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现状

摘要:我国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各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当前各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策略与原则。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质量;水环境管理;水污染控制策略

1 中国流域水污染状况

经近2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 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全国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网分4级控制,分别为国控测点、省控测点、市控测点站和县级测点,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目前已初步形成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其中有国家投资建设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

1.2 流域水污染状况[1] 2003年度7大水系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3

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

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37.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3%。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

长江水系:国控监测断面103个,其中Ⅰ~Ⅲ水质比例占71.8%,Ⅳ~Ⅴ类占17.5%,劣Ⅴ类占10.7%。长江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

黄河水系:国控监测断面44个,劣Ⅴ类水体占38.7%。干流22个断面中Ⅱ~Ⅲ类水质占3l.8%、Ⅳ~Ⅴ类占54.6%、劣Ⅴ类占13.6%,干流水质好于支流。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3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81.8%的断面为Ⅰ~Ⅲ类水质,12.1%的断面属Ⅳ类水质,6.1%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氨氮和石油类。

松花江水系:41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Ⅲ~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7.7%、64.1%、10.3%和17.9%。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淮河水系:86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8.6%,Ⅳ、Ⅴ类水质断面占41.9%,劣Ⅴ类水质断面占39.5%。淮河干流14个断面中,Ⅱ、Ⅲ、Ⅳ、Ⅴ类水质比例分

别为14.3%、21.4%、57.1%和7.1%。56.8%的省界河段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

海河水系:65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的断面占21.5%,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4.6%,53.9%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海河水系污染仍严重,但与去年相比水质有所改善。海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辽河水系:37个国控监测断面中,满足Ⅲ类水质要求的断面占29.7%,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9.7%,劣Ⅴ类水质断面为40.6%。辽河水系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挥发酚。

湖泊水库:2003年度监测的28个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有1个,占3.6%;Ⅲ类水质湖库有6个,占21.4%;Ⅳ类水质湖库有7个,占25.0%;Ⅴ类水质湖库有4个,占14.3%;劣Ⅴ类水质湖库有10个,占35.7%。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太湖、巢湖处于轻度、中富营养状态,滇池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上述7大水系中污染较严重的为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BOD和COD等。水污染程度与地区降雨量有关,在年降雨量为650mm 以上的地区,水流域的Ⅰ~Ⅲ类水质百分率较高。

2 实施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003年我国GDP占全世界份额的4%,但物耗却占全球的7.4%~40.0%。其中,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对比如表1所示[2],高物耗低产出带来高污染负荷的特征,造成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下降,水污染严重。

表1中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比较

表2钢铁联合企业单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指标国际先进国内先进国内一般

在工业生产方面,以钢铁联合企业为例,钢铁联合企业的单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比较见表2[2]。单位产品物耗远高于发达国家,排污量也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排污将成为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与原则。

在农业生产方面,1978~1995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了97%,而粮食仅增长了36%,即粮食产量每增长1%,化肥施用量增长近3%。以长江流域上游为例,陕西甘肃片、川东片、滇东和三峡库区片构成长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四大重点片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8.9万km2,占四大片土地总面积的53.9%,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18.9%,但年均土壤侵蚀量为8.8亿t,占长江上游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的58.0%,占全流域的1/3强。“四大片”的坡耕地近550万hm2(其中陡坡耕地约占1/3),仅占其总面积的15.6%,而年均侵蚀量高达3.8亿t,占“四大片”年均侵蚀量的43.5%。高水土流失同时带来大量面源污染负荷,直接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长江流域上游各生态敏感区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和粮食补给政策,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设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运行的也只有50%;还有的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原因,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设计处理能力的20%。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比发达国家晚了30~40年,在管网建设方面甚至晚了100多年。正因为污水处理率的低下,中水回用水平低,大量城市污染负荷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影响着我国各类水体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资源化率,有效削减污染负荷将成为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

总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建立流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模型,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置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协调流域可持续发展。

