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符合控制的要求,保证

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2.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3.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

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的控制要求,优质安全

完成检测任务。

5.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必须接受用户(委托方)有关部门的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6.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上脚手架作业时,应首

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7.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和

进行检测前饮酒。

8.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触易燃易爆装置。

9.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等。

10.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检测设备,严禁使用工

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1.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

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2.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3.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洗和置换;是否与其他

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4.容器内照明应采取36V低压灯具。

15.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全

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在非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

16.对造成操作人员或公众人员误照时,应及时将照射人员送医疗机构检查治疗,并向上级

部门和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17.射线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检测应采取减少射线透照时间、增大距射线源的距离以及利用现

场地形、设备等屏蔽物进行有效的射线安全防护。

18.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或向负责人反映,

保证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19.现场检测的环境要求检测项目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据受检产品所用检测

标准(检测规程)对检测环境的要求及所用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环境条件和条件保障措施。如:

A.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保障;

B.水、电、通风的条件及保障;

C.温湿度条件;

D.粉尘、烟雾、噪声震动、光线、电弧光、电磁干扰等;

E.其他特殊条件和保障。

20.进行现场检测时,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携带有关环境监测设备对检测环境进行监测并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作出评价。

21.在确认检测环境符合检测要求后,检测项目负责人向委托人提出要求配合并对各种条件保障进行核查。当确认各种环境和条件已满足检测要求后,即可组织实施现场检测。22、检测中应注意观察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检测条件超出了规定的要求时,检测项目负责人应责令停止检测作业,直至环境条件恢复到符合要求。

23、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4、当现场环境条件持续达不到检测要求时,应停止现场检测计划的实施,并请委托人考虑可否改变检测方法。

_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1.为保障从事射线检测工作人员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效益,加强辐射防护,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使之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保证个人所受到的剂量当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射线检测作业安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金属监督室从事的射线检测的安全管理工作。

3管理职责:

3.1金属监督室负责人负责射线检测安全管理工作。

3.2金属监督室负责射线检测作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和实施。

4安全作业管理

4.1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2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佩带好劳动保护用具及辐射防护用具,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3进入容器内部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并有专人监护,在容器检测时,容器内的气体必须经过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4.4严禁穿化纤衣服和火种进入容器内部探伤。

4.5检测操作前,仪器接地线应可靠接地,并检查仪器有无漏电,电缆有无破损情况。操作时严格执行《X射线机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的安全使用。

4.6射线探伤操作时,应在安全距离以外设置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上应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设立辐射警示标识牌,夜间作业应用红灯警示标志。

4.7射线探伤作业前,应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撤离至警戒线以外,必要时设专人巡视,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透照现场。

4.8射线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应佩带个人剂量监测设备和防护用品,并采取减少在透照现场时间、增大距射线源的距离以及利用现场地形、设备等屏蔽物进行有效的射线安全防护。

5.工作场所辐射监测

5.1周围环境剂量场分布测定

5.1.1周围环境剂量场:主要是测定透照室的门、窗、四周与其它相邻房屋、楼上楼下及周围环境的照射量率。

5.1.2目的是为改善防护条件,保证环境剂量水平符合放射防护要求。

5.2控制区和监督区剂量场分布测定

5.2.1控制区:是指在射线检测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现行标准规定该区域内该

区域内其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40μGy·h-1,并以此值作为控制区的边界。该区域内要

_

求采取专门防护和安全措施,以便有效的控制照射剂量和防止潜在照射。

5.2.2管理区(监督区):进行透照检查时,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1.5μGy·h-1以上的范围内可划为管理区,(γ透照时,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2.5μGy·h-1以上范围可划为监督区)在其边界上必须设警示标识,如信号灯、铃、警戒绳,并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尚应注意控制在管理区边界附近不应有经常停留的公众成员。

6.个人剂量监测

6.1个人剂量监测是测量被射线照射的个人所接受的剂量,这是一种控制性的测量。是为了监视检测人员的照射量或吸收剂量,确保检测人员健康安全,并有助于分析超剂量的原因,为医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6.2现场检测操作时,应配备射线剂量仪进行剂量监测,操作者应佩戴个人剂量仪,以控制个人累计吸收剂量。

6.3射线剂量仪及个人剂量仪必须经鉴定合格方可使用。

7.事故的处理

引起异常的或未预料到的辐射危害的任何情况,都属放射事故。如X射线透照时,人在容器内贴片还未撤离,就送高压曝光,或是高压还未切断人就前往机头布置等;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其处理程序应包括如下内容:

7.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报告防护负责人及单位领导。

7.2由单位领导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7.3根据现场辐射强度以确定工作人员在现场的工作时间、辐射防护措施及监护装置。进入辐射现场所有人员,都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及个人剂量仪,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安全。

7.4对严重剂量事故的,应将事故中受照射损伤严重的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7.5事故处理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制定纠正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7.6凡属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_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 为保证试验检测施工的有序进行。本管理制度对文明施工管理及其职责作了基本规定,适用于金属监督室各检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2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金属监督室从事的试验检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3 职责

3.1文明施工管理由金属监督室全面负责。

3.2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具体负责本检测项目的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4 文明施工管理内容

4.1按试验检测程序,合理组织试验检测,做到有条理、有节奏、有秩序。

4.2按规定、规范、标准和合同(委托)要求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4.3检测现场应严格按业主要求布置检测设施和生活设施,材料、机具,设备堆放有序。

4.4 检测现场必须按规定划定安全警戒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5 试验检测现场应经常打扫,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对有特殊要求的试验检测项目,还应保证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4.6 现场用水、电、通讯线路等应按业主批准的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并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4.7 重视环境保护,排放“三废”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5 检查与考核

5.1 金属监督室将不定期对检测项目的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文明施工生产管理好的项目给予表扬或奖励;对文明施工生产管理不好的项目给予批评。

_

_

暗室管理制度

1暗室工作人员工作前应检查暗室是否漏光,安全红灯亮度是否合适以及显定影液温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增感屏应经常检查并保持整洁、干燥、无划痕、折叠,检查暗袋(黑纸)是否漏光。保

持工作平台清洁,以免装片时污染胶片。

3.未用胶片应竖直存放,保持干应保持清洁,不得触摸胶燥,用前检查检验胶片是否在有

效期内。

4.裁切及拆、装暗袋时双手片药膜面,以防留下指纹、划伤胶片。

5.按所用胶片推荐配方配制显、定影药液,静置24小时后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出现老

