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

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

题与改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自上个世纪末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在校生规模从1997年的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万人。其中博士生从4万人增长到万人?,规模可比肩美国。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规模不足问题己基本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同时,质量不仅未同步提升,还遭受了更多指责,改革势在必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巳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笔者认为,当前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需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以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历史沿革把握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是改革研究生教育的逻辑起点。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巳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梳理。综合巳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阶段(1935年至新中国成立前)1935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政府颁布〈〈学位分级细则》和〈〈硕士学位考试细则》,对学位授予的级别、学位候选人资格和学位评定的办法等做了规定,研究生教育随之产生。这一时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借鉴美国的做法,招生制度多采用个人申请入学、院校自主招生的办法,学校享有较大自主权。应当说,民国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框架巳初步形成,但由于政局不稳、战乱频繁等原因,这些制度未能得以施行⑴。从实际情况来看,民国高等教育仍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规模极小。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有232人获得硕士学位。

第二阶段:规范发展阶段(1949年至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高层次文件,如1957年高等教育部制定的〈〈关于今年招收4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196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等。其中,1961年的草案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录取方式、学习年限和培养方法等都做了具体规定,这是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走向

规范化、制度化的有益尝试。从1962年起,我国开始正规培养3年制研究生。

1963-1965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在政策层面获得重大突破。1963年,教育部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以及5项配套文件。这些文件针对研究生招生、培养、领导与管理、待遇与分配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特别是培养制度巳经初步建立。

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等教育遭受严重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也难免浩劫,研究生教育停滞长达10年。

第三阶段:恢复和稳步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9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从1966年开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断了12年之久。1978年,我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万人,经过严格考试,录取1万人。到1980年,全国在学研究生巳达万人。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学位授予的负责单位、学位申请的原则程序、学位的课程学分要求、论文答辩的流程规范等。该文件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确立,研究生教育在学位制度的支撑下获得进一步发展。

198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单位、招生计划拟定程序、报考博士生资格条件、招考工作程序原则等。在此文件的影响下,我国博士生招生渐成规模、培养工作步入正规。1988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将定向培养在职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扩大优秀在职生源,按照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研究生的有力措施”,明确了在职研究生的招收范围、招生计划编制、在读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人事关系、毕业去向等,该规定标志着在职研究生培养制度巳初步形成。

199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将硕士生分为国家计划培养硕士生、国家计划定向培养硕士生、委托培养硕士生和自筹经费硕士生4类;招生选拔办法则分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推荐免试3

种。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中央、省市及招生单位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上的权责,对招生计划拟定、考生报名、考试录取、作弊处罚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完善,它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管理体制走向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重视并试点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步形成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同发展的格局。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首次讨论了设立专业学位的问题。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关于设置专业学位调研工作的情况汇报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自此,我国学位类型被分为两类,即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予方式也分为两种,即学术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专业学位按专业学位类型授予,该文件标志着专业学位制度正式建立。1996年,国务院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设置目的、特点、层次、审批、培养、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搭建了稳定的制度平台。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

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3]。

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平稳,研究生规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全国在读研究生从1978年的万人增加1988年的万人,到1998年进一步增加至万人?,在读研究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在读学生数的比例从1978年%递增至%。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为加快实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1999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决定,高等学校包括本专科和研究生层次在内要大幅度扩招,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出现大幅度增长(见表1)。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人事部关于下达199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199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额为万名,博士生招生总规模为万名,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为万名,而当年实际招生人数超过万。到

2000年,我国研究生总规模就超过了30万人。教育部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05年使在校研究生达到50万人左右。2002年,教育部又进一步提出3年内使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翻一番的目标。实际上,2005年我国研究生规模巳接近百万(万),顺利完成了2002年所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全国在读研究生规模达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超过%。可以说,我国仅用10余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任务巳基本完成,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培养规模来看,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推动力并非来自劳动力市场,而是行政干预的结果。研究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随之带来了过度教育、文凭贬值等诸多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没有充分发挥,还带来了严重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4]。二是从类型结构来看,主要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滞后,被边缘化。无论规模还是专业,都无法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多层次、多种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研

