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

3.试剂

(1)莫氏( Molisch)试剂: 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

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5)1%淀粉溶液 100mL

(6)0.1%糠醛溶液 100mL

(7)浓硫酸 500mL

4.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滴管

(3)水浴锅

3.试剂

(1)塞氏(Seliwanoff)试剂 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

1000 mL

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4.操作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 5 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思考题

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

2.α-萘酚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总结

(一)α-萘酚反应

(二)间苯二酚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二)糖类的还原作用

一、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其分子中含有自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铋、汞、铁、银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所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它们都是含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Cu2O沉淀。生成Cu2O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如有保护性胶体存在时,常生成黄色沉淀。

三、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竹试管夹

3.水浴锅

4.电炉

四、试剂

1.斐林(Fehling)试剂 1000mL

甲液(硫酸酮溶液):称取34.5 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500 mL蒸馏水中。

乙液(碱性酒石酸盐溶液):称取125 g氢氧化钠和137 g洒石酸钾钠溶于500 mL蒸馏水中。

为了避免变质,甲、乙二液分开保存。用前,将甲、乙二液等量混合即可。

2.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1000 mL

称取柠檬酸钠173 g及碳酸钠(Na2CO3·H2O)100 g加入600 mL蒸馏水中,加热使其溶解,冷却,稀释至850 mL。

另称取17.3 g硫酸铜溶解于 100 mL热蒸馏水中,冷却,稀释至150mL。

最后,将硫酸铜溶液徐徐地加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匀,如有沉淀,过滤后贮于试剂瓶中可长期使用。

五、操作

先取1支试管加入斐林试剂约 1mL,再加入4 mL蒸馏水,加热煮沸,如有沉淀生成,说明此试剂已不能使用。经检验,试剂合格后,再进行下述实验。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重复上述实验。

比较两种试法的结果。

思考题

1.斐林氏、本尼迪克特氏试法检验糖的原理是什么?

2.试比较斐林氏和本尼迪克特氏试法。

实验总结

斐林氏与本尼迪克特试法

试解释以上表格现象:

试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实验器材 1.仪器:试管及试管架、滴管、水浴锅。 2.材料:蔗糖。 3.试剂:5% α-萘酚的酒精溶液、95%酒精、α-萘酚5g、间苯二酚0.05g、30 mL浓盐酸、1%葡萄糖溶液、 4.1%果糖溶液、 5.1%蔗糖溶液、 6.1%淀粉溶液、 7.0.1%糠醛溶液、100mL 蒸馏水、浓硫酸500mL。 四、实验步骤 (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5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α-萘酚反应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5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2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五、注意事项 1.添加浓硫酸时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2.沸水浴注意时间,不要煮的太久。 3.添加试剂操作规范,减少误差。 六、思考题 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 2.α-萘酚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 3.试剂 (1)莫氏( Molisch)试剂: 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 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5)1%淀粉溶液 100mL (6)0.1%糠醛溶液 100mL (7)浓硫酸 500mL 4.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滴管 (3)水浴锅 3.试剂 (1)塞氏(Seliwanoff)试剂 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 1000 mL 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4.操作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 5 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思考题 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作者:————————————————————————————————日期: ?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 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 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 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 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 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 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 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 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 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 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 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 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 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 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 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 8、75%的酒精溶液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 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 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 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颜色反应实验归纳

一、颜色反应归纳及拓展 (1)碘应是单质成分,不是离子成分。若用碘来检测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则需要先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2)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均由NaOH 溶液和Cu 2SO 4溶液组成,但两者NaOH 溶液的浓度不同,并且两者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即现用现配,而且要水浴50-60℃加热,而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甲液后再加乙液,加的量不同(甲液1mL ,乙液4滴),而且不需要加热。 (3)蛋白质的鉴定是在碱性环境下Cu 2+与蛋白质的肽键结合成特定化合物的紫色反应。而还原糖的鉴定是新制的的Cu(OH)2 与还原糖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 2O 沉淀。 (4)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5)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即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应该注意的是该试剂应现用现配。 (6)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定量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 2的产生情况。 (7)染色体(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紫色,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另外,脂肪的鉴定和细胞中线粒体的观察,也需要染色后,再借助显微镜观察。 (8)龙胆紫和醋酸洋红均为碱性染料,染色体被龙胆紫染成紫色,而被醋酸洋红染成红色。 2012·安徽卷)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解析:甲基绿能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 染成红色,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 、B 项错误;健那绿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 项正确;苏丹Ⅲ可以用来鉴定脂肪,不能用来鉴定蛋白质,D 项错误。 答案:C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