化现象时,应及时更换或添加补充药液。

6.按照显影、停影(或水洗)、定影、水洗、干燥的程序处理胶片,保证显、定影药液的

温度。

7.显、定影操作过程中应使胶片上下移动,以使显、定影均匀。并防止胶片之间互相粘连

和划伤。

8.按规定的显、定影时间处理胶片,显影过程中根据显影液的老化程度,注意胶片显影程

度,防止显影不足或显影过度,保证底片黑度。

9.将水洗后的底片,挂在铁丝上自然干燥或用不高于50℃的烘箱进行干燥。

10.干燥后的底片应分类整理,交评片人员进行评定。

11.暗室应经常打扫,保持干净整洁,胶片和其他器材、药品等摆放整齐。

12.失效的显、定影液应作废弃处理,废液排放前暗室处理人员应将显影液、定影液两者中和,

充分稀释后才可将废液进行排放。

13.射线检测中所产生的废弃胶片、底片,工程现场试验室应按“可回收”固体废弃物而负责日常收集,定点贮存,待项目工程结束后,由胶片供应商统一回收,并办理相应见

证手续。

14. 暗室所有器材应妥善保管,非正常损坏或丢失者,责任者应承担全部责任,并处以一定

的罚款。

检测操作管理制度

1.检测人员进入检测现场必须遵守单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2.检测仪器运输途中要做好防震措施,并按仪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仪器。

3.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检查跳板是否牢固,并将仪器安全可靠的固定在检测工作部位,

防止人员、设备高空坠落事故。

4.做好安全用电工作,保证来源压与仪电器额定电压相符,容器内作业照明应使用电压。

5.核对被检工件是否与委托内容相符以及工件表面质量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对不符合要求

者应要求委托单位进行整改。

6.严格按照委托检测工件、检测部位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不得随意更改检测工件或检测

部位,否则将予以严肃处理。

7.严格按检测检测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操作。认真做好检测原始记录,按

检测标准评定检测结果。

8.X射线作业时,应按《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9.做好现场检测标识工作,绘制检测部位示意图。

10.做好现场检测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保管工作,对仪器的非正常损坏或丢失仪器材料的将予责任者以严肃处理,必要时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

_

标准试块(片)管理制度

1.金属监督室负责标准试块的具体管理。

2.金属监督室负责标准试块(片)的使用管理。

3.标准试块(片)应在专门的场所存放,各类标准试块(片)应存放在符合规定要求的环

境里,严防锈蚀,并有明显标记(如渗透检测试块应封闭浸于丙酮或酒精的容器内)。

4.试块(片)使用时要小心轻放,严禁碰撞、挤压、弯曲,严防损伤,使用后要清洗干净,

做好防锈处理。

5.试块(片)由金属监督室设备管理员以刻字机在试块(片)上统一编号。

6.为便于标准试块(片)维护保养及将标准试块按类型分别由标准试块(片)专管人负责

管理。长期不用标准试块(片)专管人的工作受设备管理员指导、监督。

7.标准试块(片)使用前,使用人员应仔细核查,有无异常(如锈蚀等),使用后应叫标

准试块(片)专官人妥善保管,并进行登记。

8.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检测人员应及时书面向部门负责人及设备管理员汇报,

以及时更换。

_

评片管理制度

1.评片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室内光线应柔和暗淡,其照明灯不应在底片表面产生发射。

2.保证观片灯亮度符合标准要求,发现灯管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3.严把底片质量关,对底片的各项技术指标逐项检查和测定。凡底片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的不进行焊缝质量评定,应通知操作人员重新拍片。

4.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焊缝质量评定,准确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定级、定位。

5.认真填写射线探伤原始记录,详细记录被检测工件的技术条件,探伤工艺参数,缺陷情

况,评定级别等。

6.底片评定采取复评制,复评人员应对评片结果及检测记录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评片

和复评人员均应在检测记录上签字,并对评定结果准确性负责。

7.评定结果应及时通知委托单位,对返修片应按1:1尺寸画出缺陷平面位置示意图,必

要时到现场协助焊接人员确定返修位置。

8.及时签发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须经检测责任师审核,授权技术负责代理人签发,并加盖

检测专用章后方为有效。

9.建立检测报告发放台帐,领取检测报告时领取人应在检测报告发放台帐上签字。

10.所有检测报告资料妥善保管,工程完工上交统一保管。

_

检测资料归档管理制度

1.检测资料归档范围:检测委托单、检测工艺文件(无损检测施工方案、无损检测工艺卡)、检测原始记录、射线底片、检测部位图、检测报告、报告发放台帐。

2.归档要求

2.1 检测委托单:各户的检测委托单应保持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2.2 检测工艺文件(工艺卡):内容完整、填写正确,审批手续齐全。

2.3 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内容完整、填写正确和检测委托要求相符,签字齐全。

2.4 检测部位图:在排版图或单线图上标示清楚检测部位及返修部位,绘制、审核人员签字齐全。

2.5射线底片:射线底片袋上标明工程名称、工件名称、编号等,射线底片与报告相符。

3. 归档时间:检测工程结束后一个月内交综合办公室档案室存档。

4. 档案管理源员应对归档检测资料应进行验收,并办理手续。

5. 归档资料整理装订立卷归档,对射线底片放入底片当柜存放,编制分类目录,并建立台帐,以便检查与查阅。

6. 资料室应配制专柜存放档案资料,资料柜存放地点应具备良好的卫生环境,应具有防盗、防火、防潮、防蛀等措施。

7.档案管理员应经常检查档案保存状况,如发现破损、变质,应及时报告综合试验室主任,并采取补救措施或作技术处理。

8. 档案资料的借阅:借阅档案必须办理借阅手续,阅后按期归还,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月,特殊情况须经综合试验室主任批准。

9.借阅档案者必须维护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复制、摘录、转借他人。严禁撕毁、涂改、划圈、丢失。

10. 档案室的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射线底片等应至少保存七年,并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_

