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波课程介绍(鱼类学)

姜波课程介绍(鱼类学)

姜波课程介绍(鱼类学)
姜波课程介绍(鱼类学)

课程介绍格式

课程代码81084000

课程名称鱼类学

英文名称Ichthyology

学分:2修读期:5

授课对象:生命科学专业

课程主任:姜波讲师学士

课程简介

鱼类学是海洋生物类的专业方向课。主要详细介绍鱼类的形态结构、分类知识、生态习性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鱼类学的一般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及世界重要海洋经济鱼类的生态特点,分布区域、经济价值等。

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有)

课程考核

为必考课程。考试开式:闭卷

指定教材

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苏锦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

1、鱼类学(形态、分类)。孟庆闻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成庆泰,郑葆珊。科学出版社,1987

3、最新海水养殖技术丛书。张群乐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注:申报的所有课程均要写出课程简介,以利于学生了解课程、选修课程。

《鱼类学教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鱼类是海、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又是人们生活中主要蛋白质来源。鱼类学是动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鱼类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鱼类形态、分类、生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鱼体各部分的一般结构、功能,掌握鱼类分类学的一般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类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鱼类生物学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包括鱼类形态学、鱼类的系统分类学、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以后学习鱼类增养殖学奠定基础。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1)鱼类学的地位、性质、任务; (2)鱼类的定义。 要求:了解鱼类学的发展简史、鱼类学的基本内容,掌握鱼类的定义。 第一章鱼体的外部形态 (1)鱼体外部分区 了解鱼体的分区,头部分区。 (2)鱼类的体形 了解鱼类的基本体形,了解体形与生活方式的相互统一关系。 (3)鱼类的头部器官 了解头部器官的位置、机能及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4)鳍 掌握各种鳍的位置、机能。 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和腺体 掌握鱼类皮肤和腺体的结构。 (2)鳞片 掌握软骨类、硬鳞类、真骨类鳞片的结构特点;重点掌握骨鱼鳞的结构特点,鳞式。 (3)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了解鱼类的三种色素细胞、发光器的一般结构。 第三章骨骼系统 (1)轴骨骼 了解鱼类头骨、脊柱、肋骨和肌间骨的构成,了解鱼类骨骼保护和支持作用。 (2)附肢骨骼 学习鱼类带骨和支鳍骨的构成。 第四章肌肉系统 (1)肌肉的类别

了解鱼类三种不同的肌肉组织,了解鱼类肌肉的命名。 (2)肉的结构 了解体节肌和鳃节肌的结构。 (3)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 了解鱼类发电器官的一般结构与机能。 (4)鱼类的运动方式 了解鱼类在水中的三种主要运动方式。 第五章消化系统 (1)消化管 掌握齿、舌、鳃耙、食道、胃、肠的结构与机能,掌握齿式、鳃耙式的写法。(2)消化腺 了解胃腺、肝脏、胰脏的位置、结构与机能。 第六章呼吸系统 (1)鳃的构造 了解鱼类鳃的一般构造,圆口的鳃囊、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鳃。 (2)鱼的呼吸运动 了解鱼类的呼吸运动方式。 (3)辅助呼吸器官 了解几种辅助呼吸器官,了解其代表种类。 (4)鳔 了解鳔的一般构造与机能。 第七章循环系统 (1)血液 了解鱼类血液的成分。 (2)心脏 了解鱼类心脏的构造与机能。 (3)动脉和静脉 了解鱼类动脉、静脉的分布,主要血管的名称。 (4)淋巴和淋巴管 了解鱼类淋巴、淋巴管的组成。 (5)造血器官 了解脾脏、淋巴髓质组织、头肾。 第八章尿殖系统 (1)泌尿系统 了解肾、输尿管、膀胱的结构与机能,各类鱼泌尿器官的特点。 (2)泌尿机能和渗透压的调节 肾和鳃的泌尿机能,各类鱼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方式。 (3)生殖器官 了解生殖腺、生殖管的结构与机能。 (4)雌雄区别及性逆转 掌握从外形区别鱼类雌雄的方法,了解某些鱼类性逆转现象及鱼类的生殖方式。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

