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量和单位.

常用量和单位.

常用量和单位.
常用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

[可测量的]*量[measurable]quantity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注:

1.术语“量”可指一般意义的量或特定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

温度、电阻、物质的量浓度;特定量如某根棒的长度,某根导线的电阻,某份酒样中乙醇的浓度。

2.可相互比较并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之为

同类量,如功、热、能;厚度、周长、波长。

量制system of quantities

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基本量base quantity

在给定量制中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

例:在国际单位制所考虑的量制中,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为基本量。

导出量derived quantity

在给定量制中由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例:在国际单位制所考虑的量制中,速度是导出量,定义为长度除以时间。

量纲dimension of quantity

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某量的表达式。

例:若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的量纲分别用L、M、T、I、Q、N和J表示,则某量A的量纲的表达式为dimA=LαMβTγIδQεNξJη。如力的量纲

dimF=LMT-2电阻的量纲dimR=L2MT-3I-2。

量纲一的量quantity of dimension one

无量纲量dimensionless quantity

在量纲表达式中,其基本量量纲的全部指数均为零的量。

例:线应变、摩擦因数、马赫数、折射率、摩尔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

注:在国际单位制中,任何量纲一量其一贯单位都是一,符号是1。

[测量]单位unit[of measurement]

[计量]单位

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注:1.测量单位具有约定地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2.同量纲量(不一定是同种量)的单位可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

[测量]单位符号symbol of a unit [of measurement]

[计量]单位符号

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例:1. m是米的符号;

2. A是安培的符号。

[测量]单位制system of units[of measurement]

[计量]单位制

为给定量制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例:1.国际单位制;

2.CGS单位制。

一贯[导出][测量]单位coherent[derived]unit[of measurement]

一贯[导出][计量]单位

可由比例因数为1的基本单位幂的乘积表示的导出测量单位。

例:在国际单位制中,1N=1kg*m*s-2,N(牛顿)就是力的一贯单位。

注:1.在国际单位制中,全部导出单位都是一贯单位,但其倍数和分数单位则不是一贯单位。

2.一贯性是对给定的单位制而言的。一个单位对于某单位制是一贯的,

对于另一单位制就可能不是一贯的。

一贯[测量]单位制coherent system of units [of measurement]

一贯[计量]单位制

全部导出单位均为一贯单位的测量单位制。

例:下列单位(用符号表示)为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一贯单位的一部分:m;kg;s;m2;m3;Hz=s-1;m*s-1;m*s-2;kg*m-3;N=kg*m*s-2;

Pa=kg*m-1*s-2;J=kg*m2*s-2;kg*m2*s-3。

国际单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注:1.SI是国际单位制的国际通用符号。

2.目前,国际单位制基本下列7个基本单位:

基本[测量]单位base unit[of measurement]

基本[计量]单位

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测量单位。

注:在给定的一贯单位制中,每个基本量只有一个基本单位。导出[测量]单位derived unit[of measurement]

导出[计量]单位

给定量制中导出量的测量单位。

注:在国际单位制中,有些导出单位具有专门名称和符号,如力的单位名称为牛顿,符号为N;能量的单位名称为焦耳,符号为J;压力的单位名

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制外[测量]单位off-system unit[of measurement]

制外[计量]单位

不属于给定单位制的测量单位。

例:1.电子伏(约1.60218×10-19J)为能的SI制外单位;

2.日、时、分为时间的SI制外单位。

倍数[测量]单位multiple of a unit [of measurement]

倍数[计量]单位

按约定的比率,由给定单位构成的更大的测量单位。

例:1.千米(公里)是米的十进制倍数单位之一。

2.小时是秒的非十进制倍数单位之一。

分数[测量]单位submultiple of a unit[of measurement]

分数[计量]单位

按约定的比率,由给定单位构成的更小的测量单位。

例:毫米是米的十进制分数单位之一。

注:分数单位是约定比率小于1的倍数单位。

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5.34m或534cm,15kg,10s,-40℃

注:对于不能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量,可以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测量程序,或两者都参照的方式表示。

[量的]真值true value [of a quantity]

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注:1.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

2.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3.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of a quantity]

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例:1.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

2.常数委员会(CODATA)1986年推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6.0221367×1023mol-1

注:1.约定真值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参考值在这种意义上使用不应与7.7条注中的参考值混淆。

2.常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

[量的]数值numerical value [of a quantity]

在量值表示中与单位相乘的数。

例:3.18例中的5.34,534,15,10和-40。

约定参考标尺conventional reference scale

参考值标尺reference-value scale

针对某种特定量,约定地规定的一组有序的、连续或离散的量值,用作该种量按大小排序的参考。

例:1.莫氏硬度标尺;

2.化学中的pH标尺;

3.用于石油燃料的辛烷值标尺。

测量结果result of a measurement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波测量的值。

注:1.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

2.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

影响量的取值范围。

[测量仪器的]示值indication[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器所给出的量的值。

注:1.由显示器读出的值可称为直接示值,将它乘以仪器数即为示值。

2.这个量可以是被测量、测量信号或用于计算被测量之值的其他量。

3.对于实物量具,示值就是它所标出的值。

未修正结果uncorrected result

系统误差修正前的测量结果。

已修正结果corrected result

系统误差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测量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注:1.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2.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of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2.重复性条件包括:

相同的测量程序;

相同的观测者;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相同地点;

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

3.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测量结果的]复现性reproducibility[of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地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

2.改变条件可包括:

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

观测者;

测量仪器;

参考测量标准;

地点;

使用条件;

时间。

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1.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2.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

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

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3.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

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

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 uncertainty

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A类估算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通过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

注:不确定度的A类估算,有时也称A类不确定度估算。

不确定度的B类估算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通过对观测列进行非统计分析,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