标准规程规范管理制度

1、标准规程规范由金属监督室资料管理员统一管理。

2、现行有效的标准规程规范是执行检测项目合同和工作标准的唯一依据,每位员工必须倍

加爱护珍惜,严格执行。

3、现有的标准规程规范统一由金属监督室资料管理员按分部、员工的技术资格进行配置。

其发放、更换、作废,资料管理员必须保证对规程、规范、标准配置的适宜性、档案记录的完善性。

4、资料管理员应定期对规程、规范、标准的有效性进行查新,确保员工手中持有的规程、

规范、标准现行有效。

5、所有员工出外学习、交流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各种标准规程规范都是金属监督室的资

源,必须统一向金属监督室资料员报告,按实际需要决定留用、发放、作废。不得隐瞒不报。

6、金属监督室配置一套完整的检测规程、规范、标准,由金属监督室负责人保管,供员工

查询。员工持有的标准规程规范作为个人工作的必备工具,在检测现场必须随身携带,金属监督室将不定期进行检查。

7、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员工应避免检测部和个人的规程、规范、标准的丢失,丢失标准规

程规范后,可以自己及时复印装订。但必须报告金属监督室资料管理员,加盖专用受控章和编号章。

8、金属监督室对丢失的标准规程规范若由金属监督室重新配置,统一收取50元/本的费

用。并通报批评。

9、违反第五和第七条的所有员工,一经查实,处以50-200元罚款。

_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部门领用仪器设备后由技术负责人建立部门的“设备台帐”(见附录A),确定每台仪器

设备使用保管员。保管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按校准程序对设备校准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按其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

2.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专业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对不熟悉设备的专业人员,应

尽快通过学习和培训,达到熟知其原理、结构和能熟练操作的程度,未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的人员不得随意动用设备。

3.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严格依据操作规程执行,并且在移动及使用时应尽量避免仪器设备的

碰损,不可恶意损坏或野蛮使用仪器设备。

4.射线探伤机等设备应有良好接地。

5.使用设备后检查设备附件是否齐全,擦拭干净后妥善存放。计量器具使用后依其性能做

好防护保存工作,以保证其准确度。

6.部门负责人要监督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及日常除尘、防腐等工作。

7.操作人员在使用或保养过程中发现故障或损坏的仪器设备,须及时向金属监督室综合办

公室设备管理员报告,设备管理员视其具体情况,向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反映后做现场修复或统一回收修理。

8.根据工作变化对工作中不再需要使用的设备应及时通知金属监督室综合办公室统一调

回存放。

9.仪器设备不得随意外借,确有需要经金属监督室领导批准后需派专人跟随使用。

10.检测项目仪器的校验按照检测设备的校验规程执行。

_

办公室管理制度

1、办公室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场所,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2、严格遵守金属监督室信息保密管理制度,保证金属监督室保密信息的安全性,维护

金属监督室利益。

3、每天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做到室内干净整洁。

4、个人物品、安全器具及资料应放在在个人工具柜或抽屉内,桌面上办公用品及书籍

资料要摆放整齐,保持办公场所的整洁。

5、图纸、资料、工具书籍等使用后应收起放好,注意保持桌面的清洁与整洁。

6、下班后或长时间离开工作台,应收拾桌面保持整洁,把办公椅推放到工作台面下方。

7、上班时间严禁玩电脑游戏、听音乐、吃早点或零食,不得大声喧哗和闲聊,以免影

响他人办公。

8、为树立和保持金属监督室良好的社会形象,办公室人员应着装得体、大方、整洁,

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得穿拖鞋上班,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微笑工作和服务。

9、微笑接听和打出电话,应热情礼貌,语气柔和,使用“您好”“再见”“谢谢您”

等礼貌用语。

10、保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纸屑等杂物,养成吐痰入钵、杂物入篓的文明卫生习

惯。

11、增强节电降耗意识,当环境温度在摄氏2-28度之间时,原则上不使用空调器。

12、做到人走关灯,并自觉切断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空调等用电设备电源。

13、禁止用电话聊天私用,长话短说,节约费用。

14、节约打印纸和其它办公用品,打印纸应双面利用。

15、主动及时清理工作中产生的杂物、污水等垃圾保持室内,营造清洁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管理制度

1.为金属监督室信息、资料管理的中枢,非金属监督室员工未经批准不得使用计算机。

2.计算机应工作在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不大于70%、清洁、弱磁的条件下,

切勿正对着空调风口,避免阳光照射。

3.操作人员应经必要的培训,熟悉计算机性能和操作方法。共用计算机每个用户应建立自

己的子目录并在子目录下操作。

4.用于检测和其他工作的应用软件以及输入计算机内的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应采取

加密措施,妥善备份并标识。

5.金属监督室应有专用的计算机室,非检测人员不得入内。

6.金属监督室至少一台计算机作为资料管理中心主机,由金属监督室负责人设置开机密

码,仅允许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及技术员或负责人授权资料员使用,绝对禁止其他单位人员使用。

7.每台计算机内试验资料相互备份,防止丢失。

8.非金属监督室软、光盘,不得在金属监督室范围内的计算机上使用。确因工作需要须用

金属监督室外软、光盘,必须经各部门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方能使用。

9.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查确认。

10.禁止上网下载各类文件。

11.计算机室须保持整洁。为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切勿正对着空调风口,避免阳光照射。

12.对打印、复印用纸,本着节约的原则,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情况下需进行双面利用。

打印前,要校对无误,没有定稿的草稿不要打印。

13.严禁上班时间进行非工作性上网、玩电脑游戏等,一经发现当事人半年的资质补助费予

以取消。

14.工作时间内其他任何单位机构的人员因工作需要使用计算机必须填写书面申请单,由金

属监督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若发现有未经许可使用者负责人当月薪酬系数予以取消。

其他员工在工作时间私自带人上机,当事人的半年资质补助予以取消。

报表管理制度

1.报表是金属监督室内部沟通的载体,是高层领导了解各部门运作情况和决策的依据。

2.金属监督室报表分为三类,第一类考勤报表;第二类质量报表;第三类工作量报表;

3.考勤报表(见附录A)由各部门考勤员按月给本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考勤的内容

应真实反映各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不允许各部门内部进行处理,考勤日期范围为每月的25号到下月的25号,24号之前经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后提交劳资处。

4.质量报表包括检测部的《无损检测报表》(见附录A)《焊缝探伤检验质量一览表》(见

附录B)。

5.质量报表由金属监督室负责人每月统计本部门的质量报表,统计日期范围为每月的21

号到下月的20号,24号之前经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后提交综合试验室。

6.金属监督室在检测项目完成后的第二天由项目负责人向综合试验室提交一分该项目

《焊缝探伤检验质量一览表》;

