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传播与沟通(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02传播与沟通(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02传播与沟通(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02传播与沟通(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2 传播与沟通

论文题目: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学生姓名曾德天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2

学号 W440301112083

学习中心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 0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非仅仅只局限于通过语言和文字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来进行,而是更多的利用大量非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进行信息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播。

本文简要解释了什么是非言语沟通,列举了它的几个主要特点,阐述了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特点作用

目录

1 什么是非言语沟通 (1)

2 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

2.1普遍性 (1)

2.2民族性 (1)

2.3社会性 (2)

2.4审美性 (2)

2.5规范性 (2)

2.6情境性 (2)

3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作用 (3)

4 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4)

参考文献 (6)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意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1]: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55%)+语言(7%)。因此,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

1 什么是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2 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非言语沟通具有六个特点,分别为:普遍性、民族性、社会性、审美性、规范性、情境性。

2.1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沟通与交流。

2.2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如果不会唱侗族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迎和爱抚。在欧洲一些国家,亲吻、亲鼻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但中国人往往不太习惯,而更习惯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

2.3社会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都对非言语沟通产生影响。社会中的不同职业角色,不同阶层都对非言语沟通有着较细微的规定性,如有些年轻人喜欢以相互用手拍肩膀以示友好或表示“哥们儿”。然而,如果用同等方式去向父母亲或年龄较大的长辈使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友好就显得缺乏礼貌了。

2.4审美性

非言语沟通所表现的行为举止是一种美的体现。对此类行为的认同的基础是人们的审美观念。人们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年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例如人的仪表美就是一个有争论的题目。对女人梳妆打扮、抹胭脂、搽口红、戴首饰等是一种美的表达,但也有可能给别人传达一种过分轻浮的信息。如果沟通的参与者意见不一致,对外在

美所体现的心灵美看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际沟通。

2.5规范性

这种规范性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民族受着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对非言语沟通所产生的社会认同。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着被大家承认的行为举止准则,在运用非语言符号时,要考虑沟通对象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心理因素、社会道德因素等等。一旦忽略了某种非语言符号所特有的规范性,便会造成误解和障碍。

2.6情境性

非言语沟通一般不能够单独使用,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条件、环境背景、包括与相应语言情境的配合。只有那些善于将非语言符号与真实环境背景联系起来的人,才

能使非语言符号运用得准确、适当。

在信息传播和表达情意的过程中,语言沟通一直是不可取代的方式,然而,许多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缺少,而且极为重要!

3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作用

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其实根据Kramer的估计,在沟通中非语言信息占了94%(Seinfeld,January 29,1998),而人类学家Ray Birdwhistell的估计也有65%(Knapp,1972)。显然,如果我们单纯重视语言沟通,将无法保证沟通的全面性和正确性。McNeill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如果只是对话语倾听会丢失75%的意义在非语言沟通中,目光,衣着,微笑是三个最为重要的方面!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非语言沟通能对语言沟通起到补充作用。首先,相对于语言沟通来说,非语言沟通信息量大,能够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信息交流。例如,在一次面试中,面试官和应聘者的头部动作、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臂部动作、服饰装束、空间距离等都能传递信息,面试官可以从应聘者的点头、微笑、皱眉、手臂交叉、手势动作等获取更多关于应聘者的信息,而应聘者也能从面试官的身体动作、面试场所布置、人际距离等掌握更多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及面试官的态度,从而在信息量上弥补面试双方语言交流的不足,使面试官和应聘者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其次,非语言沟通具有连续性特点。连续性是指,只要双方在各自的视线范围内,非语言信息交流就能不断的进行。面试中,面试官和应聘者的交谈可能会出现暂停,此时虽然语言沟通停止,非语言沟通却仍在进行,双方仍可以用非语言符号进行沟通,从而保证交流的连续进行。再次,非语言沟通还具有变化性。变化性是指非语言交流的信息是变化的,在面试中,面试官或应聘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臂部动作等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与语言信息的传递相伴进行,能够对语言信息起到强调和渲染作用,从而增加沟通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非语言沟通的这些丰富性、连续性、变化性的特点,从数量上和生动性上对语言沟通起到了补充作用。

非语言信息能对语言信息起到验证作用。面试中,应聘者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往往会对如何应答面试官的提问进行精心准备,从而可能导致语言信息的失真。而相对于语言信息来说,非语言信息,尤其是身体语言具有确定性和失控性的特点,从而

