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长期以来作为政治、法律领域所争论的核心概念,它往往被

视为权力正当性的来源、行为价值判断的基础、法律保护的目标,而

被人们所广泛引用和信仰。不过,公共利益究竟是什么却一直缺乏明确、一致的观点,它被形容为一个空瓶子,在不同的时期承载着不同

的内容;它的边界和内涵可谓人言人殊,角度不同而见解各异;它更

被视为一个虚空的概念,即没有人相信公共利益的存有,除非它符合

自己的利益。正是因为公共利益的抽象、动态和不确定,使得公共利

益的法律界定成为学界与实务界所争论的一个难点、焦点问题。

不过,目前法学界对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研究多倾向于叙事宏大的价

值分析和逻辑判断,法律实务中的界定角度也往往侧重于定性分析和

规范界定,忽视了对公共利益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界定,这使得公共利

益法律界定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既缺乏一定合理性,又难以提供一个具

有操作性的立法和司法标淮。

因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体现着对稀缺资源的权属划分,其界定的过

程反映着行为主体的动态博弈,因而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研究不仅需

要概念辨析和价值判断的宏观、静态、定性研究,更加需要进行利益

衡量、行为抉择的微观、动态、定量分析。正如著名公共政策研究学

者休斯所言,"相对于含糊不清的公共行政理论来说,经济学理论是精

确的,具有可预测性的,经验主义的,并且是建立在解释人们如何行

动的激励理论之上的"。据此,本文尝试以法律经济学作为主要分析工

具来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加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为什么要对公共利益进行法律界定

(一)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现状

尽管公共利益一词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众多法律规

范开宗明义地阐明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是,因为现行法律对公共

利益缺乏清晰界定,使得对公共利益的合法界定成本高昂,障碍众多,

这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公共利益界定的两种极端化倾向:一种是滥用

和盗用公共利益之名来徇私牟利的公共利益的泛化;一种是缺乏参与

渠道、救济途径和保护力度的公共利益的虚化。

所谓公共利益的泛化,是指各种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私人商业

利益都来扯上公共利益的大旗为其鸣锣开道,公共利益仿佛成了百物

杂陈的大口袋,其涵盖范围被无限扩张。其中最为典型而且矛盾也最

为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滥用现象。如近年来

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商业拆迁、娱乐场馆建设等常以公共利益

为名进行大规模圈地,既严重侵害了公民的私人产权,浪费了大量宝

贵的土地(尤其是农地)资源,还引发各种社会冲突,影响了社会稳定,并且造成权钱交易、寻租腐败现象猖獗。所谓公共利益的虚化,是指

对各类事关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管理决策,因为缺乏民意表达和公众

参与的通道,特别是民主决策程序的虚置而使公共利益难以落到实处;对于社会生活中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因为社会个体缺乏有效的对抗、制约力量,以及司法对公益救济所存有的各种漏洞、不足,导致公民

的维权行为缺乏有力保障。这在各种垄断收费、行政定价、环境污染

等个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旅游景区门票的逐年高涨、铁路部门春

运的"趁火打劫"、路桥还贷后的继续收费、破坏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

难以叫停等等,就是社会的公共利益遭到了漠视和虚置的典型例证。

公共利益的泛化和虚化究竟有着怎样的经济动因,为什么会产生公共

利益界定的失当和保护乏力呢?在公共利益的界定过程中各种利益是

如何博弈,行为人又是怎样抉择呢?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的意义和内

涵又是什么,应该怎样来进行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下面,我们对此

先行予以法理的分析,而后采用法律经济学方法予以解读,以期通过

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来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分析框架。

(二)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法理内涵

公共利益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谓是法学研究中的永恒话题,相关

的研究也是浩繁如海、不一而足。如同公平、正义一样,公共利益这

类神圣的字眼往往与庄严的法律相伴随而成为其获取正当性的权杖。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英国功利主

义法学家边沁则主张",立法者的职责就是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

造成调和"?;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法律的目标是在个人原则与社会

原则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社会利益是法律的创造者,是法律的惟一根源,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社会利益的目的而产生;利益法学家赫克提出,利益是法律的原因,法主要规范着利益斗争,法的最高任务是平

衡利益;美国社会学法

学创始人庞德认为,法律应以付出最小代价为条件而尽可能地满足社

会需求,法律要尽其可能保护所有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

某种平衡或协调。尽管学者们对公共利益的论述和称谓不尽相同,但

大体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平衡器,它要使社会文明中最重要的利益得以保全,而使其他利益最少地牺牲,法律作为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控制工具,它的目标就是要促进

社会利益的平衡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公共利益作为法律规范体系的核心价值,其长久以来被视为抽象的法

律概念限于学理的探讨而未加以明确法律界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

人们认为公共利益过于抽象和不确定,是个难以明确界定的法律范畴,并且在公私利益尚能和谐共存,矛盾冲突并未升级时,也不存有对公

共利益进行法律界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不过,因为现代社会利益结构的复杂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各

种冲突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亦成为法律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而解决问题

的基本前提就是界定冲突利益的法律边界。如果说个体是其私人利益

的最好看护者,那么公共利益又有谁来主张和维护,对利益主张维护

的边界又在哪里呢?诚然,对公共利益进行清晰的法律界定困难重重,不过如同绘出百分之百真实的地图是毫无意义的一样,我们并不奢求

将各种不确定的公共利益的情形做出穷尽的描绘,将公共利益确定的

原则、框架、程序予以明确的法律界定,远胜过我们忍受公共利益界

定混乱、无序的无所作为。更何况对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现状,公共利

益的法律界定更有着严峻和紧迫的现实背景。因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

提升,另一方面是社会分化、贫富差距、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矛盾的

持续涌现和激化。因而,抑制协调利益冲突,营造和谐社会,对冲突

的多元化利益进行整合、平衡、协调,这不仅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社会

诉求,更是法律所肩负的时代重任。

(三)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经济内涵

公共利益的界定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对公共利益

的合法界定是无法割裂对其经济合理性内核的分析的,对此,我们主

要从以下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展开分析:

1.公共利益界定与"科斯定理"

公共利益的界定实际上是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属上的划分,因为资源的

稀缺性与人们无止境的欲望的满足之间的固有冲突,人们总是希望在

资源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确立归属的主体,划定权利的界限来减少冲突,为人们的行动确立明确的行为预期和营造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产权经

济学的核心理论"科斯定理"描述的是,在存有交易成本的现实世界中,法律对于产权的明确界定是减少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性冲突,促成

