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

1和0表示“真“和“假“

一、与运算

“·”、“OR”“∧”、、“&”表示“与“。相当于电路串联,两个数都为1,结果才为1,否则为0

二、或运算

“+”、“AND”“∨”、“|”表示“或“。相当于并联电路。两个数中只要有一个为1,结果就为1,否则为0

三、非运算

“NOT”、“┐”、“!”表示“非“。位为0,结果为1,位为1,结果为0

四、与非运算NAND

与非,先与后非。表达式为F = ^(A·B)。

五、或非运算NOR或非,先或后非。

六、与或非运算

表达式F = ^(AB+CD)

七、异或运算

“⊕”、“XOR”“^”、表示“异或“。相当于两个开关在两处控制一个灯开关。

异或两个数位相同为0,不同为1

八、同或运算xnor

A B F = AB + AB

001

010

100

111

首先记住与、或、非操作。与非、或非只需要先按照与、或判断,再非一下。异或、与或关键词在于《异:不同》为1、《与:相同》为1。

基本逻辑门电路运算复习资料

基本的逻辑运算表示式-基本逻辑门电路符号 1、与逻辑(AND Logic) 与逻辑又叫做逻辑乘,通过开关的工作加以说明与逻辑的运算。 从上图看出,当开关有一个断开时,灯泡处于灭的,仅当两个开关合上时,灯泡才会亮。于是将与逻辑的关系速记为:“有0出0,全1出1”。 图(b)列出了两个开关的组合,以及与灯泡的,用0表示开关处于断开,1表示开关处于合上的; 灯泡的用0表示灭,用1表示亮。 图(c)给出了与逻辑门电路符号,该符号表示了两个输入的逻辑关系,&在英文中是AND的速写,开关有三个则符号的左边再加上一道线就行了。 逻辑与的关系还用表达式的形式表示为: F=A·B 上式在不造成误解的下可简写为:F=AB。 2、或逻辑(OR Logic) 上图(a)为一并联直流电路,当两只开关都处于断开时,其灯泡不会亮;当A,B两个开关中有一个或两个一起合上时,其灯泡就会 亮。如开关合上的用1表示,开关断开的用0表示;灯泡的亮时用1表示,不亮时用0表示,则可列出图(b) 的真值表。这种逻辑关系通常讲的“或逻辑”,从表中可看出,只要输入A,B两个中有一个为1,则输出为1,否则为0。 或逻辑可速记为:“有1出1,全0出0”。 上图(c)为或逻辑门电路符号,通常用该符号来表示或逻辑,其方块中的“≥1”表示输入中有一个及一个的1,输出就为1。 逻辑或的表示式为: F=A+B 3、非逻辑(NOT Logic) 非逻辑又常称为反相运算(Inverters)。下图(a)的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非运算的功能,从图上看出当开关A 合上时,灯泡反而灭;当开关断开时,灯泡才会亮,故其输出F的与输入A的相反。非运算的逻辑表达式为 图(c)给出了非逻辑门电路符号。

基本逻辑运算

好吧.我们直接一些一个mov看一下效果,我想直接写二进制数,怎么办呢,直接搜索P1,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呢? , 好明白了,写一个看看。 看起来太费劲了,求反应该如何做呢?搜logic好像,and、or、xor都有,求反在哪里,一个一个的找,搜logic找,是最基本的逻辑操作,再找找。。。 好像在这里

于是, 好像是只能对于Accumulator进行这个操作,什么是Accumulator?在pdf中搜索

那我能不能先把这个东西mov到A里面,然后对于A求反,再把A里面的东西mov回到P1? 成功, 如果直接对于P1内容与11111111进行异或呢?与1按位异或其结果就是求反。

可以么? 效果是可以的但是用了6个字节这个明显反而把程序变大了。。。为什么刚才4句话,5个字节;现在3句话反而6个字节呢? 那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MOV P1,#01011100B对应着5790 5C, 7590对应着什么? 57知道了,而且它对应着3个字节,是一条三个字节的指令,于是会比较大么?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指令都有相应的周期和大小,有的24个周期,有的12个周期,这恐怕就是优化程序的方法。 6390FF XRL P1,#11111111B 这个63恐怕就是, 这也是3个字节的,所以一共就是六个字节???

90显然对应的就是P1,为什么呢?如何对应的呢?

那我们来看一下刚才那个5个字节的 蓝色的是这次的,我们来分析一下,745C MOV A,#01011100B 2个字节 F4 CPL A 对累加器求反,一个字节。 F590MOV P1,A 两个字节 所以一共是5个字节。 同样是求反操作,为什么对A求反,和对P1求反就完全不一样呢? 我们看一下其他操作,比如与And操作。 应该如何做呢,我们搜索一下and 找到logic里面有很多

与或非l逻辑运算

与或非逻辑实验(第二次) 姓名学号2008112020324 星期星期二日期2011月11月8日 一、目标 实验说明:完成与或非的逻辑控制,用按钮做输入,LED灯做输出。 1、利用GX Developer写出实验所需程序; 2、利用GT Designer设计出控制面板; 3、仿真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4、连同源程序上交到FTP中(学号+姓名,压缩文档); 例:与逻辑的梯形图 二、实验程序截图 图1 梯形图 图2 指令编程 三、实验仿真界面截图 1)软件测试方法:

