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2016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

——以临安为例

作者姓名:徐翊燕

学号: 201304010106

专业班级:园林131

指导教师:徐文辉

所属院系:园林学院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5月10日

摘要: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属性。随着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绿地在生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成分。因此,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以临安为例》选取了临安县为研究对象,对五大城市绿地中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三大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各类绿地的特征,从各类绿地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分析绿地规划利弊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对临安绿地系统规划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以供其他研究学习者参考学习。

关键词:临安;城市绿地系统;价值观;建设性意见

引言

人类自古依山傍水而居,自然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少,城市园林绿地成了体现城市自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具有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理想的游憩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防灾减灾,以及教育和促进社会交往等功能。特别在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城市绿地系统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自然成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系统稳定的不可替代的必要组成,是实现城市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

较早意识到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地从区域和城市角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的是西方国家。早期的绿地规划理论比较关注通过绿地布局来控制城市化的无序发展和社区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才开始普遍重视绿地的作用。

我国的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城市绿化层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城市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和理论都有较大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于2001年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独立、必须完成的强制性内容。

山体绿地[1]是城市的绿色斑块和绿色屏障,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山水是杭州城市的特色,几点了杭州的人文历史特质。临安就是山水杭州的一角。因此此次调查把临安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调查,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

目录

引言 (Ⅰ)

1 附属绿地系统分析 (1)

1.1居住绿地系统分析 (1)

1.1.1 春天花园 (1)

1.1.2 吴越人家 (3)

1.2对外交通绿地——高速公路入城口 (7)

1.3 道路广场绿地——科技大道 (8)

2 公园绿地系统分析 (9)

2.1风景名胜公园——钱王陵园 (9)

2.2居住区公园——临东公园 (11)

2.3街旁绿地——人民广场 (13)

3 其他绿地——玲珑山 (15)

4结语 (18)

1 附属绿地系统分析

1.1居住绿地系统分析 1.1.1 春天花园

花园位于临安城中街与横潭路交叉路口,总建筑面积19公顷,属于大型小区,容积率2.0,绿化面积3公顷,绿地率40%,属于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G41。

(1) 周边关系春天花园的服务对象是小区居民,服务半径为100米。 (2) 建筑布局

图1-1

行列式与周边式相结合。

营造安静、安全的环境,并摆脱了完全周边式布局造成的封闭感,住宅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 (3) 绿地布局

小区游园位于小区中心,属于“内向型”小区游园,便于居民使用。与公建绿地相邻。 组团绿地与宅旁绿地丰富,各具特色,但缺少儿童活动场所。

1

图1-2

图 1-3

图 1-4

春天的公共绿地中没有单独设立儿童活动区和老年人活动区,而是按活动性分为动静分区。动态活动区内以铺装场地为主,提供较宽阔的活动空间,并设置适当的休息亭。静态活动区以休憩为主,场地地形变化大,适合静观。

(4)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总体上使用乔灌草的搭配方式。

2

图 1-5

植物造景组织空间

根据不同环境情况安排不同形式绿化

这块绿地以乔木和草坪组合营造了一片静谧的林下空间。在使用上,这种绿地形式形成的空间环境比较安静,较少受到外界人流、交通的影响,能增强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

1.1.2 吴越人家

吴越人家位于临安临水路尽头农林大学西面,居住区类型是城市内新建多层居住区,建筑布置形式为行列式,绿地率为40%。

3

图 1-7

图 1-8

(1) 绿地类型分析

小区内绿地基本包括了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部分道路绿地与宅旁绿地重合。 公共绿地包括小区有缘和组团绿地,小区游园位于北区,组团绿地位于南区,两者能基本平衡小区居民对公共绿地的使用要求。

小区内占地最大的为宅旁绿地。宅旁绿地以植物和铺装为主,植物配置单一,没有景观小品,缺乏管理。

道路绿地贯穿居住区纵横轴线,即分布在居住区内主干道上。能满足遮荫、防护的功能,但植物景观效果不佳。

(2) 居民活动分析

1.老人的活动半径均在180—220米,符合5分钟的老人出行距离。其户外活动范围一般在宅间道上,尤其以单元入口和宅间道路交叉处附近。

2.老年人一般需要一个较安全的区域空间,在此空间内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防卫性、排他性。

