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展开全文

导语:权重是一个绩效指标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体现。员工在一段工作时期内,所做的工作非常复杂,工作目标往往是复合的,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就必须设定不同的绩效指标。这些绩效指标之间权重的分配也是绩效计划中应该涉及的。

绩效指标的权重是对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权衡和评价,不同的权重会形成不同的评估结果。绩效指标的权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绩效领域的重心分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导向,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设

计绩效指标权重时,管理者应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设计指标权重的目的1.避免出现考核误差

指标权重的确定突出了绩效目标的重点要项,不仅向员工指明了工作重点与努力方向,而且进行考核时,也为被考核人员指出了考核重点,避免避重就轻,导致考核结果不能如实反映考核对象的工作情况,出现考核结果不公平的现象。2.导向作用

考核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企业的战略导向与价值观念,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企业文化建设

考核指标的权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文化与制度,最终也将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指标权重设计原则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基本上会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而有所不同,可以参考一定的原则。1.平衡分布原则

一般而言,基层工作岗位的绩效指标在5~10个,每个指标的权重设定在5%~30%,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某一项指标的权重过高,员工在工作中就会特别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视其他低权重指标;而如果权重过低,就不会引起员工的重视,这个指标就会被忽略,在评估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而且,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指标权重一般都是5%的整数倍,最小为5%。

2.导向原则

从企业角度来讲,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要能够体现出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关度越高的权重越高;对企业战略目标支持性高的权重高;综合性强的权重高。3.岗位差异性原则

从岗位层级上来说,越是高层的岗位,其绩效指标中的财务性经营指标和业绩指标权重就越大;越是基层的岗位,其绩效指标中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结果性指标权重就越大,相反,流程类指标的权重就比较小。

4.重点突出原则

根据帕累托法则,也就是著名的“二八原则”,一般一个岗位最重要的指标只有2~3个,如果有2个,那么每个重要指标的权重都在30%以上,其余指标的总和应低于40%;如果有3个,那么每个重要指标的权重一般在20%以上,其他一般指标的总和应低于40%。

5.先定量后定性原则

对一般岗位而言,根据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先定量后定性”的制定原则,一般优先设定定量类指标权重,而且定量类指标权重一般大于定性类指标权重。

6.主观意图与客观情况相结合的原则

考核指标权重反映了考核者和企业对员工工作的引导意图和价值观念。当他们觉得某项指标很重要,需要突出它的作用时,他们就必然给该指标以较大的权重。但现实情况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往往不能完全一致,因此,在设计权重时,必须同时考虑现实情况,把引导意图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

指标权重设计方法绩效管理工作者,在了解绩效指标权重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最重要的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权重设计方法,制定出具体的绩效指标权重。常用的权重设计方法有主观经验法、等级排序法、权值因子法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1.主观经验法

所谓主观经验法,就是依靠专家的判断来设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这要求设定者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比较适合小规模的企业。但是,如果企业负责人缺乏相关经验,则也可以参考同行业外部公司的经验,选取符合自身企业的设定,进行细微调整,改造成适合自己的权重设定。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主观性太强,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建议由与被评估岗位密切相关的多人进行综合判定,避免由一人设定的随意性与不科学性。

2.等级排序法

等级排序法就是罗列出某个岗位所有的绩效考核指标,然后

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对这些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越排在前面的指标权重越大,越靠后的权重越小。这个方法只能确定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对于设置指标的绝对权重的意义不是很大,相对权重确定后还是要按照其他方法来确定绝对权重。另外,在对指标进行排序时也一定要有该岗位的上级、任职者和人力资源一起参与才行。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是也比较主观。

3.权值因子法

权值因子法就是从几个维度去评价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如战略相关性、紧急性、价值性等,然后让专家对这几个维度分别进行评分,用加权平均值确定出指标的权重。这个方法比较专业,是目前较多咨询公司推荐使用的方法。

4.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就是让一部分专家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设置,然后由人力资源进行汇总平均,把汇总平均后的结果再反馈给这些专家,让他们再根据第一次反馈的结果对自己设置的各指标权重分别进行调整,然后再由人力资源来汇总,二次汇总后基本可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专家组成员一般由该岗位的任职者、上下级同事代表、部门负责人、绩效经理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组成。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一位外部专家,以确保指标权重的科学准确。

