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谈几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摘要: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俗称可焊性,是指在一定焊接技术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适应性。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主要决定于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其性能。本文主要阐述了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铸铁等金属材料的焊接技术。

Abstract: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commonly known as weldability, is access to quality ease of welded joints under certain welding conditions, also is metal material adaptability in the welding process.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elding technology of the carbon steel, low alloy steel, stainless steel, cast iron and other metal materials.

关键词:金属;材料;焊接

Key words: metal;material;welding

中图分类号:T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66-01

1碳钢的焊接技术

碳素钢的焊接性主要决定于其含碳量,碳素钢中低碳钢含碳量和合金元素低,强度不高,塑性好,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几乎司以用各种工艺方法进行焊接,不需采用特殊工艺措施即可获得优质焊接接头。低碳钢焊接通常不需要焊前预热,只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或结构刚性过大时,才考虑预热措施。对于沸腾钢,硫、磷杂质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焊接时裂纹倾向较大;厚板焊接时还有层状撕裂倾向。因此,重要结构应选用镇静钢焊接。

中碳钢的焊接,由于中碳的质量分数在0.25%~0.45%之间,与低碳钢相比,其强度较高,淬硬倾向较严重,焊接性比较差必须仔细确定焊接规范并减缓焊后冷却速度,必要时,需进行焊前预热,预热温度约为150~250℃。对厚度大的结构,其预热温度还可提高一些。

高碳钢的焊接,由于高碳的质量分数在0.6%,焊后其热影响区易于出现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或焊接残余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故其焊接性很差。焊接结构不应采用高碳钢制造。这类钢的焊接大多是补学修理一些损坏件。必要时必须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小电流、慢焊速焊接,并保持焊后缓慢冷却。

2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技术

低碳钢的焊接,由于碳质量分数不大于0.25%,有良好的塑性,没有淬硬倾向,焊接性良好。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性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及强度等级。含碳量及含合金元素量少的低合金钢的焊接性较

好。强度等级愈高,合金元素愈多,则焊接性愈差。常用的低强度等级的低合金结构钢,其焊接规范也与低碳钢相当。随着碳当量数的增加,焊接时易出现淬硬组织,产生裂纹,且钢的强度级别越高,冷裂倾向越大。因此,焊前需要预热。

焊接低合金结构钢的常用方法有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和CO2保护焊等。钨极电弧焊可用于要求全焊透的管形工件的打底焊。焊接厚板工件如厚壁压力容器,可采用电渣焊。

3不锈钢的焊接技术

不锈钢按空冷后室温组织不同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等。其中以奥氏体不锈钢应用最广。

焊接结构制造中应用最多的是18-8型(如O Crl 8 Ni9)奥氏体不锈钢,虽然Cr、Ni含量较高,但C含量低,焊接性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生产中常采用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也可以采用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焊条、焊丝、焊剂的选用应保证焊缝金属与母材成分类型相同。焊接时采用小电流、快速不摆动焊,焊后加大冷速,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应最后施焊。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的铁素体晶粒易过热粗化,使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急剧下降甚至开裂。因此,焊前预热温度应在150℃以下,并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等工艺,以降低晶粒粗大倾向。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一:金属材料加工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首先,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0引言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优化材料的耐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

系数,正因此,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才能成型,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并保证使用安全。 2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机械加工成型 当前,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钻、铣以及车等,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车削形式;其二,铣削形式;其三,钻削形式。其中,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b4c以及sic颗粒钻削,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 1.5%-2.0%(w+c)粘结剂,8.0%-8.5%pcd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sic 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操作手册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汇编 第一部分 黑色金属材料的分析 钢钢铁铁中中碳碳硫硫的的分分析析 一.原理 CS ——280微机碳硫自动分析仪原理:金属式样中各种状态碳和硫的化合物,在KHD —400高速自动引燃炉中与助溶剂一起,通入纯氧加热产生CO2及SO2气体:C-O2—CO2;S —O2—SO2,这两种气体先经过硫吸收杯除硫(SO2在此处被吸收),剩下的CO2气体在碳吸收器内被KOH 溶液吸收。 分析方法: 碳:气体容量法;硫:碘量法。 二.助溶剂与试剂 助溶剂:硅钼粉,锡粒(高纯),纯铁助溶剂 试剂:氢氧化钾,酸性水,碘酸钾,可溶性淀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三.操作步骤 1.清扫KHD —400自动引燃炉。 2.打开“电源”及“控阀”开关。 3.选择标准校正标尺: 3.1按“准备/(2)”键,将有助溶剂及标样的坩埚放入炉体,升上炉体。 3.2按“启动”按钮。 3.3待蜂鸣器鸣叫六声,将碳标尺及硫标尺校正到相应标样的含量处。 4试样测试: 4.1将盛有助溶剂及式样的坩埚放入炉体,升上炉体。 4.2按“启动”按钮。

