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润滑油加氢再生研究

废润滑油加氢再生研究

废润滑油加氢再生研究
废润滑油加氢再生研究

废润滑油加氢再生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预处理-固定床加氢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吸附剂、保护剂、精制催化剂。预处理油样经过吸附剂吸附后进入保护和精制反应器,在压力为15.0mpa、温度为340~360℃、体积空速为0.3h-1的反应条件下可得到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或调合组分。

关键词:废润滑油再生催化剂固定床

一、前言

我国每年生产的润滑油在二百万吨以上,润滑油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温和空气的氧化作用,会逐渐老化变质,再加上摩擦部件上磨下来的金属粉末、从环境中侵入的杂质等,使润滑油颜色逐渐变深、酸值上升,并产生沉淀、油泥、漆膜等,当变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更换。对一个国家来说,每年换下来的废油量很大,如果回收再生则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迄今为止,废润滑油再生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酸-白土精制型、蒸馏-溶剂精制-白土精制型、蒸馏-溶剂精制-加氢精制型等[1]。根据对环境的要求,再生工艺本身也需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发展无污染再生工艺已是必然。加氢再生工艺则是必然趋势。

本实验利用加氢技术对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已成功开发了废润滑油加氢再生专用催化剂及相应的工艺技术:预处理—固定床加氢工艺技术,可使废润滑油的回收率达90%以上,回收油轻组分可作为优质、低凝的汽、柴油,重组分可作为润滑油基础油或润滑油调合

润滑油生产工艺

润滑油生产工艺 第一步溶剂脱蜡 为使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必须将其中易于凝固的蜡除去,这一工艺叫脱蜡。脱蜡工艺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油的凝点,同时也可以得到蜡。所谓蜡就是在常温下(15℃)成固体的那些烃类化合物,其中主体是正构烷烃和带有长侧链的环状烃,C16以上的正构烷烃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脱蜡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冷榨脱蜡、溶剂脱蜡和尿素脱蜡。 第二步丙烷脱沥青 这种方法就是用丙烷把渣油中的烃类提取出来,即利用液态丙烷在临界温度附近对沥青的溶解度很小,而对油(烷烃、环烷烃、少芳香烃)溶解度大的特性来使油和沥青分开。丙烷的临界温度为96.81℃,临界压力为4.2MPa。 所谓临界温度,即是把液体加热到这一温度以上时,外界压力无论增大到多大也不再能阻止液体沸腾转变成蒸汽,与临界温度相对应的外界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在丙烷的临界温度以下接近临界温度的区域内,液体丙烷对油和沥青的溶解能力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对沥青的溶解能力降低得很快,而对油的溶解能力降低得很慢。因此,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下,油在丙烷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沥青的溶解度。 经过丙烷处理得到的脱沥青油和其它馏分油一样,要进行精制和脱蜡。 第三步白土精制 经过溶剂精制和脱蜡后的油品,其质量已基本上达到要求,但一般总会含少量未分离掉的溶剂、水分以及回收溶剂时加热产生的某些大分子缩合物、胶质和不稳定化合物,还可能从加工设备中带出一些铁屑之类的机械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去掉,进一步改善润滑油的颜色,提高安定性,降低残炭,还需要一次补充精制。常用的补充精制方法是白土处理。 白土精制是利用活性白土的吸附能力,使各类杂质吸附在活性白土上,然后滤去白土除去所有杂质。方法是在油品中加入少量(一般为百分之几)预先烘干的活性白土,边搅拌边加热,使油品与白土充分混合,杂质即完全吸附在白土上,然后用细滤纸(布)过滤,除去白土和机械杂质,即可得到精制后的基础油。 第四步加氢精制 (1)加氢补充精制: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史召霞 人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废矿物油。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然而,废油其实并不废,其中变质的部分只有百分之几,是一种宝贵资源,将其综合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局面、解决油品供不应求的瓶颈问题,对于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废矿物油的来源 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主要为以下2种: 1、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如各类润滑油、液压油等,主要来自机动车维修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等。 2、油类产品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如加油站的油罐,隔油池的底泥,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泥等。 二、废矿物油的危害 废矿物油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编号为HW08。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其中的各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因此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废矿物油还会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具有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物理作用。例如废矿物油污染土壤后由于其粘稠性较大,除了堵塞土壤孔隙及破坏土质外,还能粘在植物根部形成一层粘膜,妨碍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缺乏营

