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2582214

姓名:李欣屿

一、前言

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疲劳倾向的占26.8%,低度心理疲劳的占13.4%,而中高度心理疲劳都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同类事件发生。尽管我们不能作出所有大学生事件都是由压力所导致的结论,但有研究认为,任何事件在发生前的一刹那,确实和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感情、就业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稍不用功,成绩就会不够好;由于大学里的同学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各自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差距,难免会存在着攀比现象;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些不合……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调查内容

1、学习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2、生活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3、人际交往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4、毕业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5、应对压力的方式

四、调查方式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在校本科生,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由于条件有限,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学习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每位学生的天职。刚经历了高考的阴影,走过了万马穿行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来到了百年名校学习,多多少少会感觉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学府圣地,可是上了大学随之而来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项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以及考研热、读博热还有出国热等等,这些大小不一的考试让他们又回到了为考试而奔波的时代,成为了一部考试用的机器,特

别是如今学分制的普遍流行,作为一名本科生,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是今后就业的入门招牌,为众人所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英语四级考试,是得到学位证书的保证,种种压力让大家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二)生活上的压力

产生这一问题的各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过独立的生活,加上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从城市来的学生,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对于诸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日常小事往往都无法适应,从而导致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情绪。而对于那些从农村来的学生,由于家里条件差,上学的费用一般都来自于家庭。再加上来到一个大城市来学习生活,各种消费比农村要高出很多,这与以往在家乡的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还有与其他从城市来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致使对于尚未自食其力的贫困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经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8%的学生认为与周围同学相比自己的经济状况处于一般状态,12%的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比较低;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有62%的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高而给自己带来压力,有20%的人觉得压力很大,觉得没有压力的仅占4%;这种种迹象反映了我校学生在生活方面的压力比较大的。

(三)人际交往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人际关系给大学生带来了形形式式的心理压力。处理这些压力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这方面,接受调查的78%的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都选择了偶尔会产生压力,其中女生所占比例尤为严重,不存在压力的仅占6%;在情感方面上,问及在对异性表白遭拒绝或被异性追求时,会不会感到有压力时,84%的人会感到有压力,也有10%的学生会觉得有很大压力。

产生人际交往上带来的压力,我认为寝室里的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突出表现,也是给大学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关键。如有人习惯早睡早起,有人却习惯熬夜;有人习惯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则喜欢在寝室里聊天;有人爱整洁,有人却不拘小节等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差异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因此,摩擦也就在所难免。而这样的一些小的摩擦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于那些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学生就会产生压抑的现象,甚至以冲突的形式爆发出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是个性原因,如自负、自卑、内向等,但也可能是由于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意义认识的不足及人际交往方式方法不对,再加上目前社会生活中对交往能力的极度重视,这些都形成了某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压力。

(四)毕业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就业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可想象所形成的压力更大,因为上大学无非是想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可是应届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整个社会处于竞争激烈之中,导致大学生压力逐渐地增大。

毕业生主要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就业,二是考研。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这一条路。调查显示有38%的同学选择考研,48%的同学选择就业,14%的同学还不知道将来的去向。

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有14%的同学认为很好,48%的同学认为一般,27%的同学认为不太好,11%的同学认为很差。可能是由于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比较多,或者不是热门专业,导致压力升华;相反,对于比较热门的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相对比较好,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小。在这次调查中,有2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好,认为一般的有36%,过得去的28%,认为自己的承受能力很差的有8%。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可以的。

此外,我校大学生感到的心理压力由大至小分别为个人前途及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家庭问题、国家发展前途。说明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前途都会感到困惑担忧。就业前景的不明朗,竞争的越演越烈,使即将踏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学子感到压力逼人。

六、应对压力的措施

既然有了压力,而且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根据调查,64%的人在遇到压力时会向知心朋友救助,向家人救助的占22%,不找任何人的占10%;在采取何种方式去应对压力问题上,48%的学生选择顺其自然、自然调整,36%的人选择转移,也有8%的人选择发泄,也有个别人会压抑自己。