形态部分 圆口类:骨骼完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的圆口纲动物,也称无颌类。 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无任何硬骨组织的软骨鱼纲动物。 硬骨类:骨骼全部骨化或部分骨化为硬骨的硬骨鱼纲动物。 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无棘,故也称为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有棘,故又称为棘鳍鱼类。 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 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颏部:紧接着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也称颐部。 喉部:两鳃盖间的分腹面的部分为喉部。 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即颏部后方的部位为峡部。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 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眼间隔。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为眼后头部。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所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称为角质鳍条。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称为鳞质鳍条。(也称为骨质鳍条) 脂鳍:背鳍后方有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称为脂鳍。 鳍式: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 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 鳞棘:盾鳞中,露在皮肤外面、且尖端朝向身体后方的部分为鳞棘。 基板:盾鳞中,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侧线鳞:一般真骨鱼类在体两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的侧线所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 侧线上鳞:从背鳍为起点的鳞片,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片,称为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从腹鳍为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或臀鳍为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向斜上方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称为侧线下鳞。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鳞片。

鱼类学试题:水产学院2009级期中考试答案

水产学院2009级《鱼类学》期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 C; 2. C; 3. A; 4.B; 5. 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 A、B、C、D; 2.A、B、C、D; 3. A、B、C; 4.A、C; 5.B、D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 纺锤形。 2. 盾鳞、硬鳞、骨鳞。 3. 咽齿。 4. 短、长。 5. 4、鳃间隔。 6. 平衡、听觉。 7. 浅。 8. 32~36、5~6、4。 9. 卵生、胎生、卵胎生。 10. 数目、面积。 四、填图题(每小题分,计10分) 1.嗅球 2.嗅柄 3.端脑 4.松果体 5.小脑瓣 6.小脑 7.迷叶 8.中脑 9.面叶10.延脑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 1. 鱼:终生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的变温脊椎动物。 2. 珠星: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3. 韦伯氏器: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最前几枚脊椎骨的部分演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骨片,包括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其功能为连接鳔与内耳。 4. 喉鳔鱼类:具有鳔管与食道相连的鱼类。 5. 全鳃:一个鳃弓上着生两列鳃丝(或鳃片),称作全鳃。 六、简答题(1-5小题每小题5分,第6、7小题10分,计45分) 1. 为什么说鳃特别适合在水中呼吸? 呼吸表面积大、呼吸上皮薄、鳃小片的镶嵌排列、血液与水流的对流、特殊的呼吸酶等。 2. 鱼类粘液的功能有哪些? 润滑:减少摩擦; 保护:不受寄生物、病菌和其他微小有机体的侵袭; 凝结和沉淀:水中悬浮物(1滴豆卤鳗的粘液可使1桶水变为胶体); 协助渗透压调节:保持代谢过程稳定,正常生理活动顺利进行。 3. 淡水硬骨鱼类如何进行渗透压调节?

