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技术协议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技术协议

锦界北区晶登110KV升压

站工程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技术规范书

陕西西北火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九月

一、一般要求

1、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通信电源)宜由一家供应商提供,统一进行设计、生产、调试、服务。

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宜整体使用各种功能模块进行配置,特别是所有进线、出线开关应使用智能开关模块:将开关、传感器、智能电路集成在一个可插拔式机箱模块内。直流绝缘监测功能分散到直流馈线模块内处理。要求模块外部没有二次接线,模块之间没有常规联络电缆,模块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变电站上行下达信息传输的核心思想。

3、设置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对全站站用电源进行统一管理。

4、取消UPS,使用逆变电源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事故照明电源取自相关逆变电源输出。

5、取消通信蓄电池组配置及通信用充电设备,使用DC/DC模块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

6、站用交流系统采用ATS开关并配置智能设备实现多运行方式自动投切。

7、单体蓄电池监测不宜有跨柜接线,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变电站上行下达信息传输的核心思想。

8、操作用直流系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9、所有站用电源智能模块均采用直流作为装置电源。

二、遵从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1993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 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 2900.17-1994 电工术语电气继电器

GB/T 2900.32-1992 电工术语电力半导体器件

GB/T 2900.33-1993 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GB/T 19826-2005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6113.1-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7251.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7261-19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7266-1987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电气控制台基本尺寸

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T 17625.1-1998 低压电器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 17625.2-1999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8-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DL/T 857-2004 发电厂、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

DL/T 5155-2002 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三、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整个站用电源系统由各种模块组成,包括:一体化监控模块、交流进线模块、交流馈线模块、直流监控模块、充电模块、带绝缘监测的直流馈线模块、电池监测模块、逆变电源模块、DC/DC通信电源模块。

1、一体化监控模块

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存储整个站用电源数据,通过一个通信接口与当地监控系统连接,能完成站用电源四遥功能。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故障不能影响其他电源智能模块运行。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可使用工控机或单片机系统完成。能实现以下功能:

(1)实时显示采样数据及状态量,根据设定逻辑告警;

(2)历史事件查询;

(3)历史曲线查询;

(4)数据库管理。

2、交流进线模块

负责站用电源从站用变至交流母线的智能管理,全站配置2台交流进线模块。每台模块内含2台PC级ATS(400A)开关,4台400A塑壳断路器与ATS开关串联,作为交流进线回路保护开关。模块内智能监控部分管理ATS的自动切换。应具备以下功能:

1)闭锁功能

采用自动转换开关ATS,带机械电气双闭锁功能,同时一体化电源智能控制模块还带有电气闭锁,确保任何情况下,两路电源不至于碰撞。

2)正常运行方式

方式1:两回电源进线分别带Ⅰ、Ⅱ段母线,两段母线分列运行。

方式2:一回电源进线为主供电源带Ⅰ、Ⅱ段母线,另一回电源热备用,两段母线分列运行。

3)互投功能

主供电源(I)失电,备用电源(II)应自动投入,保证不间断供电。

另外,用户应可自主改变主供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具备远方遥控投切功能。

4)自恢复功能

主供电源(I)消失后又恢复,系统应自动恢复主供电源(I)供电。

5)检修状态功能

可通过ATS选择开关,将开关置于“手动”位,方便检修人员对控制部分进行维修。

6)通讯功能

系统应带有RS485通讯接口,并提供MODBUS通讯规约。以方便与变电站内自动化系统通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在后台更改运行模式、查看电气参数、查看事件记录等。

7) 遥控功能

对ATS自动转换开关具有遥控功能,可在远方变更当前运行模式。

8)监控功能

——状态监视

监测ATS开关位置状态,自投装置动作、装置故障告警、母线电压异常告警、站用电源消失告警等。

——电气量远方监测与显示

采用一体化电源智能控制器。可监测母线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

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电度等电气参量。控制器带有RS485通讯口,可方便接

入监控系统。具备通讯接口,可方便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事件记录

告警事件记录、装置动作事件记录信号。

9)支持运行模式

(1)固定电源I供电;

(2)固定电源II供电;

(3)自动电源I,电源I为主供电源;

(4)自动电源II,电源II为主供电源;

(5)自动转换,无主备关系供电;

(6)检修模式。

10)外部闭锁功能

可通过监测开关是否故障跳闸判断是否母线故障。当母线上有故障发生时,可以通过进线断路器辅助触点闭锁ATS切换进线电源,避免事故扩大。

11)保护功能

——零序过流保护

——过负荷保护。

保护功能应能通过软压板实现投退。

3、交流馈线模块

监测单相电流、开关状态、开关事故跳闸信号,并可实现远方遥控交流馈线断路器。一次、二次可独立检修,开关之间具备防燃、防爆隔离。

每路交流空开均需加装SD及OF报警接点。

4、直流监控模块

能根据蓄电池充电曲线控制充电模块输出,进行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的转换;能根据设定产生过压、过流、低压等告警信号。具备与一体化监控器连接的通信接口。

