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肉植物的种植及管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及管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及管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及管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一、栽培要求

1. 温度

多肉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它们并不是只怕冷不怕热,而是因种类不同和分布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对温度有多样性的要求。

根据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把多肉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三个类型:

( 1 )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龙舌三属、丝兰属、大戢属(少数种例外)、龙树科、夹竹桃科(棒棰树例外)、国章属、马齿苋属和芦荟属的大部分种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大致在气温 12—15 摄氏度时刚开始生长,低于这一温度,则生长停滞,冬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每年的4—5 月和 10—11 月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 2 )大多数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番杏科中一些肉质化程度不高的草本或亚灌木、景天科的大多数种类、百合科的十二卷属、萝摩科的大部分种类、夹竹桃科的棒棰树、马齿苋科中回欢草属的大叶种,它们的最佳生长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生长迟缓,但休眠不很明显或休眠期较短。冬季如能维持较高温度也能生长,但其耐寒性较差。番杏科大部分肉质化程度较高的种类、马齿苋科回欢草属中具纸质托叶的小叶种、景天科奇峰锦属和青锁龙属的“冬型种”、百合科的大苍角殿和曲水之宴、百岁兰、佛头玉、龟甲龙等,均为“冬型”种,生长季节为秋到莅年春。冬季应维持较高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 12 摄氏度以上。夏季有长时间的休眠,通常气温达到 28 摄氏度以上时即进入休眠阶段。

2. 光线

光是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由于光照强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除少数生长在热带丛林中的附生种类外、原产地大多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多肉植物,对光照要求比较高。

在栽培实践中,栽培者对光线的控制较难掌握。这是因为光线不象温度、湿度,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进行监控;同时,光线又常常和温度发生矛盾,特别是在仙人掌类和其他科多肉植物混栽一室的情况下,更难控制。因此有条件的栽培者起码应将夏季休眠的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类分棚栽培管理,最好还将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和陆生类型的分开管理。有些专家建议:在温室中可通过观察某些“指示植物”来判断光线的强弱,若裸萼球属的瑞云,它在光线过强时表面红褐色,过弱时呈绿色并且球体长高,而在生长点处呈绿色,外缘略呈红褐色时说明光线适中。

3. 水分与空气湿度

虽然多肉植物中的大多数种类都能耐较长时间的干旱,不会因短期的无暇照顾而干死,但决不是说它们不需要水分。因为这类植物的原产地并不是终年无雨的,相反地有时候雨还下得很大。只是那儿旱季比较明显,每年总有一段时间很少下雨或不下雨,这时候这类植物就处于休眠状态。而当雨季来临,它们迅速恢复生长,这时候对水分的要求还是较高的。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采用盆栽方式栽培这类植物,盆栽时植物的根不可能伸展得很远,不可能象原产地那样从大范围的土层中吸收水分供其生长需要,因此对盆栽植株,必须经常补充水分,特别在生长旺盛期更是如此。但在休眠阶段它们通常对水分的要求较低,适当地干燥还有利植株抵抗寒冷,因此对于冬季休眠的种类,通常采取干燥的方式越冬。

根据种类、株形、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附生类型的种类对水分的要求比陆生类型的高,幼苗阶段比生长已基本停带的大球要求更多的水分,叶很多很大的多肉植物比株形矮小、非常肉质化的种类需水更多。我国栽培者常把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嫁接在附生类型的砧木——量天尺上栽培,对水分的要求应根据砧木的需要给予满足。

除了根部需要吸收水分之外,空气湿度也相当重要。原产热带雨林的附生类型的种类,自然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些冷性沿岸沙漠降雨量不大,但空气湿度很高,因而原产这些地区的种类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南美潘帕斯草原区生长的种类,因当地雨水相对较多,杂草灌木丛生,而这些种类本身较矮小,因而经常是在相对封闭、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生存,它们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就比较高。我国栽培者对原产这一地区的种类和量天尺作砧木的植株采用相对密闭的栽培法,在一定的生长期内可达到生长快、表皮颜色富有生气的效果。

除了这些特殊生境条件下原产的种类需要较高空气湿度外,其他大多数种类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并不太高,但还是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特别是当持续无雨,连续刮干热的西南风时,如果不采叶的多肉植物会落叶。在栽培繁殖的某些阶段,如种子萌芽时,幼苗阶段,扦插生根期都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盛夏高温期,温室需要加强通风以利降温,这时空气湿度就会显得不足,冬季加温时也会使整个温室或温室的局部区域空气湿度降低,因而都必须予以补充。空气湿度过低还会诱发红蜘蛛大量繁殖,对植株造成危害。但空气湿度过高,又会孽生病害、介壳虫,还会导致一些刺的色彩褪掉,因而空气湿度的调节应根据种类、气候、生长阶段来进行,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管理措施带来的影响。

4. 空气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新鲜空气。在原产地,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在旷野中,在没有污染的新鲜空气中健康的生长。夏季,仙人掌属、天轮柱属的种类在露地栽培的效果明显地比在温室内好。一些附生类型的种类可放在室外荫棚内种植,长势也非常好。

多肉植物中很多种类因其不耐强阳光直晒和雨淋的特性。不得已在温室中长年栽培。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新鲜空气的重要性。事实上许多栽培者对一些用薄膜

罩起来密闭栽培的种类,在傍晚时也要除掉薄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夜间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可补充新鲜空气。

夏季特别是江南的梅雨期如不注意通风换气,很容易诱发病害和红蜘蛛。对夏季休眠的种类,通风就更有必要。土壤中的空气对根系的生长和植株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栽培多肉植物的培养土决不能过与粘重,平时还要勤松土以利透气。

5. 土壤

( 1 )基本要求:和很多人想像的正相反,多肉植物对土壤的要求相当高,决不是随便弄点什么土或砂子就可以种好的。所谓要求高并不是指土壤肥份越高越好。而是必须根据种类的不同习性和要求来配制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土。

多肉植物对土壤的基本要求是:疏松透气,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质,颗粒度适中,没有过细的尘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数种类可以为微碱性)。

各个类型的种类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如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要求疏松透气,腐殖质多呈弱酸性的土壤,最好不要含砂子、石砾和石灰质材料。而一些原产石灰岩地带的种类,如仙人掌科的月华玉属、白虹山属、岩牡丹属,番杏科的天女属和肉黄菊属,要求疏松透气、富含钙质的土壤。量天尺,仙人球(草球)和生长快的仙人掌属、天轮柱属种类,要求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而生石花等小型种类,培养土中不应含过多的腐殖质。目前常见栽培的种类中,除原产加勒比海诸岛的花座球属种类外,土壤中均不能含有盐分。

( 2 )常用材料:只要能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均可作为配制培养土的材料。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砂:应不含盐分,没有太细的沙尘,最好经淘洗、晒干后备用。颗粒度 0.2—2 毫米。国外专家对砂的要求很严格,日本专家主张用溪流上游的砂:而欧美专家主张用石英矿砂,因矿砂没有经过水流冲刷,颗粒形状不规则,更有利于透气。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取材不易,因而目前很多栽培者都尽量少用砂,而用砾石、珍珠岩来代替。

②园土(壤土或砂壤土):栽培蔬菜或露地花卉的土壤,其颗粒度中等,排水、保水性都好,有一定的腐殖质。缺点是草籽多,也可能含病菌和虫卵。因而使用前要先暴晒或蒸气消毒,再过筛。一般采用两次过筛,先用粗筛过筛(粗筛眼为 2 毫米),将粗土弃之不用或垫放在大盆底部,后用细筛(细筛眼为 0.2 毫米)除去微尘。

③基肥:据日本专家推荐,可用牛粪 2 份、豆饼或菜饼 2 份、草木灰 1 份、贝壳粉或鱼骨粉 2 份、人粪尿干 2 份、骨粉 1 份混合后堆放半年,晒干备用。

④腐叶土:可用菜皮、枯枝落叶、豆壳豆萁等粉碎堆制而成,常用来代替园土。

⑤泥炭:腐殖质多但分解慢,不易成粉状,理论上是安全而长效的培养土材料。但市售泥炭质量良秀不齐,有的泥炭不但肥力差而且浇水后常在盆中粘结成大团块,使根难以扎下去。

因此要选购经过试用质量可靠的泥炭。

⑥草木灰和锯屑:草木灰不能过度燃烧,应用黑色的不用灰白色的。锯屑不能用松木的,锯屑要粗,最好经堆放。

⑦石灰质材料:常用的有贝壳粉,蛋壳粉和陈灰墙屑,这对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及番杏科天女属、肉黄菊属种类尤为重要。

⑧轻质材料:包括碎椰壳、蛭石、珍珠岩及台湾常用的蛇木屑(树干破碎而成),常作扦插介质。在新引进的植株发根时也可以用砂子混入培养土,以防止土壤板结。

除上述常用材料外,各地栽培者根据基本要求和取材方便,还常使用火山灰、塘泥、煤球灰、醋渣、苔藓、谷壳灰等,都是很好的培养土材料。

( 3 )配制方法:根据种类的多样性,多肉植物的培养土配方非常多。国外有些专家甚至针对一些主要的种类,每一种都制定一个配方,起码也是一个属有一个配方。这对于一般花卉生产者和爱好者来说显然很难做到,一般栽培者只能使用适应性较广的配方。较通用的配方有欧美各国常用的约翰·英纳斯 2 号培养土,日本专家在培养土方面也有很细致的研究,下面列举一些日本常用的配方:

①腐叶土 3 份,粗砂 5 份,谷壳炭和贝壳粉各 1 份(第一园艺株式会社)。

②腐叶土 3 份,粗砂 5 份,木炭屑 1 份,石灰质材料 1 份(真鹤仙人掌园)。

③砂 7 份,基肥 2 份,木炭屑 1 份,适用地栽植株(松居谦次)。

④腐叶土 3 份,砂 6 份,腐熟干牛粪少量,石灰质材料少量(龙胆寺雄)。

⑤腐叶土 5 份,砂 5 份,基肥 2 份(芳明园)。

⑥砂 10 份,基肥(含钙) 2 份,适用生石花等番杏科小型种类(芳明园)。

美国一位专家推荐一种很独特的配方:先按体积比取腐叶土、山泥、砂各 1 份混合,其中腐叶土规定用山毛榉、橡树等阔叶树叶沤制,山泥规定用阳坡的,砂要用石英矿砂。然后在 4.546 升( 1 加仑)

混合土中加入 4 匙骨粉, 3 匙石膏、 1 匙过磷酸钙。

我国栽培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地取材,也有不少好的配方,常用的有:

①园土 2 份,腐叶土 2 份,粗砂 2 份,石灰质材料 1 份,谷壳炭 1 份。适用于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和茎多肉植物。

②园土 2 份,腐叶土 1 份,粗砂 2 份,小陶粒、碎木屑、石灰质材料各 1 份,适用于高地性小型球类和茎干类多肉植物。

③园土、腐叶土各 3 份,粗砂 2 份,骨粉和草木灰各 1 份,适用于附生类型种类和叶多肉植物。

④砂 2 份,园土 2 份,蛭石 1 份,适用于生石花等小型种类。

无论哪种配方,使用前都要消毒。消毒方法有蒸气加热和药物消毒两种。蒸气加热即保持土温 70 摄氏度 2 小时或土温 90 摄氏度 1 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药物消毒时,可用杀螟松、马拉松等杀虫剂和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等杀菌剂。配制的浓度可比平时使用稍浓些,至少用一种杀虫剂和一种杀菌剂分别喷布后用薄膜覆盖一天后使用。如在使用前再混入一定量的呋喃丹,对预防介壳虫和鼠妇的危害有一定效果。

6. 栽培设施与花盆、工具

( 1 )栽培设施:我国大部地区都不能终年在露地栽培这类植物,因而必须有栽培设施。常用的栽培设施有温室、温床和薄膜大棚,家庭栽培一般可用玻璃温箱。除了供参观的大型展览温室外,一般温室不宜过个高。以最高处 2—2.2 米、最低1.6—1.7 米为宜。矮温室不但经济,且升温、降温快,易造成昼夜较大的温差,在冬天无加温设施的情况下,在屋顶用覆盖物保温较方便。同时较矮的温室还有一个优点,即植株离顶盖玻璃近,光线充足,栽培效果较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栽培矮小的种类可以采用更矮的温室,在中间的走道处挖深50—70 厘米,以便于人走动操作,摆盆株的砂床几乎是贴近地面。这样温室建造费更省而且保温性好。但夏季的通风稍差。

小规模种植可以用温床,温床最好建在北面有挡风墙的位置,北高南低,斜面角度为 30 度左右。温床最好直接建在土层上,这样可以利用地温,否则底部应铺垫较厚的土或煤灰等。

家庭栽培可用玻璃温箱或废弃不用的大鱼缸,顶盖和南面玻璃应覆一层半透明的薄膜,箱底也要铺垫。冬季可用双层玻璃或一层玻璃一层薄膜,栽培效果良好。

商品化生产通常使用薄膜大棚栽培,由于薄膜大棚的保温、保湿和短波光、紫外线的穿透力都比玻璃温室强,故栽培效果很好,缺点是费工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 2 )花盆:常用花盆有泥盆、塑料盆、釉盆和紫砂盆等。泥盆和塑料盆适合育苗和商品化生产,釉盆和紫砂盆适合家庭栽培和展览时用。所有的盆都要有排水孔,盆壁最好要薄。排水孔最好小一点,大盆的排水孔以小而多为宜 , 这

样可以不放垫盆底的碎盆片,直接放块纱网后铺上粗粒土即可栽种,不但省工而且栽培效果好。

此外,还应准备一些小而深的盆,大而浅的盆,育苗用的扁盆,栽植蔓性植株的果盆,以备种植不同类型的植株。

( 3 )工具:除了日常种花用的一些工具外,比较特殊的是嫁接刀。虽然别的花卉有时也要用嫁接刀,但栽培仙人掌类的嫁接刀要求不同,它要求刀刃长,刀身要薄而不易弯曲,刀刃处和刀背处厚薄不能相差太多。因此一般用好的锯条片自己磨制。嫁接刀最好有大小不同的几把。实生苗早期嫁接必须用刀片,也应准备好。

二、栽培管理方法

1. 种植与移植

种植与移植的时间以植株休眠期结束而生长旺盛期未到来之前最好。按各地气候不同,冬季休眠的种类在 3 月上旬至下旬,夏季休眠的种类在 8 月下旬至9 月中旬进行为宜。但新引进的植株,长势不好的植株,太拥挤必须分盆的植株,展出前必须换盆的则不受限制,只要不是酷暑严冬均可进行。

培养土应事先准备好。蒸汽消毒的应摊晾,使其略干燥,暴晒过的则要喷水或喷药水,使其潮润而不太湿。盆和垫盆底的碎盆片都应洗过,新的泥盆要用水浸泡过。除了少数有肉质根的植株外,盆要尽可能浅,如浅盆面积过大,可数株合栽一盆。大型植株盆栽时盆底排水物应多放,可安排水物颗粒大小放几层,最大的放最底层。排水物放好后先放粗粒培养土再放细粒培养土,放上植株后一面加土一面把植株略往上提使根舒展,土不要一次加得太满,用竹签沿盆边将土均匀地捣实,最后把盆轻墩几下使盆土平整。

种植或移植的植株都必须仔细检查根系,将有根瘤的黑色的没有什么根毛的枯根、半枯根剪除,健康的根适当剪短。很多仙人掌类中的球形种在移植时可把根全部剪去而只留根基,然后将根部向上晾晒几天再种,这样可使发根多且新根的吸收能力强。剪去一部分根系的最好也稍晾根,种好后不要马上浇水,在潮润的土中发根反而快。但应保持空气湿度并适当遮荫。必须浇水时则要一次性浇足,浇水后如发现盆底立刻有水漏出来说明盆土中有孔隙,可待干燥后用竹签插实,如迟迟不见盆底有水出来则可能是浇水太少,但也可能是盆底垫得太严密,必须翻种。

盆土表面铺不铺石砾,各有利弊。铺了石砾后浇水时盆土不会污染植株,但盆土干湿难以判断。夏眠期间的多肉植物在盆土上铺层石砾有利降低盆土温度,叶肥厚下垂遇水腐烂的种类最好也要铺,展览期摄影时可临时铺一下,一般情况下不必铺石砾。

2. 浇水与喷雾

多肉植物必须适时补充水分以供生长发育之需,而决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宁干勿湿”。当然对地栽植株,浇水次数可以少一些。大多数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类,浇水很难掌握,主要表现在浇水的适时性上 .

要掌握多肉植物在浇水技术,首先要了解各个种类的休眠习性。休眠期多浇水易致植株腐烂,如夏季休眠的生石花等夏季浇水,则植株即刻腐烂:冬季休眠的仙人球类,若冬季浇水,会造成根系腐烂或易受冻,虽然它在冬季不一定腐烂,但一到春天就会腐烂。

其次要仔细观察各植株的生长情况,有的人一看到有些植株叶色发红、叶尖和老叶干枯就认为缺水。其实光线太强,盆土长期缺水,根系被破坏,根颈处腐烂,根颈处被虫咬后又自动修复结疤而造成水分输送不畅等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因此,熟悉植株的生长情况对掌握浇水技术很有帮助,一般生长特别旺盛的植株和开花孕蕾期的植株,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对它们的浇水尽量应适时:而一些生长基本停带的老龄大球,则浇水次数要少。

最后浇水要考虑气温、空气湿度、温室通风情况、盆的大小与材质、根有没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判断盆内是否缺水。在其他盆花栽培时一般可根据表面盆土是否发白来决定浇水与否,但在多肉植物中据此判断会造成差错,因为多肉植物的培养土中一般混有砂、蛭石、轻石、贝壳粉等物质,容易造成盆土表面发白。特别在这些物质比例较大的情况下,往往浇过水后第二天盆土表面已发白,而这时下面盆土根本不缺水。有的专家指出当盆土表面 1 厘米处已干燥而下部盆土仍湿润的状态下,多肉植物根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如果按常规,一见盆土发白就浇水,那就会造成浇水过量,影响植株的生长。

浇水的时间夏天以清晨为好,冬天应在晴朗天气的午前进行,春秋则早晚均可。一般情况下不要从顶部淋水,否则时间一长球体上会有难看的斑点,毛柱类种类的毛易污染粘结,翠花掌等生长点处积水会造成腐烂。池塘水淋在植株上易孽生藻类,好似长了青苔一样很难看。一般情况下,浇水都必须浇足,为此必须经常松土,使盆土易均匀地吸足水。

除了适时浇水外,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至关重要。有些栽培者用鱼缸或玻璃箱密闭栽培,每年浇 2—3 次水,有的甚至翻盆后浇一次水就过一年,但是箱内空气湿度很高,雾气腾腾,玻璃上全是凝结的水珠。这样植株也不会感到缺水,同样生长良好。当然这种做法只适用部分种类。增加空气湿度有很多方法,如在温室内放蓄水池或蓄水缸,在走道等处洒水,或直接往植株上喷雾,喷雾用水以雨水最好,自来水要放置一天后使用,其他水最好不用,喷雾的水滴要特别细,喷水的量以掌握不使水滴在植株表皮汇集成流,而是当毛、刺、叶的表面有一滴滴水滴时即停止为原则,特别干燥的天气一天可喷数次 .