人们的互利合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和保障。因为公共利益的

法律界定不清,而形成的滥用公共利益之名的寻租腐败以及所产生的

各种冲突纷争,正是社会对此所付出的巨大交易成本。而大量的假借

公共利益之名的强制性的资源流转,不仅使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

且使社会的各种资源精力浪费在存量财富的争夺而非增量财富的创造上。公共利益在实践中被虚置、漠视,造成的是社会福利的丧失和资

源缺乏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而降低公共利益界定中的交易成本,减少

利益冲突,提升社会福利,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对

公共利益进行清晰明确的法律界定。2.公共利益界定中的市场失灵与

政府失灵

公共利益界定与私人产权界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公共利益具有公共

产品的类似属性,即因为消费的非排他性而产生搭便车的问题。私人

产权一旦确定,为了获得排他性的收益,人们有充足的动力和激励去

主张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过公共利益的非排他性使得个体主张和维

护公共利益的成本是自己的,收益却归大家分享,因此,理性决策的

个体都会寄希望于他人主张和维护公共利益,而自己坐享其成。正是

因为市场失灵所产生的搭便车问题,因而社会才缺乏公共利益的有力

主张者、维护者,形成了公共利益的虚化。虽然因为社会个体缺乏主

张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激励,就需要政府来提供这种公共产品,即由政

府作为社会公益的代表来主张和维护公共利益。但是,按照公共选择

理论与实践,政府官员并非一心为公的政治人,他同市场环境中的经

济人一样具有追求自我利益的倾向,由此导致官僚主义和权钱交易等

政府失灵现象,也是必然。因为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在社会中会形成

不同的利益集团,而那些成员较少的利益集团因为个体的利益相关性

更大,因而更容易被组织起来。这些强势的小规模的利益集团相对于

力量分散的社会公众而言对于社会公共决策的影响力更强,他们就有

可能通过寻租来造成政府公共决策的倾斜,以牺牲那些没有组织起来的,力量分散的社会公众利益为代价来实现集团的特殊利益,造成社

会福利的丧失。由此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各种滥用和假借公共利

益之名,行徇私牟利之实的公共利益泛化现象。

3.公共利益界定与"社会成本理论"

根据制度经济学中的社会成本理论可知,当个体行为的私人成本和社

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最具

代表性的外部性例子就是环境污染。经济学在研究如何使外部性予以

内部化,使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恢复平衡时,最初采用的是征收"庇古税"的政府干预方案,而科斯在产权分析的基础上却提出了市场同样可

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并且互利的市场交易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行政的干预成本更低。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对公共利益进行法

律界定时,我们要如何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要更多地依赖公法界

定还是私法界定?对于公共利益进行法律界定,私法界定借助的是市

场的自发对抗力量,其灵活性和敏感度强,公法界定则缺乏弹性,需

要付出较高的监管运行成本。因此,更多采用市场推动的私法界定方

式可能是更有效的公共利益界定途径。

此外,社会成本理论认为权利的配置存有多种可能的结构,而不同的

配置结构又隐含或带来不同的社会成本,法律对于权利的界定就需要

选择社会成本最低、资源使用最优的配置结构。对于公共利益的法律

界定而言,如果权利行使的成本过高就会导致法律界定的名义主体无

法对权利进行实际控制,造成权利归属的名实不副;如果权利行使过

程中的协调、决策、行动成本过高又会形成权利行使的效率低下,公

共利益的保护不足。因而,选择适当的公共利益法律界定方式和程序

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在实际行使中的明确、有效界定至关重要。

二、如何对公共利益进行法律界定

对公共利益进行法律界定并不仅是单纯的概念辨析、逻辑推断,公共

利益的法律界定过程更像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合法的法律界定,也包括合理的经济界定,它既有实体的内容界定又有程序的形式界定,它既涉及立法的原则界定,还涉及司法的裁决界定,它不仅需要公法

层面的政府界定,还需要私法层面的市场界定,它不仅要进行文本意

义上的静态界定,更要关注操作过程中的动态界定。下面我们将对其

要点进行具体论述:

(一)公共利益的定性界定与定量界定

对事物的准确、深入认识通常需要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把握,公共利

益的法律界定也概莫能外,公共利益的定性判断是我们理解本质、辨

别真伪的基础,公共利益的量化测度是我们深化认知、科学决策的延伸。

1.公共利益的定性界定

公共利益因为其概念的抽象性和内容的不确定性,对公共利益的内涵

认定学界存有着众多的争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整体

利益论。该观点认为,公共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而非社会成员单个

利益的累加,它是社会所寻求达成的全体成员基本目标的综合,它强

调的是社会中的全体成员,而非多数人或任何大的或有力的利益集团;第二,多数利益论。该观点对整体利益论做出了批评,认为强调公共

利益能够被每个公民所分享到的假定是过于理想化和不现实的,而应

将其现实地修正为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人群的利益;第三,利益虚空论。该观点认为公共利益仅仅一个幻影,因为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各种群体间的利益差异众多,并不存有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或评价标准

来使之符合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任何所谓的公共利益追溯到

底归其本质都体现为某种私人利益,实际上不存有超越私益的社会公

共利益;第四,利益平衡论。该观点将公共利益看作一个黑箱,它表

现的是各种利益争斗的一种态势,是指各种利益集团经过讨价还价,

争斗和妥协所达成的一种利益平衡,这种利益的平衡和妥协过程,实

际上是探测利益偏好的密集度和优先顺序,然后将其合成一个相对令

人满意的结果。

综观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尽管存有着很多

相竞争、相冲突的利益,但人们还是有着共同期许的目标和基本一致

的利益,如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文明的进步,对自由、安全、自我

价值的追求等等,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利益交集就构成了社会的公共利益。我们认为,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目标的综合,更多地代

表一种规范性和指向性的作用,但在实证中若要求每项公共利益都能

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受益,则过于理想化并且界定成本过高,公共利益

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各种利益争斗妥协所达成的平衡。公共利益之

所以经常代表多数人的利益,是因为在这个利益平衡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多数人的利益权重更大,影响力更强。但是公共利益决不是各种

力量角斗的战利品,它是在规范目标的指引下对各种利益的协调和平衡,其目的是使社会中各种冲突利益能够和谐共存,为各种利益和价

值目标的实现营造一个共同的、坚实的基础。

2.公共利益的定量界定

公共利益的量化和测度是对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深入和细化,抽象、

不确定的公共利益只有通过定量分析途径才能得以具体、精细的界定,才能使我们的公共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那么,我们又如何来

具体量化公共利益呢?首先,公共利益的界定往往是在利益冲突的背

景下对冲突利益进行权衡、选择的过程中做出的,相冲突的利益既可

能发生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如公共环境卫生对私人财产使用的

限制),也可能发生在公共利益的不同目标之间(如文物古迹的迁移与

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因而,公共利益的界定实际上是在一定的衡量

基准上对冲突利益进行比较、排序、选择;其次,我们用什么计量基

准来代表和映射公共利益呢,在福利经济学上常用社会福利函数来计

量社会福利的增减,对此我们也可以做一个近似的替代,尽管社会福

利函数被人批评过于侧重总量的计算而忽视利益在个体之间的分配,

但现代计量模型的构建已经对社会福利的计算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加

大了诸如公平、平等这类目标决策值的权重;再者,对公共利益的量

化分析可采用经济学理性决策的成本、收益比较方法,对于涉及公共

利益的公共管理决策,可通过建立多标准决策分析模型来判断其是否

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对于冲突利益的抉择也可以运用成本收益的分

析来判断哪种选择更能增进社会的福利,以使我们的公共决策建立在

科学的量化基础上,避免以公私之分作为判断依据的任意、武断.

