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研究

吴羡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本文指出对口译员的要求,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口译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口译;信息处理;策略

On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Interpreting is a complex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all about sophisticated switch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t needs ric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many other abil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preting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which will guide interpreting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一种双语交际活动,口译因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口译活动是一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的技能,它不仅对两种(或以上)语言的掌握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其他很多非语言能力也有严格要求。口译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消除彼此语言之间的障碍,由

能够准确自如运用双方语言的人采用口语表达的形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用对方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1]。

从口译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所以仅仅掌握两种语言是无法胜任口译工作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求译员不仅把原语表述的信息准确转述出来,在必要的的时候还需补充说明隐含在原语字里行间文化信息,使信息接受者充分理解原语内含意义,这其间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对于口译的初学者来说在口译实践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巨大的挑战,本文便是结合自己平时的口译训练和相关赛会实践上的收获针对口译初学者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口译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接收——处理——输出的过程,不过接收的信息和输出的信息不是同一种语言,这就给话语交际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下面就按照口译过程的这三个方面分别来对口译问题和对应策略进行阐述。

一、信息接收

口译的信息接收至关重要,只有首先毫无障碍地听懂说话人的意思方能谈得上翻译。这就需要口译员具备优秀的听辨能力。

1 听力能力

在这里笔者探讨的主要是英语的听力问题。比如有的词汇在我们不受任何外在信息干扰时是完全可以辨识的,但在实际听力过程中由于说话人语速过快或发音不标准的确会影响译员对所听语句含义的判断。而这种情况在实际口译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对于解决说话人语速过快的问题,我们可以多听一听比如像CN N新闻这样语速较快的音频,也可以运用像cool edit pro这样的数字音频编辑器加快音频播放语速,提高我们平时的训练难度。对于说话人有口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看CCTV-news频道的新闻或访谈节目,多看看各种记者招待会,了解不同国家人们说英语的方式和特点。当然,如果是接到了口译任务,那就应该

事先对说话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我们可以在网上提前搜索他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口音特点。如果有机会的话作为口译人员,可以在事先与他们多一些交流,尽量熟悉并适应他们的口音和语速以及说话的特点,这样就能够相对减轻听力的理解负担。当然,在交替传译中,如果对方的口音真的十分浓重或语速飞快,以至于影响到译员对于其话语意思的理解,这时译员不得不就某些重要信息与说话人进行核实以保证翻译工作的顺利完成,这样的场景不仅能在非正式的口译场合上见到,而且在政府记者招待会这样重要的交际场合也偶尔能够见到。保证高标准的口译质量不仅是对说话人话语权的尊重,也是对于听者的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不能频繁出现于同一场合,不然口译者的专业度会受到严重质疑,另外也会拉长交际时长,给双方造成时间上的损失。总之,对于口译过程中听力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为时晚矣。

2 背景知识

熟悉口译对象的国家概况及文化背景十分必要。不同口译对象的说话方式和语言特色一定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发言人讲话时可能会使用一些文化用语(如隐语,比喻和讽刺)是只有对发言人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深刻了解的人才可以迅速反应出其隐藏内涵的。下面摘选奥巴马演讲中的一句话“John Kerry believes in America. And he knows that it's not enough for just some of us to prosper——for alongside our famous individualism, there is another ingredient in the American saga, a belief that we're all connected as one people.” 这里的“indi-vidualism”应该翻译成“个性主义”,充分表现美国文化中充分尊重个性差异以及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而绝非所谓的“利己主义”。除此之外,口译初学者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千万不要厚此薄彼自以为是。例如每年两会期间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基本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中国诗词,如果译员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就很难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理解并翻译出准确的译文。因此,

译员平常需要做的一个重要功课就是博览群书,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同时也应不断积累对应语言的表达方式,当然有的拥有其固定说法,有的可以随机应变。这部分的把握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2]。

熟悉口译对象的职业及涉及的专业领域也很有必要。译员如果想要准确流畅地传达发言人的意思,就必须事先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发言人的职业,在有限的准备时间里熟记大量的专业词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了解发言人讲话的大致范围当然是最好。这样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将要进行的口译工作增添信心。

二、信息的处理加工

1记忆问题及训练方法

口译不是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一个理解与重新组织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这对于我们弄清口译记忆规律和实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口译记忆并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记忆源语语音代码或信息符号,而是在完全领会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的主要意义和关键词语的提取和记忆; 第二,口译记忆不是对大脑所储存信息的简单恢复,而是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加工和编码处理后的储存和提取[3]。

很多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在处理一段较长话语的时候逻辑性很差,错译漏译的问题频发,记忆功能发挥不尽人意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首要方面。对于刚听到的一句话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遗忘,而且短时记忆中保存的信息也会在源源不断的新增信息的干扰下被抛到了脑后。而且在听到句子末尾时对于语段开头的信息记忆不全,必须依靠笔记来进行回忆,所以在口译开始时也会停顿较长得时间来进行记忆和语言上的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指出,视觉信息的记忆比言语信息的记忆能量大得多。实验证明,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大约只能记住15%,视觉获得的信息则能记住25%,但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约65%的信息[4]。受此启发,如果译员能把源语话语信息以某种形象进行储存,即对语篇所描述的事物建

