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

亦称需氧菌、需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产能代谢过程,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包括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如:链霉素、红霉素,弗兰克氏菌

微好氧菌

性质:仅能在较低氧分压下正常生活的微生物。正常大气的氧分压为0.2Pa,而微好氧菌仅生活在0.01~0.03Pa下。例如发酵单胞菌属和弯曲杆菌属等。如:

醋杆菌属嗜酸菌属酸单胞菌属

热酸菌属土壤单胞菌属产碱菌属

交替单胞菌属氨基杆菌属(胺杆菌属)

水螺菌属

氮单胞菌属固氮根瘤菌属固氮菌属

耐氧厌氧菌

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如:破伤风芽胞杆菌

专性厌氧菌

是指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离氧对其还有毒性作用。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生荚膜杆菌等。

只能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甲烷菌即属此类细菌。人们利用甲烷菌等产生沼气,利用厌氧菌处理各种有机废物和废水。

兼性厌氧菌

又称兼嫌气性微生物,兼嫌气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在有氧(O2)或缺氧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如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成酒精。许多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均属此类。

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需氧菌和厌氧菌种类(课件)

需氧菌和厌氧菌种类 细菌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需氧菌种类 需氧菌有哪几类?名称(最好附上图) 巴氏消毒法,200次说明~ 最佳答案 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大肠杆菌、棒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巴氏消毒法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葡萄酒消毒时发明,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一种消毒方法.指在规定时间内以不太高的温度处理液体食品的一种加热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是乳品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消灭所有的致病菌、酵母、霉菌和绝大部分其它细菌。但并不能达到灭菌的程度。...感谢

聆听... 此法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又不致损害食品质量。分低温法(60~65℃)灭菌15~30分钟,高温法(70~80℃)消毒5~15分钟。有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啤酒和葡萄酒等,不能加热到煮沸的温度(100℃),可采用较低的温度(70~80℃)灭菌,这种灭菌法首先由巴斯德发现,故此得名。因其灭菌的对象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杀死无芽孢的肠道细菌。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无芽孢细菌加热到60~65℃,经过15~30分钟可以死亡;而加热到70~80℃,则只需5~10分钟即被杀死。牛奶用巴氏消毒法,用70~75℃或用80℃经几秒钟可达到消毒目的。这样可以杀死致病菌,特别是无芽孢的肠道细菌,保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巴氏灭菌法应用到啤酒加热约65℃经30分钟,用此法生产的啤酒称为熟啤酒。...感谢聆听... 厌氧菌有哪些? 其他回答共1条 你好! 厌氧菌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通常认为这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形态与染色: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菌落特点: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边缘整齐、有光泽、不透明的白色或金黄色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试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致病菌)。 a群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可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菌落特点:在血平板上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有乳光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矛头状尖向外双球菌,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血平板上的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对菊糖发酵,大多数新分离株为阳性。肺炎链球菌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激活,使细菌加速溶解,故常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 淋病奈瑟菌 形态与染色:G-,双球菌 ,肾形,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菌落特点:菌落凸起、圆形、灰白色或透明、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多用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对糖类的生化活性最低,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脑膜炎奈瑟菌 形态染色:G-菌,呈肾形或豆形,两菌相对呈双球状,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菌株有多糖荚膜和菌毛。 菌落特点: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上。 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可与淋球菌区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能产生自容酶。 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形态染色:G-菌,短杆状,有周身鞭毛和周身菌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灰白色,圆形,湿润,有的可出现溶血环,中等大小S型菌落。 培养基:无特殊要求,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反应阳性、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IMViC)试验阴性。

常见的厌氧菌,兼性厌氧菌,需氧菌

细菌 主要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培养特性或其他特性 典型症状及鉴别 专性厌氧 破伤风梭菌P132 破伤风痉 挛毒素 破伤风 在血平板上伴有β溶血 苦笑貌、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肉毒梭菌P136 神经外毒素---肉毒毒素 (1)食物中毒;(2)婴儿肉毒症;(3)创伤感染中毒。 在卵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混浊圈 (1)胃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2)早期症状是便闭,吮吸,啼哭无力 产气荚膜梭菌P135 α毒素毒性,肠毒素 (1)气性坏 疽;(2)食物 中毒--- 多数菌有双层溶血环;在蛋黄琼脂平板,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混浊圈 气肿、水肿、 大块组织坏死,并有恶臭、食物中毒 艰难梭菌P137 肠毒素、细胞毒素 (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2)假膜性结肠炎 用环丝氨酸-甘露醇等特 殊培养基分离 水样腹泻 无芽孢厌氧菌(脆弱类杆菌韦荣球菌丙酸菌)P138 1.菌毛、荚膜等表面结构;2.多种毒素、胞外酶等 (1)败血症;(2)中枢神经系统、口 腔、呼吸道、腹部、生殖道 的感染 生长缓慢 无特定病型, 多为化脓性感染,分泌物或脓液黏稠有恶臭 专性需氧 结合分枝杆菌P141 脂质 肺结核、全身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在罗氏培养 基才能生长 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结核结节、纤维化坏死 淋病炎奈瑟菌P105 (1)菌毛;(2)外膜蛋白;(3)IgA1蛋白酶 淋病、淋球菌性结膜炎、尿道炎、生殖道炎 巧克力血琼 脂平板是适宜培养基 尿痛、尿频、尿道流脓 脑膜炎奈瑟菌P104 (1)荚膜;(2)菌毛;(3)IgA1蛋白酶;(4)LOS 为主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巧克力血琼 脂平板,5%CO2条件下生长较佳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

