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1章 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1章 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1章  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1章  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21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

答: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是对商品的一种划分,可贸易商品是指参与国际贸易、价格随着国际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不可贸易商品是指不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其价格由国内供求状况决定,不受国际价格影响的商品。一般而言,此种对一国商品的划分主要是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

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SIC)将商品和劳务主干产业分为以下九种:①农业、狩猎业、林业、渔业;②采矿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燃气和水;⑤建筑业;⑥批发和零售业、餐饮、旅馆;⑦运输、仓储和通讯;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⑨社区、社会与个人的服务。其中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商品,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贸易的商品。

商品可贸易性有两个主要决定因素:第一是运输成本,它是贸易的自然障碍,运费在商品总成本中的比重越低,商品越易进行国际贸易;第二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表现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即使运输费用很低廉,这些措施也能够阻碍国际贸易。

在有些版本的教材中,将可贸易商品定义为在区域(国家)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而不可贸易商品则指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与个人劳务项目,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PPF)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A和B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21-11中的曲线来表示。

图21-11 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图21-11所示,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A产品和B产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如C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而曲线左边的点(如D点)可以成立,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如E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实现的组合。这条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3.结构调整计划(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答:结构调整计划也称作“结构调整方案”,是指政府为了降低从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转移到可贸易商品的生产的资源运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便于资源转移和消除阻碍要素流动障碍而实施的一揽子政策。在这一经济重整过程中,经济结构变迁会产生许多问题,特别是当工人在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中失去工作比他们在可贸易商品生产中找到新的工作还快的时候,将出现高失业率。这些政策措施方便了资源向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的转移,降低了阻碍调整的经济粘性。

在微观方面,结构调整计划常包括以下措施:①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包括公共投资的合理化,国有企业重整和一些公共企业的私有化;②改善经济激励结构的措施,如贸易自由化(发展出口部门,减少由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限制造成的扭曲),价格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在农业和国有企业方面;③强化那些对调整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的经济机构,如海关和税收当局,以加强资源的流动,促进劳动力和资本向可贸易品生产部门转移。这些微观经济措施一般同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后者包括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常包括货币贬值。

4.汇率的购买力平价说(purchasing power parity exchange rate)

答:汇率的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对之进行的系统阐述是瑞典学者卡塞尔于1922年完成的。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因此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两种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

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公式表述为*

e p p

=。此时,不同国家的可贸

/

易商品的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量时是相等的。

(2)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该理论认为:在一定阶段之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通货膨胀率,外币价格上升,本币价格下跌;反之,若本国通货膨胀率低于外国通货膨胀率,本币价格上升,外币价格下跌。也就是说,一个阶段内,汇率的变化率由本国通货膨胀率与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决定,即:e'p'p'*

=-,其中e'代表汇率的变化率,p'和*p'分别代表本国通货膨胀率与外国通货膨胀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与绝对购买力平价说的不同之处在于:绝对购买力平价说研究某一具体时间点上的汇率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研究一个阶段内汇率的变化率;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涉及的是价格的绝对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涉及的是价格的变化率。

5.货币贬值的再分配效应(redistributive effect of devaluation)

答:货币贬值的再分配效应是指贬值引起的价格上升将带来收入的再分配,由于各收入层次的边际吸收倾向不同,从而会影响吸收这样一种经济效应。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利润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因为固定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常较低,支出倾向较利润收入者为高,故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使整个社会的吸收总额减少,使贸易收支获得改善。虽然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阶层,收入再分配因此会减少消费支出总额,但如果高收入阶层将其利润所得用来增加投资,则整个社会的吸收总额也不一定减少。

6.人为贸易壁垒(artificial barriers to trade)

答:人为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是对国际间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就广义而言,凡使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属贸易壁垒的范畴。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关税是贸易壁垒中最常见的一种。

非关税壁垒分为直接非关税壁垒和间接非关税壁垒。

直接非关税壁垒是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包括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外汇管制等。间接非关税壁垒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歧视性的国内税,最低进口限制价,进口押金制,专断的海关估价,复杂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贸易救济措施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随着WTO等国际间贸易组织成员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地区组织的建立,国际上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正在上升,或有上升的趋势。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7.荷兰病(Dutch disease)

答:荷兰病的含义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剖析荷兰病的根源:一是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雷布钦斯基定理,当天然气这一荷兰的稀缺生产要素增加时,

会使得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进口替代部门的产量加速上升,但会使荷兰的传统出口部门产量萎缩。更高的油气产量挤出了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二是根据国际金融理论,由于天然气等原先需依赖进口的资源的开发,导致进口需求减少,从而造成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因此本币相对于外币升值,这样造成以外币来衡量的本国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传统工业制成品行业上的国际比较优势丧失,出口下降。

8.紧缩性贬值(contractionary devaluation )

答:紧缩性贬值是指一国发生了恶性的需求冲击,为了防止失业上升,政府对本国货币实行的名义贬值。持有紧缩性贬值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政府对本国实行名义贬值时,如果国内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 N P 是粘性的,则贬值是通过提高 T P 而不是通过降低N P 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贬值导致 /T N P P 值的增加,生产从不可贸易商品向可贸易商品转变,劳

动从非贸易部门转移到贸易部门,从而使失业不会上升。

9.绝对生产率差异(absolute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 )

答:绝对生产率差异是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上存在着效率差异,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重要概念。

斯密认为,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10.自然贸易壁垒(natural barriers to trade )

答:自然贸易壁垒又称贸易的自然壁垒、贸易的自然屏障,是指高运输成本、贫乏的自然资源、信息传递的障碍、各地经济政策的差异等阻碍贸易正常进行的因素。

11.用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relative price of tradable goods in terms of non-tradable goods )

答:在TNT 模型中,一般把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称为实际交换率,以e 表示实际交换率,则:

N T N T

a P e P a == 其中,T P 和N P 分别是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T a 和N a 分别是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的斜率是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实际交换率。

12.相对生产率差异(relative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 )

答:相对生产率差异是指两国在生产两种劳动产品的相对成本上存在差异。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不同劳动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是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

李嘉图的相对比较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所得。

13.结构主义者对货币贬值的批判(structuralist critique to devaluation)

答:结构主义认为由于生产过程的专用性技术特征,一国在增加出口的能力方面存在着时滞,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在短时期内已达到上限,产量无法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相对价格改变,也不会使可贸易商品的生产迅速增加,经济的生产结构在短期内可能呈刚性。因此贬值并不能通过净出口的增长而纠正外部不平衡,此时的货币贬值是一种不必要的紧缩。

14.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

答:不可贸易商品指可进行国内贸易,但是不可在国际范围贸易的商品和劳务,如理发、房屋租赁和律师服务等。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SIC将经济划分为九个部门,其中除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以外的其他部门商品通常认为是不可贸易的,尤其是建筑业(如家居建筑)、服务业和国内运输业不容易贸易。

不可贸易商品的存在有一些重要的经济含义,对于这些商品,国内需求和供给必须平衡,国内需求的减少不能通过出口增加得到补偿,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不同不会导致国际需求的转移。因此,随着吸收相对于收入增加或减少,经济中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组合将会改变,这些生产转移引起工人和资本在经济中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间转移,并且这种转移需要很长的时间。

15.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

答:实际汇率也称法定汇率,是名义汇率的对称,指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变化,并且可以用来衡量两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