立起一个情景模型,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变成自己所感受的东西,就能有效地减少记忆的负荷。形象化记忆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它能使枯燥的记忆变得生动,同时可以延长短时记忆的时间,也可以更完整地转述信息。此解决方法尤其适合地理知识介绍及其他描述类口译材料的记忆。

还有一种记忆方式叫做组块记忆,即人们利用储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熟悉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心理实验表明,通过组块方式,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大大增加记忆的容量,这十分有利于口译中对于大段信息的有效记忆。在口译记忆中,组块的过程是对话语信息进行主动的分析归纳和整理,也就是从各层意思中提取关键词,通过组块概括源语信息,既能加深印象,又能改善记忆效果,对口译的短时记忆非常有帮助。

2 口译笔记

笔记是辅助口译时记忆的有效手段,但需强调“辅助”两个字。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原语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部分,通过关键词提示自己原语表达的意义,对反映其逻辑关系,防止漏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5]。但如果过分多依赖笔记,把大部分时间都用记笔记上,就会本末倒置,对有效记忆形成无形的干扰,造成表达上的困难。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笔记符号和概念,自己也可以发明一些简洁的技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确定某些词的对应记法就不要再轻易更改,以便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固定的笔记方法。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花费在笔记上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翻译上来。

如果是同声传译,就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做笔记,这时需要考验的不再是瞬时记忆能力,而是双语的迅速转换能力了。

三、信息输出

1 中英文转换

口译对于译员的另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听力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译员仅可依靠听音来获取信息,大脑快速接收之后需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紧密的加工和重组,然后几乎同时用译语进行输出。这项任务只有在很强的双语转换能力和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支持下才可能完成。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仅仅一句话甚至一个单词的磕绊而卡住,导致忘记其它的信息,影响整个语段的口译。英译汉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要意义及内涵,切勿让英语惯用的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框住汉语语言的组织,谨防译出英式中文;而汉译英的关键则在于其表达的完整、地道和通畅。要想译出准确、完整、地道的英文句子,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透彻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再进行有效的模仿。一切语言活动都始于模仿和记忆。我们可以选取经典的段落进行模仿和背诵,形成惯性思维,提高表达的自如性和准确性。

2 公众演讲能力

公众演讲能力是译员需具备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能力。公众演讲者和口译员都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即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及感受传达给听众,从而达到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的交流目的。作为传播者,公众演说家给听众传达的信息是源头性的;而在口译过程中,虽然口译员传达的是说话者的意图,但口译员是真正的信息传播者,是信息的直接传递者[7]。公众演讲可以训练译员对于音量的控制,把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发音方式,克服紧张情绪等。这样就可以在信息传达方面给听众留下很好的印象,也方便听众更舒适地听到相关信息。可以说口译员是专业的演讲者,而演讲是口译员工作的一部分。

3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重要影响其实是贯穿整个口译过程的,只是在信息输出的时候体现地更加明显。口译初学者常常会由于信心和经验的不足导致紧张、焦虑或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口译过程。所以事先充分的准备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我们可以提前熟悉场地和相关设备的操作,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同时给自

己以自我暗示,鼓励自己,给自己增添信心。平时在口译训练时不要只针对专业知识,对于心理素质的锻炼也要加强。比如说可以经常模拟正式的口译场合,对自己的口译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这样可以锻炼自己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完成任务。模拟训练结束后通过听录音或看录像发现并总结自己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督促并激励自己取得进步。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在信息的接收、编码、解码和输出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时刻影响着口译的效果,这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一些非语言因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口译练习中多加关注,并找出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文. 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 梅德明. 英语口译实务(3级)[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3] 安德森J. R. 认知心理学[M]. 杨清,张述,译.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4] 刘静. 口译记忆及其提高策略[J ].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6):61.

[5] 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 梅德明. 高级口译教程[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杨柳. 口译实践中的公众演讲策略初探. [J ]. 海外英语,2012(2):

82.

作者简介:吴羡(1989~),安徽省安庆市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文系教育部英语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编号TS12154)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口译问题及策略

口译问题及策略研究 吴羡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本文指出对口译员的要求,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口译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口译;信息处理;策略 On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Interpreting is a complex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all about sophisticated switch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t needs ric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many other abil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preting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which will guide interpreting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一种双语交际活动,口译因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口译活动是一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的技能,它不仅对两种(或以上)语言的掌握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其他很多非语言能力也有严格要求。口译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消除彼此语言之间的障碍,由

口译过程中信息缺失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都有论文是近期写作 1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 2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 3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4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5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6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7中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9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 10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11逆向思维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12需要原创论文写作扣伽其.酒酒期舞齐舅伞芭 13Analysis of Conrad’s Ambivalence In Heart of Darkness 14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5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16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17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18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19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20赛珍珠《大地》的文体学分析 21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 22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23商务英语写作得体原则 24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25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26A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Interpersonal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Culture 27《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28《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形象的成因分析 29《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 30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31《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 32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33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34小学英语单词情趣教学初探 35“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 36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37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38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39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40从电影《撞车》看美国的种族歧视 41分析狄更斯成长小说的主人公