3.老年人也需要一个成组活动领域,可以和三五个趣味相投的朋友在一起闲谈打牌。这个区域一般选择在小区的入口道路边缘、转角、单元入口附近等。

图 1-9

图 1-10

4. 居住区是儿童成长时间最长的地方,儿童在其间的活动对其正常行为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活动区要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儿童来设计,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其的安全性,适当摆放一些合适的游乐设备,在铺装上也有一定的讲究。而且可以巧妙的搭配植物和水系。

(3) 问题分析

考虑到儿童和老人的活动需要,在南北两区均设置了相应的活动区,但总体而言,活动设施较为简陋管理不善,数量较少,位置偏僻,环境不够吸引人流,无法满足整个小区的活动需求。

居住区居民活动绿地规划都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活动场地的局限性 2、缺乏统一的规划

3、植物绿化内容不够丰富,较随意。

4、儿童游戏场地缺乏年龄性划分

5、设施维护欠佳。

(4) 意见

1.适当增加植物种类

吴越人家小区在植物的选择上大致以香樟、桂花等传统植物为基调,植物种类较为常见过于普遍,略显单调普通,各个居住区乔灌草的种类都比较相似,因此景观效果的表达受到局限。 2.注重植物群落配置的科学性

营造结构配置合理、色彩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和谐的植物群落。努力搞好平面绿化,还可以加强阳台、墙面、棚架、屋顶等立体空间的绿化,提高绿化率,同时实现小区绿地系统“点、线、面”的结图 1-11

图 1-12

(5) 各绿地植物配置表

表 1-1 植物配置表一

表 1-2 植物配置表二

表 1-3 植物配置表三

1.2对外交通绿地——高速公路入城口 1.

2.1 区位

道路类型为城市主干路,位于杭瑞高速与钱锦大道的交叉路口。 绿地类型附属绿地中的对外交通绿地G45。 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二板三带式。

1.2.2 绿地景观分析

植物以乔木为主,乔灌草搭配结合,具有较强的防护效果和良好的地面覆盖率,景观层次丰富。

道路宽度能够满足车辆的安全稳定流畅通过,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符合安全性要求,能够保证车辆顺利驶过交叉口或及时减速停车,避免相撞。

图 1-13

图 1-14

图 1-15

图 1-16

1.3 道路广场绿地——科技大道 1.3.1 区位

科技大道起于临安市新环城东路和环城北路交点,终于余杭区余杭镇,全长约25公里。 属于附属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绿地G46。

道路横断形式:四板五带式。 双向四车道:总长25公里,路宽15m

1.3.2 绿地景观分析

科技大道的植物排列布置很有规则,形成一个个重复循环的单元体现出韵律感。在植物品种选择上,选用的多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防尘抗污染能力强,色彩协调。在交叉路口出,植物的配置会有显著变化,这个变化提现在植物色彩上,有利于引起驾驶者的注意警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性。

2 公园绿地系统分析

图 1-17

图 1-18

图 1-19

图 1-20

2.1风景名胜公园——钱王陵园

2.1.1 区位

钱王陵园位于临安市锦城镇太庙山山脚,是浙江省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

钱王陵园属于专类公园中的风景名胜公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代表城市文化和气象。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钱王陵相关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但是游憩丰富度不足。

图 2-1

2.1.2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以主陵园为界,陵园前的墓道及钱王祠等主要为服务区,陵园及后山为观赏游览区。

而从动静分区来看,陵园前为静态活动区,陵园及后山为动态活动区。在主陵园内又可分为安静休憩区和动态游览区。

故整体分区上观赏区与游览区是相互重叠的,即游憩性与景观性相结合。

就局部而言,在景观丰富区或是视野较好地带等,均会设置相应的休憩座凳或是亭台楼阁等,供人们休憩赏景之用。

图 2-2 图 2-3

9

2.1.3 景点布局

钱王陵园的主要景观是钱王祠、州池、钱王墓和安国楼。从山水雕塑至最高处安国楼,景色由严肃逐渐变得活泼轻松,地形也随之起伏变化,整体景观有规整逐渐向自由变化。

由陵园入口径直往里走,第一道景观是神道石牌坊,又叫入口牌坊,位于牌坊后的是墓阀。墓阀后有一块平坦的祭祀场地,场中左右摆了鼓和钟,其后有一只灰褐色大香炉,香炉的后面就是有名的钱王祠。钱王祠后的通道就是墓道,墓道的尽头就是钱王墓,它是陵园的主建筑。它坐北朝南,紧靠太庙山。钱王墓的右侧,有一条长满柏树的鹅卵石石径,过了石径,就是州池。

图 2-5

2.1.4 游憩性分析 (1)游人需求: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钱王陵园内的设施能基本满足有人的休息需求、服务需求、游赏需求、活动需求和科普教育需求。