4.3待蜂鸣器鸣叫六声后,直读该式样的百分含量。 四.注意事项: 1.氧气压力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压力指标调整。 2.及时除尘。 碳碳钢钢及及一一般般低低合合金金钢钢的的连连续续分分析析 试样溶液的制备 试剂: 1.硝酸:(1+3) 2.过硫酸铵:(15%)需当日配置 溶样: 称取试样1.0克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硝酸(1+3)50毫升,加热溶解后,加过硫酸铵15毫升,煮沸2分钟,流水冷却至室温,于100毫升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液。 硅硅的的测测定定((硅硅钼钼蓝蓝光光度度法法)) 一.方法提要: 试样用酸溶解后,硅变成正硅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正硅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可溶性硅钼黄杂多酸,在草酸存在下,用硫酸亚铁铵还原成硅钼蓝借以进行光度测定。 二.试剂: 1.钼酸铵:(5%) 2.草酸:(0.625%) 3.硫酸亚铁铵:(6%),每100毫升溶液中加入硫酸(1+1)6滴。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金属材料论文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谈几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摘要: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俗称可焊性,是指在一定焊接技术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适应性。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主要决定于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其性能。本文主要阐述了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铸铁等金属材料的焊接技术。 Abstract: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commonly known as weldability, is access to quality ease of welded joints under certain welding conditions, also is metal material adaptability in the welding process.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elding technology of the carbon steel, low alloy steel, stainless steel, cast iron and other metal materials. 关键词:金属;材料;焊接 Key words: metal;material;welding 中图分类号:T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66-01 1碳钢的焊接技术

非金属材料 论文

《非金属材料》课程论文 题目塑料的利弊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2) 2 正文 (2) 2.1塑料的优点 (3) 2.1.1塑料质轻、比强度高的特点 (3) 2.1.2塑料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冲击性及耐磨性 (3) 2.1.3塑料的绝缘性、好塑性 (3) 2.1.4塑料的良好的透明性和着色性 (3) 2.1.5塑料的低层本性 (3) 2.2塑料的缺点 (4) 2.2.1塑料的难回收性 (4) 2.2.2塑料的耐热性差 (4) 2.2.3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4) 2.3塑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2.3.1塑料的现状 (4) 2.3.2塑料的发展趋势 (5) 2.3.2.1废旧塑料的回收与环保塑料的发展 (5) 2.3.2.2工程塑料的发展 (6) 2.3.2.3纳米塑料的发展 (6) 2.4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塑料的利弊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 摘要:本文通过对塑料的利弊分析,阐述了塑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对塑料使用现状及塑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塑料行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塑料的利用与环境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塑料利弊可持续发展 1、前言 从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塑料——1909年由美国化学家贝克兰(Leo Backland)用苯酚和甲醛制造的酚醛树脂,又称“贝克兰塑料”【1】问世,一百多年来塑料被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建材、家电、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包装等领域,塑料制品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随着世界石油化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廉价原料、新工艺、新技术及高性能催化剂的涌现,世界上层出不穷的塑料品种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废弃的塑料制品也逐渐增多,“白色污染”“黑色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对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研究。 2、正文 塑料是一类以天然或者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下,可塑制成型,且在常温下能够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年产量约占全部高分子材料的70%以上,在工程技术中代替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的工程塑料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2】。就我国2004年塑料制品产量在1846.61万吨,最大消费领域是包装材料,占22%;日用和医药领域占18.9%;农用塑料和工业配套领域用量相当,各占18%;建筑领域占16%;其他领域占7.1%【3】。塑料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和高度重视,原因在于塑料与许多传统材料相比有明显优势。 2.1 塑料的优点

