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肺部感染,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容易患肺炎。

二、心力衰竭。心衰和感染往往同时存在、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病危。需控制心衰,同时使用抗生素(以抗球菌感染为主),并提供低流量的吸氧(防止肺泡破裂);急性心衰需强心、利尿、扩血管,慢性心衰可使用强心中药参桂胶囊。

三、心内膜炎,指心脏的内膜,瓣膜或血管内膜的炎症,由于长期受到血流的冲击,会造内膜粗糙,并形成赘生物,致病菌在赘生物中繁殖,又把细菌、毒素释放到血液中,患儿可出现败血症,肝脾肿大,心功能不全,有时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塞,如皮肤出血点,肺栓塞、偏瘫等。

四、晚期形成了肺动脉高压,由于病情延误,时间长了以后就造成肺动脉高压,也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肺动脉高压一般分为可逆性的和不可逆性的,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手术以后高压可以降下来。不可逆性的叫做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如肺动脉压力不断升高超过体循环压力,则会产生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患儿出现青紫,即使做了手术,肺部已经形成病理性改变,肺小动脉已经关闭了,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了。

五、缺氧发作,约20%-70%患儿有缺氧发作史,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呼吸急促困难,紫绀明显加重,重症发生昏厥,抽搐,因严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死亡。缺氧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常能自然缓解,但可经常发作。

六、脑血栓和脑脓肿为法乐四联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法乐四联征患儿长期缺氧,紫绀,因而红细胞增多,血球压积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缓慢,为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创造条件,如继发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于脑组织缺氧,脑组织软化,引起细菌感染形成脑脓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

传统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2)左向右分流组(潜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3)右向左分流组(青紫型)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Silber分类法

以病理变化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组。(1)单纯心血管间交通包括心房水平分流(如房间隔缺损、Lutembacher综合征、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单心房、三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主肺动脉隔缺损。(2)心脏瓣膜畸形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爱勃斯坦(Ebstein)畸形及二尖瓣关闭不全。(3)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缩窄,假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畸形,永存动脉干,主动脉窦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脉畸形起源于主动脉,原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狭窄及永存左上腔静脉。(4)复合畸形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血管转位,单心室,三尖瓣闭锁及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完整室间隔。(5)立体构相异常(spatial abnormalities)包括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dextrocardia withsinus inversus),单纯右位心(isolateddextrocardia),中位心(mesocardia)及左位心(levocardia)。(6)心律失常包括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束支传导阻滞,致命性家族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7)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8)家族性心肌病。(9)心包缺失(pericardial defects)。(10)心脏异位(ectopia cordis)和左心室憩室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肺动脉狭窄:以漏斗部狭窄多见,其次为漏斗部和办膜合并狭窄,狭窄程度可随年龄而加重;②室间隔缺损:多属高位膜部缺损;③主动脉骑跨:主动脉骑跨于左、右两心室之上,随着主动脉发育,右跨现象可逐渐加重,约25%病人为右位主动脉弓;④右心室肥厚:为肺动脉狭窄后右心室负荷增加的结果。以上4种畸形中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对患儿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有重要影响。

症状

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紫绀: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蹲踞: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肢体末端慢性缺氧、代谢障碍、中毒性损伤。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肺动脉高压: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其它:胸痛、晕厥、猝死。部分患儿则有体循环方面的症状,例如排汗量异常(通常大大超出正常同龄人的量)

易诱发心脏病的不良习惯

许多人以为多运动、少吃油腻食品、戒烟戒酒就可躲过心脏病的魔爪。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因为还有些日常忽视的生活细节也会谋杀你的心脏。

1、雾天在户外运动。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雾天里进行户外锻炼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从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结。

2、陪着别人吸烟。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

3、怒斥会对心脏造成巨大的冲击。

4、事业至上,忽视减压。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压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

5、终日愁眉苦脸。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观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长达十年,最后发现,在这次试验一开始态度就非常乐观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态度比较悲观的人要小一半。

6、做运动时间长。任何经常性的身体活动都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便每次只运动5到10分钟。

7、吃烧烤。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血液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减少细胞的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8、油炸食物。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记录了八万名女性长达十四年的锻炼及营养习惯。研究人员发现,与心脏病关系最大的是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转脂肪酸,它是一种降低HDL胆固醇含量并增加对人体有害的LDL胆固醇含量的变异脂肪,而罪魁祸首就是炸薯条。

