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娇滴滴假发

通用快捷键:

F1+Alt 类似windows下面的Win键在GNOME中就是打开“应用程序”菜单(Applications Menu)

F2+Alt 类似windows下面Win+R 是运行程序的快捷键

Ctrl+Alt+D 类似windows下面的Win+D 是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Ctrl+Alt+L 启动屏幕保护程序?

Alt+Tab 切换程序,同windows下的定义一样

Print Screen 屏幕抓图(整个屏幕)

Alt+Print Screen 当前窗口抓图

窗口操作快捷键:

Alt+F4 关闭窗口

Alt+F5 取消最大化

Alt+F7 移动窗口的

Alt+F8 改变大小

Alt+F9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F10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空格切换输入法

程序中常用的快捷键:

Ctrl+N 新建

Ctrl+X 剪切

Ctrl+C 复制

Ctrl+V 粘贴

Ctrl+Z 撤销

Ctrl+S 保存

Ubuntu操作基本快捷键:

打开主菜单= Alt + F1

运行= Alt + F2

显示桌面= Ctrl + Alt + d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 + F9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 + F10

关闭当前窗口= Alt + F4

截取全屏= Print Screen

截取窗口= Alt + Print Screen

默认特殊快捷键:

展示所有窗口程序= F10

展示当前窗口最上层程序= F11 展示当前窗口所有程序= F12

切换窗口= Alt + Tab

旋转3D桌面= Ctrl + Alt + 左/右箭头(也可以把鼠标放在标题栏或桌面使用滚轮切换)旋转3D桌面(活动窗口跟随)= Ctrl + Shift + Alt + 左/右箭头

手动旋转3D桌面= Ctrl + Alt + 左键单击并拖拽桌面空白处

窗口透明/不透明= possible with the “transset” utility or Alt + 滚轮

放大一次= 超级键+ 右击

手动放大= 超级键+ 滚轮向上

手动缩小= 超级键+ 滚轮向下

移动窗口= Alt + 左键单击

移动窗口时贴住边框= 左键开始拖动后再Ctrl + Alt

调整窗口大小= Alt + 中击

Bring up the window below the top window = Alt + middle-click

* 动态效果减速= Shift + F10

* 水纹= 按住Ctrl+超级键

* 雨点= Shift-F9

* 桌面展开=Ctrl + Alt + 下箭头,然后按住Ctrl + Alt 和左/右箭头选择桌面

Ubuntu Gnome的桌面技巧:

===键盘类===

1.先同时按住Alt + Ctrl 键,再按键盘上的左右光标键可以切换工作区

2.web时按"/" 键等于查找功能,桌面或者目录时按" /" 等于"打开.."

3.当前目录下快速文件(夹)定位, 直接输入文件(夹)名字

4.shift键可以对scim的中英输入快速切换,windows下的智能ABC一样

5.alt+左右可以前进后退页面

6.屏幕锁定: Alt+Ctrl+L 等价于Windows中的Win键+ L, ctrl+alt+d 相当于Windows中的Win键+D

——换句话说,Alt+Ctrl相当于Win键——

7.Ctrl+Alt+Shift+左右方向键,可以把当前窗口移到上一个或下一个桌面

8.Alt+Tab向左切换窗口,Alt+Shift+Tab向友切换窗口

===鼠标类===

1.直接拖拉在最大化时的窗口标题可以还原窗口大小,再拖放回去就最大化

2.在音量控制处用鼠标滚轮滚动可以直接调整音量,在任务栏中滚动滚轮可以切换任务栏,工作区则切换工作区

3.浏览网页的时候直接把图片落到保存目录既可下载

4.按鼠标滚轮即张贴, 同时按下鼠标左右键等价于按鼠标中键-->引伸到,在web上选中文字,直接双键(中键)可以张贴选中的文字

5.工作区里的小窗口可以在不同工作区内拖拉,即移动到....(工作区)的功能

6.shift + 鼠标滚轮可以后退页面

7.鼠标中键点标题栏可以隐藏当前窗口

8.按住shift 拖动窗口可以吸附上下边缘的移动

9.直接将文件管理器中的文件拖到GNOME终端中就可以在终端中得到完整的路径名

10.修改目录图标:可将文件管理器中的图片直接拖到文件夹属性所在的图标上.

11.鼠标中键直接单击滚动条的空白处,屏幕即滚动到那处。

12.中键拖动图片到桌面,可选择设为墙纸

===其他===

戴屏:

a、全屏:直接按下PrtScr 键。

b、当前窗口:同时按下Alt + PrtScr 键。

c、延时戴屏:在终端或“运行”窗口中输入命令:gnome-screenshot --delay 3 ,将延时3 秒后戴屏。

d、应用程序——附件——抓图。

在用户主目录下有隐藏文件.mozilla

和windows的文件结构不同,windows将硬盘分成C、D、E、F等盘,也就是分成这些分区。

而Linux操作系统不是把硬盘分成这样的分区,它有一个根目录,用/表示,一个目录就相当于一个文件夹,根目录就相当于Linux系统的总的文件夹。在这个根目录下面,又分为/bin /boot /dev /etc /home /initrd /lib /media /mnt /opt /root /sbin /usr /var /tem 等等典型的目录。其他的目录可以单独分区,也可以不单独分区,只保留一个跟目录分区,这样,这些目录将会自动建立在根目录下。下面列出了Linux下一些主要目录的功用: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 表示

