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日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财务会计日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财务会计日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财务会计日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资产类: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

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

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

(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

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借方+应付借方

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

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即: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

1)双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未收-银已付企未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未收-企已收银未付(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额)

附加:账户结构

1)资产类账户:(与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相同)

借方表示增加

贷方表示减少

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

2)权益类账账户:

(包括负债类账户与所有者账户)(与收入类账户结构相同)

借方表示减少

贷方表示增加

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注:收入类一般期末没有余额)

3)由公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得知:

资产、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汇总:

借方登记:资产增加、费用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收入减少

贷方登记: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增加、资产减少、费用减少。

财务会计日常用到的计算

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

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2、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19、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1、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5、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税后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26、基本每股收益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

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备注:时间一般按天,也可简化为月。

27、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

公式分解,=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

=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

=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28、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

29、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年末普通股总数。

30、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股数。

31、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其中,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营业增长率=(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0% 32、资本保值增值率= 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l00%,为资本保值

33、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4、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3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增长额×100%。

36、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净额×100%

37、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 --1

38、资本三年增长率= --1

39、杜邦体系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40、长期资产适合率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41、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42、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100%

4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即=1/(1-资产负债率).

会计常用公式大全

会计常用公式大全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 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 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 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 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 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 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 每股市价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根据教育部职成司最新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属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用于开展会计综合技能训练。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各类中小微型企业会计专业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会计实践技能训练为特色,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建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整理和装订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以及报表分析等会计核心工作,为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相关会计业务实际操作开展实训,具体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利润的计算与分配,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其中,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涉及:在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约当产量法”,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月末计算库存商品成本时,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动力费用和制造费用月末按照定额工时比例法等诸多方面。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分析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方面,具体包括2018年和2019年29个指标的计算,可以对两年相同指标进行对比。 二、计划学时 本课程适合会计专业。如果统一课堂教学,建议教学学时数90-100学时。如果作为毕业设计,可以采用分组指导学生学时计算方法。 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企业财务分析》、《纳税实务》、《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课程,是这些课程的有机结合,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与促进作用。 2.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主要包括《顶岗实习》。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是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第二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办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如收付款业务、纳税业务等,第三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第四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已建立好的明细账和日记账,第五是定期汇总登记总分类账,第六是账簿进行对账和结账,第七是根据账簿数据编制会计报表,第八是在会计期末对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进行整理、装订和归档,最后根据会计核算信息进行财务分析等工作。本课程基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把若干专业课程教学中必要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浓缩成130笔会计业务,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相关业务实际操作训练,从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的实训开始,经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直到最后的报表分析,涉及会计工作全过程。 五、课程的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各类中小微型企业会计专业人员职业群,能够从

会计计算公式总结

会计计算公式总结1 会计基础: 1、资产类: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2、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 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 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 3、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 (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

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借方+应付借方 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 5、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6、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 1)双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未收-银已付企未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未收-企已收银未付 (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

XX年会计基础资料会计常用公式之计算利息

XX年会计基础资料会计常用公式之计算利息推荐阅读: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1-10章讲义汇总推荐阅读: 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大纲完整版推荐阅读: xx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一)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1.5‰0,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1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二)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 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R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二)计算利息的方法 1、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2、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 3、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专业标准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会计(620203) 二、职业岗位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面向中小企业及非营利单位,培养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和日常会计管理以及代理记账等工作的会计人员。 出纳岗位:办理现金收支、银行转账、日记账登记、现金保管、银行存款核对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业务。 会计核算岗位:处理资产核算、权益核算、收益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等业务。 会计管理岗位:从事或参与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三、招生对象 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四、学制与学历 学制:初中起点三年;高中起点两年。 学历中专。 五、培养目标 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培养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相应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锐意进取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1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 六、毕业上岗标准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达到基本考核要求,成绩合格,取得 毕业证书;达到会计上岗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七、课程路线与体系 八、核心课程基本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会计基础 学期第一学期学时 84课时 (1)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核算和监督能力; 职(2)具有会计职业的就业能力和会计岗位(群)初步职业判断能力; 业(3)能独立完成从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编制与报送会计报表工作; 能(4)具有严格执行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态度和“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力 要(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 求 (6) 能自主学习会计新知识、新技术等,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7) 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1)初步了解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配备的要求; (2)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一般流程; (3)理解会计概念、会计目标和会计方法的含义; (4)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含义及作用; 学 习(5)会开设会计账户,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简单经济业务; 目(6)会进行基本的成本计算; 标 (7)会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 (8)了解开展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9)了解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会计算基本的财务报表指标; (10) 正确理解和应用账务处理程序。