7.工作量报表(见附录C)由金属监督室负责人每月22号之前提交综合试验室;

8.以上提供报表必须真实可靠,考勤报表一旦发现有虚假成分,所造成金属监督室额外

经济支出,将直接由该部门负责人承担,质量报表和工作量报表一旦发现有虚假成分,将处罚该项目部1000~2000元;

9.报表必须按时提交,如推迟一天处罚该项目部或部门200元,依此累积。

数字修约规则

1目的

为规范检验人员对检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对金属监督室所开展的所有试验检测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3职责

各有关人员负责按本规定和《记录控制程序》填写好本人开展的试验检测原始记录。

4 控制程序

4.1 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准确。

4.2 凡人工读取的数据,需一人读取数据,一人验证数据,其数据应比标准值多读一位。编写报告时再进行修约,但不允许两次修约;用记录仪记录的曲线或微机采集的数据和曲线,检验人员应在记录纸工作段的始点和终点空白处填写检验日期、时期和检验人员姓名。

4.3 在检验中,对不合格的技术指标,应反复验证,切忌草率从事。

4.4 原始记录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全,不得遗漏,不测项目应用斜线划掉;检验人员必须对全部数据负责。

4.5数据的处理

4.5.1检验人员应对检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应首先确认使用的物理常数、数表、计算公式、图表和曲线等。数据计算时应遵循先修约,后计算的原则。4.5.2数据的修约应执行GB8170-87标准的规定。

4.5.2.1数据修约位数:

(1)长度为:10-1;单位为:mm或m;

(2)温度为:10-1;单位为:℃;

(3)质量为:10-1;单位为:kg或t;

(4)物质的量为:10-1;单位为:mol;

(5)时间为:10-1;单位为:s 或min;

(6)亮度为:1;单位为:cd/m2;

(7)频率为:1;单位为:Hz;

(8)力为:1;单位为:N;

(9)压力为:10-3;单位为:MPa或Pa;

(10)能量、功、热为:1;单位为:J;

(11)功率、辐射通量为:1;单位为:W;

(12)电压为:10-1;单位为:V或kV;

(13)电阻为:10-1;单位为:Ω;

(14)电导为:10-1;单位为:V;

(15)磁通量为:10-1;单位为:Wb;

(16)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为:10-1;单位为:T;(17)电感为:10-1;单位为:H;

(18)光通量为:10-1;单位为:lm;

(19)光照度为:1;单位为:lx;

(20)放射性活度为:10-1;单位为:Ci;

(21)吸收剂量为:10-1;单位为:μGy;

(22)剂量当量为:10-1;单位为:μSv;

(23)平面角为:1;单位为:°、′、″或度、分、秒;(24)旋转速度为:1;单位为:r/min或r/s;

(25)速度为:10-1;单位为:m/s或m/min;

(26)体(容)积为:10-1;单位为:L 或m3;

(27)能为:1;单位为:eV;

(28)级差为:1;单位为:dB;

(29)电流10-1;单位为:A或mA;

(30)壁厚测定为:10-1;单位为:mm;

(31)硬度测定为:1;单位为:BH或HL;

(32)面积为:1;单位为:m2或mm2或cm2;(33)应力(断裂或屈服强度)为:10-1;单位为:MPa;(34)应变为:10-4;

(35)冲击功为:10-1;单位为:J;

(36)黑度为:10-1;

(37)化学成分含量为:10-4;单位为:%或‰;(38)热力学温度为:10-1;单位为:K。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符合控制的要求,保证 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2.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3.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 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的控制要求,优质安全 完成检测任务。 5.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必须接受用户(委托方)有关部门的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6.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上脚手架作业时,应首 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7.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和 进行检测前饮酒。 8.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触易燃易爆装置。 9.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等。 10.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检测设备,严禁使用工 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1.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 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2.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3.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洗和置换;是否与其他 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4.容器内照明应采取36V低压灯具。 15.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全 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在非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为加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监督,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保证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二)本规定只适用于公司下属的分输站场。 (三)各控股公司、分公司需参照总公司模板自行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将审批相关资料存档保存,审批后一周内需将有关资料回传至安全管理部进行备案。第二条基本定义凡在本公司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耀、仓、管道、下水道、沟、坑、井、池、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统称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第三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分级管理。分为三级: (一)一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不涉及有毒、易燃可燃和窒息性气体介质的受限空间,或正在生产的工艺装置中,对设备进行完全隔离或孤立,经工艺处理后,氧气、有毒物、可燃物分析化验都合格的受限空间。 (二)二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停工检修后将物料全部送出装置外罐区的工艺装置,经工艺处理后,氧气、有毒物、可燃物分析化验都合格的受限空间。 2、运送到安全地点的盛装过有毒或易燃可燃介质的设备容器,经工艺处理后氧气、有毒物、可燃物分析化验都合格的受限空间。 (三)特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正在生产的工艺装置中,对设备进行完全隔离或孤立,经工艺处理后,氧气、有毒物、可燃物分析化验有任何一项不合格,或者因条件限制无法对设备内物料完全清理干净的受限空间。 (四)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员需要进入受限空问时,可先不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但是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器具,事后要按照特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补办手续。

第四条受限空间的危害识别 (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二)作业许可证办理人应根据生产介质的危害因素安排对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或检测,1小时内完成采样分析工作。 (三)根据分析报告,确定作业许可证级别。结合危害识别评估结果由有关技术人员制定安全措施,施工项目负责人、分输站场现场安全负责人和施工作业负责人共同落实安全措施。 第五条受限空间作业审批要求及《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一)一级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编写受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必须由编写单位盖章),并完成一级作业施工方案审批表(方案报批顺序分别为作业单位负责人、站场),审批完成后由站场开据“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审批完成后将审批相关资料(审批表、动火证、施工方案)交由站场自行存档保存,并将有关资料回传至安全管理部备案。 (二)二级受限空间作业,编写受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必须由编写单位盖章),并完成二级作业施工方案审批表(方案报批顺序分别为作业单位负责人、站场、生产运行部、安全管理部)审批完成后交由安全管理部,并由安全管理开部据"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审批完成后将审批资料(审批表、施工方案、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交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进行存档,各单位备份存档。 (三)特级受限空间作业,编写受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必须由编写单位盖章),并完成特级作业施工方案审批表(方案报批顺序分别为作业单位负责人、站场、生产运行部、安全管理部、公司技术总监、公司安全总监、公司总经理)审批完成后交由安全管理部,并由安全管理部开据“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审批完成后将审批资料(审批表、施工方案、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交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进行存档,各单位备份存档。 (四)作业负责人应根据受限空间作业的分级和类别向审批单位提出申请,审批完成后至安全管理部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

