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重点

一、概念与名词

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

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殖,在短时间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2、试管外生根技术

——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生根这一环节,不仅避开了瓶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省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P8)

4、细胞全能性

——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P26)5、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形成层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种器官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6、胚珠培养

——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后,取胚珠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的过程。有时也把胚珠连同胎座一起取下来培养。

7、离体叶的培养

——在自然界,很多植物的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从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植物,离体叶培养指包括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在的叶组织的无菌培养。它大多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茎和根。其中叶片培养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8、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材料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即对植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离体诱导使其称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9、外植体

——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0、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是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1、花粉培养

——花粉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2、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中除去细胞壁具有细胞全能性的裸露部分。

13、转基因林木

——转基因林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林业生产或者林产品加工的森林植物。

包括转基因森林植物、转基因森林植物产品、转基因森林植物的直接加工品、含有转基因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其它相关产品。

14、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

——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系统,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植物个体为工厂生产具有商业价值的生物制品的方法。

15、诱导抗病性

——诱导抗病性是指利用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处理植物,以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并产生局部或系统抗性的现象。

16、反义技术

——反义技术是指根据碱基互补原理,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合成特定互补的DNA或RNA片段,以抑制或封闭某些基因表达的技术。

17、玻璃化

——实践表明,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

18、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按着人们的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在体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载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将其引入到没有该DNA的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19、驯化

——驯化是指试管苗移植前可将培养瓶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3-10d,让试管苗接受自然光的照射,感受自然温度的昼夜温差现象,使其壮实,然后再开瓶移植,经过较低温、湿度的处理,以适应自然温、湿度条件。

20、脱毒苗

——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二、是非与选择

1、林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优质、高抗、速生林木良种培育,良种苗木工厂化繁育,有益天然产特离体生产,林业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材生物技术等其它林业生物技术。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需经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3、根据起因不同,植物细胞的死亡分为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

4、器官培养程序包括:无菌外植体的获得、初代培养物的建立、培养物形态发生、植株再生等环节。

5、植物营养器官培养主要包括:根段培养、茎段培养、叶培养。

6、植物繁殖器官培养主要包括:花器官培养、幼果培养、种子培养。

7、原生质体培养的体细胞变异大于细胞培养的变异,而细胞培养的变异又大于组织器官培养的变异。

8、优良变异的筛选方法有:直接筛选法、间接筛选法。

9、细胞变异的类型包括:自发产生的变异、诱发产生的变异。

10、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比例高时产生芽,比例低时产生根。

11、由完整的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叶片是分离单细胞的最好材料。

12、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均一性好,细胞生长迅速。

13、植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单细胞培养、单倍体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14、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两大类:生长素类,如2,4-D、IAA、NAA等;细胞激动素类,如6-BA、TDZ和ZT。

15、原生质体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与组织培养基类同,只是添加了渗透压稳定剂。多数情况下所用的培养基是MS、B5或它们的衍生培养基。

16、花卉基因工程研究的容主要有:香味基因工程、花发育基因工程、花卉保鲜基因工程、花卉株型基因工程、花卉抗性基因工程等五大方面。

17、自1986年第一株转基因树问世以来,不同树种的转基因工作相继开展。

18、对于植物悬浮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应符合:合适的氧传递、良好的流动性、低的剪切力等要求。

19、根据诱导子的来源可将其分为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真菌、细菌、病毒,还包括一些病原体的非致病性生理小种、选择过的非病原体、弱致病性病原体、强致病性病原体以及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毒性产特;非生物因子包括一些物理和化学因子,如损伤、电击、高温、紫外线、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

20、从实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21、母液是欲配制液的浓缩液,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一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22、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儿、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

23、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是蔗糖。

24、无菌操作接种时,在操作前和操作期间要经常用于擦拭双手和台面的酒精浓度是70%。

25、根、茎、叶、花、果、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中柱鞘等植物体细胞均可作为培养材料,诱导形成完整植物体。(√)

26、以小孢子和大孢子细胞等植物性细胞为培养材料,可诱导形成完整植物体,该植物体叫单倍体,能正常开花结实。(╳)

27、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温度、光照(如紫外线、湿度、通气状况)均会影响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28、愈伤组织是尚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团,其生理年龄几乎为零。(√)

29、每种激素必须单独配成母液,浓度一般配成1mg/ml。(√)

30、一般来讲,继代时间越长、继代次数越多,细胞变异的几率就越大。(√)