3 实施海陆统筹,陆海兼顾治理策略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以劣Ⅳ类和Ⅱ类为主;以无机氮、无机磷为代表性的营养盐在我国四个海区均严重超标,特别是在城市集中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近岸海域。总体上,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和黄海。陆源排放氮、磷、有机物引起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1984年以后赤潮频率加快、次数增多,1998年发生的赤潮频率最高,达22次,赤潮发生的范围扩大,赤潮持续的时间延长。赤潮生物中腹泻性、神经性、麻痹性藻类均存在。

40多年来,我国围海造地、开垦滩涂总面积超过了66万hm2,红树林从50年代的5万hm2降为目前的1.5万hm2,减少70%以上,芦苇、沼泽、泻湖等滨海湿地丧失约50%,由于人为开采、电厂温排水、海上倾废、透明度下降等原因,近十年时间,近岸珊瑚礁80%遭不同程度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水产品结构劣化,经济价值下降。

海岸带是流域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保护海岸带环境成为流域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控制流域污染是保护和恢复海岸带环境的根本措施。目前,河流与海洋控制目标不相协调,如何实现河流与海洋统一规划和管理将是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一个内容。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的基本原则是:以海岸带环境质量改善为近、中期任务的核心,以河口与海岸带生物栖息地保护和重建为重点,以法规、标准和管理职责的完善为保障。要积极开展近岸海域的环境容量与生态流量、河口盐度合理化分布途径、河口沉积物对生物栖息地影响的控制措施、降低海岸带自然生态循环过程的干扰和海岸带环境生态健康标准研究。

4 实现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策略

流域水环境问题涉及面广,在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管理过程中已经遇到许多难以通过一般手段解决的问题,各大流域均不同程度存在有上下游矛盾,如:

淮河流域:河南境内在无天然径流情况下,农业灌溉蓄水靠闸坝完成,但是闸坝调控方式,对下游的用水影响成为争议焦点,尤其是对下游饮用水源地污染更显突出。

海河流域:来自河南、山西两省的卫河、漳河污染,德州、临清污水的排放,对下游城市饮用水源地造成污染,成为海河流域跨界污染矛盾核心。

南水北调东线:因本工程的建设,河南、山西、山东污水出路成为难题,这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难点。

黄河流域:小浪底水库修建后,形成小浪底-三门峡两库区为主的污染敏感区,成为黄河污染最重的支流,山西汾河、陕西渭河以及河南伊河、洛河污染后果的集中体现区域。

长江流域: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后,三峡库区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Ⅱ类。但是,由于长江径流中总磷、总氮超标,导致三峡库区主要支流于2004年3~5月发生富营养化,预计今后每年春季还将继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因此,三峡水库污染防治不仅仅是库区本身,同时流域上游的污染防治尤为重要;三峡水库防治的主要污染物不仅仅是有机物,氮磷污染控制(包括农业面源污染)更为重要。

上述各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环境管理和治理工程实施中遇到难以协调的水污染控制焦点问题,也是规划、执法、管理体系难以协调的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流域问题,必须要成立强有力的高层次协调机构,保证水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形成比较完整的水生态系统[5-7]。

5 从单纯水质管理转向生态管理策略

依照国外经验,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核定工作已经完成,但是我国水环境功能区划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的区划技术体系;目前多以水体现状使用功能为基础进行划分,缺乏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体系;以行政区为基础划分,缺乏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河海之间协调的科学基础等,这些都成为实施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难点。

水生态环境分区是根据流域地理、水文气象和生态一致性划分的水环境管理分区。美国是最先制定水生态环境分区,并且形成了水生态环境区划为基础的水环境管理方法与技术体系[8,9]。美国流域水生态分区由专家在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划定,并建立了专家系统。美国分区方案于1987年发布,为三级区划体系;北美大陆:一级分区15个和二级分区52个区;美国大陆:三级区划分为84个区。为了加强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和监测,正在进行第四级区划,目前还只在几个州进行了四级划分。水生态环境分区可代表流域生态系统的类型,也反映出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流域水生态管理方法成为水环境综合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理论基础。

