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顾客的要求。

适用于公司对设计和开发产品的控制。

2. 职责

2.1 技术科负责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2.2生产车间负责组织新产品的样机试制。

2.3 技术副经理负责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工作程序

3.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根据产品特点、设计的复杂程度在策划输出文件《设计开发计划书》中确定设计和开发活动的阶段划分,每一阶段的参加部门、人员及不同设计小组之间的职责、权限和分工、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完成时间等。设计和开发的阶段一般包括: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草图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工艺设计和样机试制等;

b) 规定在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需开展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参加部门、人员和评审方式;

c) 对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不同部门、小组之间的接口关系做出规定,明确职责分工和沟通方式;

d) 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受客观因素和设计变化的影响需对设计策

划输出文件进行补充、完善或细化。

3.2设计和开发输入

3.2.1技术科依据对产品的市场调研情况或合同、技术协议、法律法规、标准、以往类似设计中的有关信息等作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3.2.2技术科应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所依据的背景资料进行评审,并保留评审记录,以确保设计输入完整、准确、不至于自相矛盾。

3.3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针对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对设计和开发输出形成的文件应进行验证,并在使用前得到批准;

b) 设计输出应提供设计图纸、材料明细表或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

c)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包含或引用产品接受准则(合同、产品标准等);

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使用有重要影响的特性,如:安装、使用、搬运、维护、安全等。

3.4设计和开发评审

3.4.1技术科根据《设计开发计划书》中规定的评审点,对设计和开发的文件进行系统的评审,通过评审识别和发现设计或输入中的问题和遗漏,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

3.4.2评审的参加人员应包括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代表(如采购、工艺、质检),也包括该阶段的设计人员。必要时可聘请

专家参与评审。评审的结果及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应保留记录。

3.5设计和开发验证

3.5.1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目的是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技术科依据《设计开发计划书》中确定的验证点对设计和开发产品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及采取的措施应予以记录。

3.5.2验证的方法包括:

a) 变换方法计算;

b) 将新设计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

c) 进行试验和演示;

d) 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e) 采用平行设计加以验证。

3.5.3《设计开发计划书》中对验证时间、方法、人员、内容等应做出安排。必要时,可请顾客和第三方参与验证。

3.6设计和开发确认

3.6.1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技术科应依据《设计开发计划书》的要求对设计和开发产品进行确认。

3.6.2《设计开发计划书》中对确认的方式条件和确认的时间安排应做出明确的规定。

3.6.3可行时,确认应在产品交付之前完成(如按合同开发的产品)或在产品实施之前完成(如自行开发的产品批量生产前)。但如果

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全部确认不可能做到,则应最大限度地完成部分确认。如产品样机模拟试验或鉴定等。

3.6.4确认的结果及跟踪措施(包括设计更改或重新设计)应予以记录。

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3.7.1设计和开发更改包括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服务)和产品终止的整个寿命周期中;更改的原因涉及到顾客要求的更改,法律法规的变化引起的更改以及组织自身持续改进的需要而引起的更改。在进行设计更改前应得到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批准。

3.7.2为实现产品的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技术部门应注意识别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机会,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将可能导致设计更改:

a) 工艺分析中发现设计错误;

b) 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

c) 工艺条件发生变化;

d) 在试制、试验中发现设计错误;

e) 根据总体质量要求需要更改设计。

3.7.3对图样进行更改时,如涉及到图样目录、明细表和技术文件,必须同时进行更改。

3.7.4如更改对产品的影响程度较大时,应确定对更改进行评审,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如论证更改部分对产品其他部分及整体功能、性能的影响或由于设计缺陷造成设计更改可能涉及收回已交付的产品)。

3.7.5设计更改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必要措施应予以记录。

产品设计工作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工作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工作是指从明确设计任务起,在已确定产品结构进行技术设计和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总称。 第一章产品设计工作的类型和要求 第一条自行设计 自行设计是指本厂进行的新产品设计工作,在自行设计中,设计部门必须根据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较、验证,选择最佳方案。 第二条测绘设计 测绘设计是指对实物进行仿制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在确定实物后,测绘人员要广泛收集样机,样品的使用说明书及其它技术文件、资料、了解其结构和原设计思想,测绘的图样和实物一致。在测绘中对未弄清原设计思想的应先照搬,经验证确实原设计差错,经审批后方可修改。 第三条工厂化设计 工厂经设计是指本厂将专业设计单位或用户提供的产品设计图样进行必要的补充,使其成为适合本厂生产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图样,在工厂化时要弄清产品用途、性能和结构,对产品的材料、尺寸及其它技术要求,要逐一进行严格复核,对图样的设计进行标准化审查。 第四条老产品的修改设计 老产品的修改设计是指用中发生的问题和用户的意见以及本厂的实际需要,运用新技术对原设计进行改进,提高其性能。 第二章产品设计工作的程序 第五条方案设计 (一)编制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根据本厂产品发展规划和产品试制计划,合理选择新产品类型。 (二)技术任务内容: 1、设计产品总图,关键部件图和主要零件图,说明发展该产品的理由和依据。 2、确定新产品的设计特点和基本参数,提出产品的总布局和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

