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

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或是实现商品流通的手段。

货币存量: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总量。

货币流量:货币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的货币周转总额。

狭义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最强,其承担的只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即流通手段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既包括高流动性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货币在发挥各种职能时各有什么特点?

①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有价值。

②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或是实现商品流通的手段。

特点:⑴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⑤世界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特点: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职能。

第二章:货币制度

1、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或简称币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主币,是用货币金属并按规定的货币单位铸成的铸币。

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供小额周转使用。

铸币平价:就是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是纸币的流通量决定于它所代替的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

2、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规定货币材料,这就是规定一国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本位货币材料来区分不同的货币制度。

②规定货币单位,一是规定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二是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

③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通货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包括金属货币、纸币和银行券。

④准备金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国家规定把贵金属集中到国库或中央银行。其主要的目的是将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基金,作为支付存款和银行券兑现的准备金。

3、纸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⑴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

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

⑵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⑶纸币不能兑现。

⑷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精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1、名词解释

信用:是指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形式所体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

期票:商业本票又叫期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汇票:商业汇票是有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

2、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系)

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互补互促的作用,其中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主体。

⑴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

⑵银行信用规模较大。

⑶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⑷银行信用不受运动方向的限制。

⑸银行信用在期限上具有灵活性。

⑹银行信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⑺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变化不同。在繁荣时期,对商业信用的需求增加,对银行信用的需求也增加。而在危机时期,由于商品生产过剩,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会减少,但对银行信用的需求却有可能会增加。

第4章金融中介机构

1、银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如何?其职能是什么?

㈠职能及其作用

★信用中介(银行的基本职能。银行充当了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信用中介人)。

★支付中介(银行在为活期存款的所有者办理转账结算等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时所发挥的一种职能)。

★信用创造(银行的特殊职能。银行通过其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发行银行券和支票等信用工具,以及借助于支票流通,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和吸收的资金总额而扩大信用时所发挥的一种职能)。

★金融服务(银行可以向社会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服务)。

★调节经济(这是银行客观上所具有的一项职能。银行通过指定贷款政策和差别利率,利用信贷和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和某些产业、行业、部门的发展速度)。

㈡地位:★银行是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分配中心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信息中心

★银行成了资金调剂中心

2、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⑴金融机构体系,它是指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各国金融体系各有特点,一般都包括以下三类环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按其资金来源划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前者包括储蓄机构、信用社等,后者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投资公司、金融公司等。此外还包括投资基金。

⑵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开发性;农业政策性;进出口政策性等。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第五章金融市场及其功能

1、名词解释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它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盒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按融资期限长短不同可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融资工具的不同可将金融市场分为证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等。金融市场主要有聚集和分配资金、资金期限转换、分散转移风险和信息集散等四方面的功能。

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通过最终贷款人和最终借款人直接结合来融通资金,其间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方式。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资金的过程。

2、金融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①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各类金融主体以金融市场为媒介,使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②资金期限转换功能

③分散与转移风险功能,是投资者很容易采用各种证券组合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从而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④信息集散功能,金融市场被称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

⑤金融宏观调控功能

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通过证券的价格机制和利率机制调节资金的流量、流向和流速,从而影响着资源的流动。

3、试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方式的异同,并从企业融资角度比较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较:

⑴相同点:二者都是资金的融通方式,实现了货币资金融通的结果。

⑵不同点:(间接融资的优点: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搜寻成本低

★规模效应

★资金期限转换功能较强

★更高的流动性

★信息保密

★银行对资金融入方监管有力

第6章利率理论

1、决定利率水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利率变化的影响?

⑴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宏观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

②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④国际利率水平

⑤预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⑥汇率

⑵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微观因素:

①风险程度

②借贷期限

③担保品

④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⑤放款方式

⑥社会经济主体的预期

⑶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途径:

一、利率—储蓄—经济运行

二、利率—投资—经济运行

三、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

四、利率—物价—经济运行

第七章资本市场

1、试述股票市场价格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⑴理论价格计算: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益/市场利率

⑵除预期股息收益和市场利率外,股票市场价格的其他影响因素:

