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综述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综述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综述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若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若车桥、变速器等机构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由此可见,伴随轻量化而来的突出优点就是油耗显著降低。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的轻量化对减轻汽车自重,提高整车燃料经济性至关重要。同时,轻量化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车辆操控稳定性和一定意义上碰撞安全性的提升。车辆行驶时颠簸会因底盘重量减轻而减轻,整个车身会更加稳定;轻量化材料对冲撞能量的吸收,又可以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因此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性研究课题。

一、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内涵是: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然而,汽车轻量化绝非是简单地将其小型化。首先应保持汽车原有的性能不受影响,既要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要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汽车本身的造价不被提高,以免给客户造成经济上的压力。汽车轻量化技术包括汽车结构的合理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两大方面。一方面汽车轻量化与材料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优化汽车结构设计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与汽车自身质量下降相

对应,汽车轻量化技术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1)轻质材料的使用量不断攀升,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塑料、粉末冶金、生态复合材料及陶瓷等的应用越来越多;(2)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和结构分析等技术也有所发展;(3)汽车轻量化促使汽车制造业在成形方法和联接技术上不断创新。目前,国内汽车轻量化材料正在加速发展,新型智能材料逐渐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应用。车用高性能钢板、镁合金已在汽车上有所应用。如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变速器壳体采用镁合金。随着镁合金材料的技术进步及其抗蠕变性能的进一步改善,自动变速器壳体以及发动机曲轴箱亦适合改用镁材料制造。若曲轴箱由铝改为镁,则可减轻0%左右。传统的轿车车身结构是钢车身,现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度钢、精练钢、铝合金和夹层钢车身结构,其制造工艺有柔性化板材辊轧、剪拼焊接工艺技术、薄壁制造技术等。不锈钢与强度较高的碳钢相比,表现出不少优点,例如延展性更好、强度更高、更适合形状复杂的覆盖件成形。上世纪80年代,重庆汽车研究所就开展了双相钢研究;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公司也在轿车车身上进行了高强度钢板的初步应用试验。在结构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目的,国内已从主要依靠经验设计逐渐发展到应用有限元等现代设计方法进行静强度计算和分析阶段。目前出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车身模具开发技术,如湖南大学与上汽通用五菱在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开发了CAD系统CAXA,并已经开展了客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利

用有限元法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以减少车身骨架、发动机和车身蒙皮的重量等。

二、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

(一)合理的结构设计

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主要的轻量化措施是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和分析,设计已经融合到了汽车设计的前期。轻质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包括铝、镁、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塑料等,与结构设计以及相应的装配、制造、防腐、连接等工艺的研究应用融为一体。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利用CAD/CAE/CAM一体化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涵盖了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各个环节。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制造。轻量化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汽车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精简、整体化和轻质化。利用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可以准确实现车身实体结构设计和布局设计,对各构件的开头配置、板材厚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可从数据库中提取由系统直接生成的有关该车的相关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和刚度、强度计算。对于采用轻质材料的零部件,还可以进行布局分析和运动干涉分析等,使轻量化材料能够满足车身设计的各项要求。此外利用CAD/CAE/CAM技术可以用仿真模拟代替实车进行试验,对轻量化设计的车身进行振动、疲劳和碰撞分析。通过开发汽车车身、底盘、动力传动系统等大型零部件整体加工技术和相关的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使节能型汽车从制造到使用各个环节都真正实现节能、环保。通过结合参数反演技术、多目标全局优化等现代车身设计方法,研究汽车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包括多种轻量化材料的匹配、零部件的优化分块等。从结构上减少零部件数量,确保在汽车整车性能不变的前提下

达到减轻自重的目的。具体结构合理设计有以下3个方面:(1)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减小车身骨架及车身钢板的质量,对车身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确保汽车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减轻自重。(2)通过结构的小型化,促进汽车轻量化,主要通过其主要功能部件在同等使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尺寸。(3)采取运动结构方式的变化来达到目的。比如采用轿车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和超轻悬架结构等,使结构更紧凑,或采取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方式,达到使整车局部变小,实现轻量化的目标(二)使用新型材料

据统计,汽车车身、底盘(含悬架系统)、发动机三大件约占一辆轿车总重量的65%以上。其中车身内外覆盖件的重量又居首位。因此减少汽车白车身重量对降低发动机的功耗和减少汽车总重量具有双重的效应。为此,首先应该在白车身制造材料方面寻找突破口。具体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案:(1)使用密度小、强度高的轻质材料,像铝镁合金、塑料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等;(2)使用同密度、同弹性模量而且工艺性能好的截面厚度较薄的高强度钢;(3)使用基于新材料加工技术的轻量化结构用材,如连续挤压变截面型材、金属基复合材料板、激光焊接板材等。