注:不确定度的B类估算有时也称B类不确定度估算。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注:扩展不确定度有时也称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

包含因子coverage factor

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

注:1.包含因子等于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

2.包含因子有时也称覆盖因子。

[测量]误差error[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注:1.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参见3.19和3.20)。

2.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构别时,此术语有时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注

意不要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淆,后者为误差的模。

偏差deviation

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

注: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参见3.19和3.20)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注:1.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

2.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故可能确定的只是随机误差的估计值。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注:1.如真值一样,系统误差及其原因不能完全获知。

2.对测量仪器而言,参见“偏移”(7.25)。

修正值correction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注:1.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

2.由于系统误差不能完全获知,因此这种补偿并不完全。

修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

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

注:由于系统误差不能完全获知,因此这种补偿并不完全。

测量仪器measuring instrument

计量器具

单独地或连同铺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实物量具material measure

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例:1.砝码;

2.(单值或多值、带或不带标尺的)量器;

3.标准电阻;

4.量块;

5.标准信号发生器;

6.参考物质。

注:这里的给定量亦称为供给量。

测量传感器measuring transducer

提供与输入量有确定关系的输出量的器件。

例:1.热电偶;

2.电流互感器;

3.应变计;

4.pH电极。

测量链measuring chain

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系列单元,由它们构成测量信号从输入到输出的通道。

例:由传声器、衰减器、滤波器、放大器和电压表组成的电声测量链。测量系统measuring system

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

例:1.测量半导体材料电导率的装置;

2.校准体温计的装置。

注:1.测量系统可以包含实物量和化学试剂。

2.固定安装着的测量系统称为测量装备。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uipment

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的总称。

显示式[测量]仪器displaying[measuring]instrument

指示式[测量]仪器indicating[measuring]instrument

显示示值的测量仪器。

例:1.模拟电压表;

2.数字频率计;

3.千分尺。

注:1.显示可以是模拟的(连续或非连续)或数字的。

2.多个量值可以同时显示。

3.显示式测量仪器也可提供记录。

记录式[测量] 仪器recording[measuring]instrument

提供示值记录的测量仪器。

例:1.气压记录仪;

2.热释光剂量计;

3.记录式光谱仪。

注:1.记录(显示)可以是模拟的(连续或非连续的线)或数字的。

2.多个量值可以同时记录(显示)。

3.记录式仪器亦可显示示值。

累计式[测量]仪器totalizing [measuring]instrument

通过对来自一个或多个源中,同时或依次得到的被测量的部分值求和,以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仪器。

例:1.累计式轨道衡。

2.总加式电功率表。

积分式[测量]仪器integrating[measuring]instrument

通过一个量对另一个量积分,以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仪器。

例:电能表。

模拟式测量仪器analogue measuring instrument

模拟式指示仪器analogue indicating instrument

指供数字化输出或显示的测量仪器。

注:此术语只涉及输出或显示的表示形式,而与仪器的工作原理无关。

显示装置displaying device

指示装置indicating device

测量仪器显示示值的部件。

注:1.此术语包括用以显示或设定由实物量具提供量值的装置。

2.模拟显示装置提供模拟显示,数字显示装置提供数字显示。由末位有

效数字的连续变动进行内插的数字式显示,或由标尺和指示器补充读

数的数字式显示称为半数字式显示。

记录装置recording device

提供示值记录的测量仪器部件

敏感元件sensor

敏感器

测量仪器或测量链中直接受被测量作用的元件。

例:1.热电温度计的测量结;

2.涡轮流量计的转子;

3.压力计的波登管;

4.液面测量仪的浮子;

5.光谱光度计的光电池。

注:在某些领域中,用术语检测器来表示此概念。

检测器detector

用于指示某个现象的存在而不必提供有关量值的器件或物质。

例:1.卤素检漏仪;

2.石蕊试纸。

注:1.只有当量值达到阈值时才产生示值,有时可称该阅值为检测器的检测限。

2.在一些领域里,用术语检测器来表示敏感器的概念。

指示器index

显示装置的固定的或可动的部件,根据它相对于标尺标记的位置即可确定示值。

例:1.指针;

2.光点;

3.液面;

4.记录笔。

[测量仪器的]标尺scale[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器显示装置的部件,由一组有序的带有数码的标记构成。

注:这些标记称为标尺标记。

标尺长度scale length

在给定标尺上,始末两条标尺标记之间且通过全部最短标尺标记各个中点的光滑连线的长度。

注:1.此线可以是实线或虚线,曲线或直线。

2.标尺长度用长度单位表示,而不论被测量的单位或标在标尺上的单位

如何。

示值范围range of indication

根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值。

注:1.对模拟显示而言,它可以称为标尺范围。

2.示值范围可以用标在显示器上的单位表示,而不论被测量的单位如何;

通常用其上下限说明,如100℃~200℃。

3.参见7.2注。

标尺分度scale division

标尺上任何两相邻标尺标记之间的部分。

标尺间距scale spacing

沿着标尺长度的同一条线测得的两相领标尺标记之间距离。

注:标尺间距用长度单位表示,而与被测量的单位和标在标尺上的单位无关。标尺间隔scale interval

分度值

对应两相领标尺标记的两个值之差。

注:标尺间隔用标在标尺上的单位表示。

线性标尺linear scale

在整个标尺中每个标尺间距与其对应的标尺间隔呈恒定比例关系的标尺。

注:具有恒等标尺间隔的线性标尺称为规则标尺。

非线性标尺non-linear scale

在整个标尺中每个标尺距与其对应的标尺间隔呈恒定比例关系的标尺。

注:某些非线性标尺有专门名称,如对数标尽、平方律标尺。

抑零标尺uppressed-zero scale

标尺范围内不含零值的标尺。

例:体温计的标尺。

扩展式标尺expanded scale

标尺范围的一部分所占的标尺长度,不成比例地大于其他部分的标尺。

度盘dial

载有一个或几个标尺的固定的或可动的显示装置部件。

注:在某些显示装置中,度盘做成转鼓或圆盘形,载有数字并可相对于固定的指示器或窗口转动。

标尺数码scale numbering

与标尺标记关联的一组有序数字。

[测量仪器的]调整adjustment[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使测量仪器性能进入适于使用状态的操作。

