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双键

醚键

醛基

羰基

羧基

酯基

【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

【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分之模型,找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应考虑几种异构形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

二、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三、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我们在高一时就初步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所决定的,接下来我们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双键 醚键 醛基 羰基 羧基 酯基 【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汇总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研究有机化合物,首先要研究其电子结构和成键作用,研究有机物中多原子间主要的共价键结合,对其描述可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一.Lewis结构模型 1.几个基本概念 Lewis结构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最简单的成键模型。它基于以下的概念:离子键的成键能力来自相反电荷的静电引力,共价键的结合力,则来自原子间电子对的共享。Lewis结构的起点是原子和共价电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实(atomic core)——核和内层电子。原子实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等于价电子数,此正电荷称为原子实电荷。第三周期以后的元素的d电子包括在其原子实内。 价层占有度:与每个原子紧相邻的总电子数为起其价层占有度(Valence Shell Occupancy),它等于该原子外层未共享电子总数及该原子各键上成键电子总数之和,如H的VSO≤2,第二周期原子VSO≤8,第三周期原子VSO≤10,12. 形式电荷(Formal Charge) FC = 原子实电荷 - 电子主权数(Electron Ownership) EO = 未共享电子数 + 成键电子数/2 如:HO 中,H的FC = 1–1 = 0 ,O的FC = 6–7 = -1 在一个结构式中,形式电荷的代数和必等于该结构的总电荷。2.Lewis结构的书写程序: (1)计算出各原子所能贡献的价电子总数,若处理对象是正负离子,则分别加减相应的数值。 (2)写出各原子实符号,并填入由上步计算所得的电子数。填入时应符合多原子的价层占有度。 (3)在不违反上述步骤的原则下,尽量使结构式中的价键数目最多,未共享电子数最少。 (4)计算出每一原子的形式电荷,并标明其电荷分布情况。其中,分子为电中性者最稳定,相反电荷靠近者较稳定,相同电荷距离越远越稳定。 如:NO2 (1)价电子数= 5 + 6 * 2 = 17 (2) O N O ....=.-...... (3)形式电荷:O(左)= 6 - 6=0, O(右)= 6 - 7= -1, N = 5 – 4 = +1 因此,NO2的Lewis结构为 O N O ....=.-...... +- 3.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 写出正确的Lewis结构式后,可按电子对互斥原理,大致描述分子的几何形状。将每对未共享电子及每个键(不论是单键还是双键)都算作一个组: 电子组数为2,几何形状呈直线形

认识有机化合物

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的简介 1.概念:含有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H2CO 3、碳酸盐、HCN、CO2等由于组成、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2.组成: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素。C、H、O、N、S、P卤素是有机物中的主要组成元素。 3.特点:有机物种类繁多,反应比较复杂而且慢;副反应多,多数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能燃烧。 例: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这两类燃料的主机成分是() 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氢气D.醇类 二.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成键数目→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成键种类→单键、双键或三键 连接方式→碳链或碳环 例: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IV A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 ..是() 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B.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 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 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元素组成分类(1)烃:只含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H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 2.按碳的骨架分类 状化合物,如:;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如:-COOH 不含苯环 状化合物 化合物,如:含苯环 【注意】芳香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关系 (1)芳香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几个的化合物。 (2)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几个的烃。 (3)本的同系物:只有个苯环和烃基组成的芳香烃。 例:化学式为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只含1个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2个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1个键的环状有机物D.含1个键的直链有机物 3.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人教版初一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 “ 第一章 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相反意义的量: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 1:汽车向东行驶 3 千米和向西行驶 2 千米。 例 2:温度是零上 10℃和零下 5℃。 例 3:收入 500 元和支出 237 元。 例 4:水位升高 1.2 米和下降 0.7 米。 2.正负数的涵义: 正数——大于 0 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 0 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 5”; 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 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3.巩固练习: ①―10 表示支出 10 元,那么+50 表示 ;如果零上 5 度记作 5°C ,那么零下 2 度记作 ;如果上升 10m 记作 10m ,那么―3m 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 纳海沟深达 11034 米,可记作海拔 米(即低于海平面 11034 米)。比海平面高 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 3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 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数都带有“+”号 B .不带“+”号的数都是 负数 C .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 D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 ③数学测验班平均分 80 分,小华 85 分,高出平均分 5 分记作+5,小松 78 分,记作 。 ④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 表示 ,0 表示 。 ⑤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 mm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10mm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4.课后思考练习 1.-a 一定是负数吗? 2.在月球表面, 白天”的温度可达 127°C ,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 C ,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 1.2 数轴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课题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时间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 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 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学生状况与对策因材施教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 有机物种类繁多,分门别类的去研究有机物,有利于对有机物性质的 理解。 新课讲解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 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 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 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 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 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 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