使其比语言信息更真实、更可靠。身体语言的确定性是指身体语言多数具有先天性或习惯性,一般情况下较难改变。身体语言的失控性,则是指身体语言多数是人们无意识或半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例如瞳孔变化、出汗、心跳加快等往往不是意识可以控制的。因而身体语言常常是人们内心状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语言信息可能会“言不由衷”,但非语言信息却常常是“真情流露”。面试中,如果应聘者在表达出某种语言信息后,出现脸色发红、假笑、目光回避、掩嘴、频繁舔嘴唇、触摸鼻子等身体动作,则可能表明其语言表达的不真实。特别是当这些表明说谎迹象的身体动作相伴出现时,面试官就更有理由怀疑其语言信息的真实性。正是由于非语言信息的确定性、失控性,使其能对语言信息的真实性起到验证作用。

4 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我认为要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还是首先必需掌握沟通风格的技术,如何改善消极的沟通风格,培养积极、健康的沟通风格,一直是各位研究者和全社广大人员关注的问题。我们书本上所说的“反馈”与“自我表露”就是两种改善沟通风格的重要策略,从具体方法和技术层次而言,这二者又是改善沟通风格的有效技术。

我想反馈与自我表露的交互使用,可产生一种深层的复合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周围每个人都是自我的“镜像反应”,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人际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其自我评价具有如下特征:较少谈论自己的成就,更乐意谈论别人的成就;既能从容地接受批评,也能谦虚地接纳表扬;在工作成就上,具有辩证的归因观,既能把成就归于个人,也能归于周围环境,如领导和同事;能以平等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避免对人抱有成见或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能坦言“我不知道”或“我错了”等等。如果一个人很少给周围同事表露个人信息,就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也就很难有机会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应。

总是的来说,在传播和沟通中,非语言沟通起着其他沟通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既补充和支持语言沟通的作用,又体现了自身的魅力所在。在销售活动中,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

在人们交往和销售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注视还因人的地位和自信而异。推销学家在一次实验中,让两个互不相识的女大学生共同讨论问题,预先对其中一个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研究生,同时却告知另一个人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高考多次落第的中学生。观察结果,自以为自已地位高的女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都充满自信地不住地凝视对方,而自以为地位低的女学生说话就很少注视对方。在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

往往主动者更多地注视对方,而被动者较少迎视对方的目光。

所以,在生活里,目光无疑是沟通的很重要的一环,许多成功人士都把修炼自己的眼神作为迈向成功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梁斌,胡京林.非言语沟通及其作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2]王德海,周圣坤.传播与沟通[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蔡杰. 非言语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02)

[4]王扣英,张玉玲.浅谈护士非言语沟通技巧[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6):5455.

[5]李晓松.护理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雷有华. 常见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及意义[J]. 家庭护士,2007,(08)

非言语沟通及其作用(一)