(一)学习方面

1、在学习方面,我们应端正自己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求知是一种乐事,压力与动力并存。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压力,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端正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大学与中学的教学模式相差甚远,这要求大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以适应大学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态度上的被动从而做到主动自觉。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只要经过努力他们完全可以使自己适应大学的学习。

2、至于专业发展的问题,则不妨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冷热专业并非绝对的,一定时间内甚至会相互转化。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没有用的专业是不存在的。进入大学时,有的学生对就读的专业不满意,于是出现消极情绪,无心向学。但如果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的专业,认真钻研,深入去学习,也可能会对这个专业产生兴趣。因此,不必因为专业的不对口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情绪。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不可能改变的事情,那就改变自己的态度吧,转变心态,你会发现前面可能就是另外一片天空!

3、部分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盲目跟风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有时证书考不到,专业也学不好。这必然让自己倍感辛苦,压力不断。因此,大学生应该结合个人的实际,理性地对待专业以外的学习,不要做无用功。

(二)生活方面

1、对于那些来自城市、从小娇生惯养的同学,应该从心理上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其他同学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做到、做好。当我们无法去改变环境时,那就让我们去适应这个环境吧。

2、对于那些来自贫困生家庭的学生,自身须不断转变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自身的那份责任。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人穷绝不能志穷,只要我们不向困难低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到,不断去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努力发展个人学习、工作和其他各方面能力。“是金子总要发光”,当自己真的发光之时,贫困也就不再是问题。

3、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许多奖助学金,还有勤工俭学岗位,可以努力去争取,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当然,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积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以切实保障贫困生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三)人际关系方面

1、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羞怯、自卑、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即要主动交往。

2、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应该说,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在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使得在校的大学生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拓展自己的内涵。

3、要多为他人着想。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接受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就业方面

1、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压力。很多同学担心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不佳,担心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所从事的职业等。对于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2、改变陈旧的就业观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增强职业适应性的必要条件。以前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毕业不愁找工作。现在大学生多,自从扩招后就更多了,就业形势自然紧张。一般来说,大学生毕业后都是自己谋求的,学校不再有分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改变就业观念非常重要。具备了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还得要积极主动求职。

3、目前大学管理模式相对封闭,与社会沟通联系的管道相对狭窄,缺乏社会经验。“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太少!”“自我发展的空间太小!”等等,反映了大学生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及与社会接触的愿望,以及对现有大学管理模式的不满心理。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及择业心理的辅导,构筑与社会联系的有效通道,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宝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何金彩唐闻捷《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4、潘海红《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压力

