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传染病及其预防

春季流感的预防知识

春夏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鉴于近期为各类传染病流行的高发期,为了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下面介绍几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供广大师生做好预防,搞好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卫生,达到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常识

传染病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

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防治知识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

中国是流感的高发国家。由于人口稠密、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流感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必须严格加强防范,重点采取防治对策措施,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1、加强流感监测。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

2、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3、服用预防药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流感病毒的针对性药物。

4、自我保护。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去甚至不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和正在患类流感疾病者的家中。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K12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及答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及答案 1.1.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情感,以及关注医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疾病是指人体有不舒服的现象。疾病可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 性___、____流行性____的特点。常见病原体,包括细

菌、病毒、真菌 和寄生虫。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合作探究: 说出下列传染病的病因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名称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抵抗能力弱的人 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传染病肝炎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饮食传播与传染源饮食接 触而无抗体的人 艾滋病由HIV侵犯并瓦解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全身综合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传染病学考试题库【2020年最新】

1、单项选择题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分为() A.2大类25种 B.2大类35种 C.3大类25种 D.3大类30种 E.3大类35种 本题答案: E 2、填空题布氏杆菌病主要经()传染,以()为主要表现。 本题答案:皮肤粘膜接触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皮肤粘膜接触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 3、问答题简述暴发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本题答案:要点: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要点:①黄疸 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③出血倾向,PTA低于40%;④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嗜睡等。早期肝昏迷可出现扑翼样震颤;⑥肝肾综合征: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4、单项选择题司他夫定(stavudine)() A.免疫调节剂 B.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E.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本题答案: D 5、多项选择题某患者疑诊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检查会出现哪些改变:()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中性粒细胞增高 C.淋巴细胞增高 D.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E.血小板减少

本题答案:A,B,C,D,E 6、单项选择题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健康人 B.病人、传播途径和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D.病原体携带者、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E.受感染的人和动物、易感人群 本题答案: C 7、单项选择题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神经毒素 本题答案: A 8、多项选择题有关HIV感染Ⅱ期正确的描述是:() A.为无症状感染期 B.时间不长于2年 C.全身有多组淋巴结肿大 D.有传染性 E.血中能检测到HIV及其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 本题答案:A,D,E 9、单项选择题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https://www.doczj.com/doc/0115154056.html, A.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氯喹0.3g,每周1次 C.哌喹0.6g,2~4周1次 D.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本题答案: A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传染病及其预防 春季流感的预防知识 春夏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鉴于近期为各类传染病流行的高发期,为了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下面介绍几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供广大师生做好预防,搞好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卫生,达到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常识 传染病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材内容分析 《传染病及其预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因 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 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 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 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二)教学难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二年级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多数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乐于表达,但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从知识水平来看,随着禽流感,甲流等传染病的流行,学生对传染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特别是一些小时候得过传染病的同学,举出些传染病的案例,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运用多媒体(传染病案例) (二)、了解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的病例理解什么是传染病,以及特点。 (三)、学习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和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六、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陆燕凤牛艳丽 教材分析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教学建议 建议在上课的前几天,布置学生收集他们所知道的疾病名称,并提出以下问题,以供思考: 1.在你们所知道的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并不是传染病?并说明理由。 2.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3.你能根据这些传染病发病的原因而它们分为几种类型吗?

