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1 引言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可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信息和手段。本文设计了一套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实施采集多现场的温度参数,系统通过RS485总线将采集到的现场温度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从而达到现场监测与控制的目的。

2 设计目的和要求

设计一由微机控制的A/D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该卡具有对八个通道上

0-5V的模拟电压进行采集的能力,且可以用程序选择装换通道,选择ADC0809 作为A/D转换芯片。

本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程序的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巩固与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

3 系统设计方案

1.八路模拟信号的产生

被测电压要求为0~5V的直流电压,可通过八个滑动变阻器调节产生。

2.模拟信号的采集

八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共享数据采集通道的结构形式,数据采集方式确定为程序控制数据采集。

3.A/D转换器的选取

八位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

4.控制与显示方法的选择

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来自ADC0809的数据。经处理后通过串口传送,由于系统功能简单,完成采样通道的选择,单片机通过接口芯片与LED

数码显示器相连,驱动显示器相应同采集到的数据。

图3.1 总体设计图

4 硬件系统的设计

4.1芯片ADC0809的引脚功能和主要性能

ADC0809八位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是一种单片CMOS 器件,包括8位模拟转换器、8通道转换开关和与微处理器兼容的控制逻辑。8路转换开关能直接联通8个单端模拟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ADC0809的引脚图及51单片机引脚图:

图4.1 ADC0809管脚图及51单片机芯片管脚图

模拟输入通道1

ADC0808

单片机

LED

模拟输入通道2

模拟输入通道8

注:由于ADC0809在protues内无法仿真,故采用与其引脚相同,功能类似的ADC0808模数转换芯片。

4.2 ADC0808模数转换器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

A、B、C:2位地址输入,2个地址输入端的不同组合选择八路模拟量输入。 ALE:地址锁存启动信号,在ALE的上升沿,将A、B、C上的通道地址锁存到内部的地址锁存器。

D0~D7:八位数据输出线,A/D转换结果由这8根线传送给单片机。

OE:允许输出信号。当OE=1时,即为高电平,允许输出锁存器输出数据。 START:启动信号输入端,START为正脉冲,其上升沿清除ADC0808的内部的各寄存器,其下降沿启动A/D开始转换。

EOC:转换完成信号,当EOC上升为高电平时,表明内部A/D转换已完成。

CLK:时钟输入信号,0809的时钟频率范围在10~1200kHz,典型值为640kHz。

当ALE为高电平时,通道地址输入到地址锁存器中,下降沿将地址锁存并译码,在START上升沿时所有的内部寄存器清零,在下降沿时,开始进入A/D装换,此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在START下降沿后10us左右,转换结束信号变为低电平,EOC为低电平时,表示正在转换,在高电平时,表示转换结束。OE为低电平时,表示正在转换,为高电平时,允许转换结果输出。

4.3 ADC0809与51单片机的接口

由于ADC0809无片内时钟,时钟信号有51单片机的ALE信号经D触发器二分频后获得。此外,由于ADC0809内部设有地址锁存器,所以通道地址由P3.4,P3.5,P3.6口的直接与ADC0809的A B C 相连。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地址码输入通

C B A

000IN0

001IN1

010IN2

011IN3

100IN4

101IN5

110IN6

111IN7

表4.2 ADC0809输入通道地址

控制信号:将P3.2作为片选信号,在启动A/D转换时。由单片机控制ADC 的地址锁存和启动转换。由于ALE和START连在一起,因此ADC0809在锁存通道地址的同时也启动转换。

在读取转换结果时,用单片机的P2.1,产生正脉冲作为OE信号用一打开三态输出锁存器。ADC0809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可以与AT89C51单片机直接相连。初始化时,使ST为低电平。送要转换的哪一通道的地址到A,B,C端口上。在ST端给出一个至少有100ns宽的正脉冲信号。根据EOC信号来判断是否转换完毕,当EOC变为高电平时,这时给OE为高电平,转换的数据就输出给单片机了。 ADC0809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所示:

图4.3 ADC0809与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4.4 控制器、振荡源和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即使电路回复到初始状态,是单片机经常的工作状态。单片机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和时钟电路的时钟周期决定了CPU的时序。