(二)公共利益的实体界定和程序界定

在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中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过程,一种是对公共利

益构成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实质性界定,另一种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些

价值目标的方法和程序的程序性界定。

1.公共利益的实体界定

公共利益虽然是难以捉摸,但又是真实存有的,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

出公共利益所具有的一些基本属性要素,来为公共利益的实质内容界

定确立一些标准和指引。首先,对于受益主体的范围而言,公共利益

要求具有利益归属的公共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公共性的考察是以

社会整体作为考察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地方、某一部门的共同

利益;其次,公共利益归属的不特定性,指的是受益主体的不确定而

并不排斥受益者是某类特殊群体,如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的照顾

是符合社会长期发展的共同目标的,其判断的准则类似于罗尔斯的"无

知之幕"下的正义判断原则;再者,对于公共利益的判断要更侧重于利

益的长远性,公共利益协调的不仅是当前社会中的各种冲突利益,更

要考虑当代人与未来一代的利益协调,它需要更加注重文明传承和社

会进步的历史意义和长远影响,公共利益虽然并不排斥经济发展的盈

利性,但要慎重考虑一时的经济发展利益与长远的生态环境、历史文

化价值意义之间的权衡;此外,公共利益的界定要符合正当性的要求,即公共利益的界定要符合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判断,实现公共利益的

途径和方法也必须采取正当、合理的方式,目的的高尚并不能自证手

段的合理,特别要防止公共利益界定中的"多数人的暴政"。

2.公共利益的程序界定

公共利益的程序界定是对抗和制衡行政机关滥用公共利益界定权力的

重要屏障,是保证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和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因而

法律除了要对公共利益的界定进行实质性判断外,更要重视公共利益

界定的程序正当性。这是因为公共利益内容的法律界定往往涉及到众

多的价值判断和不同的衡量要求,因而其实质内涵的判定和界定结果

的公平总是存有众多的纷争,需要更加依赖于程序公平的保证。公共

利益的界定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众的意见和要

求能被平等地予以考虑。不过,目前的法律实践和制度安排中忽视了

程序法意义上的形式界定,使相关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制度设计与运

行缺乏程序保障。例如,在环境保护法、房地产管理法、产业与公用

事业管制法等与公共利益界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公共利益

界定的程序性规范几乎是空白,即便有所谓的公众听证程序规定,但

在具体操作中也往往缺乏详细的指引,如听证会代表的选举程序要如

何保证其公正性、代表性,听证的范围和类型,听证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听证意见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效力,等等,

因为具体操作程序的缺失,导致公共利益的界定在实践中往往被规避

和变形,民意的遵从也往往变成了一纸空言。

(三)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与司法界定

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是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属性、范围所

做出的法律界定,公共利益的司法界定是指司法机关对具体关涉公共

利益的争议事项予以裁决和救济。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作为行政执法

和司法裁决的基础,在法律的界定系统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不过,目前公共利益立法界定却存有着制度的空白,尽管大量的法律法

规涉及公共利益条款,但公共利益的实质内涵和具体范围却一直缺乏

明晰的法律规范,公共利益界定的无法可依带来的是公共利益界定的

混乱、无序,利益边界的模糊和界定权力的失控造成了大量私产、私

权被侵占、损害,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的立法界定已是民心所盼、迫

在眉睫。

因为公共利益内涵的抽象和范围的不确定,使得立法很难对公共利益

做出具体、穷尽的列举和描述,因而大量具体的公共利益的判断和争

议最终是需要通过司法裁决机制予以界定。不过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因为制度设计的缺失和司法独立的不足,导致司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和保护无力,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因为抽象行政行为是被

排除在行政诉讼受理之列的,并且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争议,法院也

仅仅对其合法性予以认定,对其合理性并不多加关注,这使得大量对

公共利益的行政界定,法院并没有多少的话语权。其二,因为在现行

诉讼体制下尚未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制度,使得那些因为行政不作为而

缺乏保护的公共利益,社会公众因为不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而无法提

起诉讼,致使其也难以获得司法救济。因此,为了使公共利益的界定

和保护能获得有效的司法救济,就必须要从制度建构上完善公共利益

的司法界定机制。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立法上的公共利益法律界定

内容,更要关注司法的各类运作环节和机制对公共利益界定的保障,

通过制度的建构和完善使司法界定真正成为对公共利益界定和保护的

最后一道屏障。

(四)公共利益的公法界定与私法界定

公共利益的公法界定是由政府来主导公共利益的界定,而私法界定是

由市场来推动公共利益的界定。由前所述,我们知道公共利益的市场

界定和政府界定因为都存有一定的失灵和缺陷,因而需要相互的弥补。解决市场界定中的搭便车问题,就需要在法律制度设计上降低社会个

体维护公共利益的成本,通过为其提供便利、消除障碍,来增强其维

护公共利益的激励。解决政府界定中的代理成本问题,就需要通过各

种制度规范和程序保障来防止和避免公共利益界定权力的滥用,通过

信息的公开、决策的透明、民意的参与,来对政府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形成有效制约和监督。

不过,在我们的法律实践中却过多依赖于公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忽

视了私法界定,造成法律对公共利益界定和保护的效率不高和对行政

界定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抗衡。公共利益界定中的重公法界定轻私

法界定主要有下列表现:例如,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判断和争议的财产

征收、征用法律纠纷中,因为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只对具体行政

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而对其合理性不予深究,从而使公共利益的界

定标准和结论,往往成为政府以行政法规形式和程序界定的公法标准。另一方面,大量由个人提起的公益性诉讼却因为原告主体资格的不适

格而被排斥在司法救济之外。再如,对于广大投资者和小股东的利益

保护,现行的法律规范过多依赖于监管、行政、刑事责任的制裁,却

对证券民事赔偿和股东诉讼制度重视和利用不足,从而导致公司控制

权滥用的禁而不止,资本市场的公共利益保障无力。因而,改变公共

利益界定中重公轻私的失衡,增强公共利益私法界定的影响力,是一

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五)公共利益的静态界定与动态界定

法律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更加重要的是考虑其如何从"应然"达到"实然",即其在法律实践中能否取得预期的法律效果。因而,我们不仅要对公

共利益进行文本意义上的静态界定,更要关注公共利益实际界定过程

中的动态界定,防止和避免公共利益界定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扭曲和

变异。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并不是对利益归属进行简单的法律判断,因为公共利益的主张和维护存有着委托行使的问题,即便利益的归属明确,也难以保证受托者在界定和主张公共利益时能使之真正符合公众的意愿和利益,就像国有资产的法定产权归属是极为明确的,但是否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能从中获利却决非那么明确和简单。更何况因为公共利益内容的抽象和范围的不确定使得界定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大量运用是不可避免的,而操作和界定过程的复杂性又造成难以对界定权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此外,法律在实施过程中行为人对规则的反应和互动也是极为复杂的,即便我们抱着良好的意愿去主张和界定公共利益,但实际的效果却经常与我们的预期相左。例如,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消除市场失灵的管制在实施中经常会造成公共利益的受损和私人利益的增加,如法律所规定的最低定价、进入壁垒、最低质量标准等,看似对消费者保护,但因为厂商可以通过调整定价方式进行成本转移,因而这些管制措施经常会使资源和利益由广大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因此,以为将公共利益在理论上、文本上界定清晰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公共利益问题的想法是过于单纯的,如何保证公共利益在实际界定过程中能够依法行使和实现预期却是一个更为艰巨和重要的课题。