总的来说,在设计指标权重时,还应注意灵活性。权重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考虑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例如,在设计销售类指标权重时,应该体现旺季与淡季的差别。而且,权重分配要引导考核对象重视自己的短处,进而达到改进绩效的目的。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许多涉及到权重的设置,如素质评价、绩效考核等。在一般的情况下,管理者都知道权重的重要性,但在设定权重时却往往会依凭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评价因素的定位来进行判断。事实上,这种确定权重的方式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在实践中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如何在设定权重时,既考量管理者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判断,又科学客观地定位各评价因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呢?下面的几种方法,或许能给你带来一定的收获。 一、简单排序编码法 这种方法通过管理者对各项考评因素的重视程度进行排序编码,然后确定权重的一种简单的方法,需要管理者从过去的历史数据及个人的经验对各项考评项目作出正确的排序。 比如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某一职位有四个KPI的考评因素,分别为A,B,C,D,依企业的要求及目标设定者的经验,各项考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B,D,C,A;然后再按照自然数顺序由大到小对其进行分配,分别为4,3,2,1。然后将权数归一化,最后结果为A:1/(4+3+2+1)=0.1;B:4/(4+3+2+1)=0.4C:2/(4+3+2+1)=0.2;D:3/(4+3+2+1)=0.3。 这种简单排序编码法计算权数的方法简单,但也存在主观因素,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至少它比管理者单纯地依据自身经验进行设定的方式要客观一些。 二、倍数环比法 倍数环比法首先将各个考评因素随机排列,然后按照顺序对各项因素进行比较,得出各因素重要度之间的倍数关系,又称环比比率,再将环比比率进行统一转换为基准值,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其最终权重。这种方法需要对考评因素有客观的判断依据,需要有客观准确的历史数据作为支撑。 以上述四个因素为例,如下表。 说明:表格第二行,0.3表示A的重要性是B的0.3倍;2表示B的重要性是C的2倍,0.55表示C的重要性是D的0.55倍;1表示D本身。第三行,是以D为基准进行的比率归一化,因C的重要性是D的0.55倍,因此取值为0.55*1=0.55;B是C的2倍,所以取值为0.55*2=1.1;以下类推。最终权重则以合计数为分母,各基准值为分子算出。 这种倍数环比法决定权重的方法较为实用,计算也简单,由于有准确的历史数据作支撑,因此具有较高的客观科学性。 三、优序对比法 倍数环比法虽然较为实用,但事实上,许多企业的历史数据常常不能反映因素之间的客观关系,而且也有些因素不能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计算。如何评定它们之间的重要程度呢?优序对比法通过各项因素两两比较,充分考虑各项因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权重。 首先需要构建判断尺度,一般情况下,重要程度判断尺度可用1,2,3,4,5五级表示,数字越大,表明重要性越大。当两个目标对比时,如果一个目标性为5,则另一目标重要性为0;如果一个目标为3,则另一个目标为2。 仍以上述四个因素为例,进行说明。

部门绩效考核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部门绩效考核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我们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个部门十个考核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财务部: (2)指标评判量化 见“方法概述” (3)建立评判量表 各指标代号如下:A—计划编制;B—成本费用控制;C—资金筹集管理;D—资产管理与资金调度;E—产品价格制定;F—财务报告;G—会计档案;H—内部审计;I—部门费用控制;J—部门协调

(4)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公式αi= 1/10∑(αij/∑αij ), 分别计算权重如下: α1= 0.24 α2=0.24 α3= 0.11 α4=0.16 α5= 0.08 α6=0.04 α7= 0.02 α8=0.05 α9=0.02 α10=0.04 2、采购部: 见“方法概述” (3)建立评判量表 各指标代号如下:A—采购计划编制与实施;B—采购费用率;C—采购资金占用控制;D—采购物资合格率;E—市场分析与预测;F—供应合同管理;G—供应渠道管理;H—采购物资管理;I—部门费用控制;J—部门协调

根据公式αi= 1/10∑(αij/∑αij ), 分别计算权重如下: α1= 0.18 α2=0.08 α3= 0.18 α4=0.26 α5= 0.12 α6=0.03 α7= 0.05 α8=0.03 α9=0.02 α10=0.05 3、行政事务部: (2)指标评判量化 见“方法概述” (3)建立评判量表 各指标代号如下:A—生活与公共设施基建管理;B—生活与公共设施日常管理;C—福利机构与经营实体管理;D—职工日常生活后勤服务;E—计划生育日常管理;F—治安管理;G—消防管理;H—绿化与环境卫生管理;I—部门费用控制;J—部门协调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技巧 展开全文 导语:权重是一个绩效指标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体现。员工在一段工作时期内,所做的工作非常复杂,工作目标往往是复合的,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就必须设定不同的绩效指标。这些绩效指标之间权重的分配也是绩效计划中应该涉及的。 绩效指标的权重是对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权衡和评价,不同的权重会形成不同的评估结果。绩效指标的权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绩效领域的重心分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导向,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设