口译中的停顿原因及应对策略

英语专业口译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英语081 学生:秦燕 学号:19号 指导教师:蔡进宝

口译过程中口译停顿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 【研究的实质内容】本次研究译员口译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不同类型的顿停? 哪些主要因素导致停顿?又有哪些方案可以解决这些停顿问题?【开展的原因即目的】本次研究即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从英语和汉语的口译活动中,力图揭示这一特定的双语切换活动中存在的一般停顿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方案,为现有的言语产出提供新具体的应对策略,最终帮助口译人员提高水平。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top of interpreters’voice in interpretation process ?how many? What a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halt? And what strategies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of stop? The study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 e study focused on interpreting from English and Chinese activities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specific switching activities exist in bilingual general paus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nd solutions for existing speech output to provide a new concrete coping strategies, and ultimately help raise the level of interpreters. 关键词:英语口译停顿停顿原因解决方法 1 . 有关外语口译停顿的研究【研究的现状】 关于外语口译停顿的研究不少。Rau pa ch(1980)从时间量化。的角度分析停顿,将句内或者句间0.3秒以及更长的时间间隙界定为停顿;此外,他还从语速(spee ch rate)、发声时间比率(pr odu ction ti me ratio)、平均语流长度(mean l ength of run)、起音速度(arti cul ati on rate)、平均停顿时长(mean l ength of pau si ng)等具体可操作指标考察停顿。这5个指标后来为许多外语流利性研究者所借鉴(Mehnert 1998;Ortega 1999;Free d 2000:243—265;1wa shi ta e t a1.2008)。 除了从时间视角分析停顿之外,还有不少研究是从说话人的认知角度进行的。具体地说,就是从外语学习者外语水平发展的动态角度分析流利,积极地看待停顿现象,把停顿看作是说话人采用言语策略或者有意识地监控和纠正自己的言语行为的结(Wheel don&Level t1995),并且把停顿视为外语知识表征状态不全面以及语言使用能力没有达到自动性程度的体现(K orm os 2006:40—44,156—162)。此外,Peti te(2005)首次利用同声传译语料库中译员修正口译产出的语料探讨了口

口译程序和策略——李长栓

口译程序和策略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李长栓 一、口译工作的程序 1.接受任务 2.索取有关会议资料 背景资料 日程安排 发言稿 主办单位介绍 发言人简历 其他与此次会议有关的资料 3.详细阅读会议资料 查找不懂的单词,制作词汇表 查找重要的概念,熟悉有关行业知识 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焦点,讨论问题的核心,各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 如有习语、比喻、笑话等文化概念,仔细研究如何翻译 4.会议开始前与发言人交流 实际生活中的翻译不是为了考试译员的翻译水平,事后为译员打一个分数。译员的作用在于帮助中外双方达到有效的沟通。有些地方把从事翻译的人称为沟通者。只要能达到沟通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合适的。只要条件许可,最好与发言人沟通。实际上,工作开始前与发言人进行沟通是专业译员正常的工作程序,尤其是译员对发言人口音或发言内容一无所知时。沟通的目的包括: 了解讲话要点,有无幽默、笑话 询问阅读材料时不懂的地方 熟悉口音 商定翻译的速度、节奏 消除紧张心理 5.翻译活动 6.活动后总结 会后可以把会前和会议期间遇到的重要词汇归纳整理,供以后参考 二、如何有效利用因特网作准备 (见网文《因特网在翻译中的妙用》) 三、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根本听不懂怎么办? 如果是普通的对话都听不懂,先别急着去作翻译,先练习听力 如果是专业方面的原因,上场前多做准备 如果是对方口音太重(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语速太快,请对方说慢一点 2.翻译中有个别地方没有听懂是否可以请发言人再说一遍? 毫无疑问,可以。 首先,任何人都有听不懂的时候,即便是听自己的母语。请你回忆一下,实际生活中,用母语交谈时,有多少时候你没有听清,要求对方再说一遍?这时候对方是否觉得你的理解能力很差?这是否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第二,听外语时,听不懂更是毫不奇怪的事情,请对方再说一遍,同样也不奇怪。讲话人应当理解,听众也应当理解。如果听众里面传出笑声,要泰然处之,不要理他们。说明听众对翻译的无知。