复位电路:采用上电外部复位电路。4.5 显示电路

图4.4 电路图

图4.5部分通道的数据

4.6 模拟信号产生电路

图4.6 模拟信号产生电路5 软件程序设计

5.1 主程序

DIN BIT P3.0

CLK BIT P3.1

DISBUF EQU 75H ;用来存放发送的数据 ORG 0000H ;目标程序将从0000H开始

AJMP MAIN ;写成的hex文件 ORG 0030H

MAIN: MOV 20H,#0

INC 20H

CLR P3.4 ;设置通道0地址 CLR P3.5

CLR P3.6

ACALL AD ;调用A/D转换程序 ACALL DELAY2S ;调用延时程序

AJMP L1 ;跳转到L1

L1: INC 20H ;设置通道1地址 SETB P3.4

CLR P3.5

CLR P3.6

ACALL AD

ACALL DELAY2S

AJMP L2

L2: INC 20H ;设置通道2地址 CLR P3.4

SETB P3.5

CLR P3.6

ACALL AD ;调用A/D转换程序 ACALL DELAY2S ;调用延时程序

AJMP L3

L3: INC 20H ;设置通道3地址 SETB P3.4

SETB P3.5

CLR P3.6

ACALL AD

ACALL DELAY2S

AJMP L4

L4: INC 20H ;设置通道4地址 CLR P3.4

CLR P3.5

SETB P3.6

ACALL AD ;调用A/D转换程序 ACALL DELAY2S ;调用延时程序

AJMP L5

L5: INC 20H ;设置通道5地址 SETB P3.4

CLR P3.5

SETB P3.6

ACALL AD ;调用A/D转换程序 ACALL DELAY2S ;调用延时程序

AJMP L6

L6: INC 20H ;设置通道6地址 CLR P3.4

SETB P3.5

SETB P3.6

ACALL AD ;调用A/D转换程序 ACALL DELAY2S ;调用延时程序

AJMP L7

L7: INC 20H ;设置通道7地址 SETB P3.4

SETB P3.5

SETB P3.6

ACALL AD

ACALL DELAY2S

5.2 延时2S子程序

DELAY2S:MOV R7,#7FH

DL1:

MOV R6,#0EBH

DL0:

MOV R5,#20H

DJNZ R5,$

DJNZ R6,DL0

DJNZ R7,DL1

NOP

RET

5.3 AD转换子程序

AD:

CLR P3.2 ;清空3.2

SETB p3.2

CLR p3.2 ;启动转换

JNB p2.0,$ ;等待转换结束

SETB p2.1 ;允许输出

MOV 35H,P1 ;暂存转换结果

CLR p2.1 ;关闭输出

MOV R0,#35H ;存放AD转换值的首地址 CLR C

MOV A,@R0 ;取要转化的AD转换值

MOV B,#14H

MUL AB

MOV R3,A ;积低位存入TEMPLOW单元

MOV R2,A ;积高位存入TEMPHIGH单元 CLR A

MOV R6,A

MOV R7,#10H

BP1: CLR C

MOV A,R3

RLC A

MOV R3,A

MOV A, R2

RLC A

MOV R2,A

MOV A ,R6

ADDC A ,R6

DA A

MOV R6 ,A

MOV A ,R5

ADDC A ,R5

DA A

MOV R5 ,A

MOV A,R4

ADDC A,R4

SWAP A

MOV R4,A

DJNZ R7,BP1

MOV 30H,R6

MOV 31H,R5

MOV R0,#30H

MOV R7,#02H

BP2: MOV A,@R0

ANL A,#0FH

MOV @R1,A

INC R1

MOV A,@R0

SWAP A

ANL A,#0FH

MOV @R1,A

INC R0

INC R1

DJNZ R7, BP2

LCALL DISP ;调用显示子程序 RET

5.4 4个74ls164做的显示程序

DISP: MOV 78H,20H

MOV 77H,3AH

MOV 76H,39H

MOV 75H,38H

MOV R0,#DISBUF

DP12: MOV R2,#8

MOV A,@R0

MOV DPTR,#TAB

MOVC A,@A+DPTR

DP13: RLC A

MOV DIN,C

CLR CLK

SETB CLK

INC R0

CJNE R0,#DISBUF+4,DP12

RET

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 ;段码定义

DB 7DH,07H,7FH,6FH,77H,7CH

DB 39H,5EH,79H,71H,00H,40H

END

6 课程设计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刻的了解到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成部分和数据采集系统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该系统可以采集的发电厂运行数据包括电气参数和非电气参数两类。在此次课程设计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确实对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有了很大的帮助,对我个人而言确实受益匪浅。

在这次课程设计里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这个设计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的最好的设计成果。当然有些理念是参考了网上相应的资源,但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也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很多,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名报了合作和配合的重要性,总之,在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中又添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顾德英.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顺增.吴国东.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功率接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4] 张毅刚.单片机实用子程序设计.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多路数据采集

目录 一、任务与要求 (2) 二、总体设计 (2) 1、电路原理框图 (2) 2、整体工作原理 (3) 三、各部分电路原理图 (4) 1、模拟开关部分 (4) 2、D/A转换部分 (4) 3、三态门驱动部分 (5) 3、RAM部分 (5) 4、十六位数码显示 (6) 5、A/D转换部分 (6) 6、逻辑控制与时钟电路 (7) 四、仿真结果 (7) 1、进行一路数据的采集 (7) 2、进行两路信号的采集 (8) 五:转换精度的分析 (9) 六、该电路实现的功能 (10)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报告 一、任务与要求 数字电路所能处理的信号为数字信号,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信号属于模拟信号,因而,模/数变换和数/模变换就成为电子技术应用中的基本环节。本实验用数/模、模/数转换器为主设计制作一个数据采集系统。 (1) 用ADC0809或其它ADC 芯片实现对两路以上的模拟信号的采集,模拟信号 以常用物理量温度为对象,可以经传感器、输入变换电路得到与现场温度成线性关系的0~5V 电压,也可以直接用0~5V 的电压模拟现场温度。采集的数据一方面送入存储器保存(如RAM6264),同时用数码管跟踪显示。 (2) 从存储器中读出数据,经D/A 芯片0832或其它DAC 芯片作D/A 变换,观察 所得模拟量与输入量的对应情况 (3) 分析转换误差,研究提高转换精度的措施。 二、总体设计 1、电路原理框图 数据采集系统框图如图8-6-1。

