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8植物保护概论

908植物保护概论

908植物保护概论
908植物保护概论

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植物保护概论)学科、专业:植物保护(095104)

第一章绪论

(一)植物保护及其学科结构

1.植物保护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以栽培植物为中心的植物保护

3.植物保护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植物损伤与经济损害的关系

1.栽培植物与自然植物的损害观

2.植物保护中的植物补偿与御害观

(三)植物保护对策

1.经济观点

2.生态观点

3. 环保观点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植物病害定义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病症

(三)植物病害的分类

第二节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

(二)真菌的繁殖

(三)真菌的分类

第三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与生物学特征

1.形态与结构

2.生物学特征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型

(三)植原体、螺原体

1.植原体特征

2.螺原体特征

第四节植物病毒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和生物学

1.病毒的形态

2.病毒的化学组成

3.病毒的生物学

4.侵染与传染

(二)植物病毒的理化属性及所致病害症状

1.病毒的理化属性

2.植物病毒的症状

(一)植物线虫的形态结构

(二)植物线虫的生活史与生态学

(三)植物线虫的侵染危害

(四)我国主要的线虫病害举例

第六节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形态特征与危害

1.半寄生

2.全寄生

第三章昆虫与螨第一节昆虫

(一)昆虫昆虫的构造和功能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2.昆虫的头部特征

3.昆虫的胸部特征

4.昆虫的腹部特征

5.昆虫的体壁结构

6.昆虫的内部构造与功能

7.昆虫的激素

(二)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1.昆虫的繁殖方式

2.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3.昆虫的休眠

4.昆虫的行为

(三)昆虫的常见种类

(四)昆虫纲的分目及农业上主要目下的主要类群1.直翅目特征

2.等翅目特征

3.半翅目特征

4.同翅目特征

5.缨翅目特征

6.鞘翅目特征

7.脉翅目特征

8.鳞翅目特征

9.双翅目特征

10.膜翅目特征

第二节螨类

(一)形态

(二)螨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三)螨的觉种类

第四章杂草

(一)按植物系统分类法分

(二)按植物学习性分

1.一年生杂草

2.二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

4.寄主性杂草

(三)按杂草对水分的的适应性分

1.旱生杂草

2.水田杂草

3.两栖杂草

(四)根据发生地域分

(五)按为害和危险程度分

1.恶性杂草

2.重要杂草

3.区域性杂草

4.检疫性杂草

第二节杂草的生物学与生态生理学特性

1.具多种授粉受精途径

2.连续结实、多实和落粒性

3.种子发育快、成熟早

4.种子寿命长

5.萌芽出苗所需环境条件广

6.出苗连续不一

7.多具碳四光合途径基因型,生长发育迅速

8.传播途径广

9.植株表现型的可塑性大

10.抗逆性

第五章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第一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一)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性

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一)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第六章有害生物的为害方式

第一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

(一)侵染程序

1.接触期

(1)接触期

(2)影响接触期因子

2.侵入期

(1)侵入期

(2)侵入途径

(3)影响侵入期因子

3.潜育期

(1)潜育期

(2)潜伏侵染

(3)影响潜育期因子

4.发病期

(1)发病期

(2)影响发病期因子

(二)病害侵染循环

1.侵染循环,初侵染,再侵等

2.病原物传播

3.病原物越冬越夏场所

第二节害虫(螨)的为害方式及诊断

(一)直接取食为害

1.咀食为害

2.潜叶为害

3.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

4.钻蛀性为害

5.刺吸为害

6.成瘿成害

(二)非取食性为害

1.产卵为害

2.土壤穿行为害

3.分泌蜜露千万的为害

(三)传播植物病害

1.直接传播植物病害

2.导致植物病原菌的侵入

第三节杂草的为害方式与诊断

(一)杂草的竞争为害方式与诊断

1.通过竞争为害作物

2.通过竞争矿质营养危害作物

3.通过竞争水分危害作物

4.通过竞争光能危害作物

(二)杂草的化感作用为害方式与诊断

第七章农作物对有害生物的防御反应第一节作物对病原物的防御反应

(一)植物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与病原物的关系

1.固有抗性:包括组织防御和细胞的防御

2.诱导抗性:包括组织防御和细胞的防御

(二)植物在生理生化水平上与病原物的关系

1.固有抗性:

2.诱导抗性:植物防卫素

第二节植物对虫(螨)害的防御反应

(一)植物的表面结构防御

1.植物表面的毛状体

2.植物表层的蜡

(二)植物的化学防御

1.生物碱

2.萜类化合物

3.酚类化合物

(三)植物的诱导化学防御

1.含氮化合物

2.酚类化合物

3.光敏化合物

第三节农作物对杂草的防御作用

(一)农作物对杂草竞争作用的防御

1.农作物对杂草光竞争的防御反应

2.农作物对杂草矿物质营养及水分竞争的防御反应

(二)农作物对杂草的化感防御作用

第八章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第一节植物病害流行与病原物群体数量变化

(一)病害流行的基本概念

(二)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

1.时间动态

2.空间动态

(三)病害流行三要素及流行主导因素分析

1.病害流行三要素:易感病的寄主、病原物、有利的环境2.流行主导因素分析

1.品种-小种遗传学相互关系与病害流行

2.气象条件的年度间波动与病害流行

3.农事活动与病害流行

第二节昆虫(螨)的种群动态

(一)昆虫与螨种群数量动态

1.种群

2.种群数量动态规律及分析

(二)昆虫与螨种群空间动态

(三)昆虫与螨种群动态机制及分析

第三节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

(一)发生期预报

1.发育进度预测法

2.期距预测法

3.有效积温预测法

4.物候预测法

(二)发生量预测

1.有效基数预测法

2.气候图预测法

3.经验指数预测法

4.形态指标预测法

(三)分布测报

(四)损失估计测报

(五)数理统计测报

第九章有害生物防治原理

第一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概述

(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含义

(二)经济损失水平(经济阈值EIL)

第二节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地位

1.植物检疫定义

2.植物检疫的作用

(二)植物检疫工作范围和工作特点

1.植物检疫工作范围

2.植物检疫工作特点

(三)植物检疫的技术措施

1.生产健康种苗是许多国家检疫的根本环节

2.实施产地检疫

3.做好关卡检疫和入境后的检疫

第三节植物抗害品种的利用

(一)抗病品种的基本概念

1.按抗害程度划分为五种抗害性

2.按病菌小种或昆虫专化性划分二种抗性

3.按植物的抗性机制划分三种抗性

(二)植物抗害品种的利用

1.抗病品种的利用

2.抗虫品种的利用

(三)植物品种综合抗性及其利用

(四)植物抗病虫育种

1.抗病育种方法

(1)常规育种

(2)新技术育种

2.抗虫育种

(1)品种资源的收集

(2)抗虫鉴定方法

(3)抗虫机制鉴定方法

(4)抗虫育种方法:品种间杂交、品种内选育、远缘杂交、回交育种、辐射育

种、遗传工程育种、轮回表现型选择、杂交后代选择

第四节栽培技术的利用

1.轮作

2.间作套种

3.耕作技术

4.覆盖技术

5.灌溉与施肥

6.合理密植

第五节生物防治

(一)生物防治的含义和合理性

(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措施

1.抗生素的利用

2.重寄生物的利用

3.抑制性土壤的利用

4.根际微生物和菌根的作用

(三)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

1.以天敌昆虫治虫

2.以微生物治虫

3.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改进

(四)杂草的生物防治

1.以虫治草

2.以菌治草

3.以草食动物治草

4.以植物防治杂草

第六节化学防治

(一)化学防治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二)化学农药种类及其剂型

1.化学农药剂型

2.化学农药种类

(1)杀菌剂种类及其作用方法

(2)杀虫剂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3)除草剂种类及其作用方法

(三)化学防治中的3R问题(抗性、再增猖獗和残留)

(四)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

参考书目:

《植物保护概论》管致和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3)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设计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第六章麦类主要病虫害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2014级植保四班 毛雪纯 201430630415