口译中的语篇技巧

口译基础知识与技巧6 口译中的语篇技巧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此处的“合”指关系。一句话当中可能有若干小句,小句之间的关系可隐可显,如果关系是隐性的,称之为“意合”;如果关系是显性的,称之为“形合”。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方梦之2004)。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合和意合的区别,译员需注意句子内部的连接,这种连接多半是语法或句法的要求。既然英语以显性连接为主,汉语以隐性连接为主,那么汉译英时多使用关系副词、关系代词、并列连接词、从属连接词等实现句内连接。 (1)我深信,香港市民一定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抓住机遇,善用机遇,实 现自己的抱负,建设香港的未来,共同追求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 译文:I am confident that Hong Kong people will take up the role of master and capitalize on every opportunity to realize their visions, to work for a better Hong Kong and to pursue the glorious goal of national revival. (2)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剧了自然资源长期再生和 生态系统有限的能力之间的矛盾。 译文: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intensifie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long-term regene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limited 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 分析:句(1)中有多个并列成份,但并未使用并列连词,而译文中需要使用并列连词and起到连接作用。句(2)的译文使用关系代词which连接句内的两个小句。这些连接基本都是英语语法或句法的要求。

口译应变策略

口译应变策略 口译是指用口头表达方式将原语信息转换为译语信息的一种即席翻译活动。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为工具,在不同的语言交流者之间起媒介作用,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说话者的意图表达出来,帮助交际双方克服语言障碍。 口语语言是通过空气传播,转瞬即逝的,这就决定了口译活动具有:现场性、及时性和时限性。 口译的这三大特征决定了译者不可能像笔译者那样,有足够的时间揣摩玩味原文,更无法“一名之立,旬月踟躅”。它只能在很短时间内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迅速地解码和编码,最后“出口成章”。为了做到这一点,译者不仅应该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外语思维能力、母语表达能力、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所谓的应变能力,指的是译者能够在不影响原语主要信息,不影响说话者主要意图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原语进行调整,适当地处理好原语中的难点,使其更符合 于当时当地的情形和场合,并使交际顺利地进行。 李越然曾经指出,影响口译活动的因素有制约性因素和自由因素,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在瞬息间彼此相互转化。译者在从事不同语言的转换时,一方面是必须再现原语,另一方面是如何再现原语。前者是制约因素,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后者是自由因素,译者处于相对的自主地位。在接受外部语言信息的时候,制约因素是权威,是信息输入,译者被动。 但语言转换一开始,从属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自主,自由因素是相对权威,被 动中有相当多的主动。而口译应变能力就是这种主动性的外在表现,应变策略则用于指导这一能力的策略。 口译种类包括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外交口译、科技口译等等。因此,从理论上说,为了应对不同的口译场合与不同的口译任务,译者必须是一个“活的百科全书”(Walking Encyclopedia),不仅要精通口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而且应该对这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译者也应该具备丰富的经济、政治、商务、历史、地理、哲学等知识。但是,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一句俗语“隔行如隔山”。于是,译者在口译的过程中, 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囿于口译工作的环境、时间、方式,不可能求教于他人。此时,

口译应对策略

第八单元 Unit Eight 口译应对策略 Coping Tactics in 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应对策略 ?Coping Tactic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是要求很高的脑力活动,译员在发言人讲话不停的情况一边听一边“同步”地把讲话口译为另一种语言。即使译员的双语功底很扎实、口译技巧很熟练,在同传现场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同传现场困境的处理 ?(1)遇到听不懂的词的处理 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办法是译员应培养自己的猜测和预测能力,另外还要了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识,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知道讲话人要谈到什么方面的内容。译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翻译,即使遇到个别不会的词,根据上下文以及对整个讲话精神的体会,也可将全句同容猜测出来。同传过程的原则是,不能被一个词卡住而不能将口译任务继续下去。 ?(2)长句的处理 在遇到长句时,有意识地对长句进行切分(segmentation),注意运用“顺句驱动”原则。只有把听到的信息及时译出来减轻记忆的压力,才能有效地处理接下来的新信息。对源语中的长句按照一定的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分,就可以达到目的。 ?从同传服务的对象来说,也要求译员对长句进行必要的切

分。在任何一个会议中,听众更倾向于接受语句较短的语篇,这样更容易理解。如果译语表达不简洁,听众就不容易听明白,同传就不易成功。 ?在处理长句时,可以使用“Salami Technique”. Salami是一种意大利香肠,其成品既长又大,外表丑陋无比,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咱种难以下咽的食物,但是在切成薄薄的一片片放在装饰美丽的盘子里后,其形状与色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吊起人们的食欲。“Salami Technique”经常被用来比喻在复杂事物后面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同传中的Salami Technique主要指一化繁为简,切分句子的技巧。 ?如:Strange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s been observ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now. A team of marine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this behavior. But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has arisen in Argentina about the theory. ?译:人们发现南大西洋的鲸鱼行为怪异。这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一行为。但该理论在阿根廷却引起了争议。 ?处理长句还要会使用“ 润滑剂”。在同传中,为了赶时间,往往尽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即“顺句驱动”,避免做大的改动。当把长句切为短句时,会造成一种断断续续互不关联的感觉。因此,在短句之间,要灵活地添加一些连接词,使译出的句子听起来不艰涩、生硬。 ?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在同传中,在不打乱其完整结构情况下,首先将其切割为短句,在必要的地方,重复使用一些字词,同时在断句之间,添加一些虚词,使句与句之间有机联结起来。此句可译为: 欧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电视工业有所贡献,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使它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对外文化传播翻译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刘进(1958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管理。 *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s k370)研究成果之一。 学术界 (月刊) 总第151期,2010.12 ACADEM ICS No .12Dec .2010 对外文化传播翻译策略研究 * 刘 进(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翻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是决定文化传播效 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从文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学结合的视角,考量对外文化传播文本翻译的策略选择,指出根据翻译目的、文化传播译本功能、传播学受众因素等综合考虑,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追求对外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 对外文化传播;传播效果;翻译策略;异化/归化 一、引 言 文化实力已被公认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然而,经济快速崛起的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及其影响力与它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文化自身的内涵和厚重相去甚远。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弱势文化地位,中国政府已经将对外文化输出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安全,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翻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是文化传播的必经之道,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 1 因此,中国文化能走出去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首先,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转换,对外文化传播的翻译应当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尽可能多地传递中国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其次,跨文化翻译还必需考虑译