/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

/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

/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帮助文档

/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

在以上目录中,只有/home下,你自己的用户目录,对于普通用户才具有完全的权限,你下载东西、你的配置文件都在这个目录下,这是你最常用的目录。其他目录里,你如果需要删除或者修改文件,则必须具有管理员权限,否则不能修改。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病毒修改你的系统文件。

而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如果将/home单独分区,那么你下次重装系统的时候,所有的个人配置文件都会保留,例如你QQ里的聊天记录、你浏览器里的书签收藏等等你所有的个人设置都会仍然保留。

软件安装:

对于ubuntu来说,如果重新安装系统,那么会格式化/分区。如果/home和/在一个分区,那么在/home的数据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对于一个需要使用ubuntu的用户来说,至少划出/分区,/home分区和swap三个分区来。一般来说/分区有4G到8G空间就可以了,如果硬盘空间富裕可以考虑10G,swap分区流传的说法是内存的2倍但是最大1G~2G,其他可以作为/home使用。

如果,觉得有必要保留自己安装的软件,那么也可以为/usr单独设立一个分区。

如果喜欢也可以为/tmp单独设立一个分区。

候fdisk是看不到sda1,但是也能mount上

使用以上步骤挂U盘基本上可说是“万全”了。台式机、笔记本、VMware都一样。mkdir /mnt/usb

mount /dev/sda1 /mnt/usb

笔记本上安装linux用法和台式机一样

ps:

首先要检查lsmod|grep usb-storage 这是支持USB的模块。如果没有的话,是无法操作USB接口的设备的。

如没有的话,可以手功modprobe usb-storage,一般查看U盘可以用fdisk -l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硬件的设备名

,比猜测硬件名要准确多了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r

用来存放系统自带的,或者通过更新安装的软件的地方。

6.TMP

临时文件存储地方,大家可以理解为Windows下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目录。

7.自行设置“挂载点”

咱们在Windows里面,可以通过“新建文件夹”来存储一类东西,当然在Linux下也行。除了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在“分区”的时候,自己设置一个“挂载点”。(其实功能就等于建立个专门的地方,存放专门的东西”。)

硬盘光驱等设备的命名规则

Linux好像很喜欢“另类”,它对硬盘设备的命名方法,也和Windows有很大区别。在Linux 系统里面,你的硬盘设备信息,是专门存储在“dev”这个挂载点里面的。上面我没有提到这个挂载点,大家知道就行了。后面会见到。它的硬盘命名方法是:

1.IDE接口的硬盘,Linux下称为(或者说是显示为):HD

2.SATA硬盘或者SCSI硬盘,称为:SD

光驱,就是CDROM了。如果有多个光驱,是按数字命名排列的,比如CDROM0,CDROM1,CDROM2……

硬盘里面的Windows下的分区

以Ubuntu 10.04以上为例,它已经很好很好的支持Windows分区类型

(FAT32,FAT,NTFS……)的读写操作了。你系统安装好后,它就能自动识别这些Windows分区。它们会以“该分区的容量大小+分区卷标”,来标明,比如:22.5G GAME,30G System这样。在你系统的“位置”里面,就能看到的。

如果你有多硬盘

刚才说了,在Linux里面,硬盘被分为:HD和SD,那么,根据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第一块硬盘,就是hda,那么,这块硬盘的第一个挂载点,就是hda1,以此类推hda2,hda3……

那么,hdb就是第二块硬盘了。它的“分区”,自然就是:hdb1,hdb2,hdb3……

常见挂载点的容量设置

每个人的硬盘大小都不同,自然也没有“定论”了,我大致说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1.Boot

Linux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很小,这个boot挂载点,分100M就足够了。(这个基本上能算是定论,因为不管你硬盘容量多大,就分这么多,已经足够了!等你安装完了系统,去看看它,其实就占45M——50M。)

小知识: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

但是如果你要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这样做,目的就是更明确,更方便。

2./

有些linux发行版将其也写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样的。

它的分量得大点,至少5G以上

3.Home

刚才也说了,是要求最大最大最大的。常见的,80的硬盘,分给它70G的都有……

4.SWAP

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电脑内存,小于1G的,SWAP分512M;内存大于1G的,分1G就行。

6.TMP

小知识:linux和windows不一样,垃圾很少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在linux 系统下,你完全不用考虑系统垃圾文件的问题。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R

占Linux总分区容量的15%。其实这个挂载点不“挂载”都行。

Linux的分区,并不是给每个分区分配一个“字母盘符”,而是通过具体的文件夹名字,来进行“挂载”,进行功能的区分。

THE END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快捷键说明 娇滴滴假发 通用快捷键: F1+Alt 类似windows下面的Win键在GNOME中就是打开“应用程序”菜单(Applications Menu) F2+Alt 类似windows下面Win+R 是运行程序的快捷键 Ctrl+Alt+D 类似windows下面的Win+D 是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Ctrl+Alt+L 启动屏幕保护程序? Alt+Tab 切换程序,同windows下的定义一样 Print Screen 屏幕抓图(整个屏幕) Alt+Print Screen 当前窗口抓图 窗口操作快捷键: Alt+F4 关闭窗口 Alt+F5 取消最大化 Alt+F7 移动窗口的 Alt+F8 改变大小 Alt+F9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F10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空格切换输入法

程序中常用的快捷键: Ctrl+N 新建 Ctrl+X 剪切 Ctrl+C 复制 Ctrl+V 粘贴 Ctrl+Z 撤销 Ctrl+S 保存 Ubuntu操作基本快捷键: 打开主菜单= Alt + F1 运行= Alt + F2 显示桌面= Ctrl + Alt + d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 + F9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 + F10 关闭当前窗口= Alt + F4 截取全屏= Print Screen 截取窗口= Alt + Print Screen 默认特殊快捷键: 展示所有窗口程序= F10 展示当前窗口最上层程序= F11 展示当前窗口所有程序= F12

