Δmin ΔD=0.046 Δd=0.019 Δmin=0.010 Δdb =0.075 Δdw =Δjb+Δdb =0+0.075=0.075 ΔT=0.27 ΔT/3=0.090 Δdw =0.075<ΔT/3=0.090 对φ71 .00 +而言,因为是钻孔加工,属定尺寸刀具加工,故其由刀具保证。 经校核,该定位方案可行。 3.布置导引元件 (1)确定钻套形式 根据零件的加工特点,钻套形式选用固定钻套,钻套以H7/n6固定在钻模板上。

箱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大学论文

1引言 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是箱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其主要有二个任务:(1)设计优化箱座的工艺路线,在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效率,而且能达到便于操作和维护;(2)以SolidWorks软件为开发平台,根据软件提供的多种标准件和合件等组成的夹具库,从而实现快速响应设计和大规模定制设计。箱座的结构较为复杂,加工的表面多,所以一般在箱座零件图上都对它们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及其表面粗糙度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制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及其表面粗糙度定箱座加工工艺时如何保证形状精度 就成为了考虑的重点。 夹具有很多地分类方法,在这不多介绍,此次研究的对象是组合夹具。组合夹具是机床夹具中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三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夹具。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组合夹具由于其结构灵活多变、柔性好、元件能够实现长期重复的使用及其设计和组装的周期短等特点,使其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组合夹具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会对产品的质量和上市时间产生的影响就越来越大。在长期的实际的生产中,企业已经在组合夹具的设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设计经验,当前迫切需要就是有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能够重复利用这些已有的设计经验来提高组合夹具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2 箱座的分析 2.1箱座的功用 课题选取的是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部件——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箱座。减速器箱体是减速器外壳部分,它里面存放齿轮、轴等核心零件,它的二对支承孔用来支承二根轴,因此是齿轮和轴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而箱座的加工的质量将 会对机器的精度、性能 接影响。 及使用寿命都会产生直

图1:—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箱座 2.2箱座的工艺分析 该箱座需要加工的是箱座下底面、支承孔、结合面、箱座的四周平面。在箱盖和箱座合箱后,能够保证边缘应平齐,相互错位时每边不大于2mm。未注的铸造箱座的圆角为R3—R5,未注的倒角为C2,其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 2.2.1主要支承孔的精度 +),表面该箱座的主要支承孔的尺寸及公差为左支承孔φ100H7(035.0 +),表面粗糙度为Ra1.6μ粗糙度为Ra1.6μm,右左支承孔φ80H7(030.0 m,二个支承孔的形状精度(圆度和圆柱度)不超过孔径的公差一半箱座的左支承孔同轴度为φ0.025mm,右支承孔同轴度为φ0.01mm。平行孔之间既规定孔距公差为±mm .0,孔心线之间的平行线之间平行度公差为 032 .0,从而保证齿轮副地齿啮合质量。6个地脚螺栓孔的表面粗糙度为03 mm Ra12.5μm,箱盖和箱座连接螺栓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 2.2.2主要平面的精度

钻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钻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1.钻夹具的设计思路与工作原理 我的设计课题是对耳环孔的钻夹具的设计,装配图图纸如附1,为此我了解了耳环钻孔的加工工艺。 步骤 内容 要求 刀具 1 钻孔至4 深保证尺寸22±0.5 锥柄麻花钻 2 孔口去刺 直柄 3 孔口倒角 0.5×45°

