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圈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说明书打印莫星星

压圈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说明书打印莫星星

压圈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说明书打印莫星星
压圈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说明书打印莫星星

第1章.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就是由圆弧与直线组成的。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3~IT14。凡产品图样上没有标注公差等级或者公差的尺寸,其极限偏差数值通常按IT14级处理。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的精度要求相比较,可以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她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冲压方式进行加工。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

φ60

-00

、62

mm φ32+

0、52mm 35+

0、52mm 6+

0、3mm

第2章、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该工件所需的冲压工序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拟定出以下

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分两次加工。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加工。

方案三:落料-冲孔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加工。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顾客的要求,而且工件的累积误差大,操作不方便。由于该工件大批量生产,所以方案二与方案三更具优越性。·

该零件φ32mm×35mm的孔与φ60mm的最小距离为25mm,大于此零件要

求的最小壁厚(1、2mm),可以采用冲孔、落料复合模或冲孔、落料级进

模,复合模模具的形位精度与尺寸精度容易保证,且生产率也高,尽管模

具结构比较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级进模虽生产率也高,但零件的冲裁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

度,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故模具制造、安装较复合模复杂。通

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零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的复合模

为佳。

第3章.模具设计计算

3、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复合模时,首先要设计条料的排样图,因该零件外形为圆形,可采

用有废料排样的直排比较合适。参考《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8

确定其排样方式为直排画出排样图

排样图

由于R=30﹥2×2查表2、9最小搭边值可知:最小工艺搭边值a(侧面)=1、5mm

a 1(工件间)=1、2mm 分别取a=2㎜ a

1

=2㎜

计算条料的宽度:

B=60+2×2=64mm

步距:S=60+2=62mm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计算冲压件毛坯的面积:A=π×R2 =π×302 =2826mm 2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η=%

100

BS

nA

=2826/(64×62)=61、21﹪

3、2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中表2、4得间隙值Z

min

=0、

246mm,Z

max

=0、360mm。

1)冲孔φ32mm ×35mm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由于制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所以采用凹模与凸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制作凸、凹模。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中表2、5得φ32mm 凸、凹模制造公差: δ凸 =0、020mm δ凹 =0、025mm

校核: Z max -Z min =(0、360-0、246)㎜=0、114mm

而δ凸+δ凹 =(0、020+0、025)㎜=0、045mm

满足 Z max -Z min ≥δ凸+δ凹的条件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中表2、6得:IT14级时标准公差△=0、52㎜,因为0、52>0、20所以磨损系数X=0、5,

按式(2、5) d 凸=[]X?+min d =(32+0、5×0、52)-00、020=0

020.026.32-mm

D 凹=[]min Z d +凸=025.00

)246.026.32(++=025.00506.32+mm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中表2、5得2、2mm ×4mm 的矩形凸、凹模制造公差:

δ凸 =0、020mm δ凹 =0、020mm

δ凸+δ凹 =0、020+0、020=0、040mm

满足 Z max -Z min ≥δ凸+δ凹的条件

3、3外形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由于外形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所以采用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制作凸、凹模。

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中表2、5得凸、凹模制作公差 δ凸=0、020mm δ凹 =0、030mm

校核:Z max -Z min =0、360-0、246=0、114mm

而δT +δA =0、050mm

满足 Z max -Z min ≥δ凸+δ凹的条件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中表2、6得:IT14级时磨损系数X=0、5,