打开被仿真的GT Developer,右击某开关{如X000},再点击软元件测试(D),出现如下图3的对话框 图3 软元件测试对话框 2)仿真结果: 通过软元件对话框将X000、Y000、X002强制ON,其仿真结果如下图4所示:X000、X001、Y000变蓝色 图4 X000、Y000、X002强制ON时的仿真结果 图4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如下图5所示:灯点亮

图5 图4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 通过软元件对话框将X000、X002强制ON,X001强制OFF,其仿真结果如下图4所示:X000变蓝色,Y000没有变蓝色 图6 X000、X002强制ON,X001强制OFF时的仿真结果 图6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如下图7所示:灯灭 图7 图6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 通过软元件对话框将X000、X001、X002强制OFF,其仿真结果如下图4所示:X002变蓝色,Y000变蓝色 图8 X000、X001、X002强制OFF,其仿真结果 图8对应的GT Simulator的仿真结果如下图9所示:灯亮

逻辑命题公式计算

题号:第一题 题目:电梯模拟 1,需求分析: 计算命题演算公式的真值 所谓命题演算公式是指由逻辑变量(其值为TRUE或FALSE)和逻辑运算符∧(AND)、∨(OR)和┐(NOT)按一定规则所组成的公式(蕴含之类的运算可以用∧、∨和┐来表示)。公式运算的先后顺序为┐、∧、∨,而括号()可以改变优先次序。已知一个命题演算公式及各变量的值,要求设计一个程序来计算公式的真值。 要求: (1)利用二叉树来计算公式的真值。首先利用堆栈将中缀形式的公式变为后缀形式;然后根据后缀形式,从叶结点开始构造相应的二叉树;最后按后序遍历该树,求各子树之值,即每到达一个结点,其子树之值已经计算出来,当到达根结点时,求得的值就是公式之真值。 (2)逻辑变元的标识符不限于单字母,而可以是任意长的字母数字串。 (3)根据用户的要求显示表达式的真值表。 2,设计: 2.1 设计思想: <1>,数据结构设计: (1) 线性堆栈1的数据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stack [MaxStackSize]; int top; /* 当前栈的表长*/ } SeqStack; 用线性堆栈主要是用来存储输入的字符,它的作用就是将中缀表达式变成后缀表达式。 (2) 线性堆栈2的数据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 BiTreeNode *stack [MaxStackSize]; int top; /* 当前栈的表长*/ } TreeStack; 这个堆栈和上面的堆栈的唯一不同就是它们存储的数据的类型不同,此堆栈存储的是树节点,它的作用是将后缀表达式构成一棵二叉树。

(3)树节点数据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eftChild; struct Node *rightChild; }BiTreeNode; <2>算法设计详细思路如下: 首先实现将中缀表达式变成后缀表达式: 在将中缀表达式变成后缀表达式的时候会用到堆栈,因此首先需要初始化一个堆栈。又由于逻辑变元可能是字符也可能是字符串,所以它又不同于将单字符的逻辑变元的中缀表达式变成后缀表达式。我的设计是这样的,我将中缀表达式变成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分成了两部:化简(将一维的复杂的中缀表达式变成一维的简单的中缀表达式,并将字符串逻辑变元存放在二维数组中),转化(将化简后的中缀表达式变成后缀表达式)。 (1)化简:先用一个字符数组存放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表达式以‘#’号结束),然后将一维的中缀表达式中的字符串逻辑变元用一个字符进行标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原来复杂的中缀表达式变成熟悉而又简单的中缀表达式,同时用二维数组存放那些字符串逻辑变元。实现的过程就是首先扫描一维中缀表达式,如果遇到逻辑符号,那么记住这个逻辑符号在数组中的相对位置用一个变量存放,然后继续扫描中缀表达式直到再次遇到逻辑符号,再一次记住它在中缀表达式中的相对位置,这两个逻辑符号之间的部分就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变元,将这个字符串逻辑变元用一个字符代替并将这个字符串逻辑变元保存在二维数组中。这个过程的实现我把它放在change()函数中。 (2)转化:在实现该功能时,首先需要定义各符号的优先级,即:'(' 和')' 的优先级最高;'!'(逻辑非号)的优先级次之;'&'(逻辑与号)的优先级又低一级,'|'(逻辑或号)的优先级跟低;'#' (他不是逻辑符号,只是为了方便使用堆栈而设置)的优先级最低,接着将'#'压入堆栈。在这之后就是正式的转化了,其过程为:当读到的是逻辑变元时直接输出,并保存到保存后缀表达式的数组中,当读到的单词为运算符时,令x1为当前栈顶运算符的变量,x2为当前扫描到的简单中缀表达式的运算符的变量,把当前读入的单词赋予变量x2,然后比较x1和x2的优先级。若x1的优先级高于x2的优先级,将x1退栈作为后缀表达式的一个单词输出,然后接着比较新的栈顶运算符x1的优先级与x2的优先级;若x1的优先级低于x2的优先级,将x2的值进栈,然后接着读下一个单词;若x1的优先级等于x2的优先级且x1为“(”,x2为“)”,将x1退栈,然后接着读下一个单词;若x1的优先级等于x2的优先级且x1为“#”,x2为“#”,算法结束。这个过程我把它放在InToPost()函数中。 然后用后缀表达式构造出二叉树: 在这个过程中,我用到了之前所定义的存放树的堆栈。具体实现为:扫描后缀表达式,如果遇到逻辑变元然后将这个变元变成一个树节点,它的实现就是将该逻辑变元赋给树的data域,然后将它的左右子树赋为NULL,然后将这个树节点压入相应的堆栈;接着继续扫描,如果遇到的是单目运算符(非号“!”)也将它构造成一个树节点然后从堆栈里面弹出一个树形节点,将弹出的元素的作为它的左子树,右子树设置为NULL,然后将这个树节点压入相应的堆栈;如果扫描到的是双目运算符(与号“&”或者或号“|”)将它也构造成一棵树,然后将这个树节点压入相应的堆栈,然后从栈中弹出两个元素,一个作为它的左子树,一个作为它的右子树,如此重复n(n为后缀表达式的长度)次。这个过程我把它放在Maketree()函数中。