三、公共利益法律界定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如何避免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假借和冒用

公共利益总是与各种的私人利益相伴生,而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又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都存有着不同的利益,他们的利益又存有着不同的合理性,他们会使用各种策略使他们的利益表现或装扮为一种公共利益。那么哪种利益群体最有可能影响公共政策呢?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知道,因为存有着搭便车,拥有共同利益的群体的规模越大,个人所占的份额越分散,就越难将该群体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来改善共同利益。而相反的是,那些成员较少的利益集团因为个体的利益相关性更大,因而更容易被组织起来。那么这些强势的小规模的利益集团相对于力量分散的社会公众而言对于社

会公共决策的影响力更强,他们就有可能通过寻租来造成政府公共决

策的倾斜,以牺牲那些力量分散、成员众多的公众利益为代价来实现

集团的特殊利益,带来社会福利的丧失,造成少数对多数的剥削。

那么,又是什么刺激这些利益集团假扮和冒用公共利益呢?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就是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和强制力。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公共利

益的优先地位,和以公共利益为名对私人财产的强制交易,既是保障

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又是利益集团博弈所争夺的重要筹码,这

种筹码越重就会有越多的资源耗费在寻租和对存量财富的争夺上。是

否一种利益会因其天然属性而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呢?我们认为,公

共利益界定注重的是各种冲突利益的协调和平衡,哪种利益具有优先

地位是因时因地而宜的,并不存有简单划一的排列顺序,因为私人利

益也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因子,公共利益追溯到底也会表现为某些群

体的私人利益。对冲突利益的取舍和选择,要衡量的是其对社会总体

福利的影响,其对社会长远发展的价值。"公共利益是按照某种政治系

统参数选择的最大化的社会福利,是冲突利益所达成的一种平衡,政

府治理的艺术就在于实现各种利益的协调,而非对相互冲突的目标间

平衡的破坏。"

为了避免以公共利益之名的谋求私利,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公共利益

的界定权力进行控制:一方面要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决策中,要建

立一种公众磋商机制,使决策信息更加透明化,程序更加公开化,使

公民特别是利益相关者对于这种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以保证公共利益的民意性;另一方面要对政府的权力进行控制和制约,政府虽然代表公共利益来执行公共管理事务,但政府也有着有别于社

会公共利益的政府利益,为了防止和避免行政机关和政府官员假公济私、滥用权力,就必须通过严格的程序约束、权力的制衡、责任的追

究来对其进行制约。

(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商业项目能否列入公益范围在公共利益的法律

界定中,对这个问题的界定最为敏感,也最饱受人们的诟病。不仅在

中国,在法制相对健全的美国,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大量激烈的争论。

我们认为商业项目能否纳入公共利益范围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一旦放开,往往弊大于利,负面影响颇多,对其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任何商业开发项目都存有着商业经营风险,至于哪些对于城市建

设至关重要,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税收和就业的增加而需要政

府的支持,很难进行准确的衡量和判断,即便商业项目对促进经济发

展的预期言之凿凿,不过要测量和证实它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是相当复

杂和困难的,并且因为商业征用项目成败与否要等到征用的多年之后,而那些承担责任的政府官员早已不在其位,因而做出商业征用的公共

决策难以建立在科学和规范的约束基础上。

第二,即便商业项目确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它的受益群体的获

益量却是不对等的,这种利益的冲突和不对等会诱发和激化社会的矛盾。因为即便对私产所有者以公平的市场价格进行补偿,也难以弥补

他们被迫割裂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转换生活工作环境而造成的难以用

市场价格来衡量和充分补偿的情感和精神损失。

第三,因为政府具有做出预算支出,将补偿负担转移给纳税人的权力,因而仅仅依靠对私产所有者进行公平的市场价格补偿无法对政府征用

权的滥用形成有效约束。

第四,因为任何商业项目都或多或少能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因而

促进经济发展几乎是一个毫无限制的范围,再加上以经济发展为由对

私产进行征用常常和强势的利益集团的寻租相纠葛,这会造成寻租和

征用权滥用的泛滥,公共利益就极有可能成为他们谋私的幌子和开路

的工具。

第五,有学者研究发现,即便不借助于强制征用权,很多商业项目也

可以通过分类的优惠条件和合同条款来解决财产收购过程中的"要挟"

问题,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双赢局面,在现实中这类成功的案例为数

很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商业征用项目一般情况下应排除在公共利益

界定的范围之外,对于那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具有显著和重大

影响,但不采取强制征用则无从实施的商业项目按照例外原则,在审慎的专家论证、评估和公众磋商基础上予以认定。

(三)公共利益法律界定权力的行使和完善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在制度框架中应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不同的权责归属和制衡原则下共同行使。其中,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作为行政界定和司法界定的基准,在法律的界定系统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但因为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立法难以对公共利益做出详尽、具体的界定,因而大量具体的公共利益界定是通过履行公共管理事务的行政管理机关在公共决策程序中做出的。但因为行政界定可能存有着公共利益界定权力滥用或不作为的风险,因而需要司法界定作为公共利益界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对那些处于争议之中、界定不清、保护无力的公共利益通过诉讼裁决机制进行再次界定。

1.填补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空白

因为公共利益牵连着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各种法律、法规对此皆有涉及,为解决目前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混乱与无序,必须要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做出统

一、权威的立法解释以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和预期。对于公共利益的具体界定可采取列举加概括式的立法技术,在对公共利益的内涵、要素属性、界定原则做出明确规定的基础上,对典型和重要的公共利益用途进行列举式规定,再辅助于具有弹性的兜底条款加以完善。这是因为公共利益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下其内容和范围会发生改变而不确定性较高,因此对于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紧急状况。此外,在公共利益立法界定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公民的评议和公开的讨论,这种评议既是不同意见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又是价值分享和传递的过程。而公共利益界定的成功在很大水准上依赖于获得一致意见的方法和程序,民意的广泛参与是公共利益界定获得普遍认可的重要基础。

立法机关如果要准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

其一,具有“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

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着特点;同时这种利益的

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一般难以通过市场等私

人选择机制来实现。

其二,具有合理性。因为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

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

当遵循合理性原则(或者比例性原则):要对局部公共利益与整体公

共利益、短期公共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可能减损的私人

利益与可能增长的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不同方式加

以权衡。通过这些权衡,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小失大。

其三,具有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

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

其四,体现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

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

和公平。这种补偿应当是一种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而不

能仅仅象征性的“适当补偿”或者弹性很大的“相对应补偿”。

2.规范公共利益界定的行政程序

因为立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只能做一个系统和一般性的基准、参照,

这就给了执行公共决策事务的行政机关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为避免

和防止公共利益行政界定权力的滥用,就需要依法通过各种行政程序

规则来保证公共决策程序的民主性、科学性、公开性。这种民意表达

和公众参与的程序规则主要包括: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决策事项

应当向社会公布,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听取

公众的意见和呼声,还可通过民意调查、网上投票等方式加大民意对

行政决策的影响力。为了保证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应对决策事项进行

详细、审慎、独立的专家论证和评估,为避免专家论证的走过场或依

附行政,可通过资格要求、匿名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安排来予以保障。对于公共决策事项要实施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决策信息的透明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向社会公