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压 力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压力 现如今社会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量也大,更新速度也快,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后于别人,而当今大学生也是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各种各样的,那么,当今大学生都有哪些压力呢? 先说压力,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体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此定义将压力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并应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说起压力,人们总把它当成贬义词。但日常生活中压力难以避免,个体适应外界环境又不能缺少压力的刺激。压力与个体的生存、发展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压力过强或过弱对个体都会产生影响。适度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而过度或突然强烈的压力或持久而慢性的压力既可以损害人的社会功能,也可以降低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造成许多疾病的易罹患状态。总之,压力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过大时就要想办法减小。 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一是学习的压力,二是经济上的压力,三是人际交往的压力,四是就业上的压力。这是最主要的压力,还有来自父母亲戚的压力,等等。 第一个学习压力,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因就业压力而造成的新的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 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把自己变成全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学习很多功课,去拿到各种证书?来应对就业。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顾此失彼,结果是学什么都不专。大学教材更新的滞后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负担。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学校规定的早已经不实用的课程,一方面要寻找将来能用上的课程去学习,还有各种硬性的考级科目,使学生应对无暇。因为就业压力还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硕士博士课程,为了考研,很多学生是在毕业前一两年就开始准备了,各种考研培训班到处都是,大学生既要付出时间还要付出金钱。再有,因为大学扩大招生,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的基础课程扎实过硬了,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教材却还是那么高深,基础差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如同听天书一般,让捧着旧教材教书的老师颇感无奈。大学的生活远没有当初入校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在网上曾有一条转发多遍的说说,内容是这样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翘课高中生:我们可以不及格;大学生:我们可以上课随便玩手机高中生:我们可以不及格;大学生:我们可以谈恋爱高中生:我们可以不及格;大学生:咱能不能不说不及格?高中生:我们上课不用占座?大学生:……高中生:我们吃饭不用占座?大学生:……高中生:我们自习不用占座?大学生:……我们还是换回去吧?高中生:我们可以不及格,看,说得多好多贴切,十足表明了大学生不能不及格的压力。 虽然如此,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是首要的,不能仅仅只是为了文凭而去学习,而是要为了知识去学习,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大学的学习,决不是靠老师,而是完全靠自己。自学是大学学习的主要形式,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大学学习的特点,大学的学习,不只在于了解各个流派的思想、智慧和方法,更在于能建立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体系。了解别人的东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思想,这应该是大学学习的一个高水平目标。专业课枯燥无味不要紧,把它细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慢慢去对付,课余时间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要知道,你今天看的书现在是用不上,但以后一定会用上的,多多的充实自己,不管怎样都是不坏的。 第二个所面临的经济上的压力,有些学生的家庭比较平困贫困,而自己经济上又不能独立,没有收入来源,一切的开销来源都需要向爸妈要,而作为大学生大都已经成年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张嘴就向爸妈要,但是,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花钱,怎么办呢?这样,就产生了经济上的压力。很多大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出去做兼职,这是个好事,可以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也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多,所以工作的时间长,拿到的工资却低,当然,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了,那么,当我们大学生在进行选择兼职工作时就需要好好看看了。一些简单的发单的工作做一两次就够了,因为它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工资也不高,在超市促销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做的,当然,这个工作可以学到很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迫使大学生不断学习以防止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失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我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不适应、调试方法、大学生 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 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巨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 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许多学生因经受不住在 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和挫折而产生极大的挫折感、高度焦虑和抑郁。 据1998――2001年对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 碍的学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呈上升趋势。各高校都有因心 理疾病而导致盗窃、自杀、流氓等行为的现象。最新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 灰色心理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已达到30%。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让人甚忧,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适应能力,这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 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 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1、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上大学前,许多学生的 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 的特殊照顾,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期望落差太大

大学生调研报告4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大学生调研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问:大四会做些什么? 答:大四上半学期主要还是上好课,学好专业知识。到12月份左右会去学校实习。实习阶段挺重要的,可以学到许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对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大四下半学期要写论文,做简历,找工作,会很忙。 问:毕业论文一般会选什么论题? 答:毕业论文一般会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而且要与将来有关。如果将来要考研,就应选与将来考研有关的题目;如果将来准备工作,应该选与将来工作有关的题目。像师范类学生如果以后准备当老师的,就选教育方面的比较好。 问:招聘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我个人认为,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是制胜的法宝。招聘前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招聘的单位有一定的了解。连自己想要招聘的单位都不了解很难在招聘中被录取。所以招聘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还有就是简历要做的准确,有自己的个性,但切记花里胡哨。最后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礼仪。 问:那招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答:招聘时我们要听清招聘单位提的问题,不要答非所问。如果真的没听清楚,应请求提问者再叙述一遍。在招聘时要表现得自己很有自信,有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要说要和父母商量之类的话,那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没有主见,这么大了还要依赖父母,不会有什么大成就。当问及敏感问题,

如想要多少工资时,要根据自己对市场上的调查提出适当的价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招聘单位。 问:招聘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招聘后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信箱和手机,看看招聘的单位是否叫你去复试。如果没有也可以去招聘单位询问情况。即使不被录取也要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以后可以改正。若是因为招聘单位觉得你学校不够好,我们应尽量争取机会向招聘单位证明你比别的好的学校的学生更有实力。真的不行的话,也不要灰心丧气,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为下一个岗位做准备。 问:工作中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 答: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特别是我当老师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同时也觉得自己的水平不增反降。看看自己原来的同学,由于外贸单位,与外商接触的机会多,水平明显上升,自己也挺着急的。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得跟上,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我觉得可以上网来了解现在进步的东西,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就是参加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交流会,锻炼自己的口语水平。并且要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 问:工作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答:人和人在一起,由于利益冲突总会有矛盾的,这是无法避免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在背后说人闲话。还有就是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不要与人有太多冲突。只要不是太大利益就让着点别人。 问:如何上好一节课? 答: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那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讲吧。首先,课前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要熟悉教材,写教案,查资料,备课,准备相关练习。其次,在课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应调整自己的上课节奏,把

