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篇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篇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篇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篇

第九篇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1、对IE之认识

2、工作研究

3、方法研究

4、工程分析

5、动作研究

6、动作经济原则

7、时间研究

8、规范时间

9、工作简化法

10、生产线平衡法

草率的把工作「做了」,那不叫「做」,把工作「做好了」而且能让自己与别人均满意,这才叫「做了」。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些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材料、机器及厂房,并随着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型态的转变而加大,如何将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效率高、品质稳定、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的目的,也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迅猛发展的原因。工业工程(IE)比起企业经管,起步较晚,但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里,在20世中期以后,发展相当的快速,几乎

取代了相当大部分的传统经管工作。

IE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兼有经管及工程技术的知识领域,它将传统的工程技术融合于现代的科学经管技巧之中,随着IE的导入,可弥补原有经管及工程技术之脱节。

一、对IE之认识

1、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经管的技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2、IE最终目的是经由经管的动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故与成本或经济效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掌握并加以改善。

3、IE是一门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是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学理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经管效果。

4、IE是动用重点经管的技巧,在任何问题上做重点突破。

5、美国IE协会(AIIE)对IE下的定义如下:

IE是在工学之中以设计,改善,设定来综合人、材料、设备等系统的结合。为了明示、预测、评价该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而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理与技法,并融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门知识与经验。

对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

IE是藉着设计、改善或设定人、料、机的工作系统,以求得到更高生产力的专门技术。

上面所提的「设计」是指制订新的系统。

「改善」是指把原有的系统修改得更完美更适合。

「设定」意指将「设计」之系统,导入企业运作体系,并能够稳固的发挥。

6、IE(工业工程)在日本也被称为「生产技术」或「经管工学」。

7、IE的基础也是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F.W.Toylor1856~1915)的「时间研究」与吉尔布雷斯(F.B.Gilbreth198688~1924)的「时间研究」二者所构成。

8、现阶段的工业工程师主要的范围大致如下:

○1工程分析。

○2工作规范。

○3动作研究。

○4时间研究。

○5时间规范。

○6价值分析(V.A)。

○7工厂布置。

○8运搬设计。

二、工作研究(Operation Research OR)

1、工作研究的目的是人们藉着物料、机器、工具及工作方法而产出产品,而此产出的方法是否是:

生产过程最理想?

生产的工作方法最好?

机器及工个是否最适当?

物料是否最正确?

工作研究以研究及分析现有的生产过程及方法,并能找出一个最佳生产方法的一种经管科学。

工作研究的目的:

○1生产工程可否简化或省略

分析现有的生产过程,有哪些过程是否可以去除。

○2工作方法更完善

对每项过程的工作方法,针对人、机、物及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找出更快速、更完善的方法。

○3作业规范化

对研究出来的最佳方法予规范化,制订作业规范,并依作业规范训练员工,教导员工。

○4决定规范时间

工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取得最佳的工作方法(规范作业),所以应迅速地、正确地决定规范时间。

些规范时间将成为经管工作上计划与控制的主要依据。

三、方法研究(Method Research MR)

IE里「方法研究」是以生产工厂的整个制造系统为主要的活动对象,而工作研究的运作技巧主要是由「方法研究」及「作业测定」所构成。

而「方法研究」又是由动作研究发展而来,其目的是追求最完善,最有效率的生产系统及工作方法,并加予确立。

作业测定又是由时间研究发展而来,与方法研究同时配合进行或者可说是方法研究所确定的生产系统及工作方法,定量测定多余的时间要素及无效的时间要素等非生产部分,并进行削减,并作为以后经管计划及控制的依据。

针对以上对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了解,也可说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是一体两面,具有互补性。当在做方法研究时,虽然目的是要取得最佳的方法,而在取得后,就需把时间确定。

反过来说,当在做时间测定时,也要考虑测定的时间是否最佳的方法

了。

(一)、方法研究的技巧

如何进行方法研究,首先应从生产现场的工作系统来探讨。

1、生产对象(物)

应经由作业过程、经由时间、空间的变化,做逐一的分析研究。

此部分也就是广义的「工程分析」,出可说是一种「生产系统分析」。可使用产品工程分析表、生产流程图等分析工具,从原料到成品,来做经济性的探讨。

2、生产主体(人)

人是生产的主体,对作业过程,在生产对象物的工作方面做分析研究。

此部分是广义的「作业分析」,也就是「工作方法分析」可藉由作业者的作业规范、工作抽样、基本动作、PTS或影片时行分析,或应用「动作经济原则」在作业过程,人、机的稼动状况。人与机的配合上追求作业地区或作业者的作业方法的合乎目的性、合理性。

对于检讨的对象及能适用的主要的方法研究,其分析技巧如图。

对各种生产型态研究的一盘方向如图:

※ 工作抽样及PTS虽是作业测定的分析手法,但同样使用在方法研究的手法中。

(二)方法研究实施步骤

使用方法研究的技巧,以期解决问题的原则性步骤:

1、选择问题,并将问题的目的明确化。

问题的选择可来自3种情况。

a、利用现有的资料,整理出问题点,并握原因。

b、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预测潜在的原因。

C、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

选定的问题将目的明确化。

选定的问题对期望的成果(目标)予设定。

2、设定理想方法

应认清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之后,再去抓信要达成最终目的的最经济手段是什么。

也就是说在步骤2里,尽量避免现行方法的影响,应思考如何对于所选定问题的理想方法。

3、现状分析

将选定的问题,使用IE的技巧来加以直接观察,并作成数据的分析。4、比较分析结果

将第3个步骤的现状分析与步骤2的设定的理想方法作比较,可使现状与理想的方法的差异明确化,在此可使用「5W1H」法加以探讨。

WHAT:做什么?有必要吗?

WHY:为何要做?目的在哪里?

WHERE:哪里做?没有更适合的场所吗?

WHEN:何时做?时间是否适当?

WHO:谁做?有没有更合适的人?