养而大面积死亡。当土壤孔隙较大时,石油废水还可以渗透到土壤深层,甚至污染浅层地下水。 三、废矿油的处置现状 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年增强,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将废矿物油直接排放的为数不多,主要还是将产生的废矿物油转移给其他单位进行回收处置。但目前国内具有相应环保资质的企业不多,有近2/3的废矿物油被转移至无资质回收企业进行再提炼,这些废矿物油再加工企业的提炼工艺绝大多数为国家强制淘汰的落后工艺,这种“小炼油”企业基本没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其简单落后的加工过程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废矿物油的处置及再利用技术 目前我国废油的主要去向是①焚烧或直接废弃,流入下水道、河流、荒地等;②经脱重金属后直接利用,作为燃料或者做沥青稀释剂、高硫燃料的掺和原料等;③简单清洁处理(过滤)后继续替代使用,这是假冒伪劣润滑油的主要来源之一;④再生(再精炼)。 传统的废润滑油回收再生技术为蒸馏-硫酸-白土精制工艺,其最大的缺点是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容易污染环境。目前国外许多石油公司都在研究和开发新的废油回收技术,国内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为止主要的再生工艺有:酸-白土精制型、蒸馏-萃取-白土精制型、蒸馏-溶剂精制-加氢精制型、脱金属-固定床加氢精制型和蒸馏-加氢精制型、催化裂解、高温深度热裂解、膜分离、分子蒸馏等。 (1)酸-白土精制型用硫酸对废润滑油进行精制,排出酸渣后,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1890263.html,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 作者:蔡茂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润滑油在机械行业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性能指标降低,所以会形成废油,如果直接将其进行处理,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成为了机械制造领域的重点,需要相关业内人士提供高度重视。文章重点就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 对于机械制造而言,其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离不开润滑油,而润滑油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质变,特别是在冷却、传动和热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润滑油,其质变的速度更快,如此会导致润滑油的性能有所降低,最终形成废润滑油。而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主要是将其进行回收处理,最终进行二次利用,一方面缓解当下世界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性效果。 1 国内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研究 1.1 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进行废润滑油的再生处理。相对比其它工艺技术,该技术主要原料是酸和白土,所以成本投入较低,加之处理工艺相对简便、对设备依赖性较低、适用于多种废润滑油的处理,所以其成为主流的工艺再生技术。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进行废润滑油处理主要应用的是硫酸,而硫酸加入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废润滑油的废弃程度,同时对于白土的添加量也需要根据废潤滑油的要求而定。尽管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具有多种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工艺进行废润滑油处理的再生利用率较低,同时再生的润滑油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指标较差。另外,由于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涉及到硫酸和白土的大量使用,所以为后续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到位,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1.2 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 相对比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更加适用于当下的工业生产。该工艺的主要原理如下,即废润滑油经过硫酸酸化处理后,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粉进行中和反应,去除体系中的硫酸和石油磺酸等物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废润滑油的再生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更加的环保。另外,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中对于硫酸和白土的使用量较低,成本投入较少,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润滑油的应用日益广泛,全世界每年平 均消耗润滑油约4000万t。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2005 年润滑油的消耗量也高达600多万t。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成为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欧洲,每年大约 就有500万t废弃润滑油,其中40%—50%未作任何处理就扩散到环 境中,而我国以往的润滑油回收量还不到废润滑油总量的20%。 润滑油从组成上讲由80%—90%的基础油和10%—20%的添加剂组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烃类以及少量非烃类的混合物。然而润滑 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物理化学或人为因素导致了润滑油的性能 劣化,生成了如醛、酮、树脂、沥青胶态物质、碳黑及有机酸、盐、水金属屑等污染杂质[6],不能再继续使用而变成废润滑油。实际上 废油并不废,而用过的润滑油真正变质的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7], 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废油中的杂质,是废油再生的关键。各废油回 收率见表1[8]。而近年来,除了大量开发基础油为多元醇酯、复合脂 和植物油的可迅速生物降解型的全损耗润滑油之外,将废润滑油再 精炼成润滑油基础油也得到了日益发展。 各种废油的回收率 品种再生收率(%) 内燃机油75—85 机械油85—90 变压器油90—92

各种杂油68—80 1、国内废润滑油再生利用发展现状 我国润滑油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百分之二,数量每年在300 万t以上。而且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 根据“九五”期间我国润滑油需求的实际增长情况和2001—2010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安排,2003年我国润滑油的总需求量约为425—435万t,预计2010年约为490—510万t[9]。润滑油在使用的过程中 由于高温及空气的氧化作用,会逐渐老化变质,再加上摩擦部件上 磨下来的金属粉末、呼吸作用及其它原因而进入油中的水分、从环 境中侵入的杂质,这些不仅污染了润滑油,而且还促进润滑油的氧化,从而可能引起机器的各种故障。所以润滑油在使用一定时间, 变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更换。 许多润滑油中加有重金属盐添加剂,还有些加有含氯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含磷有机化合物、含硫磷有机化合物,有些 含氯化合物是多环芳烃的氯取代物。这些含重金属、硫、磷、氯的 化合物都属于有毒物,对人体及生物有害,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危 害人类[10]。进入水系的油对水有很强的污染力,据估计,一大桶(200L)废油流入湖海,能污染近3.5km2的广大水面。被污染的水域,由于油膜覆盖水面,阻止了水中的溶解气体与大气的交换,水中的 溶解氧被生物及污染物消耗后得不到补充,使水中的含氧量明显下降,油膜覆盖在水生植物的叶子上、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的呼吸器 官上,阻碍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使整个食物链都受到损害[11]。 一般来说,可供回收的废润滑油量应为消费量的40%—45%, 然而目前我国污染废润滑油回收率非常低,每年回收再生的油品仅 有20—30万t,其中一部分排人了环境而造成污染[12]。我国废润滑油 再生始于本世纪30年代,7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商业部制定的