相对(价格)竞争力。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为

*

EP

e

P

(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

即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P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规定了每一铸币单位的含金量,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对比称为铸币平价。这种铸币平价就是在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形成的汇率,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实际汇率。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纸币是黄金的价值符号,起初规定了纸币的含金量,这种纸币的含金量的对比称为黄金平价,此时实际汇率以黄金平价为基础。后来由于纸币的法定含金量与纸币实际代表的含金量脱节,因而纸币汇率改由其实际价值的对比来确定其汇率。总之,无论是在金本位制度还是在纸币流通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都是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实际汇率不依外汇市场供求波动而波动,不是市场实际外汇买卖的汇率而应是买卖外汇的基础。外汇市场上实际买卖外汇的汇率总是偏离实际汇率。

16.货币贬值的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 of devaluation)

答:货币贬值的实际余额效应又称现金余额效应,是最重要的直接贬值效应。贬值会导致进口品和本国生产的贸易品的价格上升,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使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即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下降。这样,公众为了将实际现金余额恢复到合意水平,一方面会减少商品和劳务开支,即减少吸收;另一方面会变卖手中的债券,售出债券引起债券价格的下降,而使利率上升,再度减少吸收。

二、问题与练习

1.解释下面哪些商品和服务是可贸易或不可贸易的,有没有你的答案不成立的特殊情况?

(1)水泥;(2)汽车;(3)面包;(4)对银行的数据处理服务;(5)铜。 答:根据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SIC ),水泥、汽车属于第三类制造业产品,因此一般情况下,水泥、汽车是可贸易商品;面包包含于第六类批发和零售业、餐饮类,因此面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贸易商品;银行的数据处理服务属于第八类商业服务类,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贸易商品;铜属于第二类采矿业,因此通常情况下是可贸易商品。

但是可贸易与不可贸易商品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以上划分在许多情况下不成立。降低运输费用的技术进步会使更多的商品变得可贸易,相反,贸易保护的增加又使不可贸易商品增多。例如,近年来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许多金融服务项目变得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而如果水泥、汽车和铜的运输费用大幅增加,或者是贸易保护程度较重,则不利于国际贸易。

2.假设32T N a a ==,,每年可利用的劳动总量是120000人·小时,生产中只使用劳动投入,工资率是每小时10美元。

(1)写出可贸易类和不可贸易类商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表达式;

(2)画出PPF 线;

(3)确定相对价格(/T N P P )

; (4)确定PPF 的斜率;

(5)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各自的价格是什么?

答:(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可贸易类和不可贸易类商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表达式为:

()/N N N T T Q a L a a Q =-

()212000023240000 2 3N T T Q Q Q =?-÷?=-/

(2)PPF 曲线图形如图21-12所示。

图21-12 PPF 曲线

(3)相对价格//2/3T N N T P P a a ==。

(4)PPF 的斜率是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即2/3。

(5)可贸易商品的价格/10/3T T P w a ==;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10/25N N P w a ===。

3.TNT 模型中吸收与总需求是同一概念吗?为什么?

答:(1)TNT 模型中的吸收与总需求不是同一概念。

(2)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即国内、国外经济主体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本国商品数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出口需求。在开放经济中,吸收度量的是国内居民的总支出,而总需求度量的则是国内居民和外国居民对国内产品的总支出。因此,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等于国内吸收与贸易余额的总和。在

TNT 模型中,不考虑投资因素的影响,仅研究消费决策,此时,总吸收等于国内居民在可

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上的支出之和,即:T T N N A P C P C =+,其中

A 表示总吸收;而总需求则还包括进口产品价值减去出口产品之差,即D T M M Q A P X P C =+-,其中X 为出口的可贸易商品,M P 为进口产品在本国的价格,M C 为本国居民对进口产品的消费量。因此,在仅考

虑消费决策的TNT 模型中,吸收与总需求不是同一概念。

4.为什么TNT 模型是理解一国从借债向还债转变时经济均衡的关键?在本书第13章和14章中,异质产品模型与此有何不同?

答:(1)TNT 模型说明了贸易顺差的产生不仅是由于需求的减少,而且是由于供给从不可贸易商品生产到可贸易商品生产的转移,也就是说,从借款到偿还的转换要求国内生产结构的相应变化。因此,TNT 模型是理解一国从借债向还债转变时经济均衡的关键。

(2)两种模型的主要差异在于对贸易顺差实现原因的解释:

在TNT 模型中,一国从借债向还债转变时,经济必须由贸易逆差恢复到贸易顺差,从而使国内居民能够有能力偿还他们积累的国际债务。在向顺差调整的过程中,根据TNT 模型的需求假设,要求消费相对于产出的下降。此时,对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下降,在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的工人将由于国内对他们物品的需求下降开始失去工作,这些工人现在必须在经济中正在增长的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寻找工作。尽管国内需求下降,但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的企业在扩张生产,因为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因此,在产生贸易顺差的过程中,产品的国内需求下降,并由此导致资源从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向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转移,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增加而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下降。

在异质产品模型中,假定本国只生产单一的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与世界其余地区所生产的产品不同,且各国生产的这些单一产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该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如果本国产品对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则世界需求将由国内产品向国外产品转移,出口商品量减少,贸易逆差增加;相反,如果本国商品对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则世界需求将会向本国商品转移,贸易顺差增加。因此,根据异质产品模型,从借债向还债的转变中,贸易顺差的恢复主要是由于国内外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世界需求向国内产品的转移。

5.讨论“根据人均收入进行生活水平的国际间比较是有问题的,因为保护主义使可贸易商品在各国间的价格有较大的差异”这句话。

答:(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2)根据人均收入进行生活水平的国际间比较确实是有问题的,但其主要原因并非是贸易壁垒造成的各国商品价格差异。事实上,以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比较会夸大富国和穷国的实际购买力差距,因为富国的物价一般比穷国高。以名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很大差异,人们的福利水平也不尽相同,另外影响人均GDP 的另一因素是“汇率偏差”,即货币的汇率偏离了货币的币值,没能反映货币的真实价值。

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如果将人均GDP 作为经济福利(各国生活水平)的衡量尺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而不一定是按真实社会价值来测度的。

②由既定的国民生产总值确定的经济福利水平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价格。假定两个国家的人均GDP 相同,但在第一个国家产出的价格要低于第二个国家,那么由于在第一个国家中每一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够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尽管这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但是第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要大于第二个国家。

③人均GDP 的计算没有考虑到经济中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贫富之间的分配极端不均,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就可能十分紧张。收入分配相对均等的国家,其社会福利指标要高于收入不均的富国。

6.经济学家X 说:“富国的生活费较之贫国要高是因为其工资高”,“不,原因在于富国生产率的增长更快。”Z 经济学家说。谁对?为什么?

答:(1)经济学家X 与经济学家Z 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2)富国的生活费较之贫国要高,即一个富裕国家的商品和劳务比一个贫穷国家要贵,一方面是因为富裕国家的劳动成本高,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劳动生产率高。

但其中关键原因是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的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的工资成本,而不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不可贸易品生产的工资成本。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就会推动不可贸易商品生产的劳动成本,这个国家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相对就高。

经验证据表明,当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国家更加富裕时,生产率在可贸易商品生产部门会增长得最快,因而/aT aN 的值在富裕国家比贫穷国家更高。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富裕国家比在贫穷国家的价格水平更高,不是因为他们在一般意义上更富,而是因为他们的富裕表现为一种不平衡的形式,可贸易品生产部门的生产率相对于不可贸易品生产部门更高。

7.为什么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同低速增长经济相比,通货膨胀率高?