冲压工艺流程_冲压件加工工艺过程

冲压工艺流程_冲压件加工工艺过程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冲压加工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冲压件加工流程: 1.根据材质、产品结构等确定变形补偿量。 2.根据补偿量设计模具冲压出成品或半成品。 3.加工半成品至成品。 4.不良现象包括裂纹、起皱、拉伤、厚度不均、不成型等。 攻牙及螺纹加工: 1.内螺纹先钻底孔直径及深度(底孔尺寸根据螺纹规格确定尺寸);外螺纹先加工外圆至螺纹大径尺寸(根据螺纹规格确定尺寸)。 2.加工螺纹:内螺纹用相应等级的丝锥攻丝;外螺纹用螺纹刀车削或板牙套丝即可。 3.不良现象包括丝乱扣、尺寸不统一、螺纹规检验不合格等。 附:材料主要根据使用要求选用铜、铝、低碳钢等变形抗力低、塑性好、延展性好的金属或非金属。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冲压件主要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借助压力机的压力,通过冲压模具成形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冲压件是在材料消耗不大的前提下,经冲压制造出来的,其零件重量轻、刚度好,并且板料经过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使冲压件强度有所提高。 ⑵冲压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同模件尺寸均匀一致,有较好的互换性。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即可满足一般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⑶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表面不受破坏,故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外观光滑美观,这为表面喷漆、电镀、磷化及其他表面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冲压件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所以,被称之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简称冲压。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环球的钢材中,有50~60%是板材制成的,此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榨成的成品。汽车的车身、散热器片,汽锅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但凡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办公呆板、保管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冲压是高效的临蓐举措,采取复合模,异常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技术操作,完成材料的自动生成。生成速度快,休息时间长,临蓐成本低,集体每分钟可临蓐数百件,受到许多加工厂的喜爱。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斗劲,存在薄、匀、轻、强的特性。冲压可制出此熟手径难于制造的带有增强筋、肋、盘曲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驳回粗糙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精度高、规格一致,能

压圈冲压模具设计

压圈冲压模具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压圈复合模具设计目录 (一).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二).确定工艺方案模具机构形式 (4) (三).模具设计计算 (5)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 2)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3)外形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4)冲压力的计算 (5)压力中心的计算 (四).模具总体设计 (8) (五).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9) (1)落料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2)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3)模架的设计 (六).冲压设备的选择 (12) (七).绘制模具总装图 (13) (八).拆画零件图 (13) (九).参考文献 (14) 序言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从真正意义上溶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市场将不再只属于中国企业。产品,不仅仅是性能与价格的较量,从外观、实用性到环保,哪一点输给别人那只能堆放在仓库或贱卖,不会创造效益的企业只好关门。手抄书式的靠机床和操作工来实现工程师设计产品化的老机械制造已成为历史,现代制造业驾驭着微电子和新材料,敲击着键盘,在加工中心与模具组成的流水线上精密的复制着工程师在计算机辅助下设计的从市场捕捉来的最新产品。进入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将全面担负起快速、精确的生产更多门类的产品,以保障和提高人类现代化生活的质量。 模具已不仅仅是人类用来浇铸钱币和内燃机壳的砂箱。今天,它凝聚了各类高技术,能快速精密的直接把材料成型、焊接、装配成零部件、组件或产品,其效率、精度、流线、超微型化、节能、环保,以及产品的性能、外观等,都是传统工艺所无与伦比的。展望21世纪,无论电子、生物、材料、汽车、家电等哪个行业,不装备由计算机、模具和加工中心砌成的生产线,都不可能在制造业中担纲支柱产业。模具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装备,其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五大支柱产业的产品质量、批量化成本和包括产业更新在内的技术进步的关键是模具。现在全球模具总产值早已超过传统机械工业机床与工具类产值的总和。 该零件在汽车,机械,家电,飞机,火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该零件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它具有使两个零件连在一起从而减少之间的磨损。到处都可以买到,价格便宜,制造简单,方便等。 金属压圈复合模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进行了落料、冲孔连续模的设计。文中简要概述了冲压模具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产品进行了详细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按照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计算并设计了本套模具上的主要零部件,如: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导尺、挡料销、导正销等。模架采用标准模架,选用了合适

