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取值规则及说明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取值规则及说明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取值规则及说明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取值规则及说明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取值规则及说明

A.1 警报元素

A.1.1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的取值格式为:ZZZZZZDDDUUUXX_YYYYMMDDhhmmss_N,31位字符串。其中:——ZZZZZZDDDUUUXX: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见A.1.2;

——YYYYMMDDhhmmss:预警信息的录入时间,编码方式为日期时间型的基本格式,见A.1.3;

——N:同一单位、同一时间发布的预警信息的序列号,以0-9的数字表示,从0开始计数;

A.1.2 发布单位代码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的取值格式为:ZZZZZZDDDUUUXX。其中:

——ZZZZZZ:6位行政区划代码,按照GB/T 2260的规定编码;

——DDD:3位机构行业编码,按照GB/T 4657的规定编码;

——UUU:3位发布单位内部二级编码,默认为“000”;

——XX:2位扩展编码,默认为“00”。

A.1.3 日期时间型

A.1.3.1 基本格式

日期时间型的基本格式为:YYYYMMDDhhmmss。采用北京时间,以14位数字字符串表示。其中:

——YYYYMMDD:8位数字,代表日历日期的年月日,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历日期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5.2.1.1);

——hhmmss:8位数字,代表时间的时分秒,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的当地时间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5.3.1.1);

A.1.3.2 扩展格式

日期时间型的扩展格式为:YYYY-MM-DD hh:mm:ss±hh:mm。其中:

——YYYY-MM-DD:代表日历日期的年月日,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历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2.1.1);

——hh:mm:ss:代表时间的时分秒,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的当地时间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3.1.1);

——±hh:mm,代表与世界时的时差,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的当地时间与协调世界时的时差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3.4.1)。北京时间统一取值08:00。

A.1.4 预警状态

预警状态的字段代码如表A.1所示。

表A.1 预警状态字段代码表

A.1.5 预警阶段

预警阶段的字段代码如表A.2所示。

表A.2 预警阶段字段代码表

A.1.6 发布范围

预警信息的发布范围字段代码如表A.3所示。

表A.3 发布范围字段代码表

A.1.7 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的字段代码如表A.4所示。

表A.4 安全等级字段代码表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昌吉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的发布,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昌吉州行政区域内发布预警信息,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有其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第四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州、县市(园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和宣布解除警报。 第五条预警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达到三级预警信

息由州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州人民政府授权统一发布;四级预警信息由相关县市(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县市(园区)人民政府授权统一发布;特殊情况下,州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直接发布。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州、县市(园区)人民政府有关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后,可以根据需要和有关规定发布专项预警信息。 第六条需要发布的三级预警信息,要报州人民政府审批;四级预警信息,要报县市(园区)人民政府审批。专项预警信息视情况报州、县市(园区)人民政府审批。以上预警信息通过州及相关县市(园区)政府网站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 州、县市(园区)政府网站由州、县市(园区)信息办公室负责管理。 第七条预警信息应当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 第八条州、县市(园区)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等特殊场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取值规则及说明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取值规则及说明 A.1 警报元素 A.1.1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的取值格式为:ZZZZZZDDDUUUXX_YYYYMMDDhhmmss_N,31位字符串。其中:——ZZZZZZDDDUUUXX: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见A.1.2; ——YYYYMMDDhhmmss:预警信息的录入时间,编码方式为日期时间型的基本格式,见A.1.3; ——N:同一单位、同一时间发布的预警信息的序列号,以0-9的数字表示,从0开始计数; A.1.2 发布单位代码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的取值格式为:ZZZZZZDDDUUUXX。其中: ——ZZZZZZ:6位行政区划代码,按照GB/T 2260的规定编码; ——DDD:3位机构行业编码,按照GB/T 4657的规定编码; ——UUU:3位发布单位内部二级编码,默认为“000”; ——XX:2位扩展编码,默认为“00”。 A.1.3 日期时间型 A.1.3.1 基本格式 日期时间型的基本格式为:YYYYMMDDhhmmss。采用北京时间,以14位数字字符串表示。其中: ——YYYYMMDD:8位数字,代表日历日期的年月日,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历日期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5.2.1.1); ——hhmmss:8位数字,代表时间的时分秒,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的当地时间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5.3.1.1); A.1.3.2 扩展格式 日期时间型的扩展格式为:YYYY-MM-DD hh:mm:ss±hh:mm。其中: ——YYYY-MM-DD:代表日历日期的年月日,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历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2.1.1); ——hh:mm:ss:代表时间的时分秒,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日的当地时间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3.1.1); ——±hh:mm,代表与世界时的时差,编码应符合GB/T 7408-2005中的当地时间与协调世界时的时差表示法的扩展格式(5.3.4.1)。北京时间统一取值08:00。 A.1.4 预警状态 预警状态的字段代码如表A.1所示。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系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不良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及所属管理各单位均应制定应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并认真执行。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严格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使事故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公司和所属电厂应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特征,辨识重大地质灾害和重大气象灾害;依据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建设和生产强制性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的健康状况和在用危险化学品生产