31、茎尖培养与脱毒中,能否培养成功关键在于培养基。(×)

32、平板培养是花粉培养的一种方式。(√)

33、原生质体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

34、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

35、无病毒植株实际应用中最大的问题并非重复感染。(×)

36、机械法分离原生质体的主要缺点是原生质体的产量很低、方法繁琐费力。(√)

37、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又可以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

38、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PH值都在5.8-6.0之间。(×)

39、花粉培养是将花粉从花药中游离出来,成为分散或游离态进行培养。(√)

40、单细胞培养中选择优良细胞株常用平板培养法。(√)

三、简答与问答

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外植体

(1)外植体的基因型,(2)外植体的类型,(3)外植体的来源,(4)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5)外植体的大小,(6)极性,(7)继代培养次数

2、芽的增殖途径

3、培养基(1)基本培养基,(2)碳源,(3)氮源,(4)植物激素,(5)培养基中其它因子

4、培养条件(1)光照,(2)培养温度,(3)容器气体成分,(4)湿度

2、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污染, 2、外植体褐变 3、试管苗的玻璃化

4、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

5、遗传稳定性

3、植物离体快速繁殖中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

答: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有:

(1)植物种类和品种(基因型),含有单宁、酚类化合物、多酚氧化酶活性大、色素含量多的植物较易发生如苹果。(2)外植体的生理状态,成年期>幼龄期,老熟组织>幼嫩组织,夏季>春冬季。(3)取样时间不当,培养时间过长,长时间不继代。(4)培养基,无机盐浓度过高,细胞分裂素过高。(5)温度,过高(6)光照,高光。(7)外植体受损程度,受伤严重,消毒剂毒害。

克服措施有:

(1)外植体选择的时间、季节、部位,遮光处理。(2)适宜的培养基。(3)合适的培养条件。(4)加入抗氧化剂,使用VC,PVP,活性碳。(5)缩短继代时间。(6)减少外植体受损程度及合理使用消毒剂。

4、林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8-9)

答:(1)林业生物技术是以森林群落(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产品生产。

(2)林业生物技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服务。

(3)林业生物技术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以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定向培育林木新品种。

5、花器官培养的意思有哪些?

答:花器官培养的意义有:

(1)通过离体花芽培养可了解整体植物和源激素在花芽性别决定中所起的作用;

(2)可以了解花器官各部分对果实和种子发育的作用;

(3)、外源激素在果实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4)生产上也可用于珍贵品种的扩大繁殖。

6、简述种子培养的技术

答:种子培养技术包括:

(1)种子灭菌:种皮厚或不饱满的种子,宜用0.1%升汞消毒10-20min。幼嫩的或发育不全的

种子,宜用饱和漂白粉消毒15-30min。若种子上有绒毛或蜡质,应先用95%酒精或吐温80处理,提高消毒效果。对壳厚难萌发的种子,可去壳培养。

(2)培养基:

A.促种子萌发用MS培养基,加或不加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则可加入6-BA或2,4-D。

B.无胚乳种子(棉花、大豆、花生、向日葵、番薯、马铃薯、苹果、烟草、薄荷)应适当加生长素。

C.一般糖浓度为1-3%。

D.打破休眠可加GA,或在接种前浸种处理。

(3)接种:把种子按每瓶3-5粒放人培养瓶中,均匀排列。培养温度20-28℃,培养光强为1000-20001x,每天光照时间10-12h。

7、简述组培中细菌污染的症状与致因

答:组培中细菌污染的症状是:菌落呈黏液状或浑浊的水渍状痕或出现泡沫的发酵状等情况,颜色多为白色,与培养基表面界限清楚,接种后1~2天发现。

引起细菌污染的可能原因:外植体、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操作不当、接种工具、呼吸、不干净的手、室不干净等。

8、简述组培中真菌污染症状与致因

答:组培中真菌污染的症状是:菌落多为黑色,绿色,黄色,白色的绒毛状,棉絮状,与培养基表面界限不清楚,接种后3~10 天发现。

引起真菌污染的可能原因:周围环境、空气污染、超净工作台、操作不当、器皿瓶口大等。

9、简述细胞悬浮培养的优点

答:细胞悬浮培养的优点主要有:能大量提供比较均匀一致的细胞,细胞增殖的速度比愈伤组织快,适宜大规模培养,成为细胞工程中独特的产业。

10、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营养与环境条件

答:营养条件包括:

无机营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营养(维生素类、肌醇、氨基酸、天然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琼脂,碳源,抗生物质,抗氧化物,活性炭等。

环境条件包括:

温度,光照,湿度,渗透压,pH值,气体。

11、简述一个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一个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具备的以下条件:

第一、清洗和储存玻璃器皿、塑料器皿和其他实验器皿;

第二、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储存;

第三、植物材料的无菌操作;

第四、可控温度、光照、湿度的条件,以便对材料进行体外培养;

第五、培养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

12、简述MS培养基的主要特点

答:MS培养基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它的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13、简述继代培养时材料玻璃化的解决办法

答:继代培养时材料玻璃化的具体解决办法为:

①增加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以降低培养基的水势;

②减少培养基中含氮化合物的用量;

③增加光照;

④增加容器通风,最好进行C02施肥,这对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的现象有明显的作用;

⑤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的现象发生;

⑥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可以考虑加入适量脱落酸。

14、简述基因工程有突出的特征:

答:基因工程有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是可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转移到与其毫无关系的任何其他受体细胞中,因此可以实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

第二是某一段DNA可在受体细胞进行复制,为准备大量纯化的DNA片段提供了可能,拓宽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

四、实践与案例

1、试述提高试管苗驯化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答:试管苗驯化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

(1)因:一般地,试管苗细长、黄化、根系发育不良者移栽成活率低。试管苗叶片浓绿、茎粗壮、根系发达及长势好者移栽成活率高。

(2)外因:光、温、水、气、湿度、有无杂菌、管理技术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提高试管苗驯化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1)努力提高试管苗的质量,要求:有针对性调整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

(2)及时出瓶驯化,避免苗老化。

(3)出苗时可以考虑使用生根粉。

(4)选用合适的基质,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

(5)定期喷施营养液及杀菌剂,防虫防病;结合浇水浇灌营养液。用自来水浇灌时可不用加微量元素,一般一周一次,初期浓度低0.15-0.2%,后期可增加到0.3%。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同时每隔7-10天交替喷1000倍的百菌清或灭枯净。

(6)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试述茎尖培养的方法及步骤

答:茎尖培养的步骤有:取材——材料处理及消毒——接种——培养——驯化移栽

(1)取材

①直接取材:在生长旺盛、枝条健壮、无病的母株上选生长不久、杂菌污染少的顶梢(1-2cm)(取前可喷杀菌药,可顶芽或侧芽)。

②从试管苗获取。

(2)材料处理及消毒

将采集到的茎尖切成0.5-1.0cm长→→去叶(休眠芽预先剥除鳞片)→→流水冲洗2-4h →→ 75%的酒精中处理30s →→稀释20倍的次氯酸钠中浸5-8min(取自老枝条上的可适当延长时间)→→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准备接种。