金属材料小论文

专业小论文 材料科学是21世纪四大支柱学科之一,而金属材料工程则是材料科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众所周知,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的进步。从青铜到钢铁,再到当今形形色色的合金材料,人类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从未放松过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果也很显著。该专业研究范围很广,可以说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目前国内主要侧重于铁合金铝合金以及其他一些特种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对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原理的探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生产,所取得的进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喜欢理论研究的人可以在此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这里有广阔的理论研究空间。材料技术人员虽然掌握了许多种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但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中的道理,而从理论上阐明这一切对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非凡。于是从中也演化出计算机模拟各种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材料,这对现实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这一领域还有许多新的发展,比如储氢材料摩擦材料以及和纳米技术相结合的协同材料等等。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一、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铁小于2%~4%的铸铁, 含碳小于2%的碳铁,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半 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 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震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等。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喷射成型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型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与毛胚。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 二、性能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大学生职业规划(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方向或者跑错方向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汗水=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笨鸟先飞”等等成功的格言,殊不知,这些必定成功道理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确定方向比出力流汗重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比干什么重要。也可以说,如果方向错误,你越努力,你离成功越远,离失败越近。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多年来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我有强烈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独立自主,不怕吃苦,敢于奉献,注重实干精神,但是性格内向。 1、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 2、有正义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3、不怕吃苦,能够积极克服遇到的困难而不是消极被动,独立自主、踏实认真地完成事情。 4、为人老实,小心谨慎。愿意帮助谦让别人,能和睦

与人相处,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5、工作热情比较高,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并能寻求有效的方法。 6、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注意整理物品,东西没有丢失的情况。 7、有决策能力,擅长文案方面的表达写作。 1、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交际,社交能力较差。 2、有时做事缺乏冷静的思考,盲目冲动。 3、性格中有些软弱,在一些事情上倾向于妥协,不能坚持于原有的想法。 4、不善于表现自己,没能准确抓住发展自己的机会,生活态度不是很乐观,缺乏自信。 5、缺乏创新性思维。 对于自己的性格,我比较喜欢动手能力较强,注重实干,能够提升发展自己的职业,倾向于决策管理。对于职业要求并不是很高,工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即可。其实,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是为了谋生,都一样为社会做贡献,没有什么贵贱可分。劳动是最光荣的!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我认为我是一个实用型的人,同时又有事务型、企业型人的一些特点。喜欢具体的任务,喜欢动手,讲求实际,有抱负而追求领导和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

金属材料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方向或者跑错方向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汗水=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笨鸟先飞”等等成功的格言,殊不知,这些必定成功道理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确定方向比出力流汗重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比干什么重要。也可以说,如果方向错误,你越努力,你离成功越远,离失败越近。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结合多年来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我有强烈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独立自主,不怕吃苦,敢于奉献,注重实干精神,但是性格内向。 优势: 1、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 2、有正义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3、不怕吃苦,能够积极克服遇到的困难而不是消极被动,独立自主、踏实 认真地完成事情。 4、为人老实,小心谨慎。愿意帮助谦让别人,能和睦与人相处,有一定的 奉献精神。 5、工作热情比较高,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并能寻求有效的方法。 6、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注意整理物品,东西没有丢失的情况。 7、有决策能力,擅长文案方面的表达写作。 劣势: 1、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交际,社交能力较差。 2、有时做事缺乏冷静的思考,盲目冲动。

3、性格中有些软弱,在一些事情上倾向于妥协,不能坚持于原有的想法。 4、不善于表现自己,没能准确抓住发展自己的机会,生活态度不是很乐观, 缺乏自信。 5、缺乏创新性思维。 对于自己的性格,我比较喜欢动手能力较强,注重实干,能够提升发展自己的职业,倾向于决策管理。对于职业要求并不是很高,工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即可。其实,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是为了谋生,都一样为社会做贡献,没有什么贵贱可分。劳动是最光荣的!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我认为我是一个实用型的人,同时又有事务型、企业型人的一些特点。喜欢具体的任务,喜欢动手,讲求实际,有抱负而追求领导和社会影响。 二、职业认知 就业形势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每年待就业人数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而且就业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并没有与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存在缺位现象。 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每年都能看到大学生找工作时慌乱艰难的情景,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就业观念不够理性等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 专业前景 我所学习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现代生活、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材料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前景巨大,我国材料产