3. 施肥

多肉植物的生长量总的来说比其他植物低,故对养分的需求也相应较低。但有经验的栽培者都有这个体会:多肉植物的生长速度极不均衡,有的时候慢吞吞地不见长大,突然有一阶段猛长,以后又渐趋停带。在一年中,通常有一个或两

个时期生长较快,这一般出现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这时候对养分的要求较高。虽然培养土中含有养分,但在生长旺盛期还是会跟不上需要,因此必须施肥。

施肥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盛夏高温期停止,冬季如有加温时对一些冬季继续生长或开花的种类可以施肥,但对大部分种类绝不施肥。施肥的浓度要掌握宁淡勿浓,宁可多施几次也不要冒险一次施以浓肥。以油粕饼为例,浓度可以这样掌握:油粕饼粉碎后加水 8—10 倍,经充分腐熟后,取清夜再稀释 20—30 倍使用。除了油粕饼之外,常用的有机肥还有鸽粪、鸡粪、骨粉等。对量天尺作砧木的植株也可施人粪尿,但必须经充分腐熟。化学肥料如尿素、硫铵、磷酸二氢钾等也可施用,但不要直接施在植株茎和叶上,施完后应喷水一次。家庭栽培时,各种市售固体和液体花肥都可以按说明使用。有的商品花肥中混有一定量的激素,对蟹爪兰等喷布后有促进生长的效果。

新上盆的植株在一个月内不要施肥。含盐的菜汤汁和新鲜的牛奶、豆浆不要用。施肥前应让盆土尽量干燥,将一些生长不良、根系可能有问题的拿掉另行放置,然后松土后再施肥。

4. 防暑和抗寒

除了少数种类外,大多数多肉植物可以说既怕热又怕冷。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和它们原产地迥然不同,尤其是江淮一带,夏天闷热、冬季寒冷、阴天多、日照少,是栽培这类植物最困难的地区。其中管理上矛盾最突出的是夏天 ( 包括梅雨季)和冬天。实践证明,多肉植物在夏天和冬天的损坏率较高。因此做好防暑抗寒工作十分重要。

( 1 )防暑:夏季当气温超过 30 摄氏度时,棚内的温度往往达到 40 摄氏度以上。这样的高温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则对多肉植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夏天要尽量通风降温,除了打开门窗外,中午前后要机械抽风。薄膜大棚除了两端门打开外,底下薄膜可以卷起数十厘米,以利空气对流。同时应加强遮荫,在夏日晴天应用 2 层遮阳网。温床玻璃应涂白色,高温时可支起顶盖玻璃窗。温箱应打开活门和耳窗,并且遮荫。

但是温度的控制措施往往和空气湿度、光照等发生矛盾。因此,在通风后要加强喷水、喷雾。以提高空气湿度,阴雨天要把遮荫的网或帘子等去掉。上海的一些多肉植物栽培者在梅雨天往往一天中把遮阳网拉上又除去,操作好几次,虽费工但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

夏季休眠的种类(目前主要是指番杏科和少数景天科植物),最怕高温,光靠上述一般措施还不能达到防暑的作用。在无条件用机械降温的情况下,以下的土办法有一定降温效果:

①水槽内度夏,即把盆栽置于水槽内,以利于安全度夏。水槽要有一定深度,在一定位置有溢水口,通过水的不断流动带走热量。水槽内倒置空盆或放砖块,溢水口不要高于它们,然后在上放盆株。

②将植株连盆埋在沙床内,床内的砂不要超过植株根颈部位,定期往床内注水。

③放在凉棚内。所谓凉棚是指有半透明的顶盖,四周全部开敞或西面用遮阳网遮住的大棚。顶盖材料为玻璃钢瓦、玻璃或薄膜,都必须遮荫,然后将植株放凉棚内。凉棚四周最好是草地或有树阴。如将凉棚和水槽结合,则效果更为理想。

( 2 )抗寒:尽管现在经常在讲“暖冬”这个词汇,但对我国大多数多肉植物栽培者和爱好者来说,冬季还是太寒冷太漫长。按我国目前栽培最多的种类来看,冬季损坏的比例大大高于夏季。因此越冬管理更为重要。

冬季管理的难点在于种类的休眠期不一致,耐寒性差异较大。同时,家庭栽培的还在于很多家庭光照条件较差,而这些植物在冬季对光照的要求又特别高。

大多数陆生类的仙人掌类(指自根栽培的植株)和冬季休眠的大戢科、萝摩科、龙舌兰科的多肉植物,只要放在薄膜大棚、冷温室、温床或温箱内越冬,保持盆土干燥直到春天来临。一般来说,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即使晚间温度偶尔到0 摄氏度也可安全越冬。

冬季不休眠的多肉植物必须维持较高温度。国外参考书上说要求 10—12 摄氏度以上,根据笔者实践,温度达7 摄氏度,即可正常浇水:如只能维持5 摄氏度,则必须保持干燥。但由于生石花等此时正在孕育新叶,故最好维持7 摄氏度以上。

花座球属的大多数种类,国外参考书上要求维持 12—15 摄氏度。但据实践,在保持盆土干燥、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有5 摄氏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如能维持10 摄氏度以上,则可继续浇水使之开花结实不断,同时花座也显得特别美丽。

以量天尺作为砧木的嫁接植株,目前在一般栽培者和爱好者中占有很大比例。就是称不上是爱好者的普通市民,也喜欢弄几个量天尺嫁接的植株,其冬季的损坏率最高。而损坏的并不是作为接惠的球而是作为砧木的量天尺。砧木损坏后,彩色球也随之损坏,虽然非彩色球可重新扦插或嫁接,但生长总归受到影响。因此量天池的越冬是多肉植物栽培中的关键之一。

量天尺又名三角柱、三棱箭,通常简称三角,是附生类型的种类,但它比同样是附生种类的昙花、令箭荷花不耐寒。它能忍受的温度比冬季继续生长的多肉植物低,且比它们要求更充足的光照。在光照不足、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即使室内温度较高也会冻死。那么家庭栽培中究竟能不能使量天尺安然越冬呢?答案是完全可以。根据经验,在上海、南京一带,只要有基本的条件(主要指阳光),再加适当的管理措施,完全可以不加温越冬。基本的条件是有南向的阳台,阳台避风较好,最好是向阳的院子。没有阳台或院子的只要有南向的玻璃窗,而且玻璃窗较高,冬天阳光能照射室内 2 米远的地方。有了这样的条件就可采取如下的越冬措施:

①秋天要管理得当,根系保持良好,茎肉壮实表面呈深绿色,不能干瘪不能被阳光灼伤,也不能因缺肥缺光而呈黄绿色。移植最迟应在 10 月中下旬完成。

11 月中旬起节制浇水,一般在 12 月初完全停止浇水。

②在向阳的院子搭建南向的温床,只有顶盖用玻璃,将盆株直接放在土上或其他铺垫物上,玻璃窗的缝要严密堵死。晚上在玻璃窗上盖保温的覆盖物,坚持夜盖晨揭,即使阴天也要揭掉。下雨天可不盖,下雪前最好在覆盖物上再加盖防雨薄膜,但有时下雪也可以干脆不盖(下春雪)。没有院子的在阳台可用双层玻璃的温箱,温箱底部要有半潮湿的铺垫物。在整个冬天将箱子密闭,晚上盖上覆盖物。

③无阳台的居室可在窗口放盆株,摆放位置为离窗 10—70 厘米,盆的底部位置应和玻璃最下面持平或略低。盆株不要放得太密,原则是使球、三角、盆土都能充分见光。11 月下旬起可将盆土呈半干燥状态的植株连盆用塑料袋套起来,先不要密封,几天后等盆土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再密封(基本密封)。一个冬天不要浇水,塑料袋脏了可选择温度较高的中午换一个。

④春天来临不要急于开棚浇水,一定要等到 3 月 10 日后才浇第一次水。在此之前,温度高得反常时可短期遮荫。

⑤温床和温箱密闭前应仔细地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5. 病虫害防治

( 1 )虫害:危害多肉植物的害虫和其他有害动物主要有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线虫、鼠妇、舍俞和蜗牛、老鼠等。

①红蜘蛛:红蜘蛛主要危害仙人掌类,有时也危害大戢科、萝摩科、菊科和百合科的多肉植物。植株生长点附近和棱谷间是最易遭红蜘蛛吮吸的部位,斑锦变异植株也易遭危害。植株遭红蜘蛛侵害后表皮呈铁锈色,生长衰弱,不但影响观赏而且冬天会更不耐寒。由于肉眼难以看清,往往发现时已为过晚 .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首先不能使栽培场所过于闷热,其次要在高发期之前就喷药,每 10 天一次,药物可用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冬季采用密封保温的,在密封前要彻底喷一次药。

②介壳虫:危害面很广,特别易遭危害的有蟹爪兰、仙人指、鸾凤玉、顶花球属、天轮柱属、仙人掌属、花座球属等仙人掌类植物以及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一种目前栽培不很多的柱状种白云阁也极易遭介壳虫危害。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 , 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有时候一株上布满介壳虫,邻近的一株却一只也没有。