切换窗口= Alt + Tab 旋转3D桌面= Ctrl + Alt + 左/右箭头(也可以把鼠标放在标题栏或桌面使用滚轮切换)旋转3D桌面(活动窗口跟随)= Ctrl + Shift + Alt + 左/右箭头 手动旋转3D桌面= Ctrl + Alt + 左键单击并拖拽桌面空白处 窗口透明/不透明= possible with the “transset” utility or Alt + 滚轮 放大一次= 超级键+ 右击 手动放大= 超级键+ 滚轮向上 手动缩小= 超级键+ 滚轮向下 移动窗口= Alt + 左键单击 移动窗口时贴住边框= 左键开始拖动后再Ctrl + Alt 调整窗口大小= Alt + 中击 Bring up the window below the top window = Alt + middle-click * 动态效果减速= Shift + F10 * 水纹= 按住Ctrl+超级键 * 雨点= Shift-F9 * 桌面展开=Ctrl + Alt + 下箭头,然后按住Ctrl + Alt 和左/右箭头选择桌面 Ubuntu Gnome的桌面技巧: ===键盘类=== 1.先同时按住Alt + Ctrl 键,再按键盘上的左右光标键可以切换工作区 2.web时按"/" 键等于查找功能,桌面或者目录时按" /" 等于"打开.." 3.当前目录下快速文件(夹)定位, 直接输入文件(夹)名字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安装ubuntu(详细截图版)

Win7+Ubuntu10.10 EasyBCD硬盘安装 一、下载并安装EasyBCD(用于管理多系统启动)。准备Ubuntu10.10系统的ISO镜像文件,将该镜像文件存放到Windows能够识别的任一分区的根目录中(存放到目录名为英文的子目录中也可以,但是在之后的步骤中需要制定该目录。中文名的目录没有试验过~)。 二、给Ubuntu分配磁盘空间。(在计算机上右键→管理→存储→磁盘管理)可以用Windows 提供的“压缩卷”功能分出一个15G大小的磁盘空间。 三、添加Ubuntu安装启动项。打开EasyBCD,按照该顺序操作: Add New Entry→NeoGrub→Install→Configure。 点击Configure后会用记事本打开一个名为menu.lst的文件,将如下代码复制到文件尾部。title Install Ubuntu 10.10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0.10-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以上的代码是最基本的一种,但是要按照每个人的机器配置去修改: 1、查看Windows7所在的分区序号,我的是磁盘0,分区序号为1,所以把所有的用红 色标记的(hd0,1)修改为(hd0,1)。

2、查看Ubuntu系统镜像的存储路径,我的是在D盘的SystemISO文件夹(目录)下而 且文件名为ubuntu-10.10-desktop-i386.iso, 所以用蓝色标记的filename=/Ubuntu-10.10-desktop-i386.iso 修改为filename=/SystemISO/ubuntu-10.10-desktop-i386.iso 最终修改如下图,并保存。 四、用解压软件将ISO中casper目录下的vmlinuz和initrd.lz两个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重启计算机,选择NeoGrub Bootloader启动项,就会进入Ubuntu 系统安装界面了,先打开终端(应用程序→附件→终端),运行命令sudo umount –l /isodevice (取消掉对光盘所在驱动器的挂载,否则分区界面找不到分区)如图所示: 然后点击桌面上的“安装Ubuntu10.10”图标便可进行安装。 六、安装过程 1、选择语言为“中文简体”; 2、取消“安装中下载更新”和“安装这个第三方软件”(可以安装完成后更新)。 3、选择“手动指定分区”,选中之前分出来的15G的空间,分格式为ext4的12G左右 的空间给Ubuntu并挂载到”/目录”(根目录)下。剩下的3G左右的空间作为Ubuntu的交换分区(分区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为机器内存的1.5倍~2倍,主要用于Ubuntu系统睡眠时存放内存数据)。 4、选择键盘布局为USA 5、一路“前进”,直到提示重启就算安装完成了。

ubuntu上配置VNC

Ubuntu下设置VNCServer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VNC)是进行远程桌面控制的一个软件。客户端的键盘输入和鼠标操作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控制服务器的操作。服务器的图形界面通过网络传输会客户端显示给用户。给你的感觉就像直接在操作本地计算机一样,只是所有的程序和命令都是在服务器端执行。 1、打开一个Terminal window 2、下载vnc4server : sudo apt-get install vnc4server 3、启动vnc4server: vnc4server 此时系统会提示你输入密码,在通过客户端链接时将会用到这个密码。 输入完密码后你将看到类似下边的提示: New '****3 (****)' desktop is ****:3 (****代表主机名) Take notice of the number after the colon (, in this case it is "3." 启动完vnc4server后在你的主目录下将会产生一个.vnc的目录。 此时就可以通过vnc客户端链接到服务器了。 4、停止一个vnc4server vnc4server -kill :3 根据你启动时获得的数字替换此处的3。 5、打开 .vnc/xstartup 文件并编辑: gedit /.vnc/xstartup 文件看起来将是这样的: #!/bin/sh #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two lines for normal desktop: # unset SESSION_MANAGER # exec /etc/X11/xinit/xinitrc [ -x /etc/vnc/xstartup ] && exec /etc/vnc/xstartup [ -r $HOME/.Xresources ] && xrdb $HOME/.Xresources xsetroot -solid grey vnccon** -iconic & x-terminal-emulator -geometry 80x24+10+10 -ls -title "$VNCDESKTOP Desktop" & x-window-manager & 6、修改 .vnc/xstartup文件并保存 取消unset和exec开始的行的注释,注释以xsetroot,vnccon**,xterm和twm开始的行。执行后看起来像这样: #!/bin/sh #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two lines for normal desktop: unset SESSION_MANAGER