1.有色合金材料

铝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密度只有钢铁的1/3,机械加工性能比铁高4.5倍,耐腐蚀性、导热性好。其合金还具有高强度、易回收、吸能性好等特点。汽车工业运用最多的是铸造铝合金和形变铝合金。运用形变铝材制造车身面板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包括发动机罩、行李箱罩、车门、翼子板等。保险杠、轮毂和汽车结构零件也广泛使用铝合金材料。运用铝

合金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铝合金加工难度比钢材高,成型性还需继续改善;由于铝导热性好,导致铝合金的焊接性能差;不能像钢板那样采用磁力搬运等。其中,关键是成本问题,目前铝价还比较高,成本控制对铝合金的运用非常重要。镁合金具有与铝合金相似的性能,但是镁的密度更低,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8∶3,是当前最理想、重量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因而成为汽车减轻自重、以提高其节能性和环保性的首选材料。但其铸造性差,后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我国的镁资源非常丰富,储量占世界首位。但是国内用量很少,尤其汽车行业用量极少,因此前景非常广阔。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铝基、镁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已达到了产业化阶段。

2.高强度钢

用高强度钢替代原使用材料,能适当减小零件尺寸。世界上广泛通过进一步提高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等钢种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粉末冶金配件具有的多孔密度低、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来作为汽车轻量化的措施采用高强度钢板在等强度设计条件下可以减少板厚,但是车身零件选定钢板厚度大都以元件刚度为基准,因此实际板厚减少率不一定能达到钢板强度的增加率,不可能大幅度地减轻车重。高强度钢板在汽车上应用的目的主要有3点:增加构件的变形抗力,提高能量吸收能力和扩大弹性应变区。由于运用高强度钢板的经济性和相对容易性,因此应大力提倡在汽车上运用高强度钢板。现在各国都在加速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在汽车车身、底盘、悬架、转向等零部件上的运用。

3.塑料和复合材料

与相同结构性能的钢材相比,塑料和复合材料一般可减轻部件的重量

在35%左右。低密度与超低密度片状成型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潜力,在重量减轻与强度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铝材,整体成本通常更低。塑料是由非金属为主的有机物组成的,具有密度小、成型性好、耐腐蚀、防振、隔音隔热等性能,同时又具有金属钢板不具备的外观色泽和触感。目前,塑料大都使用在汽车的内外饰件上,如仪表板、车门内板、顶棚、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及各类护板、侧围内衬板、车门防撞条、扶手、车窗、散热器罩、座椅支架等。而后逐渐向结构件和功能件扩展。常用的是玻璃纤维和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材料。增强用的纤维除玻璃外,还有高级的碳纤维、合成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汽车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密度小、设计灵活美观、易设计成整体结构、耐腐蚀、隔热隔电、耐冲击、抗振等。目前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欧美车系中。其中尤以SMC和GMT的应用最为广泛。

三、结语

随着轻量化材料技术,包括生产工艺、装配、连接、材料性能等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针对不同轻质材料的不同性能,进行多材料混合结构设计,即同一部件的组成零件可由不同材料制造,以实现所用的材料與零件功能达成最佳组合,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设计发展的方向。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未来将有很大发展前景

罐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 铝合金罐体罐式汽车结构与设计 摘要:罐式汽车是指装有专用罐状容器的运货汽车。它具有运输效率高、保证运货质量、利于安全运输、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运输成本等优点。随着我国各行业对物流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大,罐式汽车的作用愈加突出,在专用汽车中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关键词:罐式汽车结构设计铝合金 1绪论: 研究表明,汽车的燃油消耗与汽车的自身质量成正比,汽车质量每减轻10%,燃油消耗将降低 6%~10%,排放降低4%[2]。在驾驶方面,汽车轻量化后,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从安全性考虑,碰撞时惯性小,制动距离减小。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是汽车发展的新技术趋势,尤其是节能和环保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汽车轻量化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十分重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具体内容实际上是功能完善、自重轻、性价比高的结合。 2 铝合金罐体罐式汽车 铝合金罐体的优势 a. 降低整车整备质量,减少燃油消耗,缩小运输成本。根据欧洲铝业协会相关研究报告,整车质量与单车燃油消耗成正向变化关系。以45 m3的铝合金液罐式汽车消耗柴油为例,它比碳钢或不锈钢材料罐体的质量约少5 t,从运输成本出发,单车整备质量每减轻1 t,车辆每行驶100 km可节省 L柴油。如果一辆车每年运行里程为12万km,只按该里程的一半计算(空载行驶),则一年至少可节省柴油1 800 L,折合目前市场价约为1万元。 — b. 在相同整车质量下,由于铝合金材料罐体的空载整车质量降低,承载体积变大,从而有效提高了承载经济性。按照我国道路安全法规规定,车辆总质量不得超过55 t。在规定的总质量的前提下,要想提高运输总量,只能从车辆轻量化入手,进而增加其有效承载能力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从增加收益的角度出发,采用铝合金罐体的车辆比碳钢罐体的车辆承载量约多5 t,仍以每年12万km的里程计算,运输费用为元/(km·t),每车可额外增加收入约15万元,可以看出使用铝合金罐体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c. 耐氧化,化学性质较稳定,回收循环利用价值高。由于铝合金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而且这种稳定的化学性质跟使用时间基本不存在关系。所以用户在按国家运输车辆报废有关规定将车辆报废之后,铝合金罐体整体不会出现较大损失,特别是内部不会有很大的损伤。对于按国际标准生产工艺生产的罐体,以目前国际行业出具的回收标准看,回收价值是原铝的85%以上。如一个由5 t成品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就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迅猛的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中国、欧洲和美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2. 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 政府政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通过减免购置税、提供补贴和建设充电桩等方式来鼓励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 3. 技术突破的不断推动 电池技术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提升,充电时间也越来越短。此外,智能驾驶技术、轻量化技术等也在推动行业的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预计未来十年内,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比将不断上升。 2. 电动化的趋势将加速 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投入到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电动汽车的技术和性能将不断提高。 3. 智能化和共享化的趋势将加强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变得更加智能化。未来,汽车将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自动充电等功能。此外,共享汽车模式的发展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行业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的需求。 2. 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 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充电桩建设和布局,提高用户的充电便利度。