众公开,公众有权进行咨询和查阅。

3.完善公共利益界定的司法救济

为了使公共利益的界定更加有序、合规,使各种冲突利益更加平衡协调,在司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中需要完善以下制度安排:首先,对于

行政诉讼而言,要扩充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降低行政诉讼的受理门槛,完善行政诉讼的审判体制和管辖制度,保证司法审判的独立、公正,对行政机关界定公共利益权力的合法行使形成抗衡和制约。其次,对于公益诉讼来说,原告的主体资格必须进行扩展,要超越一般民事

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直接利害关系者和行政相对人的狭小范围,使每一

个社会公民和组织都有权向司法机关提出维护公共利益的主张。并且,对于公益诉讼要考虑采取合适的诉讼费用收取标准及收费方式,尽量

减少原告所承担的诉讼成本和压力,还可采取对被告所承担的罚金按

一定比例直接判决给原告的方式来对原告维护社会公益的行为进行鼓励。

四、结束语

法律的公正、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对各种利益的有序界定和合理平衡,

公共的福祉是建立和包容在对个体幸福追求和个人利益尊重的基础之

上的。法律对公共利益的清晰、合理界定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建立

共同的善的理性秩序的必由之径。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消费者法律概念的界定

消费者法律概念的界定 【摘要】国外法律一般将消费者定义为以个人消费或者生活消费为目的的个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消费者的界定不明确,并日益显示出弊端。理论界对消费者概念的认识也众说纷纭,有认为只包括个人的,也有认为包括单位的。消费者的概念应界定为,是指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消费者的消费目的要件是为了个人、家庭及亲友的消费,主体要件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单位不包括在内。 【关键词】消费者;概念;界定 1.国内外法律对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1.1国外法律关于消费者的界定 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在市场关系中,消费者己经成为与政府、经营者并存在而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消费者一词也已经成为了法律上的专业名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采用。相关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和地区基本上都在其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对消费者作了明确的界定,虽然对其范围界定有所差别,但在表述上却大同小异。如国际标准化组织(150)的消费者委员会于1978年5月在其首届年会上对消费者所作的定义是“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或者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定义为“使用、取得、定作或者具有取得或定作商品(工作、劳务)的意图以供个人生活需要的公民。”泰国《消费者保护法》则规定,所谓消费者是指买主和从生产经营者那里接受服务的人,包括为了购进商品和接受服务而接受生产经营者的提议和说明的人。英国1977年的《货物买卖法》第12条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当事人从事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门从事商业的人。对消费者的主体范围,各国立法基本上规定得比较一致,一般的国家都将消费者定义为以个人消费或者生活消费为目的的个人。 1.2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早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之前,各地颁布的消费者保护条例,也对消费者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并几乎一致地认为单位也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例如,《上海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1994年12月9日修正)第2条第1款规定:“本条例所称的消费者,是指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其权益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保护”。《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其他各省几乎都作出了类似的规定。事实上,在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时候,关于单位消费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问题就存在争议。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单位也要消费,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也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以便得到更充分的保护。1994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消法》对消费者的概念虽然未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但在其第2条中明确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但这并非对消费者的概念所下的定义,而是对消费动机或者说目的所作的限定。对于什么是消费者、消费者的范围包括哪些、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该法所保护的消费者等,法律上却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一大遗憾。

法律基本概念题库

法律基本概念题库 一、判断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答案】正确 【考点】法的概念 【解析】历史上,不同的法学家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法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中外的法学家们并没有取得一个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法的概念。本题对法的定义,符合古今中外法的真实面貌。 2、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 【答案】错误 【考点】我国法律的形式 【解析】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国际条约。 3.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答案】错误 【考点】法律责任的含义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单选题 1.社会中的各种规范,包括道德、宗教、习惯、政策、法律等。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征,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亦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具有可诉性,但它不是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的标志 D.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答案】C 【考点】法的特征 【解析】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征,即: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而非思想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普遍性;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法具有国家强制力;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 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可以从可诉性的角度加以观察,所以C错误。 2.根据我国《立法法》中关于“立法权限”的规定,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实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的形式,规范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概念及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长期以来作为政治、法律领域所争论的核心概念,它往往被 视为权力正当性的来源、行为价值判断的基础、法律保护的目标,而 被人们所广泛引用和信仰。不过,公共利益究竟是什么却一直缺乏明确、一致的观点,它被形容为一个空瓶子,在不同的时期承载着不同 的内容;它的边界和内涵可谓人言人殊,角度不同而见解各异;它更 被视为一个虚空的概念,即没有人相信公共利益的存有,除非它符合 自己的利益。正是因为公共利益的抽象、动态和不确定,使得公共利 益的法律界定成为学界与实务界所争论的一个难点、焦点问题。 不过,目前法学界对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研究多倾向于叙事宏大的价 值分析和逻辑判断,法律实务中的界定角度也往往侧重于定性分析和 规范界定,忽视了对公共利益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界定,这使得公共利 益法律界定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既缺乏一定合理性,又难以提供一个具 有操作性的立法和司法标淮。 因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体现着对稀缺资源的权属划分,其界定的过 程反映着行为主体的动态博弈,因而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研究不仅需 要概念辨析和价值判断的宏观、静态、定性研究,更加需要进行利益 衡量、行为抉择的微观、动态、定量分析。正如著名公共政策研究学 者休斯所言,"相对于含糊不清的公共行政理论来说,经济学理论是精 确的,具有可预测性的,经验主义的,并且是建立在解释人们如何行 动的激励理论之上的"。据此,本文尝试以法律经济学作为主要分析工 具来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加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为什么要对公共利益进行法律界定 (一)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现状 尽管公共利益一词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众多法律规 范开宗明义地阐明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是,因为现行法律对公共 利益缺乏清晰界定,使得对公共利益的合法界定成本高昂,障碍众多,