图 2-4

图 2-6

这些照片都很好再现了钱王陵园经过历史文化积淀蕴藏的自然古朴的风格,庄严肃穆。 2.1.5 绿地系统分析

绿地布局:规则对称式

钱王陵中的主轴线十分明显,空间尺度较大,从陵园前广场一直贯穿到陵园中心部位。在主轴线的基础上,存在几个次轴线。建筑由其所处位置的外部轴线确定对称主轴,植物规则性种植。

园内的植物大多是任其自由发展,缺乏管理,使整体的绿化景观趋向于杂乱,削弱了陵园了庄严肃穆感。

钱王陵园钱王陵位于临安市衣锦街附近,地处临安市的中心地带, 因此在周末吸引了较多游客前来游赏。游客大多为学生和退休老人,基本为临安本地人或临安附近城

市的游人,并且90%以上为自由行,跟团游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钱王陵园的旅游吸引力还很小,服务半径也不大。想要提高关注度和游赏人数,就要从文化挖掘打造和陵园宣传着手。

再从周边环境考虑,周边有大面积的居住区,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这样景区的外部环境就与景区不相协调,缺乏一个整洁干净的景区外围保护区。

钱王陵靠着太庙山而建,在以后的建设开发中,可以把开发太庙山作为重点开发对象,挖掘丰富的山林资源,营造更为丰富美丽的景区景观,提高景区的吸引力。

2.2居住区公园——临东公园 2.2.1 区位

临东公园地处杭州临安,北面临水,南面靠山,东面接大学路。临东公园属于综合公园中的居住区公园G121。

临东公园

图 2-8 图 2-9 图 2-10 图 2-11

图 2-12

临东公园位于临东小区的西面,隔着一条城市道路要相对望,主要供临东小区的居民休闲游赏使用,服务半径为300米。

2.2.2 绿地系统分析 (1)道路系统

公园多采用坡地的设计,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同时更便于弱势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儿童的行走。却也有不足之处,入口处的道路两旁很少设置座椅,一直走到还乡亭才能坐下来休息。

图 2-18

公园的西北面为苕溪,设有一条很长的滨水步道,将优美的江景风光组织到滨水风景观赏线中,体现水体的可接近性。美中不足的是步道沿路植物景观太单一,沿路没有可停留观景的地方,缺乏坐凳,无法满足游人的休息需求和观赏需求。

图 2-16

图 2-17

(2)绿化系统

临东公园的骨干树种为香樟,地被以沿街草和竹柏为主,辅以云南黄馨、球形红花檵木、樱花,使整体植物色相产生丰富的层次和变化,提升了景观观赏性。

2.2.3 服务设施 (1)休息设施

设计者巧妙地在坡地顶部建了一座古朴的“还乡亭”。登高伫望,苕溪上下尽收眼底;举目四顾,“还

乡亭”与太庙山安国楼、功臣山功臣塔呈三足鼎立之势。使临安城内最富人文和历史底蕴的两座山,通过“还乡亭”与苕溪巧妙牵手。

在滨水步道的沿路,还设置有晨练场地和休息凉亭。

图 2-27 图 2-28

2.3街旁绿地——人民广场

2.3.1 区位 13

图 2-21

图 2-22

图 2-23

图 2-24

图 2-25

图 2-26

人民广场位于临安城东,国家电网国网临安市供电公司东面,广场花园西面,城中花园北面,属于公园绿地中的街旁绿地G15。广场总面积为14公顷,绿化面积为8公顷。

2.3.2 广场总体布局

人民广场的总平面由一条宽大的轴线贯穿,为简单的几何平面构图。在轴线上设置了两个大的开放空间,便于进行较大的活动举办和人口集散。

图 2-30

2.3.3 绿地系统分析

广场的绿地整齐地分布在轴线的两侧,整齐对称,乔木品种少,灌木修剪整齐,体现了广场简洁的现代风格。

人民广场位处居住群中间,因此其服务对象主要为这些居住区里的居民。但广场绿化显得匮乏, 只有广场的四个角有集中的绿地,游憩设施不足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个广场无法正常满足附近居民的游憩需求,却反倒慢慢变成各种展销会的聚集地。