注:调整可以是自动的、半自动的或手动的。

[测量仪器的]使用者调整user adjustment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可由使用者做的调整。

法制计量legal metrology

计量的一部分,即与法定计量机构所执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涉及到对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法定[计量]单位legal unit [of measurement]

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机构service of legal metrology

负责在法制计量领域实施法律和法规的机构。

注:法定计量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国家授权的其他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执行计量控制。

计量保证metrological assurance

用于保证计量可靠和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动作。

计量控制metrological control

根据国家法规由指定的机构提供计量保证的工作体系。计量控制通过计量器具控制、计量监督和计量评审予以实施。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为单选,9-12为多选。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 B.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总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大,角速度一定大,周期一定小 2如图所示,以9.8 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取9.8 m/s2)( ) A. B. C. D. 2 s 3如图所示,两个皮带轮的转轴分别是O1和O2,设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上A、B、C 三点运动快慢关系是() A.v A=v B、ωA<ωB B.v A<v B、ωA=ωB C.v A>v B、ωB=ωC D.v A=v B、ωA>ωB 4如图所示,有一个水平大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小强站在距圆心为r处的P点不动.关于小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在P点不动,因此不受摩擦力作用 B.若使圆盘以较小的转速转动时,小强在P点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小强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盘对他的摩擦力充当向心力 D.如果小强随圆盘一起做变速圆周运动,那么其所受摩擦力仍指向圆心 5如图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B. 球A的线速度大于球B的线速度 C. 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 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6 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右图为小孩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的示意图,(不计空 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孩运动到最高点时,小孩的合力为零 B.小孩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C.小孩运动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D.小孩运动到最低点时,小孩的重力和绳子拉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O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即时速度为v=,L是球心到O点的距离,则球对杆的作用力是( ) A.mg的拉力 B.mg的压力 C.零 D.mg的压力 8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碗的光滑表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该平面离碗底的距h为() A.R B.R+gω2 C.R-gω D.R-gω2 9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变小 10 如图所示,一条小船过河,河宽d=120 m,河水流速v1=3 m/s,船在静水中速度v2=4 m/s,关于小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合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5 m/s B.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30 s C.小船若以最短时间渡河,则其实际运动轨迹与河岸垂直 D.小船实际运动轨迹的最短位移是120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但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仍可看作质点 12、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档,其目的是: A、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13、物体在下列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B、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D、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4、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横渡,当水流速度突然增大时,对运动员横渡经历的路程、时间发生影响的是: A、路程增加、时间缩短 B、路程、时间均增加 C、路程增加、时间不变 D、路程、时间均不变 15、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经典力学包含与相对论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C、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D、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16、在通有恒定电流的螺线管内有一点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点P的磁感线方向是从螺线管的N极指向S极 B.过点P的磁感线方向是在P点的小磁针S极的所指的方向 C.过点P的磁感线方向是在P点的小磁针S极的受力方向 D.过点P的磁感线方向是从螺线管的S极指向N极