废润滑油加氢精制原理

废润滑油加氢精制原理 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润滑油中的各类化合物与氢反应,不同的化合物有不同的反应机理。 1.存在于废润滑油中的含氧化合物 废油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氧化产物,主要是羧酸类、羧酸酯类、醛类、酮类、醇类、酚类、过氧化物类等,废油中也还能有残存的酚型添加剂。 含氧化合物是最容易加氢的,一般很快反应生成相应的烃及水,同时还伴随着脱烷基、异构化、缩合、开环等反应。举例: (1)环烷羧类 R COOH +nH2 R CH 3 +2H20 R +2H2O+CH4 缩合反应不知结构的化合物 (2)酚类 OH R +nH2 OH R R OH R R R R R R R R R OH R R R 异构 化及 开环 反应 2.存在于废润滑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废润滑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有的是新润滑油基础油中原来有的,有的是作为添加剂加进来的,有的则是被污染带来的。 含硫化合物存在较多的可能是噻吩类及氢化噻吩类,以及少量的硫化物、二硫化

物,还有来自添加剂的硫代磷酸盐、硫化烯烃、硫磷化烯烃等。 含硫化合物的加氢一般比含氧化合物难一些,但不同结构的含硫化合物,反应难也不同。硫化物、二硫化物在缓和加氢的含硫化合物,反应难也不同。硫化物、二硫化物在缓和加氢的条件下就迅速反应,生成相应的烃及硫化氢;环状硫化物如氢化噻吩加氢就要难一些,因为它先要开环,再生成烃及硫化氢。噻吩类则更困难一些,首先是环的饱和,然后再开环,然后才是生产烃及硫化氢。 (1)硫化物 R R' S+2H2R.H+R'.H+H2S (2)二硫化物类 R R' S+3H2R.H+R'.H+2H2S S (3)氢化噻吩类 s R H2 C4H9R +H2S (4)噻吩类 S R S R H2H 2C 4 H9R +H2S R H2H2 R C2H5 + H2S R S H2 S R + H2S S S 含硫化合物也能与加氢催化剂中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的硫化物,其效应有时是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或中毒。 3.废润滑油中的卤素化合物 废油中的卤素化合物主要是氯烃,它来自作为绝缘油的氯烃以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氯烃,也可能来自污染物。氯烃加氢时生成氯化氢及相应的烃,加氢的难易程度与含硫化合物差不多,但由于要求彻底脱除卤烃,所以选用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

废机油再生技术

废机油再生技术 油广泛用于机械、化工等领域中。机油使用后便混入水份、有机物、色素和灰尘等各种各样的杂质而常常废弃。如何使这些混入各种杂质的废置机油再生而回收利用呢? 一、再生原理根据油水难溶和水的沸点比机油低的原理,可通过加热和静置分离除去水分。利用浓H2SO4的氧化性去除有机物,利用活性白土吸附色素,通过过滤除去机械杂质,这样便可达到机油再生目的。 二、操作过程机油再生一般要经过如下五个步骤; 1.除水:将废机油收集到集油池除水后,置于炼油锅内,升温到70~80℃后停止加热,让其静置24小时左右,将表面的明水排尽,然后缓慢升温到120℃(当油温接近100℃时,要慢慢加热,防止油沸腾溢出),使水分蒸发掉,约经两小时,油不翻动,油面冒出黑色油气即可。 2.酸洗:待油冷却至常温,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硫酸(浓度为92~98%左右),酸用量一般为油量的5~7%(系根据机油脏污程度而定)。加完酸后,继续搅拌半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左右,将酸渣排尽。 3.碱洗:将经过酸洗的机油重新升温到80℃,在搅拌下加入纯碱(Na2CO3),充分搅拌均匀后,让其静置1小时,然后用试纸检验为中性时,再静置4小时以上,将碱渣排尽。 4.活性白土吸附:将油升温到120~140℃,在恒温和搅拌下加入活性白土(其用量约为油量的3.5%),加完活性白土后,继续搅拌半小时,在110~120℃下恒温静置一夜,第二天趁热过滤。 5.过滤:可采用滤油机过滤,过滤后即得合格油。如无滤油机,采用布袋吊滤法也可。以上即为提纯机油的一般操作过程,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含杂质水很少,则第一步可省掉;如经过酸碱处理后,油的颜色己正常,则就不必用活性白土脱色吸附。 废油再生方法随废油种类、性质不同而异,常用的方法如下: (1)废机油、润滑油等的再生,一般采用蒸汽加热法。这种方法再生效果较好,设备费、运转费都比较低。 (2)废乳化油再生,通常采用下述步骤回收:首先脱水加碱。脱水是尽量减少废油中水分,加碱目的是将憎水性金属皂类置换成亲水性皂类,使之恢复乳化性能。碱液的添加浓度一般为30%,用量为3%一6%,过量时可用油酸调整。pH控制在8—9之间。其次添加乳化刑,应先添加具有清洗能力的乳化剂,如油酸纳皂等;再添加石油硝酸钠之类乳化剂,一般用量为3%一6%;而后添加稳定剂,如添加适量乙醇以便增加乳化效果。根据不同的乳化油成分再适量投加润滑剂——机油,清洗剂——油酸三乙醇肤皂,防锈剂——磺酸钡,防腐剂——苯酚等对乳化液更有好处。如此再生的乳化油,完全满足生产上的清洗、润滑、防锈等要求。 废机油(各种废矿物油)提炼再生柴油工艺技术概况 1、原料状况:原料油(废机油、工业换油、清缸油)系属于带胶质、高粘度的弃残重油,作为燃料,不仅热值低,而且其中不能被完全燃烧的部份(即黑浓烟)排入大气,就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 2、生产工艺,采用中国石油学院研制发明的实用新型,一种带胶质的烃油催化蒸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原料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至280-350℃蒸馏后分离出燃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废油按来源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产品加工过程的清洗、润滑、冷却及产品的热处理,机械装备与设备运转、传动油。此类油被加入了各类添加剂,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等原因混入了各类物理及化学杂质,除去它们成为这类油品得以再利用的关键。第二类是各类车辆、机械运行后排放的各类润滑油品,由于这类油品仅作润滑,所以需要的处理工艺相对简单。 废油回收处理工艺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脱水、精炼、分离阶段。预处理采用高频破乳脱水;精炼采用蒸馏-酸洗-白土工艺;分离部分对废油中各类油品组分进行馏份分割,切割为轻质、中性、基础油三部分。 脱水部分包括高频破乳脱水和热力蒸馏脱水两阶段;精炼部分包括分解、除杂、脱色三阶段;分离部分则是将混合油品通过蒸馏的方式分割为轻质油、中性油、基础油三种产物。此工艺能处理组分较多、经历不同物理、化学应用过程、杂质含量大且成分不确定的工业混合废旧油品。 东科环保设备就此工艺流程详细跟大家探讨一下。 1.脱水工艺 废油脱水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预处理,采用高频电场破乳脱水,分出大部分的水分。第二阶段采用蒸馏脱水。将废油水份彻底除掉,同时蒸出低沸点短链低碳物,保持再生油有一定的粘度和闪点。破乳后的废油被送入该工艺阶段,设备采用填料塔。操作温度取塔顶温度110℃,常压。塔顶组分冷凝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分出轻质油品与水份。主要油品组分在本阶段由塔底流出,再送往精炼进行下一阶段处理。 2.精炼工艺