防治方法:主要应勤加检查,发现后立即刮除,然后用乐果混以敌敌畏喷杀。如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 3 个月。

③粉虱:多寄生在植株的幼嫩部分。危害面不大,主要危害量天尺、麒麟角、马齿笕树和菊科的种类。粉虱椭圆形,体长 2—3 毫米、外被白粉,上海一带主要在梅雨期发生。植株遭危害后生长衰弱,茎叶上会有大片难看的黑粉。

防治方法:除改善环境通风外,还可用马拉松 500 倍液或乐果混敌敌畏1000 倍液喷杀,喷药 2 天后再用强力水流将死虫连同黑粉一起冲刷掉。

④根虱:也叫根粉蚧。外形和粉虱相似,但其常在植株休眠期盆土干燥时从盆底爬入危害根部,因而不易被发现。受害严重时,不但根部有白色絮状物,且根部附近土壤也全变成白色而不易透水。

防治方法:按时翻盆,发现虫株将根剪除重新发根。上盆时在盆底放少量对二氯苯结晶有预防作用。尚不易翻盆的可用马拉松乳剂 1000 倍液灌入盆土或用呋喃丹埋入。

⑤线虫:它对多肉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危害刚出土的幼苗,从幼苗根颈处钻入咬食子叶;二是破坏新根,并在新根组织内分泌刺激物质,使根部细胞异常分裂形成一肿块,一般称为根瘤,根瘤破裂时往往会腐烂,致使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培养土要用蒸汽彻底消毒,用高温杀死线虫在目前还是最有效的方法。对有瘤的根要彻底剪除,洗净晾干后再种,剪下的根要焚毁。对引进的种子要单独播种,加强观察;引进的苗要仔细检查根部。

⑥蛞蝓和蜗牛:它们都能危害幼嫩的植株。当苗盆的玻璃没有严密盖住时,蛞蝓会钻入苗盆并将幼苗上半部咬坏。当空气特别潮湿时,蜗牛会出现在量天尺的嫩茎和球形种类的棱谷处,使表皮造成难看的疤痕,特别是金琥等大型球类,一旦被咬食非常可惜,因此也应注意防治。

防治方法:避免环境过度潮湿,清除温室大棚四周的杂草和盆内苗床内杂草。目前已有防治的药物,可按说明喷洒在苗床和盆四周 .

⑦鼠妇:也称潮虫,又称西瓜虫。砂床盆土内隐藏,晚间活动,潮湿时活动更为猖獗。啃食新根和植株幼嫩部分,当植株有伤口时往往群集啃咬引起腐烂,危害很大。

防治方法:除苗床盆内和砂床内放呋喃丹外,还可用杀灭菊脂定期喷杀,非常有效。平时可结合松土人工捕杀。

⑧老鼠:喜欢啃食无刺的小型球类和生石花、肉堆花属种类。由于无刺的牡丹类(岩牡丹属)、花笼、月世界、乌羽玉及生石花等都是目前的名贵种,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不但如此,活动猖狂时在地栽的大型球类根颈处钻洞,将大球从内部掏空。

防治方法:在温室四周和农田接壤处应有水泥砌的隔离层,温室下部有通风窗的应有金属网,温室内部有铺设管道的沟时要加盖。平时可在走道上放些诱杀老鼠的药。有人喜欢在地栽的苗床上放油粕甚至豆类作肥料,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它们发醇时可能引起烧根,同时又引诱老鼠来破坏。

( 2 )病害:比较虫害,病害的破坏性更大,病害往往大片发生,而且一旦患病往往很快腐烂而不及抢救。目前危害多肉植物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①斑点病:常见的是黑斑病,芦荟、仙人掌属、天轮柱属和斑锦品种绯牡丹、朱丽锦最容易罹病。在光线不足、湿度过高的情况下蔓延很快。一旦发生黑斑点,就会逐渐扩大、增多,使全株失去观赏价值,绯牡丹和朱丽锦等到一定时候就全株腐烂,根本无法抢救。

防治方法:主要加强外来植株的管理,特别从我国南方引入植株时最好在装运前就喷一次药,起码也应在运到后立即开箱喷药。平时浇水时注意不要从顶部淋水,环境也不要过度潮湿。一旦发现有黑斑的病株时应立即剔出并喷上杀菌剂后放太阳直射处暴晒。如黑斑在球体近顶部处应毫不犹豫地将顶部罹病处切除,这样至少可保存半个球令其出仔球。

②赤腐病:这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病,由伤口侵入沿维管束危及全株,球形仙人掌最易得此病。植株根颈处遭鼠妇咬食或在球体下部切除仔球后如逢土壤内有赤腐病,就会很快腐烂,通常发现时为时已晚。切顶繁殖时如伤口没有及时处理或因天气潮湿没有干燥结膜,那么晚上也很容易感染赤腐病,初时只有几个赤褐色小点,以后增多并扩大,最后全部腐烂。在盆土过度潮湿、施用未完全腐熟的肥料后也容易得赤腐病。

防治方法:培养土处理要得当,不追施未腐熟的液肥。平时要改善通风条件,防止湿度多大,还可定期在各处喷杀菌剂。

③菌核病:病菌自根部侵入,使茎基部软化腐烂。最常见的是白绢病,量天尺最易发生白绢病,严重时全株很快腐烂但有时仅基部腐烂,木质化的维管束和上部茎组织完好。发病时可在土表看到白色菌丝密布似蛛网一般,病株腐烂处可见粉红色菌核。

防治方法:将受害的量天尺拔起,切除腐烂部分,将完好部分晾干后重新扦插。盆土弃之不用,地栽的可将土暴晒或用干草放在土面焚烧,用较浓的杀菌剂喷洒也有效。刚出土的幼苗有时也会感染白绢病,要勤观察,发现受害的幼苗时立即将其剔除 , 并将其周围苗也剔除一部分,再重新扦插。

④锈病:茎表皮初期发生水肿状小点,中央呈黄色或赤褐色,以后逐渐向周围扩大,好似穿了铁锈色的“盔甲”。它不同于表皮木栓化(老化),它的蔓延很快,而且颜色中央深外围淡,锈斑凸起。

防治方法:主要加强通风,避免在植株顶部淋水,生长季节每两周喷布杀菌剂一次。空气凤梨是凤梨科铁兰属耐旱气生种类 . 为多年生附生或气生草本 .

1. 栽培容器和固定方法

空气凤梨的栽培容器主要有贝壳 , 石头 , 枯木 , 树蕨板 , 藤篮等 . 固定可以用铁丝 , 绳索绑扎 , 也可以用万能胶 , 热溶胶将其黏贴在容器上 . 也可以用吊挂方式来栽培空气凤梨 , 用铜丝或绳索将其绑扎后吊在空中 .

2. 温度

空气凤梨原产于中 , 南美洲高原 , 能耐 5 度低温 . 适宜生长温度为

15-25 度 , 高于 25 度时要加强通风和提高湿度 .

3. 浇水

空气凤梨可以每周用喷壶喷水 2-3 次 , 干旱季节应每天喷水一次 . 喷水时以喷至叶面全湿即可 , 并注意叶心不要积水 . 如果喷水过多时 , 可将植株倒转让多余的水分流出 .

4. 光照

叶片颜色较灰 , 白色鳞片较多和较厚硬的品种需要较强的光照 ; 而叶片较绿 , 鳞片较少和较软的品种较耐荫 . 在室内栽培时应放在有明亮光照处 , 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徒长瘦弱

多肉植物的种植及管理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一、栽培要求 1. 温度 多肉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它们并不是只怕冷不怕热,而是因种类不同和分布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对温度有多样性的要求。 根据我国大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把多肉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三个类型: ( 1 )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龙舌三属、丝兰属、大戢属(少数种例外)、龙树科、夹竹桃科(棒棰树例外)、国章属、马齿苋属和芦荟属的大部分种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大致在气温 12—15 摄氏度时刚开始生长,低于这一温度,则生长停滞,冬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每年的4—5 月和 10—11 月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 2 )大多数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番杏科中一些肉质化程度不高的草本或亚灌木、景天科的大多数种类、百合科的十二卷属、萝摩科的大部分种类、夹竹桃科的棒棰树、马齿苋科中回欢草属的大叶种,它们的最佳生长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生长迟缓,但休眠不很明显或休眠期较短。冬季如能维持较高温度也能生长,但其耐寒性较差。番杏科大部分肉质化程度较高的种类、马齿苋科回欢草属中具纸质托叶的小叶种、景天科奇峰锦属和青锁龙属的“冬型种”、百合科的大苍角殿和曲水之宴、百岁兰、佛头玉、龟甲龙等,均为“冬型”种,生长季节为秋到莅年春。冬季应维持较高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 12 摄氏度以上。夏季有长时间的休眠,通常气温达到 28 摄氏度以上时即进入休眠阶段。 2. 光线 光是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由于光照强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除少数生长在热带丛林中的附生种类外、原产地大多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多肉植物,对光照要求比较高。 在栽培实践中,栽培者对光线的控制较难掌握。这是因为光线不象温度、湿度,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进行监控;同时,光线又常常和温度发生矛盾,特别是在仙人掌类和其他科多肉植物混栽一室的情况下,更难控制。因此有条件的栽培者起码应将夏季休眠的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类分棚栽培管理,最好还将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和陆生类型的分开管理。有些专家建议:在温室中可通过观察某些“指示植物”来判断光线的强弱,若裸萼球属的瑞云,它在光线过强时表面红褐色,过弱时呈绿色并且球体长高,而在生长点处呈绿色,外缘略呈红褐色时说明光线适中。 3. 水分与空气湿度