现场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施工单位作业安全管理、明晰安全作业要求,确保项目施工作业安全,根据集团公司HSE管理制度和项目建设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安全管理目标:杜绝安全伤亡事故发生。 二、作业准备: (一)危害告知:施工作业之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让作业人员熟知岗位风险。 (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项目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分项工程作业特点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施工作业人员掌握控制措施和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三)作业培训和作业票证培训:施工作业前,对持证的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对相关作业的票证使用进行培训。 (四)现场标准化和安全管理要求: 1、施工项目部在工程现场入口处设置体现公司形象的标志及“五牌一图"。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3、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材料和设备必须按施工总图管理的要求进行布局,放齐,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4、施工现场的沟、坑槽设围栏、盖板,现场的孔洞、建筑物、临边、高空作业区、吊装作业区、射线作业区等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所有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得随意挪动或拆除。

5、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HSE,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三、分项作业安全规定 (一)一般风险作业: 挖掘作业(地面挖掘深度不超过0.5m),登高作业(两米以下)等要穿戴相应的劳保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必要时有监护人员,并做好警示标志。 (二)、较大风险作业: 1、无损检测 (1)探伤工作前应申请放射许可。 (2)做好放射线的安全防护工作,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安全线,挂上安全防护警戒标志,夜间应设红灯以示危险,并有专人看管。 (3)工作许可的复印件应贴在现场进口的告示栏中,以告知其他人员。 2、有限空间作业 (1)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辨识危害因素,制定安全工作方案。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连续检测记录等文件存放现场。 (3)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 (4)受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对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范围内。 (5)受限空间内可能出现坠落或滑跌,应特别注意受限空间中的工作面(包括残留物、工作物料或设备)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并制定预防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 制度大全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制度大全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目的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3?编制依据3.1?GBZ117-2006《... 1?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 编制依据 3.1? GBZ117-200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 GBZ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2? 国务院第449号令?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 HSE-01-04-26? 《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释义 4.1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 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 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 《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 职责 5.1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 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 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a)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持有效的操作资格证,方可从事射线探伤作业; b) 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 c)作业票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射线探伤作业; d)对违反本细则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 e) 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现场,不得遗留安全隐患。 5.3.2 申请单位作业负责人职责 负责对施工单位和特殊工种资质、作业方案、安全措施的审查;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确认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行为;作业完成后,负责完工验收。 5.3.3 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或领导职责 负责施工作业风险削减措施的制定、审查和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监督执行;负责在作业票上签署意见。

射线探伤管理制度

射水造墙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 射线探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射线探伤造成的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生产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存在放射性射线探伤的作业场所的管理。 三、职责 3.1作业单位负责提交《射线探伤作业方案》,并监测作业区域内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3.2作业点所在车间负责提出射线探伤作业申请。 3.3设备部负责射线探伤的设备、管线区域的审核及标示。 3.4安全环保部负责射线探伤警戒区域的划定及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3.5调度室负责射线探伤通知等作业相关文件的发放和监督传达是否到位。 3.6文件领取车间/部门负责传达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卫生防护的各项要求,严禁本车间、部门工作人员进入射线探伤警戒区域内。 四、控制程序 1、用于工业X、γ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监测的仪器,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2、X射线探伤作业时应考虑控制器与X射线管与被测设备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设备布置,以保证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其剂量限值,并达到可合理做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操作人员应采用屏蔽防护保护自己。 3、射线探伤作业时应划定工作场所区域,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4、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1的区域划定为控制区,其边界应悬挂或树立,“射线探伤区域禁止入内”的标志。作业人员无专业防护的情况下应在控制区外作业。 5、在控制区外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1(γ射线探伤时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Sv·h-1)的区域划定为警戒区,悬挂“禁止入内”的标志牌并在必要时设置专人负责警戒。 6、作业前应检查以下物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①便携式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 ②导向管、控制缆和遥控 ③准直器和局部屏蔽 ④现场屏蔽物 ⑤警告标志和信号标志 ⑥应急箱及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 ⑦夹钳和定位辅助等其他相关工具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定义 (3) 4 职责 (3) 4.1 健康安全环保部 (3) 4.2 质量管理部 (3) 4.3 工程管理部 (3) 4.4 PMT (3) 4.5 监理单位 (4) 4.6 射线检测机构 (4) 4.7 承包商 (4)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4) 5.1 基本要求 (5) 5.2 射线源管理 (5) 5.3 作业管理 (6) 5.4 应急处理 (8) 5.5 射线作业许可办理流程 (9) 6 参考文件 (10) 7解释权归属及生效时间 (10) 8附录 (11) 附件1:射线作业许可证 (12)

附件2:射线作业许可管理流程图 (13) 附件3: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 (14) 附件4:射线作业告知书送达登记表 (16)

1 目的 为规范射线作业,控制射线作业风险,明确射线作业的安全管理范围、职责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项目所属区域。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健康安全环保部 1.负责制定与修订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2.根据本办法要求对承包商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负责射线作业的备案,作业前将射线作业相关信息在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公示。 4.2 质量管理部 1.负责射线检测机构的单位资质能力审查。 2.负责独立第三方检测单位的射线检测计划的审批、人员资格的审查和设备的检查。 3.参与射线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查。 4.3 工程管理部 1.负责射线作业与施工界面交叉的协调。 2.负责射线作业监督区涉及不同PMT的许可证的审查。 3、负责对射线作业书面告知书进行备案。 4.4 PMT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在检维修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大、中、小修和维修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每一项施工作业。 3.职责 安全部门是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施工作业的风险控制和环境保护管理 4.1.1 对于大、中、小修和维修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每一项施工作业,生产部组织人员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清单》和《环境影响评价表》。认真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评价,制定消减措施,完成风险和环境评价报告。 4.1.2风险和环境评价报告经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审核。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4.1.3 施工单位对每一项施工作业必须组织人员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完成风险和环境评价报告,经公司安全环保部审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4.2装置检维修安全管理内容 4.2.1装置检维修前,必须作好装置停工检维修的准备工作,成立检维修临时组织机构,对检维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组织机构中必须包含安全组,对检修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部署、检查、总结,车间各检维修现场都必须派专人负责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4.2.2停工检维修项目应作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制度。 4.2.3负责检维修的人员应对所用的机具材料、设备零件及各种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具进行认真的检查与配备,根据检维修任务布置检维修现场,保证各通道畅通,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各种设备、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具等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4.2.4 装置停工检维修必须制定停工、检维修、开工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生产、技术和安全人员讨论后,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4.2.5 装置停工前,要按照工艺要求绘制出盲板图和盲板拆装表,盲板加装完毕后,由生产部确认后,方可进行检修。