流域水环境管理要从水质向水生态管理的理念转变,要从水、陆并行管理向水陆综合管理转变,水生态环境分区是实施流域水生态管理的空间单元。根据水生态环境区制定我国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生态监控指标,制定各分区不同类型水体水化学标准、富营养化标准、生物监测标准;以水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和管理;以水生态环境分区为

基础进行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建立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关系,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和污染控制变化的效果。同时,水生态环境分区是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为水环境功能区划提供生态背景要求,结合人类需求对水环境的利用进行功能区划。上述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6 从目标总量控制转向容量总量控制策略

“六五”期间,我国对部分流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七五”、“八五”期间,对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技术进行了研究;“九五”和“十五”期间,推行污染物排放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目前开始进行以容量总量为基础的总量核定工作。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有:质量目标与环境监管相脱节;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脱节;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保护相脱节;排放达标控制与环境质量达标相脱节;行政区为基础的环境功能区划分与流域水污染调控相脱节等。

国外总量控制的概念和方法是:在特定污染物、特定区域、有限时间范围内进行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强调污染源排放量的严格监控制度和技术体系;日本的“闭合水域总量控制”;美国的流域水质规划理论;部分国家实施了排污权市场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保护和恢复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环境管理将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还需要在总量控制理论与技术方法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建立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形成与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表水(海水)质量标准相适应的统一的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方法,以及流域容量总量分配技术;为建立以水污染物总量监控和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水环境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确保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科学实施效果。

7 结语

总之,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具体策略应落实到以下几方面:流域水污染防治以“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分工负责、政府责任制”为指导原则;引入国际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管理新理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与策略;建立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全面协调各部门、各行政区的关系,调动各方面治污积极性,做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基础,核定水环境功能区划;结合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建立水污染控制区、水环境管理单元,将流域控制目标分级分阶段分解;全部污染源必须达标排放是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最基本的要求,超标排放属于违法;对达标排放仍不能实现水质目标的水域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并发放排污许可证;根据流域污染结构和地带性特征,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和生态保护方案;提出以污水处理厂为中心的污染集中控制工程;建立以工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和管理措施;建

立水环境质量-排污总量-污染治理项目-污染治理投资四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建立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使环境质量目标切实落实到治理项目和治理投资上。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质量公报,1998~2003年.

[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林秋奇,段舜山,韩博平.流域水质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J].生态学杂志,2001,20(4):46-51.

[4] 方子云,汪达.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的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1,(4):4-7.

[5] Edwin D Ongley, WANG Xuejun. 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J].Water International,2004,29(3):270-281.

[6] WANG Canfa,Edwin D Ongley.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The Huai River Example[J]. Water International, 2004,29(3):290-298.

[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汇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 Omernik J M. Ecoregions of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7,77:118-125.

[9] Hughes R M, Larsen D P. Ecoregions:an Approach to Surface Water Protection [J]. Journal of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ederation,1988,60:486-493.

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养殖业对陕南汉江流域水污染不容忽视 汉中、安康两市地处我国地理中央地带,秦岭屏障其北,巴山横亘其南,构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地理分界线,是抗御西北地区沙尘暴、荒漠化南下东移的重要屏障,也是遏制西南酸雨北上东进的天然防线,在我国生态环境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功能。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工建设,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保护地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汉江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陕、鄂、豫、冀、京、津的1.2亿人口和2.2亿亩耕地的用水,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安全。 1. 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1.1 汉江干流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近年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 ①汉江干流从上游至下游污染浓度普遍上升,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②汉中、安康等段主要水质指标已接近水环境质量临界值; ③汉江中下游段主要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其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 1.2 汉江流域污染源调查 1.2.1 点源调查 随着经济发展和沿江城镇化规模的扩大,排入汉江的废水总量逐年递增,“一控双达标”工作的实施,虽然使汉江流域各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一定的消减,但汉江流域各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这些废水基本上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江,导致汉江中下游水质明显呈恶化趋

