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清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趋势愈发清晰,人类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能源系统是一个受政策、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次能源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各类能源发展将如何演进?有必要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研判,从而为油气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咨询以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以及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为研究对象,对2040年前全球和中国能源发展态势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判。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

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创新高、中美印是主要贡献力量

根据2019年6月11号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显示,按照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百万toe)计算,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4.9单位,相比于2017年13474.6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2018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为2.9%,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快增速。

图1:2008-201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单位:百万toe)

图2所示为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2018年能源消费增长的2.9%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对这一数据的贡献最大,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18年,美国的能源消费增长3.5%,相较于近期的历史平均水平,美国的增长令人惊叹,不同于以往十年的下行趋势,这一增速达近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图2:2018年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

引用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从能源消费的数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总计消费32.7亿toe,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增加到23.6%;美国消费23亿toe,印度消费8.1亿toe,位居

二、三位,俄罗斯消费7.2亿toe,排名第四,具体见表1。

表1: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情况

数据来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仍然是化石燃料

从所消耗的能源种类来看,石油、煤炭、天然气仍然是消费量最大的一次能源。2018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为4662.1单位,占比34%;煤炭消费量3309.4单位,占比24%;天然气消费量3772.1单位,占比27%;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分别为611.3单位、948.8单位和561.3单位,分别占比4%、7%和4%。

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2018年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仍然是化石能源。

图3: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二、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表现出许多新特征。在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的背景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平稳增长、总量增速创新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成效显著,清洁低碳成为结构调整的主力方向;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替代步伐加快。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已从保供给转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

1、能源消费总量平稳增长、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增长最为突出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消费增速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toe,同比增长3.3%,是自201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我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如图4所示。

图4:2008-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情况

煤炭消费持续增长。分行业看,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受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夏季高温天气减少及高基数等因素影响,煤电发电量增速明显放缓,2019年1-10月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为17.4亿吨,同比增长0.2%。

传统煤化工需求虽然偏弱,但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的突破以及一批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行,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整体呈现增长态势,1-10月达到2.5亿吨,同比增长1.5%。

在基建、房地产高基数增长支撑下,钢材市场需求保持较好水平,钢铁行业煤炭消费有所

增长,1-10月达到5.8亿吨,同比增长4.5%。

建材整体需求依旧乏力,但增幅高于2018年同期,1-10月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为4.0亿吨,同比增长2.7%。

此外,随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天然气及电力替代稳步推进,其他行业用煤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居民用煤下降明显。

随着取暖季的到来,煤炭迎来季节性消费高峰,虽然大气污染治理、非化石能源替代等对煤炭消费形成制约,但宏观经济发展总体趋稳,加上目前电厂库存水平偏低,后期补库需求较大,预计2019年四季度煤炭需求同比呈增加态势,全年煤炭消费平稳增长。

石油消费相对平稳,石油表观消费量增速与2017年同期持平,成品油消费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其中,汽油消费小幅增长,柴油消费保持平稳,煤油消费快速增长。

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在外需疲软、消费低迷、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步入低速增长模式,三大油品(汽油、柴油、煤油)走势分化明显。

1-11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0193万吨,同比增长1.5%,回落4.0个百分点。

分品种看,受乘用车市场低迷、新能源汽车、乙醇汽油的推广及高铁、轻轨、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多样化影响,汽油消费增速进一步放缓,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8%,回落4.3个百分点;在工业生产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速放缓、环保不断升级等因素影响下,与工业生产联系紧密的柴油消费依旧疲弱,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7%,回落4.1个百分点;受居民消费升级、经济增长转型等因素推动,民航客货运输量稳定增长,煤油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9年四季度,汽油消费进入相对淡季,加之乘用车继续维持低位增长,预计汽油消费增速呈小幅上涨;受工业生产和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工矿企业和建筑用油将有所减少,预计柴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综合来看,预计2019年四季度成品油消费低速增长,全年增速同比回落。

