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迁移教学案例

人口迁移教学案例

人口迁移教学案例
人口迁移教学案例

精编高中地理《人口的迁移》说课稿

《人口的迁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人口的迁移》是人口机械增长的表现,是引起人口增长的另一种原因。本节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掌握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的能力和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角度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人口迁移的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培养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为了更好地实现知识培养和情感培养目标,教学中通过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四个人口迁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并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故教学重点在案例分析,难点在于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课标分析 课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活动建议: 1.运用比较法,对比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方向、迁移路线、迁移原因等方面的差异。 2.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3.结合其他案例对人口迁移的原因进行探究。 4.举行小型辩论会,加深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理解。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利用资料或图表,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运用比较法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具有的不同特点。 3.联系当地及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3.培养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四、说学情 在讲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时会涉及历史知识,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可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本课的学习要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学习时我会将相关资料准备好,让学生分析。另外对于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比较,要引导学生看图,对重点的迁移流向及迁移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说教法 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 六、说教学程序 1.教学用具: 多媒体展示;人口迁移的视频。 2.设计思路: 本课没有完全按照教材顺序走,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讲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知识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基本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直接用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导入时,用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情感。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然后换位思考,可能会引起人口迁移。结束时,再让学生观看这些图片,并进行情感的升华。 3.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放映两组图片,一组是天津的美好生活图片,另一组是西部贫困生活的图片,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感触。 提问: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住所,你会选择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们站在西部这些贫困孩子的角度,你们会选择什么地方呢? 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就可能发生人口迁移。 多媒体展示: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讲授新课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提问: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公开课人口迁移说课讲稿

《人口迁移》说课稿 杨良柱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口迁移》是湘教版必修2的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的第三节,《人口迁移》在本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的发展和深入;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促进了城市的推进。因此,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案例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四、说教法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我校新授课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即激趣定向——自学探究——交流互动——归纳提升,各项活动的安排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自主学习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本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 3、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学法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可以让学生例举身边存在的有关人口迁移的现象。通过一些实例,同学们分组交流合作,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激趣定向】 导入:多媒体展示《闯关东》的图片和材料,在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约有700万到800万,闯关东世界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闯关东与我们黑龙江省关系密切,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时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自学探究】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有哪两种主要方式?对世界人口增长有何影响? 2、什么是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 3、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这部分主要是对一些易懂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回答后,给出激励性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强调。 [练习] 安排学生完成教材中17页的活动题,加深对知识理解。 问题1: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说课稿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说课稿 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陈佳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的是选自中华地图出版社高一地理第二册教材中第五篇第二节《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与作用分析: 本教材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册主要介绍了自然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第二册主要探讨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及其地理影响。人口的分布和迁移,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的最基本方面。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既反映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口变动的约束和限制,也反映了人口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人口分布与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为后续学习第六篇《城市》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处理思考: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两个课时:一是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二是人口迁移的形式。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识记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名称和分布,理解影响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教材在编排上采用陈述的方式将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人口容量、人口稠密地区的成因这三个知识点逐步列出,并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与案例,总体上体系是完整的,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其实仅是材料的堆砌,这对学生的学习运用以及知识点网罗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的设计上通过顺序调整与整合,努力创设一个完整的课堂,在不偏离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让教学的流程层次感鲜明、体系性更强,具体见下面的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四大稀疏区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探究人口稠密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口稠密区的成因,正确看待上海人口密集的现象。 (四)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与突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并充分体现人口分布与迁移在联系人口和城市的桥梁作用,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 【教学难点】探究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突破】通过《世界人口分布》、《世界地形》、《世界气候类型》三幅地图比较,使学生