究生同质化,培养过程存在培训化、商业化倾向,培养质量普遍不高[5]。三是从学科和专业结构来看,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能及时设立,导致学科体系僵化老化等问题,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问题,在就业环节突出表现出来。近年来,高学历人才供大于求,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挫伤了社会公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有所抬头。

2.入学选拔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选拔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招生,学术人员在确定选拔方式、制定考试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得不到真正体现,不利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二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存在“重初试、轻复试”,“重笔试、轻面试”的倾向,导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有限。特别是近年来,教育、心理等学科实行全国统考,加剧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试倾向,冲击了本科教学的正常开展[7]。三是考试内容难以真正有效考核学术潜力、创造性等高层次人才必备的素质,特别是公共考试科目外语和政治理论占据了很大份量,

加重了考生负担,挤占了专业学习的时间,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8]。当前,扩大高校和导师在研究生入学选拔环节的自主权,巳经成为研究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在扩大自主权的同时,如何建立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研究生入学选拔的公平公正,至今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3.培养环节存在诸多问题。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最为关键的环节。该环节涉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诸多内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9]:一是培养目标单一,过分强调培养“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研究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发展极不均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未能真正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往往简单移植或套用学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色不鲜明。二是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有的教师至今还沿用多年前的教材,学科前沿的成果未能及时引入教学。对人才的素质结构缺乏深入研究,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支离破碎的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三是教学方法落后。许多高校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学习的特点,课堂讲授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探究式学习没有得到真正重视,教学

效果不理想。四是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僵化,不少学校简单以论文发表数量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挖掘。五是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关系没有很好协调,许多导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人才

培养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4.学位授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学位授权制度同时存在“放得过宽”和“管得过死”的问题。“放得过宽”主要表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未规定高校学位授权的期限,这意味着高校一旦争取到学位授予权,将永久保有,缺乏对其学位授予权重新审核和监督的机制。尽管2005年进行了首次学位点的定期评估工作,但离形成学位点真正“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督与调控机制还有一段距离。

“管得过死”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学位授予权实行严格控制,高校难以根据办学规模扩展、层次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开展学科建设,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这些问题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致使高校片面重视学位授权审核,忽视授权后办学质量的提升。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现行制度之下,高校能否获得学位授权与其资源获取机会存在密切关系,这就诱使高校争先提高办学层次,盲目追求院校升格,内涵发展往往得不到真正重视。另外,根据学位条例,高校一旦成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便可进一步开展所有学科门类的博士、硕士生教育,导致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存在“广种薄收”、求多求全的现象,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散到多个学科领域,难以形成合力、办出

特色。

5.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待完善。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主要存在4个方面问题:一是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一般而言,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的私人收益率最高,理应由个人分担部分培养成本。但目前,仍在绝大多数研究生实行免学费制度,明显有失公平。二是学生资助制度不合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资格享受补助,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吸引力的增强。以入学成绩作为界定免费生和公费生的依据,明显有失公平。对研究生的奖励性经费偏少,不利于研究生创造力的挖掘和优秀研究生的脱颖而出。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学生资助环节和教学环节,对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投入严重不足,多数研究生难以获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深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四是研究生教育经费分散在多个部门,缺乏有效统筹,存在浪费和使用效益不高的现象。

6.对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缺失。建立一套持续、公开、客观的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有利于政府及时把握、引导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公众、学生家长对研究生教育施加有益影响;

有利于大学自身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纵观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国家、社会、院校三级联动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在规范研究生办学、促进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功不可没[15]。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公开、写实,以数据为支撑的持续社会评价机制。一是缺乏一套社会公认的可以科学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效益的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评价的理论建构薄弱;二是缺乏一套持续采集研究生教育投入、过程和产出等相关数据的机制,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数据支撑不充分;三是缺乏大量中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实施评价的主体仍以政府机构或所辖事业单位为主,研究生教育评价的客观性难保障。以上问题导致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指导存在滞后性,社会舆论对研究生教育的监督缺乏客观性,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存在盲目性。

三、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1.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提高人才选拔的多样性有效性。招生权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选拔基本还是行政主导,高校和导师自主选拔的空间十分有限。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必须确立高校和导师在研究生入选选拔中的主体作用,尽可能避免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为更多具有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开辟成长的空间。落实高校研究