汽车车身轻量化及其相关成形技术综述

汽车车身轻量化及其相关成形技术综述 【本文结构】 1. 汽车车身轻量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轻量化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3. 车身材料的选择和发展趋势 4. 车身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5. 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6. 个人观点和总结 【引言】 汽车车身轻量化作为当今汽车制造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涉及到汽车制造的方方面面。在环保和节能的背景下,汽车制造商们正致力于研发和应用车身轻量化技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本文将综述汽车车身轻量化及其相关成形技术,探索其重要性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1. 汽车车身轻量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汽车车身轻量化被认为是提高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因素。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汽车的环保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轻量化不仅可以减少车辆的油耗和尾气排放,还可以提

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性。 2. 轻量化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轻量化的主要目标是在不影响车身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车辆的自重。轻量化的原则包括材料轻量化、结构优化、工艺改进和设计创新。通过选用轻量化材料、优化结构设计、改进制造工艺和采用创新的设计概念,可以有效降低车身的重量。 3. 车身材料的选择和发展趋势 车身材料的选择对轻量化至关重要。传统的钢材在车身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强度和成形性能,可以替代传统钢材。铝合金和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重量比,可以显著减小车身重量。复合材料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和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中。 4. 车身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车身成形技术在轻量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冲压成形是主要的车身成形工艺,但随着轻量化要求的增加,新的车身成形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深绘制、液压成形、挤压成形和热成形等成形技术可以提高成形精度和材料利用率。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也为车身成形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可以预测成形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以指导成形工艺的优化。

汽车车身设计论文(独家整理6篇)(4)

汽车车身设计论文(独家整理6篇)(4) 汽车车身设计论文五 题目:电动汽车车身骨架设计及分析综述 摘要:如果一款电动汽车拥有相对完美的车身, 那么其往往会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同时, 它可以使电动汽车更安全可靠, 更加符合轻量化的要求, 保证拥有超强的续航能力。通过综述电动汽车车身骨架设计的必要性和原则, 研究如何实现车身轻量化的目标, 并对其车身骨架进行CAE分析。 关键词:电动汽车; 车身骨架; 轻量化; CAE分析;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果中国每家每户都可以开上汽车的话, 那么石油资源一定会供不应求, 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 中国一定要发展电动汽车, 这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身是汽车的重要部分之一, 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 这样才可以保证人们的安全。同时, 电动汽车也需要拥有足够的刚度, 以便可以正常工作, 人们还要设计出合理的动态特性, 以控制电动汽车的振动以及噪声。此外, 如果实现车身的轻量化目标, 那么电动汽车就可以拥有较强的续航能力, 所以, 不断优化设计电动汽车车身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1 设计车身骨架的必要性 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车身。当前, 电动汽车主要是从传统汽车改装过来的, 驱动装置也从发动机变成了电机。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和布置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改装后, 操纵的稳定性不断下降, 平顺性能也有所下降, 它限制了动力和控制系统的空间布置, 续航方面也存在问题。所以, 人们必须研究出新款的电动汽车车身, 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和动力性能, 减少成本, 使得我国电动汽车可以批量化生产, 从而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同时, 人们既要考虑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 又要考虑其车速提高问题, 人们要研发出好的动力系统, 并减轻汽车重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驾驶的动力性, 还可以减小悬架的横摆惯量, 使得汽车具有稳定的操纵性。所以, 轻量化已经成为我国电动汽车设计追求的目标。 2 车身骨架设计的原则