势。 1.2.2 面源调查 相对来说,点源的污染比较容易监测,而面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无法简单定量描述。但是面源也是造成汉江污染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面源之一就是农业,汉江沿岸是湖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农业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家畜粪便等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汉江,造成汉江中各污染物超标。面源污染源包括农村生活污染源、农业地表径流、分散养殖、水产养殖、船舶航运污染、大气降水污染源。经计算,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入河量为COD 30369.2 t/a,NH3-N 6074.0 t/a (表1) 。 表1 汉江流域主要污染源水污染物入河量( 吨 /年) 污染物入河量 污染源分类 COD NH3-N 工业污染源62259.33158.5 点源 城镇生活污染源77998.49518.3 小计140257.712676.8 农村生活污水7249.51676.4 农业地表径流78177.116170.8 面源 畜禽养殖30369.26074.0 水产养殖4952.22252.6 小计120748.026173.8总计261005.738850.6 (引自石应、古佩、曹俊等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环境科学导刊),2011,30(5):42-44页) 1.3 污染源 从污染源来看,汉江流域年COD 入河量达到26.10 万t,氨氮达到3.86 万t。在各类污染源中,COD 入河量最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其次是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再次是畜禽养殖;而NH3-N入河量最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其次是城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面源污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 ,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口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现在我国的水质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成为水质不断恶化的真实写照。 我国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约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 约6300万人饮用高氟水 约200万人饮用高砷水 约3800多万人饮用苦碱水 约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用水不安全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除了警世国人要珍惜仅有的水资源,也给国人饮水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

世界水污染情况 值 22日,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一些专门从事全球用水状况研究的科学家们惊呼,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灾难”。由“水援助”和“泪水基金”这两家国际性慈善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报告还说,水污染问题在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时,孟加拉首都达卡市的人口只有25万左右。但是,30年后的今天,住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经超过1000万人。该市的一位政府官员日前抱怨说:“如今,达卡市的许多地区简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粪池,成千上万的市民长期喝不到清洁的卫生用水。而且,上述情况每分钟都在恶化……” 报告认为,农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导致全球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规模,正在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主席布伦特兰女士说:“干净的饮用水和恰当的卫生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出一项解决全球水污染问题的“两步走”发展规划,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长期喝不到卫生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争使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都能喝上卫生用水。这份评估报告主要依据的是对各国地表及地下水质量、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关水资源保

我国水污染现状

水资源就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就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水污染现状更就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与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河北省为例,就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瞧: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她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与水中。并且,农药化肥与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些都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与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

水污染现状

摘要:我国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各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当前各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策略与原则。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质量;水环境管理;水污染控制策略 1 中国流域水污染状况 经近2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 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全国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网分4级控制,分别为国控测点、省控测点、市控测点站和县级测点,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目前已初步形成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其中有国家投资建设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 1.2 流域水污染状况[1] 2003年度7大水系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3 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 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37.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3%。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 长江水系:国控监测断面103个,其中Ⅰ~Ⅲ水质比例占71.8%,Ⅳ~Ⅴ类占17.5%,劣Ⅴ类占10.7%。长江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 黄河水系:国控监测断面44个,劣Ⅴ类水体占38.7%。干流22个断面中Ⅱ~Ⅲ类水质占3l.8%、Ⅳ~Ⅴ类占54.6%、劣Ⅴ类占13.6%,干流水质好于支流。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3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81.8%的断面为Ⅰ~Ⅲ类水质,12.1%的断面属Ⅳ类水质,6.1%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氨氮和石油类。 松花江水系:41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Ⅲ~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7.7%、64.1%、10.3%和17.9%。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淮河水系:86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8.6%,Ⅳ、Ⅴ类水质断面占41.9%,劣Ⅴ类水质断面占39.5%。淮河干流14个断面中,Ⅱ、Ⅲ、Ⅳ、Ⅴ类水质比例分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范文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如果把2019年冬天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为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高发期,那么今年夏天的这一系列事件,则正式表明中国踏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 形势危急,国家环保总局使出了权限所能允许的最大行政处罚权流域限批,誓言要铁腕治污,在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然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环保部门能否在这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攻坚站,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 2019年的夏天,注定是让国家环保总局各级官员难熬的一个夏天。 沉默无言了数年的蓝藻,终于在5月29日全面爆发,太湖水美的歌谣一去不返,无锡城中家家水臭,人人自危。 紧接着,时间刚跨进6月份,安徽巢湖上的蓝藻也蠢蠢欲动起来,西半湖出现了小面积井喷,而一直被视为净土的东半湖也露出了点点痕迹。安徽省××局下发通知,巢湖可能面临蓝藻暴发。 7月2日至4日,江苏省沭阳县自来水停水44小时,而原因是来自上游的不明污染团。 如果把2019年冬天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为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高发期,那么今年夏天的这一系列事件,则正式表明中国踏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 形势危急,国家环保总局使出了权限所能允许的最大行政处罚权流域限批,誓言要铁腕治污,在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然

