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导学案

毛岸学校:石雷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三)学习目标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自学互动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测评训练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

毛岸学校:石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做好铺垫。更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让他们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为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2、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的积的末位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1)知道乘的顺序。(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

二、说教法:

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结合“四环节教学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法:在练习的时候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三、说学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学法,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分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过程,以加深记忆。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定标(3分钟)

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情景,并且在此基础上自己创设学生喜爱的智慧岛情景。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我用多媒体引出家长带孩子买书的情景,小红的妈妈买了12本书,每本24元。

1、让学生自己搜索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红妈妈买书用了多少元?

2、尝试解答,复习旧知

因为学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列式解答,但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能列式却不能解答。于是在此时学生会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从而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就顺理成章的引出了新知。

(二)自学互动(15分钟)

1、自主尝试,算法多样

为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我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为缓解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的算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然后由小组推荐在班上讲一讲。

4、呈现算法,突破难点

学生的计算方式多样,为建立与笔算乘法的联系我首选了这样的算法,它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24×10=240

24×2=48 240+48=288

接着板书笔算乘法:

24

×12

________

48__24×2

24__24×10

________

288

学生可以即快又准确的算出第一步,知道48是由24×2得来的

为解决乘的顺序在此我提出问题1、“接下来该怎么办?”2、“24×1真的是得24吗”帮助学生理解这步计算。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理解了新知,同时在这个充满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5、应用迁移(5分钟)

通过说一说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

三、测评训练(10分钟)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难以始终集中注意力,我在练习中特别加进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当医生,针对本课难点出题。

呈现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地方的计算题,让学生找错并改正。

2、帮助小蜜蜂找花,我将“做一做”的题目写在蜜蜂脚上(由多媒体呈现),谁做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贴纸)作为奖励。

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2分钟)

回顾本节知识“笔算乘法有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

毛岸学校:石雷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学生很快说出求23个十是多少?有的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南京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附答案

南京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你出生于()年()月()日,那一年是()年,全年有()天。 2、劳动课上做纸花,红红做了2朵纸花,4朵蓝花,红花占纸花总数的(),蓝花占纸花总数的()。 3、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4、46÷9=5……1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5、填一填。 6、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小明跑60米大约用了14( ) ②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 ③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④飞机从广州飞到上海大约用2 ( )。 7、量出钉子的长度。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9、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方,你的后面是( )方。 10、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 (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A、4 B、8 C、16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A、30 B、34 C、35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1050,求积的列式是()。 A.6×1050 B.1050÷6 C.1050+6 4、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宽5分米,它的面积是()。 A、100分米 B、60平方米 C、1平方米 5、709×4的积的十位上的数是()。 A、3 B、0 C、1 6、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3)班42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 A、7人 B、8人 C、9人 D、10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公开课教案

2、笔算乘法 第3课时笔算乘法 课题: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

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转化 新问题 24×12=288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你所读的课外书是从哪里来的? :从图书室借来的。。 生 1 师:借阅。 :我是买的。。 生 2 师:购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购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课外读物每本24元. 师:第一个问题:(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师: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2=48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应付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24×10=240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 师:小红这次买了一套,一共12本,应付多少元钱? 师:你们会列式吗? 生:24×12(板书:算式)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呢?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师:我们原来学过吗? 生;没有!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边说边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1:把24看作20,12看成10,20×10+200 师:你的估算是合理的。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生2:12看成10,等于240。 师:你的估算也可以。 师:同学们的估算方法很多,估算能力很强!估算对以后的计算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要养成自觉估算的好习惯。 师:那么,小红付钱时,只用估算行吗? 生:不行。

南京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附解析

南京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解析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填“<”、“>”或“=” 4300米○4千米 800千克○8吨 4吨20千克○4200千克 9千米—2000米○7千米 2、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3、在括号里填上“〉”“<”或”=”。 56+35()76 8003()800+3 285+5()3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是()周年。 5、估算32×49时,可以把32看作(),49看作(),积大约是()。 6、□÷8=138……○,余数最大填(),这时被除数是()。 7、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一个数除以4,商是9,余数可能是()。