财务会计基本知识[1]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培训 一、会计的概念:(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利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考核等方法为企事业及相关部门提供所需要的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同时它本身也是现代化经济组织,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的职能(会计是干什么用的?) 会计具备两个作用: 1.会计核算:是指利用一套专门的方法把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 名词解释: 1)专门方法: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记帐依据),利用复式记帐法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通俗点说就是记帐、算帐、报帐) 这些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使用的,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将其纳入规定的会计科目并填制相关的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运用复式记帐法将其记入相应帐簿,再根据帐簿资料中反映的经济信息进行成本计算,进行财产清查后求得帐实相符,最终编制完成会计报表。 2)经济活动:包括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情况,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各种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以及财务成果(利润)的计算、分配和处理情况。 2.会计监督:以会计资料为依据,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按预定的计划目标进行,使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种财经法规的前提下,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会计工作有那些特点: 1.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 2.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3.会计记录必须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 四、会计的对象(即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什么?)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定义了会计核算的六项内容(也称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静态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财务状况,最终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来体现。 收入、费用、利润是动态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经营成果,可通过编制损益表来体现。 名词解释: 1)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负债:是指企业应该承担且能以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它是企业经营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 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也即企业的净资产。 4)收入: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营业以外的收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消耗的综合,包括购买商品的商品销售成本(即商品的买价)、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6)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也即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支出后的差额。 五、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财务会计日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资产类: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 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 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 (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 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借方+应付借方 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 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即: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 1)双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未收-银已付企未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未收-企已收银未付(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额) 附加:账户结构

50套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50套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50套会计常用的公式 一、计算利息的公式 (一)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1.5%00,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 年利率÷360=日利率 (二)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 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

按30天计算; 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二、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二)计算利息的方法 1、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2、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 3、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三、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一)活期储蓄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150学时)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150学时)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 教学课时:180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企业《财务会计》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学习财务会计,要特别注重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门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面向与任务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制度和法规;系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掌握工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能利用会计报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简单分析。 实践内容: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商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 (三)主要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教师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讲授谈话学生练习反馈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 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会计处理的程序、方法及技术,培养学生进行会计核算的核心能力及专业素质。 (二)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基本要求、账户体系和报告体系。 3.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程序和基本核算方法。 (三)技能教学目标 1. 能联系实际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 2. 能正确使用企业会计核算中常用的账户。 3. 能按要求正确核算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4. 能正确计算会计核算的主要指标。 5. 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报表。 6. 具有更新知识、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四) 素质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职业意识。 2.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 使学生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 4.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三大模块,各模块教学要求如下: 基础模块 (一) 总论 1. 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财务会计是会计人员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式,主要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信息`,并全面介入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采用灵活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最优化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 简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财务会计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 二、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层次,即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从而能够适应财务会计所特别强调的完整反映监督整个经济过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遗漏会计主体的任何会计要素。 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层次,它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主体,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作为工作的主体。 三、作用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财务会计实质上属于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能动地利用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管理会计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摆在第一位,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控制现在和更好地指导未来。因此,管理会计实质上属于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四、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会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预测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决策原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财务计算公式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5、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100%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 1.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它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企业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保障,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3.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100%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年平均存货余额(年平均存货余额=(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同上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平均资产余额同上 需要说明的是:1、有的资料上会用销售收入代替营业收入 2、为了简便计算,以及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用年末个账户余额代替年平均余额 资产负债率(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 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减除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天)=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 = 销货成本 / 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 = (期初存货额 + 期未存货额) / 2

财务会计公式大全

财务会计公式大全 1、单利:I=P*i*n 2、单利终值:F=P(1+i*n) 3、单利现值:P=F/(1+i*n) 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 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 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 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 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 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 12、递延年金现值: 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 或:A[(P/A,i,n)-(P/A,i,s)] 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 或:A[(P/A,i,n-s)*(P/F,i,s)] 13、永续年金现值:P=A/i 14、折现率: 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 i=A/P (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1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16、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17、期望值:(P43) 18、方差:(P44) 19、标准方差:(P44)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企业财务会计 二、对象:三年制中职会计专业学生 三、课时:4*34=136 四:学分:8 五、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前承《基础会计》,后接《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模拟》。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六大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识,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性和技能性。该门课程是学好会计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的重要基础。(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行业就业为导向,以会计报表结构布局涉及到的会计六大要素涵盖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二个学期开设。第一学期主要阐述和训练的是资产要素的核算知识和技能,第二学期主要阐述和训练的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等业务的核算知识和技能。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 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与实训活动,掌握会计核算业务的相关知识和岗位技能,强化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并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专业品格,