WIN7下硬盘安装Ubuntu双系统

Win7下硬盘安装Ubuntu11.04双系统 欢迎大家访问我们的网站:Linux起点: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 起点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bbss 起点超级Q群:㈠10218442 ㈡92186523 ㈢90282859 ㈣106637392 一、准备工作(在win7下操作完成) 1.从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上下载镜像文件,大小接近700M。 2.下载并安装easybcd。easybcd是一款很优秀的系统引导软件,功能强大,最关键的是傻瓜式一站式简易操作,极其适合新手使用!网上很多说用grubdos安装,但对于菜鸟的我来说,操作太麻烦而且容易引导失败! 3.腾出一个空盘,点击右键格式化之后把它删除(这个盘最好是在硬盘的后面,因为Windows系统不能识别Linux系统分区,如果将ubuntu装在D盘,将D盘删除并建立Linux系统分区后,原来的E盘就会变成D 盘,安装在E盘的软件会出现系统注册表路径不对称,要重新安装一遍软件)。网上很多说使用磁盘压缩功能以整理出空白分区,这个方法也可行,但这个盘要保证有10G空间以上比较稳妥。 4.安装好easybcd2.0后,启动软件: 按照上图的序号依次点击“Add New Entry”——“Neo Grub”——“Install”,点到“Install”后出面下面的界面,再点“Configure”。

点击“Configure”按钮后,会出现一个记事本文件,将下面的代码粘贴到文件尾部: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1.04-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如下图:

ubuntu下使用vi命令修改文件并保存实例

ubuntu下使用vi命令修改文件并保存实例! 关于vi命令的使用,以前百度了半天也没找到详细的操作实例,都是抄来超区一些没有的东西。 这里我提供一个使用vi命令修改文件并保存的详细实例教程,分享了! 就以修改/opt/lampp/etc/extra/httpd-xampp.conf这个文件为例,我们 找到这段代码: # since XAMPP 1.4.3 AllowOverride AuthConfig Limit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为其增加一行Require all granted。 首先,我们使用快捷键ctrl+alt+t打开终端。 使用su命令切换至root 然后使用命令: vi /opt/lampp/etc/extra/httpd-xampp.conf 即可打开httpd-xampp.conf这个文件。

我们使用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要插入内容的上一行“Allow from all”的末尾,然后输入命令“o”。是字母o,作用是在当前光标末尾插入一新行。 如果输入错误,我们可以使用“dd”命令,删除当前整行内容。 插入新行之后,我们局可以复制要插入的内容然后粘贴。 之后按esc键,退出插入模式即可进入命令模式。 在末尾输入":wq" 即可写入保存并离开vi。 最后,我们来看看是否修改成功,还是使用vi /opt/lampp/etc/extra/httpd-xampp.conf 命令打开文件,看见下面内容: Ok,我们已经修改成功了! 最后,附带上vi的详细命令介绍: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试题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试题 该考试试题内容在服务器配置和管理中,主要集中在VSFTP、DHCP、Apache、DNS以及webmin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第一题:VSFTP服务(30分) 1、请使用命令安装ftp服务器—vsftpd 3分 2、请使用用户和密码,能正常登录到该服务器。3分 3、请配置允许本机帐号用户能够正常上传和下载文件。3分 4、请配置本机用户不能上传文件。3分 5、请更改端口,将默认断开21修改成2121。5分 6、利用cuteFTP连接ubuntu服务器,并设置用户不能任意切换 到FTP根目录以外的目录4分 7、让匿名登录者可以正常登录FTP服务器。5分 8、让匿名登录者可以正常上传文件。4分 第二题:DHCP服务(30分以下每小题各6分) 1、请使用命令安装DHCP3-SERVER服务器,并测试是否能够正常 运行,如果不行,为什么? 2、请对DHCP服务器进行设置,dhcp服务器提供的IP租赁范围 为192.168.网段.10—192.168.网段.99(网段为学生学号)。 3、在设置IP租赁范围的同时,请配置相应的网关、DNS服务器、

网域名称信息、默认的租用时间和最大的租用时间。 4、请在客户端使用IP获取和释放命令,测试以上设置是否成功。 5、请对客户端进行IP绑定设置,使该客户端能够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够获取到固定的IP地址,并测试是否成功。 第三题:apache服务(30分) 1、请使用命令还是安装apache2并使用外部电脑可以访问到该 服务器的默认主页。3分 2、请使用命令将apache网站服务停用后,测试该网站还能否正 常访问,如果不行请使用命令启用apache服务。4分 3、请上传一个静态网站,并通过外部电脑对该网站进行测试,看 是否可以正常浏览。5分 4、请修改网站访问端口,修改成为8080端口,测试网站能否正 常访问。8分 5、请使用域名的方式,访问虚拟目录,要求网站文件不能在系统 默认网站位置。10分 第四题:bind域名服务与webmin管理软件配置管理(10分) 1、请安装bind9 DNS服务器,并测试是否成功。3分 2、请安装webmin图形化配置软件,对apache网站进行配置, 达到能够正常浏览。3分 3、请使用webmin图形化软件,配置DNS域名服务器,将域名(域