非言语沟通及其作用(一) 摘要:从介绍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及其特征入手,详细阐述非言语沟通在实际交流中的作用。告诉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经常运用自己的仪表、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表达思想感情。单就传递信息而言,有时非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要比有声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适时准确地运用非言语沟通技巧,对于协调双方关系、提高交流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交流 Abstract:Beginningfromthebriefintroductiontotheconceptofnonverbalcommunicationaswellasitsf eatures,thispaperelaboratesontherolethenonverbalcommunicationplaysinconversations.Itisfound thatone'pressone'sthoughtsandfeelingsinthecourseofcommunication.Merelyasfarasthedeliveringofinformationisco ncerned,sometimesnonverballanguagesmayconveymoreexpressiveandmoreinfectiousideasthanv erballanguages.Theappropriateandaccurateuseofnonverballanguagesgreatlyhelpscoordinatethem Keywords:nonverballanguage;communication;exchangeofidea;function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意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1〕: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55%)+语言(7%)。因此,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 一、非言语沟通及其特点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普遍性。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沟通与交流。 2.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如果不会唱侗族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迎和爱抚。在欧洲一些国家,亲吻、亲鼻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但中 国人往往不太习惯,而更习惯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 3.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都对非言语沟通产生影响。社会中的不同职业角色,不同阶层都对非言语沟通有着较细微的规定性,如有些年轻人喜欢以相互用手拍肩膀以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与作用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与作用 非语言交际可能被认为是不直接依赖于语言使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总体来说,在哪个地方区分分开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形式是很难的。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简单地认识到人类互动的许多方面取决于不能用语言所表达的交流形式,但这对我们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必须强调在说话和在文字表达的交流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知道许多交流不需要语言也能相互交流。一个人在会议上所穿的衣服可能对其他参与者暗示着他对这次会议是有多么认真地准备。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别人认为是一种交流方式的行为或者是表现的任何方面。 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服饰如制服,发型,化妆,等等。拿身势语举例:“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首先,来看看各国的文化差异。 阿拉伯人经常以亲吻脸颊的方式来进行问候。在日本,人们以弯腰来表达问候,在美国,人们会进行握手。在泰国,为了表示另外一个人靠近,人们往往会前后移动手指,手掌向下。在美国,人们为了吸引别人过来,往往举起手掌,对别人移动着手指。汤加人坐下来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而在西方,往往站着。在美国双腿交叉经常是表示轻松的方式;而在韩国,这是社会所忌讳的。在日本,礼物常常用双手交换。穆斯林认为左手不干净,不能用它来吃东西或者是交换物品。佛陀主张沉默是金。而在美国,人们通过谈话来真正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无论是有目的还是无意,我们都会关于别人的内心想法做出重要的判断和决定---那些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想法。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非语言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来评价人际交往的质量高低。在我们和同伴之间从语调到距离再到我们所参与的彼此接触的次数,我们就能收集和同伴间的亲密程度的信号。非语言交际是那么地细微以至于身体区域的一次小移动也能传达一种信息。你的第一次和同伴握手到触碰他(她)的脸颊,你在传达一种信息,如果你的触碰得到回应,那么这种信息就表现得极为重要。 非语言交际也很重要,因为我们会利用他们的行为来分析他们的情感或精神特征。如果我们见到一些人紧握拳头,表情严肃,不用说就知道这个人很不高兴。如果我们听到某个人的声音在颤抖,看见他(她)的手在颤抖,无论他(她)说什么,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人很害怕或者充满好奇。我们的情感在我们的姿态,脸部,眼神中能反映出来,像害怕,高兴,生气,或者是伤心---所以不用一个字我们就可以全盘托出。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多人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通过我们的眼睛所学到的东西。实际上,研究表明当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我们更愿意相信非语言信息而不是语言信息。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互动过程中表现的很重要,因为它经常要对第一印象负责。思考一下你的第一判断是多久一次的时间建立在一个人皮肤的颜色或者是穿戴方式上的。更重要的是,那些初级信息往往影响对于其他一切有关的东西的看法。甚至连我们怎么选择朋友和伙伴也是建立在第一印象上。我们经常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吸引力而靠近某些人。 非言语交际对人类互动很重要因为我们许多非言语行为不能很有意识地控制住。这意味着它们有些是相对地具有歪曲性和欺骗性。当我们为难时,很难控制红色的脸。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同样很难控制紧下巴。 在交流中,我们的非言语交际有许多功能和用途。 重复的功能 一个非言语信息能重复一个言语信息。人们经常使用非语言信息来重复他们努力想表达的观点。我们会做出一只手顶住另一只手的姿势来强调一个人应该暂停,此时此刻我们实际上可以说“暂停”。或者我们在说完“新的图书馆在这幢楼南面”,我们会用手指向某个特定

02传播与沟通(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2 传播与沟通 论文题目: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学生姓名曾德天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2 学号 W440301112083 学习中心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 0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非仅仅只局限于通过语言和文字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来进行,而是更多的利用大量非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进行信息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播。 本文简要解释了什么是非言语沟通,列举了它的几个主要特点,阐述了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特点作用