17、在工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产品最后都是通过传送带运送到仓库。为了自动计算入库的产品数量,可在流水线上安装计数器。则该计数器所用的传感器最好是: A、力传感器 B、光传感器 C、声传感器 D、磁传感器 18、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实验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类比法 D、科学推理法 19、下列哪些措施是静电防止的实例?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B、在高大的烟筒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C、油罐车后面装有拖地铁链 D、静电喷漆 20、如图所示,细绳OA和OB悬挂着一物体P,细绳BO水平,那么关于细绳AO和BO拉力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OA绳拉力小于OB绳的拉力 B. OA绳拉力大于OB绳的拉力 P C.OA绳的拉力和OB绳的拉力均小于重物 P的重力 D.OA绳的拉力和OB绳的拉力均大于重物P的重力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摘要:依据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分析了在使用物理量和法定计量单位时出现的若干问题,给出了量和单位及符号的正确表达方式。 关键词:物理量单位名称符号标准化 为进一步统一计量单位,规范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我国国家计量局颁布了一系列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GB 3100~3102,以国际单位制(S1)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体系已全面推行并逐步完善。虽然国际单位制具有先进、实用、简单、科学等诸多优点,而且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已经获得独有的地位,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一些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和一些应废止使用的量和单位仍常出现在科技论文中。本文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实例论述在石油化工论文中常见的有关物理量和单位表达的一些问题。 量的名称和符号 ◆量的名称 量,也称物理量,是用于定量地描述物理现象的。量都有其各自的名称。GB 3102.1~GB 3102.13中共列出了614个量,并遵循我国已广泛使用的习惯,为它们规定了名称,这些名称简称它为“标准量名称”。对于量名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如重量、比重、比热、电流强度、原子质量、分子量、摩尔数、重量百分数(或浓度)、体积百分数(或浓度)等,正确的表述应为质量、密度(或相对密度)、比热容、电流、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现行的科技论文中,滥用“浓度”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来,只有“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简称“浓度”,其他含“浓度”一词的量名称,都必须说出全称,如把“质量浓度”说成“浓度”就是错误的。至于很多人把“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量纲的量也称作“浓度”,则更是错误的。 ◎同一个量名称不应有多种写法。一个量有多个名称,例如压力和压强,体积质量、质量密变和密度等,只要是国家规定的,都可以同等地使用。然而,对同一个规范的名称,出现几种不同的写法,如“吉布斯自由能”,有的写作“吉卜斯自由能”,这是不允许的。 ◎不得使用自造的名称。自造的名称见得最多的是在量的某一单位名称后加个“数”字。例如:时间叫“秒数”,功率叫“瓦数”(如说“这只灯炮的瓦数为60瓦”)等等。 ◆量的符号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一、基本概念 关于量(物理量),在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韦氏大词典、牛津词典、辞海等辞书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在其他专业的书刊中所提到的也是各有千秋。 《新编常用计量单位辞典》认为,量是“可测量和物理量的简称。它们的共同特点为:①属于物理现象、过程或属性;②必定能定量地表达;③能与其他量建立起数学关系,或者说,量定处于某一量制之中;④独立于单位;⑤独立于操作。” 根据这些描述,可以将量(物理量)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不是计数或可数的单位; ②必定可以建立单位,通过与单位的比较定量地给出;③不存在独立的量。 下面给出量和单位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 量亦称“物理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量的一种属性。独立于单位,既可指广义的量,如长度、压力、摄氏温度,也可以指特定的量,如给定条件下某一物件的长度。 根据这个定义,不能建立单位的某些物理性能如表面硬度,糖的甜度,纺织品的柔软度,感光器材的感光度等以及某些计数的量如绕组匝数、个数、转数等都不是物理量。 物理量的特性一定要有单位,而且是可测量的;一定要有不变性,即作为数值和单位的乘积的物理量,与单位的选择无关(也即,不管选用什么单位,量都不会变)。例如,有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当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它就有不同的数值,如果选用米作单位,则它的数值是1;当选用厘米作单位时,它的数值就是100。 物理量的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除了“pH”外,一律用斜体来表示。如果物理量符号有下标,那么,表示物理量的下标用斜体,其他下标用正体。 单位计量事物的标准量(或基准量、参考量)的名称。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克为计量质量的单位。 单位制亦称“计量单位制”。由选定的基本单位和它们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量度单位的总称。 有各种单位制,主要的是: 法定计量单位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国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根据中国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单位而构成。包括国家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务院于1984年1月20日讨论通过,同年2月27日发布。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基本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自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1993年12月2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即通常所说的93版《量和单位》)。 国际单位制亦称“现代米制”,国际代号为“SI”。一种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的计量单位制。分为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三类。七个基本单位为:(1)米。长度单位;(2)千克(公斤)。质量单位;(3)秒。时间单位;(4)安培。电流单位;(5)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6)摩尔。物质的量单位;(7)坎德拉。发光强度单位。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 1 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 1.1量的符号 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 量符号的使用规则 (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 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 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 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 下标的使用规则 (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下标时,一律用斜体表示,其他则用正体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下标要优先使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6)当一个量的符号中出现两个以下标或下标所代表的符号比较复杂时,可把这些下标符号加在“()”中置于量符号之后。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在switch语句中,不一定使用break语句 // 在switch语句中必须使用default // break语句必须与switch语句中的case配对使用 //break语句只能用于switch语句///A//中等。。 2 以下不构成无限循环的语句或语句组是()。 // n=0;do {++n;} while (n<=0); // n=0;while (1) { n++;} // n=10;while (n);{n--;} // for(n=0,i=1;;i++) n+=i;////A//中等。。 3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int c=0,k; for (k=1;k<3;k++) switch (k) { default:c+=k; case 2:c++;break; case 4:c+=2;break; } printf("%d\n",c);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7 // 5 // 3 // 9////C//中等。。 4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 int x,int y) { return((y-x)*x);} main() { int a=3,b=4,c=5,d; d=f(f(a,b),f(a,c)); printf("%d\n",d);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7 // 10 // 8 // 9////D//中等。。 5 若有定义语句:double a,*p=&a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定义语句中的*号是一个间址运算符 // 定义语句中的*号是一个说明符

常用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 [可测量的]*量[measurable]quantity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注: 1.术语“量”可指一般意义的量或特定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 温度、电阻、物质的量浓度;特定量如某根棒的长度,某根导线的电阻,某份酒样中乙醇的浓度。 2.可相互比较并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之为 同类量,如功、热、能;厚度、周长、波长。 量制system of quantities 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基本量base quantity 在给定量制中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 例:在国际单位制所考虑的量制中,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为基本量。 导出量derived quantity 在给定量制中由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例:在国际单位制所考虑的量制中,速度是导出量,定义为长度除以时间。

量纲dimension of quantity 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某量的表达式。 例:若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的量纲分别用L、M、T、I、Q、N和J表示,则某量A的量纲的表达式为dimA=LαMβTγIδQεNξJη。如力的量纲 dimF=LMT-2电阻的量纲dimR=L2MT-3I-2。 量纲一的量quantity of dimension one 无量纲量dimensionless quantity 在量纲表达式中,其基本量量纲的全部指数均为零的量。 例:线应变、摩擦因数、马赫数、折射率、摩尔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 注:在国际单位制中,任何量纲一量其一贯单位都是一,符号是1。 [测量]单位unit[of measurement] [计量]单位 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注:1.测量单位具有约定地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2.同量纲量(不一定是同种量)的单位可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 [测量]单位符号symbol of a unit [of measurement] [计量]单位符号 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例:1. m是米的符号;