9、压抑愤怒。压抑愤怒会加大对心脏的压力,如果发泄出来,心脏感到更舒适,降低心律不齐、心绞痛的几率。

10、终日懒洋洋。终日浑身懒洋洋的人比经常强迫自己做剧烈锻炼的男性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要大28%。

11、狂热一时的节食计划。体重波动非常大的人与体重缓慢下降而很好地保持下去的人相比,心脏要弱得多,血流要差得多。

12、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使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患者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一般七八成即可。

13、远离朋友。在工作中结交朋友最少的人,其心率也最高,血压指数也最不健康,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也如此。

14、临时的婚外性关系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医生们发现,75%在性交的过程中突然死亡的病例都与婚外情有关,同许多年轻女性有亲密关系的男性的死亡风险最大。在调查与配偶保持长期忠贞的男性中,医生们几乎没有发现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15、尚未起床就盘算着当日的工作计划。血压在早上会激增。不过听音乐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从而使早上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降低。

16、打呼噜不碍事。半数男性有睡眠窒息症(人们在睡眠时一度出现呼吸暂停长达一分钟的情况),还有高血压症,通常是由体内含量高的荷尔蒙醛固酮引起的。要消除睡眠窒息症,也要降低血压。

17、感冒发烧随它去。感冒发热时,对心脏功能的直接影响,如感冒发热,全身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脏在相对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易诱发心律失常。

18、胸前口袋放手机。男士习惯把手机装在上衣左边的口袋里,紧贴着心脏。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手机辐射对心脏有多大的影响,但手机最好不要装在上衣左边的口袋里,手机开启的瞬间,也最好远离身体。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

配合和支持)

范文先天性心脏病试题.docx

A1型题 1.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2.胎儿血液循环下列哪项正确( ) A.胎儿左右心室均向全身供血 B.下腔静脉血全部流向右室 C.胎儿有2根脐静脉1根脐动脉 D.脐动脉血氧含量最高 E.主动脉压力大于肺动脉压力 3.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哪项正确( ) A.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属潜在青紫型 B.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转位属潜在青紫型 C.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属无分流型 D.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属潜在青紫型 E.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属青紫型 4.关于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变化下列哪项正确( )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 B.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

C.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右偏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左偏 E.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在正常范围 5.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应除外( ) A.平卧位 B.给氧 C.静脉注射西地兰 D.静脉注射心得安 E.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6.下列哪种先天性心脏病不发生Eisenmenger’s综合征(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7.房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2~3肋间可听到2~3/6级收缩期喷射音,是由于( ) A.血流通过缺损部位 B.右室流出道相对性狭窄 C.右心室扩大 D.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相对性狭窄 8.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出现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 )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并发症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肺部感染,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容易患肺炎。 二、心力衰竭。心衰和感染往往同时存在、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病危。需控制心衰,同时使用抗生素(以抗球菌感染为主),并提供低流量的吸氧(防止肺泡破裂);急性心衰需强心、利尿、扩血管,慢性心衰可使用强心中药参桂胶囊。 三、心内膜炎,指心脏的内膜,瓣膜或血管内膜的炎症,由于长期受到血流的冲击,会造内膜粗糙,并形成赘生物,致病菌在赘生物中繁殖,又把细菌、毒素释放到血液中,患儿可出现败血症,肝脾肿大,心功能不全,有时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塞,如皮肤出血点,肺栓塞、偏瘫等。 四、晚期形成了肺动脉高压,由于病情延误,时间长了以后就造成肺动脉高压,也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肺动脉高压一般分为可逆性的和不可逆性的,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手术以后高压可以降下来。不可逆性的叫做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如肺动脉压力不断升高超过体循环压力,则会产生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患儿出现青紫,即使做了手术,肺部已经形成病理性改变,肺小动脉已经关闭了,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了。 五、缺氧发作,约20%-70%患儿有缺氧发作史,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呼吸急促困难,紫绀明显加重,重症发生昏厥,抽搐,因严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死亡。缺氧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常能自然缓解,但可经常发作。 六、脑血栓和脑脓肿为法乐四联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法乐四联征患儿长期缺氧,紫绀,因而红细胞增多,血球压积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缓慢,为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创造条件,如继发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于脑组织缺氧,脑组织软化,引起细菌感染形成脑脓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 传统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2)左向右分流组(潜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3)右向左分流组(青紫型)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Silber分类法 以病理变化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组。(1)单纯心血管间交通包括心房水平分流(如房间隔缺损、Lutembacher综合征、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单心房、三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主肺动脉隔缺损。(2)心脏瓣膜畸形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爱勃斯坦(Ebstein)畸形及二尖瓣关闭不全。(3)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缩窄,假性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畸形,永存动脉干,主动脉窦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脉畸形起源于主动脉,原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狭窄及永存左上腔静脉。(4)复合畸形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血管转位,单心室,三尖瓣闭锁及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完整室间隔。(5)立体构相异常(spatial abnormalities)包括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dextrocardia withsinus inversus),单纯右位心(isolateddextrocardia),中位心(mesocardia)及左位心(levocardia)。(6)心律失常包括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束支传导阻滞,致命性家族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7)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8)家族性心肌病。(9)心包缺失(pericardial defects)。(10)心脏异位(ectopia cordis)和左心室憩室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肺动脉狭窄:以漏斗部狭窄多见,其次为漏斗部和办膜合并狭窄,狭窄程度可随年龄而加重;②室间隔缺损:多属高位膜部缺损;③主动脉骑跨:主动脉骑跨于左、右两心室之上,随着主动脉发育,右跨现象可逐渐加重,约25%病人为右位主动脉弓;④右心室肥厚:为肺动脉狭窄后右心室负荷增加的结果。以上4种畸形中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对患儿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有重要影响。