生招生自主权,必须要对现行研究生统一考试制度进行重新评估。一些学科实行专业课全国统考的做法,不宜简单推广。基于人才多样性的考虑,研究生入学选拔,不仅要考核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设置一些相对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尤其要加大复试、面试成绩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中的权重,探索申请入学等多样化的选拔方式,给予研究生导师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在扩大高校和导师自主权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入学选拔的程序和标准,实行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和全社会的监督,形成外部监督和自我约束相结合的良性机制,既要保证高校和导师享受更多招生自主权,又要确保公平公正。

2.加快学科设置与学位授权制度改革,引导各校研究生教育准确定位和特色发展。必须转变政府在学科设置与学位授权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实现由单方主导走向多方引导、由行政审批走向共同治理。一是尊重并落实高校学科设置自主权,全面下放二级学科设置权,逐步分批下放目录内一级学科设置权。二是因应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需要,建立修订学科目录的长效动态机制。三是监督各培养单位尽快制定学科设置办法和规则,以教授为中心调整方向、优化结构、重组资源,在夯实传统优势学科基础的同时,兼顾学

科交叉融合与特色创新。四是在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督,确保高校学科设置工作的公开透明与责任落实,可将学科设置过程与方法在网络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学位授予改革方面,一是要明确规定学位授权的有效限期,探索学位授权复审办法和汰选机制;二是要取消学位授权申请单位的办学年限限制,以增强学校办学灵活性;三是要加强学科建设对社会需要的适切性,通过间接政策扶持与直接财政资助,引导学校科学规划,优先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

3.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一是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重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前者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后者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都是高层次人才,同等重要。当前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在招生名额、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时,要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控制,避免成为在职人员获取文凭的“便利通道”,助长“文凭主义”。二是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在赋予高校更多学科和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同时,要根据科学

研究的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宏观指导,引导高校有计划地开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4.加快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导师制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巳被广泛推行,但作为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重要内容,导师制亟待完善。一要在导师资格认定和选拔上严格把关,改善导师工作条件,建设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二要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力和职责,既要扩大导师的自主权,使其真正成为育人活动的主体,又要建立健全导师考核评价和问责机制,敦促导师切实履行育人的职责。三要完善导师培训和学术休假制度,鼓励导师利用培训与休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高自身水平。此外,还可探索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团体负责制。总之,要以完善和落实导师制为纽带,切实改善研究生培养这个薄弱环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生均经费水平。可考虑逐步取消研究生收费双轨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一样收取学费,学术学位研究生不

再区分自费和公费。对纳入招生计划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都统一按综合定额拨款,并逐年提高生均拨款标准。二是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资助制度。需特别指出的是,学费制度的推行必须以完善的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为前提。要通过财政贴息等形式,保证所有的研究生都有机会申领多样化、低利率的助学贷款,以免研究生中部分弱势群体因学费制度失去进一步升学的机会。建立研究生助学金随物价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所需经费按照隶属关系由中央和地方分担,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予以补贴。三是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励制度。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科研成果卓著、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专利转让、订单式培养等方式,让社会分担一部分研究生培养成本。

6.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和调控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依据。一是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

系。特别是要引入多元评价,既要评价发表论文的数量、级别、参与课题数量等内部指标,也要评价研究生社会服务、就业质量、雇主评价等外部指标。评价指标既要反映研究生教育的共性,也应更好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差异。二是在构建科学合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和建设全国性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动态监控数据库,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向全社会公开研究生培养过程与质量的相关信息。三是以研究生培养过程与质量数据库为支撑,通过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扶持多个第三方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定期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不仅为民众选择研究生教育提供依据,也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拓展,促使我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展。本文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演进,略作梳理。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小孩察物学堂,由牧师夫人或女传教士任教师,招收牧师、教徒及中国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进行知识启蒙教育,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色彩。据著名传教士林乐知统计,到1902年,教会在华建立的学校中有小孩察物学堂6所。其中,1892年,美国监理工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创办幼稚园教师培训班,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幼儿师资培养机构;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牧师楼举办幼稚园并创办识字培训班。教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基础。 2 湖北幼稚园是近代国人主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1903年9月,由张之洞挈画、端方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正式开办,聘请日本人户野美知惠为园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招收5至6岁幼儿入园,保育科目设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戏等7项;该园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园,1904年9月易名为武昌初等小学堂附设幼稚园;同年2月,附设保育科开办,招收青年妇女,由日本保姆教习讲授保育知识,标志中国近代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工作的起步。