14

2-29

3 其他绿地——玲珑山

3.1区位

玲珑山位于临安市区西面,钱王街尽端。

绿地类型为其他绿地(G5)中的山岳类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8%。

3.2 绿地系统分析 (1)总体分析

玲珑山为天目山支脉,自天目主峰向东委蛇,至南苕溪、锦潘溪之间崛起数峰,即玲珑、九龙等山。山腰有卧龙寺,山脚有玲珑山水库。目前整个风景区只进行了少量的开发,主要在琴操墓、卧龙寺、三休亭、玲珑泉和牌门进行了扩建和修缮。服务对象为全市人民,主要使用人群为临安城西居民。

由于玲珑山开发不多,8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级公益林,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和杉木,山林植被在城市生态调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1

图 3-2 图 3-3

图 3-4

(2)风景资源分析 1.自然风景资源

2.人文风景资源

从上面两个表中可以看出,玲珑山的风景资源不多,且观赏价值较低。因此,玲珑山在城市绿地中主要起到生态和休闲健身的作用,给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休闲观光、散步健身的场所。

表 3-1 自然风景资源分类表

表 3-2 人文风景资源分类表

(3)基础设施条件

3.3 利弊分析及相关

(1)优势:本身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山林资源丰富,具有景观较好的玲珑山水库和可开发的溪涧资源,生态环境较好。材料以青石板、木材等自然材料为主,风格古朴,又具有自然野趣,具备一定的观赏游览价值。

相关建议:部分摩崖石刻已经模糊不清,可以对此进行修缮维护,并对其他的文化景观在保留其特征和历史价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保护。深入挖掘玲珑山的历史文化,以其作为风景区开发的一个特色。加强生态保护,如植被保护、动物保护,严格监管景区内的卫生状况等。

图 3-5 图 3-6

(2)劣势一:基础设施少,旅游服务不完善。缺乏观赏价值高的景点,开发少,对客源的吸引力不强。上山道路只有一条盘山公路和弯曲的登山步道,游人通行不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游览的人数。景区内没有较宽敞的人流集散场地。

相关建议:加大风景区的管理力度,完善应有的基础设施。在现有基础上,科学开发,建议以健身锻炼、文化传承定位风景区性质,做到真正服务于人民。

(3

)劣势二:景区停车场建设面积较少,一般设在盘山公路路面宽阔之处,山脚下的社区服务中心也提

表 3-3 基础设施分类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2016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 ——以临安为例 作者姓名:徐翊燕 学号: 201304010106 专业班级:园林131 指导教师:徐文辉 所属院系:园林学院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5月10日

摘要: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属性。随着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绿地在生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成分。因此,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以临安为例》选取了临安县为研究对象,对五大城市绿地中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三大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各类绿地的特征,从各类绿地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分析绿地规划利弊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对临安绿地系统规划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以供其他研究学习者参考学习。 关键词:临安;城市绿地系统;价值观;建设性意见 引言 人类自古依山傍水而居,自然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少,城市园林绿地成了体现城市自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具有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理想的游憩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防灾减灾,以及教育和促进社会交往等功能。特别在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城市绿地系统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自然成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系统稳定的不可替代的必要组成,是实现城市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 较早意识到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地从区域和城市角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的是西方国家。早期的绿地规划理论比较关注通过绿地布局来控制城市化的无序发展和社区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才开始普遍重视绿地的作用。 我国的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城市绿化层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城市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和理论都有较大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于2001年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独立、必须完成的强制性内容。 山体绿地[1]是城市的绿色斑块和绿色屏障,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山水是杭州城市的特色,几点了杭州的人文历史特质。临安就是山水杭州的一角。因此此次调查把临安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调查,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 Ⅰ

(整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1.1 总体规定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 (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

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 (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 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古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学校名称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xxxx年x月xx日

临安城市绿地调查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张梦蝶园林131班201304010104)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噪音、污染等问题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也愈发重要,引起了创建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在此情况下,临安仍能荣获县市级“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 二、调查目的 了解临安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等三、调查对象 临东公园、苕溪公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大学路、科技大道、环城北路、浙江农林大学 四、调查方式 采取实地勘察测量方法 五、调研成果 公园绿地篇 社区公园——临东公园 临东公园位于临东桥的一头,是临东小区的社区公园,同时也是是苕溪带状公园的一个节点。全园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绿化品种多达200余种,保留现有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分布。植物配置上采用相对集中的丛林式造景手法,以色叶树种为基调,确保建植后的山体植被季相分明,林相突出,结构明显。山顶是一座仿传统斗拱古建筑重檐的还乡亭,与太庙