(3)接种

接种前再剥掉一些叶片,使茎尖0.5cm →→接种。要求:随切随接,动作迅速。亦可将切下茎尖材料在1-5% VC液中浸一下。

(4)培养

1)培养基①基本培养基 MS、White、B5、Heller培养基。②蔗糖作碳源效果好,浓度2-3%。

③激素(2,4-D,IAA, NAA )和有机添加物有明显影响。但激素浓度以0.1mg/L为宜,不要太高。

茎尖生长状态:生长太慢:茎尖不增大→→变绿→→细胞逐渐老化→→休眠。原因: 生长素浓度太低;温度过低或过高。

生长太快:茎尖迅速增大→→愈伤组织→→丧失成苗能力。原因: 生长素浓度过高;光照太弱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办法优选稿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技术办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项目 实 施 方 案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紧紧围绕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防治工作实际,以控制重点区域主要有害生物为目标,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巩固湿地恢复与治理成果,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黑河湿地,建设生态张掖”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市区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使全市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市区园林绿化水平及档次不断得到提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市区园林绿地中呈蔓延之势,导致蚜虫、槐木虱、红蜘蛛、蚧壳虫等病虫害危害不断加剧,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市区园林绿化苗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及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尽管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但由于病虫害发生面积大,防治资金严重短缺,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果不明显。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及市区园林绿地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宣传培训及防治工作,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确保黑河湿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和市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二、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大力加强重要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预报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确保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较大缓解,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序大幅度下降,促进森林健康成果。 项目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设,防治技术人员培训,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 二、项目目标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总体防治率达到85%以上,确保全市生态安全。 三、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 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14种,其中虫害7种,即松毛虫、天牛、木蠹蛾、杨舟蛾、刺蛾、叶甲、蚜虫。 病害7种,即褐斑病、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锈病、黑斑病、赤枯病。 需监测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对象有线虫病、黄斑星天牛、介壳虫等。 四、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农药,突出营林技术、生物农药及其它无公害杀虫剂防治措施。食叶害虫的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100%,对其它林业公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防治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穴状抚育或改变林相为主;天牛以诱捕器诱杀为主;其它病虫害以营林措施及修技抚育等为主。确保无公害防治率达标。 (一)松毛虫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 20××年是“十二五”的头一年,也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害的一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六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等工作,开创森防工作新局面。 工作目标是:20××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60以上、灾难测报准确率达到7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的目标。 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是: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南昌会议和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会议精神。 一是继续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湖南省林业生物灾难应急预案》和《长沙市林业生物灾难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对生物灾难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二是做好参加20××年4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的的预备工作;三是积极推进防治机制创新,努力抓好国家和省5项防治试点工作(国家级:浏阳市承担无公害防治、奖励机

制和效绩考核二项,宁乡县承担信息素监测技术应用一项;省级:浏阳市承担植物检疫规范化执法一项,长沙市林业局承担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二、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突发生物灾难事件的现场演练活动,做好应对生物灾难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抓好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三、落实好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对从疫区来的松科植物及产品全部进行复检,对全市枯死松树进行调查和清理,并查明枯死的原因。对岳麓山、花明楼、灰汤进行重点监测预防;二是建立松材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密切与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协作,共建松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做到全市不出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三是开展红火蚁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监测和除治工作。 四、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一是根据国家新颁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认真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二是要开展专项整治,集中严厉打击森林植物检疫中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规范检疫人员执法行为;四是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五是做好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 五、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控灾减灾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 (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 (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 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蜀柏毒蛾工程防控项目在我区施行以来,为抓好蜀柏毒蛾防控工程,我们继续深入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xx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加大了森防的投入,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控方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适时开展防控,全面完成了万亩的人工防治,万余亩的灯光诱杀,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了我区森林资源安全,也为“天保”工程在我区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调查,科学制定防治方案 去冬今春,我局组织了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全区共设调查线路510条,代表面积31万亩,标准地239个,代表面积万亩,进行了全面调查,监测面积万亩,监测率98%。2月初,我局抽调技术骨干复查了28个点。通过自查,蜀柏毒蛾越冬代发生面积万余亩,其中轻万亩,中万亩,重万亩,主要分布在玉河、白蝉、观太、石板、魏城、徐家、东宣、建华等乡镇及渔父村森林公园、富乐山凤景区等,根据调查,蜀柏毒蛾虫口密度一般在30—100头以上/株,重者达80—