①公司经营状况

②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③经济周期的变动

④政治因素

⑤心理因素

⑥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⑦人为操纵

2、试述债券与股票的异同,概念、特征和异同。

⑴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获取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特征:无期性、参与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⑵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债券特征:期限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⑶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①持有者权利不同,

、期限不同、收益稳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答案)综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习题 (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 1.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作为币材的货币形式 2.铸币—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3.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存款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补充交换的一个环节或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而进行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5.计价单位—货币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功能 6.狭义货币—反映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7.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8.货币存量—一国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 9.货币流量—一国某一时期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 10.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 11.价值贮藏—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 12.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二)填空 1.不同时点上货币存量的差额是_ 货币增量_ ; 2.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 __特殊__的商品; 3.币材一般应具有价值较高、易于分割、 __便于携带___和 __贮存____的性质; 4.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__信用货币本位制____; 5.我国历史上的“孔方兄”是指从朝沿用到清末的 _圆形方孔形式的金属货币; 6.各国都是以 ___流动性___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7.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__价值不易流失___ ; 8.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数据,而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 __现金_或__存款_; 9.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排列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___贮藏手段、支付手段___ 和世界货币; 10.在财政收支、贷款发放、商品赊销等经济活动中,货币发挥着__支付手段____ 的职能; (三)单项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B )的状况。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2.一定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D )。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4.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D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 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 D.答案AC是正确的 5.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D)。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A )。 A.货币形式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C)。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8.货币在( A)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9.商品的价格是( D)。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0.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 A.信用货币 B.纸币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exercises(Part 1&2)

Exercises (Part 1 &2 ) 1.The principal lender-savers are A) governments B) businesses C) households D) foreigner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described as direct finance? A) A corporation issues new shares of stock. B) People buy shares in a mutual fund. C) A pension fund manager buys a short-term corporate security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D) An insurance company buys shares of common stock in the over-the-counter markets.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described as indirect finance? A) You make a loan to your neighbor. B) A corporation buys a share of common stock issued by another corporation in the primary market. C) You buy a U.S. Treasury bill from the U.S. Treasury. D) You make a deposit at a bank. 4. ________ work in the secondary markets matching buyers with sellers of securities. A) Dealers B) Underwriters C) Brokers D) security issuers 5. The higher a security's price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the ________ funds a firm can raise by selling securities in the ________ market. A) more; primary B) more; secondary C) less; primary D) less; secondary

(新)货币银行学试卷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武汉大学20××----20××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年级××专业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任课老师: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内在与外在 B、目的与手段 C、自发与人为规定 D、变化不一样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M1 C、M2 D、M3 5. 单一中央银行制主要特点是()。 A、分支机构多 B、分支机构少 C、国家只设一家中央银行 D、权力相对分散 6. 在职能分工型的经营模式下,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A、储蓄银行 B、商人银行 C、商业银行 D、信用合作社 7. 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8.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9. ( ) 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 B、中国交通银行 C、户部银行 D、中国实业银行 10.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都不是 1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 A、工商企业 B、城乡居民 C、政府 D、金融机构 12. 信用合作社属于()。 A.存款型金融机构 B.契约型金融机构 C.投资型金融机构 D.政策型金融机构 13. 下列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 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或是实现商品流通的手段。 货币存量: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总量。 货币流量:货币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的货币周转总额。 狭义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最强,其承担的只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即流通手段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既包括高流动性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货币在发挥各种职能时各有什么特点? ①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有价值。 ②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或是实现商品流通的手段。 特点:⑴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⑤世界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特点: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职能。 第二章:货币制度 1、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或简称币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主币,是用货币金属并按规定的货币单位铸成的铸币。 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供小额周转使用。 铸币平价:就是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是纸币的流通量决定于它所代替的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 2、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规定货币材料,这就是规定一国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本位货币材料来区分不同的货币制度。 ②规定货币单位,一是规定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二是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 ③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通货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包括金属货币、纸币和银行券。 ④准备金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国家规定把贵金属集中到国库或中央银行。其主要的目的是将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基金,作为支付存款和银行券兑现的准备金。 3、纸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⑴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2)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第一章 判断题: 1、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贫富分化。 2、价格标准是各种商品在质上同一、在量上可以比较的共同基础。 3、用纸做的货币,比如银行券和国家发行的纸币,在性质上都是一致的。 4 、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5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都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现实的货币。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指的就是这两者的总体。流通中的任一货币,往往是交替地发挥这两种职能。 6 7 造。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12 A 13 A 14 A 、银行吸收存款 B 、汽车购买 C 、工资支付 D 、商品购买 15 、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包括对: A 、世界货币的需求 B 、储藏手段的需求 C 、流通手段的需求 D 、支付手段的需求 第二章 三、判断 1、信用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interest)。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高利贷者除了货币需要者的负担能力和抵抗能力以外,再也不知道别的限制。