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模方案确定 工件名称:端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F 08 材料厚度:2mm 零件图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压件为F 08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该工件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因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各圆角尺寸R=1mm ,满足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由φ24+00.23mm 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可知它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工件的公差等级的要求。 (3)该零件的外形是圆形,比较简单、规则。工件中间有孔,且孔在平面上,。这部分可以用冲裁工序完成. (4)零件图上未标注尺寸偏差的,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各尺寸为: 6.1-00. 36mm R10036.0-mm R7036.0-mm 3.005+φmm 48435.0±mm 。 1.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根据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冷冲压要完成的基本工序有:拉深、落料、冲孔和整形。由此制定两套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再拉伸,三个简单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而且工件尺寸的累积误差大,所需要的模具操作人员也比较多。 方案二: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紧凑,工序集中,对压力机工作台面的面积要求较小,且内外形相对位置及零件尺寸的一致性非常好,制件面平直,并且制造精度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试和维修不方便,制造周期长。由零件图可知,圆筒件部分的拉深尺寸不大,亦可一次拉成,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模;又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工序分散的单一工序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应考虑集中的工艺方法。经综合分析论证,采用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既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合理性,故采用方案二。 2 模具的设计 2.1 落料模设计计算 2.1.1毛坯尺寸及排样 根据公式 D=rd dH dp 44.34)2(2-++δ 计算出展平后φ38mm 所变化成的直径大小。 D=20144.31.4204)638(??-??++

(完整版)冲压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概论 (1) 1.1 冲压的概念和其加工特点 (1) 1.1.1 冲压的概念 (1) 1.1.2 冲压技术的加工特点 (1) 1.2 冲压技术和模具工业的重要地位 (1) 1.3 冲压工序的分类 (2) 1.4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前景 (2)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 (4) 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2.2 确定冲裁件的工艺方案 (5) 第三章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6) 3.1 刃口尺寸的计算 (7) 第四章排样方式 (8) 4.1 排样 (9) 第五章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10) 5.1 冲裁力计算 (10) 5.2 压力中心的计算 (11) 第六章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12) 6.1 卸料块的设计 (12) 6.2 弹性元件橡胶的设计 (13) 6.3 落料凹模板尺寸 (14) 6.4 凸凹模的设计 (15) 6.5 冲孔凸模的设计 (16) 第七章模架及其它零件的设计 (17) 7.1 上下模座 (17)

7.2 模柄 (18) 第八章总结 (19) 参考文献 (21)

前言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与机械加工及塑件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工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要其它加热设备,因为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将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压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压圈开口环冲压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摘要 本文介绍的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本套冲压模具的设计不是以复杂模具的设计为主,而主要是对模具设计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设计的练习,以达到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的目的。 首先,对零件做整体的分析。包括:材料的使用、精度的要求、工序的要求以及成本的要求等。为了降低成本,对排样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其次,对零件整体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工艺目的的设计、工序的顺序设计、压力机的选择等来实现所要达到的要求;再次,想要保证制件精度的要求,就要考虑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因为刃口是冲制工件的主要工作部分,刃口处的精度就决定了制件的精度,就必须根据公差来进行精确计算。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模具刃口尺寸设计出相应的凸凹模,并且查找资料选择冷冲压模的标准零件,符合标准后,就把凸凹模与其它各零部件进行总体装配。在确定了模具体闭合高度后,选出合适的压力机在调试校验后并进行试冲加工,以达到符合的标准,最终完成加工。 关键词:冲压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

Abstract The topic is the chain plate punching blanking compound mold design and the mold of article described an instanc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easy to use and is reliable. This mold is not primarily designed to complex design, but mainly 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mold desig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stamping mold design. First of all, do a thorough analysis for the parts, which include the using of the material, the requirement of accurac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working procedure and costs and so on. For declining low cost, proceeded the reasonable design to the row kind method. Secondly, do processing design for the whole parts and the purpose by craft designing and order of the working procedure and by the choice of punching machine. Thirdly, consider the calculation of size of the mould cutting edg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accuracy. Because the cutting edge is the main working part of the punching processing, the accurate cutting edge guarantees the accurate parts. So you needed to tolerance do accurate calcul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the size of mold cutting edge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punch and mold, and find information on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old stamping parts, meet the standards, put the punch and mold with the other components to the overall assembly. In determining the specific mold closed heigh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ress in the debug and test validation washed after processing, to meet compliance standards,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processing chain plate. Keywords:composite modulus, stamping process, mold design , punching blanking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II 前言 (1) 第一章工艺设计 (12) 1.1零件介绍 (12) 1.2零件工艺性分析 (13) 1.3工艺方案的确定 (13) 第二章排样设计 (15) 2.1毛坯排样设计 (15) 2.2材料的利用率 (18) 第三章工艺计算 (20) 3.1冲压工艺力的计算 (20) 3.1.1冲裁力计算 (20) 第四章模具总体概要设计 (23) 4.1模具概要设计 (23) 4.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 (23) 4.2.1 定位机构 (25) 4.2.2 卸料机构 (25) 4.2.3 导向机构。 (25) 第五章模具详细设计 (27) 5.1工作零件 (27) 5.1.1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7) 5.1.2凸模高度设计 (30) 5.1.3定位零件 (30) 5.1.4 挡料零件 (31) 5.2出件零件 (31)