当代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困惑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2582214 姓名:李欣屿

一、前言 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疲劳倾向的占26.8%,低度心理疲劳的占13.4%,而中高度心理疲劳都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同类事件发生。尽管我们不能作出所有大学生事件都是由压力所导致的结论,但有研究认为,任何事件在发生前的一刹那,确实和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感情、就业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稍不用功,成绩就会不够好;由于大学里的同学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各自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差距,难免会存在着攀比现象;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些不合……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调查内容 1、学习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2、生活方面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3、人际交往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4、毕业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5、应对压力的方式 四、调查方式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在校本科生,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由于条件有限,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学习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每位学生的天职。刚经历了高考的阴影,走过了万马穿行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来到了百年名校学习,多多少少会感觉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学府圣地,可是上了大学随之而来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项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以及考研热、读博热还有出国热等等,这些大小不一的考试让他们又回到了为考试而奔波的时代,成为了一部考试用的机器,特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缓解方法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缓解方法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的最频繁时期,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心理压力,有些人会做出出走,自杀等消极反应,我们应该分析自己的心理压力,找出缓解方法。 我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学习压力。还记得以前流行的“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的口头禅。现在这句话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了,我们在学业上更具进取心,学习成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情绪波动的第一因素。大学的时候多半是自习,课外阅读量增大,灵活性与创造性增强,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时不得要领,这成了苦恼和焦虑的一个根源。针对此问题我觉得可以多向别人请教,和学的好的人多聊一聊,多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许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专业门功课学好,多做项目,多写文章,争取保研和拿奖学金的名额。另外一些同学想拿到双学位,或者拿到各类证书,还有一些同学在托福,雅思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这当然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时候,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做许多另外的事情,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所以,需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也不必拿永远要当 No.1 来证明自己。只要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足够好了。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其在高中以前的阶段都是相对优秀的,可一等进了大学校门,才知道优秀人才多的是,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鹤立鸡群” 。这样比较的结果,就是要么“ 破罐子破摔” ,要么加倍努力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在学习方面超过别人,性格变得极端、敏感、偏狭。 其实死读书,取得最好的成绩,超过所有的人,这并不能保证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类拔萃。更好的办法是欣赏和采纳别人之所长,取长补短,但同时也欣赏自己的优点,在自己感兴趣和更擅长的方面取得优势,毕竟这个世界的美好是多面的。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自己也是。不需要超过所有的人,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而快乐的人。 二就业压力;我们应该努力发展一种乐观的解释方式,通过检察环境中的随机因素,有助于避免对失败采取消极的、不变的和宿命论的解释方式。我们不能让暂时的挫折损害我们的成就动机。从“压力的应对”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就业压力,增强自信——自信能够使个体避免遭到许多压力源的全面响,因为对于自己拥有充足应对资源的信心,可以缩短那种“我该做什么”的应激性的、混乱的反应。研究表明,自信的人更少受到不利事件的影响三;情感压力。情感压力大学生的感情压力,很大部分来自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学习费用的压力,我们懂得感恩外,还说明他们对家庭、对社会有了更强的责任感。。随着经济发展,下岗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父母下岗造成家庭生活压力,这种大学生将面临消费带来的压力,有些学生则因为父母下岗,整日忧心忡忡,他们的压力更多的来自成人感受,希望自己能早日帮助家庭,但又力不从心。再有,许多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希望子女早日成材,而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于是一种学生怕自己成绩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挨责备而产生压力;另一种学生则怕因此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这种人心理压力则更大。 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情绪处于兴奋而产生动力,使个性潜力良好发挥。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压力比其它任何影响因素更多地消耗学生的能量;压力能毁灭自信心,使学