3、个人的货币收入总额,通常情况下就是个人可以支配的货币收入。 4、银行券无非是向银行家开出的、持票人随时可以兑现的、由银行家用来代替私人汇票的一种汇票。 四、不定项选择 1、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2、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做法是:A、赊销B、有借有还C、票据化D、挂账 3、由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A、商业票据B、支票C、商业汇票D、商业期票 4、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C、消费信用D、民间信用 5、信用的基本特征有:A、所有权转移B、偿还性C、使用权转移D、付息性 6、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A、支票B、传票C、期票D、汇票 7、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8、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亦即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 9 10 11 A 12 13 14 A 15 16 1。借 制。 3 4 1 A 2 A、赊销 3 A、商业票据 B、支票 C、商业汇票 D、商业期票 4、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A、银行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民间信用 5、信用的基本特征有: A、所有权转移 B、偿还性 C、使用权转移 D、付息性 6、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A、支票 B、传票 C、期票 D、汇票 7、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A、银行信用 B、合作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2)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2010 ~2011 学年春季学期 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试题 一. 1.中央银行业务对象是( D ) A.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工商企业与家庭收入 D.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2.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B) A.到期偿还 B.支付利息 C.存在买卖关系 D.出具担保 E.信用委托 3.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ABE)等阶段。 A.资产管理理论 B.负债管理理论 C.转移理论 D.预期收入理论 E.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4.我国政策性银行有(BDE) A.中国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E.中国进出口银行 5.流动性陷阱是(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6. 银行买进一张未到期票据,票面额为1万元,年贴现率为10%,票据50天后到期,则银行应向客户支付( A ) A.9861元 B.9000元 C.10000元 D.9800元 7.菲利普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B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8.基础货币包括了(ACDE ) A.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贴现票据 C.商业银行持有库存现金 D.超额准备金 E.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9.一定时期内在利率体系中起指导作用的利率是(B ) A.优惠利率 B.基准利率 C.实际利率 D.一般利率 10.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有(ABCE) A.大额可转让存单 B.商业票据 C.同业拆借 D.长期政府债券 E.银行承兑汇票 F.股票市场 15.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 B ) A.单元银行制度 B.总分行制度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南财货币银行学线上第一,二,三套试卷

货币银行学第一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法律一般规定辅币为()。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答题答案:D) A、无限法偿货币 B、计价结算货币 C、本位币 D、有限法偿货币 2、双本位制克服了平行本位制的缺陷,但又产生新的矛盾。16世纪英国理财家格雷欣发现此矛盾并称之为()现象。(答题答案:B) A、“良币”驱逐“劣币” B、“劣币”驱逐“良币” C、特里芬两难 D、富人本位 3、纸制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理论上称为();(答题答案:D) A、良币 B、辅币 C、债券 D、银行券 4、二战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利用赤字财政,扩大需求,刺激生产发展,这是政府信用可以()重要手段的具体体现。(答题答案:B) A、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 B、弥补财政赤字 C、调剂经济 D、消费贷款 5、()认为:货币是中性的,不会对实际产出、就业水平和支出等产生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会影响物价水平。(答题答案:A) A、货币面纱观 B、格雷欣法则 C、弗里德曼 D、罗纳德.麦金农 6、1816年()颁布《金本位法》标志以黄金为主题的近代货币制度正式诞生。(答题答案:C) A、美国 B、荷兰 C、英国 D、意大利 7、在1929-1933年大萧条打击下,为增加出口,摆脱危机,各国纷纷将本国货币与黄金脱钩。()在各国完全崩溃。(答题答案:B) A、固定汇率制 B、金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 8、《货币战争》《金权天下》的作者是(答题答案:D) A、尼尔·弗格森 B、戴维·斯密克 C、郎咸平 D、宋鸿兵 9、信用是一种()行为,是不同所有制之间调节财富余缺的一种形式。(答题答案:B) A、等价交换 B、借贷 C、租赁 D、买卖 10、在IS-LM模型中,IS与LM曲线相交于E点,这一均衡点所决定的()为均衡利率,收入为均衡收入。(答题答案:A) A、利率 B、汇率 C、投资 D、储蓄