目录: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1.植物病理学科 2.农药学 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三、专业课程开设 四、专业就业情况 五、专业就业率、升学率概况 摘要: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植物保护是为了培养能够识别并且防治农作物主要常见病害方面的人才,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等方面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保障。下面就专业方向,课程开设,就业情况等方面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学昆虫植物病理农药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植物保护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等为基础,为了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据此提出综合治理技术。植物保护专业就是一个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并且主要是以“治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种农作物为主。通俗地说,植物保护所学的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措施预防植物生病并治愈患病植物,这些措施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主要内容是植物病原的生物学、生理、遗传、系统分类的理论和技术,形态与结构、分类与鉴定,各类病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等。中国农业大学刘院长表示:“植物保护是针对植物主要的病害、虫害研究怎样来防治,从而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植物保护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上的植物保护是在特定的时间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的植物与其相关产品。但是狭义的植物保护是指保护农业上的农作物,也就是人类栽培的作物。现在植物保护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植物保护的内容也就在不断的丰富增加,植保服务领域在不断的拓宽。 植物保护,需要对有害生物实施预报监测治理控制检疫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也有许多相关专业,比如农学、园艺、茶学、植物科学与工程等等。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园艺学概论

绪论 一、填空 1.园艺植物一般是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和观赏植物; 2.园艺植物从生长周期来分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 3.我国园艺生产发展历史很悠久,素有‘园林之母’之称. 4.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是我国葡萄和瓜的栽培最早的地方. 5.园艺学主要分为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和园林工程等学科.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园艺学? 园艺学: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和经营的技术学科。 2.园艺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 一、园艺生产的作用: (1)人类必需营养物质的来源 (2)园艺产品的营养医疗保健功能 (3)花卉及园艺植物的美化环境的功能 (4)园艺活动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园艺生产的意义: (1)、园艺是农业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2)、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3)、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一、填空 1.蔷薇科的果树有苹果、李、梨、桃等 2.枣属于鼠李科.无花果属于桑科.草莓属于蔷薇科. 3.仁果类果树有: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 4.核果类果树有:桃、杏、李、梅、樱桃等 5.坚果类果树有: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 6.浆果类果树有: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 7.果树按照叶的生长期可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 8.果树按照生态学分类可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和寒带果树 9.果树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 10.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芜菁、油菜、花椰菜、青花菜)油菜、瓢儿菜、辣根、罗汉菜等等 11.茄科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 12.葫芦科有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佛手瓜等 13.伞形科有芹菜、胡萝卜、芫荽等 14.百合科有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石刁柏、金针菜、百合等 15.蔬菜按食用部分的分类根、茎、叶、花、果等五类.

908植物保护概论

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植物保护概论)学科、专业:植物保护(095104) 第一章绪论 (一)植物保护及其学科结构 1.植物保护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以栽培植物为中心的植物保护 3.植物保护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植物损伤与经济损害的关系 1.栽培植物与自然植物的损害观 2.植物保护中的植物补偿与御害观 (三)植物保护对策 1.经济观点 2.生态观点 3. 环保观点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植物病害定义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病症 (三)植物病害的分类 第二节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 (二)真菌的繁殖 (三)真菌的分类 第三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与生物学特征 1.形态与结构 2.生物学特征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型 (三)植原体、螺原体 1.植原体特征 2.螺原体特征 第四节植物病毒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和生物学 1.病毒的形态 2.病毒的化学组成 3.病毒的生物学 4.侵染与传染 (二)植物病毒的理化属性及所致病害症状 1.病毒的理化属性 2.植物病毒的症状

(一)植物线虫的形态结构 (二)植物线虫的生活史与生态学 (三)植物线虫的侵染危害 (四)我国主要的线虫病害举例 第六节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形态特征与危害 1.半寄生 2.全寄生 第三章昆虫与螨第一节昆虫 (一)昆虫昆虫的构造和功能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2.昆虫的头部特征 3.昆虫的胸部特征 4.昆虫的腹部特征 5.昆虫的体壁结构 6.昆虫的内部构造与功能 7.昆虫的激素 (二)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1.昆虫的繁殖方式 2.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3.昆虫的休眠 4.昆虫的行为 (三)昆虫的常见种类 (四)昆虫纲的分目及农业上主要目下的主要类群1.直翅目特征 2.等翅目特征 3.半翅目特征 4.同翅目特征 5.缨翅目特征 6.鞘翅目特征 7.脉翅目特征 8.鳞翅目特征 9.双翅目特征 10.膜翅目特征 第二节螨类 (一)形态 (二)螨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三)螨的觉种类 第四章杂草