东西方教育制度的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11458178.html, 东西方教育制度的比较 作者:孟璐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3期 【摘要】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在历史上时间对应,双方在文化方面都有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为后世缤纷多彩的文化世界提供了最初的幼芽。一方是诸子百家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出绚丽的智慧的火花,另一方是在优越的地理位置中爆发出思想、艺术等多方面的划时代的突破。两种思想的空前繁荣造就两方教育的蓬勃发展,本文将对双方教育制度进行比较,从中找到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私学儒家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和古希腊同属四大文明古国,为世界文明做了出巨大贡献。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时期在历史中大致属于同一时期,这个时期是两大文明相继萌发了深刻影响后世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历史时期,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辉煌时期。在思想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教育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动荡变革,但产生了私学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古希腊的教育也出现了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正是由于这个时期教育的异同,才会产生今天各国文化发展的各自特色。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教育制度由官学制度变为私学制度 (1)官学制度的衰微 西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官学,主要吸收乡国子弟。如果不是贵族子弟,根本无权接受教育,那些父代身份低微的孩子成了教育所遗忘的对象。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不安,西周以来形成的“尊尊”,“亲亲”的一整套制度被打乱,“礼崩乐坏”成为无法阻挡的形势,诸侯忙着逃亡,文化典籍流失,没有时间办学,又苦于没有人才可用,这样供求的极大矛盾使得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促进了私学的产生,官学被私学一点点替代。 (2)私学制度的兴起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是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世界产业革命浪潮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各国进入工业革命的时间不同,各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同样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变迁,教育受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制约。关于近代教育起始年代的划分,教育界的争论很多。我们一般认为,欧洲近代教育肇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成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而我国的近代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1904年“葵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我国近代教育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兵舰和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的人侵,一方面使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中国强行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的狂潮。以“儒礼”为内容的传统教育主题已不再呈现独占局面,旧的教育主题开始受到冲击,产生腐败。与此同时,新的、外来的——开始是裹着大炮的声威,新的教育主题开始萌芽、发展和壮大起来。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洋务运动”为标志。其特征有: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科学教育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办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类新式学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性”课程,开设“格物”、“天文”、“舆地”、“算术”、“化学”等。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曾国藩是倡导者,他们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产生的,随后逐步酝酿成“实业救国”思想。容闳、何启、胡礼垣在《新政论议》中指出:学校科目中应包括机器工务、轮船建法、电气制用、开矿理法、农务树畜等科,以期“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富国裕民之本”。3 2.“广开学校”,创建新式学堂,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出于对传统教育的质疑,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并派“志趣 1杨文花,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科教文汇,2008(2),第204页. 2《卡尔·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1869年8月10日和17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6卷,第654页. 3元青,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初探.天津:天津师大学报,1986(2)第30—32页.

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探析

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异探析 教育体制是指教育规范和教育机构的结合体。教育机构主要包含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规范是可以使教育机构建立并让教育机构正常运行的一种制度。教育体制属于一种制度、一种体制、一种文化,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产物。经济、文化、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教育体制的不同,不同的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魅力,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不愿意在本国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反而选择出国深造,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中国的教育体制过于僵硬,高考制度让很多学生及其家长无奈,除现行不同地方招生分数的差异问题,还有加分项目的问题,给广大的考生带来烦恼和困惑。中国的高考就像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我们不能选择社会,只能让自己去适应社会,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努力,让自己在人生转折点有一个华丽的转身,迈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校园。中国的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学生的分数、成绩,忽略了学生个人特长以及潜力的发挥和培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好多同学抱怨高考涵盖了过多的课程,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那些课程中有许多知识点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