会议口译中技巧的应用

会议口译中技巧的应用 摘要:针对翻译工作者和口译人员来说,会议中所涉及的翻译工作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会议口译中口译人员该具备何种能力,已不停留于中英语知识或者口译技能上。会议中,由于不少内容均为现场发挥,为达到理想的气氛,口译工作者往往还需掌握非语言知识、应变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等。换而言之,口译人员在会议中应学会巧妙使用翻译技巧,不断融入会议氛围,从而保证整个会议、翻译的优质完成。 关键词:会议口译;技巧;应用 会议口译,属于跨语言、涉及多种文化的交流职业,位于口译领域的高端。通常,会议口译表现为交替、同声传译两种基本模式。口译听解过程中,译员有必要集中注意力去听取,用自己的思维对源语予以加工,强调意义并抓住信息的着手点,从而有序完成记忆、表达等各项任务。倾听时,还应积极调用个人的百科、情景以及专业等“非语言知识”。对非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口译的准确 性和流畅性,一名合格的口译员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和相当的专业知识背景。 一、顺句驱动 和同声传译相比,会议交替传译的要求相对较低。尽管

译者无需立即翻译出源语言,但时间上也相对较为紧迫。区别于笔译工作者,会议交替传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分析原材料,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予以翻译。基于此,会议交替传译并不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100%的翻译,而是涉及大概内容、传达出正确的信息便可。也正因为这样,口译工作中往往使用顺句驱动法,这也是口译人员有必要掌握的一项技巧。 很显然,顺句驱动也就是根据源语言中不同语句所出现的顺序,对原文依次进行翻译。中英文在语言上存在不少差异,口译人员通过该种翻译法很难对原文进行全面把握。不过,鉴于口译工作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该方法能为译员节省更多的时间,减轻工作强度,改善翻译效率。以赖斯演讲为例,我们这里对顺句驱动做初步分析。 例句:Different nations will find ways to express democratic values that reflect their own cultures and their own ways of life.通过上面提及的顺句驱动法,我们可做出如下翻译:“在不同的国家,人们的民主意识、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均会存在差异。” 二、断句 针对译者,若要正确把握顺句驱动,第一步就必须学会如何断句,懂得怎样抓好复杂句子内出现的不同信息点。学会了断句,我们自然可以掌握顺句驱动。英语语言中有很多繁琐的长句,怎样断句,这是很多中国学生面临的难题,对

北外高翻李长栓教授的《口译程序和策略》

北外高翻李长栓教授的《口译程序和策略》(二) 李长栓 四、记忆和笔记问题 1.原文记不住怎么办? 记不住的原因可能是:专业不熟悉,听不懂; 听懂了,没做笔记又忘了;解决办法;提前做好展业方面的准备;做好笔记 2.前边的记住了,后边的忘掉了怎么办? 如果现场不允许你做笔记,可以:让发言人再重复一遍;自己根据逻辑补充出来;不译,等发言人说下一段时,你可能会想起来,再补充翻译出来;如果现场允许做笔记,最好做笔记,这样就不会忘了 3.如果说得太长,记不住怎么办? 事前与发言人商定不要说得太长; 做笔记;如果条件不允许做笔记,要设法抓住讲话人的逻辑; 如果没有做笔记,只好请发言人再重复一遍 4.笔记是否记得越多越好 不是。笔记是理解基础上的笔记。没有听懂,记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因为这时记下来的只是孤零零的单词,毫无逻辑联系,翻译出来的话当然也会文理不通。笔记是帮助记忆的手段 5.口译中是如何速记的? 口译员所做笔记不是速记 速记有一整套符号规则,它以语音为基础,记录发言者全部的发言内容,目的是会后整理为书面资料 译员的笔记虽然有一个大概的格式,但具体的做法因人而异,每个译员根据自己的习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和体系。它使用符号,但不是很多。它记录的不是语音,而是意思。它的目的是帮助译员回忆起刚刚讲过的内容。笔记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否则笔记毫无意义 6.如何做笔记? 笔记格式有几个要点:纵写.、内缩、列表、分隔 如下面一段话 At least four factors, however, suggest that China's compliance with its WTO obligations could be somewhat problematic. First, China's WTO commitments in services - including telecommunications, finance and distribution – will be more challenging to implement than those for goods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China’s goods market is already relatively open. By contrast foreign investment in many parts of the service sector has remained heavily restricted. For example, with few exceptions,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in China have been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3篇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3篇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一:熟悉讲话场所,增强演讲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在到达工作地点后,一定要先熟悉工作环境。观察发言人所处的房间设施情况,屋顶的高低、窗帘的厚度、房间的面积等都会对音效造成影响。此外,发言人需要对多少观众讲话,是在讲台上发言还是流动讲话,这些问题译员都需要考虑。对于译员本人来说,是站在讲话人身边还是退到舞台一侧,有没有辅助工具(如麦克风),是有支架的麦克风、手持无线麦克风还是便携式无线麦克风,在工作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应该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情况。特别要注意调试麦克风,以免出现音质有问题或电池电量不够的尴尬场面。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二:综合运用演讲的几大要素 讲话人声音的产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过程--首先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振动声带而形成声音;再经过咽、嘴和鼻腔,声音被放大和修饰,最后通过舌、唇、齿和颚等部位形成特定的音。译员在翻译中应注意演讲几个要素的运用,即:音量(volume)、音调(pitch)、节奏 (rate)、停顿(pauses)、发音(pronunciation)和吐词(enunciation)。 1.音量 讲话人声音的大小和强弱程度。译员切勿大声喊叫,即使是发言人声音过大,也不可受到影响而提高音量。适中的音量即使