200头以上/株. 根据调查结果,我局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并组织技术骨干,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经济有效,简便、安全的原则,制定了xx区“XX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预案”,详尽地规划了防治区域、防治技术措施及经费预算等。 二、广泛宣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森林火灾,扩散蔓延快,危害性大,年初,区委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题进行了强调,在天保工程会议上区政府及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林业局与各乡镇林业站层层签订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规定了具体的防控任务、目标,明确纳入目标考核。区林业局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面防控计划的制定、经费筹集、技术指导和检查。同时,林业部门围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xx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艰巨性,统防、统治的必要性。宣讲防治措施、办法,放药时间、施药技术、方法。宣传“谁经营谁负担”的原则,增强了全民的防控意识。在3月初组织镇乡林业员及重点地区森林管护人员95人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业务技能。还及时向各乡镇发布了病虫测报4期,通报病虫动态,确保了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抓住时机,科学防治,确保实效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重点 一、概念与名词 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 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殖,在短时间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2、试管外生根技术 ——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生根这一环节,不仅避开了瓶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省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P8) 4、细胞全能性 ——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P26)5、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形成层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种器官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6、胚珠培养 ——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后,取胚珠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的过程。有时也把胚珠连同胎座一起取下来培养。 7、离体叶的培养 ——在自然界,很多植物的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从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植物,离体叶培养指包括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在的叶组织的无菌培养。它大多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茎和根。其中叶片培养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8、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材料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即对植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离体诱导使其称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9、外植体 ——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0、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是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1、花粉培养 ——花粉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2、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中除去细胞壁具有细胞全能性的裸露部分。 13、转基因林木 ——转基因林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林业生产或者林产品加工的森林植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19-03-18T16:42:38.59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6期作者:王志成[导读] 近几年,人们利用有益生物和仿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防治困难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丰富。 王志成 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政府 摘要:近几年,人们利用有益生物和仿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防治困难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丰富。防治策略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概念;形势;防治策略 人类从事林业活动已有1万年的历史,有害生物问题也伴随而生,人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解释为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通过检疫、测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称。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近些年,造林逐步加快,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总体趋势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还有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象征着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和危害,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森防检疫站充分发挥领导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工作考核目标,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对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业务指导机构要积极组织实施具体业务工作,搞好业务指导,确保防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2 加强监测 监测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监测工作是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是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的重点。监测对象要根据寄主树的种类,数年来发生有害生物的区域以及发展状况来确定。监测预警体系要做到对林业有害生物动态掌握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确定监测对象相应寄主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面积,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状况和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分布情况,将各种寄主林分划分界定病虫害区。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确定有一定代表性,能覆盖病虫害常灾区和偶灾区或病虫害发生大面积的线路作为森林病虫害监测踏查路线。 3.3 科学防治 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科学化,科学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改善防治的手段,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利用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等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能减少能源浪费、节省防治成本、降低环境污染、能够持续而长久地发挥其控制效果。因此,要加强推进生物防治示范区建设,提高生物防治比例。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目前,生物化防治的技术手段逐渐专业和成熟,育种过程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育种),利用基因组重组结合的原理,培育出各种植株,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对基础实用型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应当面向基层,以达到扬长补短、相互促进、科技兴防的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先进的病虫害的防治器械与药物,减少其危害。 3.4 加强检疫,强化宣传 当前国际以及国内各地间的人员的交往和产品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危险有害生物的传播机率也随之增加。所以,要按照我国的检疫政策法规认真贯彻执行,要严格管理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从源头抓起,切断传播源。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防治方针和防治技术等。工作人员在检疫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条例,使森林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道路。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5 增加投入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把森防补助资金重点投资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测预防上。投入方式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林业有害生物由经营者自己防治,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减灾防灾计划之中,增加监测、防治、宣传和检疫有害生物设备、基础建设等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从受益人手中收取的补偿资金,做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1] 唐冠忠.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森林生态康复[J].河北林业科技,2009,(03). [2] 宋玉双.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6,(03). [3] 刘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中国林业,2009,(11A).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技术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项目 实 施 方 案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紧紧围绕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防治工作实际,以控制重点区域主要有害生物为目标,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巩固湿地恢复与治理成果,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黑河湿地,建设生态张掖”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市区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使全市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市区园林绿化水平及档次不断得到提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市区园林绿地中呈蔓延之势,导致蚜虫、槐木虱、红蜘蛛、蚧壳虫等病虫害危害不断加剧,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市区园林绿化苗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危及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尽管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但由于病虫害发生面积大,防治资金严重短缺,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果不明显。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及市区园林绿地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宣传培训及防治工作,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确保黑河湿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和市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二、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大力加强重要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预报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确保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较大缓解,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序大幅度下降,促进森林健康成果。 项目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设,防治技术人员培训,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 二、项目目标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以下,总体防治率达到85%以上,确保全市生态安全。 三、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 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14种,其中虫害7种,即松毛虫、天牛、木蠹蛾、杨舟蛾、刺蛾、叶甲、蚜虫。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承包合同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承包 合同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承包合同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乙方承包XX县XX镇面山及县境内高速公路沿线林业有害生物承包防治事宜,特订立本合同,以资信守。 一、承包内容 (一)工程名称:林业有害生物承包防治 (二)防治面积:每代X万亩 (三)承包内容: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乙方负责春、秋两代松毛虫的防治工作。 (四)防治单价及金额:单价X元/亩,总金额: XX 万(元)。防治药物由林业局代购20吨,6500元/吨,共13万元,其余及秋季所需药物由防治公司负责,防治工费为XX万元。 二、防治时间 2015年3月20日-4月25日;2015年8月-9月。 三、结算方式 (一)春代防治结束并验收达标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防治工费的50%费用(8.35万元)。 (二)秋代防治结束验收达标后再次支付剩余合同防治工费的50%费用。 (三)乙方提供报账所需票据。甲方现金或转账至乙方指定账户。 四、承包防治服务标准