CDFI上岗证考试《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试题及答案

CDFI 上岗证考试《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试题及答案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出现于(B) A收缩期B收缩晚期及舒张期C舒张期D收缩期及舒张早期E收缩晚期及舒张早期2对于卵圆孔未闭或重开者,检出率最高的检查为(E) A彩色多普勒B脉冲多普勒C连续多普勒D声学造影E经食道超声 3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检查时有什么表现(C) A右心房扩大B肺动脉变窄C胸骨左缘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显示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D心尖五腔心切面图显示室间隔缺损在三尖瓣隔瓣下方脉骑 E显示主动跨 4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C) A左室长轴图B心底短轴图C四、五腔图D右室流出道长轴图E左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5室间隔小缺损指(C) A <0.5cm B<0.6cm C<0.8cm D<0.9cm E<1cm 6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什么情况下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C) A当室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时B当右室扩大时C当室水平发生双向分流时D 当右房扩大时E当室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时 7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已证明是(D) A 先天性膜部发育薄弱B左右心室腔压力阶差所致C主动脉右冠瓣病变所致D 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过程E与主动脉窦瘤有关 8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之过隔血流束的起始宽度,正确的估计是(A) A与缺损口大小密切相关B明显宽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C明显小于术中缺损口径D 明显小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E明显大于实际缺损口(手术中)大小 9对于室间隔小缺损及多发筛孔状缺损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者是(C) A二维超声B脉冲多普勒C超声多普勒D连续多普勒E声学造影1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检查所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膜部缺损C二尖瓣裂D三尖瓣裂E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则四心腔均相通,彩色多普勒可见大量的分流发生于下列何种情形(C) A左室向右室B左房向右房C左室向右房D左房向右室E右房向左房 12超声所见左室与右房通道,其缺损部位位于(E) A 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以下 B 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以下 C 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之上 D三尖瓣隔叶附着点以上E三尖瓣隔瓣之上及二尖瓣前瓣之下 13关于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多普勒所见,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收缩期可见蓝色血流束从左室通过二尖瓣关闭线进入左房 B 超声多普勒血流从左房通过房间隔下部缺损至右房沿三尖瓣口直达右室腔 C舒张期有两股红色(向探头)血流束入左室D一股蓝色血流从左室经膜部间隔心房部缺损进入右房E收缩期可见蓝色血流束从右室通过三尖瓣关闭线进入右房

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是指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是指什么 导语: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这一种心脏病,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人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这一种心脏病,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人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而且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还有可能影响到肺的功能。鉴于上述的内容,大家就跟着小编我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吧。 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亦称"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心脏左、右心腔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出现由左至右的分流,在临床上没有"紫绀"表现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ofductusatriosus,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先天性心脏病约10-20%,12-20%和12-15%。当然,所谓"左向右"只是相对而言,此类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没有及时正确治疗,最终会出现“右向左”分流。 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正常或异常通道的持续存在,都出现了血液从心脏"高压"系统(左心系统)向相应的"低压"系统(右心系统)持续的异常分流,其分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两系统间的压力差引起的,但是房间隔缺损是一个例外(跨房间隔压力差极小,其分流的原因是右室顺应性较左室高、并且肺循环阻力较体循环阻力低)。 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病变的靶器官主要集中在心脏和肺上。主要的临床表现在心脏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衰;在肺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紫绀。这三种先天性心脏病,都可以不同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先天性心脏病选择题