气系统等原理图。 3、在产品的结构、性能、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进行分析比较。 (三)编制技术任务书的要求: 1、应找出新产品成本技术关键,提出试验研究课题对产品进行定型和调研工作。 2、技术任务书应由总工程师或专业副总工程师下达,由设计部门指定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写。 第六条技术部门 (一)通过具体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实现技术任务书和其它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 (二)技术设计内容: 1、老产品的改进和完善 2、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3、外来图纸工厂化设计 4、工装模具设计 5、自制设备设计 6、其它由公司领导确认的设计 (三)技术设计的要求 由设计部门指定的产品项目负责人组织其它设计人员分工负责进行,技术设计由技术部门审定,必要时由总工程师或专业副总工程师组织工艺、生产、销售、供应、质检等部门进行会审。 第三章图纸设计 第七条图纸是技术设计的具体化,是产品设计的最后阶段,其主要任务是,绘制加工和装配用全部图样和编制全部设计文件和制订技术条件。 第八条图纸设计内容 (一)绘制文件总装图纸,部件装配图,全部零件图和包装图; (二)绘制文件目录,图样目录,汇编专用件,标准件,外购件和通用件汇总表和有关材料明细; (三)编写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产品出厂的装箱单、装箱目录、合格证书、

产品设计实例说明

産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作者:陳文龍浩漢産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開發流程: 由於一般的廠商普遍對於生産品質管制與研發技術相當地重視,加上資訊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類商品在性能與品質上的差異已逐漸地縮小,雖然工業設計的基本觀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機能",但面對市場商品的多元競爭壓力,工業設計更需從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將市場的競爭與需求轉換成産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費者的附加價值”-扮演著創造新價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臺灣在産品設計上的策略所強調的便是Inn value! 一個新産品的在設計開發,大概可分爲三個階段即“問題概念化,概念視覺化,設計商品化”。 對企業而言在展開工作時,會將內部各機能別的單位與專業人員整合起來,委外設計時,企業外部的設計公司則會扮演其中某一環節的工作角色以發揮其功能,不論是在企業內進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開,各部門,組織間的溝通與相互的專業尊重,將會是執行的重點與關鍵,現以案例-電冰箱的設計流程來加以說明。 Concept Definition 問題概念化: 首先針對將要設計發展的産品作全盤性的瞭解,透過資訊收集與市場調查的方法,去探詢市場上同類産品的競爭態勢,銷售狀況及消費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習慣,使用後的抱怨點與對新功能潛在的需求)還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評估後得加上公司發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劃出新産品的整體“概念”! 這樣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來作敍述,會將“市場定位”,“目標客層” ,“商品的訴求”,“性能的特色”與“售價定位”作定義式的條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過程是需要資訊,經驗與轉換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將資訊情報轉換産生市場上有意義的創意方向!通常我們會舉行Focus Group群體座談會,針對現有競爭的産品與及將推出市場的設計概念提案,與顧客直接面談,將消費者的需求作瞭解與澄清,並對設計方向提供建議與決策的依據! 由於網路與資訊系統的快速發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場相關的資訊,對於所有的廠商與設計公司來說,機會成本與資訊的涵蓋面都會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組成的設計開發團隊,各有其企業文化及産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決策的主管其專長,喜愛與品味也不會相同,再加上每一個設計開發團隊的創意活力不會相當,所以解讀推研出來的概念與方向必然不同! 這個階段的工作不應該是由某一個部門完全來負責與執行,而不去與其他專業別進行溝通互動;因爲從創意管理的觀點來看,有時小小的相互觸動有可能會透過反饋的作用而擴大效益,轉化成突破性的機會! 圖1:舉行市場調研,透過Focus Group群體座談會來收集消費者的資訊。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以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宗旨,对本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有效控制,更好的满足市场、顾客的需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技术、采购、生产、检验、包装、仓储等各阶段和部门。 3.职责 3.1 相关部门完成有关产品更改信息的收集并向总经办传递。 3.2 技术部组织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更改,并形成文件,保持记录。 3.3 相关部门负责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 3.4 技术部项目责任人负责推进变更进度及归档、保存更改的文件。 4.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更改时机 4.1.1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经过评审和批准的阶段输出要求更改。 4.1.2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纠正预防措施要求更改。 4.1.3 顾客要求更改或产品功能、性能要求更改。 4.1.4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更改。 4.2 设计和开发更改过程 4.2.1 设计初期方案设计、评审更改,