科技期刊中“量和单位”的标准化

科技期刊中“量和单位”的标准化 标准属于规范的“范畴”,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国家标准是明文规定的准则,在我国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一种国家法规,具有权威性、标准性和严肃性。颁布和执行国家标准就称作标准化。 科技期刊中“量和单位”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写作和编辑使所用的“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量的名称要准确;②量的符号要准确;③量的主符号要用斜体字符表示;④量符号的上、下标要准确;⑤单位的名称要准确;⑥单位的符号要准确;⑦单位的符号要用正体字符表示;⑧矩阵、矢量和张量的符号要黑体、斜体字符表示。一般来说,在科技期刊中,如果准确使用了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并能正确区分其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就实现了“量和单位”的标准化。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2月27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以下简称为“国家标准”)代替GB3100~3102—86 量和单位,要求于1994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 一般出版物都在努力执行国家标准,一些科技期刊特别是一些学报所使用的“量和单位”已相当规范。然而,情况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相当多,与国家标准的规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科技期刊中反映出“量和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要求的问题并不少。 1科技期刊中在“量和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近百种学术期刊作了浏览,根据多年工作体会,发现科技期刊中在“量和单位”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区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任意使用一些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致使有时张冠李戴。如笼统使用“浓度”一词,混淆了一些名称里有“浓度”一词的量;用“热力学温度”的符号T作为“摄氏温度”的符号;用“质量”的单位kg、t作为“重量”的单位,甚至作为“力”的单位。 (2)使用国家标准中已经废弃的量名称和自造的量名称,没有使用国家标准中新增的量名称。如仍使用“比重”、“比热”、“分子量”和“含量”等错误的量名称,而没有使用“密度”、“比热容”、“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等正确的量名称。 (3)没有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甚至用多个字母或英文单词表示一个物理量。如用T、N、P等而没有用F作“力”的符号;用WEIGHT作“重量”的符号。 (4)使用国家标准中已经废弃的非法定单位。如使用kgf(千克力)、dyn(达因)、kgf/cm2(千克力每平方厘米)、kgf·m(千克力米)、kcal(千卡、大卡)、kcal/h(千卡每小时)和var(乏)等非法定单 (5)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如英文缩写或全称等)作为单位的符号使用。如使用rpm(转每分)、ppm(百万分率)、sec(秒)和Joule(焦)等错误的符号。 (6)对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仍使用原来的旧名称而没有使用为其规定的专门名称。如在表示“压力”(或“压强”)和“应力”的单位时,仍用旧的单位N/m2而没有用其专门名称Pa;表示“能”(或“能量”)、“功”和“热量”的单位时,仍用旧的单位N·m而没有用其专门名称J。 (7)将单位的名称或中文符号用作单位的符号,或既不是单位的名称也不是单位的中文符号的符号用作单位的符号。如把“压力200 Pa”写成“压力200帕”或“压力200帕斯卡”;把“A·m2”写成“安·米2”或“安·平方米”,甚至错写成“安培平方米”、“安平方米”、“安培·米2”和“安培·平方米”。 (8)同一篇论文中错用了单位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的组合形式表示单位的符号。如“速

量和单位符号的正确用法

设计报告和图纸中量和单位符号的正确用法 (根据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编写) 刘景植 量的符号 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的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有的符号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必须用斜体印刷。如长度的符号l(L),面积的符号A,力的符号F,质量的符号m,压力的符号p,流量的符号q等。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量有相同的符号或对一个量有不同的应用或要表示不同的值,可采用下标予以区分。下标的印刷原则是: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如质量流量Q m,下标m表示物理量“质量”,用斜体;其他下标(通用的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和数字)用正体,如物体B的质量m B,又如标准加速度g n,下标n表示非物理量“标准”,用正体。 使用并列形式的复合下标时,为清晰起见,下标的各部分应分开一个字符,各部分之间尽量避免使用逗号,例:R m max磁阻的最大值。 单位符号 单位符号一律应用正体印刷。 除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外(如牛顿N、帕斯卡Pa、安培A、伏特V、瓦特W),其余均应为小写字母(容积“升” 的符号L除外)。 表示倍数的词头符号,其字母当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6时,必

须用小写体,如kN、km、hm、kV、kW),大于或等于106时必须用大写体(如MPa、MW)。 由两个以上单位相除所构成的组合单位,其符号有以下三种形式:m3/s;m3·s-1;m3s-1。如果用中文符号表示,则只有两种形式,即“米3/秒”和“米3·秒-l”,不可写作“米3秒-1”。 当分母中包含两个以上单位符号时,应整个分母加圆括号,如侵蚀模数的单位符号应为t/(km2·a)而不是t/km2·a。 在一个组合单位的符号中,除加括号避免混淆外,斜线不得多于一条,如单宽流量的单位符号是m3/(s·m),或m2/s;为了表示概念,可写作(m3/s)/m,但不可以写作m3/s/m。 不得在物理量组合单位中同时使用单位符号和中文符号,如速度单位应写作km/h,不得写作km/时,日降雨量单位应写作mm/d,不得写作mm/日;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圆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每件重20千克,可写作20kg/件。 我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2),公顷(hm2),平方米(m2)。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2,国内不推荐使用ha。