答:根据两国不可贸易产品价格公式:T

N T N a P P a ??= ???;***T T T N a EP P a ??= ???

可知,两个国家的相对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价格水平的差异。当一个国家/T N a a 值增加时,不可贸易商

品价格相对于可贸易商品上升。如果()()**//T N T N a a a a >,

那么相对于外国本国实际汇率上升,即P 相对于*EP 会上升,国内物价水平高于国外。在这种状况下,因为本国的不可贸易商品价格增长更快,即使两个国家保持固定汇率,通货膨胀率也将会不同。

因此,通过固定汇率联结的国家即使在可贸易商品上有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快速增长的国家将会有更高的通货膨胀,因为在不可贸易商品上他们的通货膨胀率高。

8.假设在本书19-4节中描述的穷国得到一笔巨大外国援助,数目远大于以前的援助,对下列变量会有何影响?

(1)相对价格/T N P P ;

(2)PPF 的生产点;

(3)消费点;

(4)贸易余额。

答:获得大量外国援助的国家会产生消费膨胀,国内需求将大幅增加,此时:

(1)以不可贸易商品表示的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T N N T P P a a =不变。

(2)由于支出扩张,PPF 线向右移动与所接受的援助相等的幅度,此时,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增加,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下降。

(3)消费点沿着消费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消费都增加,即消费膨胀。

(4)贸易余额不变。

9.讨论以下冲击对用非贸易商品衡量的GDP的影响(利用图表)。

(1)一个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咖啡的国际市场价格猛跌;

(2)宣告一个国家刚刚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存;

(3)财政政策的大幅紧缩。

答:(1)一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咖啡的国际市场价格猛跌,则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P P下降,此时,企业会将生产转移向非贸易商品的生产,较少生产可贸易商品,生产点/

T N

将位于图21-8所示的B点附近。因此,用非贸易商品衡量的GDP将上升。

(2)一个国家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存时,经济均衡位移到图21-5中的B点,非石油贸易品的生产下降,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上升,因此用非贸易商品衡量的GDP将上升。

(3)财政政策的大幅紧缩,导致需求下降,不可贸易商品的生产下降,因此用非贸易商品衡量的GDP将下降,如图21-13所示。

图21-13 财政紧缩引起非贸易品生产下降

10.结构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贬值是紧缩性的”的观点是建立在相对价格/

P P粘

T N

性的基础上,讨论这句话。

答:(1)结构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贬值是紧缩性的”的观点并不是建立在相对价格P P粘性的基础上。

/

T N

(2)结构主义认为由于生产过程的专用性技术特征,一国在增加出口的能力方面存在着时滞,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在短时期内已达到上限,产量无法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价格的改变,也不会使可贸易商品的生产迅速增加,经济的生产结构在短期内可能呈刚性。因此贬值并不能通过净出口的增长而纠正外部不平衡,此时的货币贬值是一种不必要的紧缩。

货币贬值造成需求紧缩,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一个渠道是贬值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汇率的下降导致物价上涨,价格上升减少了名义货币余额,在IS LM

模型中,IS曲线左移,总需求下降。第二个重要渠道是通过再分配效应,假设人口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人主要收入来自于工资,另一部分人拥有资本获得利润,当名义工资呈粘性时,贬值使收入从工人转移给资产家,如果前一部分人比后者有更高的消费倾向,总需求将会下降。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

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经销商与代理商的区别

经销一般是指经销商与生产厂家或供货商达成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购销指定的商品。在经销情形,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本人对本人的关系,经销商是以自己的名义购进货物,在规定的区域内转售时,也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货价涨落等经营风险要由经销商自己承担。 经销可以分为一般经销与独家经销。在独家经销情形,一般会规定经销商最低交易数量、不得经销相竞争的其他供货商产品等。 代理是指被代理人或委托人授予代理商以“销售商品的代理权”,在销售代理权限内代理商代理委托人搜集订单、销售以及办理销售有关事务。代理与经销在合同关系的连续性和长期性、销售区域的固定性、交易量限制、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等方面均有相同之处,所以在实际业务中,有的人会错误地将代理与经销混为一谈。 具体来说,代理与经销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代理的双方是一种代理关系,而经销双方则是一种买卖关系。 (二)代理是以委托人即厂商的名义销售,签订销售合同,而经销商则以自己的名义从事销售。 (三)代理商的收入是佣金收入,而经销商的收入则是商品买卖的差价收入。 (四)从法律关系上讲,代理行为即委托人行为,代理商与第三人之间在授权范围内发生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归于委托人(供货商),而经销商与用户之间发生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须由其自己承担。 经销与代理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有没有涉及商品所有权上。代理只是在买卖双方之间起到媒介作用,组成交易,从中赚取佣金。而经销指对所经营的商品有产权的独立经营。 区分点一: 例如你在北京卖白菜。 我给你0.1元一斤,市场零售0.8元一斤。和你签100000斤的采购合同并且交给我10万保证金。除你之外,我不再向北京供货,但是你必须在3个月内向我提够100000斤的白菜,否则保证金归我。我给你提供15天价保。怎么把这100000斤卖掉,怎么宣传,怎么做广告是你的事。卖得好了,下一个新品种也交给你卖。如此,你是代理商了。 我给你0.5元一斤,划定海淀区是你的销售区域,一个月提够5000斤给你0.1元返利,降价了我给你价保。我还给你提供宣传支持。你尽量去卖吧。如此,你是经销商了。 经销商与代理商除了对商品拥有的所有权不同之外; 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速读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高效速读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 今天的广播、报纸、电台、电视、网站、互联网等众多传媒每天发布着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有用的无用的;正确的错误的;优秀的有害的等信息浪潮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轮番地冲击着我们这此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们,使我们成为信息海洋中的被动或主动接收者。在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世界中,当代的年青人还没有培养起一种新的阅读习惯。许多年青人往往不停地把网址换来换去,把网页翻来翻去,上网一半天,什么有用的信息也没看到;另一部分年青人则把传统读书的习惯带到了电脑屏幕前,紧盯着屏幕,在眼花缭乱的网页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辨别、阅读,其速度让人着急,其效率又让人叹息。现代社会的潮流在一次次提示我们:适者生存,改进你的阅读方法是改变你人生的开始!信息时代的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不怕书多,不怕信息多,就怕不会阅读。当今低效率的阅读就是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字斟句酌的阅读,一边出声朗读,或者一边费心琢磨,既耽误时间又没有效率。阅读效率的低下,除了提高时间这个人自身最大的成本外,还会使我们生活在慢悠悠学习环境中,缺乏竞争力。因此,我们强调:无论是阅读,还是对阅读的内容的记忆,都需要按照当代社会的高速度和快节奏的需要来改变自己,进行科学和系统的速读记忆培训和自我训练。比如,如何克服和改变自己落后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如何使视线在快速的运动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如何提高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及材料的综合概括的能力。真正从阅读的习惯到阅读的技巧得到根本的转变与提高,这就需要一整套依托于现代认知科学成果之上的素质培训。它将从改变我们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开始,那就是读得越慢读得越多,记得越牢落后