数字信号及基本逻辑运算

数字信号是时间上和数值上均离散的一种信号,对该种信号进行传递、处理、运算和存储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运算不仅有普通的算术运算而且有逻辑运算 一、数制在数字电路中,数以电路的状态来表示。找一个具有十种状态的电子器件比较难,而找一个具有两种状态的器件很容易,故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二进制。 二进制的数码只有二个,即0和1。进位规律是“逢二进一”。 二进制数1101.11可以用一个多项式形式表示成: (1101.11)2=1×23+1×22+0×21+1×20+1×2-1+1×2-2 对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表示为:∑- - =? =1 22 ) n m i i i a N (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用二进制表示一个大数时,位数太多。在数字系统中采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作为二进制的缩写形式。 八进制数码有8个,即:0、1、2、3、4、5、6、7。进位规律是“逢八进一”。十六进位计数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进位规律是“逢十六进一”。不管是八进制还是十六进制都可以象十进制和二进制那样,用多项式的形式来表示。 数制间的转换 计算机中存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运算采用的是二进制数,当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或者从计算机中输出数据时,要进行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二、编码 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十进制数或其它特殊信息如字母、符号等的过程称为编码。二—十进制码(BCD码) 二—十进制码是用四位二进制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的代码,简称为BCD码。这种编码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8421码、5421码和余3码等。 8421码是最常用的一种十进制数编码,它是用四位二进制数0000到1001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权。从左到右,各位的权依次为:23、22、21、20,即8、4、2、1。可以看出,8421码对十进数的十个数字符号的编码表示和二进制数中表示的方法完全一样,但不允许出现1010到1111这六种编码,因为没有相应的十进制数字符号和其对应。

逻辑运算

例 1. 设A=B=D=true,C=false,以下逻辑运算表达式值为真的有()。 A. (? A∧B)∨(C∧D) B.? ((A∨B∨D)∧C) C. ? A∧(B∨C∨D) D. (A∧B∧C)∨? D 2.设A=B=True,C=D=False,一下逻辑运算表达式值为假的有()。 A.(﹁A∧B)∨(C∧D∨A) B.﹁(((A∧B)∨C)∧D) C.A∧(B∨C∨D)∨D D.(A∧(D∨C))∧B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运算运算对象结果类型符号 not逻辑非布尔型布尔型? and逻辑与布尔型布尔型∧ or逻辑或布尔型布尔型∨ xor逻辑异或布尔型布尔型 ^ 运算法则: 操作数A :boolean 运算符not 表达式:not A 操作数A :boolean B:Boolean 运算符and 表达式:A and B (A∧B) And 只有两个都是真时结果才是真。

操作数A :boolean B:Boolean 运算符or 表达式: A or B (A∨B) or 只要有一个真时结果就是真。 xor 异或,二进制运算.可逆运算.1 xor 1=0, 0 xor 0=0, 1 xor 0=1, 0 xor 1=1. a xor b的运算方法:将a, b 转化为2进制数,再进行对比,每个数位上的0或1如果相同,那么结果就取0,如果不同就取1,将得到的结果转化为原来进制的数,就是结果.一句话:只有当两个不相等时才为真。 在oi中,常用于位运算 当逻辑运算的对象是数字时,应该先转化为2进制数,在进行运算。1表示真,0表示假。 例如: 1、在Pascal语言中,表达式(23 or 2 xor 5)的值是()。 A.18 B.1 C.23 D.32 2、在Pascal 语言中,表达式(21 xor 2)的值是() A. 441 B. 42 C.23 D.24

八种常用逻辑门的实用知识(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真值表、逻辑运算规则)

名 称 逻 辑 表 达 式 逻 辑 符 号 真 值 表 逻辑运算规则 与 门 AB F = A 0 0 1 1 0 1 0 1 有0得0 全1得1 B F 0 0 0 1 或 门 B A F += A 0 0 1 1 0 1 0 1 有1得1 全0得0 B F 0 1 1 1 非 门 A F = A 0 1 有0得1 有1得0 F 1 0 与 非 门 AB F = A 0 0 1 1 0 1 0 1 有0得1 全1得0 B F 1 1 1 0