按合同签订附件《2015年松毛虫防治作业设计》(以下简称《作业设计》)中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标准进行技术服务,并按《作业设计》标准进行施工验收。 五、甲方责任 (一)甲方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宣传施药过程中防止人畜中毒的注意事项和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做好喷洒质量监督管理。 (二)在承包期内应配合乙方工作,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施工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防治效果验收。 (三)对乙方服务质量不满意,应及时主动告知乙方,并提出合理建议双方共同协商,不断完善服务措施。 (四)按时支付工程款项,保证乙方正常施工。 六、乙方责任 (一)乙方在防治过程中及防治后,上岗防治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防治作业操作规程,保证防治质量和防治作业安全,不能使原有生态遭到破坏,严防机械起火引发森林火灾,否则一切法律后果由乙方自负。 (二)防治过程中乙方须遵循安全生产措施进行防治,做好安全施工培训,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在防治过程中发生的人畜中毒和伤病事故等一切意外事故由乙方自理,甲方概不负责。 (三)甲方如需调整防治地块及范围,乙方需配合调整防治。

市××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思路【可编辑版】

市××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思路 市××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思路 市二六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思路⒈抓好两个省级试点工作,争取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防治工作发展。省厅湘林防[]号文件已将我市平江森林植物医院建设和临湘检疫执法分别列为省级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和植物检疫规范化执法试点单位,试点期为至年。我们也将这两个单位的试点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对平江森林植物医院建设我们将在去年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协调、指导平江林业局就进一步对内加强管理,对外加大宣传,力争今年在跨地域,跨行业上多做工夫,多想办法,以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是月份前针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多的乡镇开展宣传工作,月起分别在华容、君山、临湘等地区开展防治示范工作,争取承接业务,在全市创品牌,树名声,谋效益。对临湘检疫规范化执法试点工作,我们将以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补检等内容为重点,具体工作安排是一季度发文成立领导机构和规范化执法队伍,调整专业执法人员,建立规范化办公室,拟订工作制度。与个竹木检查站建立联系制度,明确检查站负责人员,制度上墙,同时向省政府申请在京珠高速、竹木检查站加挂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牌子。二季度档案归类整理到位。开展专兼职检疫人员培训,全面实行网上办证和规范化执法。启动有害生物监测机制,定期报送信息。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复检开始。三季度向省厅争取资金建设检疫检验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开展工作检查,落实监督制度。四季度开展产地检疫、开展标准化执法试点工作考核,总结试点成绩,查找工作不足,根据工作开展实际

情况得出有关建议和想法,提出整改措施,迎接上级检查。⒉抓好监测预报,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区测报工作的管理力度和检查督促力度,确保测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月份起测报数据每月一报,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今年防治工作关键是做好平江、岳阳县的竹蝗、华容、君山的杨树害虫的防治,力争全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成灾面积、成灾率低于省厅有关考核指标,测报准确率、防治率超过省厅指标,切实保护好我市森林资源。今年上半年我们将争取华容的杨树害虫治理纳入全省杨树综合治理工程,同时督促有害生物发生严重的地区按照省厅要求,认真做好防治预案,以向省级财政争取防治资金。⒊抓好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工作。我市水陆交通发达,木材流通量大,周边地区疫点多,而纸业集团又大量收购松材作为造纸原料,形成松材线虫及其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隐患。我们将以水上、铁路、京珠高速等检疫检查站为依托,大力加强对进入我市的松材及其制品的检疫检查力度。同时在秋季认真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保证松林普查率达,松材调运检疫率达。⒋抓好森防标准站建设。今年元月份,平江森防站已通过省站验收,标准站建设基本达标,成为我市第一个森防标准站。今年,我们将组织临湘、岳阳县、汨罗等森防站开展标准站建设活动,争取能有一到两个单位通过森防标准站验收。⒌做好省厅开展的森防检查准备工作和省厅组织的全省第二届森防知识技能竞赛的准备工作。

林业工程师资料

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定义是,现代林业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追求森林多种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方式。 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目标。 特征:①现代林业是适应现代需求产生的林业发展方式;②现代林业旨在追求森林的多样产出;③现代林业是通过不断调整森林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结构不断优化来满足现代需求的;④现代林业是高度社会化的林业;⑤现代林业是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 我国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必须抓好林业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文明等三方面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共同成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