实验一-人口迁移问题

实验报告一 人口迁移问题 一、 实验内容 假设一个城市的总人口数是固定不变的,但人口的分布情况变化如下:每年都有5%的市区居民搬到郊区;而有15%的郊区居民搬到市区。若开始有700000人口居住在市区,300000人口居住在郊区。请分析: (1)10年后市区和郊区的人口各是多少? (2) 30年后、50年后市区和郊区的人口各是多少? (3)分析(2)中数据相似的原因。 二 、实验目的 1.巩固线性代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用矩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n 年后的人口预测模型,如题目中所要求建立的矩阵为A=??????85.005.015.095.0和B=?? ????300000700000 则第n 年后的人口模型为C=(A ^ n )*B,其中C 的a11元素为n 年后市区居民人口,a21元素为n 年后郊区居民人口 三、 实验结果 (1)(2)题实验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拓宽 对于(3)问中提出的“实验结果趋近于相似数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证明: 如果选择R^2的基u1和u2,令u1为??? ???13,u2为?? ????-11,则B 可以由该两基表示为 B=?? ????300000700000=250000??????13+50000??????-11=250000* u1+50000* u2 且A*u1=??????85.005.015.095.0??????13=?? ????13=u1 A*u2=??????85.005.015.095.0??????-11=0.8?? ????-11=0.8u2 由此得到(A^ n) B=250000 u1 + 50000 (0.8)^ n u2 所以,当n 增大的时候,右式第二部分趋近于0 则数据会趋近于250000 u1=?? ????250000750000. 四、实验总结 本题通过建立有关矩阵乘法及其幂运算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数学软件,将原本复杂的人口迁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从而成功将问题进行简化。 通过多次幂运算的结果,得出了数据趋近某一极限值的结果,并通过对相应线性空间合理选取其基础解系的方法,成功解释并证明了“人口将逐步趋近于稳定这一结论”。 这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类似的人口迁移计算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实验人:金铭 学号:2110101162 班级:机自17 2011.12.15

(完整版)人口迁移说课稿

第三节人口迁移(说课稿) 《1.3人口迁移》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科书,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同学使用。本节说课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说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与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2》是讲述关于人文地理的地理知识。本节《人口的迁移》是该册书的开篇第二节,是初中阶段《人口与人种》知识的延续和深入,人口迁移内容在本章和第二章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的发展与深入,人口迁移是以人口增长为基础的,而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又一起塑造了人口分布的面貌。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促进了城市化的推进,没有大批的农民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活动,城市化水平就不可能快速提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与对策 1、高一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人口知识,但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知之甚少,平时对身边的地理事象关注也比较少。 2、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对新的学习情境有极大的兴趣与学习欲望。 3、高一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但是由于接触的社会面狭窄,在探究思考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需要正确的情感教育引导。 对策:针对上述学情,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下列环节—— 1、努力创设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学情境,以完整的故事来串联凌乱的知识点,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2、尝试用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思考、表达来获取科学的人口知识与人口环境观点。 3、注重乡土案例的运用,努力渗透情感教育的理念,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与环境观,并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与突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充分体现人口迁移在人口与环境中的桥梁作用,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学生能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的推拉理论。 【突破】对比分析解决概念区别;通过乡土地理和社会现实来有效串联凌乱的因素,使学生在案例中掌握重难点;乡土材料的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重点部分在高潮中得以解决。 (四)教材处理思考

中图版(2019)高一地理 必修二 1.2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练习题 一、单选题 爱尔兰(地理坐标北纬53度,西经8度)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全国绿树成荫,素有“翡翠岛国”之称,经济发达。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因病虫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为纪念爱尔兰大饥荒150周年,1997年爱尔兰人在首都都柏林兴修了一系列逃荒者的雕像(如下图),图中痛苦的逃荒者无声地叙述者爱尔兰人曾经的悲惨经历。据此,回答下列题。 1.爱尔兰绿树成荫,其“树”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2.爱尔兰从1845年起的移民潮,其原因是() A. 战争因素 B. 文化因素 C. 自然灾害 D. 政治因素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4.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7.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 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D. 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人口迁移说课稿