先天性心脏病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1 分) 据以下信息回答1~4 题:男性, 5 岁,出生后即发现有紫绀,喜蹲踞。查体:发育不良,口唇青紫,杵状指,心前区搏动增强,胸骨左缘 3 级/6 级收缩期杂音伴轻度震颤, P2减弱; X 线示心略大,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主动脉增宽,肺野清晰;心电 图示右室肥厚。 1.该患儿不存在的心内畸形可能是C A.室间隔缺损B.右心室肥大C.房间隔缺损 D.右室流出道狭窄E.肺动脉狭窄 2.体检中肺动脉瓣区杂音的强弱说明B A.肺动脉区收缩期杂音越响,病变越严重 B.收缩期杂音轻,说明肺动脉瓣狭窄严重 C.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瓣区杂音降低 D.肺动脉瓣口重度狭窄时,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可减低 E.室间隔缺越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也越响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信息所提供疾病的肺动脉狭窄A A.右心室漏斗部狭窄B.肺动脉瓣狭窄C.肺动脉主干狭窄 D.肺动脉分支狭窄E.肺小动脉广泛粘连 4.该患者手术治疗的关键是矫正E A.右室肥厚B.左室肥厚C.主动脉转位 D.左室流道梗阻E.以上都不是 5.张某,女, 11 岁,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但无症状,体检无紫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3 级/6级,肺动脉瓣第 2音亢进、固定分裂,心前区未扪及震颤,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考虑为 A.肺动脉瓣狭窄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员E.动脉导管未闭 6.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一般是 A.2岁以内B.3 岁以内C.4岁以内 D.5岁以内E.学龄前或儿童期 7. Lutembacher,s综合征的解剖病变包括 A.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B.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 C.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 D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

最新超声试题集(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试题集(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 时间:2008-04-25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出现于(B) A收缩期B收缩晚期及舒张期C舒张期D收缩期及舒张早期E收缩晚期及舒张早期 2对于卵圆孔未闭或重开者,检出率最高的检查为(E) A 彩色多普勒B脉冲多普勒C连续多普勒D声学造影E经食道超声3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检查时有什么表现(C) A右心房扩大B肺动脉变窄C胸骨左缘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显示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D心尖五腔心切面图显示室间隔缺损在三尖瓣隔瓣下方E显示主动脉骑跨 4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C) A左室长轴图B心底短轴图C四、五腔图D右室流出道长轴图E左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5室间隔小缺损指(C) A <0.5cm B<0.6cm C<0.8cm D<0.9cm E<1cm 6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什么情况下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C) A 当室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时 B 当右室扩大时C当室水平发生双向分流时D当右房扩大时E当室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时 7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已证明是(D) A先天性膜部发育薄弱B左右心室腔压力阶差所致C主动脉右冠瓣病变所致D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过程E与主动脉窦瘤有关 8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之过隔血流束的起始宽度,正确的估计是(A)A与缺损口大小密切相关B明显宽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C 明显小于术中缺损口径D明显小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E明显大于实际缺损口(手术中)大小9对于室间隔小缺损及多发筛孔状缺损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者是(C) A 二维超声 B 脉冲多普勒 C 超声多普勒 D 连续多普勒E声学造影 1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检查所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膜部缺损C二尖瓣裂D三尖瓣裂E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则四心腔均相通,彩色多普勒可见大量的分流发生于下列何种情形(C) A左室向右室B左房向右房C左室向右房D左房向右室E右房向左房 12超声所见左室与右房通道,其缺损部位位于(E)

先天性心脏病试题

A1型题 1.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2.胎儿血液循环下列哪项正确( ) A.胎儿左右心室均向全身供血 B.下腔静脉血全部流向右室 C.胎儿有2根脐静脉1根脐动脉 D.脐动脉血氧含量最高 E.主动脉压力大于肺动脉压力 3.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哪项正确( ) A.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属潜在青紫型 B.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转位属潜在青紫型 C.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属无分流型 D.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属潜在青紫型 E.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属青紫型 4.关于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变化下列哪项正确( )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 B.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左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右偏 C.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右偏 D.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均左偏 E.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轴在正常范围

5.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应除外( ) A.平卧位 B.给氧 C.静脉注射西地兰 D.静脉注射心得安 E.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6.下列哪种先天性心脏病不发生Eisenmenger’s综合征(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7.房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2~3肋间可听到2~3/6级收缩期喷射音,就是由于( ) A.血流通过缺损部位 B.右室流出道相对性狭窄 C.右心室扩大 D.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相对性狭窄 8.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出现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 ) A.左室大压迫喉返神经 B.肺动脉显著扩张压迫喉返神经 C.双室大压迫喉返神经 D.右室大压迫喉返神经 E.右房大压迫喉返神经 9.法洛四联症患儿突然晕厥最常见的原因( )