5.2.1 卸料零件 (31) 5.3.2 顶件零件 (32) 5.3导向零件 (33) 5.4其他零件 (33) 第六章设备选择 (35) 6.1设备吨位确定 (35) 6.1.1设备类型的选择 (35) 6.1.2设备规格的选择 (35) 6.2设备校核 (36) 6.2.1.压力行程 (36) 6.2.2.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 (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 (39)

前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品依赖模具加工, 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模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模具的质量不仅表现在制造质量, 也表现在安装调整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后续工作质量。因此, 在模具在加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中,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工艺设计 图1.1垫片零件图 1.2 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尺寸:图中零件的标注公差的为IT12级精度,其余未注由图术要求可知为

模具设计实训说明书范本

目录 一前言 (2)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3) 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4) 四模具结构形式设计 (8) 五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计算 (9) 六压力机校核 (10) 七凸模、凹模加工工艺方案 (11) 八设计小结 (13) 九参考文献 (13)

前言 模具是现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仪器仪表、加点通讯等产业中,60% -80%的零部件均依靠模具成形,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是对板料的冲压,板料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冷冲模则是推行冲压工艺比不可缺的装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行业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也随着有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深化,加工件精度的日趋提高,模具的制造更是有着长足的进步。至今,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产值已超过机床行业。有关冲压技术方面的为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相应的冲压工艺理论研究和冲压加工机理的探讨也随之不断深化。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改善冲件的质量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就显著更为重要。 本设计是基础零件的模具设计,以基础、工艺、计算、结构、材料入手,设计一套加工连接垫片的模具。并使之满足要求。

一、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冲孔落料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t=1.2mm ,大批量生产。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图1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由圆弧连接过渡,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有两个孔,其中最小孔径为?10mm,符合冲裁最小d min≥1.0t=1.2mm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 min≥1.5t=1.8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精度分析 零件上所有尺寸都未标注公差要求,因此,该零件在精度方面要求不高,很容易达到,取12级精度,普通冲裁可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冲压件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目录 一.任务书--------------------------------------------2 二.冲压件工艺性分析----------------------------------3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 四.模具结构形式确定----------------------------------3 五.主要设计计算--------------------------------------4 六.模具总体设计--------------------------------------7 七.模具主要零件设计----------------------------------8