HOW:如何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5、改良方法设计

经过探讨的整理之后,考虑现在或将来或许是企业的限信条件之外,来设计一个最佳的工作系统或方法。

下面是一般企业里在被考虑信条件:

(1) 生产数量。

(2) 使用空间。

(3) 品质、机能。

(4) 经管复杂化。

(5)过多的人员。

(6) 费用。

(7) 实施日程。

(8) 劳务关系。

针对上面的这些限信条件应以考虑,并进行改良方法之设计。改良技术方案的设计,应先以试行,并做逐项修改,才可定案。

6、规范化及实施

改良方法,即为新的最佳方法,经过认可后,即做成作业规范书,并以此训练、教导员工执行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方法也应该给以新的规范时间。

四、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系指工厂里从原物料至以制成成品这一连串的生产活动,对整个过程及个别过程进行分析改善的一种手法。

工程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

1、探讨工程系列的组合是否合于目的性、经济性。

2、探讨个别工程前后的关连性。

工程分析表一盘有2种:

A、产品型的工程分析表

此种人析表是以材料、零件及制品等以「物」为中心的变化程序的图表,称为「制品工程分析表」或只称「工程分析表」。

作业者工程分析表

以作业者为对象做工作程序所做成的工程图表称为「作业者工程分析表」。

(一)工程符号

生产活动的各种不同的要素,可分类成加工、搬运、检查及停滞四种过程现象,这四种不同的过程现象各以符号来表示,表示的这些记号是根据日本工业规格(JIS)的「工程图示记号」JISZ8206所制订。

定义及记号:

1、加工

指原材料、零件、半成品依照生产的目的受到物理、化学、机械或被人为变更状态。

记号:○用大圆形作为加工记号。

如碰上加又要做检查时,则加工的大圆记号内加上检查的方型记号。

2、搬运

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从某一位置被移动至另一位置。

记号:约为加工的大圆记号的1/2大小的小圆,内侧可注明搬运的机器或工具。

3、检查

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或成品的品质特性或数量用方法加以检测,并将其结果与基准比较作为判别合格或不合格。

4、停滞

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在某一位置滞留或存储、

(二)制品工程分析

1、制品工程的型态

制品的工程流大可分为4种型态。

(1) 直列型

(2) 合流型

(3) 分崎型

(4) 复合型

2、制品工程分析的目的

制品工程分析的目的主要希望发觉下列的状况,并设法改进。

制品工程图制成后,应考量省工原理做工作简化,并确定生产线是否重新布置及调整制程。

3、制品工程分析步骤

(1) 分析之准备

a. 先确定分析的目的。

b. 先了解现有资料。

. 产品图

. 工作场所配置图

. 流程图

. 设备图

. 材料表

. 作业规范书

. 检验规范书

(2)划工程流程图

将现有的流程依工程符号绘制流程图。

(3)工程调查及分析

针对各工程详细加以调查

. 作业顺序及作业方法

. 工作时间

. 作业距离

. 作业产量

. 瓶颈工序

. 出现的问题

. 工作反应

应用的手法:工厂布置与物料搬运,工作简化,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动作分析,动作经济等。

(4) 抓出不合理工程

将不合理、不妥当的工程抓出来,并加予整理成表。

(5) 进行改善

对改善提案应做先期评估。

(6) 新流程图制作

将改善获得实效的新流程图,并付之实施。

品工程分析调查工程表

(三)作业者工程分析

1、作业者分析之目的

.发觉作业者在作业中的实际移动情形。

.发觉作业者的作业路线、方法、次数或负荷是否适当。

.发觉作业者的动作、距离是否缩短。

.发现是否有等待时间。

.可否同时加工或检验。

.发觉动作与相关的配置、顺序、组合是否适当。

2、作业者工程分析实例(改善前,改善后)

本例是一般人惯常的生活实例,早晨从起床到出门,把一个人(作业者)的工作,

包括经过几个过程,过程间的距离,使用的时间,有系统的用工程图法予画出来,然后再加以改善。

在工厂中,一个人从入厂上班开始到下班离厂为止,或者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作业者)亦可同样用此方法加以分析,以求改善。

五、动作研究(Motion Research MR)

所谓的「动作研究」即在于「分析一个组合性的基本动作」。也就是对于一个工作者使用两眼、两手、两脚的动作加予细分并进行分析及研究,把「不必要」的「去除」,把「有必要」的动作变为既「有效率」,又「不易疲劳」的最「经济性动作」。要做系统性的「动作研究」,除了探讨「动作研究」的技巧外,同时要配合「动作经济原则」之应用。

「动作研究」对于少机种大批量生产型的企业尤其贡献更大,往往一个简单动作的改善,却可致相当庞大的效果。

(一)基本动作记号

B动作研究的技巧创始者是F.B.Gilbreth,而Therblig动作要素中(动素)就是从其名字的英文字倒过来拼的。

所谓的基本分类,就是将人所要做的动作,以「目的来细分做为共同产业的基本要素的名称。

(二)动素分析说明

(1) 空手移动(伸出)

是指碟上无装载任何东西之形态,没有带任何东西的空手移动而言。这是对象物进行的情形,与回复的情形二种。动作范围,始于空手开始运动时,而终于转到下一个动作要素之前(主要是抓信)。

(2) 抓住

是指拼摆手指抓住东西的形态,而以手(广义的解释,是身体的一部分)使对象物处于能控制的形态而言,动作的范围始于身体部位的移动至对象物,而终于确立做下一基本动作所需的控制时,

「抓住」的意义,主要是以手指指尖端抓住(抓住型的抓住),或以手抓住工具(握住型的抓住)等,但是包含为使对象物滑行,把接触(接触型的抓住)等的情形在内。

(3)持重量的移动(搬运)

指把东西装大器皿上,或用手以及身体的一部分,比照负荷的重量,更换对象物的位置的动作而言。

搬运空间、押压、拉上、滑行、回转等,「持重的移动」继之「抓住」而发生,始于手开始动时,而终于对象物达到下一位置而停止时。

(4)决定位置

是指东西在手指尖的形态,或所带的东西移到别的「配合」或「使用」物之正确的关系位置而言。动作范围是自从开始决定位置至为止。

(5)组合

指组合的形态,通常在完成「决定位置」之后,嵌上(即插入)而言。

(6)拉开

是指由组合的形态中取掉一条之对象物拉开,再分解之动作而言。

(6)使用

系指英语Use的头一个母,以工具或机器为使用目的而操作之动作言。(8)放开

系指将所持之物弄掉的形态,以手或身体的一部分,放开所控制之对象物而言。

(9)调查

系指凸形镜片的形态,将对象物之品质及数量与规范相比,而予以判定之心理上作用而言。

(10)寻找

系指眼珠形成横形态,以眼睛寻找事物,以手触摸等,包括利用五个感觉寻找事物的一切情形而言,动作范围,自开始寻找到「发现」之前为止。(11)发现

指眼珠移到中央的形态,继于「寻找」的作为,而动作范围限于寻找的瞬间。

(12)选择

系由同种二个以上之对象物,选择其中之一,通常继于「寻找」、「发现」而发生。

(13)思考

系把手按住额部的形态,是为要决定次一行为之心理性作用,指想办法了解、判断等而言。停止手的动作而「思考」的情况也有,而边思考边工作的情形也有。

(14)放在前面(必为可使用的方向)