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3)我国现代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的内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2 退耕还林工程 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其原则。 森林永续利用指的是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森林可持续经营涉及的是如何经营有形的森林资源,特别是指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经营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主题。 (5)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及其特征。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宏观上制定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规划与政策,对森林的无序采伐和破坏加以制约和限制;二是微观上对经营对象实施必要的经营管理技术,

林业生物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 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 _________℃。 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9.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______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 11.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 12.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13. 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14. 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 15.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16.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17. 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White培养基__________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 19. 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________,而与脱毒效果成__________。 20. 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培养两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介绍徐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新时期防控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问题;发展方向;江苏徐州林业有害生物是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效益尧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尧确保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尧鲁尧豫尧皖四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 毅22忆~118毅40忆尧北纬33毅43忆~34毅58忆。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现辖3个县5个区2 个市157 个镇(办事处),人口945 万人,土地总面积达11258km2,有林地面积达294866.66hm2,森林覆盖率达31.3%,活立木蓄积达1120万m3。该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符合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基本条件。 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 近几年,徐州市随着荒山绿化尧城市园林建设等的加快,森林覆盖面积逐年增加,为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提供大量寄主植物。根据2015要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全市已初步鉴定林业有害生物677 种,其中病害49种,虫害有12 目126 科618 种,有害植物10 种。除了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 ( HyphantriacuneaDrury ) 尧舟蛾类 ( Not-odontidae ) 尧草履蚧 ( Drosichacontrahens ) 尧桑天牛 ( AprionagermariHope ) 外,柿绒蚧 ( AcanthococcuskakiKuwana )尧重阳木锦斑蛾 (HistiarhodopeCramer )尧杨白潜蛾 ( Leucopterasu-sinellaHerrich-Sch 覿ffer ) 尧黄翅缀叶野螟 ( BotyodesdiniasalisWalker )尧缀叶丛螟 (Locastramuscosalis )尧仁扇舟蛾 ( ClosterarestituraWalker ) 和杨扁角叶爪叶蜂 ( Stauronematuscompre-ssicornis )等呈上升趋势,如果环境条件适宜,这些害虫有可能转变成本地的主要林木害虫。徐州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据统计,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为30766.67hm2,重点发生在全市111 个镇(办事处)尧1524村(街道尧小

林业标准汇总

1996年-2013年山西省林业地方标准整理目录(合计:21)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号分类提出单位发布日期 1 枣树栽培与管理规程DB14/T 116-2004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1日 2 核桃栽培与管理规程DB14/T 117-2004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1日 3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DB14/T 569-2010 林业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2010年9月10日 4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DB14/T 573-2010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省林科院2010年11月20日 5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4/T 136-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0年12月30日 6 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DB14/T 642-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7 造林绿化苗木起运技术规程DB14/T 643-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8 林木大苗栽植技术规程DB14/T 644-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9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规范DB14/T 645-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10 油松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DB14/T 646-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11 白皮松育苗技术规程DB14/T 697-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规范DB14/T 698-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3 裂枣防腐技术规程DB14/T 699-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4 容器苗脱袋造林技术DB14/T 700-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5 油松与侧柏密度动态调控技术规范DB14/T 824 -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16 枣树裂果综合防控栽培技术规程DB14/T 825-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17 枣树病害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DB/14 T 826-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18 落叶松鞘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规程DB14/T 830-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概况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史忠礼1,高智慧1,俞世群2,江志标2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23;2.浙江省桐庐县林业局) 摘要:本文综述了树木种苗快速繁殖,优良树种选育,部分林产品的深精加工,以及林产品中特有物质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人工种子;精深加工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后林业的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必须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吸收利用生物技术的新成果、新成就,发展完善传统技术,把两者结合起来,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通过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跨学科技术。生物技术自七十年代崛起以来,发展异常迅猛,现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人类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产生在影响,在农业上将导致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并已渗透到林业科技与生产的许多领域,在某些方面开始形成新的产业。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研究与应用,早已引起林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如1993年就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了有关生物技术的国际学术会议。现搜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概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应用的展望,以供讨论。 1 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1.1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虽然在林业研究应用比农业起步较迟,但在有关科研院校等部门的努力下,已取得许多研究应用成果,约有几十个树种能够借助组织培养的手段,进行快速繁殖。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用材、经济树种和花木等实现了工业化、商业化生产,有的建成“植物微型繁殖中心”等。如桉树是我国南方一些省、区植树造林的重要优良树种,经选用“雷林1号”优良桉树,以组织培养和常规营养繁殖相结合的方式,种苗生产规模已达到年产百万苗的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华北地区通过工厂化培育毛白杨优良种苗的生产也达到年产百万株的水平,对当地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2001年“浙江省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研讨会”入选论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2012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一、开展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林业有害生物专题调查。制定调查方案,开展工作培训,组织实施并完成越冬期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林业植物产地检疫调查等工作,按时上报调查报告和有关成果资料。 (二)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及时组织调查,认真编制治理方案,积极推动治理工作。全年共治理竹卷叶螟、竹毒蛾、竹蝗、撑绿竹枯萎病等林业有害生物3300亩,丛生竹枯死病36698亩。均采取的无公害治理措施,无公害防治率100%,超过85%的目标管理指标。 (三)有序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年初按主要树种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时下达全市应施监测调查面积,并设置固定样地60个,临时样地240个,对测报对象竹类有害生物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进行按时观察和调查,认真分类汇总、处理和分析,按时定期向遵义市森防站和国家森防总站传输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和对气象预报资料的分析,适时发布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预报。 (四)加强森林植物检疫与执法。植物检疫证书的核发实行政务公开,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严格执行检疫申报及办理植物检疫证书制度;对调运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严格执行检疫要求书制度。至11月8日,共办理植物检疫证书约2915份,征收检疫费约8.3万元;办理林木种苗检疫要求书5份。认真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并完成赤水市“绿盾2012”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 (五)努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编写森林植物检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资料,对森林植物检疫、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竹类有害生物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的有关法规和防治技术进行宣传和培训;在中国森防信息网、赤水林业网、赤水市人民政府网发布新闻信息26篇(其中:中国森防信息网13篇);编发《赤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简报7期。