5、充电模块

全站配置1套(5台20A)充电模块。主要功能是将交流电源变换为高品质的直流电源。同时具备以下功能:

(1)保护功能

1)输入过/欠压保护

模块具有输入过/欠压保护功能。当输入电压小于欠压设定值或大于过压设定值后,模块保护,无直流输出,保护指示灯(黄色)亮。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后,模块自动恢复工作。

2)输出过压保护/欠压告警

模块具有输出过压保护欠压告警功能。当输出电压大于过压设定值后,模块保护,无直流输出,告警指示灯(红色)亮。当输出电压小于欠压设定值后,模块告警,有直流输出,保护指示灯(黄色)亮。电压恢复后,模块输出欠压告警消失。

3)短路回缩

模块具有短路回缩功能。当模块输出短路时,输出电流不大于40%额定电流。

短路因素排除后,模块自动恢复正常输出。

4)缺相保护

模块具有缺相保护功能。当输入缺相时,模块限功率,可半载输出。

5)过温保护

模块的进风口被堵住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模块内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模块会过温保护,模块面板的保护指示灯(黄色)亮,模块无电压输出。当异常条件清除、模块内部的温度恢复正常后,模块将自动恢复为正常工作。

6)原边过流保护

异常状态下模块整流侧出现过流,模块保护。

(2)其它功能

1)风扇温度控制

模块采用温度和电流联合控制风扇转动的方式。风扇转速分为停转、半转和全转三档,通过对输出电流和模块温度综合考虑进行风扇调速控制。

2)故障显示

3)通信功能:具备和直流监控模块的通信接口。

6、母线绝缘监测模块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实时监测正负母线的对地电压,在对地电压未超过整定越限前,模块并不会投入接地电阻去测量母线绝缘电阻值,避免正常时,不停“投入/切除”平衡电桥接地电阻,造成直流母线始终处于不断波动中。

当对地电压越限时自动测量母线绝缘电阻值。具备与一体化监控器连接的通信接口。

7、带绝缘监测的直流馈线模块

监测单相电流、开关状态、开关事故跳闸信号,并可实现远方遥控。能根据馈线漏电流监测绝缘状况,每段直流母线只允许1台馈线模块做母线绝缘监测,应能明显区分做母线绝缘监测的模块。一次、二次可独立检修,开关之间具备防燃、防爆隔离。具备与一体化监控器连接的通信接口。

8、逆变电源模块

配置2台10KVA逆变电源模块,采用主从运行模式。逆变电源模块为交直流在线备用方式。正常运行,由交流输入供应负载电源,一旦交流输入消失,无延时切换到直流输入供电,保证监控计算机等负载不受影响。逆变电源应不能产生对直流系统的干扰信号,影响其他负载可靠运行。具备与一体化监控器连接的通信接口。

9、DC/DC通信电源模块

配置3台输出电流20A的DC/DC通信电源模块,输出额定电压48V(+极接地)

DC/DC通信电源模块提供通信用48V电源,应不能产生对直流系统的干扰信号,影响其他负载可靠运行。具备与一体化监控器连接的通信接口。

10、蓄电池监测模块

应能监视单体电池电压、内阻,在异常时报警。具备与一体化监控器连接的通信接口。(1)系统组成:监控主机、电池电压采集模块、放电模块、通讯接口板。

(2)在线自动监测单体电池电压、电池组组端电压、充放电电流和温度,可记录电池充放电过程每一瞬间的变化。

(3)动态放电瞬间测量每一单体电池内阻及负载能力,快速判别电池性能。

(4)静态放电(核对性放电)测量电池组容量,放电过程各项参数、曲线全程显示。(5)放电保护:出现单体电池电压低于设定值,放电时间、容量到达设定值,交流失电等情况之一,设备自动停止放电。

(6)多种故障报警功能:电压超限、温度超限、电压均差值超限等,报警阀值自由设定。(7)自动存储报警信息及动态放电、静态放电数据。

三、主要技术参数

1、交流电源电压: 380 V

2、交流电源频率: 50 Hz

3、交流系统接线:单母线分段

4、直流系统电压: 220 V

5、直流系统接线:单母线分段

6、蓄电池组数: 1 组

7、蓄电池型式: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8、蓄电池组容量:300Ah/组

9、蓄电池个数: 104只/组

10、直流母线电压范围 191 V 至 242 V

四、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

1、交流模块技术指标

(1)交流电压、电流采样精度:0.5级;

(2)频率采样精度:±0.01Hz

(3)电度精度:

有功电度: 0.2级,无功电度: 2.0级

(4)开关量输入

高电平(逻辑1): 直流24V,低电平(逻辑0): 直流0V

(5)出口继电器接点

触点容量:交流250V/5A

2、充电模块技术指标

(1)充电模块基本技术参数

充电装置额定电流 50A

充电装置额定电压 380 V

高频开关频率 20~300 kHz

高频模块输出电流不均衡度<±5%

模块冷却方式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

(2)充电模块额定电流为20A,工作模块为5只,采用N+2热备份形式。多块模块并列运行时,应具有良好均流性能,在任何工况下,均流不平衡度应小于5%。

(3)每个模块内部应具有监控功能,能不依赖微机监控器(总监控单元),独立工作。正常工作时,模块应与微机监控器(总监控单元)通信,接受监控装置的指令。

(4)模块应具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和自动限流、报警等功能。

(5)模块采用PWM调制制式,模块工作频率:20~300kHz。

3、母线绝缘监测模块技术指标

(1)正负极绝缘电阻测量:0-1000kΩ

(2)接地告警电阻整定:0-100k,步长1kΩ

直流开关电源的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直流开关电源的新技术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业的快速发展,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开关频率的持续提高使开关电源的性能也得以进一步优化,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电路更加简单,工作更加可靠,是开关电源发展的方向。目前,高频开关电源在我省广播电视各微波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结合实际将传统电源与现代高频开关电源对比来介绍高频开关电源的新技术及其优点。 关键词:高频;谐振;开关;逆变 1 高频开关电源组成原理 高频开关整流器一般是先将交流电直接经二极管整流、滤波成直流电,再经过开关电源变换成高频交流电,通过高频变压器变压隔离后,由快速恢复二极管高频整流、电感电容滤波后输出,见图1。 1.1 主电路 从交流电网输入、直流输出的全过程,包括: (1)输入滤波器:其作用是将电网存在的杂波过滤,同时也阻碍本机产生的杂波反馈到公共电网。 (2)整流与滤波: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并向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 (3)功率因数校正:位于整流滤波和逆变之间,为了消除由整流电路引起的谐波电流污染电网和减小无功损耗来提升功率因数。 (4)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这是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频率越高,体积、重量与输出功率之比越小。 (5)输出整流与滤波: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1.2 控制电路 一方面从输出端取样,经与设定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改变其频率或脉宽,达到输出稳定,另一方面,根据测试电路提供的数据,经保护电路鉴别,提供控制电路对整机进行各种保护措施。 1.3 检测电路 除了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各种参数外,还提供各种显示仪表数据供值班人员观察、记录。 1.4 辅助电源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技术协议

锦界北区晶登110KV升压 站工程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技术规范书 陕西西北火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九月

一、一般要求 1、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通信电源)宜由一家供应商提供,统一进行设计、生产、调试、服务。 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宜整体使用各种功能模块进行配置,特别是所有进线、出线开关应使用智能开关模块:将开关、传感器、智能电路集成在一个可插拔式机箱模块内。直流绝缘监测功能分散到直流馈线模块内处理。要求模块外部没有二次接线,模块之间没有常规联络电缆,模块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变电站上行下达信息传输的核心思想。 3、设置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对全站站用电源进行统一管理。 4、取消UPS,使用逆变电源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事故照明电源取自相关逆变电源输出。 5、取消通信蓄电池组配置及通信用充电设备,使用DC/DC模块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 6、站用交流系统采用ATS开关并配置智能设备实现多运行方式自动投切。 7、单体蓄电池监测不宜有跨柜接线,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变电站上行下达信息传输的核心思想。 8、操作用直流系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9、所有站用电源智能模块均采用直流作为装置电源。 二、遵从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1993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 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 2900.17-1994 电工术语电气继电器 GB/T 2900.32-1992 电工术语电力半导体器件

直流电源技术要求AV

新能源车辆涂装车间项目直流电源技术协议

第一部分总述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连续式 工件全浸后通低电压:0~400V可调。 然后进入高压段0-400V可调。 整流电源应与机运连锁。 2、电源条件 动力电源电压等级:三相五线制AC380V±10% 动力电源频率:50HZ±10% 进出线方式:上进下出。 3、工程内容、方式及交货时间 本技术要求主要针对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制作安装要求、技术规格要求、责任范围等进行明确。整个项目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指导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生产陪伴和服务等全部内容。 工程主要时间节点: 备注:买方有权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确定最终的装备到场时间,并提前30 天通知买方人。 卖方必须根据买方通知的日期调整制作、安装、调试计划,并保证最终安装、调试计划 的实现。 第二部分技术要求 1.供货范围 1.1 电泳整流电源系统,包括:整流控制柜、整流柜。提供必备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程 序、说明书、维护手册等。 1.2 卖方人负责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