金属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

《金属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Metal Form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s) 学时数:32 其中:实验学时: 课外学时: 学分数:2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及制造 执笔者:王兴波 审核人: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特点,以金属材料成型技术为核心,围绕金属材料液态(铸造)、金属材料固态塑性变形(冲压)、金属材料液态连接(焊接)以及粉末成型四个方向的成型技术和基本操作,介绍铸造成型、冲压成型、焊接成型、粉末成型的相关工艺及设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理论上能够了解并掌握金属材料成型的工艺、材料变形与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成型设备的特征与使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 (一)掌握铸造成型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压铸成型的工艺及设备是使用方法; (二)熟练掌握塑性成型的工艺过程、设备的使用以及材料变形的控制; (三)掌握焊接成型的工艺原理、设备特征; (四)掌握粉末成型的工艺原理、设备特征。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金属材料及其成型 一、金属材料 (一)碳素钢与合金钢 (二)铸钢 (三)有色金属及粉末冶金材 二、金属成型的种类及特点 (一)液态成型 (二)压力加工成型 (三)焊接成型 (四)粉末成型 三、金属成型制件的价值

(一)汽车工业 (二)飞机工业 (三)其他民用与国防工业 第二章金属液态成型——铸造成型 一、概述 二、铸造成形方法 (一)浇铸 (二)压铸 三、精铸成形 四、压铸成型和半固态成型 (一)压铸成型原理 (二)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 (三)铸件成形缺陷与防止措施 四、压铸设备 (一)压铸机及其工作原理 (二)压铸设备的技术参数 第三章金属塑性成型——压力加工成型 一、金属塑性成型基础 (一)金属的弹性与塑性变形 (二)应力应变关系——本构关系 (三)金属塑性成型的屈服理论 (四)金属压力加工成型的种类 二、锻压成型 (一)自由锻成型 (二)模锻成型 (三)锻压成型的工艺过程 三、冲压成型 (一)板材冲压成型 (二)冲压成型的工艺过程及特征 1.冲裁 2.弯曲 3.拉伸 (三)冲压成形材料 1.板料的冲压性能及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性能论文金属材料的论文

船电101 李伟聪09 何碧枢11 关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论文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是化工设备设计中材料选择及计算时决定许用应力的依据。 ㈠强度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加载荷而不致失效破坏的能力. 一般来讲,材料强度仅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像弹性极限、屈服点、抗拉强度、疲劳极限和蠕变极限等。材料在常温下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压)强度。 屈服强度表示材料抵抗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的应力。抗拉强度表示材料抵抗外力而不致断裂的最大应力。在工程上,不仅需要材料的屈服强度高,而且还需要考虑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根据不同的设备要求,其比值应适当。屈强比较小材料制造的零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因为在工作时万一超载,也能由于塑性变形使金属的强度提高而不致立刻断裂。但如果屈强比太低,则材料强度的利用率会降低。因此,过大、过小的屈强比都是不适宜的。 在化工炼油设备中,很多零部件是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对于制造这些零部件的金属材料的屈服限ss、抗拉强度限sb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必须考虑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常随着温度升高,金属的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加。另外,金属材料在高温长期工作时,在一定应力下,会随着时间