8、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9、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10、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 )、( )、( ),其中( )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 ),( )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A、4 B、6 C、10 2、一家超市的开放时间是早上9:00——晚上11:00,那么它一天的开放时间是()时。 A、20 B、2 C、14 D、12 3、38÷8=()。 A.4......6 B.5......2 C.6 (4) 4、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A、不相等 B、相等 C、不一定相等 5、一袋水果糖,总数不到4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还余3块,这袋水果糖最多有()块。 A. 40 B. 39 C. 38 6、有22个萝卜,每筐能装6个萝卜,最多能装满()筐。 A. 3 B. 4 C. 5 7、26千克等于多少公斤()。 A、62公斤 B、52公斤 C、26公斤 8、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A、一定能 B、一定不能 C、不一定能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导学案 毛岸学校:石雷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三)学习目标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自学互动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测评训练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过关练习(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41×2= 23×3= 143×3= 14×7=41 23 143 14 × 2 × 3 × 3 × 7 26×3= 414×2= 28×7= 125×3=26 414 28 125 × 3 × 2 × 7 × 3 474×6= 307×3= 167×6= 728×7=474 307 167 728 × 6 × 3 × 6 × 7 195×3= 129×7= 608×3= 510×7=195 129 608 510 × 3 × 7 × 3 × 7 102×4= 207×8= 55×4= 376×9=102 207 55 376 × 4 × 8 × 4 × 9 530×4= 900×6= 540×7= 306×9=530 900 540 306 × 4 × 6 × 7 × 9

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过关练习(2)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56×4= 637×6= 345×2= 75×8=56 637 345 75 × 4 × 6 × 2 × 8 47×5= 380×5= 58×7= 557×2=47 380 58 557 × 5 × 5 × 7 × 2 197×3= 702×4= 258×6= 270×3=197 702 258 270 × 3 × 4 × 6 × 3 394×8= 450×6= 805×4= 502×7=394 450 805 502 × 8 × 6 × 4 × 7 217×9= 302×5= 49×9= 423×3=217 302 49 423 × 9 × 5 × 9 × 3 298×8= 319×6= 759×7= 437×4=298 319 759 437 × 8 × 6 × 7 × 4

南京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南京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下面分别是三(1)班和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的统计情况。 三(1)班图书角统计情况 三(2)班图书角统计情况 (1)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2)三(1)班图书角________书最多,三(2)班图书角________书最少。 (3)两个班一共有________本科技书。 2.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某一天三个不同的连锁店在下午5:00~5:30两种鸡翅的销售量情况如下: 香辣鸡翅的销售情况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181619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202016 (1)

________ (2)________的香辣鸡翅卖得最多。 (3)长乐中路的________比________卖得多。 (4)两种鸡翅中,________鸡翅的销售量最多。 3.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________。 4.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5.统计表用________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________呈现数据。 6.天秀小学二年级课外活动统计表,美术组一共________人。 7.请你根据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的视力测试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4.9~4.74.6~4.34.2以下 三年级一班291152 四年级一班271263 五年级一班18 2055 五年级一班5.0以上有________人;三年级一班________的人数最多。

8.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优的人数比良的人数多________人。 9.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填表: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10.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平均每月做好事________件。 11.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________件。 12.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________月份做的好事最多,________月份做的好事最少。 二、解答题 13.下面是两个小区5月份产生的四类垃圾的重量统计表。 (1)根据以下信息,完成复式统计表。 ①绿水小区的“可回收垃圾”比青山小区少2吨。 ②青山小区的“厨余垃圾”是绿水小区的2倍。 (2)两个小区共产生的________垃圾数量最多,有________吨;________垃圾数量最少,有________吨。 (3)根据这两个小区产生的四类垃圾的重量,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14.下面是王东对某一个路口不同时间的车辆通过情况做的两次统计。 7:00的车辆通过情况记录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二)