包含功能布置、外观尺寸等细节修改和调整更改。 4.2.2 结构设计、评审及相关意见更改。 4.2.3 模具厂家对开模数据及相关处理工序及工艺的意见更改。 4.2.4 试制、装配及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产生的问题及意见更改。 4.2.5 规格及标准的更改,因顾客特殊需求或因技术、市场趋势,对现有产品或正在开发产品的规格及标准提出更改。 4.2.6 其他产品相关的问题更改。 5.变更流程权责单位流程图简要说明使用表单各单位/部门 NG 变更提出①效果图细节更改②结构设计更改③生产工艺更改等《变更通知单》技术部 OK NG 初步核实接受相关单位变更并对提出的变更进行初步确认和核实《变更通知单》总经办审核 OK 对更改过程、需要费用及结果确认《变更通知单》技术部发放①对无法更改的变更申请退回申请单位②确认可以更改的内部联络单通知变更并跟踪相关实施进展③按项目进行相关变更汇总《变更通知单》技术部 NG 变更资料归档对更改资料进行分类、留档《变更通知单》相关部门 OK NG 执行对确认后的变更申请单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并执行到位《变更通知单》技术部 NG 验证、测试 OK 相关部门执行变更后的产品进行实际检测,判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相关检测报告》总经办 OK 验收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最终的验收审核《变更通知单》结束 6.使用表单 6.1 变更通知单.xls 编制审核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顾客的要求。 适用于公司对设计和开发产品的控制。 2. 职责 2.1 技术科负责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2.2生产车间负责组织新产品的样机试制。 2.3 技术副经理负责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工作程序 3.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根据产品特点、设计的复杂程度在策划输出文件《设计开发计划书》中确定设计和开发活动的阶段划分,每一阶段的参加部门、人员及不同设计小组之间的职责、权限和分工、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完成时间等。设计和开发的阶段一般包括: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草图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工艺设计和样机试制等; b) 规定在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需开展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参加部门、人员和评审方式; c) 对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不同部门、小组之间的接口关系做出规定,明确职责分工和沟通方式; d) 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受客观因素和设计变化的影响需对设计策

划输出文件进行补充、完善或细化。 3.2设计和开发输入 3.2.1技术科依据对产品的市场调研情况或合同、技术协议、法律法规、标准、以往类似设计中的有关信息等作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3.2.2技术科应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所依据的背景资料进行评审,并保留评审记录,以确保设计输入完整、准确、不至于自相矛盾。 3.3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针对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对设计和开发输出形成的文件应进行验证,并在使用前得到批准; b) 设计输出应提供设计图纸、材料明细表或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 c)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包含或引用产品接受准则(合同、产品标准等); 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使用有重要影响的特性,如:安装、使用、搬运、维护、安全等。 3.4设计和开发评审 3.4.1技术科根据《设计开发计划书》中规定的评审点,对设计和开发的文件进行系统的评审,通过评审识别和发现设计或输入中的问题和遗漏,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 3.4.2评审的参加人员应包括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代表(如采购、工艺、质检),也包括该阶段的设计人员。必要时可聘请