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投影]P4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 [讲]官能决定了有机物的类别、结构和性质。一般地,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应具有各个官能团的特性。我们知道,我们把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关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烃链烃 (脂肪 烃) 烷烃(饱和烃) C n H2n+2无特征官能团,碳碳 单键结合 不饱 和烃 烯烃C n H2n 含有一个 炔烃C n H2n-2含有一个—C≡C— 二烯 烃 C n H2n-2 含有两个 饱和环 烃 环烷烃C n H2n单键成环 不饱和 环烃 环烯烃C n H2n-2成环,有一个双键 环炔烃C n H2n-4成环,有一个叁键 环二烯烃C n H2n-4 苯的同系物C n H2n-6 稠环芳香烃 [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

认识有机化合物 知识总结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总结 一、有机物分类: 二、烃基和官能团 烃基和官能团不但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是有机物分类的依据和决定该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关键结构部分。 1、应掌握的烃基除甲基、乙基外还应知道: 2、必须掌握的官能团有:

(1)有机物的官能团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 (2)有机物的官能团相同,若连接方式或连接位置不同,类别相同,性质不同 (3)有机物的性质就是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一般就是官能团的反应,与碳干结构无关。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价键数为四个; (2)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有三种:C —C 、C=C 、C≡C ; (3)碳原子的结合方式有二种:碳链和碳环 2、有机物分子里原子共线、共面: 共线、共面其实是分子的构型问题,掌握并会画出以下分子的构型: (1)4CH :正四面体,键角109о28′,若是3223,,CHCl Cl CH Cl CH 则仅是四面体, H

注意:分子中有饱和碳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四、同分异构体 凡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也不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可以属于同一类物质,也可以属于不同类物质。 1.结构不同指:碳链骨架不同或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或官能团种类、个数不同。 2.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其式量也一定相等,但式量相等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式量为44的化合物有:CO 2、C 3H 8、C 2H 4O 、N 2O ;式量为28的化合物有CO 、N 2、C 2H 4但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之间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最简式)均相同。但化合物之间各元素质量分数 (最简式)均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为同分异构体。如符合最简式为CH 2O 的有:HCHO 、CH 3COOH 、CH 3CHCOOH 、C 6H 12O 6、HOCH 2、CHO 等。 4.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同类物,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有较大的差 异(如酸和酯这样的类型异构)。 5.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物之间,还存在于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如尿素CO(NH)2与氰酸铵NH 4CNO]、无机物和无机物之间。 6.书定同分异构体顺序可按类型异构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的思维顺序。类型异构一般有: 烯烃 炔烃 醇 酚 醛 羧酸 葡萄糖 环烷烃 二烯烃 醚 芳香醇 酮 酯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一定要掌握从已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这一基本技能。通常情况下,写出异构体结构简式时应(1)根据分子式先确定可能的官能团异构有几类;(2)在每一类异构中先确定不同的碳链异构;(3)再在每一条碳链上考虑位置异构有几种,这样考虑思路清晰,思维有序,不会混乱。写出时还要注意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现象,还应注意遵循碳原子价数为4,氧原 、 、、、、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 考点1:有机物的特点 1.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划分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另外,单质也属于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一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比如烃及其各种衍生物就是我们常见的有机物。 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少数含碳化合物性质更像无机物,所以将它们划分为无机物的范畴。中学常见含碳无机物有: 2.有机物的特点 在结构上: 在性质上: 在反应上: 考点2: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结合方式 1.C原子的成键特点 (1)通常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结合——所以有机物多数是共价化合物。 (2)总是形成4个价键——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C原子的价键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这样有机物就有一定的立体空间形状。 2.C原子结合方式 有机物中C原子可以以单键结合,也可以以双键、三键结合,还可以像苯环这样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方式相结合。C原子可以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结合成环状。 考点3:有机物分子结构 1.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及表示方法—— 有机物绝大多数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依靠共价键结合。通常用 式表示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结合情况。对于环状化合物,用键线式表示则比较方便。 由于共价键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这使得有机物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若一个碳原子周围是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其双键和单键的夹角总接近120o,若是一个三键和一个单键,则它们的夹角总接近180o,若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则它们的夹角总接近109.5o。 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可以用粗略表示。下面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机物分子结构。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章内容划分为四节。第一节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官能团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呈现给学生一个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高一掌握的一些零散的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明朗化。在分类表中增加了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其中,酮类化合物是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将其列入表中是为了在后续课程中理解酮糖──果糖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章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第三节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对数目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就顺理成章。所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学习、交流和研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通过本