多肉植物种植文字报告

多肉植物种植文字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图文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年级:2015级 专业班级:电气类3班 姓名:李沁格 实践类别:生态文明与绿色环保类

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图文报告 多肉植物因其体型小,需水量少,易于种植,形态多变,叶片肥厚可爱,并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而受到大家的喜爱。故寒假期间在家种植多肉植物“红粉台阁”及“福娘”进行尝试,以下为实践报告正式内容: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它们绝大部分属于高等植物(绝大多数是)。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多肉植物的营养器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叶在大多数仙人掌类植物中已消失,在大戟科多肉植物中也常仅成痕迹或早落;但在其他大多数科的多肉植物中仍存在,只是已程度不同的肉质化了。叶在仙人掌类多肉植物中不仅已代替叶成为营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且由于变化万千使其具极高的观赏性。但很多其他科的多肉植物茎却不存在或仅具极短的茎。此外,仙人掌类多肉植物还具有独特的器官刺座。同时,按贮水组织在植株中的不同部位,多肉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型:叶多肉植物、茎多肉植物和茎干类多肉植物。 以下为所种植的两种多肉的实践报告。 “红粉台阁”为景天科,拟石兰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粗壮,会随其生长而缓慢伸长,叶片呈莲座型排列,基

部比先端窄,叶片中间有一道凹陷的痕,从叶尖连到叶片的基部。叶尖会在充足的阳光下变红,新叶色浅,偏蓝白,老叶色深,偏紫红。 “福娘”为景天科,银波锦属多肉植物,原生地为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叶片细长,叶尖叶缘有暗红或褐红色,夏季与冬季会进行植物休眠,叶片形态会随之改变,过于缺光可使植株叶片及茎秆形态细长难看,随着日照时间增多会使叶边变红。 种植期间,发现多肉植物整体需水量小,半个月浇一次水(每次浇水至有水滴从花棚底小孔流出时即可)足以维持其正常生长,若水量过多甚至会导致其根部腐烂。 同时,多肉植物种植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会导致其老叶片过早脱水干枯。相对而言,叶片更加肥厚的“福娘”需水量更多一些,而“红粉台阁”所需日照时间更长。(本图正下方萎缩叶片即为阳光直射所导致的叶片过早脱水干枯) “福娘”因其茎秆过长,且根基不牢,易发生植株向一侧倾倒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如未及时修正,易使植株从中

多肉种植实践精彩活动

石滩九义校小学科技实践活动 ——多肉植物叶片种植

学校:石滩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时间:2017年秋学期 指导老师:黄蓉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多肉种植活动计划 (4)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一 (5)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二 (6)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三 (7)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四 (8)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五 (9)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六 (10) 多肉种植活动总结 (11)

前言 植物神奇而美丽,多肉植物就是其中的一种。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 多肉植物叶插是指把多肉的叶片当做种子,放在土壤表层培育多肉幼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土壤、水、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只有适宜的环境才能让多肉叶片繁殖出下一代。 学生在培育幼苗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繁殖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多肉种植活动计划 时间:2017年秋学期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黄蓉 活动材料:多肉植物叶片、营养土、喷水壶、塑料瓶、笔、纸。 活动计划: 1、活动期准备。召集小组成员准备活动所需材料,用塑料瓶制作种植器皿。

2、叶片铺放。组织小组成员将营养土在种植器皿铺平,放置植物叶片。 3、观察、浇水、记录。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观察和浇水并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4、总结。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谈一谈从这次活动中自己收获了什么。 多肉种植活动阶段一 ——叶片铺放 1、叶片选取:只要是从健康的植株搬下来的或者不小心碰掉的叶子都可以,有些叶片有些脱水或者发软,其实只要处理的好,也能成功出苗。准备叶插的叶片需要在下晒2至3小时,让伤口足够愈合,然后再放到通风条件下,放置3至4天。 2、土壤选取叶片铺放:叶插的土壤其实没有多大要求营养土即可,叶插需要保水保温保湿。壤厚度一般是3-5cm土壤装好后抹平,然后把要种植的叶瓣直接铺在土壤表面。

(整理)多肉植物培植养护的全教程

多肉植物培植养护的全教程 多肉小苗养护—半闷养法 对于多肉小苗养护,花友可能有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多肉播种发芽后的小苗,一个是购买的多肉小苗,两者是不同的状态,本文主要说播种后的多肉小苗养护,对于叶插小苗之类的养护,文后会适当补充。 这是从仙人类植物播种得到感想,之前播种的时候,一般种子发芽后,大概过个5-7天左右我都会把播种盒的盖子去掉,开始“露养”。后来无意间,我尝试了在盖子上打2到3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洞的方式,让仙人小苗继续加盖半闷养,但是,洞的存在使得透气性要比原来好很多,减少了幼苗烂根的可能。经过试验,发现这样的方式有以下好处: (1)解决发芽不均问题。如果像原先部分种子发芽后去盖的做法,那对于一些没发的种子,湿度降低后,那它们的发芽条件会更加不适宜。“半闷”的方式,可以让未发的种子有更多的机会发芽。

(2)保护幼苗,加速成长。如一些品种如菊水,种子本身就特别的小,幼苗也是特别的小且生长非常缓慢,因此通过半闷养的保持一个相对偏高的湿度环境,帮助小苗的加速生长,同时盖子的存在增强了小苗对外界不确定因素的抵抗力。 (3)环境稳定,懒人养护。半闷养的情况下,换气孔的存在,播种盒不需要每天人为的去掀盖子换气,播种土不不像原先那样易干,降低了浇水频率,方便了养护。同时,有一个盖子的存在一定程度减少病虫害的入侵,也避免外界空气流动过强导致幼苗倒伏。 半闷养的方式也可以推广的番杏和景天的播种以及幼苗养护,可以帮盖子上面的洞打大一些,这样既保证了幼苗不会因为不透气而烂死,又保证了相对湿度的加速幼苗生长。 对于购买或者叶插的多肉小苗养护,上述半闷养法也适用,因为在相对高的温度和湿度下,植物都可以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待植株大一些再逐渐适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常见的有仙人掌科的仙人掌、仙人球、昙花、蟹爪兰、金琥;番杏科的生石花、肉锥花;百合科的康平寿、玉露、卧牛;大戟科的虎刺梅、彩春锋;景天科的石莲花、长寿花、虹之玉;龙舌兰科的金边龙舌兰、虎尾兰;菊科的翡翠珠等。 肉植物耐干旱,净化空气,具有外观小巧玲珑,植株肥厚多汁,造型特异等特点,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优良品种。 传统多肉植物可依靠分株、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如芦荟、仙人球、虎尾兰;扦插繁殖如蟹爪兰、长寿花、落地生根,仙人掌则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都可以。值得一提的事,生石花在生长中有一个脱皮、分裂的过程。通常在冬末春初,植株中缝逐渐开裂,在开裂处有一个或两三个新的植株逐渐长大,而原有的植株逐渐枯萎,为新株所取代。这个由新植株替代老植株的过程,就是脱皮生长和分裂繁殖过程。 外植体的选择 取优良母株新萌发的幼嫩侧芽、幼嫩枝条;一些没有侧芽的珍稀名贵品种的母株则可等待植株开花期间取其较充实的花梗作为外植体。夏季休眠期,多肉植物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对激素常反应迟钝,生长静止,不易培养成功。 1.????????? 消毒灭菌 2.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的,配置好、调节适当的激素浓度。 2.2制作好的培养基须立即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备用。, 2.3外植体材料的消毒:切取多肉植物幼嫩的侧芽或花梗→肥皂水或洗洁精洗涤→在自来水下冲洗→超净工作台中用 75%酒精浸泡数秒→ 0.1%升汞处理 10~30min,→无菌水冲洗 6 遍,→消毒滤纸吸干水分 3.接种 无菌条件下操作→手术刀切取所需的培养材料→无菌操作植入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3.培养

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

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新手入门) 多肉植物的养殖,虽然每个有经验的花友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核心都是差不多的,对于新手来说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如何浇水养护的问题上,更应该了解如何买多肉,如何带苗等后续问题。 一、入门 曾经在论坛看到有花友问,怎样算入门?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入门这个词,是无法量化的。养了二十盆算不算入门?养了三十个品种算不算入门?养了一年经历过春夏秋冬算不算入门? 我的答案是,入门,就看你是养肉,还是买肉。有花友对肉肉们锲而不舍,表现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买回来的时候状态很好,养一段时间养残了养死了,扔了换一批。所以每个阶段,他家的肉都是光鲜亮丽,而且新品种层出不穷。我认为这样的花友,就算养十年也不可能入门。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花友级别的评判,一眼看过去的状态不代表养得好,因为一时的状态是可以买的。状态的保持是买不到的。自己养出来的状态才是水准,买来的状态就是钱砸出来的。 二、养肉