综合来看,预计2019年全年成品油消费低速增长,增速同比回落。

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2018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7.7%左右。除化工用气小幅上升外,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808亿

m3,增长422亿m3,创历史新高(图5)。

图5:2013-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情况

2019年在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的作用下,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不过受中美贸易摩擦、“煤改气”增量规模减小等因素影响,增速较前两年有

所放缓。

前三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呈现出“旺季较旺、淡季不淡”的特点,1-11月天然气消费量2735.0亿m3,同比增长9.0%,回落9.2个百分点。

其中,一季度天然气消费770亿m3,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天然气消费724亿m3,同比增长10.0%;三季度天然气消费742亿m3,同比增长11.0%。

一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较为旺盛,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处于供暖期,大量采暖“煤改气”项目运行拉动城市燃气和天然气发电的快速增长。

二、三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石油公司调整价格、夏季高温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进入全年用气高峰,各地防治大气污染、“煤改气”将进一步拉动用气需求,但受2018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预计2019年四季度全国天然气消费增幅继续收窄,全年天然气消费量约为3060亿m3,同比增长9.2%左右。

2、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9%,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1%,上升1.3个百分点(见图6)。其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到7.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2017年、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见表2。

图6:2013-2018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表2: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2018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量约32.0亿toe,同比增长约3.0%;工业消费的终端能源约20.9亿toe,同比增长1.4%;交通消费的终端能源约为5.3亿toe,同比增长约6.0%;建筑消费的终端能源约为5.8亿toe,同比增长约7.5%。

拉动终端能源消费增长的动力主要是建筑和交通,工业消费的终端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66.4%,同比下降约1%;建筑消费的终端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约0.6%。2017年、2018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如图7所示。

图7:2017年、2018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3、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18年,我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费同比下降3.0%。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0.5%,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0.7%,吨钢综合能耗下降3.3%,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

4.7%,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三、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世界能源消费展望

在面向2040年的展望中,国际各大能源研究机构预测结果显示,化石能源在能源需求中占比73%-78%,非化石能源占比22%-26%。IEA和OPEC对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几乎一致,BP对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更加乐观,EIA则更加看重化石能源占比。

具体到能源种类,各机构均认为:石油仍是最主要能源;天然气将超越煤炭占比;煤炭依旧占有相当份额,但随着世界向清洁能源过渡,将失去大量市场份额。

石油:化石能源中,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能源,石油在展望期内仍将继续发挥主体能源的作用。综合各机构的预测,到2040年石油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处在27%-31%的范围区间。

煤炭: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能源,展望期内煤炭仍将是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各机构的预测,到204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处在20%-22%的范围区间。

天然气:作为目前全球第三大能源,天然气在展望期内将取代煤炭,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能源。综合各机构的预测,到204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处在25%-26%的范围区间。

非化石能源:根据各机构的预测,到2040年核能在一次能源中占比约为4%-6%,可再生能源占比约为17%-22%。各机构在其主要分析情景中都调整增大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2、中国能源消费展望

我国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叠加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各国经济衰退风险隐忧频现等外部因素影响,能源消费总体上仍难有较大起色。综合判断,咨询认为2020-2040年我国能源消费仍将低位徘徊,增速同比有所回落。

1.煤炭消费增速趋缓。

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维持平稳增长,带动煤炭需求维持刚性消费。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国家治理大气环境、节能减排、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等,煤炭消费增速将有所下降。

一方面,伴随着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电力行业煤炭需求预计还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钢铁、建材及其他行业散煤消耗也将持续减少,而现代煤化工用煤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综合来看,预计2020-2040年煤炭消费增幅不大。

2.成品油消费低速增长,汽柴煤走势依然分化。

我国乘用车产销增长总体不容乐观,加之燃油效率提升、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及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油消费,预计2020年汽油消费量同比增长4.5%左右。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公路运输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转水路运输”“公路治理”“城市绿色配送行动”等政策持续推进影响,预计柴油消费整体依旧低迷。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飞机保有量、新建机场数量持续增加,航空周转量总体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拉动煤油消费以8%-10%的增速快速增长。