关于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

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 X进学【摘要】何谓公共利益,如何理解和解释公共利益,不仅是法律解释的难题,而且在学理上亦不易把握。本文就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作了简要的检视,认为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解释,即公共利益的一般学理特征、程序原则的限定以及法律列举与概括式规定。总之,公共利益不是目的,它仅仅是人实现其权利和自由的手段,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人的价值,公共利益必须以宪政的名义进行。 一、关于定义“公共利益”方法之检视 关于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在立法界与学术界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界分。在立法界和学术界多数学者看来,“公共利益”作为宪法性原则是不可定义的,因为“公共利益”与“正当程序”、“公平”、“法治”、“人权”等原则概念一样具有相当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更有学者认为它是个缥缈不定的东西,迄今为止无人对之加以精确的界定,XX学者陈锐雄指出:“何谓公共利益,因非常抽象,可能言人人殊。” [1]公共利益作为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概念,即便我们从宪政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们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和解释考察中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同时,由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不同,统治者利益的内涵是极富有变化性的,不同政体下公共利益的表达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的,它只能在最终价值诉求上表达为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普遍利益,而什么是普遍利益,如何将社会全部成员的单个利益要求整合为公共利益,借助于什么程序和条件实现公共利益,都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立法者即使希望对“公共利益”下一个定义式的规定,这不仅是一种奢望,因为“作为一种为取得多数同意的代价,立法者经常有意留下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2]而且在立法技术上也存在极大的困难,因为当人们着手使某一术语本身更加精确时,就会发现他用来消

库之一法制理念、法律基本概念、宪法、人民警察法.doc

湖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题库之一 (380 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共50 题) 一、判断题(共20 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X) 2、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 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3、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X ) 4、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5、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 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X ) 6、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X ) 7、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义务。2 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 必然要求。(“) 10、执法为民落实到具体执法工作中,就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 法公正、一心为民。(“) 11 、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 出发点和归宿。(“) 12 、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方面的 价值追求。(X )

13、程序正义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 制约作用。(“) 14 、执法过程中对事实的认定必须以证据为基础,离开证据就没有所谓“事实”。(V) 15、法律是政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准则。(V) 16 、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政法机关在认真、严格地履行所有法定程序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 V ) 17、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X ) 18、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坚决不能做执法违法的事。(V) 19、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V) 20、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V) 二、单选题(共20 题) 1 、( A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坚持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首先是( A)。 A、依法治权 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D、有效管理国家 3、(A)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 B)。 A、加强服务意识 B、走群众路线 C、端正执法理念 D、提高法律素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资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培训资料 一、投诉七大误区 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投诉 《消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1、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类型: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 2、消费行为的目的:满足生活消费的需要; 3、经营者一般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人; 4、经营者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 5、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非此对象的消费投诉不属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 投诉要求: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2、有明确的被诉方; 3、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4、投诉人应当是消费者争议的利害关系人; 5、未超出投诉期限(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在一年内的); 6、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 7、消费者投诉时应当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 8、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收集好所有有利凭证; 不予受理: 1、经营者之间的购销方面的纠纷; 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产生的纠纷; 3、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 4、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非用于生活消费的,但农民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除外; 5、商品或服务系无偿所得或受赠送的,但为促销所提供的赠品、免费服务除外; 6、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而又以该瑕疵提出申诉的; 7、商品超过规定保修期或保证期限,被诉方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 8、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超过投诉期限的(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 9、法院、仲裁机构或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处理的;10、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误区二:所有购买商品的都可无理由退货 不是,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1)消费者定作的;(2)鲜活易腐的;(3)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4)交付的报纸、期刊;(5)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误区三:商品、服务有诈可“退一赔二” 新消法中为了遏制欺诈销售,对由此产生的赔偿有了更严厉的惩罚。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此前,是退一赔二,新消法修改为退一赔三,并且提出最低赔偿金额不得低于500元,也就是“保底赔偿额”。 当然如果你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那么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你将得到10倍赔偿!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商场买了600元/斤的茶叶1斤,商家声称是新茶,但当你冲泡时却发现这茶是陈茶。那么根据新消法,你可以在退款的同时,要求三倍即1800元赔偿。 误区四:所有投诉都可得到精神赔偿 《消法》第50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27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

论消费者概念的界定-最新年文档

论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一、各国对消费者概念界定一览 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源于英、美等国,在世界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来的理论研讨与司法审判实践的补充、丰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日臻成熟,国际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国际化。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认识与立法例,以及有关国际性组织的做法有助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从消费者的定义来看,欧盟《消费者法》第2条第5款规定:受到此法律保护的消费者是自然人,他购买产品的目的不为了商业的或者职业行为。而与此对应,经营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他提供出售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商业的或者职业的行为。 德国在民法典中规定了消费者的范围,依据《德国民法典》第13款规定,消费者是“为一定的目的订立法律行为,而该一定的目的既不能够归属于自己的营利事业活动,又不能够归属于自己独立职业活动的任何自然人。”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消费者是指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人。因此,其地位有别于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英国在1977年的《货物买卖法》第12条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门从事商业的人。英国1974年颁布的《消费者信用法》,对消费者的定

义是“非因自己经营业务而接受同供货商在日常营业中向他或 经要求为他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人”。日本《消费者契约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消费者”,是指个人(作为经营或为了经营的需要而成为契约的当事方的情况除外)。澳大利亚法律和判例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指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现金价格不超过5万澳元,或者现金价格超过5万澳元,但所购买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是用于个人、家庭、家居生活需要的。泰国1979年公布的《泰国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谓消费者,是指买主和从事业者那里接受服务的人,包括为了购进商品和享受服务而接受事业者的提议和说明的人。”1978年5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从以上国家的规定来看,各国大体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从主体、目的、行为形态等几个方面对消费者的含义做出了限定,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用以保护、支持处于交易中弱势地位者的权益。各国关于消费者的法律认识把消费者限定在以下方面:第一,消费者为自然人,是消费过程中的经营者的相对方;第二,消费者是为个人目的而并非为商业目的而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人;第三,个别国家将消费者所从事的商品交易限定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 二、消费者的界定

法律 -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一)法律的形式 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

2019年消费者的定义及界定

2019年消费者的定义及界定 “消费者”这个平凡字眼,其法律内涵却值得商榷。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未直接 明确消费者的定义,但第二条将“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 界定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那么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消费者,是指为满足 生活需要而购买 “消费者”这个平凡字眼,其法律内涵却值得商榷。我国《保护法》虽未直接明确消费者 的定义,但第二条将“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界定为消费 者的消费行为,那么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 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由国家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人。■详解: 什么是消费者?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中心主体,也是确定消费者权益的基本 依据,更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正确而又全面贯彻执行《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的关键所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未直接明确消费者的定义,但第二条将“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界定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那么 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 受服务的,由国家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人。这一定义不仅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弱者的立法原则,而且与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性质相一致(有些单位为职工生活消费购买的商品,最终是要通过社会个体成员的使用)。同叫,也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方法相一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消费者是以 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日本、泰国、英国等国家将消费 者也定义为个体社会成员。 消费者的这—定义具有如下5个基本的法律特征: (一)消费者的主体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在生活性消费过程中的消费权利不受经 营者的侵害,而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最终消费的主体。自然人作为消费者是不受年龄、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社会地位等条 件的限制,也就是说,任何人无论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如何,都可以成为消费者。消费者包括:一个国家领域内所有的人;一切活着的自然人;居住生活在一个国家的外国人、无国籍人。这些人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服务,或使用他人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由他人支付费 用的服务。例如:在商店购买食品的人,他自己是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各项权利的享有者。 同时消费该食品的子女、亲戚、朋友,同事、学生、老师、战友等也是食用过程享有各种 权利的消费者。这就是说,无论对前者而言,还是对后者来说,—旦他们的权益因消费该 食品而受到损害时,都有权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怯》的规定,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二)消费者的消费客体包括商品和服务。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一)法律的形式 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法律定义及描述

