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显微镜的构造

「【镜(螺纹)

镜筒

转换器

物饶(冇螺纹)

很多老师对于显微镜的构造的介绍可能只是把显微镜从镜箱拿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各部分的构造。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在介绍显微镜构造时应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①从目镜筒中抽出目镜,从转换器上拧下物镜,这样使学生知道目镜无螺纹,而物镜有螺纹。

②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放在同一桌面上,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并且可以比较一下物镜的通光孔径,放大倍数越大的,通光孔径越小。

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的大小。

④遮光器的位置及怎样调节。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给学生强调出显微镜成像的结论,对于成像的原理很少介绍,这样

很多同学对于这点就比较模糊,因此,应把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成像的具体过程。下图是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

通过此图学生很清晰的看到物体被放大了两次,这样就很容易得出:

结论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结论二: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例1、如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解析: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实质为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面积大约被放大了2500倍左右。所以,答案为Do

例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 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A、b B 、d C 、p D 、q

解析:答案为Do

方法1:根据显微镜放大的为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的虚像,先把“b”左右相反得到“d”,再把“ d”上下相反得到“ q”。

方法2:最快捷的方法,把“ b”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三、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顺序为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在低倍镜的取镜过程中学生应牢记“左托右握”准则,放在实验台的左上方,在观察时两眼都睁开,左眼看镜,右眼绘图。在低倍镜观察时两次使用粗准焦螺旋,并且方向相反。对于显微镜的操作,用下面的口诀来概括: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对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可以说是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很多同学容易犯错误注意事项如下:

①在换高倍物镜前,一定把要观察的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②换高倍物镜时,要转转换器,不能掰物镜。

③切忌动粗准焦螺旋,以免压坏玻片损坏物镜镜头。

四、显微镜使用中常见题型归类

1?物、目镜组合观察细胞

例3、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长3cm,乙

长5cm,丙长3cm, 丁长6cm。请问: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_ ;在同样光源条件下,

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物、目镜组合的题目。首先要区分物镜和目镜,前面在介绍显微镜的结构时讲过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因此甲、乙为物镜,丙丁为目镜。然后判断哪是高倍镜,哪是低倍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因此,乙是高倍物镜,丙是高倍目镜。最后,掌握高倍镜和低倍镜的特点:

所以,答案为:乙;乙x丙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

结论三: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例4、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

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淋巴细胞

A.向右上方B .向左上方 C .向右下方 D .向左下方

解析:视野中物象从右上方移到中央,也就是说,物象向左下方移动。由于物象移动和装片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应向右上方移动标本。答案为A。

注意:这里一定要看准移动的是物象还是装片,不然方向很容易弄错。

3?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例5、当你开始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上

D、目镜上

解析:污物可能存在于三个位置:载玻片、物镜、目镜

先移动玻片,若污物不动,则在镜片上;再转动目镜,若污物不动,则在物镜上。所以,答案为D。

4?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

(1)单行细胞数目的变化

例6、当显微镜的物镜是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 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 个

B、4个

C、16个

D、24个

解析:由于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当物镜换成40x时,细胞被放大4倍,视

野直径却变成原来的1/4,即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变成原来的1/4。所以,答案为A o 结论四:单行细胞放大后,视野内细胞的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圆形视野内细胞数目的变化

例7、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换成40X后,在视野中可看检测到的分生细胞数为( )

A、2 个 B 、4个 C 、8 个 D 、16 个

解析:当物镜为10X时,视野的面积为S=n (d/2) 2,当物镜换成40X时,视野的直径变

为(d/4),视野的面积为S=n (d/8) 2,视野面积变为原来的1/16,细胞数也为原来的1/16。所以,答案为B o

结论五:圆形视野内相连的细胞放大后,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5.物象中细胞质环流与实际细胞质环流的关系

例8、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 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解析:我们用例2中的方法2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把图片旋转180°,叶绿体就到了液泡的左上方,而旋转180°后,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不变。所以,答案为B。

结论六:物象中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一致。

6?气泡与细胞的判断

例9、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在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回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换高倍镜观察时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 移动,这样做的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产生这种黑边圆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气泡和细胞的区别: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而细胞则不会变形,

且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形成气泡的原因是制片时操作不规范,盖盖玻片时未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或滴在载玻片上的水分过少。

答案:(1)气泡(2)右上方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3 )盖盖玻片时操作

不规范或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水过少。

7?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

例10、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 .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 .显微镜物镜损坏

解析: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同一视野内观察到的清晰的标本的像,是光线完全穿透标本形成的,当标本切片厚薄不均时,薄的地方光线能穿透,厚的地方光线不能穿透,这样就会造成一部分细胞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模糊。所以。答案为B。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doc