计绩效指标权重时,管理者应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设计指标权重的目的1.避免出现考核误差 指标权重的确定突出了绩效目标的重点要项,不仅向员工指明了工作重点与努力方向,而且进行考核时,也为被考核人员指出了考核重点,避免避重就轻,导致考核结果不能如实反映考核对象的工作情况,出现考核结果不公平的现象。2.导向作用 考核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企业的战略导向与价值观念,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企业文化建设 考核指标的权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文化与制度,最终也将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指标权重设计原则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基本上会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而有所不同,可以参考一定的原则。1.平衡分布原则 一般而言,基层工作岗位的绩效指标在5~10个,每个指标的权重设定在5%~30%,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某一项指标的权重过高,员工在工作中就会特别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视其他低权重指标;而如果权重过低,就不会引起员工的重视,这个指标就会被忽略,在评估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权重的确定方法汇总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1.综述 目前关于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为三类: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专家)主观上对各属性的重视程度来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其原始数据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常用的主观赋权法有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 )[106-108]、二项系数法、环比评分法、最小平方法等。本文选用的是利用人的经验知识的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 主观赋权法是人们研究较早、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观赋权法的优点是专家可以根据实际的决策问题和专家自身的知识经验合理地确定各属性权重的排序,不至于出现属性权重与属性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但决策或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客观性较差,同时增加了对决策分析者的负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 鉴于主观赋权法的各种不足之处,人们又提出了客观赋权法,其原始数据由各属性在决策方案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其基本思想是:属性权重应当是各属性在属性集中的变异程度和对其它属性的影响程度的度量,赋权的原始信息应当直接来源于客观环境,处理信息的过程应当是深入探讨各属性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再根据各属性的联系程度或各属性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决定属性权重。如果某属性对所有决策方案而言均无差异(即各决策方案的该属性值相同),则该属性对方案的鉴别及排序不起作用,其权重应为0;若某属性对所有决策方案的属性值有较大差异,这样的属性对方案的鉴别及排序将起重要作用,应给予较大权重.总之,各属性权重的大小应根据该属性下各方案属性值差异的大小来确定,差异越大,则该属性的权重越大,反之则越小。 常用的客观赋权法[109-110]有:主成份分析法、熵值法[111-112]、离差及均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等。其中熵值法用得较多,这种赋权法所使用的数据是决策矩阵,所确定的属性权重反映了属性值的离散程度。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案 目录 一、指标分类 (1) 1.1按层级划分 (1) 1.2按可量化程度 (1) 1.3按考核周期划分 (1) 二、设定原则 (2) 2.1目标导向原则 (2) 2.2主管设定、充分沟通原则 (2) 2.3指标的可达成 (2) 2.4重点性与覆盖性原则 (2) 2.5指标来源可记录 (2) 2.6期限性 (3) 三、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方法 (3) 3.1整体思路 (3) 3.2目标分解法 (3) 3.3指标标准的设定 (3) 3.4通用指标 (5) 四、实施过程 (8) 4.1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 (8) 4.2绩效考核指标的筛选 (8)

4.3考核指标权重的设定 (8) 4.4绩效考核指标标准的设定 (11) 4.5系统录入 (12) 五、例表及最终结果计算方法 (12) 六、绩效考核流程 (14) 七、考核结果的适用 (16)

为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将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避免考核的形式化及主观随意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标分类 1.1按层级划分 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公司经营指标,以整体达成为方向,将指标层层分解,确定公司、部门、科室、班组、岗位的各层级考核指标,原则上,下级考核指标应优于上级考核指标,从而确保上级考核指标的达成。 1.2按可量化程度 根据指标的可量化程度,分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根据正(反)向激励的原则,采用出现即加(减)分的模式;定量指标根据设定的指标标准,确定考核得分。 1.3按考核周期划分 针对常规性每个周期考核的内容,设定的即为周期性指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设定,以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为考核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随机性发生则按照发生即考核的原则,建议采用一票否决制和倒扣分模式。

企业管理部绩效考核指标

企业管理部绩效考核指标

————————————————————————————————作者:————————————————————————————————日期: 2

目录 企业管理部经理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3) 企业管理部质量管理室主管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6) 企业管理部质量管理室质量管理员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9) 企业管理部计划成本管理室主管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12) 企业管理部计划成本管理室工艺核算师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14) 企业管理部计划成本管理室内勤事务员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16)

企业管理部经理岗位业绩考核指标组成表 指标 类别 考核指标信息来源考评人权重考评标准 业绩指标编制各类生产计划有关计划直接上级25% 优良中差 各类生产计划编制及 时、合理、详细、有 依据、可执行 各类生产计划编制合 理、可执行 各类生产计划编制基 本及时和合理 各类生产计划编制不 及时、不合理、无法 执行 拟订承包协议有关协议直接上级20% 优良中差 有关信息收集及时、 准确、全面,数据分 析准确;承包合同条 款严谨,可操作性强 有关信息收集准确, 对数据进行分析;承 包合同条款明了,可 操作 有关信息收集不够充 分;承包合同条款存 在漏洞,但基本可操 作 承包合同拟订存在问 题,部分条款难以操 作 监督、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 况,提交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有关报告直接上级15% 每年至少提交一份质量体系运行报告;由直接上级按照以下方面对报告考核: 考核因素:报告上交及时(10分),报告数据准确(10分),内容全面(20分),问题分析(20 分),评判公正客观(20分),建议合理(20分) 本项得分为:考评期内所有质量体系运行报告平均分数* 本项权重(20%) 如考评期内未提交有关质量体系运行报告,则由直接领导根据本部门关于质量体系运行的有关 工作,如质量月报表、质量例会纪要等,对此项评分 提交部门工作报告有关报告直接上级10% 每半年提交一份部门工作报告;由直接上级按照以下方面对报告考核:

指标权重计算的确定方法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针对量表类问卷,指标权重计算在学术研究和企业研究中都较为常见。量表类问卷权重研究关注重心在于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分值,而非影响关系,通过计算各个指标或者题项的权重得分值,最后构建完善的权重体系,并且结合各指标权重情况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分类 权重研究分析方法非常多,以及权重研究均针对量表类题项,基本无法对非量表类问卷进行权重体系构建。针对量表类问卷权重研究方法,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为三类: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专家)主观上对各属性的重视程度来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常用的主观赋权法包括专家咨询法(Delphi法)、AHP层次分析法等。专家咨询法是由多位专家讨论共同决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情况,而AHP层次分析法也是利用专家打分,并且使用数据计算过程最终生成各指标权重值。 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权重,其判断结果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常用的客观赋权法包括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直接使用收集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最终生成指标权重值。 组合赋权法:针对主、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优缺点,研究人员可以综合使用两种方法,同时基于指标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和专家经验对决策指标进行赋权。

进一步说明 专家咨询法(Delphi法),是采用背对背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 AHP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剁成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底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其基本模型如下: 层级分析法的计算步骤为:首先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然后让专家进行评分,接着计算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权重的计算。 熵值法,熵值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因而利用熵值携带的信息进行权重计算,结合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通常熵值法的使用场景情况如下: 配合因子分析(或主成分析)得到一级指标权重,进一步使用熵值法计算具体二级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权重体系;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权重的概念 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其对被评价的作用,从评价目标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在统计综合评价中,权属的大小反映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权数大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大,权数小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小。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种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1)从含信息的多少来考虑。权数越大,评价指标所包含信息越多。 (2)从指标的区分能力来考虑,全数越大,说明评价指标区别被评价对象的能力越强。 二、权重的确定方法 对实际问题选定被综合的指标后,确定各指标的权的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概括起来,权重的确定方法从总体上可归为三大类:即主观赋权评价法、客观赋权评价法及组合集成赋权法。 (一)主观赋权法 所谓主观赋权法,就是指基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或偏好,通过按重要性程度对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赋值和计算得出其权重的方法。对于主观赋权法的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层次分析法(AHP 法)、专家调研法(Delphi 法)。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法,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基本步骤如下: (1)选择专家。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选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选本专业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10~30人左右,并需征得专家本人的同意。 (2)将待定权重的p 个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权重的规则发给选定的各位专家,请他们独立的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 (3)回收结果并计算各指标权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4)将计算的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的专家在新的基础上确定权数。 (5)重复第(3)和第(4)步,直至各指标权数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也就是各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此时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权重。 此外,为了使判断更加准确,令评价者了解已确定的权数把握性大小,还可以运用“带有信任度的德尔菲法”,该方法需要在上述第(5)步每位专家最后给出权数值的同时,标出各自所给权数值的信任度。这样,如果某一指标权数的任任度较高时,就可以有较大的把握使用它,反之,只能暂时使用或设法改进。 2、层次分析法(AHP 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 提出的。 方法:多属性决策中,由决策者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判断矩阵() ij n n U u ?=, 其中ij u 为评价指标i s 与j s 比较而得的数值,取值为1至9之间的奇数,分别表示前者指标比后者指标同等重要、较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绝对重要;当取值为1至9之间的偶数时,分别表示指标两两相比的重要性程度介于两个相邻奇数所表示的 重要性程度之间,且1 ij ji u u =。则:() 1 1 ()1,2,,n n j ij i W u j n ===∏ (二)、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它是基于各方案评价指标值的客观数据的差异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的方法。目前,关于客观赋权法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赋权方法,可分为突出整体差异的“拉开档次法”和突出局部差异的“均方差法”、“嫡值法”以及“极差法”、“离差法”。 1、主成分分析法 方法:把多项评价指标综合成z 个主成分,再以这z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指标,并据此作出判断 特点:用:个线性无关的主成分代替原有的n 个评价指标,当这n 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较高时,这种方法能消除指标间信息的重叠;而且能根据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数学运算而主动赋权 2“拉开档次”法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许多涉及到权重的设置,如素质评价、绩效考核等。在一般的情况下,管理者都知道权重的重要性,但在设定权重时却往往会依凭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评价因素的定位来 进行判断。事实上,这种确定权重的方式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在实践中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如何在设定权重时,既考量管理者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判断,又科学客观地定位各评价因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呢?下面的几种方法,或许能给你带来一定的收获。 一、简单排序编码法 这种方法通过管理者对各项考评因素的重视程度进行排序 编码,然后确定权重的一种简单的方法,需要管理者从过去的历史数据及个人的经验对各项考评项目作出正确的排序。 比如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某一职位有四个KPI的考评因素,分别为A,B,C,D,依企业的要求及目标设定者的经验,各项考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B,D,C,A;然后再按照自然数顺序由大到小对其进行分配,分别为4,3,2,1。然后将权数归一化,最后结果为A: 1/(4+3+2+1)=0.1;B:4/(4+3+2+1)=0.4C:2/(4+3+2+1)=0.2;D: 3/(4+3+2+1)=0.3。 这种简单排序编码法计算权数的方法简单,但也存在主观因素,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至少它比管理者单纯地依据自身经验进行设定的方式要客观一些。 二、倍数环比法 倍数环比法首先将各个考评因素随机排列,然后按照顺序对