产品设计基本流程

产品设计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流程时常被大家关注,合理的过程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在大家把产品的功能和特性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开发和项目的管理至关重要,而产品的设计却往往被忽视,开发团队会为了那些晦涩难懂、令人费解的功能而夸夸其谈,复杂的产品特性通常会迫使产品团队放弃优雅简洁的设计,用户体验永远是可能是项目过程中最不重要的环节。如果你和你的团队希望重视产品的设计,就应该首先从团队架构和项目流程上来进行改造,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优先、用户至上。当然技术团队和产品开发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你需要将设计和开发的流程无缝的整合起来。 下面的团队架构和流程应该适用于各种产品、软件和网站的设计(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者不同的看法,可以直接留言或者邮件给我) 产品设计团队的六种逻辑角色 你也许不需要六个人来组成团队,但每个人的职能必须清晰。《》中关于“团队组织”的建议值得参考,他告诉你了在这个快速的软件开发时代如何去组建一个高效的产品团队。 业务负责人() 通常是你的、产品最初的策划人或者是整个产品的业务主管,他们会分析产品的市场、定位客户、定义品牌、提出想法,同时拿定主意,产品团队里面的万金油产品经理() 对产品负责的人,产品主管,他们会提出概念、收集确定需求、制定计划、控制进度并保障产品质量。在很多团队里面“业务负责人”和“产品经理”通常是同一个人。 产品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工业设计)(信息架构设计)。将这三种职能混合起来,因为他们并不能孤立存在,我们统称为产品设计。他们决定产品的所有功能细节,配合产品经理制作产品原型,与视觉设计师和用户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产品的详细设计。产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产品功能说明文档将由他们来跟踪完善。 视觉设计() 产品团队中最有艺术细胞的人,他们完成产品的外观和界面设计,是否好看由他们说了算,他们作为产品团队的艺术设计权威指导。 用户研究() 最接近用户并了解用户的人(不需要技术高手或者是逻辑人),他们从产品的原型阶段就介入,配合产品设计师们做典型用户分析和用户目标分析,并对原型进行可用性测试,并制定最终的可用性测试计划。在很多产品团队里面,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和用户研究通常会由一到两个人来担任,设计师会做用户研究,视觉设计是会做信息架构分析。 产品开发() 产品团队中的技术开发人员,网页制作或者程序开发,他们是产品的最终实现者,他们开发并进行单元测试,控制产品的最终品质。 产品从设计到发布的六个阶段 产品开发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整个产品设计环节的最终实现部分,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它是一个把理想变成现实的神秘阶段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为规范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级供热机组扩建工程(以下简称“三期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工作,使设计变更工作严格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依据、适用范围 2.1本制度主要依据是《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建工程设计变更管理(A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程序》。 2.2本制度适用于三期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全过程管理。 3.规定 3.1施工图是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图设计及变更文件全面负责。 3.2设计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深度和程序进行施工图设计,并要贯彻落实下列文件内容: a)可研、初步设计、司令图设计审查意见及各种专题报告审查、

审批意见。 b)批准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 c)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制度、批复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纪要。 3.3开工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必须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并会同施工承包商按施工图纸会审制度进行图纸会审,会审发现的问题,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 3.4所有的变更必须由设计单位编制变更单(必须附投资预算增减表),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审批,并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文件。 3.5各参建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建设,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变更严格按本制度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3.6凡违背了3.2条中所列的施工图设计依据性文件、初步设计中漏概算的项目及施工期间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的任何变动、补充都属于变更。为方便管理划分为:重大变更、较大变更、一般变更和小型设计变更四类,实行分类管理。设计变更的范围及进行变更的条件为: 3.6.1对设计图纸深度和内容的修改和补充;设计图纸有差错。 3.6.2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或设计条件有变化。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度(最终版)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度 (最终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产品设计开发组织 (2) 第三章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3) 第一节设计管理 (3) 第二节打样管理 (5) 第三节设计评审 (5) 第四节设计确认与更改 (6) 第五节新材料试验 (7) 第六节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档案管理 (7) 第四章附则 (8) 附件1 打样品质跟踪表 (9) 附件2 菲林输出审批单 (10) 附件3 菲林检查报告单 (11) 附件4 菲林修改审批单 (12) 附件5 打样通知单 (13) 附件6 打样材料请购单 (14) 附件7 购物申请单 (15) 附件8 新材料试验报告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的效率,规范对设计开发过程的管理,确保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期望。特制定《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中心对产品设计开发管理过程中的设计、改版、菲林输出、产品打样、设计评审、新材料试验、设计文档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产品设计开发组织 第三条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的组织包括公司技术委员会、技术总监、产品开发部、工艺工程部等组织和岗位,参与部门包括营销中心、物控部、印刷制造部、印刷品质部等。 第四条公司技术委员会是公司负责产品决策的高层领导小组,其职责如下:(一)政策性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定、修改各种规章制度; (二)建立产品设计的接受标准和评价标准; (三)负责产品设计的最终评审。 第五条营销中心业务人员负责与客户的联络沟通,跟单组负责打样全过程的跟踪。 第六条技术总监负责监督和推进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进行。 第七条技术中心产品开发部负责新产品设计、改版,菲林输出、打样效果跟踪;工艺工程部负责打样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跟踪。 第八条印刷制造部负责打样全过程的生产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技巧性调节,并如实记录并填写《打样工艺参数记录表》。 第九条印刷品质部负责打样产品的验证。 第十条物控部负责所需原、辅材料的采购和供应。 第十一条需要时,技术总监指定项目组组长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项目组成员按项目组组长的要求执行新产品开发工作。