一、任务书 1、冲压件及要求 1.材料:08钢 2.厚度:1.5mm 3.精度:IT14 4.批量:大批量 2、主要内容 1.对所给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2.确定模具的总体设计方案; 3.进行有关工艺与设计计算; 4.设计、选用模具零部件,绘制模具总装草图; 5.绘制模具总装图和主要工作零件的零件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 3、设计工作量 1.模具装配图1张; 2.模具工作零件的零件图3~4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二、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该冲压件材料为08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该冲压件结构相对简单,最小孔径为8m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65mm,孔与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mm,所有尺寸均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适合冲裁。 所有尺寸公差取IT14,满足普通冲裁的经济精度要求。 综上所述,该冲压件的冲压工艺性好,适合冲压加工。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的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方案二的冲压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模具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难以实现自动化。 方案三的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冲压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所以经过比较,采用方案三最为合适。 四、模具结构形式确定 (1)模具类型的选择根据上述方案,选择级进模。 (2)凹模结构形式采用整体式凹模。 (3)定位方式的选择利用导料板导料和侧刃定距。 (4)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采用弹性卸料和下出件方式。 (5)导向方式的选择选择中间导柱的滑动导向方式。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垫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 班级:材控 : 学号: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垫板”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分析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名称:垫板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A3 厚度:0.5mm 零件图如下: 冲裁模: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1) 冲压加工方法的经济性分析 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因其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 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使用,由于模具费用高,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批量越大,冲压加工的单件成本就越低,批量小时,冲压加工的优越性就不明显,这时采用其他方法制作该零件可能会更有效果。 (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该零件在冲压加工中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良好的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目少,模具结构简单,而且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等。 零件的工艺分析 A3即Q235.4 代表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a,是一种普通碳素钢,能够保证力学性能。 1.该冲裁件结构对称、简单,由圆弧组成的,无悬臂。 2.圆形孔直径d>0.35t,符合要求。 3.孔间距与孔边距c>2t,在模具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限制围之。 冲裁: 冲裁件的精度一般可分为精密级与经济级两类。精密级是指冲压工艺在技术上所允许的最高精度; 而经济级是指模具达到最大许可磨损时,其所完成的冲压加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而在经济上有最合理的精度。为降低

塑料水杯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聚丙烯(PP)水杯的工艺分析 (3) 1.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2收缩率 (4) 1.3塑件壁厚 (4) 1.4塑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5) 1.5脱模斜度 (5) 2. 注塑机的选用 (6) 2.1喷嘴尺寸 (7) 2.2定位环尺寸 (7) 2.3模具厚度 (8) 2.4模具的长度与宽度 (8) 3注射模设计步骤 (8) 3.1塑件成型方案的确定 (8) 3.2型腔数目的确定 (9) 3.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9) 3.4浇注系统设计 (12) 3.4.1主流道的设计 (12) 3.4.2浇口的设计 (15) 3.5合模导向和定位机构 (16) 3.6紧固系统设计 (17) 3.7侧向抽芯系统设计 (17) 3.7.1侧向分型抽芯距的确定 (18) 3.7.2侧向分型抽芯力的计算 (18) 3.7.3斜导柱的设计 (19) 3.7.4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的应用形式 (19) 3.8顶出机构 (19) 3.9推出脱模机构 (20) 3.10标准模架的选取 (21) 3.11排气系统设计 (21) 3.12注塑机参数的校核 (21) 3.12.1开模行程的校核 (22) 4模具图 (23) 5模具总装图 (24)

聚丙烯(PP)水杯注塑模设计 摘要:本文对水杯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而且对水杯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根据分析结果选注塑机和注塑工艺,从而确定聚丙烯水杯设计思路及方案,最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Pro/E、Auto CAD软件进行注塑模结构设计与计算并绘制出模具总装图以及部分非标准图形。从而得出完整的理论设计结果,为今后工程设计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聚丙烯水杯,塑模,设计, 型芯, 型腔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of Polypropylene Cup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echnical structures of polypropylene cup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solution and the mold style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and calculates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cup, and whereupon selects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injection technique, determines the design idea, makes the general drawing of mold, and some non-standard drawings with Pro/E and AutoCAD, to obtain the final theoretical design. The design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sign.

冲压件设计

冲压(Stamping) 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压力机并依靠模具对金属材料剪切,使之变形获得所需形状的工艺。 压力机属于锻压机的一类,冷冲压的压力机有机械压力机和液压压力机,常用的是机械压力机(冲床)。 冲压工艺(Stamping Process) (1)落料Cutting 落料:从材料上沿着封闭轮廓分离出工件初胚的工艺。 (2)冲孔Punching 冲孔:从工件上沿着封闭轮廓分离出废料,获得所需要的带孔零件的工序。 (3)压凸/压筋Embossing 压凸/压筋:用凸模挤入工件的一面,迫使材料流入对面凹坑以形成凸起的一种冲压工序。 用途:a)增强产品强度b)代替其他子件 (4)弯曲Bending 弯曲:弯曲是把板材加工成具有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零件成形方法,材料在模具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 (5)卷边和翻边Revolving and Hemming 卷边: 对板、圆筒或圆形容器或圆形容器的端部进行圆形卷边的加工。 翻边: 翻边是沿外形曲线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短边的一种冲压工序。