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环保部门能否在这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攻坚站,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 现状:哪里还有干净之水 你家的水臭不臭,在那段蓝藻困扰无锡城的时间里,这句话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候语。 5月29日傍晚,家住无锡市震泽新村的宗先生刚打开水龙头,一股难闻的臭味就扑面而来,他以为是水没放干净,就再等了一会,可臭味还是久久不散,开始还以为是毛巾没有洗干净呢。于是,我就用香皂多洗了两下,没想到洗后毛巾更加臭了。宗清波用脸盆盛了满满的一盆自来水,不一会整个厨房间里飘散着一阵阵臭味。这味道和我们在太湖边闻到的蓝藻味很像啊。宗清波的妻子惠赛娟不禁疑惑起来。 的确,这次的罪魁祸首就是在太湖里疯狂生长的蓝藻。太湖蓝藻问题由来已久,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小面积爆发,不过问题并不严重,一两天就会过去,从未给生活用水带来任何困难。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些特殊,持续的高温,以及长久的东南风向,使得这次的蓝藻生长占具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无锡成了爆发的中心地带。 在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区域,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蓝藻,腥臭味随风迎面扑来。远远望去太湖湖面呈碧绿色,让人联想到浓稠的绿色油漆,蓝藻中还不时伴有死鱼的尸体,记者随便抛了一个石子,沉降得很慢,蓝藻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着水体。

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China's water pollution distribu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Some people have argued that earth's color is green, and she breeds life, indicating that the human birth and future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Now, the earth's ecosystem has been serious destruc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pollution of water is more outstanding.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The water is how to be the pollution?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one is natural, one is artificial. The volcanic eruptions and dry areas wind erosion modulus of a large number of dust produced by the fall into water body of water pollution, this belongs to the natural pollution. To discharge a lot of untreated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 water, all kinds of wastes, causing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this belongs to the human pollution. And people usually say of water pollution is mainly refers to the one,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

中国水污染的现状

中国水污染的现状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中国水资源紧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按1998年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2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的1/4。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 中国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七大水系: 长江(年径流量:9513亿立方米)、 黄河(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 松花江(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辽河(年径流量:148亿立方米)、 珠江(年径流量:3338亿立方米)、 海河(年径流量:228亿立方米) 淮河(年径流量:622亿立方米)。 中国的水质标准和水质状况 中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把水分为五类。水质按一、二、三、四、五类而逐步下降。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即:四类和五类,由于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水环境质量状况 ?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水质为优,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与上年持平。200条河流409 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 24.2%和20.8%。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 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湖泊(水库) ?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4个,占14.3%;Ⅲ类的2个,占7.1%; Ⅳ类的6个,占21.4%;Ⅴ类的5个,占17.9%; ?劣Ⅴ类的11个,占39.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库)中,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3.8%;中度富营养的5个,占19.2%;轻度富营养的6个,占23.0%。 ?城市内湖 ?昆明湖(北京)为Ⅳ类水质,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为劣Ⅴ类。与上年相比,昆明湖水质变差,其他城市内湖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总磷。 ?昆明湖处于中营养状态,玄武湖、西湖和大明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东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大型水库 ?密云水库(北京)和石门水库(陕西)为Ⅱ类水质;董铺水库(安徽)为Ⅲ类;丹江口水库(湖北、河南)和千岛湖(浙江)为Ⅳ类;大伙房水库(辽宁)、于桥水库(天津)和松花湖(吉林)为Ⅴ类;门楼水库(山东)和崂山水库(山东)为劣Ⅴ类。与上年相比,千岛湖和丹江口水库水质有所下降,其它8 座大型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