法律定义及描述 都兼有“公平”、“正义”的含义。从“法”的词源看,都喻意公平和正义,简述: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者。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一般限于宪法、法律。法属于上层基础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现在指----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的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基本的法律: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实际作用与宪法实际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并权宜之针,在没有实施宪法下达到有法维持宪政秩序之效果。这里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法律,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基本法律”的层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宪法》第67条)。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类的文件,也视为狭义的法律。它一般包括--宪法,民事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关制定之(即后者)。法律体系通常,法律体系可以分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另外还有第三种法律体系(依然存在于某些国家的部份或整个地区)-宗教法,是一种以经籍和其解译为基本的法律。一个国家所使用的体系通常和其历史、其和外国间的关连、以及其对国际标准的依附等有关。司法体系认同应遵行的法源为其法律体系的明确特征。所以不同体系的差别多在于模式的不同,而不在于其内容,且每个司法体系通常都可以找到相类似的法条。法律制度在发达国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独立的法院、代议议会、责任内阁、军警系统、官僚系统、法律专业和公民社会本身。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里,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种权力,其后的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对其进行了完善,主张将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种权力必须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约。他们的原则是不应该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国家的所有权力,和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内的独裁理论相对。更近代,有马克斯·韦伯等人重塑有关在行政控制下的国家的模型。现代军事、政治与官僚的力量对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显现出了许多特别的问题,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鸩等作家所不可预见的。法律专业的

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_从要素解释的路径

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 ———从要素解释的路径 胡鸿高3 内容提要 公共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公共利益内涵的法律界定处于理论困惑与实践需求的矛盾之中。这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包含价值选择概念和历史性概念。尽管公共利益基于自身的特性而无法厘清其确切、绝对的边界,但亦非不可捉摸。本文采用要素解释的方法,通过对公共利益的历史解释、公共利益的本体解释、公共利益的主体解释和公共利益的程序解释,进而阐述公共利益的内涵,并通过要素解释描绘公共利益的可能景象。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公益 法律界定 公共利益无疑是一个热门概念,无论在法学、政治学、行政学还是在经济学的论著中都不乏其活跃的身影;公共利益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概念,在久远的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公共利益的思想雏形;公共利益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至今人们也无法认清它的“庐山真面目”。人们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秘,希望揭开公共利益的神秘面纱,给公共利益做出一个精准的界定,但往往无功而返。对公共利益模糊性的原因解释仁智互见,例如,“到底什么是公共利益,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有明确的规定,这是由公共利益‘利益内容’的不确定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所决定”①;又如,“由于征用权(e m inent domain)从属于主权范畴,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警察权力的体现,具有绝对性、至上性和不可限制性,这使得公共利益只能是一个在法律上极为模糊的概括条款或者弹性条款”。②台湾学者陈锐雄指出:“何谓公共利益,因非常抽象,可能言人人殊。”③这些解释虽路径不一,但无不表明用固定的语言去界定公共利益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公共利益的界定无疑存在一定困难,但现实的需要又促使人们必须认识和揭示公共利益的应有之意,惟有如此才能明确立法、准确司法、规制政府行为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希望通过“解释”的方法描述公共利益的相关要素,以对公共利益的解读替代僵硬的、不得要领或难以完善的定义。 一、公共利益的历史解释 “公共利益”一词的问世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6世纪的古希腊,古希腊特殊的城邦国家制度造就了一种“整体国家观”。与“整体国家观”相联系的是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被视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看作是最高的社团,其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在现实社会中的物化形式就是公共利益。④乌 3 ① ② ③ ④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102。本文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王东光提供了部分资料,谨致谢忱! 黄学贤:《公共利益界定的基本要素及应用》,载《法学》2004年第10期。 郑贤君:《“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陈锐雄:《民法总则新论》,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913页。 胡建淼、邢益精:《公共利益概念透析》,载《法学》2004年第10期。

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 消费者 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应当包括单位,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应当受合同法调整。不能够以购买的物品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作为判断是否为 生活消费 的标准,判断是否 生活消费 也不应考虑购买者的目的与动机。关于医疗纠纷能否适用 消法 的问题,应当肯定医疗关系是一种医疗服务合同关系,符合 消法 适用于商品、服务两类消费关系的规定要求。但对于医疗关系,并不一定要适用 消法 第49条的规定对患者的权益加以保护。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活消费;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DF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512(2002)02-0003-10 法律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同时,不同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范围是各不相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简称 消法 )第2条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这是 消法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所作的界定。据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调整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产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消费关系。但该规定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引发了不少争议。争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何谓消费者?消费者是仅限于自然人还是包括法人?第二,如何界定 生活消费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法律上明确哪些关系不属于生活消费,并应当排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之外。笔者不揣鄙陋,就有关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提出若干浅见,求教于大家。 一、关于消费者的概念 消费者的概念曾经因为王海 知假买假 的行为而在学界引发了争论,即消费者是否仅应限定在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的人?笔者认为,如果仅仅将消费者的概念限定在满足自己消费的范围上,这未免对消费者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窄。事实上,消费者的含义本身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为自己生活需要购买物品的人,也包括为了收藏、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购买商品,以及替家人、朋友购买物品,代理他人购买生活用品的人。消费者首先是与制造者相区别的。 而在商品交易领域,消费者则是与商人相区别的概念。消费者购买或者接受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不是为了交易,而是为了自己利用。 例如,英国1977年的 货物买卖法 第12条就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从事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门从事商业的人。澳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法律的基本概念 (1)汇总