使用情况,辨识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影响因素,组织风险评价,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设备设施损害以及重大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二章重大突发事件及应急预案分类 第三条公司作为中央管理企业和上市发电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对公司上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后,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定义,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15 种。 (一)事故灾难类,包括: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设备、设施事故,重大施工机械损坏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 (二)社会安全类,包括:重大社会治安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重大涉外事件,重大金融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自然灾害类,包括:重大地质灾害,重大气象灾害。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起应急处置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一)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或严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设立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

(五)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卫生院副院长 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 职责: 1、全面领导本镇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医疗救治重大事项的决策、督查落

实和指导工作。 3、负责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 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中心,决定人员疏散或隔离,并依法对疫区封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办公室职责: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与县突发事件应急各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组织 1、医疗救治小组及医疗救护队 (1)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卫生院副院长(业务) 成员:

《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银监办发【2008】53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 《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银监办发[2008]53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现将《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银行业信息系统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包括: (一)健全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定期演练和评价应急预案,持续改进本机构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协调机制。 (二)明确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明确本机构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以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的问责制度。 (三)预防为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和控制,并对风险指标动态、持续监测,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处置高效。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反应快速、报告及时、措施得力、操作准确,降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四条以下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一)本规范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撑关键业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的发布,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逐级申请的原则,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后发布。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等。 第四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第五条预测预警的范围、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生产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对重大隐患报告的内容包括隐患现状、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预警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需要发布的预警信息要按预警级别统一报市政府审批,并通过应急管理办公室网站和相关政府网站发布。 第六条预警信息应当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 第七条社区各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第八条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御工作,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损害。 第九条各部门应当组织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条公众接到预警信息后,要配合政府及其有关单位做好应对工作。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预警信息。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一)非法向社会发布与传播预警信息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等通信网络,擅自更改或不配合发布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单位提供的实时预警信息的。 (三)违反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预警信息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预警机制 为了保障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和师生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的安全,能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学校突发性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以张俞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小敏周宇能汪洪生柯遐贞组员:柯新金周小辉周杰丁炜 2、五个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①、学校稳定处置工作小组,组长:周小敏,主要职责:协同上级相关部门负责处理学校的政治稳定。 ②、校舍及教学设施安全处置工作小组:组长:汪洪生,主要职责:协同上级相关部门负责学校火灾、校舍、教育设施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③、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组长:周宇能; 主要职责:协同上级相关部门负责学校任课教师负责课堂教学及学校组织的课外 学习小组、兴趣特长小组、学习竞赛等教学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④、学生课余活动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组长:柯遐贞;主要职责:协同上级相关部门负责学校交通事故、食堂卫生、卫生防疫、治安等重大突发性事故处理工作。 ⑤、教职工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组长:柯新金;主要职责:协同上级相关部门负责涉及教师交通事故、治安等重大突发性事故处理工作。 三、主要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2、及时向办学单位、区教育办公室等报告事件情况,以取得上级领导的指示,便于采取下一步行动。 3、学校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各小组,召开简短的紧急会议,商量布置处置办法,各工作小组必须在校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责,开展工作。 四、各种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对策 (一)校园火灾事件; 1、立即组织师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教师要根据预报的火情和自己的判断组织学生疏散,教师最后撤离,保证损伤降到最低,同时立刻向办学单位、区教育办公室及区消防局报告火情。

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编制依据 本预案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二、事件分类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以及对我市城市建设历史资料和危害现状的科学分析。 三、事件分级 本预案所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由低到高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全局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紧急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2)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