目录 1 什么是非言语沟通 (1) 2 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 2.1普遍性 (1) 2.2民族性 (1) 2.3社会性 (2) 2.4审美性 (2) 2.5规范性 (2) 2.6情境性 (2) 3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作用 (3) 4 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4) 参考文献 (6)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意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1]: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55%)+语言(7%)。因此,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 1 什么是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2 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非言语沟通具有六个特点,分别为:普遍性、民族性、社会性、审美性、规范性、情境性。 2.1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沟通与交流。 2.2民族性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 学习目标 明确非语言沟通定义,并举例说明非语言沟通的作用;解释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区别;列出非语言沟通的特点,描述并举例说明各种非语言沟通;学会怎样改善自己的非语言沟通。 在我们与别人交往时,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我们引用亨利的《你的面部表情透露了什么》一书中的话来说明非语言沟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面部表情提供给我们一种便利且有效的工具,揭示了我们自己或其他我们不认识的人的财富和任何秘密。因为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其他人的联系也就变得越来越经常和重要,面部表情预测在做出关于招聘、提升、交朋友、建立关系、寻求投资和选择业务伙伴的决策以及在人际交往技能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沟通,其中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势和手势传递的,38﹪通过音调。这么多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因此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去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章将研究非语言沟通如何成为我们所发送每一条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非语言沟通定义 非语言沟通是不使用任何词语的信息沟通。为了理解非语言沟通,我们看一个例子。 凯丽掩饰不了她的激动,这种激动在她的脚步上,在她温暖自信的笑容中,在她眼睛的光芒里,在她的一举一动中。她从交往了两年的男朋友那里新得到的戒指是她的欣喜的部分原因。前天,一个有名的、吸引求职者的广告公司——斯达集团的首席与她有力的握手,使她完全确信自己积极寻找的工作属于自己了,这可能也是对她起激励作用的部分原因。然而,最好的解释可能是她的学位帽上的穗子被从这边拨到了那边,这向世界宣布她已经从学生变成了毕业生。 很有趣吧?凯丽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每一个了解她的人都能知道她的感受。都会注意到她手上的新戒指,都能理解学位帽对学生们的意义和对他们今后社会身份的影响。这些都是相当普遍的非语言行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们也传达了特别的情感和思想。 从一个非语言的暗示,你当然能使用你的想象力来回答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在上例中,场景、安排或内容是什么?那个跟凯丽在一起的人会是谁?在这一事件中涉及了多少人?她家庭中的成员谁会跟她在一起?这是一个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时刻?在这种场合中,有没有人演讲?凯丽那天早晨在做什么?她晚上会在哪里庆贺?她会邀请谁?她会喝酒吗?当你考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言语沟通的方式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表情 我们把声音和表情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和销售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言语进行的。 1.目光 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销售活动中,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 在人们交往和销售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注视还因人的地位和自信而异。推销学家在一次实验中,让两个互不相识的女大学生共同讨论问题,预先对其中一个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研究生,同时却告知另一个人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高考多次落第的中学生。观察结果,自以为自已地位高的女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都充满自信地不住地凝视对方,而自以为地位低的女学生说话就很少注视对方。在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往往主动者更多地注视对方,而被动者较少迎视对方的目光。 2.衣着 在谈判桌上,人的衣着也在传播信息与对方沟通。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在销售交往中,人们总是恰当地选择与环境、场合和对手相称的服装衣着。谈判桌上,可以说衣着是销售者“自我形象”的延伸扩展。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对交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国有位营销专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学号:姓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医学模式朝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变化,心理护理在医学上越来越重要,而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护患沟通是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它包括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交流,二者各有其优缺点,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沟通交流、传达情感和信息的作用。 一、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感情,进行彼此沟通交流并达到相互了解的工具。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在护理工作中很多时间是在与病人打交道。因此,护士的语言比其他职业的语言更为重要。护士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无论是入院介绍、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还是护士的良好愿望以及诚挚的关心都要通过语言交流来表达。“言为心声”,语言也常常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庄重、严谨、热情、幽默的言语,可使病人产生安全、信赖和充满希望,能达到药物所不能代替的心理治疗作用。 语言沟通在心理护理中有以下作用:

(1)获得有效信息。 在使用护理程序中,通过交流获得有关生理、心理、社会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制定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责任制护理。 (2)语言的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目的是满足病人的特定的健康需要,在处理护患关系中,护士起主导作用。如:一新入院病人,对病人角色不适应,对病情、家庭的顾虑及院规的约束感到焦急,表现对护理工作不合作,态度粗暴,经护士耐心地与之交谈,给予体贴、安慰,并帮助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使病人解除了顾虑,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3)调动病人的群体气氛,提高病房管理质量。 同一病房的病人,有着共同的心理倾向,老病人对护士工作的评论,无论是褒是贬,都会对新病人的情绪、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护士时刻采取交流的方法,如与病人谈心,交换意见,同时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调解病房的气氛、环境。对新病人一入院,护士就要向愉快的、乐观的气氛方面引导,使群体气氛健康、积极向上。使他们不自觉地参与病房管理,提高病房管理质量。 二、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

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传播与沟通 论文题目: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学生姓名 专 业 农林经济管理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112 学 号 W110401112075 学习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2012年3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论文编号:

摘要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非仅仅只局限于通过语言和文字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来进行,而是更多的利用大量非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进行信息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播。 本文简要解释了什么是非言语沟通,列举了它的几个主要特点,阐述了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特点作用