经销商与代理商的不同

经销商与代理商的区别 代理商 ★不一定是独立机构 ★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代理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赚取佣金(提成) ★经营活动受供货商指导和限制 ★供货权力较大 从制造商到零售终端的渠道途径 1、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4、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分经销商→消费者 代理商主要分为总代理、区域与分品牌代理、总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级分公司等。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 在代理商的层次上,除设立总代外,代理商还可以根据厂商的渠道模式,下设一级代理或区域代理并同时与终端销售商合作。这样,代理商从简单的分销转换成具有管理职能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理商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 代理商:代理是代企业打理生意,不是买断企业的产品,而是厂家给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而不是商家。他们同样不是自己用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所以“代理商”,一般是指那些赚取企业代理佣金的商业单位。 分销商:随着批发概念的落伍,时髦的概念是分销。所谓的分销是分着来销。可

见在销售的过程中,已经考虑到了下家的情况,不是盲目销售,而是有计划地销售,商家有服务终端的概念。分销和批发是相对的,是从管理和计划的角度上对商家定义。所以“分销商”,一般是指那些有服务终端意识的行商。 经销商:经销商是指,拿着钱,从企业进货,他们买货不是自己用,而是转手卖出去,对于他们只是经过手,再销售而已,他们关注的利差,而不是实际的价格。企业对他们不是赊销,而是收到了钱的。这个商是指商人,也就是一个商业单位。所以“经销商”,一般是指那些从企业拿钱进货的商业单位。 批发商:批发商的概念是以前对商人的一种叫法,现在已经逐渐趋向于被淘汰。顾名思义,批发就是一批批进货,然后往外一批批地发。可见这样的生意没有什么计划,只是一个货物买卖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发商,一般是指没有服务终端意识的坐商。 零售商:零售就是一个一个地销售,而不是象批发商那样,一批一批地销售。所以零售商,一般是企业用来说商店的。 其他观点: 一、 1.代理商可以是代理单一品牌或多个品牌。 2.分销商一定是代理众多品牌,比如世平分销,龙临分销。 3.经销商是个比较笼统的称谓,包括代理商,分销商还有单纯的贸易商(不从原厂拿货而是从其他渠道)。 二、代理商是分销商也是经销商,但是分销商和经销商不一定是代理商。分销商和经销商没什么区别。 三、分销是一个销售方式概念.分销商是一个中转站,一个制造企业将产品委托中转站销售.代理商是受制造企业授权在一定区域时间终端等进行销售.经销商类似于贸易商,自由贸易。 四、分销商广义上包括代理商经销商;代理商与经销商存在是否获得授权.当然,代理商也有分较多性质代理.。 五、主要从产品所有权上区分:经销商对产品有所有权;代理商一般没有所有权,只收取佣金。分销商一般只做渠道不做终端。 六、分销商得到原厂授权,销售全线产品,代表厂家处理业务经销商能够在原

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区别

一、定义 1、经销商: 拥有产品实际所有权,通过自己的经营获得利润经销指拿着钱,从企业进货,他们买货不是自己用,而是转手卖出去,对于他们只是经过手,再销售而已,他们关注的利差,而不是实际的价格。企业对他们不是赊销,而是收到了钱的。这个商是指商人,也就是一个商业单位。所以"经销商",一般是企业。经销商分为普通经销商和特约经销商。前者没有限制,而后者则和代理商或厂家在销售额、产品价格、广告等方面有特别约定。 2、代理商: 没有商品所有权,只是促成交易,从中赚取佣金代理商是指某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由生产厂家授权在某一区域有资格销售该产品的商家。代理商是和经销商截然不同的概念。代理是代企业打理生意,不是买断企业的产品,而是厂家给予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而不是商家。他们同样不是自己用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它分为全球代理、地区级、国家级、省市县级、区域代理、品牌代理、独家代理等,所有代理商家都有相应的特权,代理级别低的原则上由高一级的代理商管理。代理的地方越大条件越高,比如代理费用、代理保证金、代理的销售指标等。代理商是有管理职能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目前,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训及广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企业或行业纯粹依靠代理行为来收取佣金获得利润的情况并不多见,其业务范围也很难纯粹体现为代理模式,比较典型的有负责代理房屋销售的中介公司(行业),其主要盈利模式就是依靠为他人代理销售房屋来获取佣金(中介费),不过有时中介公司对于价格适当的房屋也会买下来再转手。

动物奇异的生存方式

动物奇异的生存方式 在自然界里,动物为了求得生存,必须要有自卫的能力。尤其是那些弱小的动物,他们防卫的本领十分高超,方法多种多样。如动物拟色、动物拟态、动物伪装都十分巧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它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经过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这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生存。但是,这种适应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一般来说,所有的海洋动物将近有20 多万种,这么多的海洋动物如果它要想在大海中生存下去,那么它必然要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也要适应这种环境。那么怎么办呢?有的海洋动物就是因为没有自卫的能力,而被淘汰,可是有的弱不禁风的小动物,正因为它有极为奇特的自卫能力,而使它延续至今,没有灭绝。所以我们认为,有些海洋动物它之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自卫是五花八门的,是非常有特色的。有些动物的自卫已经不能不使我们人类对它非常特殊的本领感到惊奇,那么今天我们是从动物的系统分类来去给大家介绍。 致命的自卫——水母 在讲这个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在一家天然的海滨浴场,大人们已经游完泳了,休息了。那么还有好多小朋友,他们兴致不减,互相戏耍打闹。在这个时候,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他游在最前边,看到了一个像小伞一样的东西,往自己这边游。其中有一个岁数稍微大一点的,也就是十四五岁的这个孩子他游得非常快,游到那儿以后,他就抓住了这个非常漂亮的“绸带”,手抓住以后不要紧,他“哇”的一声叫了起来。这时候就看到最先摸到漂亮“绸带”的这个年轻人,已经失去了游泳的能力。大家赶快就把他送到了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最后他的胳膊上全都是一条一条的红印,那么大家去想这到底是什么动物?我们今天说的是水母,原来水母是这么可怕。 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这个动物只有一个腔,它既是吃食物、进食物的这么一个腔,同时它又是排泄废物的这么一个腔,就是一个腔,进进出出,所以它属于低等动物。那么水母它分布得非常广泛,无论是热带、温带、亚热带,都有它们的踪迹。水母是不管哪个角落,都能找到水母,而且水母本身它所含的水分占90%到95%,都是水分。那么它可怕在什么地方?就是因为它形状长得像一个小伞,在伞的周围有很多很多触手,非常非常多,那么触手上有很多叫刺丝胞,每个刺丝胞就是一个含有毒素的囊。我们人类或者是动物如果碰到了它,或者是手摸了它一下,不得了,它很快就弹出一根空心的管丝,那么顺着这个管丝,它的毒液就流到了人或者是动物的身上。比较厉害的水母叫僧帽水母,什么叫僧帽水母?就是它是一个很大的浮囊,浮囊的中间有一个突起,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僧人戴着帽子,所以叫僧帽水母。僧帽水母的毒素不亚于眼镜蛇的毒素,非常可怕。当然也许有人要问,除了这个僧帽水母厉害以外,有没有比它还厉害的?我们说有。 这是什么水母呢?它叫北极霞水母,这个水母它的伞盖,整个周围的直径就有两米,它的触手大家可能想像不到,有1200 多条,一条触手就有四十米长。如果说把所有的触手全部张开的话,就是撒下了天罗地网。大家感到非常可怕,但是告诉大家,这个北极霞水母只分布在北