(6)冲沉孔Chamfering 冲沉孔: 可借助模具在零件孔侧压出锥形沉孔或圆柱形沉孔, 一般用于装配沉头螺丝或去除毛刺。 (7)翻孔Turns Hole 翻孔: 沿内圆孔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凸缘的冲压工序,一般用于薄片攻螺纹孔。

(8)切舌与切开/冲桥位Part Cutting & Bridge Forming 切舌: 将材料沿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局部分离的材料,具有工件所要求的一定位置,不再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切开/冲桥位: 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切开而分离的材料位于或基本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 (9)拍披锋Deburring 拍披锋: 利用模具清除剪切带来的锋利毛刺。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doc

第二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 一、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 二、微型汽车水泵叶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 图12-1所示为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材料Q215钢,厚度1.5mm,年生产量5万件,要求编制该冲压工艺方案。 ⒈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 mm的凸包定位且焊接组合在车架的电气元件支架上,腰圆孔用于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是以2个9.5 侧盖的装配,故腰圆孔位置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另外,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图12-1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 该零件端部四角为尖角,若采用落料工艺,则工艺性较差,根据该零件的装配使用情况,为了改善落料的工艺性,故将四角修改为圆角,取圆角半径为2mm。此外零件的“腿”较长,若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则可以得到形状和尺寸比较准确的零件。 腰圆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为2.5mm。大于材料厚度(1.5mm),从而腰圆孔位于变形区之外,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故该孔可在弯曲前冲出。

⒉确定工艺方案 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腰圆孔、一次弯曲、二次弯曲和冲凸包。其中弯曲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因此选择合理的弯曲方法十分重要。 (1) 弯曲变形的方法及比较该零件弯曲变形的方法可采用如图12-2所示中的任何一种。 第一种方法(图12-2a)为一次成形,其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形,可以提高生产率,减少所需设备和操作人员。缺点是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且擦伤面积大,零件形状与尺寸都不精确,弯曲处变薄严重,这些缺陷将随零件“腿”长的增加和“腿”长的减小而愈加明显。 第二种方法(图12-2b)是先用一副模具弯曲端部两角,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中间两角。这显然比第一种方法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缓和的多,但回弹现象难以控制,且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 第三种方法(图12-2c)是先在一副模具上弯曲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成形,这样由于能够实现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故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确度高。此外,由于成形过程中材料受凸、凹模圆角的阻力较小,零件的表面质量较好。这种弯曲变形方法对于精度要求高或长“脚”短“脚”弯曲件的成形特别有利。

冲压模设计 说明书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五菱汽车A柱下加强板拉伸模具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模具L071班 姓名:张计军 学号:20071084 指导教师:黄庆高 职称:工程师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摘要 本次设计了一套拉伸成形的模具。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拉伸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第二部分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连续模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字:冲压;模具结构;拉伸模具

ABSTRACT This design carries on drawing die.The article has briefly outlined the press die at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tendency.It has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craft analysis and the craft plan determination to the product.According to general step which the press die designs, calculated and has designed on this set of mold main drawing part, for example: The punch, the matrix, the punch plate, the backing strip, the matrix plate, stripper plate, stop pin, pilot pin and so on.The die sets uses the standard mould bases, has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press equipment.In the design has carries on the essential examination computation to the working elements and the press specification.In addition, this die employs the finger stop pin and the hook shape stop pin.The mold drawing punch are fixed with the different plates separatel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gap cenveniently; The piercing matrix and blanking matrix are fixed by the overall plate.Fell in the blanking punch is loaded by pilot pin, guarant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hole and the contour , increas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This structure may guarantee the die move reliably and the request of mass production. Key words: pressing; drawing die; Mold Construction

水杯模具设计说明书

水杯模具设计说明书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号:Z0137 姓名:周礼平 指导老师:叶东 2014 年1 月3 号