图1数据采集系统框图 说明: (1)、在multisim中使用两个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Vpp为5v的正弦波和Vpp 为5V的三角波作为传感信号。 (2)、数字量显示使用的是十六进制。 (3)、在此电路中用模拟开关控制采集哪路信号。 2、整体工作原理 图1数据采集系统电路图 当电路上电开始工作时,J2处于低电位,RS触发器处于置一状态,将开关J2开到高电位时,此时RS为保持状态,控制三态门工作,并使RAM置于写状态,控制A/D不工作。D/A转换器每进行完一次转换都会使EOC’输出一高电平,当下一次转换开始时EOC’又开始变为高电平,利用EOC’给计数器提供冲击脉冲使其计数,并计数器的计数功能来控制RAM的内存单位自动加一,从而使000H--1FFH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一。SCADA系统概述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CADA在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上的应用较早,在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可靠供电,提高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铁道电气化SCADA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同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SCADA产品与设备,这些都带动了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二.SCADA系统发展历程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全名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SCADA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作系统的SCADA系统,如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为华北电网开发的SD176系统以及在日本日立公司为我国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所设计的H-80M系统。这一阶段是从计算机运用到SCADA系统时开始到70年代。 第二代是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SCADA系统,在第二代中,广泛采用VAX等其它计算机以及其它通用工作站,*作系统一般是通用的UNIX*作系统。在这一阶段,SCADA系统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与经济运行分析,自动发电控制(AGC)以及网络分析结合到一起构成了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第一代与第二代SCADA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基于集中式计算机系统,并且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因而系统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联网构成很大困难。 90年代按照开放的原则,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能够实现大范围联网的EMS/SCADA系统称为第三代。这一阶段是我国SCADA/EMS系统发展最快的阶段,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都汇集进SCADA/EMS系统中。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国家计划未来三年内投资2700亿元改造城乡电网可见国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四代SCADA/EMS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或即将具备,预计将与21世纪初诞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VA技术等技术,继续扩大SCADA/EMS系统与其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多路数据采集势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适应这一趋势,作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数据采集系统可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也是获取科学数据和生成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此外,计算机的发展对通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算机和通信紧密结合构成了灵活多样的通信控制系统,也可以构成强有力的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必然产物[2]。 数据采集系统,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

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删除有关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另外,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检索;或者把数据恢复成原来物理量的形式,以可输出的形态在输出设备上输出,例如打印,显示,绘图等。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由于RS-232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在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RS-232标准,实现PC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毕业设计中对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初步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怎样进行多路的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2]。 1.2 设计思路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器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和AT89C51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采集数据的灵敏度及指标。通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实现单片机与PC 机的异步串行通信,设计中的HD7279实现了键盘控制与LED显示显示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T89C51和ADC0809及RS232为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就是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通路,将采集到的电压模拟两转换成数字量实时的送到单片机里处理从而显示出采集电压和地址值,最终控制执行单片机与PC机的异步串行通信。 连接好硬件后,给ADC0809的三条输入通路通入直流电压。4-F键为功能键,4-E键为复位键,F键为确认键。1-3键为通道选择键,分别采集三个通道的数据值并实时显示出数值和地址值。结合单片机RS232串口功能还实现了与PC机的异

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1 引言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可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信息和手段。本文设计了一套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实施采集多现场的温度参数,系统通过RS485总线将采集到的现场温度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从而达到现场监测与控制的目的。 2 设计目的和要求 设计一由微机控制的A/D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该卡具有对八个通道上 0-5V的模拟电压进行采集的能力,且可以用程序选择装换通道,选择ADC0809 作为A/D转换芯片。 本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程序的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巩固与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 3 系统设计方案 1.八路模拟信号的产生 被测电压要求为0~5V的直流电压,可通过八个滑动变阻器调节产生。 2.模拟信号的采集 八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共享数据采集通道的结构形式,数据采集方式确定为程序控制数据采集。 3.A/D转换器的选取 八位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 4.控制与显示方法的选择 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来自ADC0809的数据。经处理后通过串口传送,由于系统功能简单,完成采样通道的选择,单片机通过接口芯片与LED