大学生困惑与迷茫现状分析

大学生困惑与迷茫现状的调查分析 这次实践课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在我们学校东华理工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大多是90后,对自身当前或者未来产生迷茫想法似乎愈发的显得突出。在我们随机抽样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 1、大多数同学来到学校后无法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很多外省的同学可能会因为部分原因,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于是整个大一都生活在这种情绪之中,没办法进行自我调节,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于是就变成了得过且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志愿填报时存在较大误区,很多同学都是仅仅根据自己对该专业的感觉填报,并不了解该专业的具体内容,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感觉与原先设想存在较大偏差,出现种种不适应。这种情况下,只有少数同学会选择转专业,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继续留在这个专业,混到毕业。 2、在许多迷茫于现状的同学中,当对现实产生困惑,找不到出入时,只有将近不到40%的同学选择了向同学,朋友,家长或者老师倾诉,宁愿自己闷在肚子里,这是大学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也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的自我为中心。 3、在问及是否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个问题时,只有不到20%的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其中只有7%左右的同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划。那些未进行职业规划同学,他们对准备从事的职业往往缺乏必要的了解,所谓的职业规划仅仅是知道未来准备从事什么工作,要不要考研、出国等,但对于具体细节,例如现在该做哪些准备、锻炼何种能力往往比较茫然,抱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 2、大多数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职业方向感缺失。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没有分析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具体涉及哪些领域。 3、大学生志愿填报存在较大误区,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想填报志愿。很多同学都是仅仅根据自己对该专业的感觉填报,并不了解该专业的具体内容、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以及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以为自己“喜欢”该专业,但在学习过程中逐

2020年大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206-30 2020年大学生的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20年大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关于大学生的 最近和几个同事(为了公平:8个)做了一份大学 生全面调研,内容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政 治观、学习观、恋爱观、网络生活等,可谓全面,据 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做这样全面的调研。抛开 调研报告,因为报告里是不允许太多个人评论的,所 以只好在博客发表以下见解。 在许多人的研究和见解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大学 生有太多的负面评价,难道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快跨下 去的一代,非也! 我们的数据表明(至少在我校的大学生中),尽管 存在一些问题(如: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沦丧、拜金 主义、实用主义等),但学生主体只好的,不能因为学

生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了整个人,试问谁没有缺点呢?难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领先的集体就不能有缺点了吗? 看看我们的学生吧,他们还是孩子,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为什么社会不能给予的包容和理解,对他们如此苛刻的要求,是想让他们完成“你”那没有完成的心愿吗? 给我们的学生的引导吧,他们聆听的耐心会让你感动!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2018大学生英语演讲稿范文:如何面对压力

2018大学生英语演讲稿范文:如何面对 压力 ladies and gentlemen , good evening ,i am joy and glad to give you a speech about stress , yes , just the topic you see on the screen. psychologist tell us that stress is a state of worry caused by the problem of living , such as too much work or study , heavy responsibilities , and quickened pace of life .statistics show that stress comes from every detail in our life .financial problems , poor health , being laid off may be the stress that most adults now suffering .as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 we are also under our special stress . while study , having to take various tests and submit a project against a deadline may put a great pressure on us .and the things make us felt stressed may be our parents’s greater expectations on us than we could reach .later , when we are likely to graduate , some other problems will also annoy us . i think we will worry a lot about our ability to compete in the job market and how we can best use what we’ve learned at college in our future job .the chief

大学新生入校遇到的困惑

(一)及高中生活对比的情况 调查结果分析出一是由于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更加自由, 更加丰富多彩,二是由于同学们可不像在高中时把所有的时间都要来学习,于是同学们把跟多的时间课余放在自己的兴趣上加入了社团并积极参及社团活动或者去参加运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学的生活方式相对于高中的生活自由轻松的太多,导致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选择上网和睡觉打发自己的课余时间。而对于另一部分同学来说,面对大学里老师自由式的课堂,相对于高中少之又少的考试,较小的升学压力和对于专业的不了解等等,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也在减少。对自身的认识 (二)对自身的认识