法律的基本概念 (1) 一、绪论 研究法学的方法和研究别种科学是一样的。先把那根本上的原理彻底悟会了,其他的枝叶问题就可不劳思索,迎刃而解。比方代数、几何、物理、化学都有确定的公式和定例;学者根据那种公式和定例就可解释各种变化无定的问题。要是没有那种公式和定例,就要觉得头绪纷纭,顿时无从着手,怎能造出一种科学的统系呢?但其间有一异点就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都属于自然科学;那自然境界上的现象如影随形,都有定理可以推测。法律学并非自然科学,乃是一种精神界的科学,??乃是社会科学之一部分。精神是一样活动的东西,吾人难以捉摸,其变化亦复神妙非常,与天然现象大不相同。要在精神界的科学上作个公式下个定例,那个公式和定例断乎不能如八八六十四和H2 O=H2O的呆板且绝对。何以故呢?因为人的精神是自由的,海阔天空没有人可以捉摸得到,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那“想做什么”是个因,那“就要做什么”是个果;因既活动,果亦不免随了活动。所以自然界只有现象,精神界则有事业。自然科学的问题是“究是怎样?”其答案是个发明,其所证明的是“有因必有果”;精神界科学的问题是“应是怎样”?其答案是个创作,其所奉为信条的是“有志就成”。万物的进化是在天演;人事的进化是在猛进。宇宙间惟有人心是最灵活,既难束缚又难察量。那自然的“光”“热”“电”虽然奇妙,然还可以用各种科学艺器来确定他的度数;人心的 “光”“热”“电”(知、情、意)那是更属奇妙了,没有什么科学仪器可以用了来察量其度数。照这样说,那人的心理果为一种不可研究的东西吗?人心既不能研究,精神界上的科学就没有什么公式和定例之可言了!那又不然的。人心虽不能用有形的仪器来推察,却可用无形的仪器考查他一下。在精神界上的科学,我们所用以察量短长,评判是非的仪器都是无形的;虽然无形,其真确和稳妥倒不让那有形的仪器。法律学既是精神界科学之一部,自然亦有一种无形仪器??即是标准。标准拿定了,就不难再造公式和定例。 二、法律的标准 从前孔子曾经说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现在我也要依样葫芦说句话:“法云法云!条文云乎哉?”玉帛是礼的用,非礼的体;钟鼓是乐的器,非乐的本;条文是法的骸,非法的魂。所谓“体”所谓“本”所谓“魂”,都是标准之别名。礼的标准可以用一“敬”来代表他;乐的标准可以用一“和”字来代表他;法的标准却用个“理”字来代表他。所以“敬”、“和”、“理”是治礼、乐、法的人所用以察量短长,评判是非的利器;靠了那种利器,善恶真假即可一辨而知。天下固有不敬的礼,不和的乐,不合理的法。但便是礼其所礼,乐其所乐,法其所法,并不是我心目中的礼、乐、法了。这种礼乐法,即使能够冒着礼乐法的名横行一世,那也不过是暂时的。以历史的眼光看来,却是无足重轻,在不足挂齿之例。现在休论礼乐,且先以法学讲来并与海内外学者讨论一下。 方才不说法的标准是个“理”字吗?这个理字先要讲得明明白白才可免得有隔靴搔痒的毛病。中国宋明诸儒为了这个理字,质难辩论,曾用了一番苦工。但其结果真理愈弄愈涩,门户之见亦愈弄愈多,说来亦觉可怜得很。清代诸儒以为前车可鉴就起了一个大反动!这个反动在中国思想界至今尚占势力。欧美十八、九世纪诸法家亦想专恃一个理字来解决一切法学上问题。现在

论行政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摘要在一些行政行为中,公共利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公共利益不同于其它诸如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类的概念,不仅因为公共利益是这些行为的目的所在,更重要的,公共利益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工具,直接关系到这些行为实施的意义。然而,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导致行政法律法规与宪法规定出现矛盾,而给了行政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导致行政纠纷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应总结各国的经验,在立法和实践中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这将会在行政实践中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公共利益价值土地征收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76-02 如果要选出近期行政法中最热门的词汇,无疑公共利益会高票当选,这是因为有太多的行政纠纷事件与之有关。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合法的幌子,所为的一些行政行为严重的损害了相对人的利益。为了了解公共利益是如何会被利用的,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它的内涵以及特征,弄清它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概念的区别,从而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法律中对公共利益范围进行界定,应如何对其进行界定。在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的同时,我们还应从功利主义角度把握对公共利益进行的界定对行政实践到底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一、公共利益的概念分析 我国现行《宪法》中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豍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两个法条中所包含的概念公共利益,是法学中一向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只是在我国,在其他国家的宪法中也有所体现。如新南非宪法对财产权有如下规定:除非根据普遍适用的法律,否则不能剥夺任何人的财产。只有因公共目的和为了公共利益,并且以赔偿为条件,才可以征用财产。大韩民国宪法在认定财产权的社会义务性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财产权的行使要适应公共福利的要求,其第37条规定:国民的一切自由和权利只有在需要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持续及维护公共福利的情况下,由法律进行限制。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4条继承了魏玛宪法的传统,第2款规定,财产权富有义务,其使用应同时有利于公共利益,而在第3款中规定了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的条件和原则:只有在公共利益必需时,才能征收个人财产为公用;征收必须有补偿,但要在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方面进行平衡。此外,第15条在规定私有土地权中,也有涉及。从上述法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法律中对公共利益的表述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可以说公共利益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性法律概念。那么公共利益到底是什么?它自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公共利益,英文为public interests,从字面上去理解,不难看出公共利益不确定性所在,表现在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 豎。受益对象对应的概念中的公共,利益内容则对应利益。 公共,顾名思义谓之公众所有,是公共利益重心所在。公共的不确定性可以总结为公众范围的不确定性,一是公众所处的区域难以划分,另外,作为利益载体的公众在人数上也是不容易确定的。一定范围大多数的成员的都具有的利益是相对于少数成员来说的,那么在这个范围内这个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形成了公共利益。然而,把这个范围相对于这范围以外更大的范围来说,这一范围的利益有可能是大范围中少数人的利益。同时,人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某一个范围内占多数的势力集团在时间上可能只是暂时的,经过人口的流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另外的多数集团,公共利益也会随之而改变。由此可以得出,公共是具有相对性的,而这种相对性正是公共利益的不确定的原因所在。 利益,从哲学意义上去理解,它表现为某一特定客体对主体具有意义,并且为主体自己或

公共利益界定理论初探

公共利益界定理论初探 [摘要]公共利益是当前行政机关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克减和限制的正当依据。尽管2004年3月我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公共利益条款,但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等土地征收、征用的前置性条件法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对公共利益内涵的辨析、特性的描述,及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标准进行探讨,并结合世界各国立法例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公共利益;土地征用;强制拆迁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加快实施,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各地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城市新区开发与旧城区改造的建设,形成“园区开发”、“高尔夫”、“旧城改造”的浪潮,并由此带来了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征用、强制拆迁等问题。各种关于征地、毁田、强制拆迁的事件常常见诸报端;,而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进行商业拆迁,损害公民的基本财产权,或者盗用“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搭便车”寻租。如果任由这种行为发展下去,将不仅使公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使政府的公共职能发生严重错位,最终将使政府陷入合法性危机。虽然2004年3月,经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后的宪法中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但对于公共利益

的内涵和外延至今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模糊的定义下,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土地、房屋等)的保护力度明显不够。因此,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何为“公共利益”?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及释义评说。 ;公共利益是法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学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仅从字面意义而言,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公共利益是指“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成为公众的、共同的利益”。在这一概念中,对“公众”范围的界定应采用地域标准、人数标准或其他标准学界一直未有定论,而“利益”这一涉及主体价值判断的概念应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亦是十分不确定的。正是因为“公共”的不确定性与“利益”的不确定性,导致各学科至今未能给“公共利益”作一个明确、具体的解释。正如我国台湾学者陈新民所说的,公共利益的“最大特别之处,在于其概念内容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由于难以给公共利益下一个普遍而具体的定义,笔者认为不妨参考、借鉴、总结传统上探索公共利益的有关学说和方法,以期能从法理上归纳其共同点并对其内涵作出一个相对明确的解说。传统上探索公共利益一般有如下几种学说或方法: ;1.公共利益“否认说”。 ;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认为“共同体是个虚构体,由那些被认为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