产品设计主要工作流程图

标准的产品设计工作流程 每个产品团队都会有自己的工作流程,无论这个工作流程是否最高效、是否体现最大价值,但是我认为只要这个流程能够为实现工作目标提供过程的保障就可以算是好的流程。对于流程本身而言,可以因团队不同或工作任务不同而有差异。一个成熟度的产品团队可以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轻松适应任务的变化,也就是说能够依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调整对应工作的流程。也只有这种团队才能正真体现最大的价值,称得上是一个敏捷的、能快速响应变化的团队。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以前做产品设计时的团队工作流程。我总结为是一个相对normal的流程。大多时候,一个PM,一个美工,一两个写Html的工程师就足够了。 如下图所示: 工作流程包括: ? 当产品经理做好了产品的需求分析和功能实现批次计划后,开始计划产品迭代过程。? PM做好产品的线框设计,交给前端工程师(Front-End); ? 前端工程师开始依照产品经理的线框做HTML开发,同时要肩负一些交互设计工作,比如,导航,搜索,查询,弹出页面或层设计,menu等; ? 同时,美工开始依照线框,做页面的视觉设计,比如,色彩,按钮,logo,icon等;

? 当HTML和美工设计都ok了,就可以交给Javaer、PHPer等做前后台整合了; ? 然后是产品的一系列测试,包括可用性测试,功能性测试,性能压力测试,产品集成测试,发布测试等。 然而,随着产品精细化设计的要求,特别是web2.0的一些标准逐步引入到产品设计畴。以注重用户体验,注重以人与系统的交互为设计重点,崇尚简约和适度的设计理念被提出来,并逐渐引领了产品设计的主流思想。 在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体现web2.0的UE设计元素,实现产品设计的工作精细化,我们逐步优化了新的产品标准工作流程,并定义了产品工作流程的标准输出成果。 如下图所示: 新的产品设计团队标准工作流程被划分为两个领域: 1、产品功能设计领域; 2、产品视觉交互设计领域; 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把产品不再仅仅看作一个由代码构成的系统,而更是一组由用户行为构成的服务集合。从系统角度来看设计更看重的是功能,而从服务角度来看设计更看重的是体验,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条线去关注产品的功能设计,一条线去关注产品的体验设计。

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产品研发管理 第一节 产品研发岗位职责 一、研发经理岗位职责 产品研发经理的主要职责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其具体职责如表4-1所示。 表4-1 研发经理岗位职责 1.工作规划 (1)负责制定与企业产品研发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经领导审批后执行 (2)根据企业总体规划和生产经营需要,制订新产品研发计划 (3)根据企业发展计划以及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确定新产品研发方向 2.研发过程管理 (1)研究新产品技术方向,组织新产品设计、试制、改进等系列工作 (2)对新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发立项申请 (3)制定产品研发费用预算及实施成本控制 (4)根据研发计划合理分配任务 3.研发结果评估 (1)组织产品研发成果的鉴定和评审 (2)分析总结研发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制订并执行工作改进计划 4.其他工作 (1)指导、监督、培训、考核下属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2)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新品研发组长岗位职责 新品研发组长在研发部研发经理的指导下,协助制订产品研发计划,开展产品研发工作。其具体职责如表4-2所示。 表4-2 新品研发组长岗位职责 1.基本职责 (1)严格执行与研发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2)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工作大项 工作细化 工作大项 工作细化