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小型叶:有1条叶脉或无脉,无叶隙、叶柄,延生起源或顶枝起源。 大型叶:多为二叉分枝的开放脉序,有叶柄、叶隙,顶枝起源。 次生根:又称侧根,主根垂直地面生长,长到一定长度后,生出许多的分枝即为次生根。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托叶3部分的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片。 两面叶:植物的叶片一般为扁平体,有背腹面之分,在两面叶中,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上下表皮也常发生差异,如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叶表面近轴面颜色为深绿色,远轴面为浅绿色。 总状花序:不分枝的花序轴上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两性花,花柄等长。如紫藤、荠菜的花序。 伞房花序:变形的总状花序。其各花的花柄不等长,自下向上由长变短,使各花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如绣线菊属。 穗状花序:与总状花序不同之处在于:不分枝的花序轴上着生的是无梗的两性小花。 伞形花序:花序轴着生花柄部分极度短缩,使花着生花序轴顶端。每朵花的花柄等长,使花序的各花排成伞形。如人参。 头状花序:花序轴极度缩短膨大,扁形,铺展,着生无柄小花。菊科植物全为具总苞的头状花序。 轮伞花序:唇形花科的叶对生,每个叶腋内产生一个花序轴和花柄极短的聚伞花序,看上去好象花在节上轮生一样,称轮伞花序。如益母草 聚伞花序:有限花序,花轴顶端的花先开放,花轴顶端不再向上产生新的花芽,而是由顶花下部分化形成新的花芽,因而有限花序的花开放顺序是从上向下或从内到外。 柔荑花序:花序轴柔软下垂或直立,花后整个花序一起脱落,无花柄或具有短柄,单性花,无花被或具花被。 单体雄蕊:雄蕊群花丝结合成一体,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管。 心皮: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离生雌蕊:多数植物雌蕊群有多个心皮,有的植物心皮彼此分离。 四强雄蕊:雄蕊6枚,外轮2枚短,内轮4枚长,十字花科特有。 二强雄蕊:雄蕊4枚,2长2短,常见于唇形科和玄参科。 等长雄蕊:雄蕊多数,分离,花丝等长。蔷薇科 合生雄蕊:花丝,花药联合 单体雄蕊(锦葵科植物):花药分离,花丝连为一体。 二体雄蕊(豆科植物)、三体、多体等。花丝联合花药分离。 花丝分离,花药联合—---聚药雄蕊(菊科植物)。 胎座:胚珠通常沿心皮的腹缝线着生在子房上,着生的部位就是胎座。 胚囊:由大孢子发育而成,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 珠心:相当于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囊。 合点:珠被、珠心、珠柄相结合的部位。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李、杏。 假果:除了子房以外,花托、花被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果实。如梨、苹果等。 聚合果:离生雌蕊的每一枚雌蕊形成一小果,这样一朵花内有多枚小果聚合在一起,称聚合果。瓠果:由具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成的假果,花托和外果皮结合成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内

鱼类学习题

名词解释 1.侧线鳞:真骨鱼的体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侧线穿过的鳞片,叫侧线鳞、2.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一种固定格式。 3齿式:齿式是用来描写硬骨鱼的齿的行数和每行的颗粒数 4.动脉球; 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球状结构称为动脉球(指硬骨鱼类的心脏从心室前方发出的动脉干(腹大动脉)起始处的球状肥厚部。) 与心脏的心室相通 不能搏动 硬骨鱼类具有。 5.动脉圆锥:软骨鱼类的心脏最前端有一个肌肉质的圆锥状结构 6.螺旋瓣:软骨鱼类及少数硬骨鱼类的小肠的肠壁向肠管腔内突出螺旋形的褶膜,称为螺旋瓣 7.拟态: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 8.鳍脚; 由雄性软骨鱼类腹鳍变异成的适应体内受精的交接器。 9,伪腮:伪腮是一退化的腮,不生长在鳃弓上,多无呼吸功能。但可见鳃丝状构造,故称为伪腮。 10.头环;鱼类头部血围成的环 11.鳍式: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12.咽齿:着生于鳃弓上 二.鱼类代表体型及代表种? 纺缍形——从体轴看,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如鲤、金枪鱼等。最常见的体形,游泳快。 侧扁型头尾轴较短,背腹轴相对延长,而左右轴仍为最短,即变成短而高的侧扁形。其运动不甚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如团头鲂、长春鳊、乌鲳、银鲳等。 平扁形——鱼体背腹轴缩短,左右轴特别延长,成为背腹扁平左右宽阔的平扁形。如鮟鱇、棘茄鱼、鳐、魟等。多生活于水底层,运动较迟缓 棒形(鳗形)——头尾轴特别延长,背腹轴和左右轴特别缩小,而且二者几乎相等,形如一条棍棒。如黄鳝、鳗鲡、烟管鱼等。多潜伏于水底泥沙中,适于穴居或在礁石岩缝中活动。 三.分类依据: 1.侧线鳞的数目、大小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齿的形状,大小数目,利钝和排列情况随鱼的种类而异,齿的着生位置,形状 等常作为分类标志 3.须→具味蕾,辅助觅食。位置、形状、数目、长短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鱼类学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 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鳃耙:是鱼类的滤食器官,位于鳃弓的一侧,梳状排列,其长短、和数目与鱼类食性相 关,其上有味蕾,还是味觉器官。 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大黄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 有8~9根硬棘,第二个背鳍有1根硬棘,31~34根软条(罗马数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条)。 4.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7.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8.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 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属名”+“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 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9.螺旋瓣 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它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见于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10.棱鳞与腹棱 位于一些鱼的腹部正中或侧线上鳞片的隆起称为棱鳞;在一些鱼腹部正中肉质突起似刀刃一样的结构称为腹棱。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12.繁殖策略:就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征。繁殖策略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保证种及后代对所生存的环境有最大的适应性。 1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1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 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1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 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植物学名词解释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两个性状对植物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给植物进行分类,试图寻找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的植物。 颈卵器: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的雌性生殖器官,形如瓶状,腹部具有卵细胞。种子植物:由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隐花植物:没有开花结实现象的植物。 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繁殖器官,生活史中有胚出现的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生活史中没有胚出现的植物。 双名法: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给植物取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通常还在后面加上命名人姓氏的缩写。 原植体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异形胞:在蓝藻中,某些营养细胞特化,转变为能固氮的细胞叫异形胞。 藻殖段:丝状体的藻类,由于某种原因将藻丝折断,每一段都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样的片段叫藻殖段。 茸鞭型鞭毛:电子显微镜下,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的鞭毛。 中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纤丝出现,细胞核靠溢缩形成两个核。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相互结合完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上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其中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其中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单室孢子囊:为二倍体,分裂时只进行减数分裂的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为单倍体,不进行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孢子囊。 寄生:直接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腐生: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它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只能寄生,为专性寄生;只能腐生,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为兼性寄生。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密接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组织体,外层为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为心层,由疏丝组织组成。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 菌核:是菌丝密接成的核状体,有的有组织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双游现象:在鞭毛菌亚门中,产生连续两次的游动孢子的现象。 孢子囊的层出:孢子囊成熟后,顶端开一圆孔,游动孢子顺序的从孔口游出,此后在旧孢子