目录 1什么是非言语沟通 (1) 2非言语沟通的特点 (1) 2.1普遍性 (1) 2.2民族性 (2) 2.3社会性 (2) 2.4审美性 (2) 2.5规范性 (2) 2.6情境性 (2) 3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作用 (3) 4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4) 参考文献 (5)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意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1]: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55%)+语言(7%)。因此,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 1、什么是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2、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非言语沟通具有六个特点,分别为:普遍性、民族性、社会性、审美性、规范性、情境性。 2.1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沟通与交流。

《沟通技巧教案》第五章非语言沟通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编号:5 课时安排: 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非语言沟通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概述 第二节、副语言 第三节、身体语言 第四节、环境语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并学会运用副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和空间语言沟通。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疑点):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概述 1、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非语言沟通,顾名思义,指利用语言以外的其他沟通元素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沟通主体的副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以及环境语言沟通等。 2、非语言沟通的分类 副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环境语言沟通。 3、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独立性与伴随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非语言沟通能够脱离语言沟通,以独立的沟通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伴随性,是指非语言沟通往往伴随着语言沟通配合使用、相辅相成。 (2)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是指非语言沟通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积累的产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许多身体语言、姿势语言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所识别、接受,并被理解为基本一致的含义。 特殊性是指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由此产生不同的非语言沟通符号和含义。 (3)多样性与唯一性;

多样性是指在沟通主体、沟通对象、信息通道和沟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同一非语言信号会具有多种含义。 唯一性是指非语言信号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等环境下,所表示的意思是明确的、唯一的。 4、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替代语言:由于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受到时间、空间、深度及某些特殊环境等方面的功能限制,需要非语言符号进行替代。 辅助沟通:人们用语言来沟通思想、表达情感,往往有词不达意或词难尽意的情形,因此需要同时使用非语言符号来进行帮助。 表达情感:非语言沟通还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感情和思想活动。 表露真相:非语言沟通大多是人们的非自觉行为,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往往都在交际主体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 5、副语言 人类用语言进行交际,除了发出表示一定意义的字词以外,还有一些伴随而出的语音,如个人的音域、音速以及特殊的语音停顿,有时还伴有随笑声、叹息声以及因惊恐而发出的叫喊声。这些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的特俗语音现象叫做副语言,它的常用形式有重音、语调、语顿、语速以及笑声等。(1)重音 汉语重音是在表达时有意将某些词语加重音量的语音现象。 (2)语调 语调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曲折变化,分为四种类型:平调、曲调、升调、降调。 (3)语顿 语顿即语言停顿,是话语的间断顿歇。 (4)语速 语速就是语流的速度,即单位时间里说多少个字词。语速分为快速、中速、慢速3种。 (5)笑声 即笑出的声音,是伴随有声语言而发出的表情声音,属于功能性的语音现象,通过功能发声来传递信息。它不同于微笑,微笑是无声的笑,是属于体态语言,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 第三节、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分为形象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 1、形象语言

非语言沟通方式

1、人类自然传通手段中的各种非语言手段。诸如姿势、表情、眼神、形体动作、身体接触以及服装的选择、整容手段、香水气味和时间与空间的使用形式等都具有符号意义,都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渠道来表情达意。它不但可以加强、扩大语言手段的作用,还可以弱化、抵消语言手段的效果。如表情会表现言不由衷,眼神闪烁。 2、超越自然语言的范围,通过人的感官而感知的符号系统。表达的信息常常带有某种暗示的性质,用来补充自然语言或表露感情。有三种类型:(一)动态无声的。以身体的动作表示“意义”,如点头、打手势、抚摸、拥抱等。(二)静态无声的。利用空间距离来传播某种信息,如呼吸、气味、服饰等。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 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 走动——发脾气或受挫 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 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 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 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 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 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 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 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 鼓掌——赞成或高兴 打呵欠——厌烦 手指交叉——好运 轻拍肩背——鼓励,恭喜或安慰 搔头——迷惑或不相信 笑——同意或满意 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 抖脚——紧张 双手放在背后——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 环抱双臂——愤怒,不欣赏,不同意防御或攻击 眉毛上扬——不相信或惊讶[1]