系保龄球瓶的形态,是将所抓的对象物恢复原状,使它随时能再用一般,保持准准备好的方向或姿态。

(15)保持

系铁片附着于磁铁的形态,是不动对象物,而以一定位置支撑,指公与万力

做同一作用之形态。

(16)不可避免的延迟

跌倒的形态,指机器自动输送中延迟,或因双手作业时,一手工作,另一手为保持均衡之延迟等。对作业者没有责任的情况下的延迟。

(17)可避免的延迟

是睡觉中的形态,指虽然作业方法维持现状,随着作业者的意思可免掉的延迟而言。

(18)休息

系坐在椅子上的形态,表示为恢复疲劳,而停止身心活动的状态。

以上各基本动作中,单一动作也有,复合几个单一动作之一组有机性动作的也有,而没有动作的动作也有。

实行作业时,所使用的各动作,利用基本动作符号来加以详细区分,将这些事项,依据各个定义来分类,可发现非效率之点,以及能得到改善的线索。

(二)动素分析实例

1、单手分析

(例子)单手的分析

用桌上的杯子,盖上瓶子来分析

六、动作经济原则

所谓动作经济原则,即在于人的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达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对这个法则能好好的学习与使用,在工厂内,我们可在许多地方发现许多不合乎些法则的动作,当然工作效率会低,人员易于疲劳,动作经济原则刚开始是由动作研究的创始者Gilbreth所提倡,尔后再经过专

家学者的改进。

<基本原则>

1、动作能量活用原则

2、动作量节约原则

3、动作法改善原则

(一)动作能活用原则

在人的身体各部位,凡是能具有进行动作能力的部分,不管何部位,都希望全面能活用。

1、脚部或左手能操作的事,不使用右手。

2、尽量使两手同时作业,也同时结束动作。

3、双手不要使其同时静止,手空闲时,须动脑想另一工作。

(二)动作量节约原则

多余的运动量,不但浪费时间及空间,更会消耗体力。

1、尽量使用小运动来操作工作

躯体的运动依序为腕部→前腕部→手腕部→手指,能够使用小运动,应尽量使用小运动。

2、材料及器具应放置于伸手能及的范围内,并尽量放在近手边。

3、小单元的动作次数,应尽量减少。

4、工具应予简化、易用。

5、材料及零件应使用易拿取之容器。

6、工作物长、或重或体积大时应利用保持器具。

(三)动作法改善原则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篇

第九篇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1、对IE之认识 2、工作研究 3、方法研究 4、工程分析 5、动作研究 6、动作经济原则 7、时间研究 8、规范时间 9、工作简化法 10、生产线平衡法 草率的把工作「做了」,那不叫「做」,把工作「做好了」而且能让自己与别人均满意,这才叫「做了」。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些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材料、机器及厂房,并随着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型态的转变而加大,如何将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效率高、品质稳定、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的目的,也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迅猛发展的原因。工业工程(IE)比起企业经管,起步较晚,但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里,在20世中期以后,发展相当的快速,几乎

取代了相当大部分的传统经管工作。 IE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兼有经管及工程技术的知识领域,它将传统的工程技术融合于现代的科学经管技巧之中,随着IE的导入,可弥补原有经管及工程技术之脱节。 一、对IE之认识 1、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经管的技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2、IE最终目的是经由经管的动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故与成本或经济效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掌握并加以改善。 3、IE是一门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是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学理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经管效果。 4、IE是动用重点经管的技巧,在任何问题上做重点突破。 5、美国IE协会(AIIE)对IE下的定义如下: IE是在工学之中以设计,改善,设定来综合人、材料、设备等系统的结合。为了明示、预测、评价该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而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理与技法,并融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门知识与经验。 对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 IE是藉着设计、改善或设定人、料、机的工作系统,以求得到更高生产力的专门技术。 上面所提的「设计」是指制订新的系统。 「改善」是指把原有的系统修改得更完美更适合。

工业工程-案例分析

三个案例分析与改善 1组装调试按钮盘问题分析与改善 1.1问题描述与分析 调试按钮盘(见图1.1)是运行该生化检验仪的核心部件,组装它是件费事的事,不仅耗的时间久,而且双手操作不当很容易疲惫。因此,接下来对组装调试按钮盘进行双手操作分析,通过更舒适、简单的方法,提高工人的效率,达到我们优化的目的。 为现行方法做双手作业分析,图1.1为工作台平面布置图,图1.2是现行方法的双手作业图; 工作任务:组装调试按钮盘; 开始:双手空闲,待装品在工作台上; 结束:拧完螺丝。 按钮底盘 图1.1 工作台平面布置图

图1.2 组装调试按钮盘的现行方法 由于螺丝和槽片或螺丝刀都是在作业人员的正侧面,当用左手拿螺丝时,作业人员的身体往左边,重心偏左,左手进行作业。接着拿槽片、螺丝刀时,身体朝右边,重心向右,右手在进行作业,这样进行作业使得左右手分别产生了等待和持住的现象,双手不能同时工作而使作业者产生疲劳。所以根据ECRS原则、5W1H提问可以使现行方法得到改善,主要是充分利用双手工作时间,减少左手的等待时间。 4.2 改善方案 由上面的ECRS原则、5W1H提问分析可得到改善方案,如下图4.3所示: 图1.3 组装调试按钮盘的改善方法 总结: 对现行方法和改善方法比较如下表: 表1.1 现行方法和改善方法的比较 采用了改善的方法后,左右手动作的次数分别减少了3次、4次,动作总数由原来的29次变为了22次,生产率提高了24.1%。

2生化仪器装箱问题分析与改善 2.1问题描述与分析 对于整个车间来说,包装是最耗时长的工作,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工艺程序是重复的,所以可以通过工业工程的知识进行优化改善。 根据生化仪器装箱工艺程序绘制它的工艺程序图得图5.1所示: 检查仪器外表 封仪器底盖 贴型号标签 密封 取泡沫 取包装木箱 打开木箱盖子 放底泡沫 放仪器 放顶泡沫 封盖 取工具 钉螺丝 贴出厂标签 组装配套 总体检查 运送 图2.1 改善前工艺程序图