货币银行学综合练习卷一

货币银行学综合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联系汇率制 D.浮动汇率制 2.马克思认为利率的最高限是() A.平均利润率 B.行业利润率 C.超额利润率 D.企业利润率 3.能够反映不同货币实际购买力水平的汇率是() A.实际汇率 B.名义汇率 C.中间汇率 D.买入汇率 4.资本主义银行体系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是改造高利贷银行业,二是() A.中央政府出资设立 B.地方政府出资设立 C.组织股份制银行 D.中央银行出资设立 5.回购协议实质上是() A.有抵押品的长期借贷 B.无抵押品的短期借贷 C.有抵押品的证券买卖 D.有抵押品的短期借贷 6.下列各项中,属于金融租赁特征的是() A.出租设备由承租人选定 B.同一出租物往往是反复多次出租 C.出租设备维修保养由出租人承担 D.租赁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M与收入Y、利率r的关系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正相关,负相关 C.负相关,正相关 D.负相关,负相关 8.影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因素是() A.工资 B.成本推动 C.外汇储备 D.财政赤字 9.下列国际金融机构中,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的是() A.国际开发协会 B.欧洲中央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下列属于定期存款的是() A.货币市场存单 B.支票存款 C.可转让支付命令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11.中国法律规定在中国设立信托投资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 A.1亿元 B.2亿元 C.3亿元 D.5亿元 12.世界上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A.瑞典中央银行 B.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美联储 13.资产负债表中将流通中通货计入负债项目的机构是() A.商业银行 B.保险公司 C.中央银行 D.政策性银行 14.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监管机构是() A.银监会 B.中央银行 C.银行业协会 D.证券交易所 15.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是() A.集中监管体制 B.自律监管体制 C.混业监管体制 D.分业监管体制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商业信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商品赊销 B.预付定金 C.货币借贷 D.欠债企业分期付价款 E.项目融资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第一章 判断题: 1、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贫富分化。 2、价格标准是各种商品在质上同一、在量上可以比较的共同基础。 3、用纸做的货币,比如银行券和国家发行的纸币,在性质上都是一致的。? 4?、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5?、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都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现实的货币。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指的就是这两者的总体。流通中的任一货币,往往是交替地发挥这两种职能。 6?、在现在的经济文献中,“流动性”指的就是货币。 7?、在铸币铸造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登上历史舞台,产生了自由铸造制度。所谓“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身的意愿私自铸造。? 不定项选择: 1?、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是以如下哪种理论为依据的?? A?、货币价值论 ?B?、货币数量论 C?、国家政权决定论 ?D?、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分析如下哪一要素的发展,来揭示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的?? A?、经济体制? B?、使用价值形式 C?、价值形式 ?D?、社会形态 3?、与货币的起源密不可分的是: A?、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贫富分化? D?、商品交换 4?、不同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在质上同一的共同基础是: A?、价格标准 ?B?、使用价值 C?、价值? D?、价格 5 、属于物物的直接交换的价值形式包括: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特殊的价值形式 C 、简单的价值形式 D 、扩大的价值形式 6 、最初的货币所采取的形态是: A 、金币、银币 B 、牲畜、皮革、烟草 C 、纸币 D 、银行券 7 、货币的各种职能都是从现实的货币出发来描述的,但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的是: A 、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 C 、储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8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最初是导源于: A 、支付工资 B 、商品赊销 C 、吸收存款 D 、发放贷款 12?、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A?、价值符号? B?、现实的货币 C?、信用货币? D?、观念上的货币 13?、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信贷收支 ?B?、支付工资 C?、财政收支? D?、大额交易 14?、以下属于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银行吸收存款 ?B?、汽车购买 C?、工资支付? D?、商品购买 15?、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包括对: A?、世界货币的需求 B?、储藏手段的需求 C?、流通手段的需求 D?、支付手段的需求? 第二章 三、判断 1 、信用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 (interest) 。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 、高利贷者除了货币需要者的负担能力和抵抗能力以外,再也不知道别的限制。 3 、个人的货币收入总额,通常情况下就是个人可以支配的货币收入。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货币银行学试卷及答案5套