综合来看,2020-2040年成品油消费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模式。

3.天然气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增量来自城镇燃气。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约束日趋严格。2020年国家将持续推进环保政策,加强环保监管,各地仍面临较大环保压力,环保压力加之城镇天然气管道和用气人口显著增加,将推动天然气消费较快增长,主要增量来自居民、供热用气。

然而,工业燃料用气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燃气发电受制于发电成本等,短期依旧难以大幅改观。预计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360m3左右,同比增长8.5%左右,2020-2040年将保持这一速度稳步增长。

4.非化石能源利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总量仍然有限。

非化石能源是我国能源开发利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预计在2020-2040年该种类能源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

但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地热能、生物质能,或者是其他形式的非化石能源,都存在着比较大的能源利用限制,从而加大了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咨询研判该类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总量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有限。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清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趋势愈发清晰,人类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能源系统是一个受政策、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次能源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各类能源发展将如何演进?有必要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研判,从而为油气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咨询以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以及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为研究对象,对2040年前全球和中国能源发展态势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判。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 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创新高、中美印是主要贡献力量 根据2019年6月11号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显示,按照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百万toe)计算,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4.9单位,相比于2017年13474.6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2018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为2.9%,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快增速。 图1:2008-201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单位:百万toe) 图2所示为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2018年能源消费增长的2.9%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对这一数据的贡献最大,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18年,美国的能源消费增长3.5%,相较于近期的历史平均水平,美国的增长令人惊叹,不同于以往十年的下行趋势,这一增速达近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图2:2018年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 引用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从能源消费的数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总计消费32.7亿toe,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增加到23.6%;美国消费23亿toe,印度消费8.1亿toe,位居 二、三位,俄罗斯消费7.2亿toe,排名第四,具体见表1。 表1: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情况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一、消费趋势 美国国内能源消费比重排序依次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这5项能源为美国国内生产生活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动力。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最近的几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2007年达到峰值101.315Q Btu后,逐年下降到了2012年95Q Btu。美国国内能源生产总量在2007年至 2012年期间不断上升,但由于其国内能源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最终使得美国国内能源消费总量在此时间段内下降了6.13%。 美国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对能源的需求量各有偏重。根据2011年数据,交通运输业中石油是最大的能量供给来源,所占比重达到93%。

在工业生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平分秋色。美国的居民能源消耗已经完成了煤改气的变革,天然气在居民能源消耗量中占据绝对多数地位达76%。发电领域煤炭仍然是最大供应来源,但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也在迅速崛起,成为日后可取代煤炭的强劲对手。 制造业能源消耗数据表明2002至2010年制造业活动的能源消耗及能源强度(能源总耗/GDP)均有大幅下降 文献来源: Manufacturing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Show Large Reductions in Both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and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Manufacturing Activity between 2002 and 2010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制造业能源消费调查(MECS)的数据表明,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从2002年到2010年下降了17%(图1),而制造业同期产出总值仅下降3%。数据表明,单位产出值的所耗能源发生了显著下降。能源强度的大幅下降既反映出了能源效率的改善,同时也反映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

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 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 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50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DOC)

中国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不合理性、约束性凸显。形成原因涉及资源禀赋、电力结构与能源选择。存在问题体现在能源的资源、利用、缺口、体制四个方面。这一能源结构的优化,需要战略布局,也需要多项策略组合推进。 一我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1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85%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从2001年至今煤炭年产量和消费总量所占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1997~2006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表1 2001~2011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 表2 2001~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中叶的水平。我国能源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煤占的比例高,煤与油、气资源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恰好相反。以2009年为例,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仍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其中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4.8%,煤炭和天然气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9.4%和23.8%,核电占5.5%,水电占6.6%。发达国家一级能源消费结构中,油、气资源所占的比重更大。 二形成目前能源结构的原因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原因多样,主要有如下几个: 第一,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察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资源小国,主要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很低。2009年,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1%;天然气生产量为851.7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85%;国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储量的13.9%。我国原煤开采量居世界首位,2009年的煤炭产量为25.84亿吨。相对来说,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我国大量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使采煤成本比较低,煤炭的价格也比较低,这是煤成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主要来源的首要原因。 第二,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虽然近年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强调适当降低煤炭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比重,但煤炭所占比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提高,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为保障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大量火电厂不停地消耗煤炭资源,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有害物质。 第三,用煤成为最经济的能源选择。发展经济需要充足的能源,而能源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等没有计算在企业耗能的直接成本中,造成众多能源中,用煤的暂时经济性最高。 三我国能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阶段。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能源利用、能源缺口和能源体制四个方面。 (一)能源资源方面的问题 1、能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运输紧张。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对我国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均产生重大影响。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都是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问题。 2、人均能源拥有量少、人均消费水平低。 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