或 非 门 B A F += A 0 0 1 1 0 1 0 1 有1得0 全0得1 B F 1 0 0 0 与 或 非 门 CD AB F += A 0 0 (1) 0 0 (1) 0 0 … 1 0 1 (1) AB 或CD 有一组或两组全是 1结果得0 其余输出全得1 B C D F 1 1 0 异 或 门 B A F ⊕= B A B A += A 0 0 1 1 0 1 0 1 不同得1 相同得0 B F 0 1 1 0

同或门A F=⊙B AB B A+ =A0 0 1 1 0 1 0 1 不同得0 相同得1 B F 1 0 0 1 色环电阻的表示 颜 色 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金银无 有 效 数 字 0123456789-1-2-3 乘 数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10-2 精确度±1 ﹪ ±2 ﹪ ±﹪± ﹪ ± ﹪ ±5 ﹪ ± 10 ﹪ ± 20 ﹪ 注:四色环电阻:1、2环表示是有效数照写,3环表示是乘数(就是要乘与这个乘数),4环表示是精确度。五色环电阻:1、2、3环表示是有效数照写,4环表示是乘数(就是要乘与这个乘数),5环表示是精确度。

C语言中的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符总结

一、逻辑运算符: 包括:1。&&逻辑与 2。||逻辑或 3。!逻辑非 逻辑运算符用于对包含关系运算符的表达式进行合并或取非 对于使用逻辑运算符的表达式,返回0表示“假”,返回1表示“真”。关于逻辑运算符的解释 请注意:任何使用两个字符做符号的运算符,两字符之间不应有空格,即将==写成= =是错误的。 假设一个程序在同时满足条件a<10和b==7时,必须执行某些操作。应使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与”来写这个 条件的代码。用&&表示“与”运算符,该条件代码如下: (a<10) && (b==7); 类似地,“或”是用于检查两个条件中是否有一个为真的运算符。它由两个连续的管道符号(||)表示。如果上例 改为:如果任一语句为真,则程序需执行某些操作,则条件代码如下: (a<10) || (b==7); 第三个逻辑运算符“非”用一个感叹号(!)表示。这个运算符对表达式的真值取反。例如,如果变量s小于10,程序 程序需执行某些操作,则条件代码如下: (s<10) 或 (!(s>=10)) //s不大于等于10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一般都低于算术运算符。例如,5>4+3的计算与5>(4+3)运算符是一样的,即 先计算4+3,再执行关系运算。此表达示的结果为“假”,即,将返回0。 下面的语句 printf("%d",5>4+3); 将输出 0 可以总结为:&&的结果是真真为真。||的结果是假假为假。 与A&&B 只有A B都为真才是真 或A||B 只有A B都为假才是假 非 ~A A为真时,此式为假 二、位运算符: 包括:1。&位与符 2。|位或符 3。^位异或符 4。~位取反符 以操作数12为例。位运算符将数字12视为1100。位运算符将操作数视为位而不是数值。数值 可以是任意进制的:十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位运算符则将操作数转化为二进制,并相应地返回1或0。 位运算符将数字视为二进制值,并按位进行相应运算,运算完成后再重新转

基本逻辑运算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教 案 试讲教师:孙发贵 工作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讲解新课 逻辑运算:当0和1表示逻辑状态时,两个二进制数码按照某种指定的因果关系进行的运算。即逻辑运算表示的是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逻辑运算与算术运算完全不同,其采用的数学工具是逻辑代数。 逻辑代数——又称布尔代数或开关代数,是按一定逻辑规律进行运算的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逻辑代数与普通代数的异同: 相同点:变量与函数均用字母表示 不同点:ⅰ) 无论变量与函数均只有0、1两种取值 ⅱ) 0、1只表示两种对立的逻辑状态, 无数量大小的意义。 一、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1、与逻辑(逻辑乘) (1)定义:只有决定事物结果的全部条件同时具备时,结果才发生。 L何时点亮?只有开关A、B全部闭合时。 (2)逻辑式:L= A·B = AB (3)真值表:表示变量与函数关系的表格。 逻辑赋值:设开关A、B:闭合为“1”,断开为“0” 灯L:亮为“1”,灭为“0”。讨论与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 逻辑功能口决:有“0”出“0”,全“1”出“1”。 即当逻辑变量A、B同时为1时,逻辑函数L才为1。其它情况下,L均为0。

(4)逻辑符号 (国标):(国外): 推广到n个逻辑变量情况,“与运算”的布尔代数表达式为:L=A1A2A3… A n 2、或运算(逻辑加) (1)定义:在决定事物结果的诸条件中只要任何一个满足,结果就 会发生。 (2)逻辑表达式:L=A+B (3)真值表:逻辑赋值:设开关A、B:闭合为“1”,断开为“0” 灯L:亮为“1”,灭为“0”。 讨论或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 逻辑功能口决:有“1”出“1”全“0”出“0” (4)逻辑符号 (国标):(国外): 若有n个逻辑变量呢? L=A1+A2+A3+…+A n 3、非运算(逻辑反) (1)定义:条件与结果反相 A具备时,事件L不发生;A不具备时,事件L发生。 电阻的作用:防止整个电路短路 L (2)逻辑表达式:A (3)真值表:逻辑赋值:设开关A、B:闭合为“1”,断开为“0” 灯L:亮为“1”,灭