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

全球水污染现状以及中国水污染现状 1.全球水污染现状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m3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数百万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L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勉强能用。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清洁水,每年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水,全世界平均每天5000名儿童死于饮用不洁水,约1.7亿人饮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3亿城市居民面临水污染。在肝癌高发区流行病的调查表明,饮用藻茵类毒素污染的水是肝癌的主要原因。 世界各地水污染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密度、工业和农业发展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所使用的三废处理系统的数量和效率。近年3月21日的世界水日,联合国发布的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今天世界上将有1200万人死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如果人类改变目前的消费方式,到2025年全球将有50亿人生活在用水难以完全满足的地区,其中25亿人将面临用水短缺。由于人们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这正是人得病,甚至传染的主要起因之一。据有关报道,发展中国家中估计有半数人,不是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直接受感染,就是由于带菌生物(带病煤)如水中孳生的蚊子间接感染,而罹患与水和食品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中最普遍且对人类健康状况造成影响最大的疾病是腹泻病、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肠内寄生虫感染和河盲病(盘尾丝虫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80%的类疾病是由质量低劣的饮用水造成的。今天“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读的声明说,全球每6人中有1人在生活中无法固定获得干净的水源。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仅饮用了不安全的水以及缺乏卫生用水而得的疾病,每年死亡的总人数在500万人以上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亚洲人口的寿命缩短的年数约有42%是由于水源污染和卫生条件差引起的。 由于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所含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铅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例如腹泻、肝炎、伤害和霍乱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条件的家庭都给自家的自来水设施安装了净水器,桶装纯净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目前在印度市场上销售的12种软饮料,有害残留物含量超标。有些软饮料中杀虫剂残留物含量超过欧洲标准10倍至70倍。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污染和资源危机: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和水污染有关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初步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有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地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 统计显示,每年全世界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而每年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等因水污染引发的疾病的人数超过500万。 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在19世纪20世纪曾发生好多起严重事件。如1832~1886年英国太晤士河因水质为病菌污染,使伦敦流行过4次大霍乱,1849年一次死亡在14000人以上,1892年德国汉堡饮水受传染病菌污染,使16000人生病,7500人死亡。1965年春天,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小镇,因饮水受病菌污染,发生18000多人患病,5人死亡的流行病。 2.中国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作者:————————————————————————————————日期:

浅谈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摘要: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旨在引起人们对水污染的关注,珍惜并保护水资源。 关键词:水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古至今,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条件。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国水形势亦不容乐观:通过网上搜索,我国是世界20多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一、水污染分类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人为污染大致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1、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汞、 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除 此之外,工业污染还有热污染。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 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2、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3、生活污染是来自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生活污水含有来自人类粪便的病原细菌和病毒,以及过量的氮和磷化合物。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近些年来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依 旧触目惊心:1、淮河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 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 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 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 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 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 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 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一、水源的污染 水利部统计,2003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而全国农村中约有6300 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 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发布的地表水水质报告表明,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较好。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清代表强调,虽然珠江干流的水质都能达到国家Ⅱ类、Ⅲ类水质标准,但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突出的污染问题在城市河段,由于工业发展较快,像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区附近的珠江支流问题相对突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3 月2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 会议听取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汇报。会议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