需氧菌和厌氧菌种类

细菌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需氧菌种类 需氧菌有哪几类?名称(最好附上图) 巴氏消毒法,200次说明~ 最佳答案 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大肠杆菌、棒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巴氏消毒法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葡萄酒消毒时发明,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一种消毒方法。指在规定时间内以不太高的温度处理液体食品的一种加热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是乳品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消灭所有的致病菌、酵母、霉菌和绝大部分其它细菌。但并不能达到灭菌的程度。 此法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又不致损害食品质量。分低温法(60~65℃)灭菌15~30分钟,高温法(70~80℃)消毒5~15分钟。有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啤酒和葡萄酒等,不能加热到煮沸的温度(100℃),

可采用较低的温度(70~80℃)灭菌,这种灭菌法首先由巴斯德发现,故此得名。因其灭菌的对象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杀死无芽孢的肠道细菌。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无芽孢细菌加热到60~65℃,经过15~30分钟可以死亡;而加热到70~80℃,则只需5~10分钟即被杀死。牛奶用巴氏消毒法,用70~75℃或用80℃经几秒钟可达到消毒目的。这样可以杀死致病菌,特别是无芽孢的肠道细菌,保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巴氏灭菌法应用到啤酒加热约65℃经30分钟,用此法生产的啤酒称为熟啤酒。 厌氧菌有哪些? 其他回答共1条 你好! 厌氧菌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通常认为这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种类:脆弱类杆菌群、产色素普雷活特和卟啉单胞菌、解脲类杆菌群、核梭杆菌、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厌氧革兰阴性球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其他被状芽胞杆菌、厌氧革兰阳性杆菌。 真菌的种类都有哪些

厌氧菌分类及简介

厌氧菌分类及简介 厌氧菌是指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一类细菌。根据对氧的敏感程度,广义的厌氧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耐氧菌。习惯上厌氧菌是指专性厌氧菌,即必须在大幅度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可分为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临床上所谓的厌氧菌肺炎主要指专性厌氧菌所致的肺部感染。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或低于正常大气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或生长,进一步可分为极端厌氧菌、中度厌氧菌和耐氧厌氧菌。 1.极端厌氧菌这类厌氧菌对氧极端敏感,在0.5%的氧浓度下,或在空气中暴露不到10min 即死亡。因在临床实验室极难分离到,目前尚不知其致病情况。 2.中度厌氧菌这类厌氧菌能在2%~8%氧浓度中生长,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 还能够分离出来。导致肺部感染的常见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均属此类,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类厌氧菌。 3.耐氧厌氧菌这类厌氧菌在无氧件下生长最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较差。第 2 梭菌和溶组织梭菌即属此类。其中肺部感染的常见厌氧菌有: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为肺部厌氧菌感染的常见菌。文献报道在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和脓胸,分离到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分别约占53.67%,56.45%,50.87%和39.29%,其中拟杆菌属占第1 位,其次为梭杆菌属。 ①拟杆菌属: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少数菌株有荚膜或鞭毛。专性厌氧。能利用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模式菌为脆弱拟杆菌。菌体形