六、教学设计思路 (1)问题诱导法。对每个教学项目我们都精心设计了小情景案例作引导,然后就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把教学内容融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我们感到问题诱导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学习更为主动。 (2)会计处理流程图法。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会计核算也不例外。比如对资产要素的核算,我们把它归结为“取得—持有—处置”三个环节,取得时怎样核算,不同的资产、不同的取得方式,其会计处理有什么不同,持有期间会有什么变化,对这种变化应怎样进行处理,在处置时,不同资产的处置又有什么不同等等。通过会计处理流程图,既讲清了联系,又讲清了区别。 (3)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法。在理论教学中,利用网络与实训平台,进行模拟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在实验实训中,按会计岗位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把学生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记账、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增强学生的会计角色意识,达到掌握会计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方法外,在教学中还可运用诸如真账演示法、任务驱动与实际操练法,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法等。 七、课程内容和要求

会计公式

财务管理 第一章财务战略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交税金+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预计负责 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政策: 公司采用固定股利增长率的政策: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 普通股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β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 普通股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溢价 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投入资本总额×100% 其中:平均投入资本总额=(期初投入资本总额+期末投入资本总额)/2 投入资本总额=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净现值(NPV)=Σ(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第t年复利现值系数) 销售百分比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随销售变化的资产(变动资产);B为随销售变化的负债(变动负债);S 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S为销售的变动额;P为销售净利率;E为留存收益比率。 回归直线法公式: 高低点法公式: 第二章企业并购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 第三章股权激励 配股情况下,行权价格P=P0×(P1+P2×n)/[ P1×(1+n)] 除权价格=配股后总股价/配股后总股数 配股后总股价=N×P1+N×n×P2 配股后总股数=N+N×n=N×(1+n) 原来的股数为N,配股比例为n,原行权价格为P0当日收盘价P1配股价格为P2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二、课程代码:03010157 三、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四、课程性质:职业技能核心课 五、计划学时:60学时 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 七、课程定位: 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12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18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核心学习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职业核心课程。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管理会计》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会计综合案例》等。 八、课程设计思路: 如何通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达到为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知识型、技能型等应用性人才,其课程设计很重要。 首先,根据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方法制定教学内容。 其次,根据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制定教学方法。由于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并且其管理方法比较灵,不同的企业、

财务税务基本知识汇总,会计必读!

财务税务基本知识汇总,会计必读! 下面给大家分享财务税务基本知识,其中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式。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 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

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

最新商贸企业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商贸企业会计常用公 式汇总

商贸企业会计常用公式汇总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 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 2.在途现金 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 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 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 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 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 4.商品资金周转率 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或=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 5.商品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毛利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会计最常用的公式大全

会计最常用的公式大全(50条) 1、计算利息的公式 (1)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 年利率÷360=日利率 (2)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3)存期计算规定 ①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②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③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④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4)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①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 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②计算利息的方法 a.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b.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 c.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5)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①活期储蓄 a.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 b.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结息时可把“元”以上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转入下年利息余额内。 c.活期储蓄存款在存入期间遇有利率调整,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d.活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

会计学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 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提高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 作要求。 (4)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 (5)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主要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会计主要账户的结构和登记方法。 (2)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5)能根据有关账簿记录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素质目标 (1)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钻研业务、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2)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沟通的能力。 (3)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现代市场营销职能体系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 产与供应、创造市场要求和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五大职能,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离不开会计学,会计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市场营销服务,要参与营销活动的 每一环节,如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业务人员时时追踪市场的最新发现,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费用预算,事后还要及时根据企业实际完成的销售情况分析营销费用所带来的收益,及时了解收入与费用配比的情况,同时根据新的市场形式的发展和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费用预算,并据此对营销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正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为导向,建立在市场营销活动 对会计岗位能力的需求之上。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专业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本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根据非 会计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使学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会计学基础教学中要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途径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