轮胎轻量化改善方案

轮胎轻量化改善方案 引言 在汽车工业中,轮胎是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环保意识 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重视,轮胎轻量化改善方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轮胎轻量化改善方案,并探讨其对汽车性能、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的影响。 1. 轻量材料的应用 传统的汽车轮胎通常使用钢帘线和橡胶材料。然而,使用更轻、更强的材料可 以有效减少轮胎重量。近年来,一些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开始被应用于轮胎制造中。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和耐磨损等优点,使得轮胎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 2. 结构优化设计 轮胎的结构设计对轻量化改善方案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轮胎的 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整体重量。例如,采用更薄的胎面和合理的花纹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同时保持良好的操控性能和抓地力。 3. 空气压力控制技术 适当的轮胎空气压力对轮胎性能和汽车燃油效率有着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 轮胎空气压力都会导致轮胎磨损加剧、操控性能下降和燃油消耗增加。因此,通过空气压力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轮胎的最佳充气状态,提高燃油效率并减少轮胎磨损。 4. 花纹设计的优化 花纹设计是为了提高轮胎与道路之间的摩擦力,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和抓地力。通过优化花纹设计,可以减少轮胎与道路之间的滚动阻力,从而降低燃油消耗。此外,优化的花纹设计还可以增加轮胎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5. 智能轮胎技术的应用 智能轮胎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在轮胎内部嵌入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对轮胎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反馈。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调整轮胎的工作状态,例如实时调整空气压力和花纹设计等,以提高整体性能和燃油效率。

轻化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轻化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轻化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涵盖了化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它以各类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合成、改性和加工,实现材料的性能改善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本篇文献综述将重点讨论与轻化工程相关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应用领域。 一、轻化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自轻化工程的概念提出以来,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最早的轻化工程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合成和改性方面,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添加轻质材料(如泡沫剂、微球等)实现材料的密度降低和性能改善。近年来,随着对环境和能源资源的关注日益增强,轻化工程在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潜力。例如,将轻化材料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和电子等领域,可以减轻设备重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二、轻化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在轻化工程领域,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实现材料的轻质化和性能改善。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合成、改性、表征和加工。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共聚合和物理合成等手段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和轻质结构的材料。改性方法则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和填充剂等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力学测试和显微镜观察等,用于评估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加工方法包括注塑、挤出、压制和熔融挤压等,用于将轻化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三、轻化工程的关键技术与创新 为了实现材料轻质化和性能改善,轻化工程领域积累了许多关键技 术和创新。其中,常见的关键技术包括泡沫化、微球化、纳米化和复 合化等。泡沫化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气泡形成和稳定性,制备出具有高 孔隙率和低密度的轻质材料。微球化技术则可以通过控制微球粒径和 壳层结构,实现材料性能的调控和功能的增加。纳米化技术通过制备 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导电性等性能。 复合化技术将不同材料的优势相结合,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四、轻化工程的应用案例 轻化工程的应用案例多种多样,涉及到汽车、航空、建筑、电子、 包装等众多领域。以汽车行业为例,轻化工程可以通过使用轻量化材 料代替传统材料,如使用铝合金代替钢材,以减轻车身质量,提高燃 油经济性。同样,在航空领域,轻化工程可以通过使用复合材料制造 飞机部件,减轻飞机总重量,增加载重能力和飞行效率。此外,在建 筑和电子领域,轻化工程也为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结论 随着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轻化工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技 术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 看到轻化工程在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轻化工程有望继续发展壮大,并在环保节能、资源回收和制造业升级 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加强轻化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 意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作出贡献。

汽车仪表板横梁轻量化技术简介

汽车仪表板横梁轻量化技术简介 【摘要】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已成 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轻量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乘用车仪表 板横梁,其目的是在保持车身强度和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整车重量, 以提高整车性能。动力性能、降低油耗、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随着环保节能要 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轻量化。 主题词:仪表板横梁;轻量化;轻质金属 0.引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企业更加重视汽车轻量化技术。这不 仅是因为汽车的质量好坏与汽车的燃油利用率和汽车的CO2排放量有关,而且汽 车的质量与汽车的性能密切相关。汽车仪表盘横杆总成是车身前总成中的关键部件。它不仅承担着连接左右侧围板的作用,还对车身各部分起着支撑作用。 1、汽车仪表盘大梁轻量化技术现状 仪表盘部件作为汽车内部控制的主要部件,包括方向盘、抬头显示器、娱乐 主机、空调出风口、安全气囊等,汽车仪表盘的横梁是汽车的主要承载部件乐器。它是汽车车身的前部,其结构、强度和刚度的综合性能非常关键。横梁(CrossCarBeam,CCB)是与车身直接连接的重要的承重框架部件,为整车电控 模块提供安装接口,直接影响工程设计、驾驶操作及噪声、振动和车辆的声学粗 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不合理的CCB结构很可能导致与之相关的部件发生变形,导致性能失效,影响驾驶员的安全。此外,CCB在车身与转向系统的连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承载车 辆的转向管和方向盘。如果CCB刚性不够或强度不够,会导致方向盘抖动,导致 驾驶室NVH性能恶化。从而降低驾驶舒适性。乘用车CCB通常采用钢梁焊接金属 支架结构。由于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CCB设计

