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电池市场调查报告

锂电池市场调查报告

动力锂电池投资情况及成本分析

近日,国际油价又回到了100美元/桶以上,随着油价稀缺性的凸显,未来油价进一步走高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时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因此,我国发展替代燃油汽车迫在眉睫,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今年工信部的重点工作是推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及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被各界人士给予替代汽油的厚望,在这种背景下神州大地掀起了投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潮。

政策方向渐明电动汽车或迎大发展

2月24日,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引人注目,是有5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分别是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的F3DM双模电动车、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悦纯电动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瑞麒M1 EV电动轿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奔奔Love电动车、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E300电动车。5款新能源车型中有4款为纯电动汽车,成为本次“目录的一大亮点”。

3月3日,“两会”开幕当天,科技日报刊登科技部授权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在文件明确指出,“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看,发展电气化程度比较高的‘纯电驱动’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3次几乎以相同的语言反复强调,要“大力培育”、“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比去年5月底,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最高领导层有了清晰的答案。

上述一系列政策态度和动向表明,业界围绕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争论,在政策导向上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即我国政府更加倾向于发展纯电动汽车。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数据整理显示,2011年全球共销售了60万辆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其中日本的销售高达33万辆,美国达到19万辆;随着日本政府重新恢复了对节能环保汽车的补助和减税制度,新能源汽车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0%,50万辆以上。

中国本土方面,2011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有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虽然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不及市场预期,但是随着扶持政策明朗化,技术进步,电动汽车或将迎来大发展时期。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预计,2015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规模为265万台,其中北美市场占据%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占%的市场份额(如图1所示);全球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为30万台,中国市场占有率为%,其次是北美市场占有率为%(如图2所示)。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认为,实现上述电动汽车预期产量的必要条件是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寿命和成本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国政府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成本和寿命三个关键指标的目标值(如

表1所示),但是安全参数并没有给出目标值。这给外界传递的信息是政府在政策导向上更加偏重于经济效益,因此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只强调经济问题,而忽视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的核心问题。这种政策导向的结果就是各地企业在技术不成熟,项目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纷纷上马锂离子电池项目造成的。

动力锂离子电池整体投资情况分析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统计显示,2010年1月份至2012年2月份,各省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材料的规划项目271个,预计投资金额1414亿元。10(含)亿元以上的项目个数为42个,5(含)至10亿元的项目个数为25个,1(含)至5亿元的项目个数为98个,小于1亿元的项目个数为106个(如图3所示)。1亿元以上投资额占比为61%,这反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进入的资金门槛比较高。

投资区域分布方面,华东地区以551亿元的规划投资额高居榜首,其次是华中地区305亿元,第三位是西南地区230亿元(如图4所示)。华东地区的山东润峰集团5亿安时、电动汽车15万辆项目投资金额100亿元,金明新能源动力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金额50亿元;华中地区的河南华西科技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7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金额20亿元,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金额17亿元。区域投资金额排名前列主要是靠动力锂离子电池大项目拉动.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预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公布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总产能规划达到200亿安时,一般情况下,项目分三期建设,产能建设比例为2:3:5,意味着2013年的产能约40亿安时,2015年的产能约100亿安时,2017年200亿安时。根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预计,2017年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为81亿安时,年复合增长率为31%(如图6所示)。虽然规划产能中不一定实现100%投产,即使只有50%的产率,产能和需求两组数据仍然对比悬殊,说明我国整体上现有规划产能的情况已经严重过剩,未来不排除新增规划产能,届时不可避免陷入企业间恶性竞争之中。

根据企业公布的规划投资金额与产能的比显示,各个企业间的单位投资成本差异比较大。最低的只需元/安时,最高的元/安时;其中5元(含)/安时以上的企业9家,3(含)~5元/安时的企业11家,1(含)~3元/安时的企业13家,1元/安时以下的企业10家(如图7所示)。而普通锂离子电池的投资单位成本为~4元/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兴产业,各企业对建厂所需资金投入数量并无十分把握,往往只是一个初步预计值;如果预期值远比实际值小,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灾难性得。因此,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投资成本构成方面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以供同业人员参考。