八种常用逻辑门的实用知识(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真值表逻辑运算规则)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名称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真值表逻辑运算规则 与门A 0 0 1 1 0 1 0 1 有0得0 全1得1 B F 0 0 0 1 或门A 0 0 1 1 0 1 0 1 有1得1 全0得0 B F 0 1 1 1 非门A 0 1 有0得1 有1得0 F 1 0 与非门A 0 0 1 1 0 1 0 1 有0得1 全1得0 B F 1 1 1 0 或非门A 0 0 1 1 0 1 0 1 有1得0 全0得1 B F 1 0 0 0 与或非门A 0 0 (1) 0 0 (1) 0 0 (1) 0 1 (1) AB或CD有一组或 两组全是1结果得0 其余输出全得1 B C D F 1 1 0 异或门A 0 0 1 1 0 1 0 1 不同得1 相同得0 B F 0 1 1 0 同或门 A F ⊙B A 0 0 1 1 0 1 0 1 不同得0 相同得1 B F 1 0 0 1 色环电阻的表示 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金银无有效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乘数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10-2 精确度±1﹪±2 ﹪ ±0.5 ﹪ ±0.25 ﹪ ±0.1 ﹪ ±5 ﹪ ±10 ﹪ ±20 ﹪ 注:四色环电阻:1、2环表示是有效数照写,3环表示是乘数(就是要乘与这个乘数),4环表示是精确度。五色环电阻:1、2、3环表示是有效数照写,4环表示是乘数(就是要乘与这个乘数),5环表示是精确度。 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 1 2 103±10﹪ 2 0 3 101±5﹪ 式子:12x103=12x1000=12000Ω=12KΩ±10﹪式子:203X101=203X10=2030Ω=2.03KΩ±5﹪

逻辑运算真、假断

逻辑运算真、假断

————————————————————————————————作者:————————————————————————————————日期:

逻辑运算是对真或假的运算,我将列表说明: A B Not A 非And 与 Or 或 Xor 异或 Eqv 相等 Imp 蕴含 T T F T T F T T T F F F T T F F F T T F T T F T F F T F F F T T T――True F――False True(真)False(假)Null(无效)result(导致)两个表达式A B And 运算两个表达式的值都为True,则result 是True。 Eqv 运算有一个表达式是Null,则result 也是Null。如果表达式都不是Null,则两个表达式都为真或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result才为真。其余都为假。 Imp 运算 Not 运算 Or 运算两个表达式中至少有一个为True,则result 为True。 Xor 运算符两个表达式中有且只有一个值为True,则result 为True。 逻辑运算符包括6个。 And 运算符 Eqv 运算符 Imp 运算符 Not 运算符 Or 运算符 Xor 运算符

===========True(真)False(假)Null(无效)result(导致) 〔And〕 如果两个表达式的值都是True,则result 是True。如果其中一个表达式的值是False,则result 是False。下列表格说明如何确定result: 如果expression1 为且expression2 为则result 为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True Null Null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False Null True Null Null False False Null Null Null And 运算符还对两个数值表达式中位置相同的位进行逐位比较,并根据下表对result 中相应的位进行设置:如果在expression1 的位为且在expression2 中的位为result 为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 〔Eqv〕 如果有一个表达式是Null,则result 也是Null。如果表达式都不是Null,则根据下表来确定result:如果expression1 为且expression2 为则result 为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Eqv 运算符对两个数值表达式中位置相同的位进行逐位比较,并根据下表对result 中相应的位进行设置: 如果在expression1 的位为且在expression2 中的位为result 为 0 0 1 0 1 0 1 0 0 1 1 1 =============== 〔Imp〕 如果expression1 为且expression2 为则result 为

逻辑运算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B)。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 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 D. 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2.如果希望查找“玻璃复合薄膜的研究”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B )。A.玻璃,复合,薄膜,研究 B. 玻璃,复合,薄膜 C.复合,薄膜,研究D.玻璃,薄膜,研究 3.机检的效果与检索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 D )。 A.对检索策略的掌握程度B.对数据库的掌握程度 C.对检索语言的掌握程度D.A、B、C三项 4.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C )。 A.不同检索概念,用于扩大检索范围B.相近检索概念,扩大检索范围 C. 不同检索概念,用于缩小检索范围D.相近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 5.《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 )使用的优先算符是合理的。 A.(文学)*(翻译)B.(文学+小说)*(翻译) C.(文学+小说)*翻译D.文学+(小说)*(翻译) 6.逻辑“或”算符是用来组配( B )。 A.不同检索概念,用于扩大检索范围B.相近检索概念,扩大检索范围 C.不同检索概念,用于缩小检索范围D.相近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 7.具有相近含义的同义词或同族词在构成检索策略时应该使用( B )算符予以组配。 A.逻辑“与”B.逻辑“或” C.逻辑“非”D.位置 8.若想排除某概念,以缩小检索范围,可使用(B)算符。 A.逻辑“与”B.逻辑“非”C.逻辑“或”D.位置 9.当某些检索词词干相同、词义相近,但词尾有变化时,可采用( B )方法表示。 A.逻辑“与”B.截词C.位置算符D.字段限定 10.右截词的含义是检索所有含有与检索词(A )的记录. A.前方一致B.中间一致C.后方一致D.与输入的检索词完全一致 11.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