绿色制造工艺在汽车零配件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绿色制造工艺在汽车零配件机械加工中 的应用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汽车业发展迅速,汽车数量不 断增多,汽车类型日益多样化,为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自然生 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很多汽车零配件生产制造企业普遍存 在产品升级及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无法满足当今人们对生态环境诉求,以及汽 车零配件环保需要。汽车零配件机械加工制造中,采取绿色制造技术,可以较大 程度的降低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提升汽车零配件加工资源使用效率,保证企业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平衡发展。由于国内汽车零配件加工绿色制造工艺发展时间 较短,相较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想彻底的改善当下汽 车零配件加工环保与资源浪费问题,必须对绿色制造技术于汽车零配件加工过程 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全面推动中国汽车业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制造工艺;汽车零配件;机械加工;应用 前言:当前,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 境问题。把绿色制造业应用于汽车零配件加工中,符合汽车行业绿色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制造技术概述 绿色制造技术是一项在机械加工技术和工艺改进的现代化技术,在汽车零配 件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的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被广泛用于 机械生产、制造以及包装等各个方面,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利益保障。该技术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消耗把控技术,即机械进行加工与生产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际 需要,对物料进行科学的选择;

(2)废物回收再利用技术,即在机械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通过 相关技术,对这些下脚料进行二次回收与利用; (3)环境污染降低技术,即机械加工时,严格把控毒害气体,达到环保目的。 2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零配件加工中的应用要求 2.1产品设计要求 在绿色制造技术背景下,汽车零配件加工面临的设计挑战主要表现为降低生 产加工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零配件工艺是基于制造和机械加工 等相关项目,通过优化参数和性能,重点实现汽车零配件的整体设计。总体来看,绿色制造工艺对汽车零配件加工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生产成本和环境污 染等方面,其中资源消耗可以借助轻量化设计、复合材料和工艺设计成本效益进 行调整。并且控制可以采用环保材料进行调节。环境污染可通过回收零件、再加 工等方式加以控制。 2.2生产过程要求 汽车零配件的制造和加工过程包括原材料下料加工、生产制造和测试检查, 其中主要过程为冲压、焊接、装配、喷涂等。在每个汽车零配件制造和加工阶段,都涉及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从制造和加工过程 入手。减少过程中冲压零配件边缘物料的消耗,合理回收并利用下料或冲压废料,减少成本浪费;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对环境 破坏比较大的油漆喷涂工序,要制定合理的工序流程,配备满足标准要求的净化 设备,以减少对空气及水质的污染。 3绿色制造工艺在汽车零配件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3.1绿色加工材料 汽车零配件机械绿色制造加工中,材料是启动绿色制造技术的基础前提,其 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着产品整体性能和质量。近年,我国有关行业在绿色加工材

全球及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发展综述及展望

全球及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发展综述及展望 一、引言 汽车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减震器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将对全球及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全球汽车减震器产业概述 1.产业规模与增长 全球汽车减震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达到了数十亿美元。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消费者对车辆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提高,汽车减震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主要市场参与者 全球汽车减震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业减震器制造商以及一些新兴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3.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减震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轻量化、高性能和智能化是汽车减震器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减震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现状 1.市场规模与增长 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元。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提高,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产业布局与集群 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一些地区还形成了专业化的减震器生产基地,提高了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

3.政策环境与影响 中国政府对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减震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汽车减震器技术发展与创新 1.材料与工艺改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减震器的材料和工艺也在不断改进。目前,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减震器的制造中。同时,一些企业还采用了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提高了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 2.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 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减震器的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研发智能化的减震器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同时,电动化趋势也推动了减震器的电动化发展,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更加稳定和舒适的行驶体验。 3.未来技术预测 未来,汽车减震器技术将继续向轻量化、高性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绿色环保的减震器技术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减震器系统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分析 1.消费者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提高,对汽车减震器的性能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消费者对于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了绿色环保的减震器技术的发展。 2.行业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综述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综述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热点与趋势。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进行综述。 一、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当前主流的电池类型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而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选择。 但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容量损失、过度充电和排放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开发新的电池材料、改进电极结构、提高电池寿命等。 二、电机技术方面的研究 电机也是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主流的电机类型包括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变磁同步电机。 目前,电机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走向了高效、轻量化和安全性能的方向。例如,大力推广轴承全集成、外置式直驱电机等,以提高电机效率。 三、电控技术方面的研究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中的智能化核心,对车辆行驶状况、能 耗策略等进行优化控制。 当前,电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新的控制算法、提 高能量回收利用率、降低能耗等方面。 四、充电技术方面的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充电技术的研究成为行业内关注 的热点。 当前,充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规范充电标准等方面。 五、智能化技术方面的研究 智能化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智能化 技术的研究集中在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减少驾驶员遇到的不可控因素,增加驾 驶安全性。 车联网方面,可以通过对车辆的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能量管理、协调车辆行驶等。 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化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包括自动泊车、 自动驾驶巡航等功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未来汽车行业具有 重要的价值。