工业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

工 业 工 程 在 低 碳 生 产 生 活 方 面 的 应 用 班级:机械0904班 姓名:潘晓琳 学号:2009010112

工业工程在低碳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班级:机械0904班姓名:潘晓琳学号:2009010112 一、引言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如何从科技的角度达成低碳生产生活,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正文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

工业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1 机械设备合理利用问题分析与改善 1.问题描述与分析 实习期间经大部分时间在车间观察,发现机械设备的使用方面,常常看到“机等人”、“人等机”、“人走机未停”等不合理利用机械设备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加重了设备的工作负荷,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机等人”是工人取下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对工件进行测量并对照工艺图检验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和清洗工件等;有些待加工件尺寸有差异,工人要一个一个测量分类,也会造成一定的等待。“人等机”是机器在加工的时候人在旁边等待,而没有做其他可以做的事情,造成这一现象。至于“人走机未停”是人离开了机器还在开启,但是并没有工件在加工台上。当然人离开时间不长时,是工人开启机器清洗工作台面,但是也存在工人离开十几分钟后才回来的现象,这就是一种浪费。 2.改善方案 对于“机等人”、“人等机”的现象,可以根据人机作业分析法来分析、改善人和机器的操作平衡,尽量减少工件的有效工作时间。例如,尺框的精磨平面的人机分析如下:

图1 尺框精磨时的人机作业图(原方法)由人—机作业图,图1可以看出,人的空闲时间太多,人的利用率仅为40%。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原则进行分析改进: 问:为什么去毛刺并检查尺寸要在机器停止时去毛刺并检查? 答:过去一直是这样的。 问:有无改进的可能? 答:有。 问:怎么改? 答:在机床精磨下一个零件时,可以去毛刺并检查已磨好的

图2 尺框精磨时的人机作业图(改善方法)由此可看出,通过重排,不需增加设备和工具,而是尽量利用机器工作时间进行手工操作,从而缩短了周程,提高了工效和人机利用率。 根据管理学的知识,对于“人走机未停”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加强管理制度,予以一定的警告处分。 案例2 现场实行6S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善 1.问题描述与分析 实习期间经观察,发现机加现场的墙壁上贴有很多关于6S的标语,说明公司曾经也施行过6S,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是员工并没有严格按照6S的标准执行。经过向部长询问得知,公司以前确实是进行过整顿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公司其他方面的原因并没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部长说他们现在也有在做清洁,但工人只是每天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环境的清洁做得较好,但是并没有及时的对工作环境进行整理、整顿,很多工作台周边有较多的闲置的废品,不仅占用了一定的空间,还使现场显得一片混乱。关于素养、安全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很多员工是有领导来检查了才将口罩、帽子等安全防卫设备。 2.改善方案 对于机加现场出现的6S问题可以运用“红牌作战”方式,对现场存在的问题用红色的表单示出,并张贴或悬挂在醒目的位置。例如,对精磨平面机床出示红牌的例子,该部门可以运用示出红牌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如表1:

工业工程案例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进展 (2) 2.物流的作用 (5) 3.总成本的价值 (6) 4.地点的味道 (6) 5.尤尼西斯的物流整合 (7) 6.信息技术的味道 (8) 7.企业治理的价值 (9) 8.信息技术的价值 (11) 9.玻璃运输中的伙伴关系 (14) 10.由专家治理存货 (14) 11.提高库房价值 (15) 12.选品质,选雀巢 (16) 13.张闯与创业 (17) 14.精益生产在中国 (19) 附图1工业工程的差不多职能及其典型内容 (22) 附表1 标准作业顺序表 (22)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进展 日本最初将工业工程翻译为“生产技术”、“生产工学”、“经营生产”。随着日本产业经济国际化,现直接称之为“IE”。了解IE在日本的应用与进展历程,将有助于IE在我国的推行应用。 在日本,IE的导入应用可分为四个时期。1911年星野行则氏翻译出版了泰勒的《科学治理原理》,这是日本导入IE 的开端,这以后一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科学治理方法在日本各大工厂、大学及专科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宣传,但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我们称之为启蒙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为导入时期,这一期间的作用是为日本战后经济进展造就IE推进的气氛、经验和人才;第三时期是推广应用时期,现在期一直连续到第一次中东石油冲击的1973年,这期间依照美国占据军本部的指示,在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使IE思想、技术和方法系统性地浸透到产业界的各个角落,取得了预期效果,它的推广使许多企业(如丰田汽车公司,三菱重工等)得到成长和进展,国家经济也得以平均10%的速度进展;从第一次石油冲击至今天的20多年期间是进展创新时期,通过这段时刻的实践探究,以及计算机的出现和进展,日本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IE推进之路,IE的应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综观IE在日本的应用,是由传统IE进展到现代IE,由大量生产进展为精益生产,制造了许多体现IE技术的新要领和新方法。要紧表现如下:

工业工程改善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校园物流,以独特的市场需求和运作环境使其与一般物流模式不同,使得其在校园内开展物流业务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所谓的校园物流,则主要是指各大物流公司在校园内所经营的以收发师生等客户快递包裹为主的业务。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选择网上购物。无形间,给校园的物流快递收发造成极大的压力。以双十一为例,据粗略统计,各大快递公司派送的快递数量超过万件。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压在学校不到十家的快递代理点上,着实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也就造成我们经常在校园里看见各大快递代理点门口大排长龙的原因了。本次改善案就是针对校园快递取货流程的优化而设立,目的是可以通过改善案的研究优化取货流程,提高取货的效率。 二、快递取货流程方案分析 ○1快递取货的业务流程图 ○2流程分析

○3流程描述 a)快递公司配送快递,快递代理点收到快递; b)快递点对快递进行分拣,进行编号并发送短信给取件人; c)取件人到快递点取件,快递点工作人员询问快递编号(或代码); d)取件人报出快递编号,工作人员按照分类查询快递,期间询问取件人电话后四位,确认 身份信息; e)确认身份信息后,再次询问取件人姓名确认; f)取件人拿到快递,工作人员签单存档,完成取件流程。 三、问题分析 <1>取货过程 ○1当快递代理点进行货物卸载时,存在暴力堆积的问题。 ○2在快递进行分拣的过程中仅仅按照快递单件的大小为标准进行编号,不存在任何的实际意义成为单纯的编号,对下一个过程的查询快递造成困难。 ○3在进行发送信息给取件人的过程中,单纯的手工输入后群发,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比较容易出现收手工错误。 ○4取货时间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学生都是安排在中午或下午的下课时间去取快递,造成部分时间段的拥挤,而其他时间段过度空闲的问题。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宝典:1-方法研究(1).doc