二、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问题探究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资料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上两段关于流感、肝炎两种传染病的资料,结合后面的讨论题,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这两种疾病在流行过程中是怎样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建议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加以说明。) 2.请同学们交流所查的有关艾滋病的资料,细心观看老师播放的有关艾滋病的视频资料,然后分析:(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 (3)你们认为应如何预防艾滋病? 3.你总结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方面了吗?仔细分析课本图“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说一说这些预防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 (二)知识运用实践创新 1.暑假期间,张文和李涛去郊游,中午,两人席地而坐,吃了顿丰盛的野餐。晚上回家后,两位同学都出现了腹痛、严重腹泻等症状,医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两位同学所患细菌性痢疾是通过传播的。 (2)根据他们的症状,你认为除了给他们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该在饮食中多补 充。 (3)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避免这类疾病应该做 到。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阿岗卫生院传染病防治法培训测试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分/空,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2、孕早期检测是指孕妇在发现怀孕后周内及时到卫生院建立《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并检测“三病”,三病是指、、。 二、单选题(每题 4分,共 80 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 、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 A. 甲类和乙类 B. 甲类和丙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 D.乙类和丙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 种 B. 35种种种 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4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 A. 1 B.2 C.3 D、4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年12月29 年12月29日 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A、12小时 B、 10小时 C、 24小时 D、6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年 B. 15 年年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 B.炭疽 C. 艾滋病 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淋病 C.麻疹 D.狂犬病 1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12、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有() A.甲型H1N1流感 B.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猩红热 13、传染病报告卡对于()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10岁 B、15岁 C、5岁 E、7岁 1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15、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B、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黑热病 D、霍乱 16、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以上都是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19、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内容以力求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目标导学、合作探究、角色体验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本次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本节课后,除对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掌握以外,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都要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传染病要有正确的认识,能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传染病和身边的传染病人,能够提高自觉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更加地珍爱生命,让自己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关注传染病及预防,增强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培养关爱传染病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等情感。 三、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难点: 病原体概念与传染源概念的区分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启发式等 六、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及其预防。 在开始新课之前,我首先请同学们看三幅图片:(课件展示) 图片1:霍乱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图片2:sars大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图片3:禽流感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些疾病危害这么大,导致这么多人死亡? (学生回答:因为它们是传染病。)对,因为它们是传染病,能传染!一人患病,殃及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流行起来,危及很多人的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流行起来的?我们又怎样去预防传染病?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课件展示目标,进入第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传染病试题 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1.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B) A.疫苗预防接种 B.切断传播途径 C.隔离治疗病人 D.接触者预防服药 E.隔离治疗带菌者 2.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改变是:(D) 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 C.碱性磷酸酶升高 D.丙胺酸转氨酶升高 E.谷氨酸转肽酶升高 3.爱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B) A.T淋巴细胞↓ B. CD4+T淋巴细胞↓ C.白细胞↓ D.NK 细胞↓ E .B细胞功能异常 4.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B) A.尿毒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B.全身广泛性小血管病变 C.肝素类物质增加 D.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E.血小板减少 5.下列哪组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乙肝有较强的传染性(A) A.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 B.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阳性 C.抗HBs阳性 D.抗HBe阳性 E.HBsAg阳性,抗HBe阴性 6.指出下列何种是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经?(B) A.唾液传播 B.粪-口传播 C.血液传播 D.飞沫传播 E.垂直传播 7.中毒性菌痢多见于:(D) A.婴幼儿 B.新生儿 C.成人 D.儿童 E.青少年 8.下列哪种细菌性传染病不采用血培养(B) A.伤寒 B.菌痢 C.流脑 D.副伤寒 E.败血症 9.HIV 感染者,经常低热,易呼吸道感染,其最常见的体征为(A) A .淋巴结肿大 B.黄疸 C.肝肿大 D.脾肿大 E.脑膜刺激征 10.抗病毒治疗用利巴伟林,应在流行性出血热那一期使用最有效(A)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doc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班级学号姓名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2、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举例说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二、快乐预习1、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叫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等。2、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够在_______ 或______ 中传播的疾病。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 备、、三个基本环节。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或者叫传染源。 5、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传播、传播、传播等。6、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7、艾滋病的病原体 是,它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而传播,目前没有艾滋病疫苗,所以所有有可能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8、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____ 、切断 _ 和保 护。三、合作探讨1、判断p68页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 2、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等。34 第一章第一节班级学号姓名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2、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举例说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二、快乐预习1、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叫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等。2、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够在_______ 或______ 中传播的疾病。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 备、、三个基本环节。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或者叫传染源。 5、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传播、传播、传播等。6、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7、艾滋病的病原体 是,它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而传播,目前没有艾滋病疫苗,所以所有有可能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8、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____ 、切断 _ 和保 护。三、合作探讨1、判断p68页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 2、传染病有什么特点?、、等。34

《家畜传染病学》试题(7)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传染病: 2.疫源地: 3.检疫: 4.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5.疫病防制(Control): 6.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7.痒病(Scrapie): 8.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9.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Sw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 1 0."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常引起猪链球菌病的2型链球菌属于兰氏(Lancefield)分类法中的()群。 A. R(群) B. S(群) C. C(群) D. T(群) 2.衣原体病具有广泛的宿主,畜禽中较为易感的是()。