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深受群众欢迎。制定并实施“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再解决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很有必要。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二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三要因地制宜,建管并重。要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建设形式、规模和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的农村饮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四要增加投入,确保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进行的饮用水监测显示,水质量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全国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8-06-19T16:53:31.2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陈斌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盲目追求的经济发展却忽略了保护环境,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水污染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污染程度高、污染面积大是我国水污染现状,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川市水利局湖北汉川 4316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盲目追求的经济发展却忽略了保护环境,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水污染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污染程度高、污染面积大是我国水污染现状,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专业知识,结合我国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字:水污染;原因;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也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及时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水污染 水污染是因为外界物质进入水体,水体特质改变,水质恶化。从而无法供给工业、农业、商业以及生活用水使用,因为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导致水体不达标,无法直接使用。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再加上农业化肥、农药通过流通排放进入河流湖泊等,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程度越来越高、受到污染的水域面积越来越大,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2.我国水污染原因 我国水污染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生活废水排放、农业废水排放以及其他废水排放,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水污染严重,受污染范围广。污染源不同,被污染水域的治理方式就不同。 2.1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排放是我国水污染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的污水处理力度在不断加强、污水处理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过大并且持续大量增加。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化工厂、造纸厂和印染等行业,废水排放量大,而且重金属、有毒物质、有机物等含量大,其中一些中小企业因为不愿承担高昂的污水处理成本进行不道德违法经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就向附近水域直接进行排放,随着水的流动,直接、严重的造成大量难以治理的水体污染。这些重度水污染不仅不会自然净化,反而随着水体流通传播,甚至潜伏在水中的动植物中、随着捕捞食用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危害健康。这种水污染不仅难治理,还存在巨大隐患,是直接危害最大的水污染。 2.2 生活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是城镇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城市各部门学校和公共设施产生的废水也在算作是生活废水,包括厕所冲刷产生的废水、洗衣洗澡洗涮产生的废水等各种生活中用水行为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对自然水体造成的污染程度和污染量仅次于工业废水,但是排放量大于工业废水,而且逐年增长率更是高。另外,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这些固体垃圾也是一大污染源。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氮、磷等微量元素以及和微生物、病原体等污染物,直接排入自然界水体中会直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底藻类生物大量繁殖,降低水体透光度,削弱光合作用,造成大量水中动植物死亡,加重水体污染,甚至破坏水域生态平衡,水域内水质下降,低于饮水供水标准,水资源短缺加剧,居民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2.3 农业废水排放 农业废水的产生分为农业从业人员生活产生的废水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又可以细化为农村生活废水、农业养殖废水和农业灌溉产生的废水。其中农村生活废水与城市居民相似,但是产生量小,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活产生的废水也在逐年上升;农业养殖废水产生于饲养禽畜过程中,包括冲洗养殖场所等;农业灌溉产生的废水是农业废水,是农业水污染的主体,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技术较为粗糙,灌溉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过程中携带着农田中的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农资产品回流之后造成的水污染,农业污染源对水环境污染也是比较大的。 2.4 其他废水排放 指的是除了上述情况以外的因素造成的水污染,例如黄河的上游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水污染;紫金矿业酮酸水渗漏造成的流域水污染以及还有一些临水企业或者工厂因为日常突发事件造成的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下作业造成的水污染。这些因素造成的水污染最为严重,也最难治理,但是大多是因为出于偶然意外造成的,并不具有普遍性。 目前我国水污染严重,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高,而且仍在逐渐恶化,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手段又相对落后,面对严重的水污染现状没有什么及时有效的治理手段,而且我国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很多大多数企业考虑废水废物排放或者水运条件等因素,纷纷把生产选址选在河边或者湖边,给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也增加了水污染的治理难度。 3.水污染防治措施 3.1 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导致大面积的污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关法律不健全,执法监督缺不到位。法律的基本作用是约束行为和制定惩罚标准,明确的、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可以严格的约束企业行为,依法进行废水、废物的合理处置,经过处理符合标准后在排放,工业垃圾进行专门处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执法人员应该加强执法意识,加强监督,监督企业做好废水废物的处理,严格执法,对违规操作排放废水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处罚并监督其改正违法行为。加强宣传,提升企业环保认知度,明白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让企业自觉做到不乱排放废水,从根源上杜绝工业生产造成的工业水污染。 3.2 加强污水治理技术支持 首先应该加大污水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开放污水处理工程,向社会进行融资,增加资金渠道,确保污水治理工程的稳定持续运转,并且形成商业化运转,优化产业结构,使其保证生命力,不断发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研究新的污水治理技术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污水处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摘要: 分析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以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使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造成水质恶化,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二、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选矿、除渣、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开矿、冶炼、化学工业等。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新鲜