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我局调度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联合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3)较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政府调度多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4)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我局调度个别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全市建设系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并有效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对接。 五、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急处臵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对紧急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紧急事件给公司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紧急事件”是指日常生产或生活中,不确定、不经常发生的,可能会对公司经营、生产状况产生影响的,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第三条公司应对紧急事件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紧急事件分类 第五条按照影响程度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公司需应对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公共事件造成公司生产运行受到严重影响; 2、公司或个人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造成公司生产业务受到严重影; 3、公司关键设备突发故障,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生产和运营; 第三章机构设置 第六条公司对紧急事件的处置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第七条公司成立紧急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财务副总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紧急事件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公司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就相关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决定启动和终止突发事件处理系统; (二)拟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三)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四)负责决定并办理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预警和预防机制 第九条公司应当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的监测结果对突发事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条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定期检查及汇报各部门有关情况,做到及时提示、提前控制,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中。 第十一条公司相应岗位人员应当保持对各类事件发生的敏感度,收集整理并及时汇报可能威胁企业的重要信息,并对其转化为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应急小组各成员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试件突发后(10-15分钟内)当事人应首先向应急小组领导汇报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30分钟内向本部门领导汇报突发时间信息,同时对后续工作进行交接及安排。 第十三条报告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应采取的措施等。 第五章应急处置 第十四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各自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 第十五条应急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及事态严重程度,决定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并针对不同突发事件,成立相关的处置工作小组,及时开展处置工作。 第十六条突发事件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公司应当分析和总结经验,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评价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 第十七条公司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处置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充实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试验方法第2部分:余辉亮 度的测定》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由于其可以利用日光或灯光储光在夜晚或黑暗处发光,因而广泛应用在夜间应急指示,光电子器件或元件、仪表显示,弱光照明,建筑装饰,工艺美术及国防军事(如夜行地图)等诸多方面。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稀土长余辉荧光粉》是2010年制定的。该标准涉及了相对亮度、中心粒径、发射主峰、发光颜色和色品坐标这五个指标。 随着稀土长余辉产业的发展,以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的应用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发光纤维、发光油墨、发光陶瓷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广。另外,随着稀土长余辉发光制品应用技术的改进,对现有的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的粒度和亮度指标均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原标准经过几年的使用,发现相对亮度这个指标没有实际意义,生产企业与应用客户的沟通均采用余辉亮度这个指标,特别是国外客户明确提出几个时刻点的余辉亮度要达到多少mcd/m2才属于合格产品。鉴于以上几点,2010年制定的《稀土长余辉荧光粉》的产品标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为了使新修订的产品标准能真实地反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使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收集汇总了目前生产企业:内蒙古天彩稀土发光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力光源有限公司,大连路明集团,淄博天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济南陆美斯发光材料有限公司,佛山钜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等和应用客户的意见,建议在国家标准中增加1~10μm 长余辉荧光粉的性能指标,细化中心粒径范围。结合生产企业和客户的使用意见,本次标准的修订是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对级别,中心粒径范围和牌号做了适当的调整。将相对亮度更改为余辉亮度,因为企业在使用长余辉荧光粉时只考察荧光粉的余辉亮度,并不考察其相对亮度,而且原国家标准GB/T 24980-2010中相对亮度的测定,需要测试待测样品的余辉亮度和国家标准样品的余辉亮度,待测样品的余辉亮度除以国家标准样品的余辉亮度,得到待测试样的相对亮度,测试程序复杂。为此,急需对国家标准《稀土长余辉荧光粉》GB/T 24980-2010进行修订,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

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

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统一、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上海市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预警信息的定义) 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第四条(预警信息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一般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第五条(预警信息发布原则) 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遵循“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规范发布”的原则。 “分类管理”是指负有相关种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职能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预警信息的制作、审核和签发工作。 “分级预警”是指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根据预警分级标准进行相应级别的预警发布。 “平台共享”是指需要向社会或特定对象发布的预警信息,应通过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 “规范发布”是指通过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要明确预警覆盖范围、预警受众对象、预警发布渠道和预警响应规则。 第六条(预警发布中心)

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保安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突发事件处理的标准作业规程 (1)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第一:快速反应原则: a)当值保安/领班接警后:1分钟内到达突发事件现场; b)保安部主管在当值时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1分钟内到达突发事件现场; c)保安部主管在休息时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10分钟内到达突发事件现场。 第二:统一指挥原则: a)处理突发事件由主管经理负责统一指挥; b)在特殊的情况下,由保安部经理负责统一指挥; c)保安部主管协助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三:服从命令的原则:

保安部领班需无条件服从保安部主管的命令,并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作详细记录。 第四:团结协作原则: 保安部作为突发事件的处理部门,行使公司赋予的指挥权和处理权,公司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应干预。在保安部作出突发事件处理决定时,各相关部门均应团结一致,紧密协作,配合保 安部处理好突发事件。 2、灭火应急方案 (1)灭火应急方案的内容 a、消防中心接警后迅速辨别火情大小,及时通知保安主管及经理,并判断火情是否在消防控制中心能力范围内,如火情过大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通知当值所有保安立刻赶往现场进行必要的扑救,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b、由消防中心通过消防广播、警铃、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社区内其他人员,由在场主管领导对人员进行疏散,并确定疏散路线,严密组织,细致分工。 c、消防中心必须做出如下反应:启动水泵。组织人员使用水枪、运送灭火剂、灭火器材,启动排烟窗、防火门、安全口、空调口,启动送风排烟机械设备。 d、在场人员划分出警戒区域,指导无关人员、车辆撤离现场,消除路障,确保消防通道的通畅,以便消防车的进入。清走易燃易爆物品至安全地点 (2)起火后,灭火自救行动时间要求: 项目内容完成项目的时间要求(分钟)起火后至实现时间(分钟) 接警确认0.5 0.5 保安经理到场 1.5 2.0 物业公司领导到场人做出决定0.5 2.5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示范文本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向公司及社会提 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 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 全,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一切预警信息的发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警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 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