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新生认为自身存在的缺点是缺乏决断力,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耐心及热情和缺少自信心等等。结合第三,四题的调查结果分析,正是由于大学新生缺乏决断力使的少数严重的同学以睡觉和上网来消磨自己的课余时间。而缺乏耐心和热情可能是大学新生对于学习热情减退的理由之一。最大的问题是大学新生认为自身存在的缺乏决断力,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耐心及热情和缺少自信心等等缺点都将成为大学新生成功过度到积极向上的大学的生活方式的障碍。 (三)自我解决困惑方式的情况

大学新生入学后普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困惑,当遇到困惑时解决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生在遇到困惑时都会选择及好朋友交流,而在开学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要找到能够敞开心扉交流的同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这里的朋友应大多是高中或以前的朋友,和以前的朋友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在依赖着以前的朋友圈,而这些老朋友大多分布在各个城市,及他们交流只能通过手机,这也就更大程度上使新生更依赖手机,从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使新生在现实中更加感到孤单迷茫。除此之外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让自己忙起来的同学也相对较多,这一方法看似积极向上,实则是对困惑的逃避,因为困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所以就干脆选择不去面对,找更多的事做不去想自己的困惑便不感到困惑,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心里的困惑,还很容易让新生忙的团团转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 (四)大学生活的规划

大学生调查研究报告范文3篇3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3篇3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一)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大学生活面临的压力有哪些

大学生活面临的压力有哪些? 1. 学习压力;(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课设,毕设) 2. 人际交往压力;(学生会、社团组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舍友之间) 3. 毕业就业压力 摘要: 本文根据相关的大学生生活压力调查报告以及贴身经历体验得出大学生生活中面临有学习压力,人迹交往压力以及就业考研压力等压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案例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见解及建议。 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缓冲带,是我们通往灯红酒绿的大社会的垫脚石。在大学中,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大学中,我们游走在部门之间;在大学中,我们仰望天空,谈着各自未来的理想……但是,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都无形中带给我们压力。奖学金遥不可及,人际关系一团糟,就业还是考研仍是一头雾水。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前不久的人大两名学生半年内相继跳楼身亡,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已经是刻不容缓。 在我看来,大学生主要压力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学习压力。毋容置疑,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生面临最直观的就是学业。在大学生涯中,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这些必须要考出来的等级资格证书,跟 别提那些让人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什么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了。另外,奖学金 这一限制许多例如入党评级资格的硬性条件也让很多人头痛不已。学习成绩更 是家长口头上永不磨灭的话题…… 第二,人际交往压力。大学生是集体生活、学习、活动的群居“动物”,那么同学关系、舍友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都需要我们去维护。然而并不是每个同学都 能落落大方的和别人交流,有的甚至存在障碍。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释 放与排解,终究会酿成大祸。那些耸人听闻的杀室友事件并不是孤案。 第三,毕业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这是很多大学生在走出象牙塔后面临的困境。也让很多还未离开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感到压力山大。找工作还是考研?无论是考 研还是找工作,对我们来讲都是有很大压力的。 有压力才能有动力,但别让压力成为负担。有时候,过大的压力会使我们选择逃避,逃避并不能改善什么,反而会导致惰性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拖延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压力产生的不良影响呢?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相关理论和自己的亲身体会,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先用一天到两天时间给自己做一个行为记录,拿自己通常每天要做的事请记下来,这包括记录自己所有的生活活动。剔除那些譬如吃饭睡觉等必须完成 的事情后,将剩余的事情按照兴趣排列,把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接着,当新的一周来临时你就可以行动了。每天早上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 事情开始做起,并坚持做完,在做第二件事…直至作完最后一件你最喜欢的 事情。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化作用的方式,先完成一件困困难的事情后,再做 稍微困难的事情,这是对与前面的行动作了一个强化。然后继续,强化的效 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第二,当感觉生活中的压力过大时,我们就必须要找个方式去排解,去释放。听音乐、做运动等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另外,与他人交流也是