第一篇 方法/工具篇第一章方法研究

第一节方法研究的概述 一. 定义 方法研究------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纪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二. 方法研究的目的 1.改进工艺和程序 2.改进工厂,车间和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 3.改进整个工厂和设备的设计 4.改进物料,机器和人力的利用, 5.改善工作环境 三. 方法研究的内容: 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三个层次 四. 方法研究的基本程序 1.选择研究对象,弄清问题; 2.通过直接观察,纪录有关的全部事实; 3.应用恰当的技术,严格而有序地分析事实; 4.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开发最适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5.建立新的标准工作方法; 6.通过定期检查,推动标准方法的实施 五. 纪录和分析的方法 1. 6种符号: 表示操作 表示搬运,运输 表示检验 表示暂停或等待 表示储存 表示操作和检验同时进行 2. 分析时的六大提问技术: (5W1H) What---完成了什仫? Where---何处做? When---何时做? Who---由谁做? How---如何做? Why---为什仫要这样做?

3. 分析时的“ECRS”四大原则 (1).取消(Eliminate)---改善的最佳效果,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动作 (2).合并(Combine)---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需者,看是否能合并 (3).重排(Rearrange)---经过取消,合并后,进行重排使其具有最佳的顺序 (4).简化(Simple)---经过上述三步后,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 第二节程序分析 一. 程序分析概述 1. 定义: 程序分析以现行工艺为基础,采用专用的图表和符号对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应用5W1H 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改进,提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车间平面布置与物料搬运

IE工业工程经典案例分析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发展 (2) 2.物流的作用 (5) 3.总成本的价值 (6) 4.地点的味道 (6) 5.尤尼西斯的物流整合 (7) 6.信息技术的味道 (8) 7.企业管理的价值 (9) 8.信息技术的价值 (11) 9.玻璃运输中的伙伴关系 (14) 10.由专家管理存货 (14) 11.提高库房价值 (15) 12.选品质,选雀巢 (16) 13.张闯与创业 (17) 14.精益生产在中国 (19) 附图1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及其典型内容 (22) 附表1 标准作业顺序表 (22)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发展 日本最初将工业工程翻译为“生产技术”、“生产工学”、“经营生产”。随着日本产业经济国际化,现直接称之为“IE”。了解IE在日本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将有助于IE在我国的推行应用。 在日本,IE的导入应用可分为四个阶段。1911年星野行则氏翻译出版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是日本导入IE 的开端,这以后一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科学管理方法在日本各大工厂、大学及专科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宣传,但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我们称之为启蒙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为导入阶段,这一期间的作用是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造就IE推进的气氛、经验和人才;第三阶段是推广应用阶段,此阶段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中东石油冲击的1973年,这期间根据美国占领军本部的指示,在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使IE思想、技术和方法系统性地浸透到产业界的各个角落,取得了预期效果,它的推广使许多企业(如丰田汽车公司,三菱重工等)得到成长和发展,国家经济也得以平均10%的速度发展;从第一次石油冲击至今天的20多年期间是发展创新阶段,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以及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IE推进之路,IE的应用到了出神入化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工業工程與現場改善 工業工程在歐美企業謂之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在日本企業界稱為"生產技術"或"管理工學"。IE最早起源於"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構成是來自泰勒(F. W. Toylor 1856~1915)的"時間研究"與吉爾布雷斯(F.B. Gilbreth 1868~1924)的"動作研究",相對"企業管理"來說,IE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 二十世紀中期以后,在美國企業界,IE幾乎取代了大部分的傳統管理工作。 企業的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mput)得到最大的產出(Output),以致獲得最大的效益這些投入包括資金(Fund)、人力(Manpower)、材料(Material)、機器(Machine)及廠房(Wor kshop)等。如何將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組合,以達到效率高、品質穩定、納期準、浪費少、成本低之目的, 是IE之主要工作內容. 故IE是一門應用科學,兼有管理及工程技術的內容。隨著IE的導入,傳統的工程技術融合於現代的科學管理技巧之中,可彌補原有管理及工程技術的脫節,起到省錢增效之最終目的。 現階段IE之主要工作內容 1. 工程分析(Engineering analysis) 用工程符號(" "代表加工、" "代表物料停滯、" "代表搬運、" "代表檢查) 將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過程制成流程圖,發現其瓶頸工序並運用IE手法改善之,使生產線趨於平衡; 2. 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 通過成本核算(Cost accounting),可知產品之制造成本(含人工費、機器折舊費、用房租金、輔料等)的合理性,通過IE手法,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3. 動作研究(Motion Research) 目的是分析每一個基本動作的合理性。即對一個工作者使用兩眼、兩手、兩腳的動作予以細分並進行分析及研究,把"不必要"的"去除",把"有必要"的動作變為既"有效率",又"不易疲勞"的最"經濟性動作"。"動作研究"對於大批量生產型(Mass-production)企業作用更大,往往一個動作的改善,可獲得相當可觀的效果。 IE理論將基本動作分為三大類(共十七種動作要素),即: 第一類:A..空手移動(Transport Empty); B. 抓起(Grasp);C. 載重移動(Transport Loaded); D. 位置(Position); E.組合Assemble);F. 分解(Disassemble);G. 使用(Use); H. 放下(Release load)。 第二類:I. 尋找(Search);J.選擇(Select);K.檢查(Inspect);L.思考(Plan)M.放置前面 (Pre-position) 第三類: N. 保持(Hold); O. 不可避免的等待(Unavoidable Delay), P. 可避免的等待

工业工程案例

目录 1. 绪论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背景简介 (2) 2. 现场调查及现行问题分析 (2) 2.1车间布局概述介绍 (2) 2.2现行车间布局分析 (3) 2.3现存问题分析 (7) 2.3.1 运用“5W1H”技术提问分析,如表所示: (7) 2.3.2 现行布置存在的问题 (8) 3. 制定改善方案 (8) 3.1提出改进措施 (8) 3.2改善方案分析 (9) 4. 改善方案的评价和实施 (12) 4.1改善前后效果分析 (12) 4.2改善方案的评价 (12) 5. 课程设计总结 (13) 5.1设计面临的问题 (13) 5.2个人收获总结 (13) 6.参考文献 (14)