数码显示器相连,驱动显示器相应同采集到的数据。 图3.1 总体设计图 4 硬件系统的设计 4.1芯片ADC0809的引脚功能和主要性能 ADC0809八位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是一种单片CMOS 器件,包括8位模拟转换器、8通道转换开关和与微处理器兼容的控制逻辑。8路转换开关能直接联通8个单端模拟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ADC0809的引脚图及51单片机引脚图: 图4.1 ADC0809管脚图及51单片机芯片管脚图 模拟输入通道1 ADC0808 单片机 LED 模拟输入通道2 模拟输入通道8

工业自动化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解决 方案

目录 一、方案背景 (3) 二、方案简介 (3) 三、方案拓扑图 (3) 四、系统功能简述 (4) 4.1远程数据监控功能 (4) 4.2远程控制功能 (4) 4.3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功能 (5) 4.4报警功能 (7) 4.5视频监测功能 (9) 4.6事故追忆功能 (10) 五、方案优势 (10)

一、方案背景 科技发展融合了数字和实体世界,并已经发展成下一个以工业物联网或工业4.0著称的新工业革命。因此,如今工厂面临的是需要更智慧,互联化系统连接到云服务器,通过大数据资料分析驱动更高的生产效率、灵活性能和响应能力。 二、方案简介 中易云工业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复杂的工厂物联网系统部署产生的开发管理费用,除了便捷性的生产数据收集、处理、显示来灵活、有序进行生产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外,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机器的状态以及设备、照明、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 三、方案拓扑图

四、系统功能简述 4.1远程数据监控功能 丰富的I/O连接选择,支持TCP、UDP;MQTT、OPC、ModBus等标准通讯协议,能从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以及多种传感器中收集重要数据,适合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通过硬件设备采集到的温湿度、电流电压等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输到易云系统,完成远程数据的监控。 注:以化工流程自动化操作系统为例,为大家展示易云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监控界面。便于大家更好的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理解。 4.2远程控制功能 参数数据远传至易云系统,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查看,还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如果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等需要进行控制,则从易云系统发送数据指令,控制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的启停。

数据采集卡技术原理

核心提示:一、数据采集卡の定义:数据采集卡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の设备,其核心就是A/D芯片。二、数据采集简介:在计算机广泛应用の今天,数据采集の重要性是十分显著の。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の桥梁。各种类型信号采集の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实际采集时,噪声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数据采集时,有一些基本原理要注意,还有更多の实际の问题要解决。假设现在对一个模拟信号 x(t) 每隔Δ t 时间采样一次。时 一、数据采集卡の定义: 数据采集卡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の设备,其核心就是A/D芯片。 二、数据采集简介: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の今天,数据采集の重要性是十分显著の。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の桥梁。各种类型信号采集の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实际采集时,噪声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数据采集时,有一些基本原理要注意,还有更多の实际の问题要解决。 假设现在对一个模拟信号 x(t) 每隔Δ t 时间采样一次。时间间隔Δ t 被称为采样间隔或者采样周期。它の倒数1/ Δ t 被称为采样频率,单位是采样数 / 每秒。t=0, Δ t ,2 Δ t ,3 Δ t …… 等等, x(t) の数值就被称为采样值。所有x(0),x( Δ t),x(2 Δ t ) 都是采样值。这样信号x(t) 可以用一组分散の采样值来表示: 下图显示了一个模拟信号和它采样后の采样值。采样间隔是Δ t ,注意,采样点在时域上是分散の。 图 1 模拟信号和采样显示 如果对信号 x(t) 采集 N 个采样点,那么 x(t) 就可以用下面这个数列表示: 这个数列被称为信号 x(t) の数字化显示或者采样显示。注意这个数列中仅仅用下标变量编制索引,而不含有任何关于采样率(或Δ t )の信息。所以如果只知道该信号の采样值,并不能知道它の采样率,缺少了时间尺度,也不可能知道信号 x(t) の频率。 根据采样定理,最低采样频率必须是信号频率の两倍。反过来说,如果给定了采样频率,

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服装企业实时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Design Of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System In Clothes Enterprise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服装业信息化的高要求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服装业讨论设计了一 套实时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它避免了当前服装业常 见管理软件的信息延迟与滞后的问题,能够做到生产过程 的实时控制,把国内服装业的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 次。 关键词:实时控制;工况信息;批处理;成绩表现;生产平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clothes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accelerate innovations . In this paper , it is principal to design a system in clothes enterprise for real- 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 which can escape the important problem occurred by nowadays administrative software —— information delay and can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level .