我有一个观点:植物长得好,那一定是自然的赐予;长得不好,一定是人为的破坏。有句话叫“万物生长靠阳光”。我认为这句话里的阳光是个集合名词,其含义并不仅仅是阳光,还包括土壤、空气、水分等环境因素。植物如果长得好,一定是生长在他们觉得最舒适的环境里。大棚里的植物为什么长得好?因为大棚里的环境好:日照时间长、湿度高、空气流通、土壤也有专门的配方。 曾经跟一个朋友去大棚选肉,她选了一颗异常肥硕的天使之泪。我说这颗是很好看,但是你拿回去最多两个礼拜就会变难看。大棚里的环境,普通家里的阳台是很难模拟出来的。所以我们养肉,无非是尽量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植物,日照和空气流通,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保温的时候保温。 如果发现自己家里没有合适的自然环境,那最好还是放弃养肉。“喜欢不一定要拥有”。能提供的提供,提供不了的不可以强求。比如爱一个人,如果不能提供她希望的东西,那么强行霸占了也没意思,其结果只能是把对方糟蹋了。子女如果在国外,别以为把老人接出去生活是享福,相反是虐待。 养肉,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良好的环境。生长,是植物自己的事。提供的环境好了,植物自然会出状态回报,环境有问题,长残了是必须的。 三、浇水 在我看来浇水是最考验所谓“养功”的事。因为配好土、上完盆,没啥特殊情况至少一年内总不需要再挖出来,剩下能做的并且能反复做的事就是浇水。刚入坑的朋友很容易浇水太多把肉涝死,因为手贱。养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到有的肉的寿命比人还长。虽然有的植物对水分比较敏感,也不可能浇下去等一小时就有反应。所以在对待植物这件事上,耐心是必须的。 记得我刚入坑的时候,买了二木的书,严格参照上面各品种在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定下浇水的时间,每次浇完水还记录。结果呢?死的死伤的伤。所以浇水,跟人喝水一样,定下每天几点喝水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人和植物都不是机器。 很多花友会问,怎样浇水?我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得到植物习性的特征,大概了解该植物喜欢水多还是水少。然后再根据自己养殖的环境,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养殖经验,这才是真正有用的。别人的经验,只在别人的环境下适用,最多有参考价值。如果完全照搬,那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那点事

偶尔就能听到关于多肉植物组培的各种传言,组培苗是什么一回事?组培苗到底好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组培苗?如何鉴别组培苗?等等关于多肉植物组培苗的那点事,你都可以在面这篇文章里看到(文字较多,耐心观看),lansemeiyan 什么是组培苗? 组织培养技术,指代的是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从广义上来说,利用多肉植物的侧芽、叶插、根插、砍头进行繁殖,都属于组织培养范畴。组培这个概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误解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

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组培苗的无限繁殖也是有成本的,不是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认为组培无成本或低成本,一文不值等等言论,其实都是不了解组培。 如果想获得上万株的种苗,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或工厂,这个运行成本相当巨大,可以说一般的生产商是做不到的。迄今为止,大型的组培工厂都是ZF出资建立的,换句话说大多数搞组培苗生产的人,成本是国家掏腰包的。真正自己掏钱搞组培工厂,是玩不起的。 组培技术早在70年代就出现在欧美,广泛用于种苗繁育和小体型植物的生产。温度、光照、湿度、水、肥等的人工合成、调控技术的成熟,特别是高效植物补光灯的出现推动了组培快速发展。原来只能单层平面日光棚内养植的植物,现在可以在室内人造光环境中,使用多层立体组合栽培方式进行植物的繁育和生产。 “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到底好不好呢? 快繁苗,由于几乎完全是激素调控获得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操控激素的人是否理解植物的特性、是否熟悉激素的理论和植物生理、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来

多肉植物养护要点

多肉植物 定义: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 繁殖方式:多肉植物一般有扦插和播种繁殖两种方式,扦插属于无性繁殖,特点是新生代成长快速,且能够保持亲本的特征。播种属于有性繁殖,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种,有几率得到变异品种。 扦插繁殖:具有生长快,开花早,保持原有的品种特性,由于其多浆不易枯萎的特点,不仅扦插成活容易,许多种还能用叶插繁殖。扦插时注意事项:最好以春节开始生长时扦插,从健康的植株或部位取材,消毒处理,以免切口受感染,选择成熟的植株取材料,刚刚采下的不易立即扦插,应放在干燥通风,温暖和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使伤口产生愈伤组织封闭后再插入基质中。扦插基质应选择通气良好,即保水又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等。扦插后应注意控制基质的湿度,少浇水或不浇水。 播种繁殖:对于容易结识的种类进行,春天进行播种。播种前种子,用具和基质应先杀菌处理。 折叠 多肉植物常见冬型种、春秋型种多肉植物的分类和养护要点 要明确的问题一、 为使自己的肉肉安全度夏,首先要弄清它是属于冬型种、夏型种还是春秋型种,之后再根据其习性安排不同的养护方式。冬型种和春秋型种的多肉植物入夏后就开始休眠,这类植物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夏型种多肉虽说照常生长,但也要注意避免正午烈日直射。 要明确的问题二、 通风、遮阳、避水是夏日养护三大要素,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多肉植物,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闷热潮湿的环境下,空气不流通,既不利于水分的蒸发,也难以降

低温度,很容易导致腐烂的发生。夏天空气的湿度比其他季节要大,即便是喜欢高湿度的瓦苇属此时也要离开闷养的环境。 要明确的问题三、 夏天多肉植物还要避免放在露天环境,以免在冰雹和暴雨来临时惨遭侵袭。对于无法知道冬型还是夏型的多肉植物,只要遵循避烈日,控浇水,保通风的三要点,也可做到万无一失。下面是常见冬型、春秋型种多肉植物及常见夏型种多肉植物。 常见夏种型多肉植物有哪些呢? 【仙人掌科】多数仙人掌科植物都属于夏型种 【大戟科】多数大戟科植物都属于夏型种 【景天科】 伽蓝菜属:常见有唐印,江户紫,月兔耳,仙女之舞, 扇雀青锁龙属(夏型种):常见有若绿,神刀,花月,火祭,青锁龙,落日之雁等 瓦松属:常见有子持莲花,岩年华,狼爪瓦松等 【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常见有龙舌兰,雷神,吹上,王妃世之雪等 【萝摩科】 水牛角属:常见有紫龙角,剑龙角,龙角,阿修萝,赤缟牛角等 吊灯花属:常见有爱之蔓,绿雨等 夏型种多肉植物养护要点: 【光照】:夏型种多肉植物在夏日处于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阳光,否则植株容易徒长,特别是仙人掌科和大戟科类多肉植物的肉质茎部会因为光线不足而变得细长,且难以恢复。因此光线充足的环境最有利于此类植物的生长,但高于35度的盛夏午后这段时间,强烈的直射阳光还是会对某些娇嫩品种造成上海,要适当避光。 【温度】:同冬型种一样,夏型种多肉也要注意极端高温天气对植物的不利影响,通风是必备条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降低植物生长环境的温度。 【浇水】:生长期的夏型种多肉植物需要相对稍多的水分,否则会停止生长。只是浇水要选在清晨和旁晚以后,避免中午高温时进行。浇到叶片上的水珠也要几时吹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夏型种的多肉植物,也需要等土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浇水,否则

多肉植物栽培收集者行为守则

多肉植物栽培收集者行为守则 多肉植物栽培收集者行为守则 说明及译者:仙人堡主人 ....国际多肉植物研究组织(简称IOS)为保护野生仙人掌类和多肉植物免遭掠夺性开发,于上世纪70年制定了该《行为守则》,1982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7届国际多肉组织研究会议上,组成国各位专家确定这个行为守则,作为IOS的基本规章,为各国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协会和爱好者共同遵守的约则。....IOS这个组织主要由美洲、欧洲等国的多肉植物研究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性学术研究性质的协会组织,这个守则主要是针对日益昌盛的对多肉植物原产地掠夺性采集和破坏而制定的,主要针对的是野外收集的植物,所以守则英文全称为“Code of Conduct ——To the Collector in the Field”,由于水平有限,我参照有关译文,对本守则按照原文的格式和叙述方式(尽量不改动内容的叙述顺序,由于英文和汉语在一些语法上使用方法不同,本译文不一定完全符合汉语语法,各位能理解内容即可)。翻译全部内容如下: 致在野外收集者们 在采集任何东西之前: 要了解你自己所引种的物种和国家与洲的管理规定,以及了解到哪些是受保护的。 要办好一切必要的许可,包括需要收集的植物和将要进出口国家的。 要把你的采集意图报告给当地相关机构。 采集时候: 要严格遵守哪些是可以采集的限制规定(如是哪些品种、多少样品、什么种类的植物材料)——尽可能在那里只收集种子、侧芽或枝条,而不是全株。 要留下成年植株以产生种子,来延续他们野生种群,并且成年植株不太可能移植成活。 要适当的采集,不要致使当地的居住民认为这些植物是很值钱的,也不要鼓励或付钱给他们(或他们的孩子)去为你收集。 要仔细作好采集记录,包括确切的地点,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注明采集日期和你自己的采集号,尽量去测定那里植株的数量、种群范围、结种子的总数和实生苗的比例。 要记录造成对原产地威胁的因素:例如放牧的范围;排放污水或耕种;城市扩展或道路拓宽等 要拍摄照片并且/或保存典型的植物标本资料,提供这些资料和拷贝你的原始记录,给任何一个合适的组织或协会 不要低估了你野外观察资料的价值:这些仔细记录的资料将对科学研究和保护,作出非常有益的贡献。如果你计划是采集一定数量用于商业,不要这样做。 如果你计划是卖掉任何一个你所收集的植物,用于支付你的旅行费用,不要这样做。 如果你计划是收集植物为了调查或研究,应该得到当地有科学协助能力人士的合作(并且更适合去协作):例如当地的政府机构或大学学院。 如果你认为“两或三个植物或许不会有影响”,记住一些人在明天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一天,又一天下去。。。。。。 致私人的或商贸的进口商

多肉植物栽培技术(汇总)