植物保护技术教材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体段,每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我国的植保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虫头部的附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昆虫的体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咀嚼式口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五部分组成。 8、与咀嚼式口器相比,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_____ _________。 9、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虫态;而不全变态昆虫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虫态。 10、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节构成。 11、根据蛹的形态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类型。 12、昆虫的繁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见的螟蛾科昆虫中,为害玉米的是________。 14、由于昆虫的头部分布着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所以说头部是昆虫的______中心;胸部是昆虫的________中心;腹部是昆虫的________________中心。 15、农业害虫主要口器类型有__________(如粘虫)和__________(如蚜虫)。 16、植物的抗虫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昆虫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_。 18、螨类属于__________门,__________纲。 19、鳞翅目昆虫属于__________变态。蚜虫属于__________变态。 20、昆虫中胸上着生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黑光灯诱杀害虫是依据许多昆虫对__________光反应敏感而设计的。

园艺学概论

绪论 一、填空 1、园艺植物一般就是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与观赏植物; 2、园艺植物从生长周期来分有一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植物、 3、我国园艺生产发展历史很悠久,素有‘园林之母’之称、 4、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就是我国葡萄与瓜的栽培最早的地方、 5、园艺学主要分为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与园林工程等学科、 二、问答题 1、什么就是园艺学? 园艺学:就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与经营的技术学科。 2、园艺生产的作用与意义有那些? 一、园艺生产的作用: (1)人类必需营养物质的来源 (2)园艺产品的营养医疗保健功能 (3)花卉及园艺植物的美化环境的功能 (4)园艺活动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园艺生产的意义: (1)、园艺就是农业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2)、园艺产品就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3)、园艺产品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一、填空 1、蔷薇科的果树有苹果、李、梨、桃等 2、枣属于鼠李科、无花果属于桑科、草莓属于蔷薇科、 3、仁果类果树有: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 4、核果类果树有:桃、杏、李、梅、樱桃等 5、坚果类果树有: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 6、浆果类果树有: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 7、果树按照叶的生长期可分为落叶果树与常绿果树、 8、果树按照生态学分类可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与寒带果树 9、果树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与多年生草本果树 10、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芜菁、油菜、花椰菜、青花菜)油菜、瓢儿菜、辣根、罗汉菜等等 11、茄科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 12、葫芦科有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佛手瓜等 13、伞形科有芹菜、胡萝卜、芫荽等 14、百合科有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石刁柏、金针菜、百合等

903三农问题概论真题

903三农问题概论(2018年) 一简答题(7个中任选6个作答) 简述我国现目前的脱贫攻坚目标;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摘帽。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产业形成,集体经济有一定规模,社区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贫困县全部摘帽。县城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替身,全面解决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县城经济发展壮大,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主要是“两保、三稳、两协调”。 “两保”,即保口粮、保谷物。到2020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6.5亿亩左右,其中稻谷、小麦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 “三稳”,即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到2020年,力争棉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油料面积稳定在2亿亩左右,糖料面积稳定在2400万亩左右。 “两协调”,即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到202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2亿亩左右,饲草面积达到9500万亩。 调整任务:1.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2.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 3.构建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 4.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 简述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学文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