中国发电能源结构现状

中国发电能源结构现状 1.中国发电能源结构现状 2006年统计资料,全国发电设备总容量6.22亿kW。 ?火电装机容量4.8405亿kW,占总装机容量比重77.8%; ?水电装机容量1.2857亿kW,占总装机容量比重20.7%; ?核电装机容量893万kW,占总装机容量比重1.5%; ?新能源发电前景较好,相对滞后。 2006年统计资料,全国总发电量28344亿kW·h ?火电发电量23573亿kW·h,占全国发电量83.2%; ?水电发电量4167亿kW·h,占全国发电量14.7%; ?其他发电量604亿kW·h ,占全国发电量2.1%。 2.火力发电 ?原理:利用热能发电 ?能源:燃料(煤炭,石油或天然气) ?运行:稳定,启动时间长 ?综合效益:无 ?环境影响:负面 ?建设:规模小,周期短 ?投资:一次性投入小,运行费用高 ?单位电价:高 热电厂 3.水力发电 ?原理:集中水头和流量 ?能源:水体蕴藏的能量 ?运行:灵活,方便 ?综合效益:防洪、供水、旅游、渔业等 ?环境影响:正面,负面 ?建设:规模大,周期长 ?投资:一次性投入大,运行费用低 ?单位电价:低 中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和技术可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 ?经济可开发装机总容量为4.04亿千瓦,占世界总量的16.7%,居世界第一位。 ?2004年,水电总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占技术可开发总容量的28.6%; ?2006年,水总装机容量1.286亿千瓦,占技术可开发总容量的31.8%。 中国水资源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小水电资源丰富 ?2004年水利部核定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为1.28亿千瓦,占中国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总量的33.9%,居世界第一位。 ?小水电资源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占全国的67%,中部地区占17%,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仅占16%。 ?2003年,中国小水电总装机达到3120万千瓦,占可开发小水电资源量的24%。 我国水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1.94亿千瓦,占电力装机总容量的23.1%,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30%; ?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2.71亿千瓦,占电力装机总容量的28.6%,水能资源开发利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正在进行研究的热点项目,世界汽车大国如中国、日本、美国、 德国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内外科技实力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严峻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汽车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的必然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预计2015年的汽车保 有量将达到1.5亿辆,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更是将达到2亿辆以上。传统汽车在 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带动钢铁、机械加 工、电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一直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原始创新的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国家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汽车工业上实现“弯道超车”,才能有机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上一较高下。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 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上配置了两种动力系统,一般是在传统燃料的动力系统基础上 再匹配发电机、电动机等以电能为动力的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能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外部充电,即通过充电桩直接给汽车中的蓄电池充电。二是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将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回收,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三是采用前述两种方式的组合,既可以直接给蓄电池充电,也配有能量回收装置。 纯电动汽车,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该类汽车采用电能为唯一的动力来源,无需内燃机或其它动力装置。纯电动汽车只有电能一种动力来源,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尾气排放,也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干净”的汽车。纯电动汽车由于受续航里程、充电桩的数量及位置的影响,目前主