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摘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但语言并非是人类唯一的交流沟通方法,其实非言语沟通也是人们经常在应用的, 它往往比言语交流更为常见,也更具有表达力。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空城计”,讲的是:“武侯弹琴退仲迟”。诸葛亮守着空城,在城楼上镇定自若,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司马懿的15万大军不战自退。这就是非言语艺术运用的成功案例。尤其在当今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早已远远超越语言和文字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而是更多的利用大量非言语的表现形式来进行信息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播。 本文从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出发,结合其特点和实际案例,着重解释解释了什么是非言语沟通以及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特点作用 论文提纲: 一、非言语沟通的概念 二、非言语沟通的特点 1、普遍性 2、民族性 3、社会性 4、审美性 5、规范性 6、情境性 三、非言语沟通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四、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一、非言语沟通的概念: 所谓的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换句话说是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非自然语言为载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美国口语学者雷蒙德.罗斯曾经分析,在人际沟通之中,人类所获得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通过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剩余的60%则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其中仅面部表情可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为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信心传递/接受的全部效果=词语(7%)+表情(5%)+声音(38%)。 二、非言语沟通的特点: 非言语沟通具有六个特点,分别为:普遍性、民族性、社会性、审美性、规范性、情境性。 1、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流。 2、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如果不会唱侗族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

浅谈非语言沟通技巧

浅谈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及其技巧 摘要: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它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会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上,而忽视了非语言沟通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沟通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对非语言沟通重要性的阐述,从而提出相应的沟通技巧,以使人们在生活、商务的沟通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字:非语言沟通;商务沟通;沟通技巧; 1非语言沟通的概念 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 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2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言语沟通的功能作用就是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归纳起来是: 使用非言语沟通符号来重复言语所表达的意思或来加深印象的作用;具体如人们使用自己的言语沟通时,附带有相应的表情和其他非言语符号。 替代语言,有时候某一方即使没有说话,也可以从其非言语符号上比如面部表情上看出他的意思,这时候,非言语符号起到代替言语符号表达意思的作用。 非语言符号作为语言沟通的辅助工具,又作为“伴随语言”,使语言表达的更准确、有力、生动、具体、 调节和控制语言,借助非语言符号来表示交通沟通中不同阶段的意向,传递自己的意向变化的信息。 由于非语言沟通形式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不交流是不可能的。没有语言不等于没有沟通。虽然非语言沟通的含义比语言更加模糊,但它能表达更加具体的信息。这里的“模糊”是指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在缺乏特定背景的情况下更难确定;“具体”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人们根据长期的经验能够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非语言沟通的这些特征一方面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经典案例

非语言沟通经典案例 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非语言沟通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语言沟通经典案例一小王是新上任的经理助理,平时工作主动积极,且效率高,很受上司的器重。那天早晨小王刚上班,电话铃就响了。为了抓紧时间,她边接电话,边整理有关文件。这时,有位姓李的员工来找小王。他看见小王正忙着,就站在桌前等着。只见小王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最后,他终于等到可以与她说话了。小王头也不抬地问他有什么事,并且一脸的严肃。然而,当他正要回答时,小王又突然想到什么事,与同室的小张交代了几句……;……;这时的老李已是忍无可忍了,他发怒道:难道你们这些领导就是这样对待下属的吗?说完,他愤然离去……;……; 问题:1、这一案例的问题主要出在谁的身上?为什么? 2、如何改进其非语言沟通技巧? 3、假如你是小王,你会怎样做? 1.问题就出在小王身上。工作忙很正常,但是自己的时间管理做好的。会让老李觉得发怒的原因,就在于小王没拿老李当一回事,就一直忙自己的事情。老李觉得因为自己地位低,受到轻视。 2.小王忙自己的事,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询问老李有什么事的时候,头也不抬,这就让对方觉得受到轻视。沟通的时候,必须要正面对着对方,表示尊重。而自己问完,刚想到某些事,马上就转移交代别的同事,让老李更觉得自己不关紧要。 3.正确的做法,看到老李在等,自己忙着接电话的时候,应该先向老李道歉。毕竟电话一直响,也谈不了话。老李可以谅解的。接完电话之后,询问老李,必须正面对着他,最好还站起来,表示尊重(这时候老李还站着呢)。突然想起某个事情,应该先用笔记下来,而不是立刻中断老李的问题。等处理完老李的事之后,再通知小张。如果真的忙不过来,也可以跟老李说:我现在很忙,大约要半小时,之后我