的。高考虽然没有赢得广大考生的喜爱,但这也是当前选拔人才最为可靠、稳妥的一种制度。 二、中西方教育体制存在的差异 对中西方教育体制进行客观评价,会发现各有特色。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教育体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吸取西方教育体制的优点,克服我国教育体制的缺点,发扬我国教育体制的优良传统。 中西方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 同样的教学内容,中方与西联盟方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中国课堂上,主体是教师,教师往往会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难点、重点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每一种题目都有相应的解答模式,学生通常是将解答模式死记硬背,解题思想过于僵硬。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等均会有所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模式,虽然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却让学生的思想变得过于僵硬,抑制了思维的拓展,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政府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同 在中国,政府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发言权,每一个学校都在政府的影响下,学校设置团委、党委,学校领导除了实行聘任制,还可以由上级直接任命,可直接被任命为最高负责人,外行人管理内行人的现象在我国的学校普遍存

中国与德国小学教育比较

中德小学教育比教 德国是世界上七大工业国之一,也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人口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一贯重视教育事业,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中造就出众多的杰出人物,其卓越贡献,令世界瞩目。德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状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点 。下面我将对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阶段与中国小学教育进行一些比较,希望有所启示。 1、 小学学制安排及教学特点 德国基础教育层级的学校为小学,凡是在当年6月30日前满七岁的儿童皆须进入小学就读,此为义务性教育不可拒绝。经过改革,合并后的德国形成了各州基本相同的学制。在大部份的邦里,小学为四年制,只有柏林与勃兰登堡为六年。在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给于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教育单元,三、四年级为第二教育单元。两个单元的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获得感性知识和初步了解事物的能力,逐步学会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养成能够坐下来读书的习惯,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创造的能力。逐步把孩子们引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海洋。由于从幼儿园到基础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使儿童适应这个变化,从游戏的方式过渡到学习的方式,就是基础学校所要完成的任务。德国小学教育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接受转变的实际状况,给予了每个儿童缓冲适应的过程,根据儿童个人不同的条件和能力,向其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为其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并始终保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国小学教育阶段在全国各地区实行六年一贯制的学制设置,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立即接受相比幼儿教育系统性较强、较枯燥的知识。这对于儿童的求知欲和兴趣都有一定的挫伤,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小学教育必须在这一方面有所清醒认识,并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有所改进。 二、课程设置 正式列入德国基础学校的课程有:德语和常识、数学、宗教、自然常识、音乐、体育、艺术和劳作等。在1~2年级,一些学科进行合科教

(完整版)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来组成代议机关和担任国家特定公职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种组织推荐候选人的作法,存在一定的有利之处,它能够集中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广大选民的智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简单地将选举权等同于投票权,将被选举权等同于当选权,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权利形态被忽略,从而使选举活动失去其本来面目,让人感到,似乎选举本身是与选民或代表无关的事情,选民或代表除了被动地给他人投票之外,再无别的作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从候选人的提名和酝酿、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等,有关法律都离不开了组织、管理的色彩;对选举制度的核心问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运作和保障,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选举实践中,很多人甚至干脆将选举活动当成了人事安排活动。选举制度的人事制度化,也使选举往往只有举而没有选,当选者有职而无责,民主也因而失去其本来意义,并使国家面临政治民主虚化的风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选举在政治生活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中国的教育制度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中国教育最重视智育,中国的学生负担最重,中国的老师工作最累,中国的家长最爱孩子,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13亿人创造的财富只相当于美国2、5亿人创造财富的13%;一向被列于首位的德育实际上比较薄弱,青少年犯罪案件一度占到了刑事犯罪案件的70%以上;与德育、智育并列的体育薄弱,中国青少年在体质上弱于发达国家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位;美育和劳动教育更不受重视;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家庭教育等薄弱,严重制约着我国民族素质的整体全面提高和各方面人才的大量涌现。 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是什么?应该说,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教育目前仍然比较落后,一些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弊端仍然比较突出,这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本世纪中期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三、中国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问题在于违背教育的客观规律性,偏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要实现大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就必须根除积弊,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 四、教育改革是涉及教育各方面各环节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