X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X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在制度 前言 为加强对X射线探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制定本规制度。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使用、防护等要求。 2.定义 2.1 X射线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车间或修船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现场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2.2 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3. 放射防护管理要求 3.1 使用X射线装置的企业必须先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或“射线装置 工作许可证”,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射线装置工作操作证”方可上岗。 3.2 必须加强对现场探伤作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操作人员应携带个人计 量仪或射线报警器。 3.3 加强个体防护和对放射源的屏蔽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应采购国家定点的专 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3.4 X射线探伤工作前,应指定操作负责人,工作中必须集中思想,严守职责, 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准直器的探伤仪探伤时不得去掉准直器,严禁手持球管探伤。 3.5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性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设备的接 地和接零必须可靠,发生器压力表应符合标准值,低于0.34MPa时禁止使用。 3.6 X射线探伤机不应使用与焊接机及其他动力设备相同电源的电路。特别是 在使用焊机时,不应使用X射线装置。 3.7 X射线装置接地时应单独直接与地面连接,不应连接在建筑物钢筋钢结构

物或焊接机的共同接地端上。 3.8 X射线探伤机应以间歇方式工作,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为1:1,发生器和 焊接等钢材之间一定要绝缘,控制器不得在受潮状态下使用。 3.9 X射线发生前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应确认冷却风扇(控制器和X射线发 生器)是否在运转。 3.10 X射线探伤照相作业尽量在作业人员较少的夜间进行,并实施作业许可制 度,作业前必须进行申请和审批,审批程序见《作业许可制度》。 3.11 X射线装置使用前,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落实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现 场由作业部门负责拉好警戒绳、设置电离辐射标志并派人监护。 3.12 当操作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设备控制器上安全锁钥匙转到OFF的位置上, 然后取下,以避免非专业人员进行误操作射线伤人。 3.13 对正在使用中的便携式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每年监测1次;对固定式工 业X射线探伤装置至少每2~3年监测1次,由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测。 3.14 工业X射线探伤室应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 3.15 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应用专门的贮存室,并有专人保管。工作人员应及 时做好X射线探伤机运行、维修和交接班记录。 3.16 X射线装置存储期间(包括长期停用期间)必须每月训机一次,训机电 压达到额定KV的70%即可。 4.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4.1 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 4.1.1 专用探伤室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放射安全,探伤室必须与操作室 分开。 4.1.2 探伤室屏蔽设计应充分考虑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和范围、装置的工作负 荷及室外情况,确保室外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其相应的限值。 4.1.3 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并安装门-机联锁安全 装置和照射信号指示器,必须在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透照检查。 4.1.4 探伤室的窗口必须避开有用线束的照射方向,并应具有同侧墙的屏蔽防 护性能。 4.2 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

现场射线探伤作业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现场射线探伤作业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1.目的 加强现场射线探伤的安全防护管理,防止误照射,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场射线探伤作业全过程。 适用于参与射线探伤的所有人员,及附近可能受到辐射的其他人员。 适用于我厂所有的射线探伤装置,目前拥有6台X射线探伤机。 3.要求 3.1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持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并在有 效期内。 3.2每台射线探伤机应配备2名及以上操作人员,和1名及以上监护人员。 3.3探伤作业地点应设置安全防护区,防护区半径依照时间、距离、屏蔽 三要素进行估算,使防护区边界的辐射剂量不超过2.5μSv/h。为尽量降低周围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可将估算距离乘以2作为实际防护 区半径。 3.4办理《射线探伤工作票》,告知探伤作业所在地的值班长或当班管理 人员:探伤时间、作业地点、联系方式、安全区范围。 3.5探伤作业前,沿安全防护区边界拉起警戒带,楼梯口、人行通道等可 能有人经过的路径上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作业现场要设置醒目的 《探伤作业安全责任承诺》,注明辐射安全责任人姓名、联系方式和必要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3.6探伤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个人热释光剂量计,携带个人剂量报 警仪。监护人员负责警戒主要出入口,沿安全防护区边界测定辐射剂

量,并记录。 3.7探伤作业后,告知值班长或当班管理人员作业结束,清理探伤作业区 域,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4射线探伤机的领取、归还应登记台账,质检部定期核对台账与实物(每周至少一次)。 5原则上,现场射线探伤作业时间为凌晨1:00到4:00之间,若作业时间增加或变动,应经公司安全管理部、作业地点管理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6移动探伤作业应有5台及以上探伤装置,禁止使用超过10年的探伤装置。 4.说明 a)本规定由质检部制订,并由质检部负责解释。 b)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高处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范文

高处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总则 1.1 为加强高处作业管理,减少高处作业过程中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执行。 2.高处作业的定义及分级 2.1 定义 本规定所指高处作业是指在高出基准面1.8米以上(含1.8米)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 2.2 分级: --高度在1.8~5米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高度在5~15米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高度在15~30米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高度在30米以上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一般规定 3.1 施工前必须对参加高处作业的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3.2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3.3 在进行三级、特级高处作业时,作业队必须有专