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3、医院污水 一般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致病原虫、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虫卵、钩虫、蛔虫卵等。这些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往往可生存较长时间。因此,医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较长时间内通过饮水或食物途径传播疾病。此外,水体中贝类具有浓缩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体污染后,生食水中贝类有很大的危险。 4、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尿液浇灌菜地和农田。过几十年来,化肥、农药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经施肥或使用农药后,通过雨水或灌溉用水的冲刷及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使残存的肥料及农药通过农田的径流,而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及分解产物。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农药无毒或基本无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有的对生殖和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

水污染现状分析

水污染现状分析

世界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水在人体内的含量达70%,其余30%左右为固 体营养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60%的水在细胞内,40%在流体内(血、消化液、唾液、胆液、泪水、汗液、肠液、胃液)。成年人每天需水2.5 -3升,其中直接饮用1升左右,食物中补充1升,人体新陈代谢形成0.5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著到:“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不愧为百药之王。 世界水资源的构成:地球上水占70%的面积,其中海水占97.3%,可用 淡水只有2.7%。在近3%淡水中77.2%存在雪山冰川中,22.4%为土壤中和地下水(降水与地表水渗入)。只有0.4%为地表水,地表水指河流、湖泊、冰 川等水体。中国水资源状况:中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640 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中国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 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 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 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还会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 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分布

地下水污染在我国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区地下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并从点状污染有向带状和面状污染发展。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和郊区的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污染最严重,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地下水污染表现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以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为依据,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天然条件下的地下水质量“背景值”相对照,确定地下水污染超标组分,按照单要素评价与多要素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反映了城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污染组分二方面内容。地下水污染程度分为污染严重、污染中等和污染较轻三级,反映的地下水污染组分包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铅、砷、汞、铬、氰化物、挥发性酚、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 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松嫩平原的主要污染物为亚硝酸盐氮、氨氮、石油类等;下辽河平原硝酸盐氮、氨氮、挥发性酚、石油类等污染普遍。 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组分有硝酸盐氮、氰化物、铁、锰、石油类等。此外,该区地下水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总硬度超标。 西北地区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污染较轻。西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总体较轻。内陆盆地地区的主要污染组分为硝酸盐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铬、铅等,以点状、线状分布于城市和工矿企业周边地区。 南方地区地下水局部污染严重。南方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西南地区的主要污染指标有亚硝酸盐氮、氨氮、铁、锰、挥发性酚等,污染组分呈点状分布于城镇、乡村居民点,污染程度较低,范围较小。中南地区主要污染指标有亚硝酸盐氮、氨氮、汞、砷等,污染程度低。东南地区主要污染指标有硝酸盐氮、氨氮、汞、铬、锰等,地下水总体污染轻微,但城市及工矿区局部地域污染较重,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浅层地

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班级: 10行政管理B班姓名: 刘挺 学号: 104040269

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摘要: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关键词:水污染净化预防治理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中。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其他城市一样,城市水资源都受到了污染。滇池,便是整个城市水资源污染中的一个典型写照。 滇池作为昆明市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在维持流域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域内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使昆明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提高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滇池污染已成为昆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滇池为春城人民生活提高的不仅仅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同步提高,然而,在发展与利用滇池的同时,同样给滇池带来里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从滇池污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城市水资源在利用以及被污染的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原因以及现状。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被联合国确立为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国内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当前,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个严重缺水。水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是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不断增加,造成水环境污染严重,使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明显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成为污染的主要矛盾。由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污水处理技术还有待提高等原因,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直接进入水体。 我国各地区水质污染状况分布情况,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大城市中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污染较重。 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各大中城市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其中,哈尔滨、长春、佳木斯、大连等城市的地下水污染较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