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的发展综述

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的发展综 述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货物列车的轻量化设计成为趋势。采用轻型部件可以显著地降 低车辆的质量,达到了货车重载、低动力的目标。轻型部件的刚度小,采用传统刚体模型不 能准确模拟实际性能。本文介绍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的发展,研究证明刚柔耦合模型可以 比较准确的模拟实际车辆的性能。 关键词:重载货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 1引言 重载货车的大轴重转向架的低动力设计以及车体的轻量化设计都要求尽量地降低质量, 所以在重载货车设计中应用了大量轻型部件。传统的车辆动力学仿真计算将车辆中的各个部 件均考虑为刚体,根据实际情况,刚体之间、刚体与固定坐标系之间用铰接、力元等联系起来,以此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由于轻型部件的刚度比以前的小,而车辆运行 速度的提高,部件之间的作用力增大,所以这些部件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对较大的 弹性变形。所以这种将所有部件全部考虑为刚体建立的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现代新设计的车 辆的性能。因此,将车辆结构中一些刚度比较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弹性变形的一些部 件考虑为柔性体,其它部件仍考虑为刚体,以此建立的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可 以更准确的模拟实际车辆的性能。这种方法在车辆动力学模拟及部件疲劳寿命预测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 2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原理 多体系统是由若干刚体或柔体通过力元或铰连接而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多体系统的基本 元素包括:惯性体、力元、约束和外力(偶)。多体系统动力学主要应用在机构的静力学分析、特征模态分析、线性响应分析、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等,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复 杂机械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主要研究客体本身刚度较低、受冲击易发生变形或客体的附属部件 刚度较大而本身刚度较低,在进行耦合之后,会产生弯曲、变形等特征的大型动力学系统, 分析动力学特性时需要考虑其弹性振动的影响。由于柔性体上任意两点的位移在受到外界激

汽车座椅轻量化结构设计与优化

汽车座椅轻量化结构设计与优化 摘要:随着汽车总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与能源、环保之间的矛盾己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低碳时代的到来和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汽车轻量化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之一。从而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从座椅骨架材质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及成形工艺分析等方面入手对汽车座椅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研究。 关键词:汽车座椅;轻型化;结构设计;铝合金;低压铸造 随着汽车总保有量和新增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耗油量及汽车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及颗粒的排放量也在快速增加。在能源日益紧缺,环境同益恶化的今天,这种矛盾己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能源危机和低碳环保的巨大压力,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最现实的方法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就是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1.汽车轻量化概念 汽车轻量化(Lightweight of Automobile)就是必须在保证汽车使用性能,如强度、刚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汽车的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并且降低废气污染。汽车轻量化并不只是简单地降低汽车重量,还包含了许多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 根据美国铝协会研究,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其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车重量每减少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降低O.3~0.6L,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约59/km。 总的来说,实现汽车轻量化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利用有限元方法,拓扑优化方法改进汽车整车结构及零部件结构,实现结构件材料分布最优化;二是利用各种轻量化材料,包括高强度钢板材料和轻质材料。 结构轻量化设计就是利用有限元法和现代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以减轻汽车车身、各零部件如发动机、承载件件和内饰件的重量。结构优化设计即在保证产品达到某些性能目标(如强度、刚度)并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改变某些设计变量,使结构的重量最轻,这不但节省了材料,也便于运输和安装。优化设计以数学规划为理论基础,将设计问题的物理模型转换成数学模型,运用最优化数学理论,以计算机和商业软件为优化工具,在充分考虑多种约束的前提下满足设计目标的最佳设计方案。有限元法在结构设计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使任何复杂的工程问题,简化为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广泛使用的结构优化工具Altair Optistruct,以有限元法为基础,提供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形貌优化、自由形状优化等多种优化方法,可以对汽车车架结构及各零部件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在有效满足设计功能及外型要求的前提下,先经过概念