2.与其他系统关系. 2.1 整流电源与AC380V 系统关系 2.1.1 买方提供1 路三相四线制AC380 V动力电,从变电间接到现场电源柜上口。现场变压器柜、整流柜等排放在现场同一区域内。整流电源柜间的接线和系统的现场接线、调试等均由卖方负责完成。 2.2 整流电源与前处理及电泳程控行车信息连接: 整流电源与前处理及电泳程控行车系统通过电缆进行信息的交换,主要接口信息有: 2.2.1 整流电源输入信号: 1)输送系统运行信号; 2)输送系统故障信号; 3)工件入槽到位信号(升压信号);双路信号接入。 4)有工件信号 5)人工外部急停; 双路信号接入。 6)电泳间门开信号; 2.2.2 整流电源输出信号: 1)电泳整流电源运行信号; 2)电泳整流电源故障信号; 3)输出保护电压确认信号; 4)输出电压确认信号; 2.3整流电源与电泳循环系统关系: 整流电源与电泳循环系统不存在直接的硬件接口,它对循环系统的状态的检测均通过前处理及电泳自行小车系统获得,整流电源系统须在程序中考虑与电泳循环系统之间的互锁,当电泳循环系统未启动时,整流电源不允许启动;当电泳循环系统运行中出现异常时,整流电源启动保护电压。 2.5 整流电源技术要求 2.5.1 接地:所有设备应有明显的接地装置。

直流电源技术协议

×燃气 发电项目直流系统订货 技 术 协 议

一、总则 依据双方意向,×煤气发电项目直流电源设备、蓄电池(蓄电池技术要求见附件一)及附属设备订货事宜,经买卖双方友好协商,买受方同意出卖方承担该整套设备的制造供货、运输、卸货、指导安装调试及技术服务和培训事项。除合同有关条款外,经双方授权代表进一步协商及明确,对设备技术方面确定如下协议: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发电工程×煤气发电项目直流电源设备及附属设备。对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 )买受方在本技术协议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出卖方将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和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均满足其要求。 ).出卖方将执行本技术协议所列标准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合同签定后按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出卖方将提出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受方,由买受方确认。 气象、地质条件

、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直流系统成套装置采用的所有设备及备品备件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及特性都应遵照最新版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及国家电力行业标准(标准)。主要标准如下:(但不仅限于此)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特性及安全要求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低压直流开关设备 继电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所有标准都应是最新版本,如标准间出现矛盾时,则按最高标准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防护等级: 工程条件 直流系统电压: 直流系统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 蓄电池型式: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容量:待设计院确定 交流电源电压:% 交流电源频率:% 充电及浮充电装置技术协议 2.4.1 基本技术参数 型式:高频开关电源

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交直流电源智能化运行是通过整合交、直流电源实现的,为供电用电的一体化提供了解决方案,能有效地提高运行的稳定安全性,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电源管理能力。而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管理简便等优势,可集中监控和管理多套电源系统,提高了多套站用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的共享性,随着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方案的广泛应用,其所存在的问题急需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包括标准化程度不高、各品牌间的兼容性差等)。为确保变电站的可靠运行,提出全模块化电源系统方案,以期提高维护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为提高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提供参考。 标签: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研究;应用 引言 变电站内部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供电可靠的前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设备被大量的应用于变电站中,为提高电源管理的可靠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变电站电源系统由直流部分、交流部分、UPS、通信系统等构成。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到现场的安装调试由不同的生产厂家对应负责,后期运行维护也由相应的专业人员负责检修。随着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成熟发展,较多智能变电站在投运后逐步提出了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设计。在智能变电站设计运行中,将传统变电站各个子系统实现统一化设计、统一化安装配置、统一化监测控制。采用直流变换器直接接入直流母线代替了通信蓄电池组,应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装置,采用庞大的交换机组。因此,改变传统变电站的不足,使智能变电站的电源更加可靠、合理。此外,技术更加先进,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实现自动化设计具有现代化的意义。 1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现状 常规变电站中分散设计电源系统逐渐被淘汰,新诞生的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变电站的使用与管理。现下,有关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研究包含: (1)如何可靠且稳定的将智能站交流电源启动切换实现的问题; (2)电力专用逆变电源产生能够影响负载设备的一些干扰,如被电气隔离的电源直流、交流输出与输入或动态瞬变、杂讯干扰等。同时,旁路控制逻辑维修中,任意运行状态下的不间断电源得以在维修旁路开关闭合下而连续供电且不会遭受影响的问题; (3)交直流变换电源模块、高频开关电源自主稳流、均流及稳压方面,同时整机效率、电网冲击、浪涌彻底消除及抗干扰能力,开机软启动问题等;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

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 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

变电站直流系统技术规范

苍溪供电有限责任公司35kV岐坪变电站 直流系统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物质采购标准2009年版.第三批(增补设备卷一/编号:1109001-0066-00),制定本技术规范。 一、工程项目名称 苍溪供电公司35kV岐坪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改造工程。 二、供货一览表 三、基本技术条件 1、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 交流电源频率:50Hz。 输出额定电压:DC 110V(110V直流电源系统)/ DC 220V(220V 直流电源系统)。 稳流精度:≤±1%。 稳压精度:≤±0.5%。 纹波系数:≤±0.5%。 效率:≥90%。 噪声:<55dB(距离装置1m处)。 2、主要技术性能 直流电源系统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蓄电池组数:1组。 蓄电池型式: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组容量:100Ah。 蓄电池个数:18只。