但成败的关键,在于以高考制度为首的制度的彻底变革,如果抓不住这个关键,则改革必然不能成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彻底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教育的各方面和各环节,都应当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重建,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方向。 五、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改革,参与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成功实现。 六、问题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团结起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场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来,谱写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壮丽篇章!行动起来,团结起来,让我们动手创造这段历史吧! 【篇二:中国的教育制度与外国的区别】 中外教育对比对于中外教育的看法是各有不同。 中国学生在国外的大学里成绩好、会学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成绩好并不等于能力强,尤其是应付社会的能力。许多亚裔学生从名校毕业以后,却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或多或少也说明了一点问题。 海外学校不喜欢只取得高分数,却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人,他们

中德政党制度之比较

中德政治制度之比较 行管0902班吕静1091390224 内容摘要:中德两国关系稳定长远发展,文章对中德两国的政治制度一些方面进行分析,并具体分析两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方面对两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详细分析论述。 关键词:共和、民主、多党制、法治。 一、两国制度的必然性 德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于1949年5月生效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基本法》第20条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五项基本原则: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治国家和福利国家。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要归于失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项制度,既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政党制度 联邦德国政党的法律地位:《基本法》认识到,在议会民主制之中,要形成国家的政治意志,政党是国家与人民之间不可或缺的“居间者”,公开承认政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第一次使政党宪法化、合法化。 联邦德国的主要政党:联邦议院中的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或CDU、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或CSU、德国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或SPD、自由民主党简称自由党或FDP、绿党-联盟90简称绿党、右翼党简称LNK。 联邦议院外的政党:德国民族民主党(NPD)、共和党(REP)、德国人民联盟(DVU)德国实行的是多党制,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多个政党单独或者联合执政,而1949年至1998年,德国历届政府均为联合政府。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 三、关于选举 德国的选举制度为三级选举制。 德国实行的三级选举制即地方选举、州议会选举和联邦议会选举。按《基本法》39条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西方古代教育史的差异。总体我把要讲的内容划分为四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史特色,西方古代教育史特色,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教育史 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教育就诞生了。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 1.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了周成为“序”。“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文学,助教与教官。 宋代除了太学外,有律算书画医诸学,书院制度开始兴起。宋初有四大书院——白鹿,乐麓,应天,嵩阳。南宋书院有“三舍”制度。 元代有蒙古国小学,回回国小学,教授蒙文、阿拉伯和波斯文学。元代书院始设“山长”。 明清教育制度相近,中央有国子监,学生称贡生、监生。明代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北京和南京),有日、朝等国学生。清代正式形成五贡——副贡、拔贡、优贡、岁贡、恩贡。明清府和州县设孔庙和学官(学校),府学教官称教授,县学称教谕。明学称学正,副职均称训导,学生院试进学后的生员(秀才),按成绩优劣依次分廪生、增生、附生。还有启蒙教育,明清有三类:私塾,义学,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经管系国贸专业马亭亭 学号4110516128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想,关于对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思考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比我国以前古代科举考试大有进步并且现在也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的制度与体制,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我们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养全能学生为目标,总想着要以后的孩子什么都行。这就给儿童教育时期的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长,老师,学校给安排的一次次辅导与考试。还无法辨别对错的他们在千万父母铺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过了小学,过了中学,然后他们大多数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寄宿的高中,远离父母的他们丝毫得不到清闲,他们又被赋予了高考的重任,在书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题技巧、考试方法,然后高考,在有地域保护这个不公平的条件下,有的人去了清华,有人进了专科。不公平的教育条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选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狱。 另外,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点也暴露无疑。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就不对——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与考试有关的就学,