林业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 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社会的技术。 2、生物技术领域三个里程碑:首先是1952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第二个里程碑是1973年Herbert Boyer和Stanly Cohen建立了DNA重组技术;第三个里程碑是1984年Kary Mullis等人提出了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 3、标准PCR技术三个步骤:1、DNA变性:双链DNA模版在热(90~96℃)作用下氢键 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系统温度降低(55~65℃),引物与DNA模版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在适当温度(70~75℃)下,Taq酶使DNA序列从引物的5’→3’端延伸,合成与模版互补的DNA链。 4、形成林业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 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 林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1)林业生物技术是以森林群落(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产品生产。(2)林业生物技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服务。(3)林业生物技术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以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定向培育林木新品种。5、林业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其中生态产品成为最短缺、 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 6、林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⑴、优质、高抗、速生林木良种培育:主要包括树种、竹藤、 花卉等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木材形成、抗逆、抗病虫等性状的基因解析,木本植物速生、优质、高抗的分子育种,林木种质资源的指纹鉴定,林木抗逆能力的定量测评及早期预测筛选技术;⑵、良种苗木工厂化繁育:林业生产的关键是良种培育和优质种苗生产。包括老树幼化和快速繁殖,老树幼化是良种繁殖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成为名特优新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⑶、有益天然产物离体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生物反应器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造福人类;⑷、其他林业生物技术:包括林业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材生物技术等。 7、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 息,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 8、细胞再分化,即脱分化后的分生细胞(愈伤组织)在特定的条件(离体培养)下,重新 恢复细胞分化能力,并经历器官发生形成单极性的芽或根,或经历胚胎发生形成双极性的体细胞胚,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物体,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再分化。 9、植物细胞保持全能性必要条件:⑴植物细胞保持形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基因 组);(2)植物细胞的遗传信息不能有任何的修饰或改变。 10、基本培养基的离子组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诱变剂、渗透调节剂、抗生素 等化学因素,温度、光照特别是紫外线、湿度、通气状况等物理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11、植物细胞的死亡根据其起因可分两大类: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 12、分生组织实现细胞全能性的途径:(1)由分生组织直接形成芽而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2)由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实现细胞的全能性;(3)游离细胞或原生质体形成胚状体,由胚状体直接重建完整植株,或制成人工种子后再重建植株。 13、植物器官培养:即离体无性繁殖,是指对植物某一个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在人 工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的技术,包括根(段)培养、茎(段)培养、叶片培养、幼果培养以及种子和胚胎的培养等。 14、离体材料的形态发生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器官发生途径和胚状体发生途径。 15、常见的营养器官培养包括根段培养、茎段培养以及叶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