《先心病介入治疗》 知情同意书

《先心病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 您好! 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该治疗的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费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一般项目患者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 病房_________ 病案号_________ 医师告知医师告知【治疗前诊断及主要病情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方案及预期效果介绍】 根据您的病情,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写明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创治疗:写明治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特殊、贵重药品说明】(详见“特种检查、治疗、贵重药品审批表(自费项目协议书)”)【治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疗风险及应对措施】 □1、麻醉意外; □2、药物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3、导管扭曲、打折、折断必要时需急诊手术; □4、严重心律失常致呼吸心跳骤停; □5、心脏大血管损伤出血、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危及生命; □6、肝肾功能衰竭; □7、局部及全身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8、肺动脉高压危象,右心衰竭; □9、臂丛神经麻痹; □10、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股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 □11、冠状动脉血栓、气栓,导致心肌缺血梗塞; □12、脑出血、脑梗塞导致偏瘫、死亡; □13、术中发现诊断与术前不完全相符,存在其他畸形可能,不适合介入治疗; □14、术后残余分流,溶血,需再次手术; □15、术中术后封堵器移位、脱落,须急诊手术治疗;

如何书写复杂先心病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室水平双向分流 卵圆孔未闭 右房、右室扩大,右室壁增厚,左心内径偏小,室壁运动幅度正常。房间隔完整(卵圆孔回声分离),室间隔膜周部(干下部)回声脱失约mm。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上,骑跨率约%。右室流出道肌性肥厚狭窄;肺动脉瓣明显增厚粘连,回声增强,开放受限;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发育欠佳。余瓣膜结构、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弓降部未见异常。 多普勒检查:室水平探及双向分流。收缩期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峰值压差约mmHg。(房水平少量分流。)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 室水平分流消失 右室流出道梗阻减轻 右房、右室仍大,左心内径正常。室壁运动尚可。室间隔修补后回声连续完整,探及补片,位置固定,周围无明显裂隙;房间隔延续完整。肺动脉瓣关闭欠佳,余瓣膜结构、功能正常。心包腔未见明显积液。 多普勒检查:室水平分流消失。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减低,峰值压差约mmHg。(房水平分流消失。)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膜周、干下)部 室水平双向分流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 心脏位置正常,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右心扩大,右室壁增厚,左心内径正常,室壁运动正常。室间隔膜周(干下)部回声脱失约mm。房间隔延续完整。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 隔之上,骑跨率约% 右肺动脉发育尚可(发育不良)。余瓣膜形态、启闭未见明显异常。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间探及直径约mm的动脉导管。大动脉关系正常,主动脉弓降部未见异常 多普勒检查:肺动脉瓣未探及前向血流信号。室水平双向分流。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少量返流。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1?心力衰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以右心衰为主其诱因绝大多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慢性肺 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25%?70% 2?肺部感染是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多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和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感染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体 3?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和(或)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可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表现 4?肺性脑病是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发生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包括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及过度通气所致的脑部症状等EI在慢性肺心 病呼吸衰竭患者中肺性脑病发生率为20%病死率高达46% 5?心律失常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较常见其发生率约为17.2%?36.8%可有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6.休克肺心病发生休克者不多约占 7.4%但一旦发生预后凶险病死率达72% 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常在酸中毒低氧血症及并发细菌性感染时细菌毒素的作用引起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和组织损伤 8. 上消化道出血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约占5.7%左右病死率高达92% 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由于肺部感染等因素 导致呼吸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可同时或相继发生脑肾肝胃肠等多器官功能不全易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在肺心病患者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为30%

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导语: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种类,那么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呢?这对于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朋友来说是有必要去了解的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种类,那么什么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呢?这对于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朋友来说是有必要去了解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哦!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亦称"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心脏左、右心腔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出现由左至右的分流,在临床上没有"紫绀"表现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三种“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它们都具有相同"左向右分流"的生理基础,其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存在相同或相近之处。 1、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正常或异常通道的持续存在,都出现了血液从心脏"高压"系统(左心系统)向相应的"低压"系统(右心系统)持续的异常分流,其分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两系统间的压力差引起的,但是房间隔缺损是一个例外(跨房间隔压力差极小,其分流的原因是右室顺应性较左室高、并且肺循环阻力较体循环阻力低)。 2、这种左向右分流都导致了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左心室和/或右心室负荷增大,继而顺序出现左心衰和/或右心衰,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升高、艾生曼格综合征直至出现紫绀。 3、从其病理生理过程可以看出,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病变的靶器官主要集中在心脏和肺上。主要的临床表现在心脏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家长告知书