2017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 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 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 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知识点拨: (1)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反光镜或是光圈,使视野明亮,便于使用高倍镜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高二。 (3)无论选取动物组织细胞还是植物组织细胞,一定要量少,并且要在载玻片上将观察材料展开,以便于观察。 (4)观察时,要遵循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的顺序。在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高中生物显微镜使用原则 1、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1)放大倍数问题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

(推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专题

必修一实验专题 一、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一)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二)仪器用品: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物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显微镜 (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调节器 (粗准焦螺旋)、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转换器、 载物台、通光孔、弹簧夹片 (2)照明部分:反光镜(平面镜和凹面镜)、聚光器、 光圈 (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 2.显微镜的使用: (1)准备:主要是显微镜的安放、用擦镜纸擦拭目、 物镜,两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 (2)对光:用低倍物镜对光。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低) →开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白色圆形光斑 (3)低倍镜观察:放玻片→降镜筒→升镜筒→转动粗调节器→调节细调节器→观察 (4)高倍镜观察:移玻片(低倍镜)→转动转换器(高)→调光圈→调节细调节器→观察 3、保卫细胞大小的测量 (四)实验结果: 1、放大倍数:也称放大率。物象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叫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2、视野及镜像亮度: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光亮程度,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所以在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标本时,须移动标本才能看清其他部位,并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或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象明亮清晰。 3、任何需要观察的标本都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原因是:a.低倍镜视野相对大,便于找目标;b.易调节防止镜头与镜片相撞。 4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5、视野中物象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如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下方如何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也就是同向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放大倍数的扩大或缩小与视野里细胞数量的变化,例: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央有一排细胞共15个,若把物镜换成10X,则细胞数目为6个。因为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若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共有50个细胞,再把物镜换成10X,则视野中有8个细胞。因为视野中看到的事物的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六)知识迁移: 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部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若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当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如要观察人血涂片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就选用下列哪种组合及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 );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 方法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

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对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常见采用“一构造、二原理、三使用方法”的步骤进行直接叙述的方式教学。这种教师告知、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虽然讲解有条理,但学生很难有学习激情,实际收效差。若采用探究性教学,效果会有极大的不同!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教学应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新教材内容的选取加强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和体验,注重以实验为基础,突出科学探究思想,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走进了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 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毫无疑问都要由教师实施。把教育理念化解到课堂教学的行为之中,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教学方法是获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既可学到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期达到课程标准的目的。采用探究式进行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视角概念,引导设计、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学生既可掌握视角、透镜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可学习归纳总结形成概念的思想方法、设计实验的思想方法。注重思维方法培养,激发创新思想。 一、由现象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视角、视角放大率概念的引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典型。 二、引导思维,设计实验 怎样解决看不清楚的问题?思维从问题开始,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讲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引导探究过程中,教师需精心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三、手脑并用合作实验 实验理论方案设计思想明确后,如何选择仪器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师提供事前帮助学生采购的中学生实验所用的不同焦距的透镜片一套(价格不贵,可每人一套,也可多人一套),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动手进行组装。鼓励交流合作,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导,确保学生对显微镜、望远镜的功能有感性认识。 四、引导观察,激发自主探究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这是本次课改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我们期待学生能把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自己探究发现,并且通过交流使认识更深刻,这是我们的理想。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个培养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弱,在没有任何引导、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适度引导,为探究指明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 2.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3.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4.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新)高中生物3_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导学案无答案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知识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活动一:阅读书本P28--P29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填空。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现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_______(实质上是________)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聚合体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__的集合物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 细胞是先前的细胞通过_______产生的,细胞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________。 1.建立者: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__________的基础上,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 ________,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结构 活动二:观察书本P29图3-1显微镜结构并通过观 察实物完成下图填空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①___________ ②镜筒(2)放大倍数 ①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观察比较】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 1.若观察的直尺中数字“2”,则在显微 镜下呈现形状如何?这说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有何特点?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实际该细胞在装片的哪个方向?若想将该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的调节角度不对。那么,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4.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个污物,如何来判断该污物是在物镜、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 知识点三、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步骤 活动三:阅读教材P30-P31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 1.如何使用低倍镜观察标本装片?描述操作程序,并说明其操作要领。(对光、低倍观察) 镜头 有无螺纹 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 目镜 物镜

望远镜和显微镜导学案

望远镜和显微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___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显微镜 请阅读课本p103图5.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 .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 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到的物体了。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望远镜 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望远镜有两组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104页图5.5-4回答。 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难点 视角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显微镜(每5人一小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生:预习。 ●○教学步骤 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

二、显微镜 三、望远镜

四、交流、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能力提高设计 自制望远镜,通过望远镜观察不同远近的物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参考答案 1.两、投影仪、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放大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2.照像机、缩小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小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