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

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物理量采集并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和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0~5V的直流电压进行测量并送到远端的PC机上进行显示。由于采集的是直流信号,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不必加采样保持电路,因此选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逐次逼近型ADC0809芯片,该芯片转换速度快,价格低廉,可以直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同时选用低功耗的LCD显示器件来满足其在终端显示采集结果的需求。终端键盘控制采用尽可能少的键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防止键盘不用时的误操作,设计时还设置了锁键功能,在键盘的输入消抖方面,则采用软件消抖方法来降低硬件开销,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软件设计方面则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键盘模数转换等采用中断方式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效率以及实时处理能力。1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切换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等组成。本文主要完成功能的系统硬件框图。 图1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框图2 ADC0809模数转换器简介2.1 ADC0809的结构功能本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器。电子计算机所处理和传输的都是不连续的数字信号,而实际中遇到的大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模拟量经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后,需要模/数转换将其变成数字信号才可以输入到数字系统中进行处理和控制,因此,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接口电路,即A/D转换器就是现实信号转换的桥梁。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类型的A/D转换器,如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积分型等。本文采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该类A/D转换器转换精度高,速度快,价格适中,是目前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一般由比较器、D/A转换器、寄存器、时钟发生器以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ADC0809就是一种CMOS单片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其内部结构。该芯片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D/A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三态输出锁存器等电路组成。因此,ADC0809可处理8路模拟量输入,且有三态输出能力。该器件既可与各种微处理器相连,也可单独工作。其输入输出与TTL兼容。 ADC0809是8路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8位),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转换时间为100μs 采用单+5V电源供电,模拟输入电压范围为0~+5V,且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功耗可抵达约15mW。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图3所示是其引脚排列图。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图3 ADC0809的引脚排列图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D0~D7:8位数字量输出端;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EOC: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为数字量;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640kHz;REF(+)、REF(-):基准电压;Vcc:电源,单一+5V;GND:地。ADC0809工作时,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 为1,以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可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 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则启动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以指示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巨力新能源10MW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 2、建设单位:中国巨力集团有限公司 3、建设规模:10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4、项目地址:中国巨力集团 5、电站范围:中国巨力集团厂区 6、单位屋顶:8处 二、监控系统说明 如图2.1所示,光伏综合监控系统具备就地和远程监控功能,监控软件由本地监控与远程监控相结合。本地监控由中央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控制算法、网关等功能、通讯链路、本地显示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本地发电设备数据采集、控制、数据存储、能量调度、通讯等功能。远程监控由广域网通讯链路、路由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上位机展示平台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将各个电站数据进行收集,电站状况调查,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发电经济性分析等等。 传统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主要由逆变器厂商随设备提供,从本厂逆变器出发,对电站运行的一些参数进行监测,难以或不能直接控制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无法获取电站中的其它设备的信息及控制这些设备,也无法满足电网调度系统对电站的实时监控要求。而且该项目将采用不同厂商的设备,电源厂商自有的监控系统一般对其他厂家的设备兼容性差,容易造成一个个“孤岛”系统,无法形成统一的监控体系。

大型光伏电站必须配备自动运行、功能完善的监控系统。这种监控系统不同于传统发电厂监控系统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对来说,大型光伏电站内设备种类不及传统电厂丰富,生产控制流程也不太复杂。但其典型特点是装机容量 大(10MW以上、占地面积广(150亩以上,且地理位置偏僻、维护人员很少,这就要求生产运行、设备监控、环境监测、安保技防等各环节集中统一起来,且能够适应其位置分散、配置灵活的特点。基于现场总线设计的大型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需要搭建一个统一的本地集中监控中心,该监控中心位于巨力索具园区,能够对不同厂商、不同类别、不同型号的光伏发电电源设备及计量表计、直/交流柜及其它电力设备进行统一监控,实现对该项目所包含的光伏电站完整、统一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网线交换机 VGA/网口 转换器 通讯网关 RS485 网线 逆变器 VGA

34970A数据采集器中文说明书

Agilent34970A 数据采集仪基本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了解Agilent34901A测量模块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3.学习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使用面板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根据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用户手册,掌握各开关、按钮的功能与作用。 2.通过Agilent34901A测量模块,分别对J型热电偶、Pt100、502AT热敏电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进行测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准备 Agilent34970A数据采集仪的基本功能与性能。Agilent 34970A数据采集仪是一种精度为6位半的带通讯接口和程序控制的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外形结构如图1、图2所示:

其性能指标和功能如下: 1.仪器支持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直接测量,具体包括如下类型: 热电偶:B、E、J、K、N、R|T型,并可进行外部或固定参考温度冷端补偿。 热电阻:R0=49?至?,α=(NID/IEC751)或α=的所有热电阻。 热敏电阻:k?、5 k?、10 k?型。

2.仪器支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二线电阻、四线电阻、频率、周期等11种信号的测量。 3.可对测量信号进行增益和偏移(Mx+B)的设置。 4.具有数字量输入/输出、定时和计数功能。 5.能进行度量单位、量程、分辨率和积分周期的自由设置。 6.具有报警设置和输出功能。 7.热电偶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8.热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9.热敏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温度系数:℃。 10.直流电压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1.直流电流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2.电阻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 13.交流电压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10Hz~20kHz 时)。 14.交流电流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量程的℅)(10Hz~5kHz 时)。 15.频率、周期测量基本准确度:(读数的℅)(40Hz~300kHz时)。16.具有系统状态、校准设置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Agilent34970A 数据采集仪的面板按钮功能与作用。 1. 在所显示的通道上配置测量参数:

基于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物理量采集并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和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0~5V的直流电压进行测量并送到远端的PC机上进行显示。由于采集的是直流信号,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不必加采样保持电路,因此选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逐次逼近型ADC0809芯片,该芯片转换速度快,价格低廉,可以直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同时选用低功耗的LCD显示器件来满足其在终端显示采集结果的需求。终端键盘控制采用尽可能少的键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防止键盘不用时的误操作,设计时还设置了锁键功能,在键盘的输入消抖方面,则采用软件消抖方法来降低硬件开销,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软件设计方面则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键盘模数转换等采用中断方式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效率以及实时处理能力。1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切换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等组成。本文主要完成功能的系统硬件框图。 2 ADC0809模数转换器简介2.1 ADC0809的结构功能本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器。电子计算机所处理和传输的都是不连续的数字信号,而实际中遇到的大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模拟量经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后,需要模/数转换将其变成数字信号才可以输入到数字系统中进行处理和控制,因此,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接口电路,即A/D转换器就是现实信号转换的桥梁。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类型的A/D转换器,如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积分型等。本文采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该类A/D转换器转换精度高,速度快,价格适中,是目前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一般由比较器、D/A转换器、寄存器、时钟发生器以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ADC0809就是一种CMOS单片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其内部结构。该芯片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D/A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三态输出锁存器等电路组成。因此,ADC0809可处理8路模拟量输入,且有三态输出能力。该器件既可与各种微处理器相连,也可单独工作。其输入输出与TTL兼容。 ADC0809是8路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8位),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转换时间为100μs采用单+5V电源供电,模拟输入电压范围为0~+5V,且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功耗可抵达约15mW。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图3所示是其引脚排列图。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D0~D7: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EOC: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 ADC0809工作时,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为1,以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可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则启动A/D转换,之后,EOC 输出信号变低,以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并将结果数据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也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ADC

8路数据采集及报警控制系统 ADC0809

安徽建筑工业大学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8路数据采集及报警控制系统 系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0城建电子(2)班 姓名邵磊 学号10205900235 指导老师严辉夏巍丁刚 时间2013年6月17日至 2013年6月30日

目录 一、总体设计: 1.1 设计思路 1.2 课题目的 二、方案论证: 2.1 A/D模数转换的选择 2.2 单片机的选择 2.3 按键选择 2.4 系统框图 三、硬件电路设计: 3.1 单片机介绍 3.2 ADC0809结构功能 3.3 ADC0809的工作时序 3.4 ADC0809工作过程 四、系统程序设计: 4.1 程序流程框图 4.2 主程序 五、结束语 六、附录

一、总体设计 1.1 设计思路 我们选择单片机与A/D转换芯片结合的方法实现本设计。使用的基本元器件是:AT89C52单片机,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LCD显示器,按键,电容,电阻,晶振等。 数字电压测量电路由A/D转换、数据处理及显示控制等组成。A/D 转换由集成电路ADC0809完成。ADC0809具有8路拟输入端口,地址线(23~- 25脚)可决定对哪一路模拟输入作A/D换。22脚为地址锁存控制,当输入为高电平时,对地址信号进行锁存。6脚为测试控制,当输入一个2uS宽高电平脉冲时,就开始A/D转换。7脚为A/D转换结束标志,当A/D转换结束时,7脚输出高电平。9脚为A/D转换数据输出允许控制,当OE脚为高电平时,A/D转换数据从该端口输出。10脚为0809的时钟输入端。单片机的P1.5~P1.7、P3端口作1602液晶显示控制。P2端口作A/D转换数据读入用,P0端口用作0809的A/D转换控制。 通过对单片机p3.5口置低电平控制LED亮灯,p3.4口置高电平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介 绍 公司简介 我公司专业从事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建设、雷达测速、闯红灯电子警察抓拍、电子治安卡口、智能控制等智能化系统开发的大型综合型企业,欢迎来电洽谈业务!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

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我公司用户拥有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 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莱安永恒不变的追求,莱安坚持“全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莱安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莱安再创辉煌的基础! 分享——“道不同,不相谋”,莱安在公司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莱安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 客户服务:以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分布于神州大地各行业中的800万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虽然没有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但无疑,个性张扬的他们最具上升的潜力,后WTO时代市场开放融合,残烈的竞争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基于以上认识,在智能化设备管理市场概念喧嚣的热潮中,独辟“实用主义”产品哲学,莱安将客户视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据采集系统三(中断法)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数据采集系统三(中断法) 实验者姓名: 实验者学号: 学院: 数据采集系统三(中断法)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知识,了解微机在实时采集过程中的应用,学习、掌握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中断法,将ADC 0809通道0外接0 ~ 5V电压,转换成数字量后,在七段LED 数码管上,以小数点后两位(几十毫伏)的精度,显示其模拟电压的十进值;0809通道0的数字量以线性控制方式送DAC0832输出,当通道0的电压为5V时,0832的OUT为0V, 当通道0的电压为0时,0832的OUT为2.5V;此模拟电压再送到ADC 0809通道1,转换后的数字量在CRT上以十六进制显示。 2、ADC 0809 的CLK 脉冲,由定时器8254的OUT0提供;ADC 0809的EOC信号,用作8259中断请求信号。 3、要有较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控制程序的运行。 三、总体设计 1 、ADC 0809的IN0采集电位器0 — 5V电压,IN1采集0832输出的模拟量。 2 、DAC 0832将ADC 0809的IN0数字量后重新转换成模拟量输出。 3、8259用于检测ADC 0809转换是否结束和向CPU发送INTR信号 4、 8255为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提供显示驱动信息。 5、七段LED数码管显示ADC 0809的IN0的值。 6、8254提供ADC 0809的采样时钟脉冲。 7、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系统运行时,显示主菜单,开始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时, 主键盘有键按下, 退出返回DOD系统。 四、硬件设计 因采用了PC机和微机实验箱, 硬件电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利用微机实验箱上的8255并行口、ADC 0809、DAC 0832、七段LED数码管单元、8254定时/计数器、74LS574输出接口、电位器等单元电路, 就构成了数据采集系统, 硬件电原理框图4-3-1所示。 五、软件设计 本设计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模/数转换器0809分别对IN0 0-5V直流电压的采样,和