A.马属动物 B.羊、牛、猪 C.火鸡 D.鹦鹉和鸽 3.在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疾病(List A)中的禽类疾病是()。 A.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 B.新城疫和真性鸡瘟 C.新城疫和欧洲鸡瘟 D.新城疫和禽流感 4.狂犬病的传染源有()。 A.发病犬 B.外貌健康的带毒动物 C.带毒的蝙蝠 D.以上都是 5.牛恶性他热可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A.病牛—易感牛 B.病牛—绵羊—易感牛 C.病牛—狷羚—易感牛 D.病牛—非洲角马—易感牛 6.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形式有()。 A.流行性

B.地方流行性 C.散发性 D.周期性地方流行性 7.母猪怀孕期间可感染细小病毒,并引起各种形式的繁殖障碍。其中,怀孕30~50d之间感染时,主要出现(),怀孕50~60d感染时,多出现();怀孕70d感染的母猪则出现()。 A.流产 B.死产 C.木乃伊胎 D.难产 8.以下禽病中可经卵垂直传播的有()。 A.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 B.鸭瘟 C.鸡白痢 D.禽脑脊髓炎 9.羊黑疫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真胃粘膜出血 B.肝脏凝固性坏死 C.小肠粘膜出血 D.肾脏髓样软化 10."可引起严重免疫抑制的禽病有()。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物茂中学“七步教学模式”课堂交流展示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课题: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年级:八年级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通过学习知道传染病的分类: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4.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活态度。 学习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步: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完了第七单元第三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第七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本66页,齐读单元小节。学习上一单元,让我们获取了很多新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去了解什么是健康,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二步: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什么是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知道传染病的分类,能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3、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4、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习,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 度。 第三步:问题设置 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1、什么叫健康? 2、完成P68页的表格,讨论回答什么是传染病?根据传染病发病原因它们分为几种类 型? 3、近视眼和结膜炎两种眼睛疾病有什么不同? 4、什么叫病原体? 5、传染病传染应具备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6、什么是传染源?什么是传播途径?什么叫易感人群? 7、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请同学们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探究释疑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情感,以及关注医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2.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1.疾病是指人体有不舒服的现象。疾病可分为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 蛔虫病)和非传染病(如近视眼、贫血、

龋齿)。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 性___、____流行性____的特点。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和寄生虫。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合作探究: 1.说出下列传染病的病因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2.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力弱,所以容易患感冒。 3.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和家人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甲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概念(20分) 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答: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 答: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 答: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 答: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 答: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月28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 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 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__________ 、_______ 技能_____ 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doc

中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 第一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 2、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为预防 传染病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难点】: 三个环节 【教学用具】: 投影,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上海有过一次人们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引起的“甲肝”流行。请问毛蚶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应属哪个环节?为什么? 由复习引入新课,传染病流行时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控制?怎样控制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 1.控制传染源: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有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一般我们对传染病人如何护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 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其实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传染病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环节,要因病制宜。 人类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呼吸道传染病: 提供思考提纲,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结合教材进行小结。 (1)你认为哪些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3)主要传染源是什么?(注意带菌者虽然本人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 (4)病原体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里? (5)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6)禁止随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在防止呼吸道传染病上有何意义?

七年级生物下册 3.6.2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无答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组号: __________ 组长签字___________ 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分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和难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自学研读教材三遍:先粗略迅速读课本一遍,再看学习导航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第二次认真自学课本思考并寻找答案,同时在课本中圈画关键词和关键句。 2,合作探究:(1)自学后自己独立尝试完成探究的题,不会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请教或利用互联网解决, (2)学会合作,动脑思考,学会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巩固和训练:(1)初步构建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体系, (2)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炼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3)通过认真做自测题来检验自己自学的效果并做好反思和改进。 第一环节:自主研学 知识点1:传染病流行的概念机特点 传染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知识点2:传染病流行的分类 按照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四类。 知识点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传染源是指_______ ______。 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到达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