废油精炼部分设置了高温分解、酸洗、白土吸附三阶段。 废油精炼的第一步就是用高温分解工业废油中所含各类化学添加剂。采用高温操作,是为了尽可能使各类化合物分解。工艺条件上以裂解塔温度为360℃、压力为负。塔顶组分出塔后进入冷凝器,与经过热交换器的塔底组分先后进入搅拌釜内进行酸洗。 由于搅拌釜反应不是连续操作,故采用两平行装置。废油通过浓硫酸的酸洗作用,使杂质沉淀分离。酸洗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0℃,在裂解冷却油中加入约6%的浓硫酸,维持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使油中的酸渣沉降,待沉降稳定后由釜底分出。酸洗后的油品送去脱色处理。 废油脱色工艺是用活性白土吸附去除未被酸洗掉的沥青、胶质、环烷烃、多环芳香烃等杂质,起进一步脱水、脱色作用。这时油品中所含杂质以分散杂质为主,使用的活性白土应保证其活性。活性白土加入量为油品的10%,温度在50℃、维持搅拌1小时,待吸附作用完成后静置,待其沉降分离。随后将油品送入分离阶段进行馏分分割。 3.分离工艺 废油处理后的油品粗分为轻质油、中性油、基础油三种。通过填料精馏塔将其按照馏分分割。 分离设备包括两个分离塔,第一分离塔塔顶温度在160℃、压力保持在负,塔顶组分为蒸馏脱水阶段未被得到的轻质油。塔底油品送入第二分离塔,再分离出中性油和基础油。第二分离塔塔顶温度在220℃、压力保持在负,塔顶组分为中性油,基础油由塔底分出。

(分享)废润滑油无酸再生技术介绍

(分享)废润滑油无酸再生技术介绍 润滑油作为一种缓和机械配件之间摩擦,维护机械设 备正常运行的石油制品,在工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机动车消费的增长,国内对润滑油需求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润滑油在使用 段时间后,由于机械设计及长期在高温状态运行原因, 仅会受到工作环境中水分、灰尘、机械磨合产物的污染且润 滑油中的烃类物质、各类添加剂也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有机酸、沥青质、炭黑、多环芳烃、醛酮等劣化产物。 滑油受到上述污染物质影响,其功能不断下降,最终被替 换成为废润滑油。就我国而言,每年替换下来的废润滑 油数量巨大,这些废润滑油如果直接排入环境中,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对生态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而合理再生废润滑油既能避免环境污染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 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废油再生业在规模上有了显著变 化,但再生技术仍以硫酸一白土工艺、溶剂萃取-吸附工 艺为主,再生过程中存在硫酸用量大、二次污染物排放量 大、环境污染重、再生产品品质不理想、再生产品产值较低 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加氢工艺、分子蒸馏、微波热 解、膜吸附为代表的废润滑油无酸再生工艺, 凭借环境友