与考试无关的就不学;还有的同学干脆就没学,天天沉迷在游戏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生在考场上作弊成风,每次考完试,地上总是撒满了缩印版的小抄——现代科技为广大学子们“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本专业的学识与技能学好,而是靠着浑水摸鱼,投机取巧通过考试,而且大学也没有多少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 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撑死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敢去想老师教过的知识,老师没教过的知识,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试卷上显摆一下,马上就会被打上一个红红的大叉。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大笑话。比如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位作家(余华)他的一篇文章被选做了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他的儿子被题目难住了,就让爸爸帮着做,结果爸爸全做错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们立马去弄一份高考的试卷,把现代文阅读做一下,凭你什么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马翻!你就是鲁迅、郭沬若来了也白搭。老师的答案是不容争辩的。还有我们的政治课,那哪里有一点严肃可言,简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义词。真难为这些老师这么些年是怎么教过来的。就是自然科学,它的死板与教条也让人难于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现过的题目,只要是高考曾经定下的答题标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动,明明你是对的都不行!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我们怎么能出什么诺贝尔奖?除了教出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结合吴式颖版外国教育史教程)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法国是在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意、德)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17-18世纪是法国由封建专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缓慢增长,新型资产阶级和劳动者迫切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但法国宗教团体的势力强大,长期垄断法国各级教育。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者对教会团体长期垄断教育强烈不满,他们同教会团体在教育领域的斗争,促进了法国这一时期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教育向世俗化教育的缓慢转变。 一、从17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法国封建等级制明显,贵族子弟在家中享受私人初等教育。宗教团体为了扩大宗教势力影响及培养有教养的虔诚教徒,积极创办教区学校,争夺教民,几乎垄断了各地的初等教育。 1、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加尔文教胡格诺派 胡格诺派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 2、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利用其教会势力的影响大量建立初等学校。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该教会在法国各地创设了127所免费的初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多达36000余人。 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由于教学人员素养不高,盛行灌输和体罚,教育教学质量低劣。为了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胡格诺派和基督教派先后创建了训练传教士和教师的初等学校师资讲习所。"基督教学校兄弟会"于1685年在兰斯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由于法国教会团体对初等教育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初等教育的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居欧洲各国前列。 (二)中等教育 这一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控制在宗教团体手中。在法国封建专制政府的支持下,各个教派组织为了培养教会神职人员和有教养的官吏,在各地竞相创办了一批中等教育机构。 1、胡格诺派学院 2、耶稣会学院 学院学制一般为7年,开设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古典文学、算术、几何、天文学等课程。学院里经院主义色彩极其浓厚,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和理智能力,但不注意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耶稣基督圣乐会 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产生,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7世纪到大革命前,法国中等教育由于宗教团体和当权者的重视而获得的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比较 〔摘要〕各国实践证明, 公务员制度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录用考核以及培训等方面, 我国和西方各国明显不同; 从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来看, 我国和西方各国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应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 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西方又叫文官制度。它是国家管理公务员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规章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1870 年自英国起源以来, 已有130 年的历史了, 多少年来推行该制度的各国实践已证明, 它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着深刻的资本主义烙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从1988 年开始至今, 已深深扎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有10 余年了,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 要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知已知彼,才有利于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出发, 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使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 一、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方面, 西方各国和我国是不同的 在西方各国, 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是比较宽的。我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 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 如国家专利局、税务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在我国对公务员范围划分是比较严格的。 二、从权利和义务上看, 我国和西方公务员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 我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共同点体现于都规定公务员要依法行事, 忠于职守,为大众服务, 遵守纪律, 不得经商, 不得参加与本部门有关的赢利活动, 不得兼职等等。而其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西方各国强调地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一般仅限于服务的地区范围, 而在我国, 所有的公务员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是相同的, 根本不受服务地区的范围限制; 其次, 西方各国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 不介于政党活动。规定“政治中立”的目的是为了在多党竞争的政治环境中, 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工作混乱和官员队伍的动荡不稳,以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实际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在我国,

中俄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及学术交流

中俄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及学术交流 中俄两国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历史进程,造就了中俄两国自古就形成的两种内涵和形态各异的文化模式。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毗邻的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具有地缘优势、人文优势、经济互补优势,中俄两国文化及教育体制的异同,寻求发展契机,有利于促进中俄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俄两国学术文化的交流,对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与近代西域文化,还有周边文化的少量结合。历经数千年的抉择、砥砺和发展,自晋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儒、释、道为支柱,诸子百家学说并行不悖的思想建构与文化底蕴。中华文化有史以来一直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轴心。鸦片战争之前,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性和文明的自创性,中国文化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刷与动摇。而随着现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要求,与全球文化贯通,并取它国之精华,排它国之糟粕,已成为中国富国强兵、富民强体的必选之路。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结合处,地理位置相对开阔,近邻文化比较发达,与外界交往甚密。它的文化正是在周边多种文化的撞击和渗透下逐步形成的,并无根深蒂固的本土化,因而属于典型的嫁接文化或边缘文化。历史上,俄罗斯既受到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也曾沐浴了东方文化的洗礼,因此形成了东西方文化集于一身的东西合璧的文化。中俄两国的文化的起源和属性影响着中俄两国教育体制及学术交流。 中俄两国的教育体制有许多相同及类似的地方。首先,教育都肩