904 鱼类学与淡水生态学考试大纲

904 鱼类学与淡水生态学考试大纲 鱼类学部分 一、考查目标 鱼类学是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鱼类形态结构特征、分类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鱼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考生应掌握鱼类形态和分类基础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了解重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填空和填图15分(每空0.5分);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简答题30分(每题6分);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检索表的编写10分(每题10分)。 共计75分。 2、内容结构 形态部分(40%)、分类部分(30%)、生物学部分(30%)。 三、考试内容 1、形态部分 1) 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常用测量指标,以及基本专业术语。 2) 鱼类皮肤的基本形态结构,衍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形态结构。 3) 硬骨鱼类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韦伯氏器的组成与功能。 4) 鱼类肌肉的种类、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电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5)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6) 鱼类鳃的基本构造,辅助呼吸器官的类型,鳔的构造与功能。 7) 鱼类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心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8) 鱼类泌尿生殖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各器官的功能,渗透压的调节机理,鱼类的生殖方式。 9) 鱼类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10)鱼类感觉器官的种类、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11)鱼类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种类和功能。 2、分类部分 1) 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分类的基本方法。 3) 鱼类分类系统的结构体系。 4) 检索表的编写与应用(鲤形目或鲈形目)。 5) 圆口纲及代表种的主要特征。 6) 软骨鱼纲及各亚纲、总目、目、科、属、代表种的主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7)硬骨鱼纲及各亚纲、总目、目、科、属、代表种的主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3、生物学部分 1)鱼类的生活史、发育期和寿命;年龄鉴定的方法;生长的基本特性。 2)鱼类食性的类型;食性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日粮和饵料系数的应用。 3)鱼类的性腺、产卵群体、繁殖策略、繁殖方式、繁殖行为;鱼类早期生活史。 4)鱼类与环境的关系;洄游的机制;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和鱼类资源的影响。 参考书目: 《鱼类学》,谢从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鱼类学习题及答案