好,再生产品品质咼的特点,逐渐成为废润滑油再生研究 的热点,工业应用的新方向。1 加氢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 油加氢精制工艺最早应用于天然润滑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性能优异,种类丰富作为无污染再生精制工艺的代表, 近年来在废润滑油再生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由于废润滑油中含有水分、金属屑、沥 青质等固体杂质以及汽油、柴油等轻质组份,因此在加氢精制前需要对废润滑油进行沉淀、减压蒸馏等预处理。 过预处理后得到的废润滑油依然含有多种氧化物,主要以 羧酸酯类、醛酮类为主。这类含氧化物 加氢难度最低,经过加氢反应并伴随着缩合开环、脱烷基 异构化等反应,最终形成相应的烃类。而废润滑油中含量 较高的饱和烃、芳香烃,在加氢条件下一般不发生反应;而废润滑油中存在的少量烯烃,则在加氢过程会发生加成反 应生成相应的饱和烃。由于含有的润滑油基础油种类及添 加剂的不同废润滑油中可能还含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 物、氯烃等其他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加氢后,会形成相应的烃、硫化物、氮化物及氯化氢,在相同的加氢反应条 件下,含硫化合物加氢的难度与氯烃相当,而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则相对比较困难,且只有在较严苛的加氢反应条件 F,才能彻底地脱除这些化合物。20 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对加氢精制法再生废润滑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出

GBT 17145-1997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准 1998年7月1日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润滑油的定义、分级、回收与管理、再生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油单位和个人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销售及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3536-1987 石油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开口杯法) GB/T 7631.1-198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 GB/T 8030-1987 润滑油现场检验法 GB/T 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废润滑油 used oil 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热分解作用和杂技污染,其理化性能达到各自的换油指标,被换下来的油统称废润滑油(以下简称废油)。 3.2 废油再生re-refining of used oil 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除去变质的和混入的杂技,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3.3 废油回收率rate of recovery 废润滑油回收量与原用油量的百分比。 4 分类 更换下来的废油按GB/T 7631.1 进行对应的分类和命名。 回收利用的废油包括: a) 废内燃机油; b) 废齿轮油; c) 废液压油; d) 废专用油(包括废变压器油1)、废压缩机油、废汽轮机油、废热处理油等)。

润滑油加氢工艺研究

润滑油加氢工艺研究 摘要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为市场润滑油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传统的润滑油加氢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规格加氢工艺的市场逐渐拓展。本文陈述了润滑油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润滑油加氢工艺流程,同时也对国内高压润滑油最新工艺做了一定的介绍,最后还提出了润滑油加氢工艺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润滑油;加氢工艺;现状;流程;发展策略 在润滑油工艺方面,目前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的是高质量润滑油短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质量润滑油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大型油田的开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加氢工艺提炼润滑油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加氢工艺的不断发展及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并为社会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1 润滑油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润滑油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很多大型油田的开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解决高质量润滑油短缺的问题,利用加氢工艺提炼润滑油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这一措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老三套润滑油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顺应大环境的变化改造润滑油高压加氢工艺,而国内一些新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企业为了占领和开拓市场也选择采用高压加氢技术进行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环保事业的推进加速了润滑油加氢技术在环保高效方向的发展,促使国家润滑油加氢事业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确立发展现代工业为主要目标。这使得近几年润滑油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发展,如汽车工业的进步促进了润滑油的质量提升和发展,汽车行业的制造推动了润滑油的技术升级。从汽车发动机油的状况可以推断,高黏度指数、高氧化安定的发动机油将是未来汽车发动机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调整添加剂成分及添加量大小已经无法再满足其发展趋势了。传统溶剂脱蜡技术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润滑油加氢工艺,其在制造和选材方面都存在局限性,不能有效改善发动机的长时间利用率,润滑油加氢工艺的进步和发展使得这种传统工艺逐渐被市场淘汰。石油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目前必需的不可再生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石油问题也是世界瞩目的一个问题,因为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社会需求[1]。 2 润滑油加氢工艺流程 2.1 加氢处理 与传统的溶剂脱蜡技术工艺相比,加氢处理工艺具有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其对原料的广泛适应性。加氢处理工艺能很大程度的实现对原油中的硫、氮、氧杂质化合物的分解和脱除,为此,其能适应更广泛的原料。目前,很多大型的炼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 技术导则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准 1998年7月1日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润滑油的定义、分级、回收与管理、再生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油单位和个人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销售及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3536-1987 石油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开口杯法) GB/T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 GB/T 8030-1987 润滑油现场检验法 GB/T 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废润滑油 used oil 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热分解作用和杂技污染,其理化性能达到各自的换油指标,被换下来的油统称废润滑油(以下简称废油)。 废油再生re-refining of used oil 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除去变质的和混入的杂技,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废油回收率rate of recovery 废润滑油回收量与原用油量的百分比。 4 分类 更换下来的废油按GB/T 进行对应的分类和命名。 回收利用的废油包括: a) 废内燃机油; b) 废齿轮油;