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分销商定义及区别

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分销商定义及区别首先,都是渠道的中间商,可以这样理解 厂家——X——消费者(X代表上面9种形式) 一、定义 1、经销商:拥有产品实际所有权,通过自己的经营获得利润 经销指拿着钱,从企业进货,他们买货不是自己用,而是转手卖出去,对于他们只是经过手,再销售而已,他们关注的利 差,而不是实际的价格。企业对他们不是赊销,而是收到了钱的。这个商是指商人,也就是一个商业单位。所以"经销商", 一般是企业。 经销商分为普通经销商和特约经销商。前者没有限制,而后者则和代理商或厂家在销售额、产品价格、广告等方面有特别 约定。 2、代理商:没有商品所有权,只是促成交易,从中赚取佣金 代理商是指某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由生产厂家授权在某一区域有资格销售该产品的商家。 代理是代企业打理生意, 他们同样不是自己用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 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 它分为全球代理、地区级、国家级、省市县级、区域代理、品牌代理、独家代理等,所有代理商家都有相应的特权,代理 级别低的原则上由高一级的代理商管理。代理的地方越大条件越高,比如代理费用、代理保证金、代理的销售指标等。 代理商是有管理职能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 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目前,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训及广 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 企业或行业纯粹依靠代理行为来收取佣金获得利润的情况并不多见,其业务范围也很难纯粹体现为代理模式,比较典型的 有负责代理房屋销售的中介公司(行业),其主要盈利模式就是依靠为他人代理销售房屋来获取佣金(中介费),不过有 时中介公司对于价格适当的房屋也会买下来再转手。 3.批发商:批发商的概念是以前对商人的一种叫法。顾名思义,批发就是一批批进货,然后往外一批批地发。可见这样的 生意没有什么计划,只是一个货物买卖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发商",一般是用来说没有服务终端意识的坐 商。 4.分销商:分销和批发是相对的。随着批发概念的落伍,出现分销的概念。即分着来销。可见在销售的过程中,已经考虑 到了下家的情况,不是盲目销售,而是有计划地销售,所以"分销商",一般是用来说有服务终端意识的行商。 5.零售商:零售就是一个一个地销售,而不是象批发商那样,一批一批地销售。所以"零售商",一般是用来说商店、店铺

沙漠中的动物的生存方式

沙漠中的动物的生存方式 骆驼是骆驼科属动物,鼻孔能开闭,足垫厚,适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可以贮水,所以耐饥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 花背蟾蜍常常利用鼠类的废弃洞穴,甚至当鼠洞中尚有鼠类居住时,也能看到花背蟾蜍的踪迹。 生活在沙漠中的沙蜥,是通过改变体色来控制体温,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的.清晨,它的肤色开始是黑的,当气温上升时,皮肤变成沙土色,来反射过多的热量,减少水分蒸发;到了黄昏,皮肤再度变色来适应身体内对水分的需要. 骆驼刺属豆科、骆驼剌属落叶灌木。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 余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新疆各地均有分布。骆驼刺有花内和花外两种蜜腺,花外蜜腺泌汁凝成糖粒,称为刺糖,群产量可达30—40公斤。骆驼刺是骆驼的牧草,所以又称骆驼草,是一种矮矮的地表植物。在巍巍祁连山下,在茫茫戈壁滩上,生存着一种西北内陆所独特的植物——骆驼刺,无论生态系统和生存环统如何恶劣,这种落叶灌木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君不见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在白杨都不能生存的环境中,只有一簇又一簇的骆驼刺在阳光下张扬着生命的活力。 胡杨有特殊的生存本领。它的根可以扎到1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取地下水,体内还能贮存大量的水分,可防干旱。胡杨的细胞有特殊的机能,不受碱水的伤害;细胞液的浓度很高,能不断地从含有盐碱的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和养料。折断胡杨的树枝,从断口处流出的树液蒸发后就留下生物碱。胡杨碱除食用外,还可制造肥皂,或用来制革。人们利用胡杨生产碱,一株大胡杨树一年可生产几十斤碱。 短命菊是世界上生命周期最短的植物之一,它的寿命还不到一个月。这种生活习性是它适应特殊生存环境的结果。短命菊又叫"齿子草",是菊科植物,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那里长期干旱,很少降雨。许多沙漠植物都有退化的叶片、保存水分的

总经销与总代理的区别

总经销与总代理的区别 总代理及总经销是指委托人在指定地区的全权代表,有权代表委托人从事一般商务活动和某些非商务性事务。是总代理还是总经销,视上游商家策略而定,在具体商业活动中,有一些差异,可以注意合同的约定。总代理区分于独家代理和一般代理。独家代理(Sole Agent):在指定地区和期限内单独代表委托人行事,从事代理协议中规定的有关业务的代理人。委托人在该地区内,不得委托其他代理人。一般代理(Commission Agent):又称佣金代理,是指在同一地区和期限内委托人可以同时委派几个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事,代理人不享有独家专营权。佣金代理完成授权范围内的事务后按协议规定的办法向委托人计收佣金。根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商品准入管理规范》规定:凡进入市场的食品、副食品以及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重要商品等,经营者应当向供货方索取有关证明该商品质量的合法凭证(复印件),经所在市场商品准入办公室对凭证的完整性、有效性进行审验并发放《商品索证审验卡》(以下简称《审验卡》)后,方可准许上市销售。市场经营者是商品准入工作的实施主体,必须具备经营所需的基本的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者的主要职责是:1、索取能够证明所经销商品质量的相关凭证,并建立进货台帐;2、及时将进货索取的凭证或需要更新的有关证件交市场准入办公室进行审验、备案,并对其提供凭证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3、向购货经营者提供经审验的商品《审验卡》,以及其它相应供货凭证。此外,根据2007年9月6日浙江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经营行为规范指引》之第三条,无论是否存在总经销或总代理关系,“销售者要认真履行进货检查验收责任,对供货商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资质调查,审核其是否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等工商税务合法手续,以及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符合进店条件的证明文件;对进店商品的标识、成份、质量、出厂检验证明、安全使用期等进行审核,认真把好食品质量验收关。” 《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经营行为规范指引》全文如下,供参考: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加强工商机关的行政指导,明确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的法定义务,规范食品销售经营行为,保障经销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指引。一、食品销售者,包括各类商场、超市、购物中心、专业店、专营店、便利店、食杂店、食品副食品市场的经营户等,均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合法、有效、完备的营业手续,方可营业。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对销售的食品承担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主动履行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二、零售商要慎重选择商品供货商,保证进货商品质量,不接受来历不明的上门送货行为,不从无合法经营资质的供货商进货。供货商必须对所供商品的质量负责,并承担连带责任。三、销售者要认真履行进货检查验收责任,对供货商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资质调查,审核其是否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等工商税务合法手续,以及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符合进店条件的证