负着沉重的时代责任与历史重托,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针对教育的改革均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实施之中,围绕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系,不断明晰着各自的定位和作用;最后,都有较严格和完善的学位管理、教师培养与任用、学生激励与淘汰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许多不同及差别,主要反映在: 第一,在考试和招生环节上,俄罗斯的考试命题与选拔由各学校乃至院系独自进行,而中国则一直采取国家或省市统一命题、集中录取的方式; 第二,在教学方式、学习条件、学术氛围,学术交流与往来,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及发散、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两国间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也是中国同西方国家带有共性的差别和差距; 第三,在学生就读方式及后勤服务管理上,中国以严格统一的“住校制”为主,学校各项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和设施完善,但也由此存在机构人员庞杂,效率低等弱点,现正通过社会化企业化的改革,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扬长避短。俄罗斯学校普遍实行“走读制”,学校整体效率及效益虽高,但同时亦有管理不严、生活不便等不足; 第四,在高校方面,在本科以上学位管理上,中国是“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而俄罗斯则多为“硕士,而五年连读“硕士—副博士”体系;在高校教师任用及职称评聘等环节上,俄罗斯相当严格。全俄高校教授、副教授队伍少而精,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教授”质量的注重及严格界定,也使得教授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得到充

中国教育体制

中国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 指3—5岁的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幼儿园111,752所,幼儿教职工90万人,在园儿童2036.02万人,适龄儿童入园率为43.8%。幼儿园一般由民间兴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正从城市向农村推进,一些乡镇已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初等教育 指6—11岁的儿童在小学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小学456903所,小学教职工634.02万人,小学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个人和民间团体创办的。 中等教育 指在12—17岁期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均属于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各为3年,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专。全国共有中等学校93968所,在校生9415.21万人。中等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 高等教育 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96所(截止2002年6月20日统计),民办普通高等院校72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103万人,在校生413万人(1998年底统计数据)。成人高等院校718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民办成人高等院校4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20万人。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国家“九五”计划期间,提出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继续教育 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6万所,在校生6293万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280万人;成人初等学校5万所,在校生227万人。 高等教育体制 高等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由高等学校这个实施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由高等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由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三个子体制系统所组成。

中国古代教育(一)

中国古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答案:C [解答] 西周时期,就出现我国最早的学校形态“庠”、“序”。 2. 清代的国子监生实行 A.积分法 B.五等黜法 C.历事制度 D.二等黜法 答案:C [解答] 考查清代监生的管理制度。 3. 王阳明在儿童教育上提倡的原则是 A.“随人分限所及” B.反对“小大人” C.反对体罚儿童 D.主张和谐教育 答案:A [解答] 提倡“随人分限所及”,反对对儿童的迫害,应量力而行。

4. 传说五帝时代已有的大学称 A.辟雍 B.泮宫 C.成均 D.瞽宗 答案:C [解答] 传说五帝时代已有的大学称成均。 5.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答案:A [解答]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6. 标志着西周“学在官府”瓦解的是 A.官师分离 B.政教分离 C.私学兴起 D.官学消失 答案:C [解答] 私学兴起,官学统治地位开始瓦解,学在官府被打破。 7. 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墨、儒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是在 A.夏朝 B.商朝

D.春秋战国 答案:D [解答]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儒、墨两家成为显学。 8. 明代以后,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牵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遏制的是 A.四书五经 B.八股文 C.神学 D.六艺 答案:B [解答] 明朝实行八股文,加强思想钳制,考生应注意这种考试方式。 9. “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 A.礼 B.乐 C.诗 D.书 答案:A [解答] “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礼。 10.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 A.文字的诞生 B.学校的出现 C.教师的出现 D.专门的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