自己的翻译容易被听众接受,也不会显得信心不足或喧宾夺主。在翻译过程中调节音量是必要的。译员从开始讲话就应注意观察听众表情,特别是最前排和最后排听众的表情。前排听众露出不快的表情或者后排听众露出不解的表情,都是音量不合适的信号。 2.音调 声音的高低程度。一般来说,译员在翻译中最好采用中音,因为中音显得沉稳可信,并应注意通过音调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友好、温和、诚恳和热情。作为译员,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是不合适的,不温不火的音调可以显得自己更加客观。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译员应自始至终使用一种音调,单调不变的音调会使听众感到沉闷,极大地破坏演讲效果。 3.节奏 讲话人声音传递的速度快慢。通常,中文表达速度是每分钟150~180字,英文则是120~150词。虽然译员应该考虑所翻译的内容特点和讲话人所采用的速度而确定自己翻译传达的节奏,但在平均值上下浮动幅度过大,会造成听众接受信息的额外负担。因此,译员应采用中等速度,而且在重要信息点,如数字、专门用语、人名、头衔等和讲话人特别强调的关键词上应将速度适当放慢。在翻译过程中经常调整节奏也十分重要。 4.停顿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短暂休息。对于译员来说,适当停顿既能够自然大方地创造时间进行思考或修补翻译中的缺陷,又能够为信息表达带来更为出色的效果。马克·吐温在谈到演讲技巧时曾说过,“合适的词语也许有效,但没有任何词语比恰到好处的停顿

英语口译中数字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英语口译中数字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摘要】英语口译中,数字部分的口译很让很多翻译人员感到困难的部分。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的做好数字口译工作,对整个口译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商务、科技、时事类的文章。本文就英语口译中数字口译中的方法和技巧加以分析。 【关键词】英语口译;数字口译;方法与技巧 董润喆(1990.5—),男,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2009级本科生。 高飞(1990.1—),男,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笔译专业2009级本科生。 在英语口译中,数字口译一直是很多翻译人员特别注意的一个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口译有其特殊性,即数字不容易记忆;第二方面,英语口译的时间性要求口译人员在较短时间内翻译,所以对于繁琐的数字口译来说,准确的翻译就显得要求极高。其实,对于数字口译,首先必须明白汉语和英语在数字的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数字口译的方法。 1.汉语和英语在数字的表达上的区别 1.1数字的位数表达不同 在中文里,我们对于每一位的数字都会有特有的表示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但是英语中对于数字的表达则是以三位数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依次计数,百是hundred,千是thousand,百万是million,十亿是billion,其它数位则是按照这四个基本单位来依次计数的。所以,对于翻译人员来说,首先必须了解中英文在数字位数上的差异,记住百、千、百万、十亿这四个基本单位。 才外,英式英语在美式英语在数字数位的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在数位的差异主要是在十亿以上的数位表达上存在差异。如,对于60亿的翻译,英式是six thousand million ,美式英语则是译成three billion;对于800亿的翻译,英式是eighty thousand million,美式英语就把其翻译为eighty billion。可以看出美式英语的billion相当于英式英语的thousand million。 1.2倍数的表达不同