蓄电池单体电压:12V。 高频开关电源:1套。 具备防雷及电源保护、高度绝缘防护功能。进线和母线处加装浪涌保护器。 直流电源系统开关应选用优质高分断直流断路器,并考虑上下级配合,提供电流—时间动作特性曲线报告,满足3~4级级差配合,各断路器应配备跳闸报警接点。 蓄电池组等重要位置的熔断器、开关应装有辅助接点,并引自端子排。 直流电源系统应配备:总监控单元、11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110V 直流电源系统)/ 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220V直流电源系统)、48V 通信电源模块、雷击浪涌吸收器、仪表、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绝缘检测装置、蓄电池管理单元等。 馈出开关应有信号灯指示通断状态。 直流主母线及接头,应能满足长期通过电流的要求,母线应选用阻燃绝缘铜母线。 汇流排和主电路导线的相序和颜色应符合IEC标准。 高频模块并联工作时输出电流不均衡度<±5%。 设备应满足IEC 610004关于电磁兼容、抗干扰的要求。 3、110V/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3.1 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 额定输出电压:110V DC(110V直流电源系统)/ 220V DC(220V 直流电源系统)。

直流电源技术标准

直流电源技术标准 为了使广大设计工程师和运行人员更好地掌握直流操作电源,我们特编辑一组文章,在本期及下期刊物中陆续登出使大家更好地学习相关标准,了解这一技术的进程。在编辑工作中。引用了《直流电源》杂志的部分文章,该刊主编顾霓鸿先生对我们的编辑工作给予了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一.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技术标准(简称企标)是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在对近5年直流电源设备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及相关蓄电池、电磁兼容试验、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等文件编制完成的。企标对直流系统设备的技术条件、订货、监造、出厂验收、现场验收、现场安装、试验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规定。 电力行业标准DL/T459-一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是在电力工业部组织的镉镍直流屏联合设计、微机控制直流电源柜设计之后,由于电力电子产品的更新,直流电源装置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变电站无人值守的需要,1999年由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负责起草编制,于2001年1月实施。直流电源系统主要南充电装置(变流器或整流器)、蓄电池、直流馈电三大部分组成。所以该标准是以蓄电池、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电磁兼容试验、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电力工业发展需要而制定。电力行业标准规定了直流电源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及贮运条件。 国家标准C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通用技术条什及安全要求》是由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编制。该标准是以蓄电池、继电器、电磁兼容试验、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继电器行业标准为依据而制定。此标准是属于制造类标准,本应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津)或全国电力电子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西安)提出并归口,由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或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起草。而现即由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榆验中心负责起草编制。由于标准制定没有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加,所以造成该标准技术要求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专业技术要求。 为宣贯同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管理规范,因上述因素,对现实施电力行业标准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及2006年7月将实施国家标准G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技术标准》(简称企标)的技术要求做相应比较,大致分以下几部分说明。 二.技术要求比较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1.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是一种软磁电磁元件,功能是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在电源技术中和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recTIfying circuit)是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它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解、电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整流电路通常由主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组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滤波器接在主电路与负载之间,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变压器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的电隔离。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较低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电,这就是交流电的整流过程,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经过整流电路之后的电压已经不是交流电压,而是一种含有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混合电压。习惯上称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 3.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以及由电容,电感组成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 4.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是指在输入电压、负载、环境温度、电路参数等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电路。这种电路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广为各种电子设备所采用。 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直流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性指标,反映直流稳压电源的固有特性,如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解决方案

1 引言 站用电源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随着变电站综自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以及大量无人值班站投运,相应提高站用电源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站用电源始终需要立足于系统技术来研究和发展,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思路。现有站用电源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结构紧凑、经济可靠的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传统站用电源现状分析 传统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系统、直流系统、UPS 、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站用电源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各子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管理,系统缺乏综合的分析平台,制约了管理的提升。 (2)、经济性较差。站用电源资源不能综合考虑,使一次投资显著增加。 (3)、安装、服务协调较难。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的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远不如站用交直流电源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模式顺畅。 (4)、运行维护不方便。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3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解决方案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使用系统技术,针对变电站站用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电源整体,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解决方案的站用电源系统。 目前有关生产研发厂家已提出三代产品,分别是: (1)、智能型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主要实现:

电源标准简介

电源标准简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经制定了一些有关电源的标准,如直流稳定电源标准:IEC478.1-1974《直流输出稳定电源术语》;IEC478.2-1986《直流输出稳定电源额定值和性能》;IEC478.3-1989《直流输出稳定电源传导电磁干扰的基准电平和测量》;IEC478.4-1976《直流输出稳定电源除射频干扰外的试验方法》;IEC478.5-1993《直流输出稳定电源电抗性近场磁场分量的测量》。这一套标准颁布实施的时间较早,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尚未颁布。而有关直流稳定电源的电子行业标准SJ2811.1-87《通用直流稳定电源术语及定义、性能与额定值》、SJ2811.2-87《通用直流稳定电源测试方法》已发布实施13年了。长期以来,这两份标准对我国直流稳定电源的科研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0年颁布了IEC686-80《交流输出稳定电源》,参照该标准制定的我国国家标准GB/T《交流输出稳定电源通用规范》已经报批完成,该标准中的术语、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参照了IEC686,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环境试验要求及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使其成为一个能指导交流电源研制全过程的一个完整的技术规范。 1994年,原电子工业部颁布了电子行业标准SJ/T10541-94《抗干扰型交流稳压电源通用技术条件》和SJ/T10542-94《抗干扰型交流稳压电源测试方法》,该标准由中国电源学会交流稳定电源专业委员会及国内相关的电源生产厂、所及检测机构等负责编制,对普通型和抗干扰型交流稳压电源的技术要求、环境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该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在交流稳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直流远供电源招标技术规范书

2012-2013年度直流远程供电电源招标 技术规范书 一、概述 1.2 投标方必须对所有供货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即保证所有供货符合技术要求、服务质量要求、交货验收要求、价格规定要求。 *1.3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并给出具体的技术数据和指标。诸如“已知”、“理解”、“同意”、“明白”等答复视为无效回答。 1.4 投标方以中文书面形式提供设备的全套技术文件及文件清单。提供的技术文件数量为1套纸质文件和1套移动U盘电子文件。技术文件内容要与提供的设备一致,所有的文件均应有简洁明了的名称和编号,各种文字说明应通俗易懂,所有图纸和图形符号等均应规范化。 1.5 投标方负责提供产品及所有附件的供应、运输,在开通、调试及验收直至交付使用的过程中提供免费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以及设备的保修。 1.6规范书中带*号的条款为必须满足的条款,不规范的应答书将作为废标处理。 1.7 本技术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二.技术标准要求 1.0 设备的技术规范须满足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对于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技术规范,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已有具体技术指标要求的,应满足上述建议和标准。 2.0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完全满足以下标准要求: YD/T1817-2008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系统 YD/T 944-2007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YD/T 637-2006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YD/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805-2008 特低电压(ELV)限值 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IEC60950-21 2002 《信息技术类设备安全要求第21 部分:远供电源》 3.0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3.1 外形重量 设备外形尺寸及设备重量(需提供样品)。 3.2 设备技术规范要求 3.2.1 定义:

高频直流电源

合同附件 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 阿城城北集中供热工程 电气配套设备 直流高频电源 技术规范书 招标方: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 投标方: 2011年 4 月 6日

第一章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文件适用于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热源、热网改造城北热水炉2 ×116Mw的配套设备,它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投标方保证提供符合本文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 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满足其要求。 1.3 投标方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合同签订后1个月,按本规范附件2要求,投标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 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人,招标人确认。 1.5 对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和已淘汰的产品和设备,一律不在本工程中使用。在电控元件中不采用原厂家已经确定不再生产的和即将换代的电子元件产品。 1.6 本文件为签订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技术标准 投标方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作出规定的条款,此项要求未列出有关设备的全部细节,投标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达到优等品的标准。 GB/T3859.1-1993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 GB7260 不间断电源设备 GB/T7261-1987 继电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17478-1998 低压直流设备的特性及安全要求 JB/T8456-1996 低压直流开关设备 电力系统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电控设备用低压直流电源 NDGJ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5120-200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流电源及电力用逆变电源。直流电源、电力用交流,UPS,和电力用逆变电源,INV,、通信用直流

开关电源技术规范书-答

**************************************** ICT骨干网工程 电源设备技术规范书 (开关电源系统) **************************************** 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工程需求表 目录 一. 概述 二. 供货及服务内容 三. 技术服务要求 四. 报价要求 五. 交货地点 六. 交货时间 七. 采购清单

第一部分工程需求表 一. 概述 1.本文件为ICT骨干网工程开关电源系统招标文件的工程需求表部分。答:满足。 2.投标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书的所有要求。如有异于技术规范书要求的地方应说明。答:满足。 二. 供货及服务内容 1.货物采购清单见表1。答:满足。 2.技术要求见第二部分“技术规范书”。答:满足。 3.投标方为本工程至少提供以下技术服务: ----技术文件 ----工厂检验 ----施工、质保维护督导(具体时间根据招标方要求) ----人员培训(设备安装及控制,维护;对施工人员及最终用户) ----现场故障排除 答:满足。 三. 技术服务要求 1. 技术文件要求详见第二部分“技术规范书”。 2. 技术培训要求详见第二部分“技术规范书”。 答:满足。 四. 报价要求 1.投标方应列出所提供的设备及其主要部件、安装材料(含机架加固件)清单、备品备件(整流模块、监控模块及其他必须的备品备件)清单、技术服务项目清单。投标方应自行提供一定数量的易损易耗部件的备品备件用于现场故障的维修。 答:满足。