各项因素进行比较,得出各因素重要度之间的倍数关系,又称环比比率,再将环比比率进行统一转换为基准值,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其最终权重。这种方法需要对考评因素有客观的判断依据,需要有客观准确的历史数据作为支撑。 以上述四个因素为例,如下表。 说明:表格第二行,0.3表示A的重要性是B的0.3倍;2表示B的重要性是C的2倍,0.55表示C的重要性是D的0.55倍;1表示D本身。第三 行,是以D为基准进行的比率归一化,因C的重要性是D的0.55倍,因此取值为0.55*1=0.55;B是C的2倍,所以取值为 0.55*2=1.1;以下类推。最终权重则以合计数为分母,各基准值为分子算出。这种倍数环比法决定权重的方法较为实用,计算也简单,由于有准确的历史数据作支撑,因此具有较高的客观科学性。 三、优序对比法 倍数环比法虽然较为实用,但事实上,许多企业的历史数据常常不能反映因素之间的客观关系,而且也有些因素不能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计算。如何评定它们之间的重要程度呢?优序对比法通过各项因素两两比较,充分考虑各项因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权重。 首先需要构建判断尺度,一般情况下,重要程度判断尺度可用1,2,3,4,5五级表示,数字越大,表明重要性越大。当两个目标对比时,如果一个目标性为5,则另一目标重要性为0;如果一个目标为3,则另一个目标为2。 仍以上述四个因素为例,进行说明。 说明:合计列是将该行与其他因素两两比较得出的值进行加总,最终权数则是以各行合计数除以总合计得出。

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

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 员工在一定时期的工作目标往往是多元的、综合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所以绩效目标往往不是一个。因此,绩效计划还应该包括各绩效指标间的权重或优先级。绩效指标权重反映企业重视的绩效领域,对于员工的行为有明显的引导作用。权重的设计应当突出重点目标,体现管理者的引导意图和价值观念,如本年度重视产品质量,则应该增加返修率、次品率、直通率等质量类指标的权重,“质量第一”的导向要体现在权重之中,但权重多少合适呢?对绩效指标的权重进行不同组合,可以得出迥异的评价结果。 1. 绩效指标权重设计的原则 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大都是凭人为经验判定的,简单的操作都是业务部门建议,人力资源部审核。但其设计也不能太随意,可以参考一定的原则。 (1) 一般基层岗位的考核指标有5~10 个,而每一指标的权重一般设定在5%~30% 之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某指标的权重太高,可能会使员工只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略其他;而如果权重过低,则不能引起他人的足够重视而使这个指标被忽略,那样的话,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2) 越是高层的岗位,财务性经营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权重就越大;越是基层的岗位,流程类指标的权重就越小,而和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结果类指标的权重越大。 (3) 对于多数岗位来说,根据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先定量后定性”的制定原则,一般优先设定定量类指标权重,而且定量类指标总权重要大于定性类指标权重。 (4) 根据20/80 法则,通常最重要的指标往往只有两三个,如果有1个,那么其权重一般要超60% ;如果有2个,那么一般每个指标权重都在30% 以上;如果有3个,那么每个指标权重一般在20% 以上。 (5) 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指标权重一般都为5% 的倍数,最小为5% ,太小就无意义了。 2. 绩效指标权重设计的方法 设立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经验法、等级排序法、对偶加权法、倍数加权法、历史环比法等。主观经验法就是依靠专家判断设定权重的方法,对决策者的能力要求很高,比较适合小规模的企业。等级排序法就是让评价者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把排序结果换算成权重,操作简单,但也比较主观。对偶加权法是将各考评要素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进行汇总,从而计算出权重的方法,指标不多的情况下,比等级排序法更加可靠。倍数加权法则是选择某个考评要素设为1,将其他要素和其进行重要性对比的方法。历史环比法适合延续性的指标,结合历史情况及当前目标进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用得最多的是采用等级序列法结合专家德尔菲法的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因为这种做法比较简单易行。人力资源部可以请该岗位的任职者、上下游同事代表、直接主管、部门负责人、绩效经理和公司绩效委员会成员代表组成专家组,按如下步骤来进行。