花卉知识 装饰风艺术(Art Deco,アールデコ)——(英国,丰花,红,黄,条纹,淡香,2012)品种介绍 装饰风艺术,英文名Art Deco,日文名为アールデコ。2012年英国PeterJ.James / Warn 太阳门(Puerta del Sol)——(法国,藤本,杂交茶香,金黄,淡香,1971)品种介绍 太阳门,英文名Puerta del Sol。1971年法国G.Delbard培育,属于藤本,杂交茶香月季。 多肉植物稚儿姿的养护方法(图文) 稚儿姿为景天科青锁龙属多肉植物。肥厚的绿白色叶紧密排列,叶面粗糙有颗粒,布满了白 滴水观音是否有毒适合家养吗? 滴水观音是常见的观叶植物,并且因其外观漂亮深受喜爱,但是对于滴水观音不少花友存在 新买盆栽要看是否打蜡?怎么处理呢? 现在养花的人是越来越多,真正称之为大神的应该就是懂得养护的人,不懂得养护很容易就 卡萨涅伯爵夫人(Comtesse de Cassagne)——(法,混合茶,粉,黄,浓香,1919)品种介绍 卡萨涅伯爵夫人,英文名Comtesse de Cassagne。1919年前,法国Pierre Guillot培育, B52捕蝇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B52捕蝇草图片介绍 B52捕蝇草是直立大型捕蝇草,捕兽夹会成相当大的角度张开,如同一个开口的大贝壳。其 多肉植物艾伦的介绍

艾伦为景天科多肉植物,和桃蛋长得很像,叶片卵型,非常萌,属于春秋型种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汤姆漫画怎么养?汤姆漫画的介绍 汤姆漫画为景天科类多肉植物,没有特别种植要求,和其他肉肉种植方式一样,土壤透气透 木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木菊花图片 木菊花,别名:木槿,拉丁文名:Chrysanthemum.生长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山区 浅谈多肉植物红色浆果和虹之玉的区别与联系 之前在论坛看到有花友问多肉植物红色浆果和虹之玉有什么区别,下面就来说说我的看法, 多肉植物菲欧娜怎么养?菲欧娜的养护方法— 菲欧娜为景天科拟石莲属多肉植物,叶片呈莲座状排列,出状态的时候叶片呈紫色或者浅紫 春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春雨图片介绍 春雨,拉丁学名为Conophytum springbokense,别名樱花贝。番杏科肉锥花属多肉植物。原 拉贝夫人(Madame l'Abbey)——(灌木,淡粉红,1846)品种介绍 拉贝夫人,英文名称:Madame l'Abbey。培育:1846年。类别:灌木月季。颜色:淡粉红 秘密(Secret)——(美国,杂交茶香,黄色,1992)品种介绍 中文名称:秘密;英文名称:Secret;培育:由特雷西丹尼尔(美国,1992)孕育。推出: 如何挑选君子兰?君子兰挑选技巧 君子兰在我国是很常见的花卉,其无论叶片还是花型都备

多肉植物种植用土配方

"仙人掌与多肉类植物彩色图鉴new balance m1300"配土是: 仙人掌类:市面上A类培养土ph为中性的+少量脱脂骨粉+蛭石+珍珠岩+杀虫杀菌剂+生根剂 多肉类:市面上B类培养土ph为偏酸性的+少量脱脂骨粉+蛭石+珍珠岩+杀虫杀菌剂+生根剂 "仙人掌与多肉类植物精品集萃"配土是: 仙人掌类:以地区不同相对廉价的基质是 &nbs new balance 1400p; 广东\广西\福建等---碎块干塘泥 &nb new balance m1400sp; 上海---煤灰+腐熟的鸽粪或者鸡粪 & new balance walking shoes nbsp; 南京---培养土+沙+干牛粪&nb new balance m1500sp; 日本---粗沙+火山灰new balance 1500+少量贝壳粉 new balance a09; 德国---轻砾石+多孔玄武岩砾/蛭石/熔岩沙和聚苯乙烯 &n new balance 850bsp; 美国---沙质肥土+随砖屑/老灰泥土+沙 栽培球型强刺仙人掌选用:园土+腐叶土+沙+少量骨粉和干牛粪 new balance tennis shoes附生类仙人掌选用:腐叶土+泥炭土+沙+少量骨粉 柱状仙人掌选用:培养土+沙+少量骨粉

一般多肉=腐叶土2份+泥炭土1份+粗沙2份+珍珠岩1份 生石花类=细园土1份+粗沙1份+椰糠1份+少许砻糠灰 细根多肉=泥炭土6份+珍珠岩2份+粗沙2份 生长较慢肉质根=粗沙6份+蛭石1份+颗粒土2份+泥炭土1份 大戟多肉=泥炭土2份+蛭石1份+园土2份+细砾石3份 小型叶多肉植物=腐叶土2份+粗沙2份+谷壳灰1份 茎干状多肉植物=腐叶土2份+粗沙2份+壤土1份+谷壳灰1份+随专渣1份 "多肉类植物仙人掌种植活用百科"配土是: 生长快速细根:泥炭土6份+人工合成介质2份+粗沙2份 生长缓慢根怕水:粗沙6份+人工合成介质1份+颗粒土2份+泥炭土1份 多肉植物种植用土 多肉植物大多生长在热带荒漠地区,那里土壤贫瘠(大多是砾石和粗沙)只有少量的土壤和有机质,这样的土壤极具透气性,所以我们在种植时要尽力用接近它们原生态的植料来种植。现将市场上能见到的植料介绍一下: 1、兰石;有叫轻石、植金石、浮石的,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有一定的储水性,透气性极佳的植料。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 多肉比较特别的就是它们的繁殖非常简单,一般的新手朋友们都喜欢用叶插的方式来进行繁殖,有时候无意掉落的叶片都能自己繁殖,但是你是否有听过多肉的组培苗?而组培苗这种繁殖方式究竟好不好呢?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多肉植物的组培苗。 大和锦 组培苗指的是组织培养技术,指代的是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从广义上来说,利用多肉植物的侧芽、叶插、根插、砍头进行繁殖,都属于组织培养范畴。组培这个概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误解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

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大和锦 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组培苗的无限繁殖也是有成本的,不是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认为组培无成本或低成本,一文不值等等言论,其实都是不了解组培。 如果想获得上万株的种苗,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或工厂,这个运行成本相当巨大,可以说一般的生产商是做不到的。迄今为止,大型的组培工厂都是ZF出资建立的,换句话说大多数搞组培苗生产的人,成本是国家掏腰包的。真正自己掏钱搞组培工厂,是玩不起的。 组培技术早在70年代就出现在欧美,广泛用于种苗繁育和小

多肉植物配土方案(14种)

多肉植物配土方案(14种) 每个刚种植多肉的爱好者,总会想要寻得一份最完美或者理想的多肉配土,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最完美的配土,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只要能够达到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无菌,一般都能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当然,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对配土的要求也会有些微不同,但是大原则把握住了,问题一般都不会太大。以下筛选了多位肉友的配土方案,希望可以从中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并在实践中加以改善,配置出最适合自己的多肉植物配土。一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无论选择哪种植料、如何配制,都要满足植物的基本要求,并要考虑各方面情况,灵活把握。 1.根据栽培场地来配制: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虑排水环节,应增加排水性强的材料,如沙砾。而盆栽要在保证疏松透气的原则上适当补充有机质。如是在南阳台上栽植,还要考虑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特点,适当加些保水性强的基质,如蛭石、椰糠等。 2.根据不同种类来配制:不同种类在土壤配制上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附生种类需要一定的腐殖质,而一些原产地土壤贫瘠、根系不发达的陆生种类,对腐殖质的要求就没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种类所需土壤不同,就连同科不同属的种类对土壤要求也不一样。拿百合科的中国芦荟和卧牛来说,前者系

芦荟属,习性强健,生长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后者为沙鱼掌属植物,生长缓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 3.根据不同栽培地区来配制:北方气候于燥,对土壤的保湿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气湿度高,对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要求更高。 4.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来配制: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有机质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轻质材料配合一些细沙为主,以后再慢慢增加有机质含量。 5.关于多肉植物介质。二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土壤配制并不是简单的几条大道理就能说清楚的。下面几个配方可供参考: 1.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许贝壳粉(适合栽培生石花)。 2.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园土1份(适宜地栽使用)。 3.腐叶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轻质材料1份+少许基肥(适合栽培附生类)。 4.塘基石3份+仙土2份+轻质材料1份+泥炭1份(适合栽培十二卷硬叶系品种)。 5.园土2份+腐叶土1份+粗沙4份+轻质材料1份+砻糠灰半份(适合栽培普通陆生类)。三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培土材料,珍珠岩,草泥炭,草木灰,1~2mm的煤渣粒,赤玉,漉沼,细河沙,蛭石。越多种越好。1、首先底层,大粒石头垫底,众所周知2、用珍珠岩塞缝隙3、开始铺层,记住,每一层颗粒,要铺一层泥炭塞缝隙4、每一层要超级薄,刚好遮住下一次。一层一层,不能偷懒把某层加厚了这方法是利用介质的镶嵌性,主