大学生如何应对各种压力

大学生如何应对各种压力 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其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变化性,在这里,一切都具有短暂性、多样性和新鲜性,知识迅速产生又迅速老化。所以,当代大学生经常会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仅要有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创新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更要有自主、和谐、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素养;不仅要懂专业,而且要善于人际交往。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便会感到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成功。为什么有的人如愿以偿,而有的人虽然做过一些努力,却总是事与愿违?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是否具备成功者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当一个人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的时候,这种心理素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一个缺乏积极心态的人,不会为改变自身的现状而去努力进取。一个自卑的人,不会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也无法勇敢地去战胜挫折和磨难。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不会让自己的梦想和智慧像烈火般地熊熊燃烧,从而转化为成功的动力。一个听任命运摆布的人,更难以激发出自己的潜在能

力和创造精神。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失去了竞争中强有力的支柱,面对压力很容易被击垮。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较高的心理素质。大量事实说明,成功始于健康的心理,成功应该从提高心理素质开始。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否认大学生会存在一些焦虑、恐惧、自卑、盲从的不健康的心理。因为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而且面临从求学到工作的人生大转折,大学生求职时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我们也应该给予理解。作为大学生本人也要及时寻求心理调适,通过与同学、亲友或心理咨询师的交流释放自己的压力,找回自己的平常心和自信心。学会科学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坦然接受顺境与逆境,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整个职业市场和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 心理调适是缓解就业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自我调适是指从自我出发调节自身的心理,使之得到平衡。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心理问题产生于当事者本人,正如俗话所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自我调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我反思法。通过对自己的反思,找到自己诸如在就业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比如,了解自身思想是否脱离实际,对

大学生思想困惑调研报告

是什么困住了大学生呢? ——大学生思想困惑调查报告2013级轻化工程2班小组成员:钟小月、郭晓菲、华晨、施亚峰. 一、调查背景及形式 调查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而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焦点。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我们小组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了马克思的课外实践活动。我们主要在理工图书馆及教学楼展开调查。 调查形式:我们小组做了100份问卷调查,回收了99份。男生55人,女生44人。大一的占了41%,大二的占了24%,大三的占了31%,其他4%。我们这次的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由于大四的学生大多在外面实习,所以调查对象集中在了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我们一共安排了19个问题,分别从在校的基本信息、是否感到困惑及感到困惑的原因展开。同时感到困惑的原因又从学业、情感、经济、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着手调研,之所以从这些方面调研是考虑到在校大学生的处境和机遇主要与这些方面有关。 二、大学生思想困惑调查问卷原稿 大学生思想困惑问卷调研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及其他 3.您所就读的专业 A.理科 B.工科 C.文科 D.经济 E.艺术设计 F.其他 4.您最近是否感到困惑? A.一直 B.经常 C.偶尔 D.从不 5.使您感到困惑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A.学业 B. 未来 C. 情感 D. 家庭 E.经济 F.人际H.其他 6.您现在的精神状态如何? A.斗志昂扬 B.一般 C.烦躁 D.颓废. 7.您对您现在的专业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打算转专业 D.不满意也不打算转专业 8.您现在的学习状态如何? A.精神饱满 B.还可以 C.得过且过 D.毫无兴趣 9.您担心自己这学期会挂科吗?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5篇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1 最近和几个同事(为了公平:8个)做了一份大学生全面调研,内容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学习观、恋爱观、网络生活等,可谓全面,据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做这样全面的调研。抛开调研报告,因为报告里是不允许太多个人评论的,所以只好在博客发表以下见解。 在许多人的研究和见解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大学生有太多的负面评价,难道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快跨下去的一代,非也! 我们的数据表明(至少在我校的大学生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沦丧、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但学生主体只好的,不能因为学生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了整个人,试问谁没有缺点呢?难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领先的集体就不能有缺点了吗? 看看我们的学生吧,他们还是孩子,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为什么社会不能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对他们如此苛刻的要求,是想让他们完成“你”那没有完成的心愿吗? 给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引导吧,他们聆听的耐心会让你感动! 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2 为了使我院领导层更加深入了解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以便日后更切实地做好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