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级知识点透析

▲显微镜的操作 一、显微镜的结构 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 大部分,注意比较和识别。 (一)机械部分 1.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 上端安装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作 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2.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的可转动圆 盘,上有2~3个螺纹圆孔,用来安装不同 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根 据实验的需要在物镜之间转换。 3.载物台: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 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 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 4.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转动时可使镜筒快速上下移动,它的移动范围较大,可以粗调焦距。 5.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转动时镜筒上下移动不易观察到,它的移动范围 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是物象达到最清晰。 6.镜座:位于镜臂的下方,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的金属座,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 7.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二) 光学部分 1.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如5×、10 ×、15×、20×。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一般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如:低倍物镜(8×或10×)、高倍物镜(40×或45×),根据需要可选择一个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3.反光镜:一个一面平另一面凹的双面圆镜,能作各种方向的翻转,可将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依次经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进入观察者的眼中。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反之使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4.遮光器:位于载物台前下方的一个圆形、多孔、可转动的较薄的板,上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从而调节视野的亮度。 ※要特别注意分清下列几组结构,弄清它们各自的功能 ①转换器和遮光器、②通光孔和光圈、③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④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⑤反光镜的平面和凹面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一→反光镜一→遮光器一→通光孔一→标本(一定要薄而透明)一→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一→镜筒一→目镜(再放大成虚像)一→眼。 三、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 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 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 3.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 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________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答案: 1.f<物距<2f 2.物距<f 3.物距>2f 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 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教学设计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该章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因此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同时对创造学中的“组合法”有一个浅显认识,以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本节须突出实践性动手探究活动和“模型”制作来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总结出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但由于学校教学器具的缺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未能完成必要的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理解成像规律不深。而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通过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组装与探究来总结出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制的望远镜与显微镜来探究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四、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并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 难点:探究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 五、教学资源:希沃电子白板 手机 学生自制望远镜与显微镜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呢先给大家将两个小故事,你们想听故事吗? 生:…… 师:小故事1: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两个透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练习必修一

高一生物必修1 显微镜使用练习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见右图: 1.镜座 2.镜柱 3.镜壁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8.精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镜 11.通光子12.压片夹 13.转换器14.反光镜 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1、取镜、安放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 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离实验台 边缘约10~15cm的位置上,右方留出一定的位 置以便绘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 用左眼接近目镜并注视目镜内,用手来回转动反光镜,当转到某一角度时,左眼看到一个圆形的、明亮的视野。对光就完成了。 3、压片是指将装片或永久切片、涂片等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小时尤其应当这样做,否则,标本会偏出视野,调焦时会找不到标本。 4、调焦调焦时,要先使用低倍物镜。右手逆时针方向缓缓升高镜筒,当升至某一高度时,即能看到标本的图像。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如果需用高倍物镜继续放大,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着通光孔,这时,左眼从目镜看时,一般能看到模糊或清晰的物像,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模糊的物像清晰。总之,调焦时应遵照如下规则: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简)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5、观察 正确使用低倍镜的操作程序是: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但不触及玻片。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1)在低倍镜下将物像调到最清晰 (2)将所要放大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因为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大,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玻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3)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4)调整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5)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约半圈)。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换用

高中生物 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一、显微镜的构造 很多老师对于显微镜的构造的介绍可能只是把显微镜从镜箱拿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各部分的构造。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在介绍显微镜构造时应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①从目镜筒中抽出目镜,从转换器上拧下物镜,这样使学生知道目镜无螺纹,而物镜有螺纹。 ②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放在同一桌面上,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并且可以比较一下物镜的通光孔径,放大倍数越大的,通光孔径越小。 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的大小。 ④遮光器的位置及怎样调节。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给学生强调出显微镜成像的结论,对于成像的原理很少介绍,这样很多同学对于这点就比较模糊,因此,应把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成像的具体过程。下图是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