植物保护概论重点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得基本概念 植物病害得因素(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得作用,植物正常得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与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病三角:环境,病原物,植物体 病害四面体:环境,病原物,植物体(人) 病害得影响:生理机能出现变化,以这种为基础,今儿出现细胞或组织结构上得不正常改变,最后在形态上产生各种各样得症状;减少植物,影响产量;降低产品品质;有些病害侵害得农产品食用后还引起人蓄中毒;在运输与储藏时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国民经济;影响进出口。 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症: 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表皮或者外表显示处来得异常状态呈症状; 病状得类型: 变色:褪绿,白化,叶子等叶色发生变化等; 坏死:病斑,溃疡,疮痂,叶烧等;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猝倒,立枯等; 萎蔫:失水导致枝叶萎垂得现象,黄萎,枯萎,青枯; 畸形:皱缩,卷叶,蕨叶,如枣疯病; 病状就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来得异常状态; 病症就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并不表面形成得各种结构; 病症得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得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体间互相传染,也成传染性病害;引起植物病害得生物因素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非寝染性病害:由飞生物因素(既不适宜得环境条件)而引起得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得传染,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第二节:植物病原物 营养体:真菌生长阶段得结构称为营养体。 菌丝: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低等真菌得菌丝没有隔膜,称为无隔菌丝;而高等真菌得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此外,少数真菌得营养体不死丝状体,而就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得原质团或细胞壁卵圆形得单细胞。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坚硬得营养结构,储藏养分,能萌发产生新得营养菌丝或繁殖体),子座(一个垫状结构,主要功能就是形成包子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得作用)与菌索(菌丝体平行组成得绳索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等。 繁殖体:即子实体,真菌得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形成得无形孢子与有性生殖产生得有性孢子。 无性繁殖:就是指营养体不经过与分配与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得繁殖方式,其产生得后代称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有3种类型,即游动孢子,包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真菌生长发育期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包括卵孢子(根肿菌,壶菌得有性孢子);卵孢子(卵菌得有性孢子);子囊孢子(子囊菌得有性孢子);接合孢子(结核菌得有性孢子);担孢子(担子菌得有性孢子)。 生活史:真菌得生活史就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得营养生长与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得过程。 植物病原原核定得一般性状 形态结构:细菌得形态有球状,杆状与螺旋状;细胞壁外有一多糖为主得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细胞有鞭毛,无性孢子;植物病原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阴性(G),少数就是阳性(G+)。 原核生物多以裂解方式进行繁殖,即裂解时菌体一分为二,平均分配。细胞分裂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min就可以分裂一次。 绝大多数病原细菌都就是好样得,少数为兼性厌气。对细菌生长来说,培养基得最适ph为中性偏碱,培养得最

园艺学概论

《园艺学概论》,程智慧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S6/74=2 第01页一、园艺产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第05页二、园艺生产的意义 第06页三、园艺的历史和发展 第10页第一章园艺植物分类 第10页第一节植物学分类 第15页第二节栽培学分类 第15页一、果树栽培学分类 第16页二、蔬菜栽培学分类 第17页三、观赏植物栽培学分类 第17页第三节生态学分类 第17页一、观赏植物生态学分类 第19页二、果树生态学分类 第20页三、蔬菜生态学分类 第22页第二章园艺植物生物学 第22页第一节园艺植物的器官形态与结构 第22页一、园艺植物的根系 第24页二、园艺植物的茎 第27页三、园艺植物的叶 第29页四、园艺植物的花 第30页五、园艺植物的果实 第30页六、园艺植物的种子 第31页第二节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第33页二、园艺植物器官的生长发育第37页三、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 第39页四、园艺植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第40页第三节园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45页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第63页第四章园田规划及园艺设施 第68页第二节园艺设施 第69页一、园艺设施的类型 第84页三、园艺设施的利用 第87页第五章园艺生产基本技术 第87页第一节园艺植物的繁殖 第107页第二节园艺植物的栽植 第110页第三节园艺植物的肥水管理第110页一、园艺植物施肥 第114页二、园艺植物灌水与排水 第117页第四节园艺植物整形与修剪第125页第五节园艺植物病虫草害防治 第125页一、园艺植物的主要病害第126页二、园艺植物的主要虫害 第128页三、园艺植物的草害 第129页四、园艺植物病虫草害的防治 第134页第六章果树园艺 第183页第七章蔬菜园艺 第253页第八章观赏园艺 第301页第九章茶园艺 第302页第二节茶树生物学特性 第302页一、植物学特征 第325页第十章园艺产品及采后处理 第325页第一节园艺产品质量安全 第326页第二节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和 采后病害 第326页一、园艺产品采后生理 第329页二、园艺产品采后病害 第331页第三节园艺产品商品处理 第334页第四节园艺产品贮藏技术 《园艺植物研究法》廖明安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S688/30 第001页一、园艺植物研究法的内涵 第002页二、园艺业的发展趋势 第003页三、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意义 与任务 第004页第一章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 概述 第004页第一节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 的概念与分类 第006页第二节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 究特点 第007页第三节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 究方法 第010页二、试验研究方法 第011页三、实验室实验法 第14页第四节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 程序 第020页三、制订研究方案 第025页第二章园艺植物试验设计技 术 第027页三、园艺植物试验种类 第029页四、园艺植物试验的基本要求 第071页第三章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 调查 第071页第一节蔬菜植物的生物学特 性调查 第071页一、蔬菜植物的物候期调查 第073页二、蔬菜植物的植物学特征调 查 第075页三、蔬菜植物各器官的调查 第087页四、蔬菜产品器官形成的研究 方法 第102页第三节观赏植物生物学特性 调查 第103页一、观赏植物的物候期调查 第106页二、观赏植物各器官的调查 第135页第五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 究 第135页第一节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 收集、保存和利用 第135页一、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 第136页二、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137页三、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 第138页第二节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 描述、评价和分类 第138页一、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 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139页二、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 研究 第139页第三节孢粉学分析研究 第139页一、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花粉的研究方法 第146页第四节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染 色体水平的鉴定 第150页七、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 第150页第五节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技术 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第150页一、同工酶在园艺植物种质资 源研究中的应用 第151页二、分子标记技术在园艺植物 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第153页第六章园艺植物砧木研究 第153页第一节砧木的选择研究 第165页第三节砧木与接穗相互关系 的研究 第169页第四节砧木抗逆性的研究 第169页一、山东苹果砧木资源研究 第178页第七章园艺植物土肥水管理 试验 第178页一、园艺植物对土壤的生物学 表现及适应性 第180页二、土壤改良研究是园艺植物 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181页三、根际微域环境研究 第193页一、研究任务 第196页第八章园艺植物整形修剪试