Ubuntu 系统安装使用手册

Ubuntu 系统安装使用手册 作者:Suruibin 亲!还在为Ubuntu的安装而烦恼吗?还在不厌其烦地Baidu里Google Ubuntu安装教程吗?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结束啦!讲一下制作本教程的动机:群里面的有位菜鸟來问我怎么安装Ubuntu 系统,这位哥们的‘运气’很是不好,自己装了很多次也没能安装上系统,清楚地记得他凌晨3点了还在问我安装的细节(注:笔者爱熬夜)为了能装上Ubuntu这位菜鸟真算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我佩服其对Ubuntu执着!好了,吹拉弹唱到此结束! Ubuntu Killer No1:Windows Xp硬盘安装系统(注:此方法仅适合 desktop版)! 需要下载的东西有两个 一个是grub4dos,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grub4dos/下载最新版2009-6-20 另一个是镜像文件:以下给出几个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ubuntu-releases/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ubuntu-releases/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 解压grub4dos压缩包将以下文件grldr menu.lst grldr.mbr grub.exe 拷贝到C盘(其中前两个文件是必需的,后两个文件网上有些资料说不需要,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放上吧,反正也没什么坏处~我一般就用前面两个!) 然后把ubuntu-xx.xx-desktop-i386.iso文件也拷贝到C盘里.解压Ubuntu-xx.xx-desktop-i386.iso中casper文件夹下面的vmlinuz和initrd.lz到C盘。准备好后,你的C盘目录下面应该有以下5个文件:

ubuntu下常用命令

[转]ubuntu下常用命令 2009-11-30 09:40 安装 查看软件xxx安装内容 dpkg -L xxx 查找软件 apt-cache search 正则表达式 查找文件属于哪个包 dpkg -S filename apt-file search filename 查询软件xxx依赖哪些包 apt-cache depends xxx 查询软件xxx被哪些包依赖 apt-cache rdepends xxx 增加一个光盘源 sudo apt-cdrom add 系统升级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清除所以删除包的残余配置文件 dpkg -l |grep ^rc|awk '{print $2}' |tr ["\n"] [" "]|sudo xargs dpkg -P - 编译时缺少h文件的自动处理 sudo auto-apt run ./configure 查看安装软件时下载包的临时存放目录 ls /var/cache/apt/archives 备份当前系统安装的所有包的列表 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v deinstall > ~/somefile 从上面备份的安装包的列表文件恢复所有包 dpkg --set-selections < ~/somefile sudo dselect 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所有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clean 删除系统不再使用的孤立软件 sudo apt-get autoremove 系统 查看内核

Linux 操作系统 Ubuntu 图 安装 教程 hzd

。 。 Linux 操作系统 Ubuntu 9.10 图解安装教程 QQ :183284035 2011-11-1 Ubuntu 是一个神奇的 Linux 操作系统,四年多前我们第一次试用了 Ubuntu ,之后便被深深的吸引, 特别是从 8.04Lts 开始,Ubuntu 便成了沙浪网众人的主要工作环境。特别是沙浪网美女小梅,在午睡梦呓 中竟然喃喃自语说出“非 Ubuntu 不嫁”这样的豪言壮语,令人震撼! Ubuntu 是一个流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基于 Debian 发行版和 GNOME 桌面环境,和其他 Linux 发 行版相比,Ubuntu 非常易用,和 Windows 相容性很好,非常适合 Windows 用户的迁移,预装了大量 常用软件,中文版的功能也较全,支持拼音输入法,预装了 Firefox 、Open Office 、多媒体播放、图像处理等 大多数常用软件,一般会自动安装网卡、音效卡等设备的驱动,对于不打游戏不用网银的用户来说,基本 上能用的功能都有了,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不用分区即可安装使用,就如同安装一个应用软件那么容 易,整个 Ubuntu 操作系统在 Windows 下就如同一个大文件一样,很容易卸载掉。 Ubuntu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从 Ubuntu 4.10 到当前的 Ubuntu 9.10,进步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当然,Ubuntu 的进步是建立在所有自由软件进步的基础之上的。 下面,通过一些简单的介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Ubuntu : 官方解答 什么是 Ubuntu? Ubuntu 是一个由全球化的专业开发团队建造的操作系统。它包含了所有您需要的应用程序:浏览器、 Office 套件、多媒体程序、即时消息等。 Ubuntu 是一个 Windows 和 Office 的开源替代品。 1. 关于 Ubuntu 一词 Ubuntu 是一个南非的民族观念,着眼于人们之间的忠诚和联系。该词来自于祖鲁语和科萨语。Ubuntu (发音"oo-BOON-too"--“乌班图”)被视为非洲人的传统理念,也是建立新南非共和国的基本原则 之一,与非洲复兴的理想密切相关。Ubuntu 精神的大意是“人道待人”(对他人仁慈)另一种翻译可 以是:“天下共享的信念,连接起每个人” “具有 ubuntu 精神的人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见贤思 齐而不忌妒贤能,因为他/她拥有适度的自信,而这源自如下认识:自己乃是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 当他人受到伤害或死去时,当他人受到折磨或压迫时,这个整体就会消失。”--大主教 Desmond Tutu 。 作为一个基于 GNU/Linux 的平台,Ubuntu 操作系统将 ubuntu 精神带到了软件世界。