的延长缓慢地不断发生塑性变化的现象,称为“蠕变”现象。例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虽然其承受的应力远小于工作温度下材料的屈服点,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则会产生缓慢而连续的变形使管径日趋增大,最后可能导致破裂。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抵抗这种缓慢塑性变形的能力,用蠕变极限sn表示。蠕变极限是指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和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产生的蠕变变形量(总的或残余的)或第Ⅱ阶段的蠕变速度等于某规定值时的最大应力。 对于长期承受交变应力作用的金属材料,还有考虑“疲劳破坏”。所谓“疲劳破坏”是指金属材料在小于屈服强度极限的循环载荷长期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象。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下断裂不同,无论在静载荷下显示脆性或韧性的材料,在疲劳断裂时,都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是突然发生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常常造成严重的事故。金属材料在循环应力下,经受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以sr(见(a)式)表示,称为应力循环系数或应力比,在对称循环时,(r=-1)表示。对于一般钢材,以106~107次不被破坏的应力,作为疲劳强度。㈡硬度硬度是指固体材料对外界物体机械作用(如压陷、刻划)的局部抵抗能力。它是由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来表征不同的抗力。硬度不是金属独立的基本性能,而是反映材料弹性、强度与塑性等的综合性能指标。在工程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压入硬度,常用的指标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HRB)和维氏硬度(HV)等。所得到的硬度值的大小实质上是表示金属表面抵抗压入物体(钢球或锥体)所引起局部塑性变形的抗力大小。一般情况下,硬度高的材料强度高,耐磨性能较好,而切削加工性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冶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为机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材料产品。冶金工程领域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以下是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一: 1、润滑系统在冶金设备中的应用与分析 2、冶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安装调试要点 3、浅谈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的运用 4、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的设备问题和管理研究 5、HTR-PM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制造方案 6、中国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模式和发展方向 7、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8、镍基合金在激光熔覆再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9、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的配比实验 10、大型冶金工程项目机电安装BIM应用研究 11、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12、深竖井支洞在水工隧洞中的应用 13、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4、冶金工程质量管理与改进 15、浅谈铁路信号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16、基于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的产品缺陷检测 17、BIM技术在大型冶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8、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9、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20、H公司电石冶炼厂建设项目的采购风险管控研究 21、钙镁诱导低合金高强度钢针状铁素体强韧化机制研究 22、链箅机-回转窑制备全赤铁矿氧化球团的关键技术研究 23、基于透明计算技术的智能手表设计与实现 24、箱型钢柱加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25、浅析海外冶金与矿山工程的设计管理 26、端曲面齿联轴器的创成原理及设计 27、膜技术在含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应用进展与发展趋势 28、反渗透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 29、选择性激光烧结在3D打印中的应用 30、冶金工业高压供配电系统施工与运营关键技术 31、冶金外墙装饰施工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32、多铁性颗粒复合材料内部的平行多裂纹问题 33、高铬型钒钛磁铁矿中铬氧化物还原热力学影响因素分析 34、中碳钢中的氧化物冶金行为及脉冲磁场对其的影响 3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关键问题探讨 36、现代钢铁冶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37、加载环境对合金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论文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非常密切。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无法留下青春的回忆;没有特殊的荧光材料,就没有彩色电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奔腾IV”;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神舟号”宇宙飞船就无法上天。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材料相继研制出来,如半导体材料:超硬材料、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我们称这些材料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都属于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像玻璃刀上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手表轴承的人造红宝石、煤气炉中用于电子打火的压电陶瓷、传输信息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材料中,有一类叫结构材料主要制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金属作为结构材料,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金属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出现,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这类材料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适合。 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它的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利用氧化铝硬度大的优点,可以制造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刚玉磨球机,用来研磨比它硬度小的材料。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

陶瓷变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高温氧化物结构陶瓷指熔点高于1728℃的氧化物(如氧化硅晶体)或某些复合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钍等)。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好,尤其是抗氧化性能好。但弱点是脆性较大,耐机械冲击性差。利用氧化锆相变作用增韧氧化物陶瓷在20世纪70年代末获较大进展,氧化锆增韧氧化铝,断裂韧性参数由2.9MPa/m2提高到15MPa/m2,抗折强度由350MPa 提高到1200MPa。加有氧化钇的半稳定氧化锆,断裂韧性参数也高达9~16MPa/m2。增韧氧化物陶瓷可用于制造锤子、水果刀、剪刀、轴和发动机部件等,可以承受一定冲击而不碎裂。高温氧化物陶瓷可用作高温炉衬,熔炼稀有金属和纯金属的坩埚,以及磁流体发电装置的高温电极材料和热机材料。 氧化铝结构陶瓷的生产,采用γ-氧化铝(见氧化铝)为原料与少量添加剂(如MgΟ等),经粉碎和混合后按产品的形状,尺寸及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成型。干压成型时需先将混合后的坯料造粒,然后用油压机压制成坯样。采用注浆成型时,则将混合后的粉料制成悬浮料浆,注入石膏模中成型。采用热压注时,用适量石蜡与混合料制成料浆,用热压注机成型。烧成的坯体需按使用的要求,进行机械加工或研磨。