非言语沟通: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非言语沟通: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人际沟通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其方式有二:一是使用语言或文字符号进行的沟通,叫作“言语沟通”,一是借助手势、动作、表情等非言语因素构成的符号系统实现的沟通,叫做“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言语沟通”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式,而“非言语沟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通过实验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声调+55%的非言语。另一位心理学家伯特惠斯戴尔就人际交往中非言语沟通发生的数量进行推测,在两人的交往中,言语所传递的信息不到全部信息的35%,而6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不管两位心理学家定量的数据的准确度如何,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活动,是师生之间对知识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过程。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不断发出各种信息,学生通过不断接收各种信息,使认识、情感等得到和谐的发展。这样一个信息双向交流过程的有效实现,除了“言语沟通”外,也必然要依赖于“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在教学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所有的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它,或象征,或意会,或强调,或描述,或评价。可见,“非言语沟通”与课堂教学关系密切,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辅助言语沟通。课堂教学主要运用的是“言语沟通”,教师通过有声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但是,教师在讲解知识,特别是讲述那些感情成分浓厚的观点或事件时,如果伴以或憎恶,或鄙睨,或兴奋的脸部表情,辅以相应的手势动作,那么就能加强情感信息的发射和传递,增强“言语沟通”的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引起学生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客休的指向和集中,是学生进行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相对强烈的刺激物、背景中突出的刺激物、活动变化的刺激物和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正具备了这些特点,因此能吸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3、激活学习情绪。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受其学习活动中情绪状态的影响。由于教师的表情、心境和态度,教师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极大暗示性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积极的“非言语沟通”能引起学生肯定的情绪体验,激发和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4、扩大信息数量。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收量成正比。而要扩大学生对教师所发出的有用信息的接收量,就必须增加对学生信息接受感官的刺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优选.)

一、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非语言是相对于语言而言的,非语言沟通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沟通时的所有符号。非语言信息是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仪表服饰、语音语调等产生而传递出去的 二、非语言沟通内容 (一)体态语言 也称作身势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沟通形式。人们见面相互点头、握手或拥抱,就是用体语向对方致意,问候和欢迎。人们在交谈时身体略向前倾,不时点头,神情随着谈话的内容变化而变化,这些体态特征表示出对说话者的尊敬和礼貌。如果腿不住地乱抖,身体随意摇晃,眼睛不住地左顾右盼,那一定会使说话者感到不高兴。因为这些无声的语言传出的信息是不尊重、不礼貌和不欢迎。所以体态语言与人际沟通成功与否关系很大。 体语主要包括头语、身姿和手势三种,它们既可以支持修饰言语,表达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意味,也可以表达肯定、默许、赞扬、鼓励、否定、 手势是会说话的工具。是体态语言的主要形式,使用频率最高,形式变化最多,因而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强,最能表达其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姿势动作。例如,老师教学生要从小养成好习惯,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就可以伴以简洁的身姿作为示范。人们协调各种动作姿势,并与其他无声语言动作,如眼神,面部表情等紧密配合,使各种表现手段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二)脸部表情 脸部表情(又称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人类具有异常丰富的脸部表情,在人际沟通中,人们的脸部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解释相互矛盾的信息过程中,人们更加着重的是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许多细微复杂的情感,都能通过面部种种表现来传情,并且能对口语表达起解释和强化作用。脸面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脸部纹路的不同组合,便构成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表情。同样是笑,微笑、憨笑、苦笑、奸笑,在嘴、唇、眉、眼和脸部肌肉等方面都表现出许多细微而复杂的差别。因此,要善于观察面部表情的各种细微差别,并且要善于灵活地驾驭自己的面部表情,使面部表情能更好地辅助和强化口语表达。 (三)眼神与目光接触 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许多言语所不易表达的复杂而微妙的信

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非言语交际技巧在沟通、交流、交际和影响受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之为沟通的沟通,交际的交际。 研究发现,实际生活中面对面的交际影响和结果主要来自非语言交际因素,而不是语言的交际。 交际中,不仅通过语言文学表达传递信息,更依靠交际者的声音、表情、举止和行为等非言语语来确认或否定所交际的信息。这不光体现在结果中,更左右交际过程际者的情感。例如,当人们说违心话时,神态会把真实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比如,嘴上说欢迎,语调却很冷淡;嘴里说不怕,身体却在发抖。研究者曾经观察过说谎人的动作,发现说谎时人们手部的动作减少了,因为在潜意识里,人们觉得挥动双手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于是在说谎时就下意识地将手放进口袋里或者互相紧握着。说谎时,摸鼻子和掩嘴的动作增加。 由此,当我们发现交际对方的语言文字信息和他的非言语表现发生矛盾,我们必然会对他所表达的语言文字信息产生怀疑,甚至对他的品德和人格都会有负面的影响。这往往表现为人的直觉。反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使用我们的非言语语,就可能破坏或减弱我们的沟通目的和交际效果。所以,非言语的使用和训练非常重要,我们应当学会和使用基本的非言语表达技巧。 1、非言语因素帮你认识他人