实验报告一Linux下的C语言编程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信电学院专业计算机班级1401 学号140210110 姓名段登赢实验时间: 一、实验名称:Linux下的C语言编程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掌握VMware虚拟机的使用及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2)熟练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3)掌握GCC编译环境的使用; 实验要求: 描述你的分析过程;说明你做实验的过程(重要步骤用屏幕截图表示);提交源程序和可执行文件。 三、实验环境(软、硬件): 硬件:个人电脑一台 软件:在虚拟机Vmware上的Ubuntu GCC编辑器:vi编辑器 四、实验内容: 要求:在GCC编译环境下用C语言编程完成下列题目。 (1)人口普查 (2)旧键盘 (3)集体照 1、常用的Linux命令总结 Tab 快捷键,自动补全 切换用户:格式su [用户名];su - root 查看目录和文件:格式ls [-a -l ] [目录和文件],其中-a是显示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含隐藏文件)-l是显示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 改变工作目录:格式cd /目录名;cd .. 返回上一目录 复制文件:格式cp [ -r ] 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和目录,其中-r是复制目录 移动或更名:格式mv 源文件目标文件 删除文件或目录:格式rm [ -r ] 文件名或目录名,其中-r是删除目录 创建目录:格式mkdir 目录名 查看目录大小:格式du 目录名 压缩文件:格式gzip [-d] 文件名,其中-d是解压缩 打包文件:格式tar 目录或文件

解包文件:格式xvf 目录或文件 终止程序:Ctrl+c 后台运行:Ctrl+z Gcc编译:格式gcc [-o -O -c -g -w] 文件名,其中-o是确定输出自定义文件的名字,-O对程序的编译和链接进行优化,-c是不进行链接,生成.o后缀的文件,-g是产生调试工具,-w 不生成警告信息。 2. 在Linux系统中对所给的题目进行编程和分析 (1)打开虚拟机运行ubuntu (2)打开虚拟机终端(ctrl+Alt+T) (3)键入命令cd /home/duan/桌面进入到桌面 (4)键入命令mkdir shiyan,创建名字为shiyan的文件夹,更改用户权限 (5)然后cd /shiyan进入的shiyan文件夹里面 (6)键入命令touch renkou.c创建.c文件。如下图所示 (7)键入命令gcc renkou.c进行编译c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8)键入命令./a.out运行可执行文件,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人口普查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Ubuntu详细教程

相信玩过Ubuntu系统的人应该不少,尤其是对于Ubuntu的3D桌面来说,更是吸引了大量的U粉们。说到这里,会有不少人发疑问,那什么是Ubuntu系统呢?在这里,笔者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如果您是Ubuntu系统的小白,可以去网络上搜搜看。接下来的内容,笔者主要是从怎样安装Ubuntu系统、以及在什么环境下安装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说到Ubuntu系统的安装,网络上存在多种多样的方法。有硬盘安装法(据说比较麻烦)、光盘安装法等,如果您不要求安装双系统的话,那只需要去官网下载Ubuntu(.iso)的安装镜像文件,然后刻录到光盘上,利用光盘安装就OK 了,当然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种方法。而目前很多网友都在尝试在原有Windows系统下安装Ubuntu系统,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如果您只是单纯的想体验Ubuntu系统,您可以借助虚拟机来实现。

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在Windows XP系统下安装Ubuntu 系统和详细介绍通过Vmware虚拟机来安装Ubuntu系统。 前期准备: Ubuntu系统安装盘(网上下载)刻录到光盘中,版本:Ubuntu 8.04版)Vmware Workstation(网络上很多下载) 运行环境: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利用Vmware虚拟环境搭建PC裸机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进入Ubuntu系统安装的漫长之旅吧。首先是 Vmware 虚拟环境的安装,对于Vmware Workstation的安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要按照步骤完成即可。打开Vmware Workstation,选择Home项,然后点击“New Virtual machine”选项。如下图: Vmware Workstation操作界面 这时会弹出新建对话框,不用理他的提示直接点击下一步。

vmware虚拟机与宿主机传输文件

VMware中虚拟机和宿主机通信的解决方案 一、安装VMware-tools VMware-tools是比较新的VMware中会自带的增强工具,相当于VirtualBox中的增强功能(Sun VirtualBox Guest Additions),是VMware提供的增强虚拟显卡和硬盘性能、以及同步虚拟机与主机时钟的驱动程序。只是针对用户新建的虚拟机需要用户自行安装。 在VMware虚拟机中安装好了VMware Tools,才能实现主机与虚拟机之间的文件共享,同时可支持自由拖拽的功能,鼠标也可在虚拟机与主机之前自由移动(不用再按ctrl+alt),且虚拟机屏幕也可实现全屏化。 [1]启动虚拟机ubuntu [2]启动后再虚拟机菜单栏中选择VM -> Install VMware-tools(如果已经安装了vmware-tools,则是reinstall vmware-tools),这时在ubuntu桌面上会看到多出一个光盘图标,名字大概是vmware tools。这是VMware自动根据当前虚拟机操作系统挂载的虚拟光驱,里面就是VMware-tools的安装文件(注:有些版本的VMware,比如被精简后的,可能需要用户提供VMware-tools安装文件),这个文件在linux下是以tar.gz结尾的压缩文件。

[3]将压缩文件中以vmware-tools-distrib文件夹拖至某个文件夹下(比如/home/username/桌面)。 [4]打开终端,使用cd命令定位到该文件夹下(比如cd /home/username/桌面/vmware-tools-distrib),执行chmod 777 vmware-install.pl命令赋予当前用户执行权限,执行./vmware-install.pl命令运行安装文件。