商用车车架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商用车车架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摘要:车架在商用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是组成整车的重要零部件,若该项技术存在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商用车整体质量降低,进而对使用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为避免对商用车后续使用产生影响,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各项需求,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文献资料,围绕商用车车架技术现状展开探讨,并重点对该项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为车架设计开发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商用车;车架技术;现状;未来发展 引言:在商用车制造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由于车架技术是商用车组装的重要基础,故而其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为促进商用车发展,提高其整体质量,满足用户具有的各项需求,必须掌握商用车车架技术现状,全面加强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对车架开发方向进行明确,提高商用车车架技术应用水平,充分体现其核心价值,该点对促进商用车制造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商用车车架技术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商用车不同主机厂车架可根据不同性质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欧美系直通梁车架与日系变截轻量化车架。两种类型具有较大差别,且优缺点存在差异。我国不同主机厂在对标开发过程中与上述两种类型具有较大差别,针对轻卡方面而言,多是以江淮与福田等主,重卡方面多是以二汽及重汽等为主。其余主机厂为防止产权问题发生,多是进行相互借鉴,但不存在本质区别,导致模具投入及开发成本等资源的浪费现象发生。通过对江淮、福田、北奔及上汽红岩等多个主机厂车架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几项区别。 1.1.截面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重汽、江淮、福田、四川现代及江铃等多个主机厂的重载板轻卡车架在大致方向上级别相同,其在设计工作中选择对“大相似,小改动”形式进行利用,突出自身基本特征,以此防止产权问题发生。 1.2.钢材材料 当前多数主机厂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多是以企标为主,且部分对钢铁厂进行指定[1]。在此基础上,各自构建标准,但整体上各成分均相同的现象形成,导致采购规格数量增加,在原材料组织临时采购的过程中,市场不存在现货或采购成本较高的局面形成。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发现在我国各大重卡中,陕重汽与江淮对国标牌号进行利用,其他厂家则对企标牌号进行利用。其中,济南重汽与一汽解放等虽已构建相应标准,但其相对应的成分牌号与610L具有一致性。整个行业在牌号方面已得到有效区分与规范。此外,不同厂家多是将自身牌号作为基础,其在屈服强度方面与其他厂家相同,抗拉上控制上下限及断后延伸率上则具有较大差别。在长期发展中,厂家未深入探索应力及镰刀弯方面,导致不同批次的产品性能出现较大差别。 1.3.零部件 厂家为提高对板簧高度的控制水平,选择对一种上下可调的铸件进行设计。针对该铸件而言,其在一汽红塔、长安、江淮、福田及重汽豪沃等主机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从整体结构的角度出发,可发现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通过对其尺寸进行比较,可发现不同主机厂的设计尺寸具有较大差别,导致车架供方在未深入分析模具结构及加工余量的基础上,不同厂家即擅自开模,导致成本浪费现象发生。 1.4.大梁加工工艺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我国市场纵梁加工工艺可根据不同性质划分为两种类型,具体内容如下:①传统开平板、落外形与切割、冲孔、成型、清洗、铆接工艺;②分条、辊压、三面冲孔、切割、折弯、铆接工艺。针对第一种生产方式而言,其在异型大梁生产作业中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多是被应用在轻卡中。第二种生产方式多是被应用在直通式大梁,在重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此外,部分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综述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综述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若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若车桥、变速器等机构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由此可见,伴随轻量化而来的突出优点就是油耗显著降低。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的轻量化对减轻汽车自重,提高整车燃料经济性至关重要。同时,轻量化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车辆操控稳定性和一定意义上碰撞安全性的提升。车辆行驶时颠簸会因底盘重量减轻而减轻,整个车身会更加稳定;轻量化材料对冲撞能量的吸收,又可以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因此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性研究课题。 一、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内涵是: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然而,汽车轻量化绝非是简单地将其小型化。首先应保持汽车原有的性能不受影响,既要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要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汽车本身的造价不被提高,以免给客户造成经济上的压力。汽车轻量化技术包括汽车结构的合理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两大方面。一方面汽车轻量化与材料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优化汽车结构设计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与汽车自身质量下降相

对应,汽车轻量化技术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1)轻质材料的使用量不断攀升,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塑料、粉末冶金、生态复合材料及陶瓷等的应用越来越多;(2)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和结构分析等技术也有所发展;(3)汽车轻量化促使汽车制造业在成形方法和联接技术上不断创新。目前,国内汽车轻量化材料正在加速发展,新型智能材料逐渐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应用。车用高性能钢板、镁合金已在汽车上有所应用。如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变速器壳体采用镁合金。随着镁合金材料的技术进步及其抗蠕变性能的进一步改善,自动变速器壳体以及发动机曲轴箱亦适合改用镁材料制造。若曲轴箱由铝改为镁,则可减轻0%左右。传统的轿车车身结构是钢车身,现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度钢、精练钢、铝合金和夹层钢车身结构,其制造工艺有柔性化板材辊轧、剪拼焊接工艺技术、薄壁制造技术等。不锈钢与强度较高的碳钢相比,表现出不少优点,例如延展性更好、强度更高、更适合形状复杂的覆盖件成形。上世纪80年代,重庆汽车研究所就开展了双相钢研究;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公司也在轿车车身上进行了高强度钢板的初步应用试验。在结构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目的,国内已从主要依靠经验设计逐渐发展到应用有限元等现代设计方法进行静强度计算和分析阶段。目前出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车身模具开发技术,如湖南大学与上汽通用五菱在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开发了CAD系统CAXA,并已经开展了客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利