设计报告和图纸中量和单位符号的正确用法.doc

设计报告和图纸中量和单位符号的正确用法 设计报告和图纸中量和单位符号的正确用法 量的符号 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的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有的符号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必须用斜体印刷。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量有相同的符号或对一个量有不同的应用或要表示不同的值, 可采用下标予以区分。下标的印刷原则是: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其他下标(国 家法定计量单位、通用的量和化学元素符号)用正体。如质量流量 q m ,下标 m 表示物理量“质量”,用斜体;标准加速度 g n , 下标 n 表示非物理量“标准”,用正体。 使用并列形式的复合下标时,为清晰起见,下标的各部分应分开一个字符,各部分之 间尽量避免使用逗号,例: R m max磁阻的最大值。 单位符号 单位符号一律应用正体印刷。 除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外(如牛顿 V 、瓦特 W ),其余均应为小写字母( 升的符号 L 除外 ) N 。 、帕斯卡Pa 、安培 A 、伏特 表示倍数的词头符号,其字母当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 106 km 、 hm 、kV 、kW ),大于或等于 106 时必须用大写体(如时,必须用小写体(如 MPa 、 MW)。 kN 、 由两个以上单位相除所构成的组合单位,其符号有以下三种形式:1;m 3s -1 。如果用中文符号表示,则只有两种形式,即米3/ 秒和米 m 3/s 3·秒 -l ;m 3·s- ,不可写 作米 3 秒-1。 当分母中包含两个以上单位符号时,应整个分母加固括号,如侵蚀模数的单位符号应 为 t/(km2 ·a) 而不是 t/km2 ·a 。 在一个组合单位的符号中,除加括号避免混淆外,斜线不得多于一条,如单宽流量的 单位符号是 m 3/(s ·m),或 m 2/s ;为了表示概念,可写作 (m3/s)/m ,但不可以写作 m 3/s/m 。 不得在物理量组合单位中同时使用单位符号和中文符号,如速度单位应写作km/h,不得写作 km/时,日降雨量单位应写作mm/d,不得写作mm/日;非物理量单位( 如件、台、人、圆等 ) 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每件重20 千克,可写作20kg/ 件。我国 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2) ,公顷 (hm2),平方米(m2)。应避免使用亩、公亩 (a) 。公顷的符号为hm 2,国内不推荐使用ha 。

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作者: ————————————————————————————————日期: ?

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关于旧制 在法定计量单位施行之前,我国曾经使用的单位制很多,既有国际单位制,又有米制、市制、绝对单位制、力单位制,以及高斯单位制、实用单位制、英制、美制,等等,十分杂乱。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不容易改变,以及资料引用的关系,因此,书稿中使用旧制单位的混乱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 1)强度极限为200公斤力/毫米2以上。 这里所用的单位“公斤力/毫米2”,是力单位制中的米千克力秒制单位,现在不能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用“帕”。正确的表述应该为:强度极限在1960兆帕以上。 2)以“千卡/(马力·时)”或“千卡/(千瓦·时)”表示。 “千卡/(马力·时)”或“千卡/(千瓦·时)”中的千卡、马力都属于非法定计量单位制单位,现在均不能使用。正确的表述应该为:以“焦/(瓦·时)”表示。 3)热力厂的发热量为600万大卡。 卡是被废除的热量单位,通常将千卡称为大卡。而热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J)。此外,万(104)是我国习惯使用的数词,但不是词头,不能与单位合用,如果简单将600万大卡换算成2500万焦,也是错的。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热力厂的发热量为25吉焦(25GJ)。(这类用卡作热量单位的情况,在书稿中还经常出现) 4)0.1大气压以内。 大气压是非法定计量单位制单位,不能使用,正确的表述应该为:“9.8千帕以内”。 5)体积单位公升和立升。 体积单位升(符号L(1)),是体积单位m3的十进分数单位立方分米(符号dm3)的专门名称。1L=1dm3。它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之一,可以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而公升是1928年在《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中规定的体积单位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后。1公升=1000公撮(=1000毫升),因此一公升实际上就是一升。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规定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废除公升及立升的名称。 6)体积单位cc。 cc是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ubic centimeter的缩写,其符号为cm3。标准规定,不能用缩写cc代替符号cm3。而且mL=10-6 m3=1cm3,因此,也可以使用mL(毫升)代替cm3。cc的用法是错误的,必须改为mL或cm3。

【专业】【编辑业务】12编辑工作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上).

编辑工作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上) 主讲教师:乐嘉民一、基本概念 关于量(物理量),在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韦氏大词典、牛津词典、辞海等工具书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在其它专业的书刊中所提到的也是各有千秋。《新编常用计量单位辞典》认为,量是“可测量和物理量的简称。它们的共同特点为:①属于物理现象、过程或属性;②必须能定量地表达;③能与其他量建立起数 学关系,或者说,量必定处于某一量制之中;④独立于单位;⑤独立于操作。” 根据这些描述,可以将量(物理量)归纳以下几个特点:①不是计数或可数的 单位;②必定可以建立单位,通过与单位的比较定量地给出;③不存在独立的量。 量:亦称“物理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量的一种属性。独立于单位,既可指广义的量,如长度、压力、摄氏温度,也可以指特定的量,如给定条件下某一物件的长度。 根据这个定义,不能建立单位的某些物理性能如表面硬度,糖的甜度,纺织品 的柔软度,感光器材的感光度等以及某些计数的量如绕组匝数、个数、转数等都 不是物理量。 物理量的特性:一定要有单位,而且是可测量的;一定要有不变性,即作 为数值和单位的乘积的物理量,与单位的选择无关(也即,不管选用什么单位,量 都不会变)。 物理量的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除了“pH”外,一律用斜体来 表示。如过物理量符号有下标,则表示物理量的下标用斜体,其他下标用正体。 单位:计量事物的标准量(或基准量、参考量)的名称。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克为计量质量的单位。 单位制:亦称“计量单位制”。由选定的基本单位和它们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量度单位的总称。 有各种单位制,主要有:

量和单位

科学技术期刊在贯彻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中的几个问题 朱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 2004-03-15 修订 1量、物理量和非物理量 4.1 量的定义 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①凡是可以定量描述的物理现象都是物理量 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阻等(可以计量的量); ②日常生活中不属于物理量的一般量词叫做非物理量 如:3 台、5人、15 元、8 篇等(可以计数的量)。 4.2 物理量名称 一律采用 SI规定的标准名称。GB 3100~3102-93 共规定了614个物理量,并对这些物理量启用了专门名称。科技期刊编辑在描述物理量时,必须采用规范的名称,如:质量、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压力(或压强);等等。 4.3量的符号 1)量的符号通常用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 2)25个特征数为双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如:雷诺数Re、努塞尔数Nu、普朗特数Pr等。 3)量符号一律用斜体;矢量、矩阵用黑斜体。 GB 3101-93 规定:“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pH、[B]等除外)都必须用斜体印刷,符号后不附加圆点(正常语法句子结尾标点符号除外)。”如:m、r、t、α、μ、ρ等。 GB 3102.11-93 规定:“变量(例如x、y等)、变动附标(例如Σi x i中的i)及函数(例如f、g等)用斜体字母表示。点A、线段AB及弧CD用斜体字母表示。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例如a、C 等)也应当用斜体字母表示。” 许多期刊,把点、线、面上的符号排印成正体,不妥。 2计量单位 5.1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1)SI单位 ①SI基本单位,共7种 ——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 ——时间,秒,s;——电流,安[培],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其中:()内单位为同义词;[ ]内可以省略,而成为简称。 ②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共有21种,见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2)SI词头 共有20个词头。106以上用大写拉丁字母,103以下用小写拉丁字母;一律用正体。常用的词头有:109(吉,G),106(兆,M), 103(千,k), 102(百,h), 10?1 (分,d), 10?2(厘,c),10?3(毫,m), 10?6(微,μ),10?9 (纳,n) 。 词头符号与紧接的单位符号为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单位(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如:km、mmol等。 5.2 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16个)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时间分、[小]时、日,(天) min、 h、 d [平面]角度、[角]分、[角]秒(°)、(?)、(?) 体积升; l、L

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关于旧制 在法定计量单位施行之前,我国曾经使用的单位制很多,既有国际单位制,又有米制、市制、绝对单位制、力单位制,以及高斯单位制、实用单位制、英制、美制,等等,十分杂乱。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不容易改变,以及资料引用的关系,因此,书稿中使用旧制单位的混乱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 1)强度极限为200公斤力/毫米2以上。 这里所用的单位“公斤力/毫米2”,是力单位制中的米千克力秒制单位,现在不能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用“帕”。正确的表述应该为:强度极限在1960兆帕以上。 2)以“千卡/(马力2时)”或“千卡/(千瓦2时)”表示。 “千卡/(马力2时)”或“千卡/(千瓦2时)”中的千卡、马力都属于非法定计量单位制单位,现在均不能使用。正确的表述应该为:以“焦/(瓦2时)”表示。 3)热力厂的发热量为600万大卡。 卡是被废除的热量单位,通常将千卡称为大卡。而热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J)。此外,万(104)是我国习惯使用的数词,但不是词头,不能与单位合用,如果简单将600万大卡换算成2500万焦,也是错的。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热力厂的发热量为25吉焦(25GJ)。(这类用卡作热量单位的情况,在书稿中还经常出现) 4)0.1大气压以内。 大气压是非法定计量单位制单位,不能使用,正确的表述应该为:“9.8千帕以内”。 5)体积单位公升和立升。 体积单位升(符号L(1)),是体积单位m3的十进分数单位立方分米(符号dm3)的专门名称。1L=1dm3。它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之一,可以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而公升是1928年在《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中规定的体积单位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后。1公升=1000公撮(=1000毫升),因此一公升实际上就是一升。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规定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废除公升及立升的名称。 6)体积单位cc。 cc是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ubic centimeter的缩写,其符号为cm3。标准规定,不能用缩写cc代替符号cm3。而且mL=10-6 m3=1cm3,因此,也可以使用mL(毫升)代替cm3。cc 的用法是错误的,必须改为mL或cm3。 7)29寸彩电,28寸自行车。 这里的寸,从字面看是市制单位,但实际上是英制的长度单位英寸。29英寸彩电是指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29英寸;28英寸自行车是指自行车车轮的直径为28英寸。现在电视机在出厂时都改成以厘米作为单位,例如,29英寸改为74厘米。 8)16吋,8呎,15哩,200浬。 吋、呎、哩、浬等都是1977年以前使用的字,1977年7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考虑到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的用字不统一,发布了《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明确淘汰吋、呎、哩、浬等字,把上述单位分别改为英寸、英尺、英里、海里。还把改称英亩,嘝改称蒲式耳,唡改称加仑,噚改称英寻,唡改称盎司,瓩改称千瓦,公升改称升,乇改称托,改称方,改称宋,等等。此外,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把糎(公分)改为厘米,把粍(公厘)改为毫米,把竓(公撮)改为毫升,把立升、公升改为升等等。 在释文中,如果出现题目中的内容,则必须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如16吋写成40.6厘米,

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照射量只用于X射线或γ射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的量度,不能用于其他类型辐射和其他物质。照射量的SI单位是库仑每千克(C·kg-1)。 吸收剂量(D):指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单位质量的物质中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多少的一个辐射量。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戈瑞(Gy)。1戈瑞(Gy)的吸收剂量等于1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1 Gy=103mGy=106μGy。 剂量当量(H):相同的吸收剂量(D)未必产生同样程度的生物效应,因为生物效应受到辐射类型、剂量与剂量率大小、照射条件、生物种类和个体生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防护中引进了一些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不同类型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这种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剂量当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剂量当量。它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每秒(J·kg-1·s-1),称为希沃特每秒(Sv·s-1)。 当量剂量(HT,R):当量剂量等于辐射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经辐射权重因数加权处理的吸收剂量。当量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有效剂量(E):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有效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放射性活度(A):是单位时间内该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衰变的次数。是度量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数的物理量,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数目越多,这种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强度就越强。活度的单位是秒的倒数(s-1),称为贝可勒尔(Becquere),简称贝可(Bq),1 Bq表示放射性核素在1秒钟内发生1次核衰变。