2 离散数学-命题公式,真值表

2 命题公式,真值表 (1) 数理逻辑是通过引入表意符号研究人类思维中的推理过程及推理正确与否的数学分支. 数学------??? 符号运算 推理---思维过程:前提 结论 命题逻辑---研究由命题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可推导关系.(逻辑演算) 即将推理(不涉及内函)形式化. 例1 (a) 4是偶数. 张林学习优秀. 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有生物. (b) 这朵花真美丽! 现在开会吗? (c) 3 5.x +> 我正在说慌. 特征分析(a) 陈述句,非真即假. (b) 感叹句,疑问句. (c) 悖论. 定义1 能辩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用,,,P Q Z 表示.其判断结果称为命题的真值. 成真的命题称为真命题,其真值为真,记为,T 或为1.成假的命题称假命题,其真值为假,记为,F 或为0. 例2 (1)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2) 22 5.?= (3) 计算机程序的发明者是诗人拜伦. 用符号表是上述命题,并求真值. 解 (1) :P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T (2) :Q 22 5.?= .F (3) :R 计算机程序的发明者是诗人拜伦. .F (2) 3, 35,+ 3(4 1).+- 例3 (1) 今天没有数学考试. (2) 下午,我写信或做练习. (3) 王芳不但用功,而且成绩优秀. (4) 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那么地球停止转动.

(5) 2是素数,当且仅当三角形有三条边. 特征分析(a)存在自然语言中的虚词. (b)语句可以分解,细化. 定义2 称下列符号为逻辑联结词 否定 ? 非 P ? 析取 ∨ 或者 P Q ∨ 合取 ∧ 且 P Q ∧ 蕴涵 → 若----,则----- P Q → 等价 ? 当且仅当 P Q ? 逻辑联结词真值的规定 例4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小李聪明,但不用功. ()P Q ∧? (2) 单位派小王或小苏出差. P Q ∨ (3) 如果椅子是紫色的,且是园的,那么地是平的. ()P Q R ∧→ (4) n 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P Q ? 注 1 逻辑联结词:运算符.顺序 ,,,,.?∧∨→? 2 自然语言中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 只有----,才----; 除非----,才-----; → 3 ∨ 可兼或(相容) ∨ 不可兼或(排斥) 小王是山东人或是河北人. ()()P Q P Q P Q ∨?∧?∨?∧ 4 ,P Q -----------------------简单命题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绝密)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在计算机中,除了能表示正负、大小的“数量数”以及相应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外,还能表示事物逻辑判断,即“真”、“假”、“是”、“非”等“逻辑数”的运算。能表示这种数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在逻辑运算中,都是用“1”或“0”来表示“真”或“假”,由此可见,逻辑运算是以二进制数为基础的。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区别于算术运算的主要特点是: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的,位与位之间不像加减运算那么有进位或借位的关系。 逻辑运算主要包括的运算有:逻辑加法(又称“或”运算)、逻辑乘法(又称“与”运算)和逻辑“非”运算。此外,还有“异或”运算。 (1)逻辑与运算(乘法运算) 逻辑与运算常用符号“×”、“∧”或“&”来表示。如果A、B、C为逻辑变量,则A和B的逻辑与可表示成A×B=C、A∧B=C或A&B=C,读作“A与B等于C”。一位二进制数的逻辑与运算规则如表1-2所示。 表1-2 与运算规则 [table=548][tr][td=1,1,187]A [/td][td=1,1,177]B [/td][td=1,1,184]A∧B(C) [/td][/tr][tr][td=1,1,187]0 [/td][td=1,1,177]0 [/td][td=1,1,184]0 [/td][/tr][tr][td=1,1,187]0 [/td][td=1,1,177]1 [/td][td=1,1,184]0 [/td][/tr][tr][td=1,1,187]1 [/td][td=1,1,177]0 [/td][td=1,1,184]0 [/td][/tr][tr][td=1,1,187]1 [/td][td=1,1,177]1 [/td][td=1,1,184]1 [/td][/tr][/table] 由表1-2可知,逻辑与运算表示只有当参与运算的逻辑变量都取值为1时,其逻辑乘积才等于1,即一假必假,两真才真。 这种逻辑与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计算机的电源要想接通,必须把实验室的电源总闸、USP 电源开关以及计算机机箱的电源开关都接通才行。这些开关是串在一起的,它们按照“与”逻辑接通。为了书写方便,逻辑与运算的符号可以略去不写(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即A×B=A∧B=AB。 例:设A=1110011,B=1010101,求A∧B。 解: 1 1 1 0 0 1 1 ∧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结果为:A∧B=1010001。 (2)逻辑或运算(加法运算) 逻辑或运算通常用符号“+”或“ ”来表示。如果A、B、C为逻辑变量,则A和B的逻辑或可表示成A+B=C 或A B=C,读作“A或B等于C”。其运算规则如表1-3 所示。