山安国楼、功臣山功臣塔呈三足鼎立之势,空间景观视线成一体,使临安城内最富人文和历史底蕴的两座山,通过“还乡亭”与苕溪巧妙牵手。全园铺装采用各色花卉铺装,如松竹梅三君子,体现了临安的区域特征文化。但是作为一个社区公园,服务设施不足,没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活动,也没有儿童活动区。 花卉铺装——松花卉铺装——竹花卉铺装——梅 小区游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 吴越人家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的小游园靠近南区西入口,属于外向式游园,并与会所相结合,有微地形变化,故采用自然式布置。会所西面主要是老年活动区,亭廊结合植物景观,形成一个相对安静而又开阔的静区。会所东面主要是儿童活动区,地形相对平坦,设置了沙坑和一些游戏设施。外向式的小区游园将绿化空间从居住小区引向“外向”空间,丰富了街道景观的功能。北区的游园位于虽处于北区中心,是内向式的绿化空间,但位置靠近主入口,三面围合,一面开敞,提高居民的可达性,同时却也减弱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的地形优势,采用了山水格局的布置,也体现了临安的山水城市的特征。 林水山居的小区游园也是一个内向式的绿化空间,受到周围别墅群的环保围合,形成的空间环境比较安静,较少收到外界人流、交通的影响,增强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该游园以水做主题,有静有动,有湖有溪,有宽有窄,形式多样,景观丰富。临湖还设有亭廊,提供休憩观赏场所。但是总体儿童活动范围较小,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 林水山居吴越人家北区吴越人家南区 风景名胜公园——钱王陵 钱王陵是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鏐的陵墓,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临安市“红色之旅”景点。钱王陵属于风景名胜区,位于锦城镇太庙山山脚,南接衣锦街,东邻浙江农林学院老校区,占地11300 平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生态建设 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生态网络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 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 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 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6、生态农业区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 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先写总结——————————————? 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 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 公园面积的大小? (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 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 切合实际,分期建设? 与周围环境(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相协调? ——————————————————————————————————————————————————————? 二、综合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一)条件分析? 任务书(建园的审批文件、投资额)? 历史沿革、社会人文条件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报批稿) 一、总则 1、规划背景 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指导思想和原则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

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 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3、规划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建设部784号)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 (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7)《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02年) (8)《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9)《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0)《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综合规划(1998-2002年)》 (11)《武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8-2010年)》 (12)武汉市相关专业部门(园林、林业、水务等)规划或计划 4、规划范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主城区为重点,结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主城区功能布局,按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主城区三个层次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安排。 市域即武汉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主城区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六个远城区。在市域范围内结合市郊风景区、森林公园、林业用地、农田林网以及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大环境绿化。市域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主城区、外围城关镇、重点镇(新城)、风景区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主要规划范围是城镇地区,即在主城区外围、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之间,控制绿化和生态空间,以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生态系统框架和城市

新都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新都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新都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依据 为有利园林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国家和省、市政府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从指标要求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是制定本市园林绿化系统的主要依据。 从指标要求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是制定本市园林绿化系统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1992年6月22日国务院100号令《城市绿化条例》 5、建设部1993年784号文件《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文件 8、《新都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二、规划指导思想 1、根据新都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及其在四川省成都平原的地位与作用,力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遵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一个有特色的园林城市。 2、保护和建设好城市赖以依托的现有山体(五龙山)、水体(毗河、饮马河等)、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尽可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本市的地域、人文资源优势,培育新都区的城市特色。 3、科学安排各类城市绿化空间,构成开放型的城市绿地系统,合理确定各项绿地指标,努力为新都市民创造安全、舒适、优美的户外活动环境。 4、立足于新都现有城市绿地基础,充分借助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绿地骨架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规划本着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结合的原则,以宏观控制为前提,严格依据规划分期建设,营造与城区风貌相协调的各类绿地,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现有城市绿化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规划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形成地域性特色与时代气息相融合的城市绿地景观。 三、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五龙山、泥巴沱、桂湖、毗河、饮马河等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城市绿地布局要作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在重点发展各类公共绿地的基础上,加强居住小区与道路绿化,城市组团隔离绿地和近郊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生态绿地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A卷答案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开卷考试(A)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为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理论上每人所需要面积为 平方米的树林或面积为平方米的草坪绿地。(10/25) 2.研究证实乔、灌、草结构的绿地空气湿度可以增加,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公园的湿度比城市其他地区 高。(10-20%/36%/27%) 3.武昌江滩公园属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类绿地,代码是;黄鹤楼公园属于类绿地,代码是;东湖风景名胜区属于类绿地,代码是。 (带状公园、G14;历史名园,G134;其他绿地,G5) 4.一般而言,城市的园林绿地资料向政府的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资料向政府的获取;林业普查资料向政府的获取。(园林局/国土局/林业局) 5.依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0年版)》,在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到以上,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为以上。 (7.5/5平方米) 6.某市级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为24公顷,其合理的游人容量为人。(4000) 7.110KV高压线走廊的绿带宽度为米;防风林每条林带宽度不应小于米,林带与林带间距离为米。 (15-25/10/300-600) 8.国家二级古树指树龄年的树木。 (300-499) 9.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方式有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请分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四种主要模式的优缺点。 答: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以带状绿地为主的布局、以楔形绿地为主的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 答全以上4种绿地的优点给1分,缺点给1分,答对一部分则给0.5分。 2.请对比分析新、旧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城市绿地方面的差异,并阐述 其改进理由。 答:生产绿地G2在新版中没有了(2分);增加广场绿地G3(2分) 以上2点分别阐述理由较好2分,一般1分,无理由0分。 3.道路绿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2分)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比较经济,管理方便。但在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1条绿带分隔开。(2分) 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但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2分) 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2分) 这种道路分割可以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但用地面积较大,其中绿带可考虑用栏杆代替,以节约城市用地,此种还是可行的。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规划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城市概况与城市发展情况 1 第一节自然地理 1 第二节人文历史状况 1 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 第四节城市概况 1 第五节环境状况 2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4 第一节城市规模与期限 4 第二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4 第三节城市总体布局与发展方向 4 第四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五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7 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 第七节城市景观规划 9 第三章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11