3、5、6笔算乘法(二) 课型新授使用教师 主备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笔算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录像或画面)或投影仪;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口算游戏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完成又对又快。 1、口算 20×16=15×30=84×40=27×50= 33×20=30×52=18×10=91×20= 2、笔算 36×5=22×24= 3、呈现下围棋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谁会下围棋呀?若学生没有围棋方面知识老师介绍有关围棋赛事例。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板书19×19) 同学们这道题如果用口算好算吗?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好方法来计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就写在黑板上。 (1)19≈20(2)20×19=380(3)19 20×20=400380-19=361 ×1 9 171 1 9 361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要求,口算方法适合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而有些题运用笔算比较简单。 老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需要计算准确得数。所以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第三种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3)学习笔算。 让学生看板书,把笔算过程结合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先让优等生说一说。 (19×19先用9×19,九九八十一,写1进8,一九得九,9+8=17,第一层是171,再用十位1乘19,一九得九,9对着十位写,一一得一,第二层就是190,0省略不写;171+190=361)教师重点标出。学生边说师边板书各部分算法。并强调笔算时注意问题。 19 ×1 9 71……9×19积 1 9 ……10×19积 361……19×19积 观察今天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与昨天学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后汇报。 让学生根据刚才计算过程再重新算一遍。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4道题。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几个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24×3627×1415×6236×25 63×5242×2848×3145×3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 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贴出写有算式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江苏省南京市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共23分) (共11题;共23分) 1. (2分)93×50的积是__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__位。 2. (2分) (2018三下·云南期末) 42÷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________;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 3. (3分)口算: 640÷8=________384+116=________ 60×12=________320÷80+40=________ 4. (1分)算一算. ________ 5. (2分) (2018三下·贵州期中) 骑自行车时,人的运动是________,车轮的运动是________。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 6. (2分)计算. 通过计算,你发现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1)162÷7=________……________ (2)447÷7=________……________

7. (2分)一个数除以8商是6,余数最大是________. 8. (2分)计算. 261×8=________56÷4=________ 9. (4分) (2019三下·邓州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14×27________27×13927+9________927÷9 108÷9________36÷37平方米________70平方厘米 12平方分米________12平方厘米 2.9________3.1 10. (2分) (2018四上·黔西南期中) 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乘________. 11. (1分)最大能填 ________×9<40 二、用心思考,正确选择(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12. (2分)380×2()280×3. A . < B . > C . = 13. (2分) (2019三下·永吉期末)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640是4的16倍 B . □23÷4的商一定是3位数 C . 0÷6和0÷36结果相等 14. (2分) (2020四上·兴化期末) 560÷16与下列()的得数相同。 A . 560÷2×8 B . 560÷8×2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下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一)》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乘法算理,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 口算。 24 X10 24 >2 40 X30 32 >20 2 .笔算 23 X 43 X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情境图:妈妈带小红到书店买书 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 导言:知识百科全书一套共12本,每本的价钱是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哪个同学来估算一下大概用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24 X2,能够把24看成20 ,,把12看成10,再用20 X0~200. 生:24 X2,能够把12看成10,再用24 X0~ 240. 生:24 X2,能够把24看成20,再用20 X2~ 240. 3 .师:要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就是计算12个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 4 X2 =? (1 )让学生独立试算 (2)小组交流试算的方法。各组展示自己本组的算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实行板书。 ⑴ 24+24+24+ ……+24=288 (2)12+12+12+ ??…+12=288 ⑶24X 2X 6=288 ⑷24X 3X 4=288 (5) 12X 6X 4=288 (6) 12X 8X 3=288 ⑺20 X 12+4X 12=288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每个算法: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第5单元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行乘法估算。 2.能力目标: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并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或失败情感,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奥运福娃。)同学们,看谁来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有信心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吗?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福娃的礼物,谁表现好,谁就有机会获得。想得到吗?首先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 师:像这样一个福娃玩具24元,买5个需要多少钱?谁会列式? 生:24×5。 师:快速算算需要多少钱。

生:120元。 师:24×5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24×5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回答的真棒!那么买10个这样的福娃玩具需要多少钱? 生:240元。 师:你算的真快,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 师:(出示卡片。)24×10又是两位数乘什么数呢?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回答非常正确,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们是最优秀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为算法多样化创设条件。】 二、自主探究,研究算法 师:我们知道四川发生强烈大地震,这件事牵挂着每个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都纷纷献出了一份爱心。小红和妈妈来到书店,要买书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师:同学们请看这套书。一套12本,一本书24元。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要付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每本书24元,12本一共需要多少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52-53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2.知道因数概念及检查乘法的计算是不是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验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抽象概括出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设计 一、铺垫孕伏 1.口算:314×2314×5314×30314×200314×400 2.算出下面的乘法题,并在右面的方框填上数 (一人板演,其它同学填在52页书上)