鱼类学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概念 分支鳍条柔软、未端分支、分多节,左右两条合成。 不分支鳍条柔软、未端不分支,左右两条合成。 假棘(硬棘)左右两鳍条骨化而成,分节,煮熟分开。鲤科鱼类。 真棘(鳍棘)不分支、不分节,强大而坚硬,单条。高等真骨鱼类。 圆鳞后区边缘光滑、无小刺。如鲤形、鲱形目。 栉鳞有小刺,触摸粗糙感。如鲈形目、鲽形目。 板鳃(固定腮) 板鳃亚纲的鱼类,鳃丝固定于鳃间隔上,整个鳃片如板状。鳃间隔发达,长度超过鳃丝。 栉鳃(游离鳃)硬骨鱼类,鳃间隔退化甚至消失,鳃丝末端游离,外观如梳。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体的营养靠自身的卵黄或主要依靠卵黄。 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靠卵黄,也靠母体。母体的营养通过类似胎盘的构造输送给胚体。 裸卵巢左右生殖导管(米氏管)退化为短小结构,有两个腹腔口(漏斗口)。有些无导管,开口于尿殖窦或直接开口于体外。 被卵巢各有一导管,是卵巢囊的延伸,成熟卵落入卵巢腔内,卵巢腔后端变窄,成为输卵管,通过生殖孔排出体外。 瞬褶(瞬膜) 有些鲨鱼眼周围的皮肤皱褶形成可自由活动眨眼的膜状器官。但并非真眼睑。脂眼睑:鲱形目、海鲢目、鲻形目的某些鱼类,眼大部分或一部分覆盖着透明的脂肪体。角质鳍条不分支、不分节,柔软、毛发状,每条由左右两条合成。软骨鱼特有。 鳞质鳍条(骨质鳍条) 由鳞片衍生而来。硬骨鱼特有。 动脉圆锥心室向前伸展形成。壁厚,内径小。内有数对瓣膜。能搏动(为心脏的一部分)。动脉球真骨鱼类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壁较厚,不能搏动。 喉鳔类(管鳔类)有鳔管与食道相连。低等真骨鱼类,鲱形目、鲤形目等。 闭鳔类无鳔管,鳔与消化道分离。高等真骨鱼类,如鲈形目。 侧线鳞沿侧线排列,中间有小孔的鳞。 鳞式统计侧线鳞和侧线上方(至背鳍起点)、下方(至臀鳍或腹鳍起点)的鳞片数目,按一定的格式记录下来,为分类特征。 小鳍(副鳍、离鳍):鲭科等鱼类D的后方有几个小型鳍,每个小鳍由1枚分枝鳍条组成,有1支鳍骨。如鲐、马鲛、金枪鱼。 脂鳍: D的后方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其下无支鳍骨。如鲑形目和鲇形目的多数种类 二、问答

同济大学历年试题分类整理(名词解释)

同济大学历年试题分类整理(1994—2013年) ——名词解释题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可持续发展(同95) 2.逆城市化(同98) 3.城市化(同00)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四章城乡规划体制 第五章城市规划类型与编制内容 第六章城乡区域规划 1.土地级差(同94) 2.工业区位论(同98) 3.区位(同99) 4.区域规划(同99) 第七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城市居住用地(同95) 2.风玫瑰(同00) 第八章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区(同94)(同97)(同98)(同00) 2.城市规模(同94) 3.分区规划(同95) 4.市域规划(同96) 5.道路红线(同96) 6.城市结构(同99) 7.城市形态(同99) 8. 第九章小城镇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十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1.曰照间距(同96) 2.曰照间距系数(同97) 3.绿地率(同98) 4.配建水平(同98) 5.区划(zoning)(同99)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

1.商务中心(同95) 2.中心商务区(CBD)(同96) 第十二章居住区规划 1.邻里单元(同94)(同95) 2.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同96) 3.城市居住区(同97)(同99) 4.社区(同99) 第十三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货物流通中心(同95) 2.可达性(同00) 3.需求管理(同00) 第十四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 1.历史文化名城(同00) 2.历史街区(同00) 第十五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十六章市政工程系统规划 1.管线综合(同00) 第十七章城市规划实施 1.城市公共开发(同97)(同98) 2.土地开发(同99) 3.城市开发(同99) 4.“一书两证”(同99) 第十九章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型转化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