11-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的选择

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的选择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绩效考核对企业的作用已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可,但与此同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绩效考核作为医治企业任何问题的良药,从而对绩效考核本身可能带来的问题认识不足。其实绩效考核不管是从技术方法上,还是从实施的各个环节上讲,都可能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讲,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偏差。这种偏差有可能是有意的,比如上级恶意报复下级;也可能是无意的,比如考核量表设计不合理。这些都会造成考核结果不精确。 2、绩效标准难定。不管是定量标准还是定性标准,对有些部门来说可能都有一定困难。比如对脑力劳动者就很难定出合理的定量指标,如果直接用定性指标,考核实施又有一定难度。 3、绩效的影响因素难于消除。影响员工或企业绩效的因素是众多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同样的努力可能换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何剔除这些影响因素,客观的衡量员工的业绩本身就是困难的。 4、考核的公平是相对的。尽管我们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会尽量作到公平,但按照认知理论,人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干的好,因为他对别人究竟做了什么不是非常清楚。这就造成总有员工会觉得考核不公平,公平只可能是相对的。 5、结果流于形式。这是很多企业都遇到过的问题,考核时轰轰烈烈,考核结束了一切也都结束了,既没有绩效反馈,也没有绩效结果的运用。或者干脆频繁考核,连过程都变得没有吸引力。这样的考核当然只会是形式上的考核了。 6、对人不对事。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这种情况太多了。这会造成考核后不仅没起到应有的激励、导向作用,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可见,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如果不注意这些潜在的问题,其结果可能比不实施考核还要糟。因此,关于绩效考核有一种说法非常实在:考核实行的不好还不如不考核。但是企业不实行绩效考核

权重确定方法

? ? ? ? ? ? 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每个人员的性质和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工作的重点也肯定是不能一样的。因此,相对工作所进行的业绩考评必须对不同内容对目标贡献的重要程度做出估计,即权重的确定。 总之,权重是要从若干评价指标中分出轻重来,一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权重组成了权重体系。一组权重体系{Vi|I=1,2,…n},必须满足下述两个条件: (1)0

确定权重的原则 一、系统优化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系统都由它的作用和贡献,对系统而言都有它的重要性。所以,在确定它们的权重时,不能只从单个指标出发,而是要处理好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它们的权重。应当遵循系统优化原则,把整体最优化作为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它们各自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对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确定各自的权重,即不能平均分配,又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指标、单个指标的最优化,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使每个指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评价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情况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权重反映了评价者和组织对人员工作的引导意图和价值观念。当他们觉得某项指标很重要,需要突出它的作用时,就必然各该指标以较大的权数。但现实情况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意愿不完全一致,比如,确定权重时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历史的指标和现实的指标;(2)社会公认的和企业的特殊性;(3)同行业、同工种间的平衡。所以,必须同时考虑现实情况,把引导意图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前面已经讲过,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应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加以考虑。 三、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权重是人们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认识,是定性判断的量化,往往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的看法,而且经常是不相同的,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受个人价值观、能力和态度造成的偏见。这就需要实行群体决策的原则,集中相关人员的意见互相补充,形成统一的方案。这个过程有下列好处: 1、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使权重分配比较合理,防止个别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片面性。 2、比较客观的协调了评价各方之间意见不统一的矛盾,经过讨论、协商、考察各种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方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预先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 3、这是一种参与管理的方式,在方案讨论的过程中,各方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对评价目的和系统目标都有进一步的体会和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好的按原定的目标进行工作。 权值因子判断表法 1、组成评价的专家组。包括人事部门的人员、评价专家以及相关的其他人员。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专家构成可以不同。 2、制订评价指标因子判断表。见下表: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表4-2 某厂运行部年度部门级绩效考核指标 (1)由1-9比例标度法分别对每一层次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性描述,确定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一级考核指标相对于总的考核指标所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 ????? ???? ???=13/17/1315/1751321321V V V V V V V A 二级考核指标相对于其所属一级考核指标所得的两两判断矩阵分别如下所示: ????? ???? ???=13/15/1313/153113121113121111v v v v v v V B

?? ? ?? ?? ?????????=12/14/15/1213/14/14313/15431242322212423222122v v v v v v v v V B 33132331321 31/31V v v B v v ????=?????? (2)运用和积法(方根法)求解各判断矩阵,得出单一准则下各级考核指标的相对权重。 1)一级指标两两判断矩阵A 的求解 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1w ,2w ,3w )T =(0.637,0.258,0.103)T 最大特征根:3 max 1()3i i i Aw w λ==∑ =3.037 一致性检验: 3.0373 0.018531 CI -= =-,0.58RI = 则0.0320.1CR =<,说明判断矩阵A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二级评价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的求解: ①判断矩阵1B 求解结果如下: 1B 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1w =(11w ,21w ,31w )T =(0.6548,0.2499,0.0953)T 最大特征根:3 1max 1()3i i i B w w λ==∑ =3.0182 一致性检验: 3.01823 0.009131 CI -= =-,0.58RI = 则0.0160.1CR =<,这表明判断矩阵具有非常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②判断矩阵B 2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2w =(21w ,22w ,32w ,24w )T =(0.5318,0.2701,0.1221,0.0760)T 最大特征根:4 2max 1()4i i i B w w λ==∑ =4.0753 一致性检验: 4.07534 0.025141 CI -= =-,0.9RI = 则0.0280.1C R =< ,这说明判断矩阵B 2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 3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企业实战:绩效指标权重设定