实验1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与一元酚如α一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反应式如下: 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常用的酚类为α一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人认为,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时,形成有颜色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

(一)糖的呈色反应 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 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一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 糖经浓酸水解,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一酮一9,10一二氢蒽)反应生成蓝一绿色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 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在酸作用下,己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结合生成鲜红色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只有糖浓度较高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蔗糖被盐酸水解生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 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缩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此沉淀物溶于正丁醇。己糖也能发生反应,但产生灰绿色甚至棕色的沉淀物。 (二)还原糖的鉴定 含有自由醛基(一CHO)或酮基(>C==O)的单糖和二糖为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铜、铋、汞、银等)还原,糖本身被氧化成酸类化合物,此性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约占细胞鲜重97%的化学元素的是() A.C、H、O、N、P、K B.C、H、O、N、S、Ca C.C、H、N、P、S、K D.C、H、O、N、P、S 2、下列都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Fe、Mn、K、B B.Fe、Mn、Cu、Mo C.Mn、Ca、Mg、Cu D.Cu、Ca、K、Zn 3、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A、氢 B、氧 C、氮 D、碳 4、过度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水 5、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也基本相同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D、组成玉米和兔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6、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A、碳 B、氧 C、氢 D、氮 7、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核酸 8、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环或链,从则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9、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10、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可溶性还原糖,试回答有关鉴定实验的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下面哪一组较为适宜() A、西瓜和甜菜 B、甘蔗和甜橙 C、苹果和梨子 D、淀粉和蛋清 (2)下述糖类物质中,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蔗糖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A、浅绿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D、棕色→浅绿色→砖红色(沉淀) 11、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 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 12、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与反应后物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D、留下次实验用 13、(多选)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III染色后,为观察更清楚,需用高倍镜换高倍镜并调好焦距后,发现视野太暗,此时应() A、将反光镜由平面换为凹面 B、将反光镜由凹面换为平面 C、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D、将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二、简答题: 1、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变而来的。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分析。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复习准备】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 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 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浓硫酸 4、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内各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 一、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分子中含有自由的醛基及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衍生物。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他们是含铜离子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 三、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竹试管架水浴锅电炉 四试剂 斐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 五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

高中生物有关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相关的颜色反应归纳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注意:①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当然化学上是直接将试管在火焰上加热,只不过考虑安全问题,水浴加热更安全,还能受热均匀。②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浓度区别与使用区别。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 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注意:①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②注意检测试剂为“双缩脲试剂”③双缩脲试剂之所以能检测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有肽键(实际上是含有与双缩脲类似的结构),双缩脲试剂能检测含有两个肽键及以上的物质,不能检测二肽和尿素。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 原理:淀粉+碘液→蓝色 注意:①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5、DNA的染色与鉴定 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 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 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质壁分离实验时用来鉴定细胞的死活) 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实验技巧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实验技巧 (一). 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 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 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 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 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 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

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 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 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 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 钡离子:

显色反应

*显色反应 1.物质鉴定出现的显色反应 (1)淀粉的鉴定 一般的淀粉为直链及支链淀粉的混合物。通常我们说的淀粉遇碘变蓝指的是可溶性直链淀粉的特性,而支链淀粉遇碘呈紫或红紫色。 (2)还原糖的鉴定(必修一P18) 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生物学中,常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实验时,应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不能用甘蔗、甜菜。 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醛基则被氧化为羧基。此过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一棕色一砖红色(沉淀)。(3)脂肪的鉴定(必修一P18) 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脂肪小颗粒+苏丹Ⅳ染液→红色小颗粒。 (4)蛋白质的鉴定(必修一P19)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其成分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其原理是:先加1mLA液,造成碱性反应环境,再加4滴B液。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发生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等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DNA和RNA的染色鉴定(必修一P26-27)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6)酒精的鉴定(必修一P91-92,选修一P4-5) 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检验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人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酒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从橙色变成绿色。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7)二氧化碳的鉴定(必修一P91-92)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TB)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CO2的产生情况。二氧化碳的鉴定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根据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或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多少判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8)亚硝酸盐的鉴定(选修一P10) 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黄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奈基乙二氨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染料。 2.结构鉴定呈现的显色反应 (1)检测线粒体(必修一P47)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检测染色体(必修一P115-116) 染色体(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染成紫色,但也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红色。 (3)花粉粒鉴定(必修二P8) 用F1花粉鉴定法还可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如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等禾谷类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它不仅控制籽粒淀粉粒性状,而且控制花粉粒淀粉粒性状。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点汇总