我国能源构成资料

我国能源构成:我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储量相当丰富,中国一次能源的探明储量和居世界的位次如下:煤炭探明储量1500Gt 位居世界第三石油探明储量7.0Gt 位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探明储量33300Gm^3位居世界第十六位水电探明储量0.68GkWh 位居世界第一。现已探明,我国煤炭占能源资源总储量的98%以上,而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小,不到2%,这是我国能源储量构成的最大特点。我国能源储量构成以煤为主,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能源 生产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基本格局,奠定了我国能源自给政策的基础。 我国能源的地区分布:我国能源分布广泛,但能源种类及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差异很大,表1列出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构成。由表1可见,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炭、水力、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区域,人均能源丰度较高,东北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储量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构成 能源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能源资源的构成% 地区能源合计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参源丰度tce/人 华北43.9 64 1.8 14.4 98.2 1.3 0.5 2680 东北 3.8 3.1 1.8 48.3 54.6 14.2 31.2 293 华东 6.0 6.5 4.4 18.2 72.9 22.5 4.6 141 中南 5.6 3.7 9.5 2.5 44.5 51.8 3.7 142 西南28.6 10.7 70.0 2.5 25.2 74.7 0.1 1218 西北12.1 12.0 12.5 14.0 66.7 31.3 2.0 1216 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20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达到22亿吨,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达到11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5003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2位。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使能源供应面临的压力逐渐加大。/十五0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中,我国国内资源的供给率平均为9316%,平均差率为614%,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614%、718%和713%。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和储采比水平低。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位、第12位、第22位和第1位。2000年,我国能源资源预测总量为4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4%。探明能源资源总量为823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预测资源总量的20%。截至2005年底,全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8亿吨,资源探明率为2513%。探明可采储量70亿吨,占探明储量的2711%。剩余可采储量为2419亿吨。如果没有新发现大型油田或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按 目前原油生产能力计算,只可继续开采14年,远低于世界原油41年的储采比水平。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同样匮乏。截至2005年底,已探明地质储量为61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1613%。探明可采储量约为3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为218万

关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 所在班级2012级工管(1)班 姓名金军霞 学号 20122057 日期2015年6月