废润滑油回收处理再生技术工艺

废润滑油回收处理再生技术工艺 1.废润滑油回收处理再生技术工艺 由于润滑油的用途、性能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对于污染润滑油的再生处理根据其劣化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以物理方法为主的再净化 工艺和以化学方法为主的再精制工艺[13]。 1.1 废润滑油的再净化工艺(物理方法为主) 润滑油在初期劣化过程中仅仅出现了少量的酸性或极少的沉 淀及部分水分,而其主要性质功能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此时仅仅通过物理方法如沉降、过滤、离心分离和水洗等处理即可满足需要。该净化工艺和过程主要应用于透平油、磷酸酯抗燃油、变压器油、液压油、磨合机械油等污染废油的再生净化处理。国内外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如日本曾报道,将废机械油送入离心机高速离心,脱去水杂。日本还有专利报道,将废油加热,进行水蒸汽汽提,除去水及汽油等。美国有一项专利报道,将废油加热后送入旋风流动的容器,使水及汽油汽化,与机械油分离,脱去水及汽油的废油再经过一个过滤器滤去机械杂质。 韩国的SOKYONG HO(KR)在1989年申请“油压真空过滤装置” 的韩国专利《Filter.Sep.》在1995年第9期报道了英国的Headline Filters Ltd.开发的真空滤油机[14]-[18]。它与机械过滤法及物理化学法不同,它是根据油液为绝缘流体的特点,利用静电场对带电粒子的静电吸附力而除掉油中污染物的方法。它对油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对油中的杂质产生絮凝作用;二是在油水乳化的状况下进行破乳。并且纳垢容量大,处理杂质范围宽,不仅能吸附微粒污染物,滤除小至0.0l m的颗粒杂质和微量水分以及微小气泡等同时还对油中的添 加剂无不良影响,还可以去除堵塞滤油器的油泥之类的污染物,静电净油机既可作为附属设备与液压设备配套,用于净化系统的液压油,又可单独使用对废油进行净化再生。但是它的局限在于它必须在不击穿油液的安全电场下进行,耗电量大、成本高[19],不适合工业投资应用。 1.2 废润滑油的再精制工艺(化学方法为主) 当润滑油经长时间的运行使用后,由于苛刻的环境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润滑油的粘度,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等等,会发生严重的劣化变质,使用性能急剧下降,而如果单纯的采用物理过程来净化再生显然已经达不到再生的目的,此时必须采用化学方法来精制再生。由于技术和侧重点的不同,促使了废润滑油再精制加工工艺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以传统的酸洗—白土为代表的有酸污染的再生工艺和丙烷抽提为代表的无酸环保再生工艺。主要工艺如下: (1)传统的污染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传统的污染废油再生工艺以Meinken开发的硫酸精制工艺为主,主要衍生发展的有:沉降—酸洗—白土工艺,沉降—酸洗—碱洗—白土工艺,蒸馏—酸洗—白土工艺,沉降—蒸馏—酸洗—白土工艺,这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分析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废润油剂再生工艺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介 绍了国内外几种废润滑油再生技术,并对废润滑油陶瓷膜过滤和加氢工艺进行了 描述。 关键词:废润滑油;预处理;加氢;再生 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润滑油需求量持续增长。据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最 新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润滑油需求将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润滑油在 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质,必须更换。废润滑油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以及各种重金属超微粒子等,将其随意丢弃, 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回收则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润滑油的质量变化与常规再生方法 废油的再生普遍是由于质量达不到应用水平,需要对废油中存在的杂质问题、粘度问题、乳化问题、胶状问题进行分别处理,以添加白土、酸碱等物质或者进 行萃取、蒸馏、加热、加压等条件下改变,进行物质组成改变时的油品再生保证,以其步骤和工序将再生技术进行探讨和改进,以生产为主要导向进行适用中的大 量方法效应选择。国内外所进行的再生工艺所用方法、技术都原自于对常规原理 的透彻,从生产中进行的必要添加物质、控制条件改变等操作进行工艺流程了解,将再生方法进行具体质量要求中的内容改善和处理变动。废油中的水分和杂质较 多情况需要将其物质进行过滤、蒸发形式上的分离,粘度问题可通过蒸馏和添加 物质改变废油属性进行各项指标控制处理,乳化问题可通过加水、加热条件进行 物质状态变化中属性调节,胶状问题经过酸碱、白土等物质的精制和水洗等步骤 进行处理。 2蒸馏分离 2.1釜式焦化 釜式焦化除生产柴油外,也有在真空下生产润滑油的,工艺比较落后,投资少,工艺简单,在国内不少地方仍在采用,但生产润滑油基础油从质量和能耗上 都很差。 2.2减压精馏 减压蒸馏是石油化工行业经典的工艺技术,原理比较成熟,但是由于物料特 性完全不同于原油,废矿物油直接采用减压精馏工艺技术,容易出现加热炉温度 过高,炉管结焦,产品收率低,质量差等实际问题,并不非常适用。实际采用减 压蒸馏工艺方案进行废润滑油再生的企业基本都存在结焦和收率过低的现象,装 置不能实现长周期连续运行。 2.3蒸馏-糠醛精制-白土精制工艺 该工艺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糠醛进行废润滑油的萃取操作,以此达到去 除体系中非理想成分的目的。通过蒸馏-糠醛精制-白土精制工艺所再生的润滑油,回收率高达85%,无论是在色泽还是性能方面,都基本达到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工艺使用糠醛的数量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增加,影 响了再生需求下的溶剂回收程序能耗平衡,导致量产后的能耗处理带来成本上不 够合适,且应用的设备在其使用中损耗作为成本条件也将影响工艺发展。 2.4高真空蒸馏 此工艺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好的工艺,既吸收了常减压管式炉生产工艺中产品