2.备品备件数量:供应商应提供所有备件2年维护需求的备件,提供所建议的备件清单。 答:满足。投标货物备件为: DZY-48/50H整流模块10个; SP-48/6000整流模块10个; 48V600A系统用DKD 31控制器2个; 48V1000A系统用DKD控制器1个; 48V1600A系统用DKD控制器2个; 48V2000A系统用DKD控制器1个; 400A电池熔丝10个; 1000A电池熔丝5个; 40KA防雷器5个。 3.报价方式及要求详见商务规范书。 答:满足。 五. 交货地点 详见商务规范书。 答:满足。 六. 交货时间 详见商务规范书。 答:满足。 七. 采购清单 表1 开关电源系统采购清单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近年来,高中压开关电器、综自系统在电力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变电站综合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针对站用电源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创新却相对滞后,传统站用电源设计方案已难以适应新型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本文针对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1、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站用电源的分散设计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1)站用电源难以实现系统管理 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进行管理,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无法进行站用电源协调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可靠性受到影响 由于站用电源信息不能网络共享,针对故障或告警信息不具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平台,不同专业的巡检人员分别管理各个电源子系统,难以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对于涉及需站用电源各子系统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难以统一处理。如:防雷配置,避雷器参数选择,安装位置只有将整个站用电源交直流系统统一考虑才能解决;由于充电模块均流对于直流母线上纹波较敏感,需要对母线所接负荷,如逆变电源等反灌电流进行统一治理等。 3)经济性较差

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造成配置重复,一次性投资显著增加。如:直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通讯电源分别配置独立的蓄电池,浪费用严重;交流系统配置电源自动切换设备,充电模块前又重复配置,既浪费又使设备之间难于协调运行。 4)长期维护不方便,增加成本 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站用电源一旦出现故障需向多个厂家进行沟通协调,造成沟通困难与效率低下。 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交直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 通过分析与研究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实现:第一、建立站用电源统一网络智能平台;第二、消除站用电源隐患;第三、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第四、进行深层次开发,提高站用电源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交直流一体电源系统的定义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监控、生产、调试、服务,通过网络通信、设计优化、系统联动方法,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设计,实现站用电源交钥匙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智能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智能交流电源子系统、智能直流电源子系统、智能逆变电源子系统、智能通信电源子系统、一体化监控子系统。 2)主要技术特征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并不是对交流、直流电源系统的简单混装,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网络智能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器对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 电源、通信电源进行统一监控,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络智 能化。支持61850通讯规约。

焦作三阳直流系统技术规范书(20201119122600)

卷册检索号 焦作武陟110千伏三阳变电工程 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书 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_ 焦作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设计证书:163004-sy 2009年11月20日

目录 1 总则 2 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2.2 环境条件 2.3 工程条件 2.4 成套设备基本性能 2.5 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主要技术性能和要求 2.6 直流柜技术要求 3 设备规范 4 供货范围 5 技术服务 5.1 项目管理 5.2 技术文件 5.3 现场服务 6 买方工作 7 工作安排 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8.1 备品备件 8.2 专用工具 9 质量保证和试验 9.1 质量保证 9.2 型式试验 10 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图:直流系统原理图

1总贝U 1.1 本设备技术条件适用于焦作武陟110kV三阳变电站工程中直流电源系统采用高频开关电源的直流成套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条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条件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条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条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6 本设备技术条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T3859.1 —1993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 GB/T7261— 1987继电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17478- 1998低压直流设备的特性及安全要求 低压直流开关设备 JB/T8456 —1996 电力系统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电控设备用低压直流电源 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5044—2004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直流电源基础知识