投资成本构成分析

建设一个锂动力电池厂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建、设备及安装、流动资金和其它费用。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分析结论表明,1亿安时的生产线根据地域、设备和原料的不同,特别是设备进口与自动化程度决定了资金投入;采用国产半自动化设备至少需要约亿元,进口全自动设备则需要亿元(表3)。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根据地理位置将最低出让价格从60元/平米至840元/平米分/亩,那么1亩地最低价格为万元。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对31家拟建厂房分析结果表明,1亿安时产能大部分项目需要30~60亩地,购地成本需要576~1152万元。建筑工程费用包括钢构、装饰、水电、消防、通风等,一平米造价1000~1500元;按单层建筑算,建筑工程费用为2000~6000万元。综上分析,1亿锂动力电池的土建成本为2576~7152万元。

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产能为2500万安时/年,如果全部采用进口设备一条生产线包含安装费用的价格为15638万元,1亿安时/年的产能则需要62552万元的设备投入,如果采用半自动化的国产设备,则设备造价降低60%~70%,只需18765~25020万元。

流动资金方面,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原料的储备和工人的报酬。根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的调查结果表明生产1亿安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满足1个月生产的存货需要4138~6840万元的原材料储备(表5)。而在人工方面,一般1亿安时自动化生产线需要200个人,而半自动化生产线则需要500个人左右,一个工人的平均成本为2000元/月。流动资金至少需要4238~6880万元。

其他费用,主要包括税费、差旅费及其它各项开支,一般而言占总投资的5%,即1346~4031万元。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销售价格是8~20元/安时,1亿安时的产能投产率80%,年销售收入为~16亿元,按15%~20%的销售净利率计算,年净利润为~亿元,投资收益率为37%,投资回收期年(含18个月建设期)。

技术是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最大障碍

锂离子动力电池虽然预期经济收益较好并且技术方面已经能实现生产,但是电池的标准、安全性、便利性和经济性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实现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必须在这些问题上有所突破,特别是材料的稳定性和低成本、材料及电池生产设备的改进、保护电路板及充电设备以及专利的问题方面。

从实际情况看,部分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已经投产,由于技术不成熟,产品稳定性不佳,导致销售情况不理想。当然这种困难是暂时的,企业也不可能等万事俱备再投资;但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认为,如果企业家忽视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密集型的特征,技术储备不充分,企业后续营运将会十分困难。

上半年锂电池市场冷热不均

2011年是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电池提出了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容量更高、使用更安全的要求;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全球累计销量超过3万辆;张北国家风光储输储能电池项目进入使用阶段……尽管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但这是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

201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完成产量为亿只,同比增长%;总产值565亿元,其中内资企业仅占51%,港澳台占21%,外资占28%。中国内资企业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球总量超过25%,可产值却低于20%,在高端领域鲜见国产电池。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曾表示,如果采用一流的电池供应商的电池,那会贵得一塌糊涂,不是国产的不好,而是日本、韩国在技术上的领先还是非常明显。由此可见,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转型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产量增长%

2012年1-6月,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亿只,同比增长%。其中,6月份的产量为亿只,同比增长%,创近年来月度产量新高(图1)。

锂离子电池传统的两大终端需求--笔记本电脑和移动通信手机产量增长平缓。上半年手机产量为亿部,同比增长%(图2);笔记本电脑产量为亿台,同比增长%(图3)。

锂离子电池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下游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

1、智能手机产量大幅增长。

2、

3、据统计,2011年1-6月份中国智能手机产量为1亿部,2012年上半年增长至亿部,同比增长60%。其中, 2011年华为生产了约5500万部手机,其中包括2000万部智能手机;2012年华为计划生产手机超过1亿部,其中包括6000万部智能手机。