职或兼职监督员必须在现场监督; 3.4 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全身式安全带(双扣)、戴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其所挂位置必须牢固; 3.5 脚手架的搭设和验收,必须符合《脚手架搭设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已搭好的脚手架没有“准用”标识,不得使用。高处作业使用吊篮时,吊篮的制作和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3.6 在道路和设备、设施上方或上下交叉作业区域,及人和物体有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区域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挂设安全网,拉警戒线。在同一坠落平面上,一般不得进行上下交叉作业,如必须进行交叉作业,中间应有隔离措施。以上作业必须有专人监督; 3.7 进行容器和框架内的高处作业与特级高处作业时,必须配置性能完好的通讯设备,保持与外部或地面的联系,特殊情况下应设专人负责通讯联络。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3.8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必须先将其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均必须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运;高处作业时,工具必须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面应随时清理干净,并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杂物、余料和废料等; 3.9 在施工区域邻近处,如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烟囱及设备等场合,严禁进行高处作业;如排放气体、粉尘浓度在允许浓度范围内,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且有专人监督;高处作业要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规定

X射线探伤安全管理规 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X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在制度前言 为加强对X射线探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制定本规制度。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使用、防护等要求。 2.定义 X射线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车间或修船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现场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3. 放射防护管理要求 使用X射线装置的企业必须先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射线装置工作操作证”方可上岗。 必须加强对现场探伤作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操作人员应携带个人计量仪或射线报警器。 加强个体防护和对放射源的屏蔽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应采购国家定点的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X射线探伤工作前,应指定操作负责人,工作中必须集中思想,严守职责,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准直器的探伤仪探伤时不得去掉准直器,严禁手持球管探伤。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性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设备的接地和接零必须可靠,发生器压力表应符合标准值,低于时禁止使用。 X射线探伤机不应使用与焊接机及其他动力设备相同电源的电路。特别是在使用焊机时,不应使用X射线装置。 X射线装置接地时应单独直接与地面连接,不应连接在建筑物钢筋钢结构物或焊接机的共同接地端上。 X射线探伤机应以间歇方式工作,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为1:1,发生器和焊接等钢材之间一定要绝缘,控制器不得在受潮状态下使用。 X射线发生前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应确认冷却风扇(控制器和X射线发生器)是否在运转。 X射线探伤照相作业尽量在作业人员较少的夜间进行,并实施作业许可制度,作业前必须进行申请和审批,审批程序见《作业许可制度》。 X射线装置使用前,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落实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现场由作业部门负责拉好警戒绳、设置电离辐射标志并派人监护。 当操作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设备控制器上安全锁钥匙转到OFF的位置上,然后取下,以避免非专业人员进行误操作射线伤人。 对正在使用中的便携式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每年监测1次;对固定式工业X 射线探伤装置至少每2~3年监测1次,由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测。 工业X射线探伤室应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编号:SM-ZD-61571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1 射线探伤管理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 射线探伤工作原则上只能在夜间进行。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探伤结束后,必须清除现场所有带放射源的设施、材料,并告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戒。 1.2 放射源储存 ? 放射源储存地点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 ? 放射源储存室或设备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屏蔽设施。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设置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 放射源库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

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有防火、防水等防灾措施,有报警、连锁等等保安措施。 ? 放射源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 反辐射源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 放射工作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1.3 射线作业防护 ? 放射工作单位在每次作业前,都应根据密封源的数量和活度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放射源为X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4 mGy·h-1的范围;放射源为γ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 mGy·h-1的范围。 ? 射线工作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夜间光线不明处设置警示灯,重要交通路口或通道应有专人监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1 范围 为了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保障公司全体员工及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阐明了放射作业审批及安全措施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作业管理,是对《放射线源防护控制程序》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2 职责 2.1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射线作业的审批,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2.2 生产运行处负责射线作业期间生产的安排与协调。 3 管理内容 3.1 定义 3.1.1 放射性同位素 本规定所称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 3.1.2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等产生X线为目的机器仪器和设备。 3.1.3 伴有产生X线的电器产品指不以产生X线为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X线的电器产品。 3.2 许可登记 3.2.1 根据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许可登记制度,凡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装置的单位,在使用前必须向地方卫生、公安部门申请登记。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 3.2.2 放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必须经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审查同意,竣工后必须经卫生、公安、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的验收同意,并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启用。 3.2.3 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性同位素设施和射线装置,以及同位素储存场所,其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投产。并按规定办理许可登记。 3.2.4 外来承包商进入公司各单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装置必须向所在单位机动、安全环保部门提出使用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3.2.5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生产许可登记证必须按规定1至2年进行复审、换证。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 定(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新版) 一、目的 为加强及规范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过程管理,确保保利东江首府一期工程项目部的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及生产作业环境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保利东江首府一期工程项目部的生活区临建及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动火作业。 三、职责 3.1执行部门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动火作业审批的实施由项目部的安全部负责,安全负责人对动火作业的归口管理,并指导监督本安全管理规定的执行,各相关部门必须配合实施。 3.2动火作业安全职责

3.2.1审批人的安全职责 ?审查动火作业工作的必要性。 ?审查动火作业条件是否具备,动火现场是否配备有效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喉、接火盆等。 ?审查动火作业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如动火作业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体等。 ?审查动火作业审批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与动火作业现场是否相符。 3.2.2动火作业申请人的安全职责 ?办理动火工作自开工和终结的跟踪。 ?正确安全地组织动火作业。 ?落实检修应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作业,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教育。 ?始终监督现场动火作业。 ?动火工作间断、转移、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职能 射线探伤管理按公司、检测工程公司(机械厂)和班组进行三级管理,各级应有相应专职射线防护管理人员。在公司主管安全经理的组织下,安全环保处、保卫处、物资装备公司、检测工程公司(机械厂)、探伤班组形成安全操作、防护管理网络,各司其职。 管理内容及要求 1射线探伤人员的知识要求及培训 1.1所有射线探伤操作人员、设备维护、维修人员上岗前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操作、防护及事故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从事探伤工作。上岗前的培训一般为10天,上岗后每2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得少于5天。 1.2新参加射线工作的人员及中断半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人员在上岗前应经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同时应定期培训,不断强化安全防护观念。 1.3首次使用的新型射线机,使用前必须进行操作培训。必要时邀请仪器生产厂家派员进行现场指导或派人去厂家接受培训。 1.4安全环保处组织参加卫生防疫部门举办的安全防护方面培训,公司质量处负责组织参加国家、省、市质量技术监察机构的培训考试及取证工作。 1.5班组周一安全活动,班前安全讲话应将有关操作的安全防 护知识作为教育内容。采用各种方式,互相传授,提高操作、防护的技能。 1.6采用适当的形式对公众进行射线安全防护宣传教育,提高