章的学习,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即普通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学会应用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与芳香烃等,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第四节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以及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本章具体教学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本章以整体认识有机物和研究有机物为线索,将重要概念、具体手段方法与有机化学基本思维方法适时呈现、紧密结合。全章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逐层推进,逻辑思维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二、本章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必修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掌握了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如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但是此时学生对于有机物的认识是零散的,对官能团的性质尚缺乏认识,不能从类别上整体认识有机物,因此对于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也不能深入地进行研究。 本章正是在此基础上,把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命名、研究有机物的步骤和方法等归纳为一个单元来介绍,是对中学有机化学的一个系统概述。它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法。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从中体验研究或生产有机化合物(药物、试剂、染料、食品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C ) A.氰化钾(KCN)B.碳酸氢铵(NH4HCO3)C.乙炔(C2H2)D.碳化硅(SiC)2.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C ) 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分液 3.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CH3)2CHCH2CH2OH有多少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 )A.6 B.5 C.4 D.3 4.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D ) A.B. C. D. 5. 有一环状化合物C8H8,它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它的分子中碳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的有机生成物只有一种。这种环状化合物可能是( C ) 6.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C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与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其中n为正数)不可能为( C ) A.8n B.18n C.14n D.44n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是( B ) A.2,2-二甲基戊烷B.2-乙基戊烷C.2,3-二甲基戊烷D.3-甲基己烷 9.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C ) A. 2-甲基-1-丁炔 B. 2-甲基-3-丁炔 C. 3-甲基-1-丁炔 D. 3-甲基-2-丁炔 10. 2001年9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1—丙醇(ClCH2CH2CH2OH)含量不得超过1ppm。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包括结

高中化学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出题人:高二年级组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下列四个反应方程式中,涉及的有机物类别最多的是( ) A .CH 4 + Cl 2 CH 3Cl + HCl B .CH 2=CH 2 + Br 2 C . + 3H 2 D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 2H 5 + H 2O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 3,3-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2-丁烯 C . 2-乙基丁烷 D . CH 3C H 3 名称为1,4-二甲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 2和H O 2,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 B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 2和H O 2,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C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 2和H O 2,通过测定有机物、CO 2和H O 2的质量,可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氧 D .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3H 6有机物最多存在4个C —C 单键,与C 4H 10的碳碳单键数相同 B .和 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化合物 C .OH 和OH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 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D .分子式为C 2H 6O 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 键和C-O 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 2H 5-OH 5.工业上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加入 333)OC(CH CH 来生 光照 Ni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讨论后解决. 活动5: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 习题1.1第4,5,6,8题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第2课时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理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创新教案】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2. 掌握甲烷的性质; 3. 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特点 【教学重、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甲烷取代反应的有关试剂及仪器 【教学过程】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你能说出哪 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 【设疑】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 【阅读】P60有机物的特点 【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 A. 多数熔、沸点低 B.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 多数易燃烧,受热易分解 D. 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 【过渡】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和讨论几种由代表性的烃的基本性质,先从最简单的烃——甲烷开始。 【板书】第一节甲烷 【复习】说出甲烷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天然气、沼气和石油气(天然气体积