《植保概论》教学大纲

《植保概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植物保护学是现代农业高产、稳产、高效、优质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与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密切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非植保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病害、虫害、 草害、鼠害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策略,并掌握基本的植保技能,从而培养出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本科生,为培养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植物保护的概念 1.植物保护的对象 2.植物保护的目的 3.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 4.植物保护的方式 习题要点:植物保护的概念,有害生物及其灾害,防与治。 第二节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 1.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 2.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 习题要点: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 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 3.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习题要点:农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植物保护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植物保护方针。 本章重点是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难点是树立植物保护观念,采取正确地植物保护措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植物保护中涉及的不同的有害生物的类群,理解广义的植物保护与狭义的植物保护之间的区别,并结合后续章节的内容,掌握植物保护的综合治理策略和植物保护的目的。 第二章植物病害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概念 1.植物病害的定义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植物病害的类型 习题要点:病害三角,人为干扰,伤害与病害,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状和症状,病害的两重性,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第二节植物病原物 1.真菌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9次课第3章第一节学时:1 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按节): 第3章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第一节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 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样。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一般来说,五点式、单对角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Z”字形取样则适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 参看书中“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 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 1.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 有虫(有病)单位数 被害率= ————————————×100% 调查单位总数 2.虫口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 调查总虫数 虫口密度= ————————— 调查面积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查得总活虫数 百株虫数= ——————————×100 调查总株数 3.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样本数×最高级代表数值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4.损失率= ————————————————————————×100%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叫预测。将预测的结果通过电话、广播、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及