2.参与产品研发(1)了解行业市场信息,做好新产品的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准备(2)参与新产品的试制,做好试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指导、帮助生产人员进行新产品生产 (4)参与新产品的上市推广工作,协助推广新产品 (5)参与新产品的评审工作 3.编制报告 (1)编写新产品研发和老产品改进工作报告 (2)定期向产品研发经理提供新产品开发报告和完整的新产品技术资料三、产品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产品设计工程师主要负责产品设计规划工作,并对设计进行全程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其具体职责如表4-3所示。 表4-3 产品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1.制定设计规范及规划(1)负责研究和优化所管理业务的工作流程,编制相关的工作标准(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设计技术任务书等设计文件 (3)负责相关产品或项目的设计规划工作,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2.设计过程控制(1)编制并实施设计进度计划,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2)参与设计图纸的校核、评审及审批,并提供专业意见 (3)控制设计过程中的质量与成本,确保设计工作并能按计划圆满完成(4)指导相关人员的设计工作,明确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组织召开设计专业例会,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设计人员培训负责所辖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4.其他职责 (1)协助有关人员将设计转变为产品的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意见 (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工作大项工作细化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设计开发流程:由于一般的厂商普遍对于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信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 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 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 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 念化,概念可视化,设计商品化”。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 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 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 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 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 全盘性的了解,透过信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 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后 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后 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这样的 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商 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概念的 形成的过程是需要信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信息情报转换 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0534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规范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 级供热机组扩建工程(以下简称“三期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工作,使设计变更工作严格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依据、适用范围 2.1本制度主要依据是《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建工程设计变更管理(A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程序》。 2.2本制度适用于三期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全过程管理。

3.规定 3.1施工图是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图设计及变更文件全面负责。 3.2设计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深度和程序进行施工图设计,并要贯彻落实下列文件内容: a)可研、初步设计、司令图设计审查意见及各种专题报告审查、审批意见。 b)批准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 c)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制度、批复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纪要。 3.3开工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必须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并会同施工承包商按施工图纸会审制度进行图纸会审,会审发现的问题,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 3.4所有的变更必须由设计单位编制变更单(必

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制度

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制度1 ········有限公司企业制度 设计和开发管理制度 2007-12-01发布2007-12-30实施 xxx有限公司企业制度 设计和开发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所有设计和开发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对全公司设计和开发的管理。 2、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3、内容 3.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3.1.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包括: 3.1.1.1销售部与顾客签订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根据总经理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评审表》,技术副总下达《设计开

发任务书》,并收集与新产品有关的技术资料。 3.1.1.2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项目建议书》,报技术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相关背景资料在技术部保留。 3.1.1.3技术部综合各方面信息和技术革新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技术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技术副总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技术部组织实施。 3.1.2 技术副总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和《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 3.1.2.1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3.1.2.2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过渡要求和配合部门; 3.1.2.3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信息、设施、财力保证等及其他相关内容。3.1.3 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 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3.1.4 设计和开发不同组别之间的接口管理 设计开发的不同组别可能涉及到公司不同职能或不同层次,也可能涉及到公司外部。 3.2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修订版

產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设计开发流程: 由於一般的厂商普遍对於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资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 "-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 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

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资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後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後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资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资讯情报转换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产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依据! 由於网路与资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信息,对於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资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组成的设计开发团队,各有其企业文化及产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决策的主管其专长,喜爱与品味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每一个设计开发团队的创意活力不会相当,所以解读推研出来的概念与方向必然不同!

包装设计变更管理制度.doc

包装设计变更管理制度1 更改全过程。 3.责任人:采购部、销售部、技术部、质量管理部。 4.内容 4.1包装设计变更申请。 申请部门负责书面说明变更内容及原因(内容包括:包装变更的需求,变更前包材库存情况,拟变更的时间,包装变更样稿的情况)并填写《包装设计变更申请表》交申请部门经理批准。 4.2 包装设计变更审批。 1.申请部门副总审批; 2.质量部对变更可行性进行审批; 3.技术部副总对变更进行确认。 4.3 包装变更确认。 1.技术部确认设计符合性,制定变更的要求及标准,如需第三方进行设计则 由采购部负责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实施,设计完成的样稿经技术部对设计的内容进行确认,并交由需求部门对样稿进行最终选择确认。 2.质量部对样稿的内容进行核对审核。

3.涉及到包装尺寸变更的应由技术部负责对样稿进行小试确认(所属车间配合完 成)。 4.4 包装设计变更通知、培训 1.技术部制定完成图纸和检验标准及规范。 2.质量部核准; 3.仓库和销售对原有的包装提出书面处理意见,需销毁的仓库进行销毁,质量部进行监督销毁。 5 .包装设计变更流程图 6.文件变更历史 文件编号:QA-SMP-00-061 包装设计变更申请表 备注:变更需求申请部门需详细说明变更原因及要求。 包装线组员规章制度1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教育员工遵守国家法规和政令,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正常工作程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的制订原则是: 1.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2.不与工资奖金挂钩,但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各包装线组员 第四条本制度由公司生产部负责贯彻并督察实施情况。 第五条包装线组员的奖励分为“记大功”、“记功”、“嘉奖”。 (一)组员有下情况之一者,可予“记大功” 1. 对所从事工作有重大革新,提出具体方案,经实行确有成效者 2. 适时消灭意外事件,或重大变故,使公司免遭严重损害者。 3.对于舞弊或有危害公司权益的事情,能事先揭发、制止者。 4. 品行端正,遵守规章、指导,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堪为全体员 工楷模者