4、

5、传统手机一般只需要1AH左右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智能手机则需要2Ah,智能手机大幅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6、

7、2、平板电脑需求旺盛。

8、

9、在苹果IPAD巨大成功效应的示范下,联想、华为、海信、神舟、纽曼等国产厂商纷纷加入平板电脑市场争夺战。

10、

11、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统计,上半年全国平板电脑的需求量达到200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100%。一台屏幕7英寸的平板电脑需要两个4AH的锂离子电池,意味着平板电脑对锂离子电池增长推动量超过5%。

12、

13、区域格局变化明显

14、

15、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广东省完成亿只锂离子电池产量,占37%;江苏省亿只,占18%;福建省亿只,占15%;天津市亿只,占14%;上海市亿只,占%,这五个省份位居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前五名(图4)。

16、

17、

对比2011年上半年产量前五名的省份,广东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国47%,天津市15%,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4%。对比以上两组数据,虽然前五名的省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名次和占有率发生了明显变化。

引起锂离子电池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1、主要为苹果、亚马逊、联想等电子产品提供配套电池的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逐步将生产线移至福建宁德,特别是在6月份宁德线进入正常生产轨道,导致福建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大增,而广东市场份额有所萎缩。

2、松下、索尼这两个国际锂离子电池生产巨头均在江苏省设有生产基地,在日元坚挺、本土能源紧张、中日两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成熟度差距逐渐缩小的大背景下,纷纷扩大在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能,这直接导致江苏省占有率提升%。

3、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山寨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每况愈下,而广东一带有很大一部分

电芯厂是给山寨手机供货,因此受冲击最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电芯厂主要以动力电池为主,受到冲击较小。

软包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根据形状分类,有圆柱形、方形(钢壳、铝壳)、软包(又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大类型。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统计,2010年圆柱、方形、软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45%和20%;然而2012年上半年的三者的占有率变为40%、30%和30%。

在近两年时间里,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增长近1倍,其性能优势主要表现在:1、安全性能好,出现短路等问题时只发生鼓涨;2、厚度小,采取叠片的形式,空间利用率更高,能做得更薄;3、重量轻,采用铝箔包装,比钢壳、铝壳轻40%;4、容量大,空间利用率高,可减少非活性物质用量;5、外形可定制,可为配套产品量身订做,以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空间,提升电池容量等。

凭借软包锂离子电池众多的性能优势,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等新兴的应用市场快速获得下游厂商和终端消费者的一致认同。

国内专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生产龙头企业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2010年及2011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6亿元、25亿元和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2%。哈尔滨光宇科技集团()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软包锂离子电池收入亿元,2011年亿元,2012年收入将达到亿元。这两家公司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正反应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高速发展。

方形电池由于主要是给山寨手机供货,受到智能手机的冲击,市场有所萎缩;从方形电池龙头企业深圳比克看,201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278万美元(约合亿人民币),同比下滑%;另一方形电池传统制造商深圳银思奇在市场变化与企业内部管理的互相作用下,轰然倒下。

圆柱电池标准化程度高,应用领域广,发展情况比较平稳。

新能源汽车市场

从2012年1-6月份下游需求情况看,我国锂离子电池仍然是以手机电池、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为主,需求量占锂离子电池总需求量80%;而曾经被政府、投资者、科研人员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仅占2%,电动自行车占2%,电动工具占3%,矿灯、玩具等其他需求占13%(图6)。

图6:我国锂离子电池终端需求情况(%)

上半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提出了“到2015年,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500万辆”的宏伟目标。

可现实却是异常的残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至5月,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共销售新能源车型3784辆,图6:我国锂离子电池终端需求情况(%)图7:我国2011年11月-2012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970辆,混合动力汽车1814辆。5月份主要生产厂家共销售新能源汽车82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403辆,混合动力汽车419辆(图7)。

图7:我国2011年11月-2012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辆)