货币银行学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属于()。 A、单一行制 B、分支行制 C、连锁行制 D、控股行制 2、中央银行的特点不包括( )。 A、盈利性 B、有相对独立性 C、与政府往来 D、与金融机构往来 3、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是()。 A、存款 B、贷款 C、贴现 D、投资 4、凯恩斯学派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是主要环节。 A、货币供给 B、货币乘数 C、基础货币 D、利率 5、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主要是()。 A、获得最大限度利润 B、贯彻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C、追求自身安全性 D、实施货币政策 6、必须经过承兑才能转让流通的票据是( )。 A、远期商业汇票 B、远期商业票据 C、远期银行票据 D、远期融通票据 7、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 )。 A、高利贷信用 B、资本主义信用 C、社会主义信用 D、奴隶社会信用 8、某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在2002年2月8日为8%,若当时年通货膨胀率为5%,则该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为()。 A、 13% B、8% C、5% D、3% 9、西方商业银行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 A、资产转移理论 B、预期收入理论 C、信用贷款理论 D、商业贷款理论 10、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金不得少于风险资产的();核心资本的比率不得小于()。

A、20%;10% B、15%;10% C、10%;5% D、8%;4%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证券的安全性取决于( )。 A、发行人信誉 B、证券种类 C、偿还期 D、市场利率 E、流动性 2、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主要内容有()。 A、现金清算 B、非现金清算 C、组织票据交换清算 D、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 E、组织异地跨行或跨国支付清算 3、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价格标准是基础,价值尺度是其派生功能 B、价值尺度是基础,价格标准是由价值尺度的职能引起的、并为价值尺度 服务的 C、价值尺度与价值规律无关,价格标准与价值规律有关 D、价值尺度与价值规律有关,价格标准与价值规律无关 E、价值尺度代表社会必要劳动,价格标准由国家规定 4、优先股股东拥有的权利有()。 A、优先认股权 B、优先分配股息权 C、享受红利权 D、剩余索偿权 E、优先清偿资产权 5、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是()。 A、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B、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筹措资金 C、以发放贷款为主 D、以从事某一项金融业务为主 E、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三、名词辨析(请分析每组名词的异同点,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间接证券与直接证券

2021年电大货币银行学考试试题练习及答案汇总九新版

1.自加入WTO时起,国内证券业承诺外国证券机构可以通过中方中介从事B股交易。 2.加入 WTO后3年内,国内保险业承诺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容许设立全资子公司。 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4.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5.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作为国家银行体现。 6.前在国内中央银行重要通过再贴现业务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 7.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负债比债权更具积极性和可控性。 8.欧洲中央银行接受欧盟领导机构指令,受欧元区各国政府监督。 9.后来监管商业银行经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重要职责之一。 10.费雪方程式中P值重要取决于V值变化。 11.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12.凯恩斯以为,防止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有关。 13.弗里德曼以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比重与货币需求负有关。 14.弗里德曼以为,恒久收入无法用实证办法得到证明。 15.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 16.一定期期,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正向变动关系。 17.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库存钞票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之和。 18.准货币相称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19.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行为所决定。 20.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本货币。 21.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22.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本货币。 23.当外汇市场上供应增长时,会产生外汇升值压力也即人民币贬值压力,为保持外汇供 求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将向市场投放按汇率计算相应数量基本货币。24.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应数量。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试卷及答案.doc