形态部分 圆口类:骨骼完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的圆口纲动物,也称无颌类。 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无任何硬骨组织的软骨鱼纲动物。 硬骨类:骨骼全部骨化或部分骨化为硬骨的硬骨鱼纲动物。 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 软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无棘,故也称为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有棘,故又称为棘鳍鱼类。 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 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颏部:紧接着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也称颐部。 喉部:两鳃盖间的分腹面的部分为喉部。 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即颏部后方的部位为峡部。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 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眼间隔。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为眼后头部。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所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称为角质鳍条。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称为鳞质鳍条。(也称为骨质鳍条)脂鳍:背鳍后方有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称为脂鳍。 鳍式: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 鳞棘:盾鳞中,露在皮肤外面、且尖端朝向身体后方的部分为鳞棘。 基板:盾鳞中,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侧线鳞:一般真骨鱼类在体两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的侧线所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上鳞:从背鳍为起点的鳞片,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片,称为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从腹鳍为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或臀鳍为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向斜上方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称为侧线下鳞。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鳞片。 横列鳞:体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部正中的鳞片。 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 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 珠星(追星):有些鲤科、鳅科鱼类的雄鱼,在繁殖期间由于由于生殖腺的刺激,在头部和鳍部出现了许多粒状的由表皮角质化而形成的,生殖完毕即自行消退。 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方剂学名词解释

方剂学名词解释 1 七方七方,是方剂分类之一。首见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不同的方剂。 2 十剂十剂,方剂分类方法之一。始于北齐徐之才《药对》,指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剂。 3 君药君药,方剂组成原则之一。即指方中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4 逆流挽舟法逆流挽舟法,治疗方法之一。指用败毒散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之意,故称逆流挽舟。 5 大承气汤方名。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效,用治实热积滞证。因本方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大承气汤。 6 增水行舟法:对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以大量滋阴补津液之品,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之意。代表方如增液汤。 7 和解少阳法和解法之一。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的方法。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代表方如小柴胡汤。 8 痛泻要方方名。由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组成,有泻肝补脾之功。用补脾泻肝的药物来治疗土虚木乘,脾受肝制的肠鸣腹痛泄泻,泻后腹痛不减的方剂。 9 辛开苦降法治法之一。对肠胃不和,寒热互结,气失升降之心下痞、呕吐、下利病证的治法。常用辛温与苦寒药物伍,开结散寒,苦降泄热。如半夏泻心汤中干姜、半夏与黄芩、黄连的配合,即属辛开苦降法。 10 清营凉血法治法之一。是清除热性病邪在营血的治法。其用药常以清营透热,凉血散瘀之品为主,如清营汤。 11 凉膈散理中丸,方名。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用治中焦虚寒证。因本方用药,使中焦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 13 开窍“三宝”指凉开方剂中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三方。三方组成均是以芳香开窍药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 14 玉屏风散固表止汗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益气固表止汗之效,用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之证。因本方益气固表实卫御风,有如挡风之屏障,而又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 15 辛凉平剂指用性味辛凉,具疏散风热作用的方剂。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所致的恶寒轻、发热重、汗出不畅、咽痛等证的方剂。方如银翘散。 16 生化汤方名。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组成,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之证。因本方温经散寒,养血化瘀,而能使新血生,瘀血化而自行,故名“生化” 17 刚柔互济法药物配伍方法之一。指用温燥刚烈与甘寒柔润药物同时运用于一方的配伍法。如黄土汤中白术、附子与干地黄、阿胶的配合。 18 滋阴熄风法治风法之一。是以滋阴为主,治疗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多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真阴之神倦脉虚,舌绛少苔,手足瘛疭之证。代表方如大定风珠。 19 镇肝熄风法治风法之一。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多用于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目眩晕,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者。代表方如镇肝熄风汤。20 滋阴润燥法治燥法之一。是治疗燥伤肺胃阴液的方法。症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或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代表方如百合固金汤。 21 燥湿化痰法治痰法之一。是治疗湿痰内阻所致痰多易咯,胸脘痞闷,或呕恶眩晕,舌苔白滑,脉濡弦滑等病证的治法。代表方如二陈汤。

《鱼类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 《鱼类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专业: 水产养殖 年级:12级 考试方式:开卷 学分:5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鱼 2、低等硬骨鱼类和高等硬骨鱼类 3、无颌类 4、下颌联合 5、喷水孔 6、珠 星 7、圆鳞和栉鳞