态为短杆状,染色不匀,中间染色浅或不着色,使菌体呈空泡状。两端圆而浓染。在固体培养基上不规则,表现长短不一。在培养条件稍有改变,如厌氧条件不足、营养不良或酸性产物堆积时,菌体出现多形态性。引起肺部感染的拟杆菌以脆弱拟杆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最多见。 ②梭杆菌属:可能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专性厌氧,无鞭毛,能利用糖和蛋白胨。模式菌种为核梭杆菌,该菌中间膨大,两端尖,菌体内有革兰阳性颗粒,长短不等,形态较规则。菌体呈双,尖端对尖端。引起肺部感染的梭杆菌属以核梭杆菌和坏死梭杆菌多见。 (2)革兰阳性厌氧球菌: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在肺部感染中仅次于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文献报道在上述肺部感染中均约占1/4~1/3,其中以消化链球菌属和消化球菌属为常见。 ①消化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菌体较小,直径0.5~0.6μm,排列成双或成链,形成针尖大小直径1mm 的圆形、光滑、凸起、灰白色、不透明、不溶血的菌落,为肺部感染最常见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②消化球菌属:消化球菌的菌体圆形,直径0.3~1.3μm,排列成双、短链或成堆。生长缓慢,培养2~4 天形成小菌落,为肺部厌氧菌感染较常见的细菌。 (3)革兰阴性厌氧球菌:革兰阴性厌氧球菌中的韦荣球菌,也是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病原菌,在肺部厌氧菌感染中约占3.7%。该菌菌体较小,0.3~0.6μm 直径,有时成短链,在培养初期为革兰阳性,过夜即变为革兰阴性。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革兰阳性厌氧杆菌约占肺部感染厌氧菌的1/5,

需氧菌和厌氧菌种类

最佳答案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与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与寄生菌。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与微需氧)与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与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与喜高温三类。 ?需氧菌种类 需氧菌有哪几类?名称(最好附上图) 巴氏消毒法,200次说明~ 最佳答案 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大肠杆菌、棒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巴氏消毒法就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葡萄酒消毒时发明,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一种消毒方法。指在规定时间内以不太高的温度处理液体食品的一种加热灭菌方法。巴氏消毒就是乳品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消灭所有的致病菌、酵母、霉菌与绝大部分其它细菌。但并不能达到灭菌的程度。 此法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又不致损害食品质量。分低温法(60~65℃)灭菌15~30分钟,高温法(70~80℃)消毒5~15分钟。有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啤酒与葡萄酒等,不能加热到煮沸的温度(100℃),可采用较低的温度(70~80℃)灭菌,这种灭菌法首先由巴斯德发现,故此得名。因其灭菌的对象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杀死无芽孢的肠道细菌。它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无芽孢细菌加热到60~65℃,经过15~30分钟可以死亡;而加热到70~80℃,则只需5~10分钟即被杀死。牛奶用巴氏消毒法,用70~75℃或用80℃经几秒钟可达到消毒目的。这样可以杀死致病菌,特别就是无芽孢的肠道细菌,保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巴氏灭菌法应用到啤酒加热约65℃经30分钟,用此法生产的啤酒称为熟啤酒。 厌氧菌有哪些? 其她回答共1条 您好! 厌氧菌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通常认为这就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与(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种类:脆弱类杆菌群、产色素普雷活特与卟啉单胞菌、解脲类杆菌群、核梭杆菌、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厌氧革兰阴性球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其她被状芽胞杆菌、厌氧革兰阳性杆菌。

厌氧菌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厌氧菌标本采集与送检必须注意两点: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1. 采集: 采集标本须注意:不被正常菌群污染,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采集深部组织标本时,需用碘酒消毒皮肤用注射器抽取,穿刺针头应准确插入病变部位深部,抽取数毫升即可,抽出后可排出一滴标本于酒精棉球上。若病灶处标本量较少,则可先用注射器吸取1ml还原性溶液或还原性肉汤,然后再抽取标本。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棉拭取材,并用适合的培养基转送。厌氧培养最理想的检查材料是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渗出物中更易生长医。 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不同于一般的细菌培养,多采用特殊的采集方法,如针筒抽取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不同部位标本采集方法也各有不同特点。 2.送检方法与处理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