附件1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家长告知书 Q: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A: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其并发症包括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缺氧、心力衰竭、休克等,可危及孩子生命。若在新生儿时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和干预,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还能避免和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及其所导致的经济负担,改善患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Q:如何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A: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筛查在新生儿早期进行。采用简单易行、无创伤性的两项指标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包括心脏听诊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这两项技术对新生儿无伤害。筛查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 Q: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阳性者怎么办? A:筛查结果为阳性者,应当及时至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或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评估治疗中心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为阴性者,可以基本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若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及时接受进一步的评估和必要的治疗。 Q: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阴性者怎么办? -9-

A:筛查结果为阴性者,可以暂时不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筛查技术的限制,少部分孩子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筛查阴性),因此,建议所有筛查结果阴性者,除了常规体检之外,平时需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呼吸急促、紫绀、多汗、反复肺炎、体重不增加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接受进一步检查。 Q:若不接受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A:可能会延误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儿生命。 -1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 王金凤,杨翠燕,薛国宏,刘和平,刘德铭 摘要: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79例3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 )封堵术82例(PDO 组);房间隔缺损 (ASD )封堵术56例(ASO 组);室间隔缺损(VSD )封堵术51例(VSO 组)。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10例严 重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59%(10/179),其中PDO 为2144%(2/82);ASO 组为 10171%(6/56);VSO 组为3192%(2/51)。紧急手术率为1112%(2/179)。结论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 而有效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ASD 封堵术发生率最高。关键词:并发症;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R5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5410(2007)0520345203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W A N G J in 2f eng ,YA N G Cui 2y an ,X U E Guo 2hong ,L IU He 2ping ,L IU De 2ming 1Cardiological Cent re ,208hos pital of PL A ,J ilin 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1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2nine patients [82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56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51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and 10of them had severe complications 1Complication dat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1 R esults The total rate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was 5159%(10/179),2144%for PDA ,10171%(6/56)for ASD and 3192%(2/51)for VSD 1Two patients (1112%)need for acute surgical therapy 1 Conclusions Though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are minor 2invasive and efficient for patients with CHD ,their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ASD ,cannot be ignored 1 K ey w ords : Complication ; Interventional therapy ; Occlusion ;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心脏中心,吉林长春130021作者简介:王金凤(19652),女,吉林省人,198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 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在存活新生儿中的患病率约占018%,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15万左右[1]。外科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但手术需要开胸和体外心肺转流,创伤大,手术和住院时间长,手术风险高并遗留手术瘢痕,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介入封堵已成为单纯房、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操作技术欠佳,均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甚至发生死亡。本文结合我科两年来介入封堵治疗所发生的10例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以探讨防 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 对象和方法11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179例,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at rial septal defect occlusion ,ASO )56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atent duct us arteriosus occlusion ,PDO )82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occlusion ,VSO )51例,全部患者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无死亡病例。