【精品推荐】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 WJ/YF-01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设计文件的格式 文字内容和表格形式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2008.8.7发布2008.8.7实施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1~3 2.设计文件的格式……………………………………………………………………………………4~7 3.文字内容和表格形式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8~18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 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依据标准SJ/T 207.1—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1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1.基本概念和编制原则 1.1设计文件规定了产品的组成、型式、结构尺寸、原理以及在制造、验收、使用、维护和修理时所必需的技术数据和说明。是产品研究、设计、试制与生产实践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一种技术资料;也是组织生产和使用产品的基本依据。 1.2 编制设计文件时,其内容和组成应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继承程度、生产批量、组织生产方式,以及试制与生产等特点区别对待。在满足组织生产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编制所需的设计文件。 1.3产品设计文件应准确、清晰,设计文件之间应协调。设计文件的编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2.产品分级 2.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按其结构特征及用途,分成等级。 级的名称及其相应代号为: 零件-7、8; 部件-5、6; 整件-4; 根据产品的分级,设计文件采用分类编号。其方法依据标准SJ/T 207.4—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编号。 2.2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以下统称“产品”)见表1。 3.设计文件的分类 3.1设计文件按其表达的内容分为三种。见表2。

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设计流程图

每个产品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可行性评估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程序部 需沟通人员:销售部 当产品经理确定基本的思路后,会先会跟我们沟通,并说明这个产品的思路、受众及一些自己的想法.接着会拿来一个结构图来和我们探讨实现方面的可行性。我们也会准备相关资料与其进行沟通,主要会从数据报告、功能性及可行性三方面下手,在探讨的同时会指出功能或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这步一定得仔细,UI、UE深入探讨并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实现的细节,待框架打好后,出好的产品很容易.但如果在可行性评估上出现隐患,余下的其它工作也将会遇到诸多问题。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 ?数据报告 通过99Click、Netratings、Counter三套系统来进行数据收集,并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相应的问题。 ?功能性 站在用户角度上,对方案的结构及功能性进行评估,提出并解决操作上的 问题。 ?可行性 每个产品初期都是感性的,但在不能保证每个功能都能按原有思路进行实现,具体还需要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探讨、碰撞后形成最终的产品思路。 二产品原型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 需沟通人员:程序部、销售部 在产品原型方面,主要指的是黑白稿或线稿,除了颜色基本采用黑白的形式,最终出的产品原型将会和实际产品没区别。这个环节会拟定出产品页面的宽度, 广告的形式,导航基本样式,各容的区域的表现形式等… 当经过可行性评估阶段后,产品经理的思路和自己也基本达成共识,接下来将进行原型设计,我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来实现: 1) 纸稿

一般情况下结构图都是采用word文档描绘,我选择笔和纸的方式,主要还是比较方便、易修改,有任何突发的思路只需要擦一下,就可以直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由于之前的讨论没有实物参照,在这个环节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2) 线稿、黑白稿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对设计变更的提出、审批及费用审核等进行规范,控制风险,提高效率。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其下属产业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进行的所有相关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工作。 3.设计变更的定义与分类 设计变更:指按公司内部设计成果评审程序确认的施工图后,凡涉及到施工图纸内容和产品技术要求的变化(不包括承包商深化设计内容),称为“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分两类: 第一类设计变更:产品标准、功能布局、设计效果、面积指标以及在销售、招商过程中因客户要求提出的设计变更。 第二类设计变更: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包含设计失误引起的变更(如功能不完善、有安全隐患、不满足验收要求等),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符、无法实施而需进行的设计变更等。 4.原则 权力限制原则:对设计变更管理实行严格的权限规定,不在权限范围之内的签字一律无效。 严格控制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本着重视前期设计,减少项目建设过程设计变更的发生。 事实清晰原则:办理的设计变更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应明确费用的增减。 时效性原则:设计变更的办理应符合本制度约定的办理时间期限的要求。 5.设计变更审批流程 设计变更的提出 第一类设计变更,由设计部牵头组织工程部、项目部、成本部、开发部、分管领导及营销、商管等部门论证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第二类设计变更,由项目部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设计变更的审批流程 根据工程设计变更类型,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项目部应对变更涉及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返工情况,工期影响等情况进行描述和判断。 设计部对涉及到产品方案设计或产品标准化的重大变更提出明确的意见。 营销管理部对是否影响销售承诺进行判断,若影响销售承诺,则先提交法务人员就法律风险进行审核。营销管理部在确认设计变更后,应及时根据销售合同将变更告知客