8、鳃间隔 9、头肾 10、内分泌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划×;每个1分,计10分) ?1、中华鲟分布于我国沿海和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溯河产卵,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珍惜的软骨鱼类。()。 2、大黄鱼和小黄鱼属于同一种鱼类的不同生长时期。() 3、胆囊具有分泌、贮存胆汁的作用。() 4、鱼类的中肾管或称吴氏管,担负输尿管的任务,同时作为输卵管。()。 5、中华鲟的尾鳍属于歪型尾。() 6、鱼类骨骼中腰带的主要重用是支持胸鳍。() ?7、一些鱼类胚胎期在正式的鳃没有发达之前,出现的临时呼吸器官,称为伪鳃。 () 8、凡是用鳃呼吸的都是鱼。() 9、罗伦氏壶腹是软骨鱼类所具有的皮肤感觉器,即罗伦瓮。() 10、草食性鱼类的肠比肉食性鱼类的肠要长。() 三、简答题(每题7分,计42分) 1、花鲈的鳍式:D.Ⅻ,Ⅰ- 13;A.Ⅲ-7~8;P.15~18;V.Ⅰ- 5,大黄鱼的鳍式:D.Ⅷ ~IX, I-31~34,解释其意义。

2、红鳍原鲌的鳞式:10/60 ~ 69/5-V, 齿式:2? 4?4/5?4?2,解释其意义。 3、为什么骨鳔鱼类的听力特别好? 4、简述鱼类五部脑的结构和功能。 5、简述淡水鱼类和海水硬骨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理? 6、鱼类为什么离开水后即死亡?

生技鱼类学试卷及答案2005-06

----------------------------------- 一 填空 (每空0.5分共20分) 1.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 鱼类特有,后者 是 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 、 、 。 2 现已知全世界鱼类约有________种,其中我国约占_____%,我国的 鱼类中,淡水鱼约有________多种,海鱼约_______多种。 3.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 、 和骨 鳞,骨鳞由 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 、 。 4.不少鱼类有辅助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有 、 、 。各举一例 、 、 。 5.“左鲆右鲽”在分类学上的含义是指两眼均着生在______侧者为 ______科鱼,两眼均着生在_____侧者为______科鱼。与此相类似的 有舌鳎科鱼,其两眼着生在______侧,而鳎科鱼两眼则着生在______ 侧。 6.鉴定鱼类年龄的材料有 、 、 、 、 。 7.鱼类年轮的标志有切割型、 、 、 , 切割型又有 、 、 等 8.鲨鱼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与躯干的分界线是_______, 躯干与尾的分界线在________。 9. 鱼类特有的内分泌器官是 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1)螺旋瓣(2)性逆转(3)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 (4)种的定义(5)丰满度(6)补偿生长(7)饵料选择性指标 三问答题 28分 1. 鱼类血液循环的特点?(5分) 2. 鱼类皮肤的结构和特点?(5分) 3.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有哪些,如何才能改变鱼类的生长式型?(10分) 4. 与肉食性鱼类食性相适应的形态学特征有哪些?(8) 四以下列鱼编一检索表 24分 宽纹虎鲨:D2个,各具一硬棘,具臀鳍,鳃孔侧位 何氏鳐:D2个,无硬棘,无臀鳍,鳃孔腹位, 鳓:口上位、D位于A的前方,口裂小,在眼前或下方,无侧线,腹部有棱鳞。 刀鲚:口下位,P上方有6根游离鳍条,D位于A的前方,口裂大,在眼后方,无侧线,腹部有棱鳞。 鲢鱼: 头较小,腹棱完全,从胸鳍至肛门,有侧线,口前位。 红鳍鲌:体侧扁,口上位,口裂几乎和身体纵轴垂直,背鳍具棘,腹棱完全, 从胸鳍至肛门。 蓝圆鯵:A前方有2枚游离棘,侧线上仅直线部分被棱鳞,D、A后方各有一小鳍。 大甲鯵:A前方有2枚游离棘,侧线上大部分被棱鳞,D、A后方各有7-8个小鳍背鳍Ⅷ。 ----------------------------------- 一 填空 (每空0.5分共20分) 1. 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硬棘,假棘,软条 2. 2.4~3万种,10,800多种,2000多种 3. 盾鳞,硬鳞,真皮,栉鳞,圆鳞 4. 皮肤,口咽腔粘膜(肠管),鳃上器官,鳗鲡,鳗鲡(泥鳅),攀鲈