Matlab中的逻辑运算&&与&与的区别

Matlab中的逻辑运算"&&"与"&","||"与"|"的区别 逻辑运算符: & 与| 或~ 非 “&”和“|”操作符可比较两个标量或两个同阶矩阵.对于矩阵来说必须符合规则,如果A和B都是0-1矩阵,则A&B或A|B也都是0-1矩阵,这个0-1矩阵的元素是A和B 对应元素之间逻辑运算的结果,逻辑操作符认定任何非零元素都为真,给出“1”,任何零元素都为假,给出“0”. 非(或逻辑非)是一元操作符,即~A:当A是非零时结果为“0”;当A为“0”时,结果为“1”.因此下列两种表示: p | (~p) 结果为1. p &(~p) 结果为0. any和all函数在连接操作时很有用,设x是0-1向量,如果x中任意有一元素非零时,any(x)返回“1”,否则返回“0”;all(x)函数当x的所有元素非零时,返回“1”,否则也返回“0”.这些函数在if语句中经常被用到.如: if all(A<5) do something end 另外,还有"&&"和"||"运算符,Matlab中的逻辑运算"&&"与"&","||"与"|"的区别如下: &&和||被称为&和|的short circuit形式, A&B (1)首先判断A的逻辑值,然后判断B的值,然后进行逻辑与的计算。 (2)A和B可以为矩阵(e.g. A=[1 0],B=[0 0])。 A&&B (1)首先判断A的逻辑值,如果A的值为假,就可以判断整个表达式的值为假,就不需要再判断B的值。 (2)A和B不能是矩阵,只能是标量。 "|"与“||”同理。 A&&B 首先判断A的逻辑值,如果A的值为假,就可以判断整个表达式的值为假,就不需要再判断B的值。这种用法非常有用,如果A是一个计算量较小的函数,B是一个计算量较大的函数,那么首先判断A对减少计算量是有好处的。另外这也可以防止类似被0除的错误:

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 、 和 。 2、逻辑函数B A B A F +=的反函数 。 3、组合逻辑电路在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只取决于 。 4、A/D 转换器主要有 、 和 等三种形式。 5、在集成门电路应用时,对集成门的多余输入端必须处理恰当。TTL 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通过上拉电阻(1K Ω ,3K Ω)接电源正极。CMOS 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直接接 ;CMOS 或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接 。 6、T 型电阻D/A 转换器引起转换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 、 和 等。 7、CMOS 电路特点是:静态功耗 ,抗干扰能力 ,电源电压范围 等。 8、当JK 触发器的输入端满足 关系时,JK 触发器转为T 触发器。 9、施密特触发器的主要应用有 、 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n 个变量可构成 个最小项。 A 、n B 、2n C 、 2 n D 、 12?n 2、逻辑函数F=A ⊕B 和G=A ⊙B 满足关系 。 A 、 F=G B 、 F= G ⊕0 C 、F = G 3、在下列触发器中,不能作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存储元件 。 A 、基本RS 触发器 B 、D 触发器 C 、JK 触发器 D 、T 触发器 4、在下列触发器中 解决了一次翻转问题。 A 、基本RS 触发器 B 、同步RS 触发器 C 、主从RS 触发器 D 、边沿JK 触发器 5、设计一个模为6的同步计数器,至少要 触发器。 A 、 6个 B 、1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集成门电路中,可以实现“线与”功能的是 。 A 、DTL 门 B 、三态门 C 、TTL 与非门 D 、普通的CMOS 门 7、单稳态触发器与一般双稳态触发器不同之处在于 。 A 、有两个暂稳态; B 、有两个稳态; C 、只有一个稳态,还有一个暂稳态。 8、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器,能产生 。 A 、矩形脉冲波 B 、三角波 C 、正弦波 D 、不连续尖脉冲 9、在下列位数不同的D/A 转换器中,分辨能力最低的是 。 A 、4位 B 、8位 C 、10位 D 、12位

逻辑运算和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符 C语言提供了3种逻辑运算符,如下表。 优先级由高到低 逻辑运算符!(逻辑非)高于&&(逻辑与)高于││(逻辑或)说明: “&&”和“||”是双目运算符,要求要有两个操作数,而“!”是单目运算符,只要求有一个操作数即可。以上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是:“!”(逻辑非)级别最高,其次是“&&”(逻辑与),“||”(逻辑或)级别最低,逻辑运算符中的“&&”和“||”低于关系运算符,“!”高于算术运算符。 即:“!”(逻辑非)>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逗号运算符。。 逻辑表达式 “&&”和“||”的运算对象有两个,故它们都是双目运算符,而!的运算对象只有一个,因此它是单目运算符。逻辑运算举例如下: ①a&&b: 当&&两边都为“真”时,表达式a&&b的值才是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中,关系式0