金属材料论文

金属材料科学概论 内容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金属材料的概念、特质及其性能,着重阐述了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科学的制备及合成以及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 同时就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金属材料;发展和兴起;概念;分类;性能;制备及合成;成型;应用 一、金属材料简介 1、金属材料的概念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2、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的分类可按照成分和用途分为两大类。其中按金属成份分类可分为钢铁、有色(非铁)金属和复合金属材料三大类;按材料用途分类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工程材料。 (一)、金属材料的成分分类 (1)钢铁 钢铁可细分为以下几种:工业纯铁、碳钢、合金钢和铸铁四种。其中工业纯铁为含碳约在0.01% 以下的铁一碳合金;碳钢为含碳在0.01-1.5% 间的铁-碳合金;合金钢为含镍、铬、钨、钒、钛、钴、铜、锰、硅等合金元素的铁一碳合金;铸铁为含碳2.0-4.0% 间的铁一碳合金(也可含其它合金元素)。 (2)有色(非铁)金属 有色(非铁)金属可分为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稀有和难熔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贵金属和放射性金属七大类。重有色金属为铜、铅、锌、镍、锡等及其合金;轻有色金属为铝、镁、钛、铍等及其合金;稀有、难熔金属为钨、钼、铂、铌、铪、钒、铬等及其合金;稀土金属为镧、铈、镨、钕、钷、钐等;稀散金属为镓、铟、铊等;贵金属为金、银、铂族金属及其合金;放射性金属为铀、钍、镭。 (3)复合金属材料 复合金属材料主要为以下几种:镀层一镀锌铁皮、钢丝, 镀锡铁皮( 马口铁) 等;渗层一渗铬、渗铝钢板、钢管等;包层一包铜钢丝, 包镍( 及镍合金) 钢板, 农用钢板等;机械混合合金——银一钨、铜一钨合金, 硬质合金, 金属陶瓷等;纤维增强合金一铍丝增强铝合金, 钨丝增强高温合金, 碳、硼丝增强合金等。(二)、金属材料的用途分类 (1)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可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结构钢, 不锈钢, 耐热钢, 耐酸钢, 弹簧钢, 轴承钢, 工具钢, 模具钢, 铸铁( 包括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等) ;第二类为结构用的铝、镁、钦、铜等及其合金;第三类为复合材料一纤维增强, 复层, 蜂窝结构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 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金属材料性能论文金属材料的论文

金属材料性能论文金属材料的论文: 浅谈“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单元中的实验教学 “金属的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教学单元中的重要内容,在“金属的力学性能”教学单元中涉及的实验较多,教材通过各种试验机的实验结果分别说明各力学性能指标的测定,但对于大多数中职学校来说,由于条件限制,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这些试验机也只能是教材上的图片,根本无法演示,更谈不上让学生动手。为此,学生对这些概念是听得云里雾里的,难以理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实验设备缺乏的情况下,仍可进行实验教学,且效果较好,以下作一说明,供同行参考。 一、巧设演示,引出概念 恰当的课堂演示可以把一些深奥难懂的问题直观地反映出来,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强度”“韧性”的概念时,可以分别做以下演示实验。 演示1取一段100mm长Φ0.6mm的细铁丝和100mm长 Φ0.9mm的焊锡丝,徒手对拉,锡丝很容易拉断而细铁丝拉不断。 说明细铁丝在拉力(静载荷)作用下更难断裂,即抵抗能力更强。由此引出“强度”的概念,学生便容易理解。

演示2用手指轻弹橡皮泥和粉笔,结果是橡皮泥产生了弯曲但并没有断裂,粉笔立即断成两截飞出。 说明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粉笔的抵抗能力更弱,由此引出“冲击韧性”的概念。这样学生就能从感受中理解概念。 再如,在讲到材料的硬度时,可用一简单的实验求证课本知识:找 一把小刀切削橡皮擦和铅笔。小刀可以轻而易举地切削橡皮擦,而切削铅笔却要花较大的力气。说明橡皮擦的硬度低,而铅笔的硬度高。在讲到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时,我准备了一块橡皮泥、一块橡皮擦、一块和一把小刀,先将橡皮泥和橡皮擦放到一位同学的手中,要求判断其硬度,说明判断方法;再将小石块和小木块放到这位同学的手中,要 求判断其硬度,并说明判断方法。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很自然得出如下结论:前者用手捏(压痕法)得出橡皮擦更硬,后者用小刀划(划痕法)得 出石块更硬。接下来再讲授“布氏硬度测量法”等相关内容时,学生便不难理解了。 事实证明,这种简单的演示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加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地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理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演示效果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探讨 函数站株洲331函授站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姓名朱雪峰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1、前言………………………………………………………………… 2、金属材料结构及基本组织…………………………………………. 3、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与热处理预热的关系……………………… 3.1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与热处理预热的关系………………………. 3.2金属材料的切边横量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3.3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3.4 金属材料抗应力腐蚀开裂与热处理应力的关系………………… 4、零件材料结构及特点分析…………………………… 4.1零件的材料特点…………………………………………. 4.2零件的结构特点………………………………………… 5、轴承盖真空热处理工艺路线……………………………… 6、产品质量与《经济法》的关系…………………………… 7、结论……………………………………………………………… 8、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前言 工业生产中,许多金属材料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潜力,需要提高其机械性能。在设计工作中,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某些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而不合理的热处理条件,不仅不会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反而会破坏材料原有的性能。因此,设计人员在根据金属材料成分及组织确定热处理的工艺要求时,应准确分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的关系,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章金属材料结构及基本组织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有铁、铝、铜、铅、锌、镍、铬、锰等。但用得更多的是它们的合金。金属和合金的内部结构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其二是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金属的性能和原子在空间的排列配置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属的性能就出现差异。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中冷却,通过改变金属材料表面或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来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因此,对某些金属或合金来说,可以用热处理工艺来改变它的原子排列,进而改变其组织结构,控制其机械性能,以满足工程技术的需要。不同的热处理条件