I

摘要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课题是PP水杯注塑模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注射模具模架、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和脱模系统等模具主要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设计中对注射机的相关参数进行了验证,包括模具闭合厚度、模具安装尺寸、模具开模行程、注射机的锁模力等。校核合格后进行了成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既保证了塑件的质量,又兼顾了经济性。最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Auto CAD软件进行注塑模结构设计与计算,并绘制出了模具总装图以及部分零件图,从而得出完整的理论设计结果,为今后工程设计打下了基础。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塑料模具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确定成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塑件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外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精度等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PP性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PP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I

冲压件工艺过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第二章冲压件工艺过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不论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如何,其生产过程一般都是从原材料剪切下料开始,经过各种冲压工序和其他必要的辅助工序(如退火,酸洗,表面处理等)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对于某些组合冲压件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件,还需要经过切削,焊接或铆接等加工,才能完成。冲压件工艺过程的制定和模具设计是冷冲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冲压设计就是根据已有的生产条件,综合考虑影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零件的生产工序,最优地选用,确定各工艺参数的大小和变化范围,设计模具,选用设备等,以使零件的整个生产过程达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 2.1 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冲压工艺规程是模具设计的依据,而良好的模具结构设计,又是实现工艺过程的可靠保证,若冲压工艺有改动,往往会造成模具的返工,甚至报废。冲制同样的零件,通常可以采用几种不同方法。工艺过程设计的中心就是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高效,使用上安全可靠的原则,使零件的生产在保证符合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冲压件工艺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 一. 分析零件图(冲压件图) 产品零件图是分析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的重要依据,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人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1. 冲压加工的经济性分析 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因其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使用。由于模具费用高,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批量越大,冲压加工的单件成本就越低,批量小时,冲压加工的优越性就不明显,这时采用其他方法制作该零件可能有更好的经济效果。例如在零件上加工孔,批量小时采用钻孔比冲孔要经济;有些旋转体零件,采用旋压比拉深会有更好的经济效果。所以,要根据冲压件的生产纲领,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冲压生产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 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该零件在冲压加工中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良好的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

支撑桶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支撑桶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支撑桶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班级:班 姓名: 学号: 大学 2011年12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工艺分析与确定 (4) 1.1冲裁工序的组合 (4) 1.2冲裁组合方式 (5) 1.3冲裁顺序的安排 (6) 1.4支撑桶冲裁连续模具及工艺设计 (6) 1.5排样 (7) 1.5.1材料的利用率 (7) 1.5.2条料的宽度 (8) 第二章工艺计算 (10) 2.1毛坯尺寸计算 (10) 2.2拉伸次数的确定 (10) 2.3孔翻边 (10) 2.4冲裁力的计算 (11) 2.5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13) 2.6压力中心的确定 (13) 2.7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及原则 (14) 2.7.1模具人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原则 (14) 2.7.2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14) 2.7.3模具的形状,尺寸设计计算 (15)

2.8冲裁模间隙 (16) 第三章卸料与推件零件以及其他定位零件的设计 (16) 3.1定位板和定位钉 (16) 3.2送料方向的控制 (16) 3.3挡料销 (17) 3.4卸料装置 (17) 第四章标准模架和导向零件 (17) 4.1模架形式 (17) 4.2模架选用的规格 (18) 第五章连接与固定零件 (18) 第六章模具设计中要注意的部分 (18) 6.1模具的闭合高度,冲模与压力机的关系 (18) 6.2经济性原则 (19) 6.3安全性原则 (19) 第七章模具总装图的绘制 (19) 第八章模具安装要求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针对精细要求较高,产品结构形状复杂一级生产批量大的特点通

扬声器模具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1.1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况及市场前景 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600亿至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600多亿,同时,有近200个亿的出口),到2005年模具产值预计为6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单就汽车产业而言,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而当汽车更换车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400万辆,预计2004年产销量各突破500万辆,轿车产量将达到260万辆。另外,电子和通讯产品对模具的需求也非常大,在发达国家往往占到模具市场总量的20%之多。目前,中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约50多万。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245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 1.2 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