货币银行学试题( A 卷) 武汉大学20×× ----20××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年级××专业 《货币银行学》试题(A 卷) 任课老师: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 、内在与外在 B 、目的与手段C、自发与人为规定 D 、变化不一样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 、可代替金属货币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 、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 、M1 C、 M2 D、 M3 5. 单一中央银行制主要特点是()。 A 、分支机构多 B 、分支机构少 C、国家只设一家中央银行 D 、权力相对分散 6. 在职能分工型的经营模式下,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A 、储蓄银行 B 、商人银行 C、商业银行 D 、信用合作社 7. 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 、法定存款准备金 B 、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 、窗口指导 8.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 、可贷资金量减少 B 、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 、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9.() 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 、中国通商银行 B 、中国交通银行 C、户部银行 D 、中国实业银行 10.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 、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都不是 1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 A 、工商企业B、城乡居民C、政府 D 、金融机构 12. 信用合作社属于()。 A. 存款型金融机构 B.契约型金融机构 C.投资型金融机构 D. 政策型金融机构 13. 下列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A、安全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18、货币在支付工资和纳税方面发挥着()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19.凯恩斯认为与利率变动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货币需求是() A 交易性货币需求 B 预防性货币需求 C 营业性货币需求 D 投机性货币需求 20、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限法偿 2、派生存款 3、金融工具 4、需求拉上说 5、货币乘数 三、计算题(两小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2分,共20分) 1、以为客户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一笔定期一年的储蓄存款,金额为 10000元,年利率为6%。问:(1)该客户2001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2)该客户2003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银行实行自动转存制度) 2、假设1999年10月5日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为100德国马克=58.88美元。甲认为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将上升,因此以每马克0.04美元的期权费向乙购买一份1999年12月到期,协议价格为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的德国马克看涨期权,每份德国马克期权的规模为125000马克。试分析不同价格情况下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情况。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划分为哪三层? 2、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与局限性。 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5、简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5分) 1、论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练 习题

《货币银行学》习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了()、()、()、()、()等四个阶段。 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 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 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可以自发调节(),使之适应()的需要。 6、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代用货币、()、电子货币。 7、复本位货币制度的类型有()()和()。 8、信用货币包括()和()两部分。 二、判断题 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2、辅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3、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4、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6、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7、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为货币金属,只铸造和流通金银币的货币制度。()

三、单项选择题 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 A价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标准 2.货币执行()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国家规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A.辅币 B.本位币 C.纸币 D.以上皆不是 4.“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在()制度下。 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 5.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 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 6.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 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7.人民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 A、足值货币 B、现实货币 C、观念货币 D、金属货币 四、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2.信用货币包括() A贵金属B现金C银行存款D股票E金融债券 3.人民币发行的原则有()

2013-2014学年二学期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20140324104121答案

黑河学院2013-2014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卷)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8小题,共24分) 1、货币供给 答案:是一动态概念,是指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需求 答案: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3、实际货币需求 答案: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需求 4、原始存款 答案: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5、货币流量 答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6、货币购买力指数 答案: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实际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7、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答案:由于总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8、消费者价格指数 答案:是指一定阶层的居民根据其消费习惯,选定若干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计算这些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费用,并考察它们在时间上的变动。 二、填空(11小题,共11分) 1、货币流通容纳量弹性实际上是()的表现形式。 答案:市场供求弹性 2、根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的分析,货币可划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货币当局的负债(通货)、商业银行的负债(银行存款)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答案:货币供应量 4、存款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越()。 答案:小 5、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作为代表性指标。 答案:恒久收入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货币银行学》历年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套2008、12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A、活动领域相同 B、经营的对象相同 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 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8% C、4% 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 A 、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货币银行学选择题练习答案

货币银行学选择题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1. 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A ). 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 2. 高利贷是一种以(B )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A.价值转移 B.高利借债和偿 C.价值特殊运动 D.支付利息 3. 银行和企业往往同属一个财团,并与工商企业关系密切的是( B ) 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4. 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C ). A.溢价 B.平价 C.折价D兑价 5.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A )最为流行.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 6.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 A ). A.安全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7. 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D )的影响最为主要. A.国外净资产 B.央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8. ( A )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以上都不对 9. 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在3%以上,但尚未达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属于( B ).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10. 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 ). A.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 B.前者逆循环,后者顺循环 C.二者均顺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D.二者均逆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11. 商品的价格是( D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值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2.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B )作用.A.一定的B.决定性C.不确定D.推动 13. 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C ).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 14. 下列项目的( C )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借贷项目D.平衡项目 15.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 B )的权利. A.银行券B.信用流通工具C.金属铸币D.债券 16. 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是( B ).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