人类的生存方式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 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反方一辩: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各种病毒的侵入,汽车身后的尾气,工厂的废气等等无补侵害着我们美丽的家园.试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威胁,为什么树木被大量的砍伐,为什么空气不在新鲜,这一切一切正是科技带来的种种罪证.现代科技是给我们带了一些舒适与方便,可同时也带了幅面影响,试问没有了美好的环境人类该怎么舒适生存呢?如果人们还不赶快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的话,人类终将会被科技所毁灭. 主持人:好,节下来请双方二辩陈述己方观点 正方二辩:在古代,人们迷信鬼神,认为人的一生是天定的,生老病死是天来掌控的; 在现代,人们通过科技的发展,证明了迷信思想是不可取的,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古代,许多人得了重病,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痛苦地死去.可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疑难杂症已能成功治愈,人们不用为生病而烦恼.……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科技发展为人类造福事例的冰山一角.科技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为什么电视上、报纸上,几乎天天说要提倡科技发展,因为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圆的?是科技的发达;通迅的便捷是什么造成的?是科技的发达;身患重病的人为什厶能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科技的发达!如果说科技的发展是错误的,那么,伽利略、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发明家、科学家,为什么要将自己宝贵的一生献给科学?为什么要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用在“错误”的事业身上?难道他们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吗?有谁认为他们的死毫无价值,又有谁认为他们为科学献身,根本没有意义? 反方二辩:科技发展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这点我们并没有否认.但是我方认为科技带来的弊处大于利的.首先汽车虽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牌坊的尾气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其次,电视等娱乐设施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却无形的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情淡薄.还有就是网络的出现,.

总代理和总经销区别

总代理和总经销有什么区别? 总代理代理为主,销售为辅,为以下的二级、三级代理商供货,总经销,销售为主,负责地区性的推广,可能是二级、三级代理。 总代理的权限大于总经销。 因总经销,顾名思义,是负责某个地区的经销业务;总代理,是负责该品牌的全权代理,包括销售和其他方面的业务事项。 总代理是钦差大臣,总经销是二道贩子的头儿 总经销仅指独占负责一定区域的产品销售及销售渠道的建设; 总代理范围更广,不仅指产品销售还可以其他方面权限的代为处理。 首先代理是做一个城市或是省来说,如果还有别的人要求在这个城市做这个产品的话就不可以,因为这个城市他已经道理占据了,当然需要有提货量要求或是市场保证金之类的, 经销,他可以在某一个城市同一个产品做多家,当然根据东西不同,这个是由你们自己来给经销商来定的 经销的意思就是从供货商那里买了多少货,就给多少钱.

经销在国际贸易中是指经销商按照约定条件为国外供货商销售产品。双方订立协议或相互约定,由供货商向经销商定期、定量供应货物,经销商在本国市场上销售。经销商与供货商之间也是买卖关系,经销商必须自垫资金购买供货商的货物,自行销售,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代理是代企业打理生意,不是买断企业的产品,而是厂家给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而不是商家。他们同样不是自己用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 代理是民事主体通过他人实施某种法律行为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代理权,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行为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民事法律制度。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为代理人,承担民事法律行为责任的是被代理人 经销商和代理商有什么区别? 经销商和代理商有什么区别? 经销商与代理商都是渠道的中间商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来源:慧灯之光四 一、为何要区分生存地方式和意义 生存地方式和生存地意义虽然是最简单、最基础地道理,但要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从目前地情况来看,我们最需要和最缺少地,并不是密宗、大圆满,就是这些基础地修法和认识,因为最基础地也是最关键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虽然密宗大圆满是很高级地法,但以我们目前地状况来看,现在还不是修地时候,如果在我们目前地情况下修大圆满或是其他地密宗,效果不一定很好.这并不是说大圆满和密宗有什么不好,大圆满和密宗当然是很好地甚深之法,但修者地根基必须与法相配,我们需要地是效果,并不是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地名声.如果根基不配而提前修大圆满、修密宗,效果就不是很理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整个佛法,尤其是藏传佛教特别讲究次第.修行人地层次也是参差不齐,有些人修了很长时间,修行也比较好;有些人又刚刚开始,连佛教地一些基本道理都不太了解,但总地来说,基础地问题仍然是最关键、最需要地.现在我也是在基础地方面努力,并没有去修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等.我相信,只要基础打好了,其他地都好说;基础不好,修什么法都不会有效果,所以,在基础上面我们一定要下功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基础是什么呢?你们都知道,基础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虽然每个人都会说,但是做到了没有?以前我们讲过“佛教地定义”,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怎样衡量自己修地是不是佛法呢?藏传佛教地高僧大德们在很多论典中对佛教下了这样地定义,很简单,就一句话——修任何一个法,能够断除烦恼地叫做佛法;不能断除烦恼,或者对断除烦恼没有什么帮助和效果地,就不是佛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很多人学佛地时间比较长,既修完了五加行,又念了很多咒,每年也听了很多开示,现在我们回头自我检查一下,我们在修行结果——断除自身烦恼方面有没有明显地效果和进步,如果没有地话,虽然不能说以前地修法都是白修,当然有善根,至少在我们心田里播下了很好地种子,但谈不上是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是这样,就需要调整,看看问题在哪里,究竟是我们地修行方法不对,自己与所修地法不适应,还是自己不够努力.我想,最根本地问题,就是基础没有打好,或者没有巩固好,有一点基础地人,需要巩固基础;没有基础地人,就要打好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从出离心开始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为什么要讲生存地方法和生存地意义呢?我觉得掌握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很多人,包括不少学佛地人都把生存地方法和生存地意义混为一谈,除了生存地方法以外,没有生存地意义,就像愚昧无知地畜牲一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一个动物来说,如果因前世地因缘能够活到年、年,它也顺利地活到了年、年地话,这就是它地胜利,对它来说,这就是生存地意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很多人也是这样,生存地意义当作生存地方法,生存地方法当作生存地意义,不学佛地人是这样,居士当中地部分人也是这样.这两年学佛地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地所谓学佛,只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既不特别地强调下一世怎么样,更不寻求解脱,主要是在现世生活中能够过得好一些——健康、长寿、发财,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点目地去烧香、拜佛、念经等等,从外表上看是在学佛,但实际上是把佛法当成了一种生存地方法.不信佛地人,将努力工作作为生存地方法;信佛地人,将去庙里烧香拜佛作为生存地方法.这种所谓地学佛,根本没有涉及到生存地意义.我们应当分清什么是生存地方法,什么是生存地意义,这是基础地基础,是学佛地第一个入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生存地方法 生存地方法,是指衣食房车等生活地条件.修行人地生活模式应该是什么样,佛地要求是什么样地呢? 是不是所有地人都要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放弃一切到山洞里面去修行呢?能够这样作当然是

代理商与经销商的概念区别

代理商与经销商的概念区别 经销一般是指经销商与生产厂家或供货商达成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购销指定的商品。在经销情形,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本人对本人的关系,经销商是以自己的名义购进货物,在规定的区域内转售时,也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货价涨落等经营风险要由经销商自己承担。 经销可以分为一般经销与独家经销。在独家经销情形,一般会规定经销商最低交易数量、不得经销相竞争的其他供货商产品等。 代理是指被代理人或委托人授予代理商以“销售商品的代理权”,在销售代理权限内代理商代理委托人搜集订单、销售以及办理销售有关事务。代理与经销在合同关系的连续性和长期性、销售区域的固定性、交易量限制、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等方面均有相同之处,所以在实际业务中,有的人会错误地将代理与经销混为一谈。 经销商与代理商都是渠道的中间商 经销商 ★独立的经营机构 ★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买断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获得经营利润 ★多品种经营