通过此图学生很清晰的看到物体被放大了两次,这样就很容易得出: 结论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结论二: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例1、如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解析: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实质为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面积大约被放大了2500倍左右。所以,答案为D。 例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A、b B、d C、p D、q 解析:答案为D。 方法1:根据显微镜放大的为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的虚像,先把“b”左右相反得到“d”,再把“d”上下相反得到“q”。 方法2:最快捷的方法,把“b”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三、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简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显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复习回顾】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1.当u>2f 时,成 、 的 像。这是 工作原理; 2.当2f.>u>f 时,成 、 的 像。这是 工作原理。 3.当u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考试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类(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 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 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吡 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盐酸的作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望远镜和显微镜是透镜的重要应用,不需要学生对他们的原理了解很深入,重点在于能够动手制作望远镜和凸透镜,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前调查。 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望远镜、显微镜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2)课堂猜想,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如何制作望远镜、显微镜。而且还有多种途径,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的有关常识。 2.会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 3.对透镜的应用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操作愿望,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1.学生用器材:(每桌一套)凹透镜一只,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透明的塑料架一个, 2.教师演示用:望远镜,显微镜(实物)。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 [课前研究课题] 1.调查望远镜、显微镜的发展史。 2.调查望远镜、显微镜的应用。 [教学过程] 共同探索过程教师导航学生活动说明 一、投石问路 师问:我们前面学习透镜有那些作用呢? 生答: (1)可以用凸透镜制作照相机,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制成的。(2) 用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3)用凹透镜来矫正人的视力。(为本节课作铺垫。) 师说: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设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有一样的本领呢? 生答:想! 师:我们只需要借用一特殊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大家的愿望,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望远镜!(板书)-----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望远镜(telescope)引出与望远镜相关的物理名称 这是大家平时见到的双筒望远镜(展示实物)。我们注意观察它有几个透镜构成的?什么样的透镜呢?(展示望远镜的框架图)这两个透镜有特定的名称,靠近眼睛的透镜,我们叫它目镜;另一个叫物镜,因为靠近被观察物体。 生:有两个,都是凸透镜。 实物给学生一个立体的印象,再用课件展示双筒望远镜的框架图(突出透镜,忽略其他的器件,避免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显微镜介绍及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显微镜介绍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2)镜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目镜 镜筒转换器物镜 载物台集光器通光孔压片夹 反光镜底座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镜臂倾斜关节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这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5)物镜转换器: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螺旋圆孔,为安装物镜的部位,当旋动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6)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以通过光线。两旁装有压片夹,可固定玻片标本。 (7)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细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使用粗调焦螺旋;用高倍物镜观察时,用细调焦螺旋。 (8)聚光器:以调节光线。 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括反光镜和聚光器。(1)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规格:5倍、10倍、16倍和40倍 (2)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规格:10倍和40倍 (3)特别说明:放大倍数和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低倍镜:放大倍数小,凹度小,直径大,通光量多,视野亮;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一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设计:胡** 班级:姓名:组名:第大组第号 温馨提示:请拿出你的导学案,课本,双色笔,还有你的激情、目标,走入今天的课堂。认真仔细的祥读课本,用你的双色笔勾、画、圈、点出本节的重点、难点、以及你不懂得地方,老师相信你,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学习目标】1、明确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学会应用已知的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明确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1、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2、搞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设问导读】 自学指导(一)显微镜(2分钟完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03页“显微镜”部分的内容并仔细观察“图5.5-1显微镜的结构”,用双色笔勾画圈点出主要知识点,并独立完成自学达标(一)。 自学达标(一)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镜的焦距较大。 2.当被观察的微小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来自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物镜后成一个立、的、像,就像投影仪的镜头一样,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使这个像通过目镜后成一个立、的像,把像又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直接看不到的微小物体了。 【探究学习一】 试一试:以4人为一组,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课本上的字,看有什么发现。 记录:我们组看到的现象是:。 自学指导(二)望远镜(2分钟完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03页—104页“望远镜”部分前两段的内容并仔细观察“图5.5-3,用双色笔勾画圈点出主要知识点,并独立完成自学达标(二)。 自学达标(二) 1、一般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 【探究学习二】 试一试:以4人为一组,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看有什么发现。 思考:我们组看到的现象是:,为什么?。【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本第104-第105页剩余内容,并仔细观察“图5.5-4,用双色笔勾画圈点出主要知识点,并以4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视角的因素是什么? 2、讨论:望远镜的发展对人类探索神秘宇宙的意义? 【当堂训练】: 1、显微镜目镜的成像情况与相同,物镜的成像情况与相同。(选填“投影仪”或“放大镜”) 2、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太空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他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的。 3、在太阳的第三条轨迹上的行星是。

高中显微镜的使用教案.doc

高中显微镜的使用教案 【篇一:教案中学生物学显微镜使用】 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生物学 章节名称: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练习如何使用显微镜 使用教材:《.初中生物学》上册人教版 所在班级:生物科学 指导老师: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一练习如何使用显微镜 一、教材分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洋葱,但组成洋葱的细胞,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那么我们通过什么特殊的工具观察到呢?今 天我们学习显微镜,并通过显微镜来认识像洋葱细胞这样的微观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步骤。 (2)能力目标: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三、教学重点 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四、教学难点 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左眼观察,右眼记录) 五、教学方法 教授法、演示法以及合作学习等 六、课时:1课时(45分钟)七、教学用具八、课时安排九、教学内容 十、教学设计 【篇二:实验一组教案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对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避免不规范操作。(二)能力目标 能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掌握观察临时装片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重点: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合作学习、讲授法、讨论法等相结合。 六、课型:操作型实验课七、教学用具: 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八、课时安排: 1 课时(45 分钟) 【篇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设计】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学会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学设计思路 1.问题引导 2.教师示范 3.学生动手 2013-9-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