3.说说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4.导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分别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内容,板书课题:笔算乘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学生试做例3 (2)小组讨论 (3)订正引导学生明确: 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数去乘被乘数的计算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相同. ②用乘数百位上的2乘被乘数,表示200个314是628个百,所以第三部分积628的末位数8应与百位对齐. ③最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 (4)扩展:若乘数百位上的2改为3去乘,表示什么?积的末位数应该写在哪里?为什么?若改为4、5、6……呢? 2.概括法则 (1)比较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使学生明确: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龙门中心小学白清霞2013年4月9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80×30=900×10= 60×70= 21×20= 88×10=13×30=32×20= 2、笔算: 24×3=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46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第2题。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不进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聪明可爱的兔八哥住在森林深处的城堡里,他很喜欢破解难题。这天,兔八哥正要出门去拔萝卜,可是他家的门前突然出现了三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是搬也搬不动,推也推不走啊。于是,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原来啊,这些石头上都是有问题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石头才会消失。只是,看了这些问题以后,聪明的兔八哥也被难倒了。同学

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吧。 1、出示课件(石头上的问题迅速的口算出来) 15×10= 24×10=25×20= 2、同学们都很棒,全部答对了,给自己鼓励一下。 同学们很厉害啊,那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接下来的考验么? 现在请两位同学来帮老师出一个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出题的同学,给大家讲自己出的算式题)既然大家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题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它的升级版,那就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学校目标来预习学习。 二、进入学习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又怎样计算14×12的积呢? 2、课件出示学习指导 3、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指导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相互议一议,整理算法。 方法一:

南京市2019-2020年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简单的活动设计》单元测试卷D卷

南京市2019-2020年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简单的活动设计》单元测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红星小学在读书活动中调查“你最喜欢看哪类书”,四年级60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下表: 文学类科技类故事类漫画类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下面统计图与上面表格的信息最相符的是()。 A.B. C.D. 2 . 老师要给演讲比赛中得奖的同学发奖励,买了两个笔记本,一本字典,五支铅笔,其中得奖的有10名同学,老师应该再买()个奖品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得到奖励 A.1B.2 C.3 A.4B.6C.12 二、填空题 4 . 学校举行运动会,下面是裁判长对800米比赛中每个代表队4个人的比赛名次统计,该如何确定各个队的团体名次呢?

第一名是六年级________班,第二名是六年级________班,第三名是六年级________班,第四名是六年级________班 5 . 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 (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图形画“正”字记录个数 长方形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 圆___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 ①________的个数最多,有________个。 ②________的个数最少,有________个。

③最多的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________个? 6 . 敏敏对班级中喜欢踢毽子和喜欢跳短绳的同学作了调查(如下表).既喜欢踢毽子又喜欢跳短绳的有人;敏敏一共调查了人. 喜欢踢毽子:张杰吴丽琴刘飞王辉刘芳卢强武娟 喜欢跳短绳:袁伟李凡吴丽琴赵霞张杰方华刘飞 7 . 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在①号图形中,∠1=∠2,则∠1=∠2=______度. (2)在②号图形中,∠3=45°,则∠1=_____°、∠2=_____°. 三、判断题 8 . 8千克棉花比8千克铁轻.(________) 9 . 没有经过整理的数据叫做原始数据.____ 10 . 统计班里春季出生的人数结果是“正、正、正”,春季出生的有3人。(______) 四、解答题 二年级同学的生日在4个季节的人数统计如下. 春夏秋冬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名同学. (2)()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少.