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学院:工商管理班级:12工管(1)姓名:金军霞学号20122057 内容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案例通过对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人口增长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所建模型中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在各因素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能源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工业生产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初期,能源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速增长。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燃烧推动蒸汽机的普及,进而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石油的大量使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可见,经济增长和能源投入之间形成了一定互动关系,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增长又拉动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能源消费,一般这部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即体制性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这部分能源消费可变性较大,是引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 我国国民经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不组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源供需基本基本平衡状况,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煤炭过于求与石油的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拟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能源消费数据显示, 国民经济运行对煤的消 费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2000 —2001 年我国 煤炭的消费比重分别为69123 %和68184 %。目前, 我国硬煤消费量占世界硬煤消费总量的3116 % , 是 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 与煤炭的高消费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低水平 的油气消费量。2001 年我国油气消费量仅占世界消 费量的616 %和112 % , 而美国分别达到2515 %和2415 %。就国内能源消费结构, 2001 年油气的消费 比例分别为25126 %和2176 % , 而世界平均水平高达4016 %和2412 %[1 ] 。 一般而言,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能源消费水平就 越高。能源消费水平高意味着油气的消费在能源消费中占据较大的比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而达到经济发达水平的先例。近些年来, 一些欠发达且已实现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 包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亚洲四小龙均已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一些处于转轨阶段的国家,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也不同程度出现了能源优质化现象。112 油气资源体系中天然气的地位在上升 世界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预测, 到2025 年, 天 然气将取代石油, 成为全球通用的第一能源[2 ] 。从世界范围看, 天然气是一种储量相当丰富的资源, 2001 年初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64 万m3 , 按能量当量计算相当于世界的全部探明石油储量[3 ] 。更值得一提的是, 世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程度远比石油低, 过去10 年内全球所钻探的石油探井是天然气探 井的4 倍[4 ] 。 据经济学家预测, 未来20 年内我国国民经济仍 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GDP 年均增长率依然可维持 在710 %~810 %的水平, 国民经济运行的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为0145~0150 。其中, 煤炭消费弹性系数 约为013 , 石油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15 , 天然气消费 弹性系数为114~115 , 一次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15 ~016 。比较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发现, 在未来20 年乃至更长时期内,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天然气消费的高增长速度为特点, 天然气市场也会因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发育和成长。 发展LNG产业, 逐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一项 庞大的系统工程。然而这种转变必须有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煤是中国存储量最丰富和成本最低的能源, 如果转用天然气很多企业将面对成本上升的问题, 政府若无政策支持, LNG 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到抑制。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 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主要包括能源储存结构现状和消费结构现状。首先,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煤,其次以石油为辅,天然气,水电,风力,核电只占很少的比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量畏惧世界第一。而其中标准煤占据十万亿吨,可供利用的为10,,1996年,其产量为13,8吨,同样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国山西称为煤海之都也不住为奇了。 作为工业的水黄金,石油是中国的第二大能源,而且其比重在不断加大,1950年其原产石油占世界第27位,至1986年,达到了1.3亿吨,位居世界第5位。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不稳地因数。 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燃气体,天然气自然在今后的社会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蕴藏在地层内,无需加工,易于管道运输。所以我国就给局这一特点而实施了“西气东输”这一重大工程,它的储存量是二十四万亿吨,仅次于前苏联居世界第二,到1996年以开发了210亿立方米。 而正在开发的新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还不具有规模性,投入使用量很少,所以我国的能源储存结构可以归结为“富煤,贫油,少气” 而能源的储存也决定了其消费结构现状。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从第十个五年计划末的21.6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29.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6.5,,而另一份资料也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中,煤站67.7,,石油站22.7,,天然气站2.6,,而新能源只占7,,通过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比较突出,占主导地位,究其根本,煤的存量大,已然形成了已关的产业链,。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它对社会的发展乃至运作都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火力发电,炼钢,炼铁,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更他有密切联系,所以消费就大,而其他能源如石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071189516.html,2011年12月12日09:52电源在线网 导读: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 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ICTresearch,2011.08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

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现状: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主要涉及原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近年来原煤的消费比例接近70%,石油所占比例约20%,清洁能源的比例不足10%,天然气的消费比例不足5%。 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近年来, 虽然对水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所增加, 但是煤炭消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依然过高。印度的能源结构同样以煤炭为主, 但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较中国低, 为51.43% , 美国和日本的比例都还不到25%。 但是能源结构在这些年也呈改善趋势。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中国高度重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6年的69.4%,其他能源比重由27.8%上升到30.6%。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比重由4.0%提高到7.2%,石油和天然气有所增长。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明显,煤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比重由20.7%提高到49.6%,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特点: 1.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加速推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 2. 从能源供应角度,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而石油及天然气储量相对不足。煤炭资源 相对存量丰富,而且分布比较广泛,而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储量相对匮乏,我国石油产量总体水平增长较慢。2005 年,我国煤炭资源剩余可采储量约为1145 亿吨,约占全部已探明化石能源储存量的94%。2009 年,全国煤炭产量超过30 亿吨,约占到全部能源生产总量的76%比1978 年高出约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2 倍。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储量相对匮乏,我国石油产量总体水平增长较慢。据统计,改革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煤炭开采的安全、利用率、深加工的研发,石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煤层气等个别气体产业化建设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在20年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GDP翻2 番,能源消费翻1 番,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一 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8972.1 万t、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 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06 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9t, 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二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占主导地位,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以油气为发展趋势主流。落后的用煤方式、生产设备、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 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有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能源矿产人均探明储量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可以满足较长期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需要以国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才能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中国是世界能源大国, 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2、 能耗强度高,效率低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尽管在能源消耗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的落后技术和产品,现有的近400 亿m2建筑中, 99%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 ~30%。 3、结构不良,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决定了中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不论是火力发电还是工业用煤, 都会造成大量污染排放。SO2和CO2排放量分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