第一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及评价 13 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则 14 第一节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 14 第一章城市概况与城市发展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二、气象与气候 三、水文与水资源 四、土壤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六、矿藏资源 第二节人文历史状况 一、文化特色

二、风貌特色 (一)自然景观 (二)人文景观 (三)民风民俗 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人口组成及规模 2012年,曲靖市辖1区1市7县,即麒麟区、宣威市、沾益县、马龙县、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陆良县、会泽县。下设115个乡(镇、街道),其中镇62个,乡44个,街道9个;1604个社区和村(居)民委员会。全市有常住人口593.6万人。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12年,曲靖市实现生产总值14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人均GDP达到23662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3亿元,增长 7.3%,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2.9亿元,增长15.5%,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5亿元,增长11.8%,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6%。三次产业结构为18.7:53.1:28.2,单位GDP能圆满完成省下达的计划指标。 第四节城市概况 一、城市概况 曲靖市中心城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地形东西高中部低,中部为平坝,东西两侧多为山地。最高点在沿江乡境内的曹家大山,主峰海拔2452.2m,最低点在越州镇薛旗田南南盘江河缘处,海拔1845.1m。

绿地规划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 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

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作业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贵阳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 1、公园绿地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附属绿地 5、其他绿地 二、贵阳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方向 1、从地形地貌来看 2、从植被分布来看 3、从气候条件来看 三、贵阳市绿地系统发展前景与总结

贵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贵阳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 贵阳市素来有“林城”之称,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在贵阳市规划城区495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园林绿化面积19435.8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190.84公顷,附属绿地面积1748.22公顷,生产绿地面积580.32公顷,防护绿地面积37.25公顷,风景绿地面积15879.23公顷。规划区绿地率39.26%,绿化覆盖率40.47%,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5平方米,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5平方米。 1、公园绿地 贵阳市公园的数量、面积呈中心城区多,郊区较少;规模特征为小面积公园占公园总数的绝大多数,而少数大公园占公园总面积的绝大多数。公园的规模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公园系统的服务功能,贵阳市这种公园格局一定程度上有利和方便大多数中心城区居民就近休憩和锻炼活动,但随着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尤其是公园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公园规模较小时,由于其用地的限制,不能进行相应的休憩配套设施的设置来满足相应的需要,因而,贵阳的公园格局不利于更高层次的游憩观赏活动的进行。 从贵阳市各区公园情况比较来看,万人公园数与单位面积公园数、公园占市区面积比例和人均公园面积等并不一定吻合,单从公园面积、数量、城区平方公里公园数的指标来看,贵阳中心城区的公园分布似乎比较合理,但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故人均公园面积指标较低,反映出中心城区人均可利用的公园资源较少。从各主要公园年游人量统计也可看出,中心城区人均可使用的公园面积也比较低,游览的舒适性、景观的观赏性也低。因此,贵阳公园的布局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区人均公园面积指标低,部分城区无公园分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