设计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序号内容页次一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1 二各级设计人员的岗位质责--------------------- 4 三对合作设计项目质量评审管理办法--------------------- 9 四对设计室设计项目质量评审管理办法--------------------- 11 五对审图意见回复单管理规定--------------------- 15 六设计文件更改管理制度--------------------- 16 附件一《关于图纸修改的统一规定》--------------------- 18 附件二《关于设计变更的统一规定》--------------------- 20 七设计文件质量评定管理规定--------------------- 21 八设计文件资料归档管理制度--------------------- 23 九设计质量抽查管理办法--------------------- 26 十设计工作程序(未完成)--------------------- 28 一、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1.总则 1.1 为提高我院的设计管理水平和设计产品质量,强化对国家和地 方颁布的各项法令、法规、设计规X、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及条款等实施的执行力度,规X各阶段对设计产品质量运行机制的管理,使设计、校审至产品输出的设计过程形成规X化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设计人员对各阶段完成设计产品质量的评审

要求。 2.设计管理流程 2.1 院经营部负责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技术委员会,对拟建工 程设计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技术评估。 2.2.院技术委员会对拟建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做出技术评估结论。2. 3.签定涵盖设计项目工程编号的设计合同。 2.4.院经营部下达工程设计项目任务书。 2.5.组建设计项目组,确定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人选。 2.6.项目启动介绍会。 2.7.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工程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和设计进度计划。 2.8.总工办负责实施对设计项目各阶段设计进度计划的动态检查和 调剂。(特别提示:设计中若有设计项目延误或需要紧急放行及提前分段出图之要求的,项目负责人应在事前的进度计划中做好防备预案,并及时调整设计进度计划表,同时应填写设计项目延误或紧急放行的申请,经设计负责人签字后,总工办将依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对该设计项目适度予以提前放行)。 2.9.设计人对设计项目各阶段的设计文本和设计图纸内容完成设计 自校。 2.10.通过对校(审)意见卡内容的修改,完成设计签属后,总工办 盖章发图,项目负责人交建设方送审图公司审图。 2.11.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对审图公司意见进行修改和回复。

完整的新产品设计流程图

完整的新产品设计流程图 现在一些公司的需求还停留在视觉设计上,随着行业的发展,交互设计、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我们整理了较为完整的新产品设计流程图,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关键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我们将在六个阶段根据需要提供产品物。 第一阶段:基础调研 竞争产品分析 寻找市场上的竞争产品,挑选若干代表性产品进行解剖分析。整理竞争产品的功能规格,分析规格代表的需求,用户资料和用户目标;分析竞争产品的

功能结构和交互设计,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解释其优缺点及其原因,成为我们产品设计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领域调研 结合上述分析基础和资料,纵观领域竞争格局、市场状况,利用网络论坛、关键字搜索、访谈等各种手段获得更多用户反馈、观点、前瞻性需求。 产出物:对比分析文档和领域调研报告 第二阶段:产品分析 产品定位 分析产品推出的意义和重点关注的方面,执行性评估,明确列出产品定位,通过讨论修缮取得决策层的认可; 用户定位及分析: 结合竞争产品的分析资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获得对目标用户在概念层面的认识;通过用户调研手段(如观察、访谈, 焦点小组等), 了解用户及其使用场景,包括用户心理行为模式,为后继设计提供良好基础。 产品概述 以最简短的文字,向用户清晰、重点突出的介绍产品; 功能需求规格整理 归纳关键功能,结合竞争产品规格整理的认识,从逻辑上梳理需求规格,重在逻辑关系清楚、组织和层级关系清晰。划定项目(设计和研发)工作内容; 产出物:用户分析文档和产品概述、功能规格列表 第三阶段:交互设计(功能结构和交互流程设计) 产品概念模型分析 从产品功能逻辑入手,结合相关产品使用经验和对竞争产品的认识,及对用户的理解,设计概念模型,成为产品设计的基础框架; 功能结构图 在产品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丰富交互各部分,并清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 使用场景分析 模拟典型用户执行关键功能达到其目标的使用场景; 交互流程分析 模拟在上述产品框架之中,用户使用场景的关键操作过程(即鼠标点击步骤和屏幕引导路径);推敲调整,使其以最高效的方式交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