南京市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模拟)

南京市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2年是________年(填“平”或“闰”),全年有________天,是________个星期零________天。 2. (2分)读出下面的小数。 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________ 3. (2.0分)(2016·玉溪模拟)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1)跳绳长约2________ (2)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________ (3)每人一次能喝约500________的水 (4)汽车载重量是5________. 4. (2.0分) (2019三下·大田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厨房的面积约9________ 课桌的长是12________ 橡皮擦的面积约3________ 48时=________日 9.5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50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5. (2分)计算 312÷6=________217×3=________ 6. (2分) (2019三上·隆昌月考) 一场电影在8:20放映,10:45分结束,这场电影共放映了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 7. (2分) (2019五上·大田期末) 小明家的餐桌面是正方形的,边长是0.8米,则餐桌面的周长是________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8. (2分)估算572÷8时,把572看作________,商大约是________. 9. (2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2分)在数轴上指出这些小数。 0.02 0.12 0.18 0.29 0.03

三年级下册数学 笔算乘法 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测试卷及答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算式结果最接近600的是() A. 21×29 B. 23×33 C. 42×51 D. 29×29 2.食堂为全校同学准备午餐,有29个班,每班大约有41人,你会准备()份。 A. 1200 B. 1300 C. 1400 3.一本《哈利·波特》的售价是29元,买21本大约要花()元。

4.□3×11的积最大是()。 A. 1563 B. 143 C. 1023 二、判断题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6.51×13=13×50+13 7.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三、填空题 8.估算 68×81≈________ 809×49≈________ 9.一个数除以24得12,这个数是________。

11.一箱苹果重大约是19千克,一辆限载5吨的货车,装了248箱,货车大约装了________千克,货车超载了吗?________。 12.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64=________ 85×16=________ 85×8=________. 四、解答题 13.三年级两个班要去郊外植树,其中(三)一班已经植了198棵,三(2)班植了12行,每行24棵,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14.比42的15倍少76的数是多少? 五、综合题 15.下面是三种花的价格表。

[解析][解答]此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根据估算可知选项A和B比较接近题意,再根据竖式计算可得21×29=609,23×33=759,因此选A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因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再用竖式计算,比较与600的差距,即可解答. 2.[答案] A [解析][解答]29→30,41→40,30×40=1200,29×41=1189。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及应用理解,而且关键学生思维要灵活。 3.[答案] B [解析][解答]29×21≈30×20=600(元) 故答案为:B。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一、填空。 1.我的家乡济南在地图的东边,地图通常按照上()、下()、左()、右()绘制的。 2.闰年的1月、2月、3月一共有()天。2002年是()年。 3.一节课35分钟,第三节课10时10分上课,到()时()分下课。 4.21×39的积接近()百。 5.4公顷=()平方米 3年=()月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日=()时5平方千米=()公顷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家的住房占地面积是90()。 (2)弟弟身高是110()。 (3)邮票封面面积是6()。 7.7□5 ÷7要使商中间有0□中数字可以填()。 8.一个数除以6,商21余5,这个数是()。 9.在○内填上“﹤”、“﹥”或“=”。 6.75○6.57 5.6○4.89 4米〇40厘米 70000平方米〇7公顷 3时〇300分 1.07元〇1元7分 10.我每天在校的时间是: 8:00——11:30 13:30是下午的()时 13:30——16:10 ()分,16:00是下午 的()时()分。 11.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3.5 3.05 3.35 3.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 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才 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两位数乘两位数,商一定是四位数。() 2.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不一定有0。() 3.42×58的积大约是2400。() 4.百货大楼高约4千米。() 5.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Α、一定是四位数Β、一定的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 左边钟面是某下午的时刻,用24 时 计时法表示是()。 A、5:45 B、15:45 C、17:45 3.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2100年 B、1996年 C、1986年 4.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 长方形的周长是() А、16厘米В、24厘米С、12厘米 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题要验算) 32.3+25.9= 20-5.8= *59×64= 735÷7 = 34×58= *864÷4= 750÷5=35×30= 五、操作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测评试卷 (时间:9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下笔算乘法(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授课教师:红古区海石学校魏瑜 授课地点:海石湾第四小学 授课班级:三年级2班 授课日期:2013年5月2日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板书19×19)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好的方法来计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1)19×19≈400 20 20 (2)19×9=171 19×10=190 171+190=361 (3)19×20=380 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解答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 本环节要体现算理多样性及鼓励学生多思考,勤

同?小组讨论后汇报。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再重新算一遍。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你填一填。 2.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学生选做前2道其中的一道,选做后2道其中的一道。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它们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4.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将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 5.公司餐厅每天大约要用一次性饭盒75个,算一算七月份大约要用多少个?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五、板书设计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第1题,重点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任选一个南瓜。 第4题回归到围棋知识上。第5题渗透环保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