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大量元素有_等。 3.微量元素有_等。 4.构成细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其中4种元素含量最多。 鲜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 > C > H > N ; 干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 > O > N > H。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细胞中的无机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大多数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水在细胞中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_____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占细胞中水的绝大部分,以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3.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的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即自由水含量高时),代谢强度高,抗寒、抗旱性等抗逆性差。如种子萌发时,先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以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并加快代谢速度。 (2)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即结合水含量高时),抗寒、抗旱性强,代谢强度差。如冬季,植物吸水减少时,细胞内结合水相对含量升高,由于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使植被抗寒性加强。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存在及其功能的验证 (1)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 (2)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 (3)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失去结合水。种子浸泡后不萌发―→失去结合水的细胞丧失生理活性。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温度略升高,自由水含量将升高,反之则自由水含量降低。相同条件下,自由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旺盛。结合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较弱。 环境恶化——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衰老——自由水↓,结合水↑。生命活动增强——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中的无机物 1.含量: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1.5%。 2.存在形式: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Mg2+是叶绿素的成分缺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尝试二 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 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α-萘酚反应(Molisch 反应)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 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 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 反应)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 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 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 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3.材料与方法 1.α-萘酚反应(Molisch 反应)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 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 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 ,慢慢 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 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 反应)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Molisch 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 醛衍生物,后者能与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 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 莫氏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淀粉溶液0.1% 糠醛溶液浓硫酸 4、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 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内各1ML。再向5 支试管中各 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 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 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

一、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分子中含有自由的醛基及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衍生物。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 特试剂。他们是含铜离子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 三、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竹试管架水浴锅电炉 四试剂 斐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 五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 葡萄糖、1%果糖、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置水 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观察各管溶液的 变化。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材料与方法 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5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四.结果与分析 表1 表2 1.由表1可知,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糠醛均可发生Molisch

反应,但产生的紫环颜色不同,反应后试样的颜色也不同,其中糠醛的紫环颜色最深,且试样颜色为深棕接近黑色。加入浓硫酸后,糠醛溶液立刻发生变化,淀粉和蔗糖产生现象时间相当。 发生以上现象是因为糖类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才能与α-萘酚反应,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种类的糖需要的时间不同,因此产生紫环现象的时间不同,而糠醛溶液可直接与α-萘酚反应,所以产生紫环现象的时间最短。且不同的糖性质不同,导致紫环的颜色也不同。 2.由表2可知,果糖溶液最先变红,蔗糖溶液出现红色的时间与果糖几乎相同,葡萄糖溶液变红时间最晚,且颜色最淡。 果糖是酮糖,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因此果糖反应最快。而蔗糖是二糖,可水解为酮糖。葡萄糖是醛糖,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五.讨论与结论 Seliwanoff反应试验中,1%的果糖和蔗糖均在2分40秒左右出现红色,葡萄糖在4分钟左右变色。前人所做试验中1%的果糖和蔗糖有在2分钟时开始变色,有在3分钟时开始变色,1%的葡萄糖有在3分时变色,有在4分钟时变色。因此我所做的试验结果与前人相似。但有些试验中加热时间延长到20分钟,分别记录2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时溶液的颜色,发现在2分钟时果糖有黑色沉淀生成,其他溶液均无沉淀。加热至10分钟后,溶液均变为棕色或黑色。加

高考生物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大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大总结 1 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是需要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 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 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 碘液检测淀粉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染色剂 原理:淀粉+碘液→蓝色;碘液能使动植物细胞着色。 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在观察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时用碘液做染色剂,使细胞核染上颜色便于观察。 5 DNA的染色与鉴定 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

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应用:用于DNA粗提实验的鉴定试剂 6 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 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7 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 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 线粒体的染色 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 酒精的检测 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10 CO2的检测 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 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元素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元素汇总! (一)固体的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黄绿色气体:氯气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元素

一、元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原子: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