以轻量化为目标的汽车车身结构优化方法综述

以轻量化为目标的汽车车身结构优化方法综述 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量引起排放和油耗问题。车身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轻量化有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文章介绍了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三种优化方式在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并对车身轻量化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标签:轻量化;拓扑优化;尺寸优化;结构优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汽车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其油耗排放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汽车车身质量约占汽车总重的40%,空载情况下油耗约占整车油耗的70%[1]。其轻量化的目标在于尽可能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并且提高操稳性以及碰撞安全性。本文通过总结车身轻量化优化方法,介绍不同的优化步骤,并对车身轻量化优化设计进行展望。 1 汽车车身轻量化研究背景 汽车自1886年诞生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汽车车身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车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表明,汽车车身质量每减轻1%,相应油耗降低0.7%[2]。 轻量化研究,是在满足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适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车身质量,以实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目标[3]。轻量化的实现不仅满足了汽车的基本性能要求,且缓解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也没有提高汽车设计制造成本,故汽车车身轻量化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轻量化结构优化方法 目前,以汽车车身轻量化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结构优化。优化设计通常由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约束条件三个因素组成。拓扑优化是在整体优化之前,设计空间确定后对材料布置格局进行优化,但是拓扑优化是从宏观出发,在某些细节方面可能并没有达到最优,因此在拓扑优化之后需要进行尺寸和形状优化。 2.1 拓扑优化 拓扑优化是在给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不停地迭代,重新规划材料的分布和连接方式;是在工程师经验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区域和目标函数,确定变量以及约束条件,使车身结构最终既满足性能要求又减轻了质量[4]。拓扑优化通常将有限元分析和数学算法结合起来。

新能源汽车技术综述

新能源汽车技术综述 【1】新能源汽车技术综述 在当前全球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 油汽车的理想选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 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为推动汽车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起到了重 要作用。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出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 评估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新兴领域。 【2】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深度评估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深度评估即对其核心技术进行细致剖析,我们将从 动力系统、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出发。 【2.1】动力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电机、变速器和控制 系统。电机是驱动车辆前进的关键装置,根据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机类型也有所不同。在混合动力车型中,电机主要起到辅助 作用,通过回收制动能量提供额外动力;而在纯电动车型中,电机则 起到主要驱动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控制系统的智

能化程度对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效能至关重要。 【2.2】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其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电池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固态电池等。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轻量化和长寿命等优点成为主流电池技术。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高、安全性有待提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固态电池则被认为是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但其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 【2.3】充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是确保车辆正常使用的基础设施。目前,常见的充电技术主要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快充两种方式。交流充电适用于家庭和公共充电桩,其充电速度相对较慢;而直流快充则可以在短时间内为电池充满电,但需要配备相应的高功率充电器和设备,因此多用于充电站等专用场所。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充电速度的提高和充电设施的普及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4】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可以提高车辆

铝合金汽车轻量化铝型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铝合金汽车轻量化铝型材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及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铝及铝合金的绿色环 保性能也正在被社会广泛认可,其应用规模快速增长。在交通运输领域, 以铝代钢以实现汽车轻量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除具有优异的性能外,铝还 具有易于回收利用的特性。从整个铝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产业链前端的 铝土矿行业主要为以矿产资源为导向的开采型行业;氧化铝与电解铝则是以 标准化加工为特点的制造行业。而处于产业链中端的铝加工行业需要根据 下游应用行业的不同,生产出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技术工艺水平要求较高,是一个应用导向的行业。在铝加工方式中,挤压是最重要的加工方 法之一。铝型材是通过对铝合金铸锭进行加热、挤压、表面处理等工序, 生产得到的具有不同截面与表面的铝合金型材,广泛用于建筑、汽车轻量化、交通运输、自动化设备、消费电子、电信通讯等下游领域。我国铝 挤压企业众多,但其中,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较为薄弱。随着铝挤压材 行业逐渐进入行业整合阶段,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大规模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同时将淘汰一部分资金实力较弱、竞争能 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因此,在此市场供求情况下,规模与资金成为进入该 行业的重要壁垒,未来具有相当规模的铝挤压材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汽车的日益普及,使汽车燃油消耗、碳排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峻。汽 车导致的二氧化碳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面对严峻的环保压力,世 界各国均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车油耗标准,通过不断趋严的标准引导汽车环

保升级。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我国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制定 工作,以切实行动推动汽车油耗标准降低。基于铝合金的汽车轻量化改造 是实现油耗降低的重要途径。目前而言,在汽车上使用铝合金对钢材进 行替代,是进行汽车轻量化的最主要途径。以车身结构与保险杠为例,用 铝型材替代钢材,可减轻重量30%-40%,且保持有与钢结构具有同等的抗冲击强度,能有效吸收冲击,保护人身安全。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16年,我国汽车单车用铝量有广阔的提升空间。纵向对比来看,我国汽车 将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较2015年减重10%、20%、35%的 目标。为完成该目标,我国汽车单车用铝量也将持续增长。可见,我国 汽车用轻量化铝型材发展空间广阔。 该铝合金汽车轻量化铝型材项目计划总投资8595.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248.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69%;流动资金2347.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3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602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292.35 万元,税金及附加149.17万元,利润总额3736.65万元,利税总额4401.22万元,税后净利润2802.4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98.7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47%,投资利税率51.20%,投资回报率 32.60%,全部投资回收期4.57年,提供就业职位326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