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PVC塑料异型材生产车间布置与经路分析及改进 1. 绪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设施布置与产品路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成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在制造企业,设施布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进行布局研究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向集团化和国际化,西安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行业的佼佼者,在生产运作过程中,随着生成车间的扩建,如何对生产车间的布局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客户对产品的种类、价格、交货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有400余种,企业的生产模式正再从大规模生产向更具有柔性的小规模面向客户行成产模式转变,在原有的生产布局上提出应有的改进,使其满足生产计划的变化。因此无论是扩大生产新建车间还是在原有车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重组,都需要进行快速合理的布局设计。生产车间是物料转化为成品的场所,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对加工车间的布局原则,物料路经,搬运系统进行研究,并运用“5W1H”和“ECRS”四大原则进行研究,运用布置与路径图进行分析和改善。布置和路径分析重点对“搬运”和“移动”的路线进行分析,常与流程程序图配合使用,以达到缩短距离和改进不合理流行的目的。便于对产品、零件或人与物的移动路线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设施布置,改变不合理的流向,减少移动距离,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更加细化和掌握课本理论知识,

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2作业测定1.doc

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2作业测定1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第二章作业测定 第一节作业测定概述 一. 作业测定定义与目的 1. 作业测定的定义: 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对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标准时间.”他是采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标准数据法等特定程序和方法﹐来研究完成一定的作业所需标准时间的一种方法 合格工人: 定义为“一个合格工人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的一切规定。 2. 作业测定的目的 (1)作业测定是正确设计和合理改善操作系统的依据 (2)作业测定用与管理工作﹐可以正确和核算企业生产工作量﹐做为编制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程﹑计算操作人员的需求量﹑调整劳动组织等的依据﹔可以正确计算劳动消耗﹐做为计算产品成本和计件工资的重要依据

二.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比较 1. 经验判断法 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凭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来制定定额的方法 是一种估计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 2. 历史纪录法 根据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推断出同等内容工作的时间 是一种统计分析法,比经验法具有科学性,但不够精确、可靠。 3. 作业测定 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时间和辅助时间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客观、令人信服。 三. 作业测定的主要应用 1. 不同工作方法,同样条件下时间短者为好方法; 2. 平衡作业成员之间的工作量; 3. 决定每个作业人员能操作的机器数量; 4. 提供编制生产计划和调度的基础数据; 5. 提供销售价格和合同评审的依据之一;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_图文(精)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 一线班组长管理技能培训 内训策划案 讲师简介 马老师,资深职业讲师,曾长期任职于某著名合资企业精益生产推进项目负责人,从事过生产现场管理、工业工程等多项管理的负责人,长期的企业实战经历使他对企业的生产方式运作有深入了解,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培训经验,使得他在讲授生产课程方面倍具说服力。他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并且案例详实、融会贯通。其课程互动性强,课堂生动有趣。 马老师培训及咨询服务过的企业有:中国航天、中石油、宝钢集团、海南航空、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东南汽车、宇通客车、重庆长安铃木、万家乐集团、成飞集团、沈飞集团、建龙钢铁、中铁轨道、武汉铁路局、浙江移动、甘肃移动、四川长虹、夏新股份、美的集团、联合电子、法雷奥、盖茨优霓塔、锦湖轮胎、韩泰轮胎、蒂森克虏伯、浙江钱潮集团、福臻模具、罗比照明、ABB、埃梯梯、无锡唐纳森、东方通信、虹信集团、广北电、杰普智能卡、金斯顿、西蒙电器、赛尔康电子、升德升电子、东莞科泰电子、柏瑞安电子、安费诺电子、华联电子、华科光电、株州电力机车、北京博维航空设施、斯奈克玛航空发动机、斯必克制冷、远东控股、睿固精密件、波尔亚太、金洲刀具、库尔兹烫印、成都印钞、宜宾纸业、渤海能克、上海金泰、辽宁电力、中山电力、盘山发电、蒙牛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辉山乳业、顶新集团、汇源果汁、中烟集团、三得利啤酒、百威啤酒、泰山啤酒、北京空港配餐、青岛康地恩、天士力药业、九芝堂药业、双鹤药业、敖东制药、吉斯特药业、永康制药、诺康医药、英科制药、京博农化、海科化工、拉法基水泥、秋水伊人服装、云南阿舍冶炼等。 目录01诠释工业工程(IE

工业工程就业前景

工业工程就业前景 阅读精选(1): 工业工程,指的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工业工程,培养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技术为基础,以工业工程的理论、方法为纽带,以运筹学、人因工程、设施规划、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等为工具,培养能够对企业生产系统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制造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物流专门人才。下面,gkstk小编cj为大家整理了2016工业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期望你能喜欢!欢迎参考借鉴。 一、工业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银行、咨询服务或政府部门担任工业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生产工程师、管理顾问、操作分析员以及类似的职位 二、以下是相关招聘职位 1、销售工程师 2、电气工程师 3、IE工程师

4、结构工程师 5、机械工程师 6、土建工程师 7、项目经理 8、工艺工程师 9、工业工程师 10、软件工程师 11、技术工程师 12、销售经理 三、工业工程专业课程 1、主要课程 电工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导论、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2、主干学科 管理学、机械工程 四、工业工程专业概况

1、修业年限 四年 2、授予学位 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32周。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潜力,能在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潜力。 七、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潜力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

工业工程方案改善

NANCHANG UNIVERSITY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Basic IE Curriculum Design (2011—2012年) 题目昌大四食堂就餐改进方案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业工程学生姓名:学号:

目录 1.食堂简介 2.选题背景 3.课程设计及其目的 4.昌大四食堂场景描述 4.1.昌大四食堂平面布置线路图 4.2.对目前食堂就餐流程进行记录、分析 4.3.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前的动作分析 4.4.改进前流程程序图(物料型) 4.5.改进前人员流程程序图 4.6.食堂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5.食堂就餐改善方案 5.1.就餐要点改进 5.2.改进后食堂就餐要点 5.3.改进后人员流程程序图 5.4.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后的动作分析 5.5.改进后流程程序图(物料型) 5.6.改善后分析及结论 6. 改善后分析及结论