(精选)植物保护学试题

模拟试题1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侵染过程 4.积年流行病害 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 3.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 4.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 四、论述题(共18分) 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 病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植物学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 第一节播种育苗 一、果树实生育苗 1.采种 要从最优良、纯正、强壮的采种树上采、要注意成熟度和采后正确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苗木是健壮的。 2.后熟和休眠 一些果树的种子在外观上已经成熟,但仍不能正常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这类种子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胚进一步成熟,种子才能萌发,这种变化称为种子的后熟作用。 3.层积处理 层积处理的步骤:秋天把果实采下来以后、把种子清洗好、经过一定的晒凉,然后及时的和湿沙土掺起来,埋入土堆中,温度应保持2度以上,或者一层沙、一层土。种子多,要保持通风,如绑上草把。这实际上是模仿自然界安全越冬、萌发的条件。 4.浸种催芽 一般用温水侵芽,2份热水,1份凉水,或者用特别热的水,然后很快捞出来,放入冷水,冷热处理,这对于厚皮的种子有很好的催芽作用。 5.整地、播种  如果有温室、设施,可以在冬季经过50天的低温,可以在温室播种,50天内要使种子度过后熟、休眠。如果在陆地播种的话,得等到地温稳定达到10度以后。 二、一、二年生植物播种育苗 1.育苗前的准备 在设施条件播种育苗要准备好苗床。 播种的时期,在设施条件下育苗要根据需要的时间来播种。 播种的方法和播种量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来确定的。比如一些大粒的种子,像球根花卉,可以用点播的方式,而非常小的种子,如萝卜、白菜的种子,可以用撒播的方法。密度可根据育苗以后分苗的情况来确定。 2.苗期的管理 包括施肥、浇水、打药,如果在设施条件下,需调节温度、湿度、光照。

分苗是一技术关键,有的分一次就可以了,有时需多次分苗,每次分苗要注意几个环节,在分苗前,要适当控制水分,移栽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充分的光照,适当的提高温度。 二、一、二年生植物播种育苗 1.育苗前的准备 在设施条件播种育苗要准备好苗床。 播种的时期,在设施条件下育苗要根据需要的时间来播种。 播种的方法和播种量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来确定的。比如一些大粒的种子,像球根花卉,可以用点播的方式,而非常小的种子,如萝卜、白菜的种子,可以用撒播的方法。密度可根据育苗以后分苗的情况来确定。 2.苗期的管理 包括施肥、浇水、打药,如果在设施条件下,需调节温度、湿度、光照。 分苗是一技术关键,有的分一次就可以了,有时需多次分苗,每次分苗要注意几个环节,在分苗前,要适当控制水分,移栽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充分的光照,适当的提高温度。 3.定植技术 定植是指将培育好的秧苗栽植到大田或其它地点的作业。 定植期:大田首先考虑温度,特别是土温,一般的植物最适温度15度以上,原产亚热带、热带的植物要求20度以上。最低15度以上。定植期一般决定于气温条件。 定植前的准备: 主要是从土壤方面准备,主要是土壤的改良、土壤的施肥、土壤的消毒、土壤的湿度。 定植方法 一般来讲按照株行距来定植。 第二节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从植物母体上切取茎、根和叶的一部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使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育苗方法。 在果树、花卉用的很普遍,如葡萄、月季、柳树。 影响扦插的因素: ▲ 内因:主要与种类、品种、枝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有

植物保护概论

植物保护概论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 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植物虫害 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4开掘足,便于挖土。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5昆虫体壁的通透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由于体壁的特殊构造和理化特性,使它对虫体具有良好地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覆盖物和上表皮的蜡层,护蜡层,对杀虫剂的入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同一昆虫的不同发育期,其体壁的厚薄,软硬和覆盖物的多少是不同的,凡是体壁,蜡质多和体毛较密的种类,药剂不容易通过,一般来说同一昆虫幼龄期比老年期的体壁薄,尤其是刚蜕皮时,由于外表皮尚未形成,药剂比较容易渗入体内。此外,昆虫体躯各部分的体壁厚度也是不同的,一半节间膜,侧膜和足的附节部分,体壁较薄,感觉器官则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感觉器官下面

2015级植物保护学概论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一)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农业昆虫识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熟悉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正确识别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在田间能正确诊断植物主要几大类病原的病害;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掌握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基本具有对当地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调查了解当地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初步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方面:培养学生植物保护意识;从事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学门类中四个与种植业有关的一级学科之一,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它与农学门类中的作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一级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主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它与其他学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中植物病理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两个二级学科分别在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虫等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病、虫致害机理和寄主植物抗性机理,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讲授1) 主要讲述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和趋势。 1.基本要求

植物保护试题(一)