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1.7辐射安全教育内容要求见附录 2设备性能 2.1X光机的技术性能、安全与可靠性、包装、运输、贮存等应符合ZBY201-84的要求。机内应有齐全的安全保护元件,接地线完整,各连接电缆应无漏电,插座、接头应牢固可靠,机头内气压符合要求。X光机表面应完整,不得有裂痕、锈蚀、变形等各种异常现象。 2.2丫射线仪源鞭与控制缆的连接头应安全可靠。安全联锁机构性能应灵敏正常,保证射线源能可靠地被锁闭在安全位置。导源管与机身之间接头、各导源管之间接头、曝光头完好无损。控 制缆与导源管不得有机械变形等损伤。驱动机构操作应灵活无齿轮打滑现象,在源处于安全位置时,曲柄行程记录仪读数应回 “0000”。 2.3丫射线机应备有相应型号的换源器(到源罐)。当源处于机身或倒源罐内安全位置时,容器外的漏射线剂量率应符合国家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所使用的源强度不得超过机身屏蔽所允许 的最大活度值。 3设备购置、使用及操作 3.1需购置新射线探伤机或丫源应办理申报手续。由检测工程公司(机械厂检验室)向单位的安全部门、设备部门申报,并由主管单位向物资装备公司申报,由物资装备公司采购,各单位不得擅自购买,申报时应说明射线机的型号、性能、源种类、强度及主要防护措施。 3.2班组射线机使用实行租用制度。由班长向设备员办理设备租用手续。使用完毕及时交还。出、入库时应进行安全验收检查。Y射线仪必须

夜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加强现场夜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市江山集团四季广场项目所有参建单位。 二、定义 1、项目:郑州市江山集团四季广场项目 2、公司:河南省郑州市江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 4、夜间作业:指自然光照已不能够满足安全作业要求,需要增加照明的非正常时间作业。 三、职责 1、公司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安全部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开展进行监督。 2、监理机构按公司要求对施工现场和承包商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承包商对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应严格执行项目安全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并接受公司和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管理要求 1、在夜间作业前,承包商应提前申办《夜间作业交底书》(详见附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报监理机构审查批准,监理机构对夜间作业许可证进行审批时应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决定该作业的时限。 2、承包商在进行任何夜间作业时,其施工区、通道、储存区和办公室

等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设置应牢固、稳定、不得有干扰人员的眩光,照明的相关安全要求详见《照明安全管理规定》。夜间影响车辆、人员通行的在建工程或机械设备,必须设置警示灯。 3、承包商应对夜间作业进行工作危险性分析、安全交底,在作业前应确认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可靠。监理单位对夜间作业的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检查确认。 4、夜间作业期间,承包商至少应安排施工负责人、专业电工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管理工作;所有夜间作业人员必须清楚现场应急预案,并至少设置一辆应急车辆待命。监理单位应安排监理人员值班。 5、夜间不得进行吊装、脚手架、高处及其它危险较大的作业。 6、夜间作业需要进行场内道路交通控制时,应设置反光警示标识及警示灯。 7、当出现如大雨、强风、雷电、下雪、极度寒冷、能见度极差等恶劣环境条件时应停止夜间作业。发生上述情况后只有在对施工现场重新检查,承包商现场负责人确定无新的隐患后才能重新开工。 8、所有的培训、交底和检查、维护等相关记录、证明等文件均应编号存档;并保留到整个项目结束。 五、附件 附件:郑州市江山集团四季广场项目夜间作业许可证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 管理规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 [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目的 为加强及规范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过程管理,确保大港油田港西新城三期F1地块(二标段)经济适用房(8-14号楼)工程项目部的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及生产作业环境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大港油田港西新城三期F1地块(二标段)经济适用房(8-14号楼)工程项目部的生活区临建及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动火作业。 三、职责 执行部门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动火作业审批的实施由项目部的安全科负责,安全资料员负责对动火作业的归口管理,现场安全员指导监督本安全管理规定的执行,各相关部门必须配合实施。 动火作业安全职责 审批人的安全职责 >审查动火作业工作的必要性。 >审查动火作业条件是否具备,动火现场是否配备有效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喉、接火盆等。 >审查动火作业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如动火作业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体等。 >审查动火作业审批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与动火作业现场是否相符。 动火作业申请人的安全职责 >办理动火工作自开工和终结的跟踪。 >正确安全地组织动火作业。

>落实检修应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作业,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教育。 >始终监督现场动火作业。 >动火工作间断、转移、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监护人的安全职责 >在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检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和正确。 >始终监视现场动火作业的状态,及时制止违章动火行为,发现失火及时扑救。 >动火间断、转移、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动火执行人的安全职责 >动火前必须收到经审核批准且允许动火的动火作业审批表。 >按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全面了解动火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动火。 >及时清除动火区域周围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 四、动火作业程序 动火类别 动火系指因工作需要而进行电焊、气焊或气割等工作。 场内动火区域划分 非生产动火区:食堂、各部门办公室、宿舍等。 禁火区:各个物资仓库、现场存放易燃物料区域等。 防火区:施工现场各作业区。 动火作业原则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33719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xx年国家主席令第60号;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xx年国家主席令第6号; 1.1.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xx年国务院第449号令; 1.1.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

X射线探伤安全环境管理规定

编号:SM-ZD-75967 X射线探伤安全环境管理 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X射线探伤安全环境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对X射线探伤的安全环境管理,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X射线探伤装置使用、防护等安全环境管理。 3 定义 3.1X射线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工区/车间或船舶建造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现场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2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4 放射防护管理要求 4.1使用X射线装置必须先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射线装置工作操作证”方可上岗。 4.2必须加强对现场探伤作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操作人员应携带个人计量仪或射线报警器。 4.3加强个体防护和对放射源的屏蔽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应采购国家定点的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4.4X射线探伤工作前,应指定操作负责人,工作中必须集中思想,严守职责,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准直器的探伤仪探伤时不得去掉准直器,严禁手持球管探伤。 4.5工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性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设备的接地和接零必须可靠,发生器压力表应符合标准值,低于0.34MPa时禁止使用。 4.6X射线探伤机不应使用与焊接机及其他动力设备相同电源的电路。特别是在使用焊机时,不应使用X射线装置。 4.7X射线装置接地时应单独直接与地面连接,不应连接在建筑物钢筋钢结构物或焊接机的共同接地端上。 4.8X射线探伤机应以间歇方式工作,工作时间与休息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