★经营活动过程不受或很少受供货商限制 ★与供货商责权对等 代理商 ★不一定是独立机构 ★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代理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赚取佣金(提成) ★经营活动受供货商指导和限制 ★供货权力较大 从制造商到零售终端的渠道途径 1、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4、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分经销商→消费者

代理商主要分为总代理、区域与分品牌代理、总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级分公司等。代理 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在代理商的层次上,除设立总代外,代理商还可以根据厂商的渠道模式,下设一级代理或 区域代理并同时与终端销售商合作。这样,代理商从简单的分销转换成具有管理职能的渠 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理商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 各项职能。 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各类销售渠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代理商或经销商层级的 增多。目前,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 训及广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而言,其利润则主要来自于销售利润、返利、安装和维修服务等。 经销与代理的区别 具体来说,代理与经销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代理的双方是一种代理关系,而经销双方则是一种买卖关系。 (二)代理是以委托人即厂商的名义销售,签订销售合同,而经销商则以自己的名义 从事销售。 (三)代理商的收入是佣金收入,而经销商的收入则是商品买卖的差价收入。 (四)从法律关系上讲,代理行为即委托人行为,代理商与第三人之间在授权范围内 发生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归于委托人(供货商),而经销商与用户之间发生的民事行为

开发商和代理商策划的区别

开发商和代理商策划的区别 把它理解成两个性质的东西就好明白了: 比如卖家具的,和家具加工厂 都是家具,但是工作内容和方向基本完全不一样。 甲方策划: 第一它的工作范围更广,包括物料制作、做多少才最合理?做什么画面?放什么文字?围挡找谁做最合适,不同制造商的价格、每一次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你要怎么处理,争取最少的花费?包括售楼处选址,风格,家具购买;包括和设计院、设计部对接,确定这个面积段搭配能不能满足这个容积率。如果赠送面积会不会降低利润?等等等等; 第二他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推售一栋楼或者几栋或者什么大的动作,需要找一找财务进行营销费用审批和收益计算(这个有时候也得自己做,但是最后肯定财务要审)一营销自己出策略,出价格一找工程确定进度一找设计出图纸一找制作方出物料一找活动公司做活动一媒体做推广一最后还要拿一堆材料给老大审批一老大期间还会问你各种你想到或者想不到的问题。最后都通过了才会上市(顺序不分先后但你肯定都会走一遍)。所以对于策划人的交往能力,把控能力,专业能力要求都有 第三以上说到的说不到的这些环节你都要会做,所以你想想一天你需 要见多少人?处理多少事情? 第四甲方的策划,不仅仅要做决策,还要做执行(这点很多代理公司都会进行误导,说甲方就是执行,其实还有关键一点,是决策!!!)你就想吧,比如,代理公司给你提一版方案你觉得不错,很简单:今天9月1

号,代理公司建议,10 月1号开盘,13号楼,90平产品,8500 ,开盘前 发5万条短信,DM单户型折页什么的提前到位直销进行派单,开盘搞个歌舞暖场。是不是很简单??好了你的工作到了,9月2号你得找你们财务,问问你们项目的营销费用10 月份还有多少(因为很多项目都会透支营销费用),你要做个简单的计划,起码心理有底你得花多少钱啊10 月份。然后还得让财务同意你得计划。9月3 号你得找你们工程,确定下现在13# 什么进度了啊?再找下你们开发部,13# 预售下来没啊?啥时候下来啊?我们要10.1 开盘那时候能下来不啊?9月4号你得找设计,13# 的户型做 出来没啊?啥时候做出来啊?9月5号你得找N家制作公司,我们要出1万份(这个数字你还得合计合计)DM 和户型折页,10 月1号我们就得开 盘用了,你需要我提前几天给你图纸你好做啊?这次多少钱啊?还得告诉他们我要做什么材质的(好了到这步各家的钱就不一样了),找哪家你自己合计去吧。9月5号你得找广告公司了吧,这次上市的宣传语你做出来,画面要这么这么设计,你赶紧做我们10.1 上市。 好了9月6号了,财务告诉你不行你没费用了/行有费用你整吧,工程告诉你不行进度跟不上巴拉巴拉/ 行你开吧,开发告诉你预售下不来政府的出差 了/OK 没问题了,设计告诉你我没空啊公司那么多户型我 整不完啊/哥们我做好了,制作商你谈好价钱和工期了/完蛋了旺季制 作商进度赶不上。先发出去我喝口水,回来接着说。好了我回来啦,9 月6 号,给你否定答案的你要去确定,去逼迫,去讲道理。因为10.1 就是要开盘。现在9月7号了,假如说你都确定了,好了我们还有下一步工作要做。你得找代理公司把价格做好了,把收益做好了,你做个审批表吧,找你们老

简析生存方式概念

简析生存方式概念 敏华 简析生存方式概念 准确描述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需要正确界定生存方式的概念,那么,什么是人的生存方式,它有哪些要素构成,以及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1存在方式与生存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也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一般说来,事物的存在方式包括两种含义。 第一,从存在论的角度来讲,存在方式指事物本质的现实化、具体化,也就是说存在方式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展示和外显。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方式属于“本质和现象”范畴中的现象序列,揭示的是事物的外部结构。 第二,从生存论的角度来说,存在方式指的是事物生成活动、生成过程和生成状态的总和。也就是说存在方式揭示的是事物的存在活动本身,属于“物质和运动”范畴中运动的序列。它旨在描述事物运动属性的具体状态和特征,揭示物质运动的特殊性。因此完整看,存在方式描述的是事物生成和存在的完整状态,揭示事物本身是一种生成过程和存在过程的统一。 完整理解生存方式的含义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们避免下述两种片面性:一是,仅仅把存在方式理解为事物的表象而忽视其动态性,二是仅仅把生存方式理解为事物的生成活动和过程,忽视其静态性。 那么,什么是人的生存方式呢?一般而言,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除具有事物存在方式的普遍性质外还有特殊性。就其特殊性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不同于一般无机存在物;二是人具有自我意识,不同于一般的生命存在。因此,人的生存方式概念具有特殊的规定。 就字面意思来说,生存方式指生命的存在方式,也就是生命生存样式和活动,在逻辑上,生存方式属于存在方式的特殊状态。因此问题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显然,人是生命的一种,人所以特殊在于他是生命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一般存在物和生命存在物的根本所在。心理学认为,