4)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__________ 5).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在__________传染性最强。 6)对传染病要做到早早早早 知识点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5:关注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是是由引起的。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传播、传播传播。 3)一般的正常接触(会或不会)得艾滋病,要正确对待艾滋病。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 【任务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者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的人,都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孩子更容易患流感。 1、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 2、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3、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 4、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 【任务二】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任务三】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知识归纳与梳理】(脱离课本完成) 传染病的概念、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如: ___________ 例如: 按照传播途径传染病的分类: ____________ 例如: ____________ 例如: 传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四环节:达标测试 1.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病原体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病人的排泄物D.环境中的污染物 2.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给病人吃药进行治疗,这种措施属于 A.保护易感人群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增强免疫力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85194

传染病防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31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未分类 2、消毒体温表需要0.2%过氧乙酸溶液2000ml,需要浓度为18%过氧乙酸原液多 少毫升,加水多少毫升?(A) A 22ml,1978ml B 12ml,1988ml C 4ml,1996ml D 10ml,1990ml 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 A 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 B 艾滋病、梅毒 C 鼠疫、霍乱 D 手足口病 4、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 D 母婴传播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8月28日 C 1989年09月1日 D 1989年2月21日 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D )。 A 预防为主 B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 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以上三项 7、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 A 甲,乙,丙,丙 B 甲,甲,乙,乙 C 甲,甲,乙,丙 D 甲,乙,乙,乙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 A 35 B 28 C 38 D 40 9、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 疗单位采取( D )。 A 处罚措施 B 强制措施 C 行政拘留 D 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2.了解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的类型。 3.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知道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4.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重难点1.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知识准备通过询问家长及自己记忆,对自己患过的疾病进行收集整理。并填写表格。另附表格。 自学指导自学探究一)阅读教成下列问题 1.传染病是指由引起的,特点是具有、 的疾病。 2.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是。 3.病原体是。 4.完成教材资料分析的讨论题。 5.传染源是;传播途径是;易感人群是指 自学探究二)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病(传染病、非传染病)。 2.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存在的部位是。 3.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传播途径是①②③④ 4.易感人群是 自学探究三)阅读教材71—72页,完成下列内容 1.传染病的预防措是。 2.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针对预防传染病的环节;传染病院隔离病人是环节;参加体育锻炼是环节

巩固练习 一、看谁选得对 1.下列各项中除外都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感冒 B.蛔虫病 C.贫血 D.流行性乙型脑炎 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A.饮水、食物传播 B.飞沫、空气传播 C.血液制品传播 D.吸血的昆虫传播 二、思考题 4.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5.由外来的致病细菌或引起的,具有性的疾病就是传染病。 6.如图,是在甲型流感发作时期人们的处理,这是针对预防传染病的来进行的。 7.水灾过后,灾区防疫工作者及时发现了某一病情,因此采取了紧急措施:给水源消毒,给受灾群众(包括发病和不发病的人)发放预防和治疗的药品,并对病人实行隔离,根据这一系列措施,你认为这一地区可能发生了哪一种疾病? 中考链接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A流行感冒 B呆小症 C冠心病 D白化病 2.乙肝是乙肝病毒所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肝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乙肝病毒是乙肝的传染源 C乙肝具有传染源、病原体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D乙肝病人是传染源 3.健康人、流感病毒、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分别属于 4.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对灾区进行大范围的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最新传染病及其预防优质课教案

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型:新授课八年级生物学科 教材分析: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难点: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探究 媒体使用:电子白板 课前准备: 学生调查常见的传染病名录,发病症状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德育教育:尊重知识,了解疾病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所有同学完成课时练第一部分的内容,部分同学完成第二部分的内容 课内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2.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传播媒介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者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病原体 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4.不要随地吐痰是为了预防() A.呼吸道传染病 B.血液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 5.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6.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发病前的潜伏期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 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7.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A.近视 B.心脏病 C.沙眼 D.龋齿 8.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A.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B.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C.由病原体引起 D.由营养不良引起 9.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积极治疗患者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 学习重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学习难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交流 学习时间:2010.05.06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2.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__________传染性最强。 4.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__________季节,主要通过__________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__________季节,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血液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主要是通过吸血的__________动物传播;体表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是__________,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5.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观察71页图分析各图,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2..你认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三、合作交流,集体冲关: 1.SARS属于哪一类传染病?应如何预防?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为什么? 3.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请问,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否还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为什么?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四.自学小结:(5分钟) 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保护传染源 3. “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4. 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 .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概念(20分) 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 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 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 月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 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1 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 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 、技能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60分) 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