为在沟通和交际中做一个主动的接收者,你必须意识到沟通和交际中随时出现的非言语语。为帮助你了解这些因素,现在请你打开电视机,按静音。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人物的以下方面: 身体的姿势(手和臂、腿和脚) 面部表情 眼神和目光的变化 每次用几分钟的时间做这个练习,然后问自己,画面人物的非言语语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意思。 这个练习的关键是让你意识到沟通和交际中非言语语的重要性和通过它们传递错误讯息的危险。要重复几次这练习,直到你注意对方的非语语已成为习惯。 然后,你可以站在镜子前大声说出计划做的事情。观察自己的非言语语表现,并纠正你觉得可能产生误解的非言语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感到这样做时很放松而且是无意识的。它将有助于你在沟通和交际中更有效地利用非言语语。 2、学会运用声音表达情感进行交际 当你与感兴趣的人交际沟通时,声音会比较温柔甜蜜和宽厚。 当你面对厌恶的人或事时,声音就会变得急促冷漠和生硬尖锐。

非言语行为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言语行为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分析语言交流者的内在行为方式和语言交流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非言语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语言信息,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本文将着重阐述几种非言语行为对语言交流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提高语言交流效果的重要性。 一、非言语行为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人们不仅有语言行为,而且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语言交流是依靠语言手段,包括文字(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行为的交流则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近几年来,国外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副语言学(Paralinguistic),身势学(Kinesics)和近体学(Polemics)等新兴学科,通过对语言文学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实际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相互结合,构成了人类完整的语言交流体系。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姿态,声音等;语言交流者双方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所保持的距离和进行语言交流的时间等,均可表达出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这种非语言交流形式总是经常地,不断地,并且在毫无意识地情况下进行的,影响着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活动。类似于这种情况,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进行语言交流时也是同样存在的。许许多多的旅行者经常由于不理解异乡人的非语言交流的行为方式,从而感到他们与异乡人的语言交流中存在着许多困难。身临异乡的人经常面临着“culture shock”(文化阻尼)这种语言交流上的困惑,也就是说:语言与非语言文化交流方面的“阻尼因素”。那么,这种“阻尼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人们所说的“民族文化”实际上就是用某种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该民族特点的观点、风俗、信仰、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等。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物质方面的(material aspects),如:文学艺术和科技产品;以及非物质方面的(non-material aspects),如: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和技术知识等等。然而,在进行语言文化交流时,即使是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方式,也同样存着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这种障碍就被称之为“阻尼因素”。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由于存在着民族文化的差别,所以从语言文化这个角度上来讲,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时,这种阻尼因素是始终存在的。但是,尽管存在着这种阻尼因素,人们在语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潜意识地表现出来的这种非言语行为所包含的含义是文字形式无法表达的。据统计,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语言渠道传递的信息量所占的比例仅是整个语言文化交流信息量的35%。换言之,65%以上的语言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估算方式,也仅是以同一民族的母语为基础的,如果从跨语言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鉴于民族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的障碍,通过非语言形式进行语言交流传递的信息量所占的比例更大。因此,在语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非言语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起到克服民族语言文化交流之间的障碍,达到更加有效地提高语言文化交流的效果。 二、非言语行为在语言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语言交流是一种动态的和不可倒逆的过程。Debotal Tanna在That's Not What I Mean一书中指出:“Communication is a continuous stream in which everything issimultaneously a reaction and an instigation, and aninstigation and a reaction.”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传递并接受语言交流信息。这种传递过程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定了自己的语言内涵。大多数人认为,人们只能用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语言交流。但实际上,所有的人,包括无法使用语言的方式来进行交流的人们,总是求助于非语言的形式来完成语言交流。非语言的交流(如:面部表情,姿势和姿态,服装,发式,外表,声音,交谈双方所保持的距离,语言交流的时间以及双方在语言交流时表现出来的沉默等)都可以表现出人类各种类型的,不是用文字或语言形式可以表达出的种种感受。这种非言语行为总是在不断地,在非自愿地或毫无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