112 方法 在全麻或局麻(8岁以上)下行股静脉和/或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给予肝素100U/kg 。介入封堵治疗在X 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完成,均采 ? 543?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年10月第12卷第5期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一)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为6‰~8‰,早产儿发病率为未成熟儿的2~3倍。若未经治疗,约1/3患儿在生后1月内夭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近半个世纪来,由于各种心血管检查技术,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深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发展,先心病介入治疗进展,临床上对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先心病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多数彻底根治。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预防(et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CHD) 1.病因:在胎儿心脏胚胎发育时期2~8周或3月内,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发育,使心脏在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畸形。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某些染色体异常常合并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外来因素:妊娠早期的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的感染;妊娠早期遭受物理化学的影响,如接触大剂量的放射线和某些化学药物和毒物;妊娠早期母亲患有某些特殊的疾病,如糖尿病等。 2.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的物理化学因素,对预防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分类(classification) 先心病根据血流动力学、解剖特点、分流方向分为三大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正常情况下体循环压力大于肺循环压力,只有左向右分流而无青紫,当屏气或病理情况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大于左心压力,出现右向左分流可出现青紫。梗阻性肺动脉高压时出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称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见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因心脏结构异常使血流从右向左分流或因大动脉起源异常使大量静脉血流入体循环,可出现持续性紫绀。见于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 (四)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及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发病率占先心病的50%。 1.血流动力学:正常人右室收缩压仅为左室的1/4~1/6,肺循环阻力为体循环的1/10。因缺损处两侧压差是左心大于右心,左向右分流,一般情况无青紫。但分流增加了肺循环、左房、左室工作。小分流量可无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分流量时,随着病情进展,高压血冲向肺动脉,导致肺动脉痉挛,产生动力型肺动脉高压。长期高压使肺小动脉中层、内膜层病理性增厚,导致梗阻型肺动脉高压,此时左向右分流量显著减少,最后引起双向或反向分流出现青紫。当显著肺动脉高压时,右向左分流,导致艾森曼格综合征。 2.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有时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 (2)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疾病。 (3)体循环减少:生长发育落后。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目的要求: 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分类; 掌握ASD、VSD、PDA、TOF的血液动力学, 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熟悉上述几种常见先心病的治疗原则。 一、概述(Essentiality)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 心脏病。 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出生婴儿的7?8‰。根据国内资料统计,各类先心病 以VSD最多,其次是PDA、TOF、ASD。近些年来,由于小儿心血管病研 究工作(诊断、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脏病的预后已大为改观。 二胚胎时期的心脏发育(Embryology of the heart) 原始心脏于胚胎的第2周开始形成,约于第4周起具有循环作用,至第5?8周房、室中隔完全长成,即为四腔心脏,所以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第2?8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就在这一时期。 三、正常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Fetal Circulation) 一根脐V(含A血)和两根脐A(含V血)以及胎盘与母体之间进行营养 和气体的代谢是通过弥散的方式进行交换的。 除脐V内是氧合血外,其他都是混合血。 卵圆孔和动脉导管都正常地开放着。 几乎左、右心室都向全身输送血液。 胎儿肺组织处于萎陷状态,当然也就无气体交换之功能。因此只有体循环而无肺循 环。 五、先天性心脏病病因 (Etiology) 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第2?8周的过程中,任何内在和外来因素的变化,影响了胚胎的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发育异常即可造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的畸形。归纳起来有以下诸因素: (一)内在因素(intrinsic factors) (二)外在因素(extrinsic factors) (三)其他因素(other factors) 七、常见的几种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分类。 2、掌握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3、了解胎儿血液循环。 【地点】儿科、胸外科病房、儿科病房示教室 【教具】先天性心脏病血液循环示意图、先心病录相片、心脏模型、EKG、心脏X光片、听诊器、皮尺。 【见习内容】 1、在儿科和心外科病房,示教心脏病的体征(如气促、发绀、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震颤、杂音、浮肿、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等);询问病史;分析心电图、胸片、心脏B超等检查结果。 2、选择典型病案,由学生根据患儿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诊断。 3、对比总结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EKG的改变、超声心动图等的特点,掌握上述几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和差别。 几种先心的临床特点 分类房间 隔缺 损室间 隔缺 损 动脉 导管 未闭 肺动 脉瓣 狭窄 法洛 四联 症 血液分流左向 右分 流型 同左同左无分 流型 右向 左分 流型 症状一般 发育 落后, 乏力, 活动 后心 悸、咳 嗽、气 短,晚 期出 现肺 动脉 高压同左同左轻者 可无 症状, 重者 活动 后心 悸、气 短、青 紫 发育 落后, 乏力, 青紫 外线 (吃 奶、哭 叫时 加 重), 蹲踞, 可有 阵发