人口迁移说课稿 人口迁移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组织了这次比赛,在过去的三个月内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对学生、课本、课件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我看来一节好课的准备就像是农夫辛勤耕耘。在劳作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在收获的喜悦同时得到提升。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我耕耘历程。在《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迁移》这节课准备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选教材——备教材——备教学方法——进行公开课——教学反思五个环节。在教材的选择上基于以下考虑: (1)从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角度考虑,在传统的教学中人口迁移是通过课本文字,插图这些静态的资源来反映人口迁移的动态过程。无法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上的体验。学习兴趣不高。而信息技术中动态的画面、视频可以帮助我更好的突破这些限制,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2)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本次信息技术大赛有生上课环节开始之前,学生知识水平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我在选课时尽量避免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偏重于选择与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同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人口迁移。 (3)从自身的优势考虑,这一课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政治事件、历史材料、地理知识的相互交织。而这恰恰变成了我的优势。因为我

们学校史地教研组是一个整体,与政治教研组办公室也只有一墙之隔。所以与别的学校老师相比,我可以很方便的从历史、政治老师那里得到很多帮助,更好的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整合。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对这节课的选择可谓“底气十足”为耕耘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有了底气,更需要精心的准备。在备课阶段,我重点分析了教材地位和作用,重难点和学生状况。 一、说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本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是《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一方面,它是前一节人口增长的发展与深入。另一方面,它又是后一章中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 (二)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与突破 【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 2、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原因。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原因。 【突破】1.结合生活具体案例来分析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特点,变繁为简。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通过学

高一地理城市化说课稿

高一地理城市化说课稿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关于高一地理城市化说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 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 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 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 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 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 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 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 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10年5月1日开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市级优质课说课稿

《人口的迁移》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口迁移》是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二节《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掌握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的能力和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角度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人口迁移的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培养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2、说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状况及产生影响。 从而培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3、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说学情 (1)“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2)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有: ①案例分析法:充分地利用图片和资料展示的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同时也会引导学生阅读具体的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合作探究法:通过分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讨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所造 成的正负影响,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体现了一种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③比较法:通过比较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比较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和比较人 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正负影响,使学生更加清楚地学习有关人口迁移的知识。2、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所以我所采取的学法有: ①自主探究法:主要是由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讨出问题的答案,再由 老师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2湘教版必修

1.3 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图片、资料、录象、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②什么是人口迁移?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点拨】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判断】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判断以上所属人口迁移类型。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1.3 人口迁移》说课稿

《人口迁移》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作用 《人口迁移》是湘教版必修2的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的第三节,《人口迁移》在本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的发展和深入;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促进了城市的推进。因此,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案例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说教法 在教法上,倡导: 在“活动”中学习,在“发展”中学习, 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自主学习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本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 3、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学法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 1、观察法:直观感知,形成表象。 2、讨论法:明确问题,集思广益。 3、合作探究法:相互合作、巩固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发展到“会学。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戴艳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但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的呢?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近现代的人口迁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海市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分析上海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探究人口迁移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一、解放前上海人口迁移(1843~1949年) 1、人口迁移的表现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开埠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 1928年始,上海华界(租界以外的地区)开始有居民籍贯登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停止居民的籍贯登记。下图为1929~1936年上海市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海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迁入人口中,以工商业者及小型个体业主为主,即多为经济活动人口。②流入上海市的以离上海近的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数的3/4(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③出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移民,主要有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本阶段,由于上海开埠,使上海成为我国中外贸易中心,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的吸引。上海开埠,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如政治、交通、资金、技术等有利的条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地理ⅱ湘教版1.3人口迁移说课稿

地理ⅱ湘教版1.3人口迁移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口迁移》是湘教版必修2的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的第三节,《人口迁移》在本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的发展和深入;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促进了城市的推进。因此,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案例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四】说教法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我校新授课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即激趣定向——自学探究——交流互动——归纳提升,各项活动的安排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最正确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材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自主学习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本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 3、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1~2题。 1.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水利工程建设 C.道路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判断,人口迁移是向两侧迁出,迁出的地区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的地区,所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的建设。第2题,从图中不能看出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从箭头指向看,人口移动距离以短距离迁移居多。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靠两侧就近安置。 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曲线图”。据图回答3~4题。 3.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

B.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 C.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D.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4.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B.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C.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 D.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广东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对外吸引力大,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东北经济下滑,人口外迁现象突出,青少年儿童比例会下降,人口增长率会下降;影响人口模式变化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并不会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也不会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第4题,广东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广东,据图分析人口大量迁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