80%—97%)。 【讲解】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讲解结构式的书写方法并展示分子模型) 【板书】 二、化学性质: 【实验】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千焦气气点燃气气890O H CO O 2CH 2224++??→?+ 现象:火焰明亮并呈蓝色 【思考】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 有白雾、石蕊变红。 分析原因: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

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综合测试题

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综合测试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①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 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④与C8H6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A.3,4,5 B.4,l0,4 C.3,l0,4 D.3、14,4 3.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常见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代表的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A.氨基和羧基B.碳碳双键和羧基C.碳碳双键和羟基D.氨基和醛基 4.化学式为C4H8的链状烃有(考虑顺反异构体)() A.3种B.4种C.5种D.6种 5.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A.3 B.4 C.5 D.6 6.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7.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该物质可以和4molNaOH反应 B.分子中含有六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反应、中和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D.在水溶液中该有机物中的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9.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A. B. C. D. 10.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②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③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④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1.某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烷烃的名称是() 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 C.2,2,4,4-四甲基戊烷D.2,3,4-三甲基己烷 12.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B.2-甲基-4-乙基-1-己烯 C.3-甲基-2-戊烯D.3,3-二甲基-2-戊烯 13.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含对映异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4.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是() A.2-甲基丁烷和丁烷B.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 C.间二甲苯和乙苯D.1-己烯和环己烷 15.柠檬烯具有特殊香气。可溶于乙醇或乙醚,不溶于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镇中教案 1.1.1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1.1正数和负数(教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练习前面) ①理解正数的概念,会仿照正数的概念,解释负数的含义; ②理解正数、负数和0表示的实际含义,注意黄色书签的内容; ③回答P3“思考”中的问题。如有疑部问,可以小声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3:1、2、 3、4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改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第1题:(教师要强调解题格式) ①正数找的对吗?为什么对? 师引导生回答:比0大的数是正数(师板书)(如对,教师打√) ②你还举一些正数的例子吗? ③负数找的对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在正数前加“一”的数是负数 ④你能仿照正数的定义来说说负数的吗?师引导生回答:比0小的数是负数。 (师板书) (如对,教师打√) 评2、3、4题 答案正确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线。(师板书)强调“0”的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温度读报00C(表示标准),山脚的高度0米等(表示起点)。 (三)归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数、负数,你能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吗?(指名说)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5 第1题2题 选做题P5第3题、第6题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案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课时 [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 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知识导航1] 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 (1)“同分”—— 相同分子式 (2)“异构”——结构不同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 “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 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 (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 分子式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 《自我检测1》 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一物质; 互为同系物。 ① ② ③ ④ CH 2=CH -CH 3 ⑤ CH 2=CH -CH=CH 2 [知识导航2] (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 (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 义理解。(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板书]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H 3-CH -CH=CH 2 ︱ CH 3 CH 3 ︱ CH 3-C=CH -CH 3 CH 3-CH=C ︱ CH 3 CH 3︱