口译现场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口译现场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时间:2008-10-28 19:32来源:口译网作者:口译网点击:次 问:口译者应怎样穿着打扮? 答:着装应端庄大方,不可追求花哨名贵。一般以西服或礼服为宜,不可穿牛仔裤、超短裙等便装或奇装异服。衣着打扮一是看场合和情景,二是看发言者———口译者的衣着打扮一般应比发言者的衣着打扮更朴素一点。 问:口译者在礼仪谈吐上应注意什么? 答:口译者要注意坐姿站态。要落落大方,不可抓耳挠腮,不可低三下四,不可勾肩搭背。口译者说话时要发音清楚,声音洪亮而不刺耳,达意果断而不拖泥带水,不能含糊不清,犹豫不决,不能时高时低,使人产生怀疑。双方均在场的时候,口译者不能长时间地、大声地与外国人交谈,一般说来,微笑和点头,再说Hello 或Hi 就可以了。不可以抢风头,不可以抢镜头。也不可在马路上与外宾谈工作。口译者在听和记的时候,应礼貌地看着发言者,当然也可以看着笔记本(通常是硬封皮的笔记本)。口译时要注视听众。视线要稳定而不固定,可以参考笔记,但是要把目光集中在听众的身上。如果听众是团体,目光应慢慢地“扫射”到每个听众的身上,以中间的听众为主。说起用餐,要学会使用刀叉吃西餐———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肉的动作要适中,吃饭时要文静。不劝食,更不强迫外宾进食。可以与邻座的客人进行短时间的礼节性交谈,也可以简介外宾感兴趣的中餐。忌讳嘴里有饭菜时说话。听人家发言时要安静,不能发出声音。除了一只手在写字之外,身体也不能动弹。 问:口译者可以用手势吗? 答:可以。口译者既然不是传声筒,既然是说话(说两种语言),那么他当然可以也应当酌情使用一些手势,否则还不如把发言人的话录于电脑上,再聘请“金山词霸”译之。如果有桌子放笔记本,就把本子和笔(以圆珠笔或2K铅笔为宜)搁在上面,腾出手来做手势。一句话至少做一个手势。一个意群做一个手势也可以。但是,手势不可太夸张。上面说的坐姿站态、眼神、表情、衣着打扮,还有身距,都可统称为身势语,也叫“语言外特征”。 问:口译时应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 答:第一人称。不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口译者都可以站在发言者的角度口译,说“我”、“我方”、“我们”等,而不是“他”、“对方”或“他们”。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和融洽。例如,I'm think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cooperation. 这句话最好译成“我正在考虑有没有可能与贵方继续合作。”这远远胜过“他说他正在考虑与我方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问:口译语速应该快还是慢? 答:口译者说话的速度应该大致等同于发言者的速度。口译者的反应要快,但说话不宜过快,原因有三:说话太快会造成听众没听清楚意思;说得过快会造成速度的不均衡(会说的快,而不会说的,不得不慢下来);给人以放机关枪和抢时间的感觉(难道还有一场口译要做?)。 问:如何对付口译怯场? 答:口译者怯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心理因素的影响(自我期望过高,或容易受挫);情面观念太重(在熟人面前怕丢面子);外语基础不过硬;知识面狭窄;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仓促上阵,无备而战。鉴于这些怯场因素,我们认为,口译者必须端正态度,抛弃面子观念,巩固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广交朋友,多练习对话、发言、作报告,做好口译前的准备工作。 问:口译时没有听清楚怎么办? 答:一方面,任何人都不能保证听力不出现任何问题。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断地学习。另一方面,如果由于人多嘴杂或发言者发音不清楚等原因而没有听清楚,那么,口译者应该判断这个词、短语或句子是否很重要。如果能够忽略(如在that is to say 前后的词语或句子),就连猜带混。如果不能忽略(如数字、地名、人名),就要问发言者。问的时候,不要

英语口译中的演讲技巧

英语口译中的演讲技巧 口译与笔译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口译工作者绝非“一切尽在不言中”,而是身处“台前”进行工作。虽然文化派翻译理论认为,即使在笔译中,译者也是“可见”的,但从工作特点来看,口译员显然更为“可见”。 这种可见性,既使口译工作充满了乐趣,也给译员带来了许多挑战。站在大庭广众之中,于众目睽睽之下开口讲话,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姑且不论翻译的质量如何,译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讲话人。否则,即便翻译得再出色,也会因为拙劣的音质、节奏或吐词而使听众感到索然无味。显而易见,对于一个成功的口译工作者来说,掌握扎实的演讲技巧是根本要务。 1. 熟悉讲话场所,增强演讲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在到达工作地点后,一定要先熟悉工作环境。观察发言人所处的房间设施情况,屋顶的高低、窗帘的厚度、房间的面积等都会对音效造成影响。此外,发言人需要对多少观众讲话,是在讲台上发言还是流动讲话,这些问题译员都需要考虑。对于译员本人来说,是站在讲话人身边还是退到舞台一侧,有没有辅助工具,是有支架的麦克风、手持无线麦克风还是便携式无线麦克风,在工作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应该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情况。特别要注意调试麦克风,以免出现音质有问题或电池电量不够