金属材料论文

我身边的材料 ————金属材料 摘要: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最早并且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材料。文章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应用,前景,并将一些新兴的金属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金属材料;性质;新兴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对各种加工工艺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称为工艺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⑴切削加工性能;⑵可锻性; ⑶可铸性;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的性能决定着材料的适用范围及应用的合理性。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工艺性能。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或称为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外加载荷性质不同(例如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对金属材料要求的机械性能也将不同。常用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化学性能:金属与其他物质引起化学反应的特性称为金属的化学性能。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考虑金属的抗蚀性、抗氧化性(又称作氧化抗力,这是特别指金属在高温时对氧化作用的抵抗能力或者说稳定性),以及不同金属之间、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等等。在金属的化学性能中,特别是抗蚀性对金属的腐蚀疲劳损伤有着重大的意义;物理性能:金属的物理性能主要考虑:⑴密度⑵熔点⑶热膨胀性⑷磁性能⑸电学性能(主要是电导率); 新兴金属材料介绍: 1、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或60 年代初期,它是一种把金属作为基体和增强材料进行复合加工而制成的一种材料。基体可以是铜、铝、镁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等。增强材料的种类也很多,可以是碳化硅、碳纤维以及氧化铝等。它除了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可塑性之外,还能耐高温,且导电性能良好,可抗辐射,阻隔性能良好不吸潮。正是由于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得它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如今最炙手可热的复合材料之一。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秀,所以它能够被运用到了各个行业。比如汽车行业中的柴油机活塞、Al 发动机组的缸体驱动轴、连杆等;还有航空航天行业。比如战隼战机的机腹尾翼以及燃料通

热双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毕业设计论文

功能材料论文 论文题目:热双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材料化学12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6日

贵州大学论文(设计) 论文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第3 页 贵州大学论文(设计)第I 页 目录 摘要 (Ⅱ) Abstract (Ⅱ) 第1章引言 (1) 第2章热双金属的发展现状 (1) 2.1发展状况 (1) 2.2分类及应用 (1) 2.2.1通用型 (2) 2.2.2高温型 (2) 2.2.3低温型 (2) 2.2.4高灵敏度型 (2) 2.2.5电阻型 (2) 2.2.6特殊型 (2) 2.2.7耐腐蚀型 (2) 第三章热双金属的工作原理 (2) 第4章热双金属的制备技术 (3) 4..1 熔合法 (4) 4..2 双浇法 (4) 4.3 热轧复合法 (4) 4.4 爆炸复合法 (4) 4.5 真空扩散法 (4) 4.6化学复合双金属簇 (4) 4.7 可控气氛复合 (4) 4.7.3退火处理 (5) 第5章应用前景 (5) 5.1 “Bloom”装置 (6) 5.2热双金属层保护的玻璃盒子 (6) 5.3热双金属式系统 (6) 5.4蚱蜢式构造呼吸墙壁 (7) 第6章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热双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摘要 本文对热双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热双金属材料当受到温度变化时,将使材料的曲率改变。此曲率随温度而变化(温曲率)是各种热双金属的基本性能。因其这一特性,它作为调节控制、检测与保护元器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除此之外,它具有良好的控温性能,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热双金属,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制备技术,应用前景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rmal bimetal material, working princip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wer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Thermal bimetal material when subjected to temperature changes will make the curvature of the material change. The rate of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and curvature) is the basic performance of thermal bimetal. As a result of its characteristics, it is used in various fields as regulation control,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components.. In addition, it has good temperature control performance,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field also has a huge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Hot bimetallic, development status, working princip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spe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