《园艺植物保护概论》自测卷(一) 一. 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变态: 2.羽化: 3.植物病害: 4.转主寄生: 5.单循环病害 6.寄生性种子植物: 7.虫口密度: 8.病情指数: 9.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0.化学控制: 二.填空题(40 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昆虫身体分为___、____、____三个体段。昆虫的触角自基至端部分别是由_____、_____和_____构成,_____的变化使昆虫的触角产生多种类型。 2.昆虫的体壁从内到外由_____、_____、_____三层组成,表皮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性;常见蛹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三种。 3.园艺植物病害的病状有、、、、。 4.园艺植物生病后,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最后表现出的病态特征叫________,它按性质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农药的三证_____、_____、_____。 6.种群消长类型、、、。 7.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包括、、、、、等。 8.石硫合剂主要有、和三种物质熬制而成。 三.选择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1.蝶蛾类幼虫的口器为 ( )。 A 咀嚼式 B 刺吸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 2.泡桐丛枝病的病原是( )。 A 真菌 B 类菌质体 C 病毒 D 线虫 3.以下现象属于病征的是() A 溢脓 B 枯萎 C 坏死 D 变色 4.下列孢子属于无性孢子的是() A 接合孢子 B 子囊孢子 C 孢囊孢子 D 担孢子 5.刺吸口器害虫一般不能采用下面哪类药剂进行防治() A 胃毒剂 B 触杀剂 C 内吸剂 D 微生物农药 6.金龟子的后翅为 ( )。 A 复翅 B 鞘翅 C 半鞘翅 D 膜翅 7.椿象的口器类型为 ( )。 A 刺吸式 B 锉吸式 C 咀嚼式 8.能使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温度范围,称______。 A光周期B低温C湿度 D 有效温度范围9.不属于园艺植物病害的是()。 A、大白菜腐烂病 B、葡萄霜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苹果花叶病 10.下列昆虫中不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红蜡蚧; B、蛴螬; C、东方蝼蛄; D、小地老虎。 11.波尔多液的有效成分是()。 A 硫酸铜 B 氧化钙 C 碱式硫酸铜 D 硫酸钙 12.昆虫的翅一般分为( ) A. 两边三角四区 B. 三边三角四区

植物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 第一节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 一、种子和种苗 1.种子的构造及类型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是由受精胚珠发育而成。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构成。 ▲胚 胚是由受精的合子发育而来,是植物的原始体,胚又可分为子叶、胚芽和胚根。 ▲胚乳 胚乳是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的。 它可为胚的发育提供养份,但有些植物是没有胚乳的,是因为这些种子的胚乳在形成过程就被胚吸收了。所以,这些种子一般都有肥大的子叶,为胚的发育和以后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豆类的种子就是如此。 ▲种皮 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成的,主要起保护作用。 不同植物的种皮有厚有薄,种皮薄的种子吸水快、发芽快,种皮厚的种子吸水慢、发芽也慢。 2.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水分、温度和氧气。 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吸水,营养物质开始分解和转化,胚生长突破种皮,开始出苗。 不同种子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耐寒植物是15~20℃、喜温植物是25~30℃。 3.幼苗的形成 ▲幼苗类型 幼苗的出土方式有两种 ●子叶出土的幼苗 如菜豆、大豆、西红柿、青椒等 ●子叶不出土的幼苗 如豌豆、蚕豆等 ▲幼苗的生长 幼苗的生长,在子叶展平前靠胚乳或子叶的贮藏养分,为异养阶段;子叶展平后即可制造养分,开始进入自养阶段。但这时真叶还未长出,主要靠子叶的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所以子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苗的生长。 二、根的生长 1.根的功能 ▲固定植株、吸收功能、合成与转化功能、运输功能。 ▲贮藏功能,变态根、多年生植物的普通根能贮藏有机营养。 ▲繁殖功能,有些靠变态根来完成和普通根的扦插繁殖。 ▲改善环境的功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根的形态和根系的构成 ▲主根 主根是种子萌发后胚根向下生长形成的根。 ▲侧根 侧根是主根的分枝

《339农业综合知识一》考试科目考查范围.doc

全国统考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201英语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202俄语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203日语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204英语二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01数学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02数学二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03数学三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13历史学基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14数学(农)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315化学(农)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初试科目: 211翻译硕士英语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31社会工作原理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33教育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6体育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54汉语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357英语翻译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431金融学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432统计学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435保险专业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7社会工作实务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