选修5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选修5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专题6、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研究步骤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和有机物的命名原则; 2、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二【知识归纳】 1、了解几类简单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1)烷烃的命名.①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②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③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 隔开。④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⑤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2)烯烃的命名。与烷类类似,但以①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②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③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④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3)苯环系的命名。①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②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如:苯乙烯);③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4)醇的命名。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5)酯的命名。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2.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步骤 分离、确定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1)分离、提纯 ①蒸馏: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实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全套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各节测试题 第一、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 小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 )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机物的是 A 、CO 2 B 、C 2H 6 C 、HCHO D 、CH 3OH ( )2、自然界中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A 、无机化合物 B 、有机化合物 C 、铁的化合物 D 、碳水化合物 ( )3、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 A 、 —C — B 、—OH C 、 C C D 、—Cl ( )4、观察以下物质的结构 CH CH 3 CH 32H 5 CH 3 ,它的主链上含有______个碳原子, A 、四个 B 、五个 C 、六个 D 、七个 ( )5、乙醇(CH 3CH 2OH )和二甲醚(CH 3—O —CH 3)互为_______的同分异构体, A 、位置异构 B 、官能团异构 C 、手性异构 D 、碳链异构 ( )6、甲烷分子中C —H 键的键角为 A 、120O 20’ B 、112 O 30’ C 、109 O 28’ D 、60 O ( )7、戊烷(C 5H 1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 )8、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A 、烷烃 B 、烯烃 C 、卤代烃 D 、羧酸 ( )9、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 3H 8 B 、C 4H 10 C 、C 4H 8 D 、C 2H 4Cl 2 ( )10、0.1mol 化合物甲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CO 2(标况下测量),推测甲是 A 、CH 4 B 、C 2H 4 C 、C 2H 6 D 、C 6H 6 11、用直线连接有机物和它所对应的类别: CH 3CH 2CH 3 CH 2=CH —CH 3 CH 3COOCH 3 CH 3—C —H || O H 3C —OH CH 3CH 2COOH 12、戊烷(C 5H 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试书写它的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酯 羧酸 醛 醇 烯烃 烷烃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1) 第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基本概念;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自己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与同伴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和不 足,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四、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数轴?画出一个数轴来。 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 答: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又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与负分数。 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确定的点来表示。但反过来以后可以看到,数轴上任一点并不一定表示有理数。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零的点是原点,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3、观察数轴分别说出A,B,C,D,E,F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4、点A与F,点B与E所表示的数分别存在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 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 数。)相反数的性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 a;) 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多少?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 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a(a>0a=0(a=0a=-a (a<0)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 [知识梳理] 1.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化合物CO、CO2、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2)烃:仅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3)烷烃: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单键构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被氢原子饱和,这种烃称为饱和链烃,也称为烷烃。 2.甲烷、乙烯、苯的比较 烃甲烷乙烯苯 结构式 (或结构 简式) 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 成链状,剩余的价键 被氢原子“饱和” 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苯环含有介于碳碳单键 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 的键 空间 构型 正四面体形平面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透 明液体,密度比水小,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稳定性:与强酸、 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 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CH4+ 2O2――→ 点燃 CO2+ 2H2O。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 条件下与Cl2反应生 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 程式:CH4+Cl2――→ 光照 CH3Cl+HCl,同时还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 氯甲烷、三氯甲烷和 四氯化碳 ①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4+3O2――→ 点燃 2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②氧化反应:通入酸性KMnO4 溶液中,现象为溶液紫红色退 去。 ③加成反应:通入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 Br2――→CH2BrCH2Br; 现象:溶液颜色退去。 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2――→ 催化剂 △ CH3CH3。 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Cl―→CH3CH2OH。 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2O――→ 一定条件 CH3CH2Cl ④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 CH2==CH2――→ 引发剂 ①稳定性:不能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也不 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反应。 ②取代反应 a.卤代反应 苯与液溴发生溴代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b.硝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 ③加成反应 苯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④燃烧反应 化学方程式:2C6H6+ 15O2――→ 点燃 12CO2+ 6H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 烟 用途作燃料,制有机溶剂瓜果催熟剂,重要的化工原料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作有机溶剂 (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 通式C n H2n+2(n≥1) 结构链状(可带支链)分子中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 特点一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1 mol C n H2n+2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n+1)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