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3.2 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4 职责 4.1 综合部职责 负责与当地气象、水利、林业、地震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各类应急信息。 4.2 生技部职责 根据各类应急信息制定、落实相对应应急措施。每月对预警信息发布工具、器材、仪器进行检查、补充。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预警信息发布要准确、及时、客观、全面,最大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示范区突发事件预警预防机制,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客观、权威地向全社会提供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X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息,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社会安全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预警信息,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预警信息级别。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和一般(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

示,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X区人民政府、示范区各职能部门应按照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明确的各类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结合实际确定本单位预警信息级别。 第五条预警信息发布原则。 提前预警。X区人民政府、示范区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突发事件日常监测和分析评估,需要发布预警信息的,按照规定程序尽快申请,力争早发现、早预报、早发布、早预防。 分级负责。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必须按照规定权限、应对程序、响应级别分级实施。省政府主要发布一级、二级预警信息,必要时相关职能部门可发布三级、四级预警信息;示范区管委会主要发布三级预警信息,必要时相关部门可发布四级预警信息;X 区人民政府负责发布四级预警信息。 统一发布。X区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示范区各职能部门在完成预警信息审核流程后,交同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 属地管理。X区人民政府及示范区各职能部门负责本地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工作。 第六条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包括发布机关、发布时间、突发事件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

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

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项目部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及预警机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及预警机制适用于我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预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社会安全类事件。包括施工队伍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工、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项目部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工作人员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项目部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施工场地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项目部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事故灾害事件。包括工地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项目部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 4、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洪水、地质滑坡、地震灾害以及有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5、影响总监办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2、分级负责,逐级管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按所属年级或部门管理原则,在总监办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公共事件后,项目部领导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4、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坚持从保护人命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工人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加强保障,重大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9595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目的 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向公司及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一切预警信息的发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预警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

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3.2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4职责 4.1综合部职责 负责与当地气象、水利、林业、地震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各类应急信息。 4.2生技部职责 根据各类应急信息制定、落实相对应应急措施。每月对预警信息发布工具、器材、仪器进行检查、补充。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预警信息发布要准确、及时、客观、全面,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维护公司财产安全,确保安全生产。 5.2应急管理办公室及有关职能部门,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当根据职责权限和程序要求,

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2015版)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拱极路校区 学生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高校是多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汇聚和碰撞之地,由此引发的各类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并持续的构建全新的安全保障系统,以保障校园的安全,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拱极路校区学生安全状况和引发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反动意识形态和不良信息的渗透 青年学生容易被一些暴力、色情、反动宣传等不健康的东西所迷惑,各类网络平台更是反动思潮冲击的对象,其负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2. 学校周边地区治安形式不容乐观。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学生被抢、被盗等事件时有发生。 3. 学生心理发展处于自我统一性不太完善的阶段,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尚未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情感处理等事情上容易遭受挫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二、构建学生安全保障系统 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各种风险因素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完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五步工作法): 上报原则: 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分线上报、协同处理。 上报类别: 1)即时上报 2)处理过程中上报 3)事后汇报和登记备案(附件1突发事件登记表)事件分级参考:(附件2突发事件分级参考)

1.管理目标 以“确保学校稳定,学生安全”为目标,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2.预警内容 1)对学生管理、安全、生活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作出快速反应与处理。 2)分析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提高对一些敏感型、群体性很强的问题的警觉性,采 取预防性的措施和办法,将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对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恶性事故发生。 4)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的渗透以及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采取积极预防的防范与对策。 3.工作职责 寝室长、班长(团支书)以及各学生组织负责人是该组织的第一信息提供和联络的责任人。协助老师做好管理工作。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现象以及各种突发性事件及时进行处理,并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汇报。班主任或辅导员给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并视事情的轻重缓急向相关领导汇报,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汇编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学校突发事故的发生,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学校各项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办公及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常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应对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控制,保障学校安全。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究,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做好宣传普及突发事件的防控措施,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及时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 2、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中心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4、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发生突发事件后,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控制和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及时快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 6、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三、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二)主要职责: 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处置。 2、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防控措施。 3、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4、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并以多种方式通知用户。 5、写出突发事件的情况报告。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一)传染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