鱼类学复习资料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 1.大黄鱼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 黄鱼属 2.鱼类的体型 体轴分为三种: 头尾轴(主轴)<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背腹轴(矢轴)<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 4.奇鳍背鳍D 臀鳍A 尾鳍C /////偶鳍胸鳍P 腹鳍V 5.鳍的组成。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 6.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单细胞腺及毒腺两类。 7.鳞片类型。盾鳞、硬鳞、骨鳞注:骨鳞分两类(圆鳞和栉鳞) 8.脊柱作用。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作用 9.尾鳍类型(1)原型尾(2)歪型尾(3)正型尾 10.肌肉的基本单位。肌肉细胞 11.鱼类的肌肉分类平滑肌、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红肌 12.鱼类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 13.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 取食器官:齿舌鳃耙(都在口咽腔中) 取食器官(1)捕捉型(2)吸盘型(3)吸吮型(4)研磨型(5)食浮游生物型 14.胃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组成 15.鱼类的主要消化腺肝脏、胰腺、胃腺 16.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及辅助呼吸器官皮肤、肠<泥鳅>、口咽腔黏膜、鳃上器官 17.血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栓细胞(血小板)组成。 18.鱼类的泌尿器官是肾脏(前肾和中肾),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 19.鱼类的精子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根据形态结构分为螺旋形、栓塞形和圆形。 20.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1.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分为5个区,分别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脑壁较厚。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

名词解释 一、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使用文字来表述的。 二、顺序数据(ran k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三、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四、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的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法被称为系统抽样。 五、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是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的,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取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六、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七、四分位数(quartile)也称四分位点,他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4部分,其中每部分包括25%的数据。 八、离散系数也成为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s s v x = 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九、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是用来描述在一指定时间范围内或在指定的面积或体积之内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的分布。 十、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设从均值μ、2σ(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 的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2σ/n 的正态分布。 十一、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在区间估计中,有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其中区间的最小值称为置信上限。 十二、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 level)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或风险,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假设检验中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它是由人们根据检验的要求确定的,通常取0.05α=或0.01α=,这表明,当做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概率为95%或99%。 十三、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 A )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十四、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十五、回归模型(regression model )对于具有线性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用一个线性方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 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 十六、点估计 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 的一个特定值0x ,求出y 的一个估计值就是点估计。点估计可分为两种:一是平均值的点估计;二是个别值的点估计。 十七、时间序列(time series )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十八、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 )是通过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t+1期的预测值等于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t 期的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十九、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指数是测定多项内容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这个概念中包含两个重点:第一个要点是指数的实质是测定多项内容;指数概念的第二个要点是其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既然是动态相对

鱼类学综述论文

鱼类学 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材,像鲫鱼、鲤鱼、鲢鱼、鲶鱼、草鱼等。古人有“鱼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鱼,百味无味”之说。老祖宗造字,就将“鲜”字归于“鱼”部,而不入“肉”部,将鱼当作“鲜”的极品,因此,鱼历来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要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阐述鱼到底是什么,却发现很难做到。通过这学期的《鱼类学》课程,我对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什么是鱼? 现代分类学家给“鱼”下的定义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物种。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海洋中生活着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 很多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如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另外研究发现,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与人体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它有缓解精神紧张、平衡情绪等作用。所以吃鱼抗忧郁;新鲜鱼肉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阻止或减少人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哮喘病的发作正是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一定的减轻气管炎症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预防哮喘病的发生、复发或减轻哮喘病的症状程度。所以说吃鱼防哮喘;科学家认为,DHA是大脑细胞活动和保持活力必需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改善神经的信息传递、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鱼,可减少痴呆症的发生。另外,例如吃鱼还有防中风、防衰老等好处。 鱼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膳食结构,还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很多鱼具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它们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如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温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 二、鱼的形态构造 (一)鱼的体型 鱼类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与之相适应的体型。就以淡水养殖的鱼类来说,大致有如下三种体型:1.纺锤型(又称梭型) 这种体型的鱼类,头、尾稍尖,身体中段较粗大,其横断面呈椭圆形,侧视呈纺锤状,如草鱼、鲤鱼、鲫鱼等。这种体型的鱼类适于在静水或流水中快速游泳活动。 2.侧扁型鱼体较短,两侧很扁而背腹轴高,侧视略呈菱形。这种体形的鱼类,通常适于在较平静或缓流的水体中活动,如鳊鱼、团头鲂等属此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