实战分析——绩效指标权重或者比 例设定 考核指标有了,但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它们各自得分所占 总分的比例或权重该怎么来定?定多少较合适?等等,在制 订考核虽表时我们必须要事先明确清楚,否则,无法统计考 核结果。在这方面,不少企业的做法是由上级凭经验拍脑袋 决定。那么,请问: 考核指标提取出来后,你们是如何确定它们的权重的?结合 企业实际,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实操经验 解答一: 考核指标提取出来后,如何确定它们的权重的 在两节的分享中,指标设置中提到 考核性指标 和管理性指标,在特别的职位或岗位中可能 还会有否决性指标。本次的设置指标权重主要是针对考核性指标和否决性指标。 一、本人觉得权重设置以几下几点要注意: 1、权重一般在 5-30%之间,避免出现高权重使考核风险过于集中,低权重使对其他影响工 作质量的指标不关注。 2、 设置权重一般取 5的倍数,便于计算; 3、 对公司战略重要性强、综合性强的指标(利润指标、成本指标)指标权重高,对责任人 影响直接且显著的指标权重高; 二、实际操作: 1、上节中提到的部门指标库表,部门的 KPI 权重比较好确定, 权重高一般都是部门的主要 职能,体现其主要贡献价值。 如:在我们公司,销售部门的业绩成果就是销售额跟回款,公司认为销售额跟回款同样重要, 因此各设置为30% ; 2、 员工绩效指标权重要结合部门绩效指标与其岗位职责说明书中,遵循 "二八 原则。员工 考核得分=E (各项指标得分件目应的权重) 3、 这里提下否决性指标,否认性指标类似是 」票否认制”。公司是制造生产型企业,我们 规定在考核期内,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无论其他各项指标完成得有多高,全工厂绩效考核成 指标名称 定义 计算公式 评估周指标!敷据责 期J 类型竟任职ftl

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的确定方法 ——数学建模协会A.权重简介 在统计理论和实践中,权重是表明各个评价指标(或者评价项目)重要性的权数,表示各个评价指标在总体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权重有不同的种类,各种类别的权重有着不同的数学特点和经济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权重。 按照权重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权重和相对数权重。相对数权重也称比重权数,能更加直观地反映权重在评价中的作用。 按照权重的形成方式划分,可分为人工权重和自然权重。自然权重是由于变换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和统计指标的合成方式而得到的权重,也称为客观权重。人工权重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评价指标的内涵状况,主观地分析、判断来确定的反映各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权数,也称为主观权重。 按照权重形成的数量特点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定性赋权和定量赋权。如果在统计综合评价时,采取定性赋权和定量赋权的方法相结合,获得的效果更好。 按照权重与待评价的各个指标之间相关程度划分,可分为独立权重和相关权重。 独立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数值的大小无关,在综合评价中较多地使用独立权重,以此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称为“定权综合”模型。 相关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的数值具有函数关系,例如,当某一评价的指标数值达到一定水平时,该指标的重要性相应的减弱;或者当某一评价指标的数值达到另一定水平时,该指标的重要性相应地增加。相关权重适用于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随着指标取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于相关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被称为“变权模型”。比如评估环境质量多采用“变权综合”模型。 确定权重的方法较多,这里介绍统计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些也是实际工作种常用的方法。 B.确定权重的原则 一、系统优化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系统都由它的作用和贡献,对系统而言都有它的重要性。所以,在确定它们的权重时,不能只从单个指标出发,而是要处理好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它们的权重。应当遵循系统优化原则,把整体最优化作为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它们各自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对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确定各自的权重,即不能平均分配,又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指标、单个指标的最优化,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使每个指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评价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情况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权重反映了评价者和组织对人员工作的引导意图和价值观念。当他们觉得某项指标很重要,需要突出它的作用时,就必然各该指标以较大的权数。但现实情况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意愿不完全一致,比如,确定权重时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历史的指标和现实的指标;(2)社会公认的和企业的特殊性;(3)同行业、同工种间的平衡。所以,必须同时考虑现实情况,把引导意图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前面已经讲过,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应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加以考虑。 三、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权重是人们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认识,是定性判断的量化,往往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1 )由1-9比例标度法分别对每一层次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 定性描述,确定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一级考核指标相对于总的考核指标所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 二级考核指标相对于其所属一级考核指标所得的两两判断矩阵分别如 下所示: (2)运用和积法(方根法) 核指标的相对权重。 1 )一级指标两两判断矩阵 A 的求解 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 ( W 1, W 2, W 3)T = ( 0.637,0.258, 0.103) T V 1 V 11 V 12 V 13 V 11 1 3 5 V 12 1/3 1 3 V 13 1/5 1/3 1 B i V V I V 2 V 3 V 1 1 1/5 1/7 V 2 5 1 1/3 V 3 7 3 1 V 2 V 21 B 2 V 22 V 23 V 24 V 2I 1 1/3 1/4 1/5 V 22 3 1 1/3 1/4 V 23 4 3 1 1/2 V 24 5 4 2 1 B 3 V 3 V 31 V 32 V 31 1 1/3 V 3 2 3 1 求解各判断矩阵, 得出单一准则下各级考