一、食堂简介 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不管你是在哪里,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先解决温饱问题,而食堂就是帮你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个场所。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以及外界环境不同,每个食堂的管理制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不同地方的食堂都有不同的现状。 二、选题背景 大学食堂的状况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休闲广场这边,由于四食堂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其它方面也不错,因此四食堂已经成为休闲广场这边的大学生就餐的首要选择。四食堂的经营方式是以私营和合伙承包为主,它的规模比较大。四食堂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人群,价格较低,通过向大学生提供经济快捷的餐饮服务来赚取利润。 三、课程设计及其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在四食堂就餐过程进行流程程序分析。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作为一名工业工程的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通过观察生活,把工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我们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和现场管理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同时也让我们及早的学会综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去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的目的。 此次进行流程程序分析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四食堂运作效率,缓解在高峰时期因就餐人数过多而造成的拥挤的情况。确保同学们能够迅速的就餐,从而节约同学们的时间。 四、昌大四食堂场景描述

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生产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了解工业工程领域的知识的应用背景。 2.深入了解企业中工业工程各种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实际应用情况,巩固和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并加以整合,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掌握提案改善的一般流程及具体做法,在团队中(或个人)如何完成一个提案 从提出到发表的全流程,为毕业后的实操奠定坚实基础。 5.学习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工作尽职尽责,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创新的奉献精神。 实习任务 从数据统计得出的各类产品装配各工件装配SPT ,及拉平衡状况分析表,及原因分析与改善建议。 装配部部门简介 装配部,作为车模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肩负着车模成品的组装和包装的全部生产过程。装配部现有六条生产线和一条样办组装线。 常用的设备有:钻床,电批,手啤机,风批,烙铁,高周波,封口机等。 为了更好的完成各种的生产任务,装配部引入了精益生产工艺流程。精益生产是目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通过合理的排拉,达到合理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例子一: DCP1/25 货车,按流程标准可分成:车身半品( 10人),车身组合(16人),内座组合(4人),车底组合(11人),成品组装(7人)和包装(9人)共六个小组(57人)来完成。每个小组会有一次或以上的自检。 例子二:YTB002 1/42莱茵之星单层客车按流程标准可分成:内座组装(12人),车底组装(9人),车身组装(20人),成品包装(6人)共四个小组(47人)来完成,在其中也加入了多少的自检。 装配车间平面分布图

工业工程案例分析

工业工程案例分析 姓名:xxx 学号:xx 机电工程学院

背景资料 某彩色显像管总厂美尔雅公司年产6种产品720万只。该公司生产用的物料一千多种,经ABC分类知,其中玻壳和成品的搬运量占总搬运量的一半多。总装一厂的玻壳由自己的玻璃厂供应,总装二、三厂的全部靠外购。该公司外购玻壳主要(90%以上)靠火车运入。玻壳从火车站运至玻壳库的流程图为:玻壳通过铁路运至公司内火车站,由叉车卸至南站台,待卡车来后,由叉车装上卡车;卡车绕过厂房南边的公路,穿过砂库西边的铁路,经过工段北边的公路运至玻壳门口;最后,再由叉车卸至库房。当前成品外销主要(90%以上)是靠汽车运出,火车运输很少。在成品存储方面,物流基本合理。 该公司搬运方案存在的问题 搬运路线长,屈折迂回;装卸次数多,从供应厂到本厂玻壳库共有8次叉车装卸,而其中在本厂就有3次;经过厂内铁路一次,过铁路及多次装卸,致使玻壳的破损率达3%-5%。当前成品外销主要(90%以上)是靠汽车运出,火车运输很少。 方案改进过程 (1)方案产生的规则:方案越多越好;想法越新奇越好;尽量组合和修正先前的想法。 (2)制定方案的准则:尽可能的缩短搬运路线,减少装卸次数与避开铁路线;尽可能的低成本投入解决问题;尽可能的服从企业的战略

发展。 (3)方案的组合:考虑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改造成本、对厂内原有布局的破坏、对原有物流的影响、是否到至中断等因素。综合分析评价,得出相对最优方案。 相对最优方案 将玻壳库与成品库对调。改进后厂内只有一次装卸,玻壳每年的需要量为720万只,2/3由外购来提供,单价为400元/只,破损率为(3%+5%)/2=4%,玻壳装卸减少率为(8 - 6)/8=2/8。改进后可节约:2/3x720万只x4%x400元/只x2/8=1920万元/年。 部分方案解析 (1)利用下岗人员包干,底成本运入玻壳库:效率低且人员不稳定,这也不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 (2)拆成品库西建筑,修到玻壳库的公路:此方案虽能避开铁路线,缩短搬运路线,但是装卸的次数与原方案一样,玻壳在这一环节的破碎率没变。 (3)南站台与玻壳库中间架设传输带、天桥或修地道。改砂库为玻壳库,玻璃厂为成品库,取消玻璃厂:成本高,且在几年以后未必用得上,也就是说,在战略上不可行。 (4)总装厂下、上或边建玻壳库,汽车一次运输到位。

工业工程改善的例子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对F&C事业群品质管理系统的认识及部分工站改善方案 学院:能源学院 班级:工业工程08-1班 学号:310802020125 姓名:王伟杰 指导老师:曾强

一、题目: 对F&C事业群品质管理系统的认识及部分工站改善方案 (一)FQC部门及所学内容简要介绍 早在学习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时就听说了富士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先生的那句经典的话:“模具是工业之母,IE是工业之父”。工业之母为各种零件、机件的成型创造了条件,而IE这个作为工业之父的学科旨在指导企业如何成长、如何避免并解决运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被分配到F&C部门FQC课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在现场作业人员的指导下对一些工站运用IE方法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善观点。 FQC部门的任务是Ferrule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检验工作,虽然是最后一道工序,但仅仅如米粒大小的Ferrule工件就要经过10多道检验,而且是全部检验,一经有不合格品就要严格的返工或报废,这也看出了Foxconn人对质量的追求。FQC共有员工700多名,分配在SC、LC和仓储管理部门作业,700多名员工组成的庞大系统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这得益于郭台铭先生的那句话:“系统是什么,流程+表单。”的确,当我看到FQC表单文件伴随着工件一个个工站流过,指导着员工井井有条的工作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所谓“流程+表单”的力量。 FQC部门检验的产品主要包括SC和LC两种型号。SC型号产