作,我小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我院大一新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调查,此次调查为期两天,整理分析数据用时两个星期,整个调查过程共用时三个星期,得到有效样本40个。本次调查的完成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首先,我小组成员集合各方意见,经过认真考虑和共同协商,确定调查主题。调查主题确定后,小组成员内部进行分工合作。为了更好地完成分工,履行承诺以及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纠纷,我小组成员签订了合作合同,与此同时,调查工作有了顺利的开始。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此次调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全赖于我小组成员能够团结合作、各尽其力、共同协商。所以,团结合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进行问卷调查和回收问卷是整个调查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部分。或许是近期的调查问卷较多,许多人对问卷调查已经厌烦,以至于不愿意填写问卷。有的人甚至会说:“随便填个字母就可以啦”!但经过我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得到有效样本40个。有足够的耐心和亲和力才能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获得被调查者的回复。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结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人和另一名组员担任的正是这一环节的工作,因此倍感光荣。刚开始数据分析时已感到困难重重,写报告时更是无从下手。但经过不断推敲,分析其中规律,我俩同心协力,

大学生如何面对压力

大学生如何面对压力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是迈向社会的前奏,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学业压力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过大的压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对自身的压力进行适当的管理正确的面对各种压力就非常重要。 大学生如何面对压力 (一)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应相信学好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我们在选择工作时,才能足够自信,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大学期间,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书,多学一点东西,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我想大学真正培养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只有慢慢养成这种能力,有了基础,今后不管是进一步深造,还是职场奋斗,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是我们面对压力积极可靠的方法。 (二)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就业是其人生中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重大转折,这对于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也许不容乐观,历届毕业生中仍有不少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自我做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三)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 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 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 (四)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企业和机关单位都不可能是单打独斗,人类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企业或工作环境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具有一种与上级、同事等有关人员协调和沟通的能力。这本来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也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会你,但你得重新学!一个人想要被某个集体和同事所接纳,就得想办法接 受和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个人英雄主义、目中无人等态度是行不通的。 (五)增强动手能力 我们过去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常因为缺乏动手能力而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对我们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挑战。发达国家很重视学生个人实际动手能力,虽然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强调学历、文凭的观念将逐渐纠正,而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逐步被社会认可。用人单位需要的也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劳动者,故大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困惑和对策

海南大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论文 题目: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困惑和对策学号:20082501B014 姓名:石百宽 年级:2008级 学院:旅游学院 系别:旅游管理 专业:国际酒店管理 指导教师:曹艺涛 完成日期:2010年11月5日

题目: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困惑和对策 摘要: 随着中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中国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对国家的未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只从1999年中国的高校进行扩招以后,中国的大学生就失去分配工作的优势,中国的大学生就面临自己找工作的情况,由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对自己的生涯进行规划,从而导致在毕业时和以后的工作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对策 正文: 大学在我们高中的时候就是象牙塔,里面是那么的美好,为此我们在努力的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如果问我们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什么?那么就只有这个,当我们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时候,那时的我们对大学的事物是那么的茫然,对自己的专业也是一脸的无知,没有什么生涯规划,一直在无知中渡过大学的美好两年时光,到大三时感觉自己不能再这样,有一股压力使自己有一种紧迫感。 我感到庆幸的是我在大三的时候选到大学生生涯规划这门课,让自己对未来的生涯有个全新的认识,我所学的专业是国际酒店管理,在一般人眼里我们这个专业是个很不错的专业,特别是在海南这个地方,专业前景:酒店管理专业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所以你大可不必为就业犯愁。预计到2012年,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国内酒店从业人员,以高薪阶层为多。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酒店、旅游业将成为上海服务产业的支柱,目前,全世界已有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2000字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2000字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 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 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 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很多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升 自身水平的机会。很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各方面的水平;另 一方面能够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能够了解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 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有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准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 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注重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 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 生社会实践。所以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 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 学生15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 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 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实行 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实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能够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存有就是合理”,职业 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 需求。很多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能够去试一试,品 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 们能够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实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 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 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 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 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 己的课外实践水平;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 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 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 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 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 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协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 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 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 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