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光照,夏季小心高温长时间的曝晒,多肉植物组织细胞肥厚散热缓慢,非常容易造成叶片晒伤。其他季节充分日照有助于植株生长。(有很多需要阴凉的植物12卷之类的嫩绿透明的就要小心晒伤) 水分,见干见湿,浇水要浇透水。浇水后不要曝晒,放置低光照阴凉处。 温度,温度在15~28最适宜,温度在5~35是植株忍受极限。 空气,通风很重要的,闷热夏天夜晚加强通风。 土壤,透气排水良好,不易结块的土壤。 浇水:对多肉植物来说,用喷壶浇水效果会更加理想。浇水时间最好是阳光充足的时候,浇水的频率不要太高,可以自己调整好。 空气干燥的地方,需要注意多浇水。 温度:养多肉植物的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5-28度左右。一般室内温度都合适,最大限制最低不能超过5度,最高不能高于35度。 光照:尽量选择光照时间最长的地方来拜访多肉植物。如果光照不足,不要轻易的把多肉植物搬到户外。 施肥:多肉植物夏季是不需要施肥的,冬季有条件的话,每个月可以给肉肉施肥一次。肥料可以选择腐熟的稀薄液肥。 防腐烂:浇水过多、空气太湿润、没有驱虫,都会导致多肉腐烂,腐烂的多肉植物呈褪色、变软状态,如果发现腐烂的组织,这个时 候需要尽快切掉。 驱虫:在家养的多肉一般也不多,自己可以随时察看上面有没有虫子,多肉上面的虫子常见的有: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等,这些 都要及时清理的。

多肉植物品种繁多,习性各不相同,栽培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多肉植物喜欢凉爽的半荫环境,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为多肉植物中的“中间型”品种。耐干旱,不耐寒,忌高温潮湿和烈日 暴晒,怕荫蔽,也怕土壤积水。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过于 荫蔽,会造成株形松散,不紧凑,叶片瘦长,“窗”的透明度差。 如光照过强,则叶片生长不良,呈浅红褐色,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 还会灼伤叶片,留下难看的斑痕,在半荫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 饱满,透明度高。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 积水,更不能雨淋,尤其是不能长期雨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烂根。但也不宜长期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叶片干瘪,叶色黯淡,缺乏生机。玉露喜欢有一定空气湿度的环境,空气干燥时可经 常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在生长季节还可用剪 去上半部的透明无色饮料瓶将植株罩起来养护,使其在空气湿润的 小环境中生长,这样可使叶片饱满,“窗”的透明度也更高。但夏 季高温季节一定要把饮料瓶去掉,以免因闷注意的是花葶不要用剪 子剪,要用手左右晃着拔掉,这样可以避免残花梗残留在叶与叶之间,对以后新叶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看过“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的人还看了:

多肉植物玉露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71000082.html, 多肉植物玉露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作者:王莉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24期 [摘要] 为了提高多肉植物玉露的繁殖效率,满足多肉植物玉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以 多肉植物草玉露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玉露不定芽诱导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不定芽分化率最高(达到95%);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不定芽增殖分化率最高(达到380%);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的培养基是1/2MS+IBA 2 mg/L,生根率最高,达到95%以上。 [关键词] 玉露;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S68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4-56-2 植物组织培养也称离体培养,是指将植物体各部分组织,如叶肉组织、胚乳、薄壁组织等进行培养,从而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组织上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的完整植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草玉露作为原材料,以草玉露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不定芽试验,以2 cm左右的组培苗进行生根试验。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取得和灭菌处理。用剪刀剪取草玉露幼嫩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放入烧杯 中,再将其放在水龙头下流水冲洗30 min,然后在洗衣粉水中浸泡7~10 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无菌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外植体先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2~5 s,再用无菌水冲洗一两次,然后放入2%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10 min,再用无菌水漂洗两三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将灭菌后的叶片切成0.5 cm切段,分别接种于预先灭菌的培养基上。为 了减少出现杂菌,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1.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以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蔗糖30 g/L、琼脂6 g/L,再根据试验要求加入不同量的植物激素制成试验所需的培养基,调节pH值到5.8。 培养温度为(25±2)℃,恒温,培养光照为2 000 Lx,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10 h。丛生 芽的快速增殖和生根培养条件与此相同。

养殖多肉植物的方法_心得体会

养殖多肉植物的方法_心得体会 1、选盆 我自己喜欢粗陶盆,首先是通透好,其次由于我的配土中珍珠岩偏多,陶盆可以保证露养的稳固,不被大风吹翻。粗陶盆便宜,外形可选范围很大,尽管不如紫砂美观,但是绝对比紫砂盆对植物有益。因为紫砂盆的通透性要差很多。 红陶盆是通透性极好的,与植物根系相合,对于一些极怕积水的植物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因为粘土的毛细作用会使盆土快速干燥,正常养护时应加大浇水频率。一些朋友希望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控型出彩的外观,那么选择红陶盆是值得考虑的,它可以让土壤迅速脱水。塑料盆便宜轻便,节省地方,也很适合,现在的一些多肉专用塑料盆的底孔设计科学,通透性大为改善。只是风大的地区应考虑露养时的安全性。近年兴起的控根盆通透性很好,但是单层的控根盆的保水性只比红陶盆略好,浇水要勤些,双层的控根盆近似于粗陶盆的通透性。瓷盆只比塑料盆厚重些,可以缓滞外界温度变化对根系的刺激,因为底孔简单使其通透性远不如塑料盆,尤其是窄口深瓷盆非常不适合养肉,需用特殊垫层强化通透性。 用盆总的原则是:盆壁通透性要好、用浅盆舍深盆、用阔口盆舍收口盆、顾及到植物及环境安全。 2、配土 考虑到经济实惠,我的配土主要以粗粒珍珠岩、东北松针土、石渣,体积比大概是5:3:1,加少量木炭、活性炭、坚果壳。这种土的好处是通透性不错、有慢慢释放的腐殖酸等养分、轻重适中又很便宜,缺点是不耐久,会粉化板结,尽管不会太影响景天的健康,但是不如纯的粗颗粒土耐久,我的第一批景天是用的粗颗粒土,主要是过去养兰花的轻石、植金石、陶粒、绿沸石、筑路石渣、木炭等,粒径0.6至1.2公分为主,未加入泥炭或者松针土,这些盆土已经三年没有换过,现在状态仍然很好,这说明对于成株来说粗颗粒土是最好的选择。播种及育苗的用土,我主要用椰糠土、泥炭土、草炭土、蛭石、细珍珠岩、稻壳炭,基本是等比例混合。 若是不在乎盆土太重,不考虑筛选与搬运的体力,我觉得花岗岩风化石的碎屑是最好的景天用土,市面上的麦饭石实际上就是一种花岗岩,但是市面上很多麦饭石都是新鲜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渣,颗粒表面可以看到反光,这种新鲜岩石没有吸水透气作用、难以释放矿质营养、棱角锋利会减少土壤的孔隙度且不利于根系。我建议采用的是那种风化程度很高的花岗岩,很多地方都有,不用花钱就能弄到,可是很沉很沉很沉! 火山岩是很差的颗粒土,市面上的火山岩尽管空隙多而便宜,但是棱角尖锐,与植物根系极不亲和,作为铺面或者盆底垫层是可以考虑的,尽量不要把火山岩作为配土成份。 若是不考虑成本,植金石和绿沸石应该是最好的配土成份,全优。 东北松针土是优良的有机质植料,用于成株的话优于**泥炭,有更好的通透性、稳定性、抗腐败,但是南方的马尾松的松针土不同与此。鹿沼土与赤玉土,感觉一般,性价比不占优。 轻石,或者叫浮石,可以作为珍珠岩的替代物,质轻、通透、吸水、稳定不粉化。 木炭颗粒是极好的调节成份,全能,当然活性炭更好。 硅藻土看起来不错,但我怀疑它是不是物有所值,我也怀疑它与植物根系的亲和性。 3、浇水 我属于喜欢浇水型的,会根据季节、盆土的不同、植株的不同区别对待。非生长旺季时

种植多肉植物的步骤.doc

种植多肉植物的步骤 种植多肉植物的步骤 第一步:品种选择 多肉植物在种植前,应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种,同时,应考虑碰到个人的养植能力,选择较容易存活的品种。 建议选择品种:仙人掌科、伽蓝菜属、青锁龙属、瓦松属、石莲花属、沙漠玫瑰属、马齿苋属、吊灯花属、十二卷属、蓝松、星美人、桃美人等多种。 第二步:选盆 多肉植株的养植,应注重根系的通风性,因此建议选择红陶盆、瓦盆、塑料盆等多种。 在花盆的选择上,应注重花盆的大小、尺寸、深度、排水性能等多个方面,一般深度为10厘米以上即可,因此选盆时应本着宁小勿大,宁浅勿深的原则。因多肉植物的根系并不发达,一般的花盆已经可以满足植株的生长特性。 第三步:植料配置 多肉植物的种植,不可以与花卉植物培土方法一致,一般可选择以泥炭土、蛭石作为介质,也可加兑煤渣。

植料的配置,一般可按照2:4:4的比例,将菜园土、石沙、煤渣混合,同时也可加入适量有机肥、腐叶土、药渣等,能起到施肥的作用。 第四步:栽培 建议初次养护多肉植物时,可直接购买多肉盆栽,省略栽培步骤。 在上盆之前,应将购买的多肉植物剪根,将过于发达的根系、烂根修剪,修剪后,对伤口喷洒多菌灵药物,起到消毒作用,也能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在上盆时,首先在花盆中加入粗石子,后填土,主要可增强根系的透气需求,减少腐根可能,后直接上盆载种即可。 第五步:日常养护 关于浇水:浇水,是养花最重要的步骤,多肉植物的浇水频率明显较低,一般需要在土壤呈现出干燥的状态后浇水,并且浇水的时间应避开中午,多选择在清晨时分浇水。 关于施肥:多肉植物尽量降低使用复合肥的频率,一般遵循废物利用的方式,可以将豆渣、中药渣、鸡蛋壳、草木灰、骨粉灯光作为养肥主要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