对于耳环孔的加工,我选择了立式钻床进行加工,同时为了保证孔的同轴度,我选择了固定式钻模。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钻夹具设计装配图如附1所示 该夹具工作原理:夹具在工作台上安装以后,刀具在固定钻套5的引导下钻4孔. 钻夹具的有关概念 2.1钻夹具: 用在各类钻床上进行钻、扩、铰孔的夹具统称为钻床夹具。习惯上称为钻模。钻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都带有安装钻套的钻模板、刀具的引导装置。因此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主要由钻模来保证。 2.2钻夹具的作用: (1)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中依靠夹具专门定位元件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件在加工工位上的定位和夹紧,省去对工件找正、调整和装夹过程,缩短了每一工件的装夹辅助时间。 (2)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整批工件的加工质量。夹具设计和应用重在解决工件可靠定位和稳定装夹,可以使工件之间加工条件差异性大为减小,所以采用夹具可以在保证加工精度上极大的稳定整批工件的加工质量。 (3)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使用夹具后,工件的装卸方便而快捷,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夹具的防护封闭装置也保证了工人的生产安全。 3.钻夹具的结构类型 钻床夹具应用广泛,种类较多,常用钻夹具的结构两类型大致可分为固定

式、回转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注式等几种类型。在设计耳环孔钻夹具时我采用了固定式钻模。 固定式钻模,在使用的过程中,钻模在机床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这类钻模加工精度较高,可以更好保证孔的位置尺寸精度.在附1装配图中,使用固定式钻模板钻孔精度高.。 4.钻夹具的组成 4.1定位元件 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定位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台阶定位销3和v形块6,手旋螺钉16于定位元件。 4.2夹紧元件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元件称为夹紧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螺杆9,支板10,手把11和v形块6夹紧元件组成了一个夹紧机构。 4.3导向元件 用来确定刀具位置并引导刀具进行加工的元件称为导向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带肩固定钻套5是引导刀具加工的导向元件,导板8也是导向元件。钻夹具的导向元件是钻套,钻套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和特殊钻套几类。 钻套中引导刀具内径尺寸及偏差根据引导刀具尺寸定,通常取引导刀具最大极限尺寸,若钻套引导是刀具导向部分,可按基孔制相应选取钻套内径h7/f8。本次所设计的钻套不属于标准件需要自己设计,采用材料为t8a,内外轮廓粗糙度均为1.6,如图附5所示.

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机床夹具毕业论文 【摘要】 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夹具,是产品制造各工艺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生产中所使用夹具的质量、工作效率,及夹具使用的可靠性,都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对夹具的概念进行了解,再进行机床夹具的设计,从定位到误差分析再到确保加工精度,然后计算出加紧力确定加紧点位数等细节计算。 【关键词】定位;加工精度;定位点;夹紧力。

1 机床夹具概述 1.1工件装夹与夹具 一、工件装夹的概念.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寿面相对其它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首先需要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准确的位置,井在加工过程中能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而始终保持这一准确位置不变。前者称为工件酌定位,后者称为工件的夹紧,这一整个过程统称为工件的装夹。在机床上装夹工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以下简称夹具)。 工件的装夹,可根据工件加工的不同技术要求,采取先定位后夹紧或在夹紧过程中同时实现定位两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相对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通常由机床所提供)具有准确的位置。例如在牛头刨床上加工一槽宽尺寸为B的通槽,若此通槽只对A面有尺寸和平行度要求时(图1-1a),可采用先定位后夹紧装夹的方式;若此通槽对左右侧两面有对称度要求时(图1—lb),则要求采用在夹紧过程中实现定位的对中装夹方式。 二、工件装夹的方法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加工批量的不同,可采用如下两种装夹方法:、 (一)找正装夹法——即通过对工件上有关表面或划线的找正,最后确定工件加工时应具有准确位置的装夹方法。 (二)夹具装夹法——即通过安装在机床上的夹具对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最后确定工件加工时应具有准确位置的装夹方法。由于夹具装夹法的装夹效率高、操作简便和易于保证加工精度,故多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采用。 三、用夹具装夹时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条件 采用夹具装夹法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相对其它有关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必须满足下述三个条件: (一)工件在夹具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二)夹具在机床上保持一定的位置; …三)夹具相对刀具保持一定的位置。 四、夹具的组成 虽然加工工件的形状、技术要求不同,所使用的机床不同,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