品的主要工序流程如下:来料→外观检验→外径检验→同心度检验→内经检验→CCD→长度检验→(曲率半径R、测定轴偏、V槽直径、表面粗糙度、真圆度检测)→整料抽检→录入数据→入库。LC型号的产品相对SC少了CCD检测。在这些检验工序中,外观检验主要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Ferrule的表面是否有刮痕、缺角、杂色、ID孔不圆、PC裂痕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这是检验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要求极为严格的一道工序。外径检验是利用镭射外径测定仪对工件扫描从而测出Ferrule外筒直径,精度控制在0.0005mm,要求非常严格。同心度检测主要利用MICRO TEST21检测内孔和外筒的圆心是否重合。同心度仪器中有自动控制的,也有手动控制的,仪器设计和员工的操作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这些将在后文中予以具体说明。内经检验是一个技术活,需要靠员工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主要工作是肉眼辨别一些常见缺陷后,利用Pin规对Ferrule进行穿孔测定内径的所属范围。CCD检测主要利用放大仪器对Ferrule ID孔A区附近放大400倍观察孔周围有无外观上的缺陷。长度检验是利用分厘卡对各种产品的长度进行检测。其实长度检测和后道括号中的工序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之所以将其放在其他工序前面是因为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对Ferrule的损坏,而一旦损坏在后道工序中可以方便的检测出来。待所有的工序检测完毕后就由最后的整货小组进行批量抽检,合格后将按照产品料号和储位进行登记后转入仓库,若不合格整批料将会重新返回去检测。 以上是SC型号产品的检验工序,待产品转入仓库后还要经过入

2010年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可打印修改)

2010年迩欧艾装配线IE改善案例 装配线简介 装配线,作为LED灯具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肩负着LED灯具成品的组装和包装的全部生产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各种的生产任务,装配线引入了精益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合理的排拉,达到合理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装配生产线平衡改善过程 ●了解产品组装工艺 ●对U型拉进行工时测定,得到统计数据 ●从统计数据分析U型拉平衡状况 ●识别瓶颈工位,找出不平衡的原因 ●运用平衡改善法则(ECRS法则)、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制定改善方案 ●将改善方案告知组长或装配主任,实施现场改善 ●改善效果分析总结 平衡改善法则-ECRS法则简介 符号名称说明 E取消Eliminate对于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位给予取消 C合并Comebine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 R重排Rearrange 经取消、合并后,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处”三个提问后进行重排 S简化Simplify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位,应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以上ECRS法则,具体可通过下列图片来说明生产中如何运用改善:

装配线平衡典型案例 ●数据统计时间:2010/8/2-2010/8/3 ●产品编号:53072(太空车) ●组装部分:成品和包装 ●改善方案提出时间:2010/8/2 ●改善方案实施时间:2010/8/3 改善前各工位组装工艺 平衡率=各工序的作业时间/(瓶颈工位时间*人数) =(9.5+11+6+13+8+8+8+6+9+10+6+8)/(13*12)=65.71%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34.29% 改善前装配线工位平衡图

降本增效:IE工业工程现场效率改善培训(郭晓宁)

降本增效:IE工业工程现场效率改善培训 【培训时间】2016年03月25-26日深圳05月20-21日深圳07月08-09日深圳2016年08月19-20日深圳10月28-29日深圳12月23-24日深圳【主讲老师】:郭晓宁老师(富士康IE学院外聘主力IE讲师) 【培训费用】:3600元/人(含培训费、学习用品、午餐、茶点、税费)。 【招生对象】:厂长、各制造相关部门经理、精益生产项目实施经理、主管、工程师、工业工程(IE)及工艺工程(PE)工程师、技术员等 【课程目标】 了解现场IE工业工程的基本知识,建立系统全局观 对于有基础的IE/PIE人员通过二天的学习,学员可以对IE(工业工程)有较系统的了解,并初具实战工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与经验积累,可具备一个IE专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为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精益生产奠定一个非常好的理论与实务基础。 理解现场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学习发现浪费的方法并分析浪费成因掌握工业工程改善手法的运用,包括流程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和生产线平衡、标准工时统计、布局改善以及搬运分析等 提高学员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的业绩能力 改善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处理与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获取持续推进IE的方法体系及维持改善成效的有效防反弹措施 【课程背景】 如果您想了解:IE工业工程有哪些手法?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单)在现场收集数据?收集那些数据?面对数据收集不准怎么办(标准工时不准,实际产量不准,生产周期不准,计划不准,WIP不准等等)?如何分析数据?这些数据的分析具体需结合什么方法获得改善方案以及有哪些改善目标?如何判断改善方案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方案如何实施?实施后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实施后怎么防止反弹? 如果您想了解:IE工业工程的活动(改善方案的实施)怎么才能获得决策层的支持?推行过程中面对其他部门管理人员不理解、不支持、推行阻力大,遇到钉子户怎么办?方案实施后怎么获得员工的配合以及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士气? 如果您觉得:公司导入精益生产效果不好,精益生产理论性太强(多),而能运用的手法(表单)不多,且感觉手法间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是懂非懂。

IE工业工程经典案例分析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发展 (2) 2.物流的作用 (5) 3.总成本的价值 (6) 4.地点的味道 (6) 5.尤尼西斯的物流整合 (7) 6.信息技术的味道 (8) 7.企业管理的价值 (9) 8.信息技术的价值 (11) 9.玻璃运输中的伙伴关系 (14) 10.由专家管理存货 (14) 11.提高库房价值 (15) 12.选品质,选雀巢 (16) 13.张闯与创业 (17) 14.精益生产在中国 (19) 附图1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及其典型内容 (22) 附表1 标准作业顺序表 (22)

1.IE在日本的应用和新发展 日本最初将工业工程翻译为“生产技术”、“生产工学”、“经营生产”。随着日本产业经济国际化,现直接称之为“IE”。了解IE在日本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将有助于IE在我国的推行应用。 在日本,IE的导入应用可分为四个阶段。1911年星野行则氏翻译出版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是日本导入IE 的开端,这以后一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科学管理方法在日本各大工厂、大学及专科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宣传,但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我们称之为启蒙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为导入阶段,这一期间的作用是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造就IE推进的气氛、经验和人才;第三阶段是推广应用阶段,此阶段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中东石油冲击的1973年,这期间根据美国占领军本部的指示,在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使IE思想、技术和方法系统性地浸透到产业界的各个角落,取得了预期效果,它的推广使许多企业(如丰田汽车公司,三菱重工等)得到成长和发展,国家经济也得以平均10%的速度发展;从第一次石油冲击至今天的20多年期间是发展创新阶段,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以及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IE推进之路,IE的应用到了出神入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