计算机的逻辑基础

第三章计算机的逻辑基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逻辑代数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 (2)初步了解复合逻辑运算与逻辑门 (3)掌握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基本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4)初步掌握复合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5)初步掌握逻辑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6)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并理解相关概念 (2)掌握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基本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3)初步掌握复合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 (4)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逻辑函数的方法 (2)逻辑函数的化简的概念 四、教具使用: 计算机一台,数字投影仪,EWB电子仿真软件(可选用)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学生思考、记忆、随堂练习、提高性练习;教与学对应的全双向互动教学法 六、教时安排:10课时 七、教学过程: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第三章 计算机的逻辑基础 本章教学内容引入:围绕本章的章图(生活中的逻辑)展开讨论,思考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如何进行判断?如何进行算术运算?并且在知道了计算机内部只能采用二进制形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进而归结到实际上计算机内部的运算归根到底就转化为最基本的逻辑运算:与、或、非逻辑运算。 3.1 基本逻辑运算 以图3-1说明实际上计算机能进行复杂的运算,也只是将复杂运算转化为简单运算。 3.1.1 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过程: 计算机运算过程: 数字逻辑电路是开关电路,只有两种相互对头的逻辑状态(用“0”和“1”表示)

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

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二进制数1和0在逻辑上可以代表“真”与“假”、“是”与“否”、“有”与“无”。这种具有逻辑属性的变量就称为逻辑变量。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的算术运算的主要区别是: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的,位与位之间不像加减运算那样有进位或借位的联系。 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三种基本运算:逻辑加法(又称“或”运算)、逻辑乘法(又称“与”运算)和逻辑否定(又称“非”运算)。此外,“异或”运算也很有用。 1、逻辑加法(“或”运算) 逻辑加法通常用符号“+”或“∨”来表示。逻辑加法运算规则如下: 0+0=0,0∨0=0 0+1=1,0∨1=1 1+0=1,1∨0=1 1+1=1,1∨1=1 从上式可见,逻辑加法有“或”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给定的逻辑变量中,A或B只要有一个为1,其逻辑加的结果为1;两者都为1则逻辑加为1。 2、逻辑乘法(“与”运算) 逻辑乘法通常用符号“×”或“∧”或“·”来表示。逻辑乘法运算规则如下:

0×0=0,0∧0=0,0·0=0 0×1=0,0∧1=0,0·1=0 1×0=0,1∧0=0,1·0=0 1×1=1,1∧1=1,1·1=1 不难看出,逻辑乘法有“与”的意义。它表示只当参与运算的逻辑变量都同时取值为1时,其逻辑乘积才等于1。 3、逻辑否定(非运算) 逻辑非运算又称逻辑否运算。其运算规则为: 0=1 非0等于1 1=0 非1等于0 4、异或逻辑运算(半加运算) 异或运算通常用符号"⊕"表示,其运算规则为: 0⊕0=0 0同0异或,结果为0 0⊕1=1 0同1异或,结果为1 1⊕0=1 1同0异或,结果为1 1⊕1=0 1同1异或,结果为0 即两个逻辑变量相异,输出才为1

逻辑运算

1.6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在我们今后的编程中会经常使用到的。 本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使用二进制保存,但是这些复杂的电路又是如何做运算的呢? 1.6.1【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是CPU运算的本质,不管是计算机能处理多么复杂的事情,它最终还是通过电路的开关来实现的。逻辑是指对某个事物的推理,“真”和“假”是两个对立的逻辑状态,逻辑运算是指用数学符号来表示逻辑状态,以便于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我们通常将电路通电状态表示为“真”,用数字“1”表示,不通电表示为“假”,用数字“0”表示。“或”、“与”、“非”是三种基本逻辑运算,计算机逻辑运算也包含“异或”、“位”。 1、或运算 或运算:汇编中用“OR”表示,C语言中用“|”来表示,可以理解为“或者”,即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就为“真”,用电路来描述:只要有一条电路通电这条总电路就能通电,原理如图1-6-1: 图1-6-1:OR运算等效电路 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图,不管是A为闭合状态、还是B为闭合状态,还是AB都处于闭合状态,电灯泡都能亮。我们把电路图用符号0和1来表示,或运算表示只要有一个为1,结果就为1。我们来看一个宽度为8的或运算: 1 0 1 1 0 1 0 0 or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0 总结:或(or)运算“有1为1”。 2、与运算 与运算:汇编中用“and”表示,C语言中用“&”来表示,它表示两个条件都成立才能为真,即两个都为1结果为1,其他为0,电路实现原理如图1-6-2:

图1-6-2:AND运算等效电路 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图,A和B都为闭合状态,灯泡才能亮。如果有一个开关没有闭合,灯泡是不能亮的。即两个都为1,结果为1,只要有一个为0 ,结果为0。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1 0 1 1 0 1 0 0 and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0 0 总结:与(and)运算的法则:“有0为0”。 3、异或 异或:汇编用“xor”表示,C语言中用“^”表示,这个不是太好理解,但是它很有用。它表示两个值不同为真,相同为假。即两个值如果都为0或者1,结果为0。一个为0,而另一个为1,结果为1。如图1-6-3所示; 图1-6-3:XOR运算等效电路 这条电路A和B必须是相反的两种状态灯泡才能亮,如果AB都断开,灯泡无疑是不亮的,如果AB都连上,正负极抵消,灯泡同样不能亮。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1 0 1 1 0 1 0 0 xor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总结:异或(xor)运算的法则:“不同为1,相同为0”。 4、非运算 非运算:汇编中用“NOT”表示,C语言中用“!”表示,它是对某个值求反的运算。如! 0 = 1;!1 = 0;非真即为假,非假即为真。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运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