单片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单片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前言 通常是指有若干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基本电路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 路整体。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的大量出现,在单 个芯片上可能集成许多种不同种类的电路。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目的 运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等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 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比较系统的学习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有一定的提高。 2.2、课程设计要求 用8051单片机设计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1、可实现8路数据的采集,假设8路信号均为0-5V的电压信号; 2、采集数据可通过数码管显示,显示格式为:[通道号] 电压值,如[01] 4.5 3、可通过键盘设置采集方式;(单点采集、多路巡测、采集时间间隔*) 4、具有异常数据声音报警功能:对第一路数据可设置正常数据的上限值和 下限值,当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发出报警信号。(LED显示报警) 5、可输出8路顺序控制信号,设每路顺序控制信号为一位,顺序控制的流 程为:

三、总体设计 实验原理:从A/D 转换器入手,通过编程,实现硬件上的八路数据采集、采集数据显示、通过键盘设计采集、实现上下限的报警功能、八路顺序控制信号。 四、硬件设计 4.1各种芯片的功能、引脚、相应的命令控制字格式的介绍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MCS-51 123456789101112131415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INT0/P3.2INT1/P3.3V CC P0.0/AD 0P0.1/AD 1P0.2/AD 2P0.3/AD 3P0.4/AD 4P0.5/AD 5P0.6/AD 6P0.7/AD 7EA/V PP ALE/PROG PSEN P2.7/A 15P2.6/A 14P2.5/A 13803180518751 八路数据采集模块 显示模块 键盘模块 报警模块 八路顺序控制模块 8051单片机

最新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 案

`数据采集系统1、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 1.1题目要求 1.1.1基本要求 1.1.2发挥部分 1.2系统基本方案 1.2.1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及论证 1.2.2系统各模块的最终方案 2、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2.1系统硬件模块关系 2.2 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 2.2.1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2.2.2F/V变换部分设计 2.2.3信号采集部分处理 2.2.4通信模块部分设计 2.2.5数据地址显示电路设计 3、系统软件设计 3.1主单片机程序 3.1.1主机发送子程序 3.1.2主机数据处理子程序 3.1.3主机显示子程序 3.1.4主机主程序

3.2从单片机程序 3.2.1数据采集子程序 3.2.2从机中断接受子程序 3.2.3从机子程序 4、系统测试 附录1:产品使用说明 附录2:元件清单 参考文献 1. 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 1.1.1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八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主控器能对50米以外的各路数据,通过串行传输线(实验中用1米线代替)进行采集的显示和显示。具体设计任务是: (1)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 (2)(2)八路数据采集器。 (3)(3)主控器。 二、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自制一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利用可变电阻改变振荡频率,使频率在200Hz~2kHz范围变化,再经频率电压变换后输出相应1~5V直流电压(200Hz对应1V,2kHz对应5V)。 (2)八路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第1路输入自制1~5V直流电压,第2~7路分别输入来自直流源的5,4,3,2,1,0V直流电压(各路输入可由分压器产生,不要求精度),第8路备用。将各路模拟信号分别转换成8位二进制数字信号,再经并/串变换电路,用串行码送入传输线路。 (3)主控器:主控器通过串行传输线路对各路数据进行采集和显示。采集方式包括循环采集(即1路、2路……8路、……1路)和选择采集(任选一路)二种方式。显示部分能同时显示地址和相应的数据。 2.发挥部分 (1)利用电路补偿或其它方法提高可变电阻值变化与输出直流电压变化的线性关系; (2)尽可能减少传输线数目; (3)其它功能的改进(例如:增加传输距离,改善显示功能)。 1.2系统基本方案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模块分可以划分为:现场信号发生模块,V/F 变换模块,信号采集处理模块,通信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系统的框图如图1.2.1 所示。为实现各模块的功能,分别做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 下图为系统基本模块图:

多路数据采集器设计报告

多路数据采集器设计 1.设计要求 所设计的数据采集器,共有16路信号输入,每路信号都是直流0~20mV信号,每秒钟采集一遍,将其数据传给上位PC计算机。本采集器地址为50H。要求多路模拟开关用4067,A/D转换用ADC0809,运算放大器用OP07,单片机用89C51,通信用RS232接口,通信芯片用MAX232。 与PC机的RS232串口进行通信。 设计采集器的电原理图,用C51语言编制采集器的工作程序。 2.方案设计 按要求,设计数据采集器方案如下所示: 数据采集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模拟开关4067的地址A、B、C、D分别与P1.0~P1.3连接,通过控制P1口输出来选择输入信号,将直流信号依次输入ADC0809的模拟信号输入端,ADC0809共有8路输入通道,在使用模拟开关时,仅将模拟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ADC0809的1路输入通道即可,本方案中使用0通道。ADC0809的转换结果通过P0口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将采集结果通过串行通信RS232接口上传给上位PC机,实现数据的采集。 数据采集器方案示意图

3.电路原理图 a)AT89C51单片机电路 本实验中选取8位单片机AT89C51作为微控制器,需要片外11.0592MHz的振荡器,4K字节EPROM,128字节RAM,与51单片机有很好的兼容性。在本此实验中程序及数据不多,故无需另加外部程序存储器。单片机部分的电路如下所示: AT89C51单片机电路 b)数据输入部分

数据输入部分由模拟开关4067实现多路信号的切换。CD4067是单16路(单刀16位)模拟开关,各开关由外部输入二进制的地址码A、B、C、D来切换。其中脚10、11、14和13是地址码A(LSB)、B、C、D(MSB)的输入端;脚2~9和16~23是开关的输入/输出端(开关位);脚1是开关的输出/输入公共端(开关刀);脚15为控制端,低电平有效(选通),高电平禁止(开关开路)。 输入脚A、B、C、D分别与单片机P1.0~P1.3相连,改变P1输出即可切换输入通道,控制脚与P2.4相连。输出脚1后接电压放大电路。 c)电压调理放大电路 电压调理电路 由于输入信号均为0~20mV的微弱电压信号,而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输入量要求为0~5V 直流电压,所以必须后接电压放大电路。放大器选用OP07,将0~20mV电压放大到0~5V,其放大倍数为250倍,一般情况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最好小于200倍,安全起见,选用两个OP07进行两级放大,前级放大25倍,后级放大10倍,放大电路如上图所示。 d)模数转换部分 ADC0809数模转换电路 模数转换元件选用ADC0809,其主要特性有: 8路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8位;

数据采集卡技术原理

核心提示:一、数据采集卡①定义: 数据采集卡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 号①设备,其核心就是A/D芯片。二、数据采集简 介:在计算机广泛应用①今天, 数据采集①重要性是十分显著①。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①桥梁。各种类型信号采集①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实际采集时,噪声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数据采集时,有一些基本原理要注意,还有更多①实际①问题要解决。假设现在对一个模拟信号x(t)每 隔△ t时间采样一次。时 一、数据采集卡①定义: 数据采集卡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①设备,其核心就是A/D芯片。 二、数据采集简介: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①今天,数据采集①重要性是十分显著①。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①桥梁。各种类型信号采集①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实际采集时,噪声也可能带来 一些麻烦。数据采集时,有一些基本原理要注意,还有更多①实际①问题要解决。 假设现在对一个模拟信号x(t)每隔△ t时间采样一次。时间间隔△ t被称为采样间隔或者采样周期。它①倒数1/ △ t被称为采样频率,单位是采样数/每秒。t=0, △ t ,2 △ t ,3 A t……等等,x(t)①数值就被称为采样值。所有x(0),x( △ t),x(2 △ t )都是采样值。这样信号x(t) 可以用一组分散①采样值来表示: 下图显示了一个模拟信号和它采样后①采样值。采样间隔是A t ,注意,采样点在时域上是分散

①。 如果对信号x(t)采集N个采样点,那么x(t)就可以用下面这个数列表示: 这个数列被称为信号x(t)①数字化显示或者采样显示。注意这个数列中仅仅用下标变 量编制索引,而不含有任何关于采样率(或△ t)o信息。所以如果只知道该信号①采样 值,并不能知道它①采样率,缺少了时间尺度,也不可能知道信号x(t)①频率。 根据采样定理,最低采样频率必须是信号频率①两倍。反过来说,如果给定了采样频率,那么能够正确显示信号而不发生畸变①最大频率叫做恩奎斯特频率,它是采样频率①一半。 如果信号中包含频率高于奈奎斯特频率①成分,信号将在直流和恩奎斯特频率之间畸变。图2显示了一个信号分别用合适①采样率和过低①采样率进行采样①结果。 采样率过低①结果是还原①信号①频率看上去与原始信号不同。这种信号畸变叫做混叠(alias )。出现①混频偏差(alias frequency )是输入信号①频率和最靠近①采样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