在关键应用中,必须要确保没有电流流入或流出被测器件,为此您需要断开与被测器件的实际连接。 在执行数字化测量时,您可以设置以下三个参数的其中两个: 电源的列表模式可以非常有效地运行两种测试: 在机架上安装电源的技巧 当您把直流电源放入机架中时,要注意这些情况: 7 更简单 内置继电器开/合能够与其他电源相关事件更好地同步当遇到过压和过流等故障条件时,继电器将会断开 连接线缆的次数更少不必使用外部继电器控制电路 占用的空间更小 8 9 10 4 利用这 10 个基础知识,让您的测试设置更简单且更高效,实现事半功倍。 直流电源 您需要了解的 10 个基础知识 对电源进行正确编程,使其以恒压或恒流模式工作 使用远程传感来调节负载电压 1恒压 恒流 当在电压设置中调节输出时,大多数电源采用默认 的恒压工作模式 当在电流限制设置中调节输出时,电源切换至恒流 模式 远程传感可以帮助补偿这些压降。 2 输出引线可能导致明显压降,进而影响负载电压。 引线电阻电压 串联或并联电源输出端,以获得更高的功率 尽量减少从电源到被测器件的噪声 使用内置电源保护特性来保护被测器件 使用输出继电器断开与被测器件的实际连接 使用电源内置的数字化仪捕获动态波形 使用电源列表模式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电压 电源通常具有足够的精度来测量被测器件的电流,从而无需使用额外的数字万用表。 可以串联两路或多路电源输出,以获得更高的电压;或并联多路输出,以获得更大的电流。 3 关键是选择尺寸和性能俱佳的电源。 5 这可通过典型线性电源或高性能开关电源来实现。 屏蔽电源至被测器件连接 平衡输出至接地阻抗 最有效的降噪方法就是确保您的负载和传感连接使用屏蔽双绞线电缆。 将共模扼流器与输出引线串联,并在每个接地引线上使用并联电容器,即可完成这个工作。 大多数直流电源都能保护敏感的被测器件和电路免受潜在的破坏性电压或电流的损害。最常见的保护措施有: 6 电源前面板显示了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恒压和恒流模式 过压保护(OVP )设定了一个数值,用于保护被测器件免受过高电压引起的破坏。当电源输出电压超过过压保护设置值时,保护特性将会跳闸并关闭输出。 过流保护(OCP )关闭输出端,使被测器件免受过大电流的损坏。 过压保护 如果可行,应选择内置输出断路继电器,相比外部继电器来说,它有很多优势: 采样之间的间隔时间 您想要进行的采样总数您想要进行采样的 总时间 采样数量 时间间隔 采样时间 在向被测器件施加离散激励电压时执行测量 在向被测器件施加激励电压波形时执行测量 电压序列测试 电压波形测试 本文中的产品指标和说明可不经通知而更改。 ? Keysight Technologies, 2017Published in USA, August 10, 2017 出版号:5992-2388CHCN 14 AWG ) 5.0 V 从电源开始?选择低噪声电源 过流保护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特点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列产品简介 电力交直流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是将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电力UPS、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DC/DC)及事故照明等装置组合为一体,共享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并统一监控的成套设备,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智能模块化设计,由统一的微机监控系统监控:直流电源、电力UPS电源、交流电源、通信电源及事故照明的各种模拟信号和开关信号,由总监控单元统一状态显示和故障处理,并可根据蓄电池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均充、浮充自动转换,完全实现电池智能管理。 系统采用分散控制系统,模块化结构,组屏简单,配置灵活,统一化管理,冗余备份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一、其具有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的特点如下: 1、实现电力电源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程度更高 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对整个电力电源的UPS、直流系统、交流电源、应急照明系统、通信、有源逆变进行监控,解决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各独立电源通信规约兼容等问题,提高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程度。 A、各子系统智能设备通过通信网络接入一体化监控器,一体化监控器1个通信口、一种规约接入综自/调度系统; B、可以在一个位置实时查看各子系统的电量、开关状态、事件信息等,可修改系统参数、运行方式、遥控开关,实现电力电源“四遥”功能; C、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高电力电源综合自动化应用水平,进行电力电源协调

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电力电源更加安全可靠 一次、二次设备均采用成熟可靠技术,其本身没有任何技术风险,通过一体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电力电源的安全隐患。 A、蓄电池一体化设计,避免了UPS蓄电池与通信电源蓄电池维护不精细、损坏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B、可以对电力电源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潜在问题; C、可以实现对电力电源共性隐患进行统一处理,如:统一防雷配置、统一波形优化处理等。 3、提高电力电源管理水平 一体化电源便于集中管理全站电源系统,提供电力电源的整体管理水平。由一组维护人员同时管理、维护全站电源,便于统一调配人力资源;将交流电源、通信电源、UPS、应急照明等纳入变电的巡检范围,便于对信息的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利于维护、事故分析,降低设备维护运行成本。 二、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组成: 1、交流系统 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厂矿企业中作为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及以下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动力、配电、照明之用。 1)闭锁功能 采用自动转换开关ATS,带机械电气双闭锁功能,同时一体化电源智能控制模块还带有电气闭锁,确保任何情况下,两路电源不至于碰撞。 2)正常运行方式 方式1:#1进线电源为主供电源,#2进线电源为热备用电源。 方式2:#2进线电源为主供电源,#1进线电源为热备用电源。 3)安全自投功能 保证主供电源无电压,且热备用电源电压正常时才能投入热备用电源。 自动投入装置应延时动作(延时时间可整定,整定范围:0~30秒),并且自动作一次。当交流工作母线故障时或手动断开工作电源时自动投入装置均不应动作。主供电源恢复供电后,应发预告信号。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后应发预告信号。 4)自恢复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