的尴尬场面。 2. 综合运用演讲的几大要素 讲话人声音的产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过程--首先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振动声带而形成声音;再经过咽、嘴和鼻腔,声音被放大和修饰,最后通过舌、唇、齿和颚等部位形成特定的音。译员在翻译中应注意演讲几个要素的运用,即:音量、音调、节奏、停顿、发音和吐词。 音量讲话人声音的大小和强弱程度。译员切勿大声喊叫,即使是发言人声音过大,也不可受到影响而提高音量。适中的音量即使自己的翻译容易被听众接受,也不会显得信心不足或喧宾夺主。在翻译过程中调节音量是必要的。译员从开始讲话就应注意观察听众表情,特别是最前排和最后排听众的表情。前排听众露出不快的表情或者后排听众露出不解的表情,都是音量不合适的信号。 音调声音的高低程度。一般来说,译员在翻译中最好采用中音,因为中音显得沉稳可信,并应注意通过音调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友好、温和、诚恳和热情。作为译员,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是不合适的,不温不火的音调可以显得自己更加客观。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译员应自始至终使用一种音调,单调不变的音调会使听众感到沉闷,极大地破坏演讲效果。 节奏讲话人声音传递的速度快慢。通常,中文表达速度是每分钟150~180字,英文则是120~150词。虽然译员应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译员的应对策略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译员的应对策略 摘要: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口译员来说,除了掌握译出语语言表层次的信息外,更要掌握译出语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口译过程中,若不恰当处理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障碍问题,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中止。本文分析了口译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问题,并着重指出了口译中应对文化差异现象的翻译策略。 关键字:口译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terpreters are required to do both the surfac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itself and the deep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conveyed in that cul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dealing with cultural obstacles caused b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appropriately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 resulting in communicative suspension. This paper, while analyzing the cultural obstacles caused b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expounds on the specific cop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at an interpreter should take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 interpreter cultural differences coping strategies

TRANSMAX口译课上技巧经验总结(一)

TRANSMAX口译技巧经验总结(一)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即找出逻辑的层次;横向分析则是明确各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对照、举例说明等。逻辑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语讲话的内容,对信息的点(具体的信息内容)、线(各点之间的联系)和面(即整体概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记忆和表达。信息经过分析加工,便能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逻辑分析练习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练习。纵向分析的训练方法和概述练习有些类似,但侧重点不一样。纵向分析要求进行逻辑分层训练,即在听完一篇讲话后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讲话的中心内容,这是逻辑的最上层;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讲话人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第二层关系;而每个方面又具体谈了些什么,这是逻辑的下一个层次。将信息一层一层地剖析下去,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线路图,然后按照逻辑线路对原语讲话进行复述,复述时不必拘泥于原语的顺序和结构。 横向分析的练习则要求我们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的信息结构都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模式,如:概括(generaliz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因果(cause-effect)、对比对照(compare & contrast)、按照时间、空间、步骤、重要性的顺序排列(sequencing)、列举(simple listing)、提出问题-解决问题(problem-solution)等。找逻辑关系可以根据线索词汇,如英文里表示概括关系的线索词汇有: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on the whole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有:first, second, furthermore, before, preceding, during, when, finally, meanwhile等;表示对比的词汇有:likewise, as well as, in common with, both, similarly,compared to等;表示对照的有: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yet, whereas, differently等;表示因果的则有:so, since, becaus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lead to等等。 逻辑分析要求在听取信息时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在全神贯注地收听的同时,结合自己对口译情境和讲话人背景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讲话人的思路,缓解“听”的压力,使口译理解更轻松更准确。

口译论文:浅析口译的特点与技巧

口译论文:浅析口译的特点与技巧 摘要:本文浅析口译的基本特点,介绍提高口译的技巧,希望对口译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口译;基本特点;技巧 一、口译的基本特点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它是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交际工具。同时,它又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活动。译员除了应具备过硬的双语能力和"杂学"知识之外,还应具备短时间内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速记或强记能力。当然,掌握一定口译技法也至关重要。 口译主要涉及两个步骤--理解和表达。然而,与笔译不同的是口译涉及的是两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单项技能一听 和说。口译过程中,"听"是基础,只有听懂了才能谈得上转换;而"说"是媒介,以口头的形式传递信息。因此,口译有其自身的技巧和方法,涉及到如何记忆、记笔记、数字转换、成语翻译、释义、概括、猜测、信息分流、延时、思考,等等。 二、口译常用技巧 1.词类转换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叙述多呈静态(stative),介词

相当活跃;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多呈动态(dynamic)。因此,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动词去译英文句中的名词、介词或形容词,并不一定要照搬原文的句式;而在汉英口译中,也应尽量采用名词、介词或其他非谓语形式去译汉语句中的连动式。例如: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china's economy,overproduction,the migration of surplus rural labor to the c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ing use of new technologies,all this may be thecauses of growing unemployment and lay-offs. 重新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生产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迁移,建立非农企业,以及不断使用新技术,这些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失业或下岗。 2.断句与分句 所谓"断句"主要指的是口译中将英语句子,按适当的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割处理并译成汉语。口译时,尤其同声传译时,信息源源不断涌来,译员一般只能顺句驱动,把听到的信息及时处理完,才能处理接踵而至的新信息。这样译员可以减轻记忆负担,适当断句可以大大提高口译的质量和速度。例如: (1)i came to china/at an important tim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