一致性检验:CI 0, 则CR 0 0.1,所以,判断矩阵 B 3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3)获得该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排序列表(见表 4-3) 最大特征根: max 3 (AW ) i =3.037 i 1 3W i 一致性检验: CI 3.037 3 0.0185,RI 3 1 0.58 则 CR 0.032 0.1, 说明判断矩阵 A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二级评价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的求解: ①判断矩阵 B 1求解结果如下: B 1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1=( W 11, W 12,W 13)T =( 0.6548,0.2499,0.0953)T 最大特征根: max ‘ (B1W)i =3.0182 i 1 3W i 一致性检验:CI 则 CR 0.016 0.1, 3.0182 3 ccc “ D. n nnod R 0.58 令人满意的一致 性。 0.009 1 , r\i 3 1 这表明判断矩阵具有非常 ②判断矩阵 B 2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W 2 = ( W 21, W 22 , W 23, W 24 ) T = ( 0.5318, 0.2701,0.1221, 最大特征根: max 4(B 2 W )i =4.0753 i 1 4w i 一致性检验: CI 4. 0753 4 0.0251,RI 0.9 0.0760)T 4 1 则C g R g 0.028 0.1,这说明判断矩阵 B 2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 3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w - ( W 31, W 32 ) 最大特征根: T =( 0.7500,0.2500)T 2 (B 3w)i =2 i 1 2W i max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 1.引言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多目标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目标决策结果值纯量化,也就是应用一定的方法、技术、规则(常用的有加法规则、距离规则等)将各目标的实际价值或效用值转换为一个综合值;或按一定的方法、技术将多目标决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然后,按单目标决策原理进行决策。指标权重是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不同重要程度的反映,是决策(或评估)问题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的综合度量。权重的赋值合理与否,对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某一因素的权重发生变化,将会影响整个评判结果。因此,权重的赋值必须做到科学和客观,这就要求寻求合适的权重确定方法。 2.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根据计算权系数时原始数据来源以及计算过程的不同,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主观赋权法,一类为客观赋权法,一类为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 主观赋权评估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Delphi法)[](镇常青.多目标决策中的权重调查确定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7(2):16-24)、模糊分析法、二项系数法[](程明熙.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二项系数加权和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3,3(4):23-26)、环比评分法[](陆明生.多目标决策中的权系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6,6(4):77-78)、最小平方法[](宣家骥.多目标决策.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9,陈挺.决策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序关系分析法(G1法)[](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等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AHP法)是实际应用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它将复杂问题层次化,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适合于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或综合评价问题的权重确定和多指

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的确定方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各元素间存在质和量的联系。由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如层次模型),我们已经确定了指标体系质的方面的联系,那么权重则反映各系统各元素之间量的方面联系纽带,它对于系统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模糊综合评价,还是层次分析、灰色系统评价无一例外的用到了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的概念 韦氏大词典中对权重(Weight)的解释为:“在所考虑的群体或系列中,赋予某一项目的相对值”;“在某一频率分布中,某一项目的频率”;“表示某一项目相对重要性所赋予的一个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权重是表示因素重要性的相对数值。 (2)权重是通过概率统计得出的频率分布中的频率。 由此可以看出权重具有随机性与模糊性,它是一个模糊随机量。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可以定义为元素对于整体贡献的相对重要程度,即元素能够反映总体的程度。 权重的确定方法 对实际问题选定被综合的指标后,确定各指标的权的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些方法是利用专家或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有时称为主观赋权法。但这些专家的判断本身也是从长期实际中来的,不是随意设想的,应该说有客观的基础;有些方法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来考虑,它是由调查所得的数据决定,不需征求专家们的意见,所以有时称为客观赋权法。在这些方法中,德尔菲(Delphi)方法是被经常被采用的,其它方法就相对来说用得不多,这里列举几个在下面,以供比较。 1.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法,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基本步骤如下: (1)选择专家。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选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选本专业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10~30人左右,并需征得专家本人的同意。 (2)将待定权重的p个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权重的规则发给选定的各位 专家,请他们独立的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 (3)回收结果并计算各指标权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4)将计算的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的专家在新的基础上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