中国号称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超过100家,意味着1-5月份平均每家生产4辆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只有比亚迪、奇瑞、众泰、安凯、五洲龙等厂家实现批量生产,其他厂家基本属于概念或者因为市场反应不理想而“雪藏”了新能源汽车车型。

高工锂电研究所调研了一批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大部分产能利用率不高,而他们对于未来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愈发悲观。

环视国内锂电产业现状不难发现,我国的锂电产业虽然在全球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国内的锂电池却长期盘踞在低端应用领域,高端市场虽然有所涉足,但也是凤毛麟角。与长期占据高端市场的日本锂电池厂商相比,国内企业显然没有足够的勇气。就连与国内锂电产业同期起步的韩国锂电产业相比,以三星SDI与LG化学为代表的韩系厂商也让国内企业感觉遥不可及。

所以,锂电池在传统应用领域接近饱和的时候,国内的锂电池厂商开始憧憬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巨头们纷纷涉足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目标直指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国内锂电池巨头的眼中,新能源汽车应用市场是志在必得。而对于数码电子和电动自行车等应用领域,似乎也就成为了“小孩过家家”的游戏。

数码电子产品中锂电池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国产纯电动汽车虽然已经开始示范运营,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的现状。而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又面临怎样的现状呢?

按理说,既然由锂离子动力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都已经在国内开始了示范运营,锂电自行车市场应该已经较为成熟了。而实际情况却是锂电自行车市场迟迟未能打开,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锂电自行车的产量仅为65万辆,仅占同期国内电动自行车总产量的%。

前不久在深圳举办的锂电新能源展会上,天津天之星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平感慨说:“汽车主要是富人和中产阶级的消费品,与之相比电动自行车显得草根了许多。而国内具有实力的锂电池巨头厂商显然瞧不起草根市场,都不愿意将心思花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上,这导致了目前锂电自行车仍未走向成熟”。在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对锂电自行车市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李永平的观点代表了锂电自行车行业内相当部分人的看法。

据统计,2011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096万辆,同比2010年增长%。同期的锂电自行车的产量仅为65万辆,仅占同期国内电动自行车总产量的%,其余的主要是有铅蓄电池占据。未来几年内,国内锂电自行车将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市场占比也将快速提升,这也将拉大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

目前,国内锂电自行车规模还相对较小,但是潜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则是非常可观。以2011年65万辆锂电自行车产量为例,若以每套电池组的价格为1000元计算,其锂电自行车现有产量所带来的市场规模也达到了亿元,而3096万辆所蕴含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更是达到了亿元,与现有的国内锂电池市场规模相当。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当前的锂电自行车市场所蕴含的就是涓涓小流,然而,巨大的产量所产生的规模化效应却没有得到国内巨头厂商的青

睐。在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调研过程中,有个这样的插曲:在向某位业内人士问及国内某家巨头厂商的动力电池业务的进展时,对方表示,那家巨头厂商当前的动力电池业务不太理想,主要的应用也是锂电自行车上面。其言外之意表达了从事锂电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企业的技术比较差,表现出对锂电自行车市场前景的不屑一顾。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应出巨头厂商不愿意从事草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

反观当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尽如人意。不但民用市场迟迟未能打开,“十城千辆”示范项目的进项目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的主要原因,然而国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却仍在持续。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分析,国内企业一股劲的扎进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其目的也直指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然而,就现阶段来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道路还很漫长,未来几年消化国内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有限。所以,如何渡过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的缓冲期,成为了当前大量扩充动力电池产能的锂电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国内锂电池技术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但是与日韩企业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采用“弯道超越”的技术路线本没有错,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在技术←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出现了四次大规模降价风波,许多公司电池价格下调100元/组,幅度在10%左右,而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两家领头厂商的电池售价更下调15%左右。上获得突破。如果无法突破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等核心技术难题,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大,国内企业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我们认为当前国内的锂电自行车市场是国内锂电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机遇。一方面,国内的电动自行车产量较大,蕴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相当可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化当前国内大幅度扩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另一方面,虽然锂电自行车与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国内企业可以利用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