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 一、名词解释 l、厌氧性细菌2、梭状芽胞杆菌属3、汹涌发酵4、肉毒毒素5、痉挛毒素6、TA T 二、填空题 l、无芽胞厌氧菌的数量在肠道内比需氧菌──。 2、厌氧芽胞杆菌只有一个属,即──。革兰染色为──菌。主要包括──、──、──。 3、破伤风梭菌主要存在于──、──,以──形式而长期存活。 4、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其直径──菌体宽度。 5、破伤风梭菌主要经──感染,致病物质主要是──。 6、预防破伤风,可接种──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或接种──进行紧急预防。 7、破伤风的特异性治疗是应用──,注射前必须作──试验。 8、产气荚膜梭菌的芽胞呈──形,位于菌体的──。 9、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是──菌,可以产生为该菌特点之一的──现象。 10、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是──,其产生的α毒素是一种──酶。 11、肉毒梭菌的致病物质是──,可导致肌肉──型麻痹。 12、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其毒性比氰化钾还强──倍。 13、肉毒毒素引起──,主要是出现以──系统为主的症状。 14、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的──,多引起──感染。 15、临床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多伴有──菌、──菌和──菌的混合感染。 16、类杆菌属细菌是一类──菌,革兰染色为──性。 17、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类杆菌主要有──和──。 18、无芽胞厌氧菌引起内源性感染的条件是──、──、──、──。 三、最佳选择题 l、培养时需厌氧环境的细菌是( ) A.绿脓杆菌B.鼠疫杆菌C.变形杆菌D.伤寒沙门菌E.脆弱类杆菌 2、下列各组中均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 A.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结核分枝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乳酸杆菌、流感杆菌C.肉毒梭菌、变形杆菌、消化链球菌D.破伤风梭菌、变形杆菌、消化链球菌 E.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脆弱类肝菌 3、在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 ) A.脆弱类杆菌B.消化链球菌C.丙酸杆菌D.梭状杆菌E.双歧杆菌 4、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 A.链球菌B.大肠杆菌C.变形杆菌D.白色念珠菌E.无芽胞厌氧菌 5、无芽胞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不包括( ) A.脓肿B.败血症C.组织坏死D.食物中毒E.局部炎症 6、无芽胞厌氧菌正常寄居的部位不包括( ) A.阴道B.尿道C.肠道D.腹腔E.上呼吸道 7、引起牙周脓肿常见的病原菌是( )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消化链球菌 D.白色念珠菌E.绿脓杆菌 8、关于破伤风梭菌的叙述,其正确的是( ) A.属于兼性厌氧菌B.为革兰阴性杆菌C.外毒素致病 D.可以引起败血症E.可以引起骨骼肌驰缓性麻痹

需氧菌和厌氧菌种类

需氧菌和厌氧菌种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细菌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需氧菌种类 需氧菌有哪几类名称(最好附上图) 巴氏消毒法,200次说明~ 最佳答案 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大肠杆菌、棒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巴氏消毒法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葡萄酒消毒时发明,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一种消毒方法。指在规定时间内以不太高的温度处理液体食品的一种加热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是乳品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消灭所有的致病菌、酵母、霉菌和绝大部分其它细菌。但并不能达到灭菌的程度。 此法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又不致损害食品质量。分低温法(60~65℃)灭菌15~30分钟,高温法(70~80℃)消毒5~15分钟。有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啤酒和葡萄酒等,不能加热到煮沸的温度(100℃),可采用较低的温度(70~80℃)灭菌,这种灭菌法首先由巴斯德发现,故此得名。因其灭菌的对象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杀死无芽孢的肠道细菌。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无芽孢细菌加热到60~65℃,经过15~30分钟可以死亡;而加热到70~80℃,则只需5~10分钟即被杀死。牛奶用巴氏消毒法,用70~75℃或用80℃经几秒钟可达到消毒目的。这样可以杀死致病菌,特别是无芽孢的肠道细菌,保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巴氏灭菌法应用到啤酒加热约65℃经30分钟,用此法生产的啤酒称为熟啤酒。 厌氧菌有哪些 其他回答共1条 你好! 厌氧菌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通常认为这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种类:脆弱类杆菌群、产色素普雷活特和卟啉单胞菌、解脲类杆菌群、核梭杆菌、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厌氧革兰阴性球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其他被状芽胞杆菌、厌氧革兰阳性杆菌。

抗厌氧菌药物汇总

厌氧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可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作出初步的推断,一般而言,膈以上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对青霉素敏感;膈下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为脆弱类杆菌,首选甲硝唑。现将抗厌氧菌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梭杆菌、放线菌等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敏感,而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及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此与多数脆弱拟杆菌存在β-内酰胺酶有关。 脆弱拟杆菌和部分梭杆菌能产β内酰胺酶而水解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后者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可使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的抗菌谱增广,抗菌作用显著增强,从而对多种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产生明显协同作用,可用于脆弱拟杆菌等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2. 氯霉素体外试验表明氯霉素对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抗菌谱广,除少数产气荚膜梭菌外,对拟杆菌和大多数其他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易透入各种体液、组织中,包括脑脊液。对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活性,故临床上本品长用于原因尚未明的严重厌氧菌感染,其疗效肯定,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本品也可用于治疗呼吸道和腹腔内的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常用剂量为每日2g,分次静滴,疗程可视病情而定。 3. 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均优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大多数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真杆菌、丙酸杆菌以及大多数放线菌属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已报告20-30%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某些梭杆菌特别是产气荚膜杆菌也耐药。克林霉素对大肠杆菌和兼性革兰阴性菌很少有活性,故在治疗混合性感染时应加用其他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本组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长期应用易引起腹泻和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常用剂量为1.2-1.8g,分2-3次静脉滴注,疗程可视病情而定。 4. 红霉素本品的抗菌作用逊于克林霉素,两者有交叉耐药。主要作用于厌氧球菌,仅用于口咽部感染。 5. 万古霉素对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与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