废润滑油吸附再生方法

废润滑油吸附再生方法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机械行业对润滑油的需求量巨大并呈飞速上升的趋势,而国内废润滑油的处理利用率极低。大多数废润滑油的处理仅是直接倾倒,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且国内少有的废润滑油处理厂仍无有效的废润滑油处理方法,大多处于“脏乱差”的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废润滑油吸附再生方法”将从技术层面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词:废润滑油废油吸附再生方法废油再生产品 1.国内废润滑油及再生处理现状及发展 我国的润滑油达一百多种,每年使用量达几百万吨,随着经济的发展,润滑油亦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们对润滑油缺乏正确认识,将使用过的润滑油称之为“废油”,不注意回收,随意抛洒、倒弃,浪费宝贵的资源且污染环境。废润滑油中只有1%-20%左右的烃类变质,只要对废润滑油进行净化再生,除去其中的杂质、变质的烃类,必要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就可使旧油“再生”为性能良好、质量接近或达到新油标准的润滑油。 我国的商业、铁道、部队、机械工业等部门都在进行润滑油净化再生工艺研究。但我国在这个领域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因此研究润滑油劣化的原因、积极探索新型高效、低污染废油净化再生方法,对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张状况及减少废油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2.废润滑油吸附再生主要工艺流程 废油主要从回收中心、快速换油中心和汽修厂回收。经过技术与经济性考察后,依照工艺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管道设计, 保证在得到可靠优质产品的同时,又不给环境带来额外的负担。再生工艺总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再生工艺总流程 不同废油种类的再生其工艺也有所不同,具体的不同及操作区别如下所述: (1)废洗油再生 洗油经过多次使用,会带有大量的油泥、金属微粒及其他机械杂质,影响到正常使用。但以上物质并不与洗油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再生的方法较简单。再生方法一般用水洗法和蒸馏法。 水洗法:先把废油倒入有放水阀门的容器里,用水冲洗,再静止沉淀12h,放掉底部的水杂,即得到再生洗油。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现状与发展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现状与发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了废油再生利用的可能性,总结了它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对国内外现有的再生利用技术和研究工作及一些再生处理的新技术进行了概括,展望了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综述;废润滑油;再生利用技术;前景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STE LUBRICATING OIL REGENERATIVE RECYCLING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tatus of waste lubricating oil regenerative recycling, the possibility of regenerative recycling had been analyzed, and the impact of waste lubricating oil to environment had been summed. Domestic and foreign technical and research work about t waste lubricating oil regenerative recycling were also summed up ,at the same time, some new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The prospects of the used lube oil regenerative recycling was looked head, at last, based on the paper, 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Key words: Review; waste lubricating oil; recycling technology; prospects 1 前言 废润滑油是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老化、变质、混入燃料油组分、混入杂质水分而与新润滑油在质量指标上有明显区别的油[1]。一般其中真正变质的只有百分之几,如果将这些变质的成分除去,就可以得到与天然油生产的质量相当的基础油来。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同时产生的废油数量也日益增加,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为了节约能源与资源,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成为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废润滑油如果回收50 %的话,实际上相当于建了12个炼油厂,或相当于节约了一个中等的石油基地[2-4]。由此看来,废润滑油的再生加工利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废润滑油以量少面宽的方式,时刻都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把废油排放出来进入土壤,可导致植物死亡,被污染土壤内微生物灭绝;若废油进入饮水源,一吨废油可污染l00万吨饮用水[6],所以润滑油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 2 国内外废润滑油处理方式及环境影响 目前,国内外废润滑油的主要去向有以下4种路径:

废机油的再生原理及操作

废机油的再生原理及操作 【原理】 一般用的机油是矿物性机油,它是石油的重质馏分经减压蒸馏而得到的一类产品。所谓废机油,一是指机油在使用中混入了水分、灰尘、其他杂油和机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杂质;二是指机油逐渐变质,生成了有机酸、胶质和沥青状物质。废机油的再生,就是用沉降、蒸馏、酸洗、碱洗、过滤等方法除去机油里的杂质。 【操作】 (1)第一工序是“沉淀”。沉降将废油静置,使杂质下降而分离。沉降时间由油质和油温决定。油温越高,粘度越小,杂质越容易下降,沉降时间越短。一般机油中杂质的沉降时间跟温度有如下表的关系。 ( 的水份彻底除掉,保持再生机油有一定的粘度,有一定的闪点。蒸馏把经过沉降处理除去沉淀物后的废机油放入蒸馏烧瓶内。装好蒸馏装置,加热进行常压蒸馏。在180℃馏出的是汽油,180~360℃的馏分是柴油,留下的是机油。如果已知废机油内没有汽油、柴油等杂质,可以省掉这一步操作。蒸馏到最后锅里的废油温度达到350℃左右即可,什么时候停火根据最后生产出来的机油粘度而定,要使再生出的机油粘度高就蒸出多些柴油,一般适可而止,机油比柴油贵。 蒸馏锅要加工结实以防爆炸,可以用厚一些钢板如10毫米厚的卷个筒焊好卧倒使用,再开几个进料和出料以及出轻油汽以及压力表和插温度计等的洞。为了让蒸出来的柴油冷凝,还要配套冷凝装置,用铁管圈10多个圈放在冷水池里就是个简单的冷凝装置。 (3)第三工序是“酸洗”。酸洗就是通过浓硫酸的作用,使废油中的大部分杂质分离沉淀下来。在经过蒸馏冷却至常温的废油里加进6~8%左右(在30分钟内加完)的浓硫酸均匀搅拌15分钟左右,这时,浓硫酸跟废机油中的胶质、沥青状杂质等发生磺化反应,大量的废渣就显露出来,然后停止搅拌让废渣沉淀。酸洗用的浓硫酸一事实上要浓度超过98%,浓度低于98%的效果不好,注意别让买回来的浓硫酸自然吸水浓度降低。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GB/T 17145-1997 )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年12月12日批准 1998 年7月1日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润滑油的定义、分级、回收与管理、再生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油 单位和个人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回收、 再生 及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 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 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3536-1987 石油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开口杯法) GB/T 7631.1-198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L 类)的分类 第一部分 总分组 GB/T 8030-1987 润滑油现场检验法 GB/T 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废润滑油 used oil 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热分解作用 和杂技污染, 其理化性能达到各自的换油指标, 被换下来的油统称废润滑油 (以下简称废油) 。 3.2 废油再生 re-refining of used oil 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 除去变质的和混入的杂技,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 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3.3 废油回收率 rate of recovery 废润滑油回收量与原用油量的百分比。 4 分类 更换下来的废油按 GB/T 7631.1 进行对应的分类和命名。 回收利用的废油包括: 废内燃机油; 废齿轮油; 废液压油; 废专用油(包括废变压器油 1)、废压缩机油、废汽轮机油、废热处理油等) 。 5 分级 5.1 根据废油的变质程度、 被污染情况、 水分含量及轻组分含量等来划分等级。 a) b) c) d)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润滑油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其产品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生产与 生活领域。成品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绝大部分, 因而基础油的性能和质量对润滑油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添加剂可以改善基础 油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 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控制摩擦、减少磨损、冷却降温、密 封隔离等作用。 2.1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2.1.1 润滑油生产过程 原油先经常压蒸馏,蒸馏出汽、煤、柴油等轻质馏分的常压塔底渣油,再 经减压蒸馏,分离出轻、中、重质馏分油料,减压塔底渣油再经丙烷脱沥青后, 制得残渣润滑油料,制备好的馏分及残渣润滑油料,分别经过精制、脱蜡及补 充精制,得到润滑油基础油,最后进入成品油调合工序,与添加剂优化配伍, 即得成品润滑油 [4]。基本生产过程如图21 所示: 由于采用原油原料不同,产品性能要求各异,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就很 复杂。但可归纳为三条工艺路线:一是物理加工路线“溶剂精制 -溶剂脱蜡-补 充精制”;二是化学加工路线“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的全氢路线;三 是物理化学联合加工路线,其工艺结构为“溶剂预精制 _加氢裂化_溶剂脱蜡”, 或“加氢裂化-溶剂脱蜡-加氢补充精制”等⑵。 — Ms* ■ 图2.1润滑油的基本生产过程 Fig.2.1 Basicproduction processof lubricating oil

2.1.2 典型工艺流程 (1)物理加工路线 以石蜡基原油常减压渣油为进料加工制造润滑油时,典型的工艺流程如图 2.2 所示[5] : (2)化学加工路线 以全氢工艺生产基础油时,润滑油厂原料制备过程与上述生产过程基本相 同,然而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结构则有很大的差别 ⑹。图2.3展示了化学加工路线 中全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和总流程: 图2.3润滑油生产的化学加工路线 Fig.2.3 Chemicalroute of lubricating oil processing (3)混合加工路线 当加氢处理工艺与溶剂精制相结合,与溶剂脱蜡相结合,形成图 2.4和图2.5 所示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相结合的基础油生产路线,即混合的工艺结构。壳 牌公司开发的混合工艺结构如图2.4所示;海湾公司开发的两段加氢处理工艺 结构如图2.5所示⑺o fl 图22润滑油生产的物理加工路线 Fig.2.2 Physicalroute of lubricating oil processing ? 単矗.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