Pxe网络引导安装Ubuntu操作系统

Pxe网络引导安装Ubuntu操作系统 由于工作计划,需要网络引导安装 Ubuntu13.10 与 Ubuntu14.04.1 操作系统。就安装而言,这两种系统的安装方法大同小异,所以此处合在一起总结,统称为安装 Ubuntu 操纵系统。关于如何配置 pxe 服务器,请详阅我的另外一篇百度文库的总结《Pxe网络引导安装CentOS-6.5与CentOS-7操作系统》,此处我不再赘述(请读者在阅读本文之前,一定阅读我的那篇总结,否则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本文仅就配置差异的地方进行总结。 1. 使用虚拟光驱工具在 Win-7 环境下打开 Ubuntu 的 ISO 文件,类比于 CentOS,网络引导的 Ubuntu 内核文件保存在如下的目录:install\netboot\ubuntu-installer\amd64,如下所示: 上图当中的 initrd.gz 与 linux 就是 Ubuntu 的内核文件,请注意 initrd.gz 是个压缩文件,不需要手动解压。那么 pxe 服务器的 pxelinux.cfg/default 的内容应该是下面的样子 2. Ubuntu有一个超级坑爹的地方,即需要在 install 目录下自行创建 preseed.cfg 文件,内容显示如下: 如果安装的是 Ubuntu14.04.1,那么请自行将上图中的“Ubuntu13.10”换成“Ubuntu14.04.1”。我们来看看 install 目录下确实有文件 filesystem.squashfs,如下所示: 3. filesystem.squashfs 是一个与文件系统相关的东东,貌似从 Ubuntu12.04 开始,如果要 pxe 安装 Ubuntu 的话,那么必须指定定这个文件,否则在安装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如下的错误:

U盘安装Ubuntu系统(含硬盘分区)

U盘安装Ubuntu系统教程 准备工作: 1、从官网下载一个最新的ubuntu镜像 2、一个大于等于1G的支持启动的U盘 3、UltraISO最新版 4、可以上网的电脑一台(不上网也可以),空闲一个盘用来装ubuntu,尽量大些,里面的数据提前备份,不用格式化,安装的时候自会格式化。 步骤: 一、安装ultraISO,很简单,不详解。 二、制作优盘启动盘。 打开软件,点击“文件”——打开,找到下载的Ubuntu的镜像文件,然后点击打开,完成ISO文件的加载。接着我们插入U盘,点击UltraISO“启动”——写入硬盘映像,点击它进入到将要进行操作的界面。按图示操作进行选择,最后点击“写入”即可,等待完成,显示刻录成功。

三、安装ubuntu。 1 选择优盘启动,一般电脑都有快捷键,F10或者F11,多试试就能摸索到。不至于重新设置BIOS。

2 语言选择“中文简体”,点击“继续”: 3 这个界面是现实你计算机的状态,下面有两个选项,如果你的网速较慢,建议不要选择,点击“继续” 4 这里要注意了,因为不同的选择会对计算机硬盘数据造成不同的后果。 共存选项是傻瓜式的与windows共存,不一定合适你的计算。 建议选择“其他选项”,自己手动分区:然后选择“继续”

5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硬盘分区情况,这是最重要的过程。比如电脑原先共分为C、 D、E、F五个盘,其中最后的F盘打算用来安装Ubuntu,里面的资料事先转移到其他硬盘。然后就进行安装操作了。 选择G盘,ubuntu不显示盘标,根据容量选择。 1、在列表中选择G盘,点击下面的“删除”按钮,这样就有了G盘原先大小的空闲空间了。 2、在列表中选择“空闲空间”这个盘标,然后点击下面的“添加”按钮,会弹出下面的“创建新分区”窗口(图中的类型、挂载点和大小分别是通过下图中的用于、挂载点和容量控制),swap没有挂载点,设置好空间大小后,在用于中选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系统高级管理

第6章系统高级管理

能力CAPACITY 要求 了解什么是Linux进程,学会查看和管理 Linux进程。 理解systemd的概念和体系,掌握使用 systemd管控系统和服务的用法。 了解进程的调度启动方法,学会使用Ubuntu 自动化任务工具。 熟悉Linux系统日志和systemd日志的配置 和使用。

内容 导航 CONTENTS Linux进程管理 使用systemd管控系统和服务 进程的调度启动——自动化任务配置 系统日志管理

Linux进程概述 ?进程概念 ?进程由程序产生,是动态的,是一个运行着的、要占用系统运行资源的程序。 ?系统给每一个进程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进程号,简称PID)。。 ?进程分类 ?交互进程:在Shell下通过执行程序所产生的进程,可在前台或后台运行。 ?批处理进程:一个进程序列。 ?守护进程:又称监控进程,是指那些在后台运行,并且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通常可以随着操作系统的启动而运行,也可将其称为服务。

查看进程 ?进程概念 ?PID:进程号(Process ID),用于唯一标识进程。 ?PPID:父进程号(Parent PID),创建某进程的上一个进程的进程号。 ?USER:启动某个进程的用户ID和该用户所属组的ID。 ?STAT:进程状态,颐和进程可能处于多种状态,如运行、等待、停止、睡眠、僵死等。 ?PRIORITY:进程的优先级。 ?源占用:包括CPU、内存等资源的占用信息。