经销商与代理商应该如何做渠道营销

建立一条从厂家到最终消费者的高效分销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快速,广泛的把自己的产品铺到各级渠道和终端,出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面前,并通过线上品牌传播和线下地面活动,推广产品,并形成循环动销。 渠道里有什么? 1、比较简单的说法是由一些机构组成的,例如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 2、严格的来说,渠道中的每个机构,又是由若干人等组成的,这些人,都是渠道成员,也可以说,在渠道中,所以涉及到产品工作的人(从厂家的业务人员,到经销商公司的仓库主管),都属于渠道成员。 经销商与代理商 1、经销商,花钱在上游厂家进货,再把货卖给下游客户,从中赚取差价。 2、代理商,帮助厂家建立渠道,开发客户,但不进货,而是辅助厂家直接把产品给下级渠道和客户,赚取厂家所给予的服务费用或是佣金。 3、渠道中有众多的渠道成员,厂家的业务人员,是第一渠道成员。 厂家为什么要找经销商 不是厂家不会做市场做生意,之所以找经销商合作,无非是利用经销商已有人力,物力,储运,资金,网络,运作经验,社会关系等等资源,减少厂家自己的成本而已。 渠道的组建形式: 1、完全厂家自建渠道,例如在各区域市场设置具备直营资质的分公司,开设直属零售终端,或与当地零售商直接合作。 2、完全依托经销商建立渠道,让经销商来负责建立二级分销商,以及与零售商之间的渠道。 3、厂家自建和与经销商合作同步进行的混合模式,某些市场(例如厂家所在地或是重要市场)由厂家自己直营,而其他区域则放出来,让经销商去做。 厂家对渠道建设的介入方式: 1、完全放手 只对经销商有业绩要求,经销商如何去建立下一级渠道,厂家基本不管。 2、提供辅助 出于厂家自身的市场建设目的考虑,厂家会投入人力物力,协助经销商进行下级渠道的建设工作,并协助进行市场动销工作,谓之“助销”。 3、完全主导 厂家的产品,品牌,市场运营体系高度成熟,直接指挥市场运行,经销商只是出钱出人,在配合层面执行干活。 渠道组建的层级: 1、最简单,就设立一个全国总经销商 2、分区总经销商,例如华北一个,东北一个,西北一个 3、设置省级总经销商,一个经销商就是一个省长 4、地级市级经销商,比较主流的做法 5、县级经销商,这已经是比较深入的设置层级了,一般厂家在县级也就设立个二级分销什么的。 渠道运行的机制: 产品利润,在渠道成员中的分配机制。 渠道运行的基本工作形式: 沟通,渠道成员之间的沟通 渠道的加速模式: 1、多种形式的利润模式

代理商和经销商、分销商的区别

代理商和经销商、分销商的区别 关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异同,很多人都弄不清且往往认为两者都差不多。其实严格来说两者是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差别其实还是蛮大的。根据百度百科的专业释义和相关内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细化来解释看看两者具体有哪些不同之处: 一、概念区别 代理商 代理商又称商务代理,是在其行业管理范围内接受他人委托,为他人促成或缔结交易的一般代理人。代理商(Agents)是代企业打理生意,是厂家给予商家佣金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所代理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而不是商家。因为商家不是售卖自己的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所以"代理商",一般是指赚取企业代理佣金的商业单位。 经销商

经销商,就是在某一区域和领域只拥有销售或服务的单位或个人。这个就是经销商。经销商具有独立的经营机构,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买断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获得经营利润,多品种经营,经营活动过程不受或很少受供货商限制,与供货商责权对等。 分销商 分销商(distributor) 是指贸易中获得商品所有权的中间商。他们通过购买取得商品所有权并转售出去,所以要承担各种风险。分销商拥有价格决定权。他们只对利润感兴趣,并不忠实于哪个生产厂商和出口商。常见的分销方式有:经销、批发和零售等。 代理商和经销商经营特点对比 代理商 1 、不一定是独立机构 2、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代理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3、赚取佣金(提成) 4 、经营活动受供货商指导和限制 5、供货权力较大 从制造商到零售终端的渠道途径: 1、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代销与经销的区别

一、经销(Trade) 经销,亦称定约销售。它是指由生产厂商或出口商与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按协议的规定范围经销商品。按西方商品流通理论而论,经销商(Ttrader,也称为商人、中间人)包括批发商(Wholesaler)与零售商(Retailer)两类商人。他们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承担经营风险。经销以经销权是否具有排它性,可分为多头经销、独家经销与总经销(或叫包销)3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厂商或出口商与经销商之间已实际发生买卖关系,商品所有权已发生转移,通过差价获得利润。经销商通过经销形式可以得到厂商或出口商的优惠条件。对于独家经销、总经销而言,还可以享有特定地区范围内商品专营的权利。 二、代销(Agency) 代销,是指一个企业为另一个企业或个人代理销售商品的一种交易方式。代销商品的主体就是委托方。在代销活动中,代理商与委托人只是委托代理关系,而没有发生商品所在权的转移。代理商只有在代理期间有商品的处理权,并且得以委托方的名义来进行,通过代销获得成交金额一定比例的代销费,即代销报酬。代销双方通常要签订协议。代销方不承担风险,其主要职责是促成交易。因此,代销商或代理商,属于居间商(Mediator)的一种。 从法律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区别是:代销产生的后果由供货商承担;经销产生的后果由经销商自己承担。 经销一般是指经销商与生产厂家或供货商达成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购销指定的商品。在经销情形,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是本人对本人的关系,经销商是以自己的名义购进货物,在规定的区域内转售时,也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货价涨落等经营风险要由经销商自己承担。 经销可以分为一般经销与独家经销。在独家经销情形,一般会规定经销商最低交易数量、不得经销相竞争的其他供货商产品等。 代销的本义是代理销售,其本质是代理,是指被代理人或委托人授予代理商以“销售商品的代理权”,在销售代理权限内代理商代理委托人搜集订单、销售以及办理销售有关事务。代销与经销在合同关系的连续性和长期性、销售区域的固定性、交易量限制、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等方面均有相同之处,所以在实际业务中,有的人会错误地将代理与经销混为一谈。 具体来说,代销与经销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代销的双方是一种代理关系,而经销双方则是一种买卖关系。 (二)代销是以委托人即厂商的名义销售,签订销售合同,而经销商则以自己的名义从事销售。 (三)代销商的收入是佣金收入,而经销商的收入则是商品买卖的差价收入。

经销商代理商等的关系

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加盟店、自营店、授权店、专卖店的关系和区别 首先,都是渠道的中间商,可以这样理解 厂家——X——消费者(X代表上面9种形式) 一、定义 1、经销商:拥有产品实际所有权,通过自己的经营获得利润 经销指拿着钱,从企业进货,他们买货不是自己用,而是转手卖出去,对于他们只是经过手,再销售而已,他们关注的利差,而不是实际的价格。企业对他们不是赊销,而是收到了钱的。这个商是指商人,也就是一个商业单位。所以"经销商",一般是企业。 经销商分为普通经销商和特约经销商。前者没有限制,而后者则和代理商或厂家在销售额、产品价格、广告等方面有特别约定。 2、代理商:没有商品所有权,只是促成交易,从中赚取佣金 代理商是指某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由生产厂家授权在某一区域有资格销售该产品的商家。代理商是和经销商截然不同的概念。代理是代企业打理生意,不是买断企业的产品,而是厂家给予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而不是商家。他们同样不是自己用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 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 它分为全球代理、地区级、国家级、省市县级、区域代理、品牌代理、独家代理等,所有代理商家都有相应的特权,代理级别低的原则上由高一级的代理商管理。代理的地方越大条件越高,比如代理费用、代理保证金、代理的销售指标等。代理商是有管理职能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 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目前,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训及广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 企业或行业纯粹依靠代理行为来收取佣金获得利润的情况并不多见,其业务范围也很难纯粹体现为代理模式,比较典型的有负责代理房屋销售的中介公司(行业),其主要盈利模式就是依靠为他人代理销售房屋来获取佣金(中介费),不过有时中介公司对于价格适当的房屋也会买下来再转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