【专业】【编辑业务】12编辑工作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下)

编辑工作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下) 主讲教师:乐嘉民三、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4)关于单位符号 1)电阻率(20℃)约0.42~0.48欧姆2毫米2/米。 前面提到,单位的中文符号应该由单位的简称构成,这里,“欧姆”是电阻单位的全称,不是简称,简称为“欧”。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电阻率(20℃)约0.42~0.48欧2毫米2/米”。 2)汽车最省油的经济运行速度为80千米/小时。 时间的单位h的中文名称是“[小]时”,中文符号是其简称“时”。这里,将中文名称作为中文符号使用,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汽车最省油的经济运行速度为80千米/时。 像这类组合单位中用“小时”的很多,一定要注意改正。 3)抽引长江水400~500立方米/秒沿京杭大运河送至淮安。 上述所提到的这类单位符号“立方米/秒”,是书稿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然而却是错误的。它既不是单位名称,也不是单位符号。“立方米/秒”中的“/”是表示除的符号,而书写单位名称时,是不允许加任何表示乘或除的符号,或其他符号的。如果用单位名称来表示,则应该为“立方米每秒”。因为“立方米”是体积、容积单位的单位名称,而不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它的中文符号应该是“米3”。这个组合单位中文符号的正确表述应该为“米3/秒”。 4)排水模数为0.30立方米/秒/平方公里 这种类型的组合单位的形式,在书稿中也常可以见到,同样也是错误的。在单位“立方米/秒/平方公里”中,除了“立方米”、“平方公里”不是单位符号,必须分别用“米3”、“公里2”代替外,表示除号的斜线有两条,也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标准规定,表示除号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此外,这样的表示还很容易产生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米3/(秒2公里2)”,也可以理解为“(米32公里3)/秒”,这两者涵义相差太远。所以,当单位符号的分子和分母都与斜线处于同一行内,当分母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符号时,整个分母应该加圆括号,以免混淆。例子中所提

量和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2月27日批准、发布了15项量和单位国家标准,规定从1994年7月1日起实施。这套国家标准1994年12月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是1986年第二版的修订版和替代本,包括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1—93《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 3102.2—93《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GB 3102.3—93《力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4—93《热学的量和单位》、 GB 3102.5—93《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6—93《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7—93《声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8—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9—93《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10—93《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11—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 3102.12—93《特征数》、GB 3102.13—93《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以上这15项量和单位国家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各行各业必须执行的基础性标准,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具体应用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要求所有1995年7月1日以后出版的科技书刊、报纸、新闻稿件、教材、产品铭牌、产品说明书等,在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时都应符合这套标准的规定;所有出版物再版时,都要按这套标准规定进行修订。 这套国家标准是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 12技术委员会于1992年制定的相应ISO国际标准为蓝本,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与1986年版相比,在量和单位的体系上、名称和符号上,更为系统,更好地反映了当代科学的概念。如将国际单位制(SI)中的SI辅助单位明确地归入SI导出单位一类,将“无量纲量(dimensionless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 摘要:依据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分析了在使用物理量和法定计量单位时出现的若干问题,给出了量和单位及符号的正确表达方式。 关键词:物理量单位名称符号标准化 为进一步统一计量单位,规范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我国国家计量局颁布了一系列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GB 3100~3102,以国际单位制(S1)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体系已全面推行并逐步完善。虽然国际单位制具有先进、实用、简单、科学等诸多优点,而且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已经获得独有的地位,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一些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和一些应废止使用的量和单位仍常出现在科技论文中。本文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实例论述在石油化工论文中常见的有关物理量和单位表达的一些问题。 量的名称和符号 量的名称 量,也称物理量,是用于定量地描述物理现象的。量都有其各自的名称。GB 3102.1~GB 3102.13中共列出了614个量,并遵循我国已广泛使用的习惯,为它们规定了名称,这些名称简称它为“标准量名称”。对于量名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如重量、比重、比热、电流强度、原子质量、分子量、摩尔数、重量百分数(或浓度)、体积百分数(或浓度)等,正确的表述应为质量、密度(或相对密度)、比热容、电流、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现行的科技论文中,滥用“浓度”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来,只有“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简称“浓度”,其他含“浓度”一词的量名称,都必须说出全称,如把“质量浓度”说成“浓度”就是错误的。至于很多人把“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量纲的量也称作“浓度”,则更是错误的。 同一个量名称不应有多种写法。一个量有多个名称,例如压力和压强,体积质量、质量密变和密度等,只要是国家规定的,都可以同等地使用。然而,对同一个规范的名称,出现几种不同的写法,如“吉布斯自由能”,有的写作“吉卜斯自由能”,这是不允许的。 不得使用自造的名称。自造的名称见得最多的是在量的某一单位名称后加个“数”字。例如:时间叫“秒数”,功率叫“瓦数”(如说“这只灯炮的瓦数为60瓦”)等等。 量的符号 GB 3102.1~GB 3102.10及GB 3102.1与GB 3102.13中对所有物理量及单位的符号作了规定。一般情况下每个量只给出一个符号,但也有的量给出了两个以上的符号:当给出两个以上符号而未加区别时,表明这些符号具有同等的功用.在使用时可任选一种。但是.在同一篇论文或报告中,只应选择一种符号表示同一个物理量,而且应尽可能选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物理量。例如,摄氏温度的符号为t、θ时间的符号为t,当同时出现这两个量时摄氏温度符号应选用θ。当国标中对一个量给出两个符号,其中一个未加括号,而另一个加了括号时,括号中的符号为“备用符号”,供在特定情况下主符号以不同意义使用时使用。例如,反射系数的符号为γ(ρ),但是在同一篇论文中γ己作为传播系数使用,此时应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