查看进程 ?ps命令 ?ps命令是最基本的进程查看命令,可确定有哪些进程正在运行、进程的状态、进程是否结束、进程是否僵死、哪些进程占用了过多的资源等等。 ?ps命令最常用的还是监控后台进程的工作情况。 ?最常用的是使用aux选项组合。 ?top命令 ?top命令用于动态显示系统进程信息,可以每隔一短时间刷新当前状态,还提供一组交互式命令用于进程的监控。

ubuntu命令安装内核源码及升级内核源码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 会自动安装当前版本内核的源代码到/usr/src 升级内核源码: 1.将下载过来linux源代码包(tar.bz2包)解压到/usr/src下。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解压,请google之~解压完毕后可以在/usr/src目录下看到一个linux- 2.6.31.6的文件夹 2.转移目录至linux-2.6.31.6用如下命令: cd /usr/src/linux-2.6.31.6 3.先配置Ubuntu内核: make menuconfig 具体怎么配置我不清楚,不过这个基本上不用怎么配置的,直接选最后一项,save,exit 就OK了 4.接着开始编译Ubuntu内核:make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等吧~~这个花了我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5.加入模块: make modules_install 6.生成可执行的Ubuntu内核引导文件: make bzImage (注意i字母要大写) 7.将bzImage复制至/boot下: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6.31.6 //2.6.32Ubuntu内核的bzImage目录为arch/x86/boot/bzImage 8.清除多余的创建文件: make clean //这一步最好还是留到最后来做(现在可以先不跳过这一步),这样的话,即使你后面操作失误也可以回到这里重做,而不需要重新编译 9.将System.map复制至/boot下: cp System.map /boot/System.map-2.6.31.6 10.生成initrd.img 这个很重要,我开始弄错了这个,害的我白重启了一次。命令:

安装ubuntu分区问题详解

安装ubuntu分区问题详解 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想用上Ubuntu,可以这样操作: 1)如果你是直接将整个硬盘都用来装Ubuntu,机器上没有需要保存的数据,或者已经做好备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Ubuntu分区时选择“向导──整个硬盘” 2)如果你是做双系统,并已经在Windows下倒出一块空白空间(在磁盘管理中直接删除某个磁盘)。可以直接在Ubuntu分区时选择“向导──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分区并实现自我定制,看看下面的内容补习一下文件系统和挂载点的概念再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结合需求而定。 一、文件系统 什么是文件系统?请看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content/other/Linux/linuxmanage/node42.html。 现在的主流文件系统就是ReiseFS和ext3,关于这两者的介绍请看 ext3 简介 (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about7040.html) ReiserFS文件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linux/docs/linux-2976.htm) ReiserFS与ext3的比较(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html/article/partition/20070626/2969.html) 你在分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文件系统。 二、挂载点 Linux中分区要以文件系统的方式挂载到系统中的挂载点上,就如同Windows中分区也要以Fat32或NTFS 格式格式化成不成的盘符一样。至少Linux需要一个/分区(一定要打开启动选项,好像在安装过程中直接分区时不会提示,那就不用管了),一般也都会有个SWAP交换分区(这东西类似Windows中的虚拟内存,但比那个还要专业,直接搞成一个分区形式了,而且Linux也有SWAP文件的形式出现。),当然, 如果你的内存足够大,也可以不要SWAP分区。 Linux中文件系统是以/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呈树状组织起来的。请看wiki中的如何分区(https://www.doczj.com/doc/046092226.html,/index.php?title=%E5%A6%82%E4%BD%95%E5%88%86%E5%8C%BA&variant=z h-cn)。

Linux操作系统Ubuntu的详细介绍

Linux操作系统Ubuntu的详细介绍 Ubuntu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下面由小编整理了Linux操作系统Ubuntu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Linux操作系统Ubuntu的详细介绍 1.简介 Ubuntu (官方中文译名:友帮拓)是一个南非的民族观念,着眼于人们之间的忠诚和联系。该词来自于祖鲁语和科萨语。Ubuntu(发音"oo-BOON-too"--“乌班图”,内置视频中曼德拉的发音为/u:bu:tu:/全部u发音/wu:/)被视为非洲人的传统理念,也是建立新南非共和国的基本原则之一,与非洲复兴的理想密切相关。Ubuntu 精神的大意是“人道待人”(对他人仁慈)。另一种翻译可以是:“天下共享的信念,连接起每个人”。“具有ubuntu 精神的人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见贤思齐而不忌妒贤能,因为他/她拥有适度的自信,而这源自如下认识:自己乃是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当他人受到伤害或死去时,当他人受到折磨或压迫时,这个整体就会消失。”--大主教Desmond Tutu。作为一个基于GNU/Linux 的平台,Ubuntu 操作系统将ubuntu 精神带到了软件世界。

2.自由软件 Ubuntu 项目完全遵从开源软件开发的原则;并且鼓励人们使用、完善并传播开源软件。也就是Ubuntu目前是并将永远是免费的。然而,这并不仅仅意味着零成本,自由软件的理念是人们应该以所有“对社会有用”的方式自由地使用软件。“自由软件”并不只意味着您不需要为其支付费用,它也意味着您可以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使用软件:任何人可以任意方式下载、修改、修正和使用组成自由软件的代码。因此,除去自由软件常以免费方式提供这一事实外,这种自由也有着技术上的优势:进行程序开发时,就可以使用其他人的成果或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对于非自由软件而言,这点就无法实现,进行程序开发时,人们总得白手起家。基于上述原因,自由软件的开发是迅捷、高效和激动人心的! 3.不同之处 目前已有大量各种各样基于GNU/Linux的操作系统,例如:Debian,SuSE,Gentoo,RedHat 和Mandriva。在这行业已竞争纷繁的世界里,Ubuntu 是又一个参与者。那么Ubuntu 何以有所不同? Debian 是一个广受称道、技术先进且有着良好支持的发行版,Ubuntu 正是基于Debian之上,旨在创建一个可以为桌面和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