时有青紫性昏厥 心脏 体征杂音部位杂音性质和响度 震颤P2 第2、 3助间 Ⅱ~ Ⅲ级 收缩 期吹 风样 杂音, 传导 范围 较小 无 亢进、 分裂 固定 第3、 4肋间 Ⅱ~ Ⅴ级 粗糙 全收 缩期 杂音, 传导 范围 广 有 亢进 第2 肋间 Ⅱ~ Ⅳ级 连续 性机 器样 杂音, 向颈 部传 导 有 亢进 第2 肋间 Ⅲ~ Ⅴ级 喷射 性收 缩期 杂音, 向颈 部传 导 有 减低, 分裂 第2、3 肋间 Ⅱ~ Ⅳ级 喷射 性收 缩期 杂音, 传导 范围 较广 可有 减低 X线 检查室房增大 肺动脉段肺野肺门舞蹈心电图右房、 右室 大 凸出 充血 有 不完 全性 右束 支传 导阻 滞,右 室肥 大 左、右 室大, 左房 可大 凸出 充血 有 正常, 左室 或左、 右室 肥大 左室 大、左 房可 大 凸出 充血 有 左室 肥大, 左房 可肥 大 右室 大,右 房可 大 明显 凸出 清晰 无 右室、 右房 肥大 右室 大,心 尖心 翘呈 靴形 凹陷 清晰 无 右室 肥大 【病例分析】 吴××,男,7.5岁,因活动后气促、哭后发绀7年入院。患儿于出生后五个月起,在剧哭后嘴唇发绀, l岁后常于活动后发绀明显,并有气促,但无蹲踞现象,活动量不如同龄小儿。病后无咯血,浮肿,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 出生后常有发热,咳嗽,并因肺炎住院5次; 患儿母亲孕期二个月时患过“感冒”。 PE:T37.2℃,P80次/分,R24次/分,BP98/40mmHg。发育营养较差,无鼻翼扇动、气促及发绀,全身浅淋巴结不大, 颈静脉不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未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5-05-05T14:32:38.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坚1 赵龙1 郭俊晓1 王莉娜2 [导读]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以来,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介入术者经验的积累及介入技术的逐步提高。 王坚1 赵龙1 郭俊晓1 王莉娜2(通讯作者)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2.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有122例患者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结果:122例介入治疗中,有1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8%。随访4-24(14.6±4.7)个月,无一例死亡,其中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封堵成功的患者均未因严重并发症而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低,但只要规范操作,并发症将可能尽量减少,并保证介入技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273-01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以来,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介入术者经验的积累及介入技术的逐步提高,先心病介人治疗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1]。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医疗条件及水平不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发展也不平衡[2]。现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先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相关数据,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2例,男性82例,女性40例,年龄3-60(26.7± 2.3)岁。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73例,膜部或肌部室间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未闭24例,卵圆孔未闭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 1.2围术期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及常规化验检查。年龄<7岁者或者年龄>7岁但是不能配合者,给予全身麻醉,7岁及以上能够较好配合者给予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全麻术前、术后禁食水。手术操作流程依据2004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撰写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3],股静脉和(或)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在DSA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完成。全部病例采用深圳先健公司占70%,北京华谊圣杰公司占25%,美国AGA公司占5%。术后应用阿司匹林3-6个月。 1.3并发症的判断方法:(1)残余分流:由X线、超声心动图证实;(2)急性心脏填塞:由症状、体征、X线、超声心动图证实;(3)心律失常: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监护诊断;(4)溶血:有尿颜色变化及有血、尿化验检查证实;(5)堵闭器脱落:由X线影像、超声心动图和外科开胸手术证实。 2.结果 2.1手术结果:122例介入治疗中,成功l20例,未成功2例(1.6%),均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随访4-24(14.6±4.7)个月,无一例死亡,其中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封堵成功的患者均未因严重并发症而需外科手术治疗。 2.2并发症及处理:所有病例未发生腱索断裂及死亡。全部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12/122)。2例封堵器脱落行外科治疗;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2-14 天后恢复正常房室传导;3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患者未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分流消失;2例溶血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碳酸氢钠后分别于4 天及6 天后恢复正常;1例心包填塞患者即刻行心包引流术,未行外科手术治疗,7天后拔除引流管,复查超声心动图微量心包积液。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近年取得巨大进展,其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对于有适应证的病例,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首选方法。随着先心病介入治疗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加强对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对于进一步避免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组着重分析以下几种严重并发症:(1)心包压塞:本组发生的1例心包填塞即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预防措施:首先介入治疗前应重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明确有无心包积液及其量的多少。术中操作要轻柔,尤其当导丝及导管试图进入左上肺静脉时,一定要判断准确,切勿伤及左心耳部。(2)封堵器脱落:应选择适当的封堵器,有条件者应备有各种类型的异物钳。一般对封堵器较小,或栓堵的部位尚未引起生命体征明显异常且术后不超过1个月者,可先尝试用异物钳抓取。若不成功或对栓堵于重要脏器者应行紧急外科手术,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本组发生的2例封堵器脱落均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者,均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常见于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本组封堵术后共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考虑与导管刺激、封堵器压迫传导束或缺损边缘靠近房室传导束局部受压水肿有关。我们的治疗经验是术后1周内应密切注意心律失常,激素应用由3天延长至5天。 综上,充分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发生原因,并掌握其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只要注意规范操作,此技术完全能被掌握且疗效可靠,能够成为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可靠的补充治疗方法。参考文献 [1]蒋世良.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4):259-262. [2]秦永文,丁仲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8):563-566.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