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通用5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通用5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通用5篇)

正数和负数篇1

一、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因此《标准》将这一内容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认识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这样,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目标,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四年级第八册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正数和负数》。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感受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对数概念的认识。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研读教材的结果

1、以前认识的数

教材在1、2册安排完成对10以内、20以内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在第4册安排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完成多位数的认识,至此,完成了对正整数的认识。在第6册和第8册教材中分两次安排了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

2、以后将要认识的数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册和第10册分别又对小数和分数进一步认识,在11册一次完成对百分数的认识。

3、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以上的这些数在第二学段即四年级第二学期第8册中出现了负数的认识,负数在数轴上显示都是“0”左边的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的有理数,这是小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开始。

4、下面就是单元教材分析和课时教材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有效整合。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就不够了,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发展的一个飞跃,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京版教材这部分内容呈现的顺序及方式是:利用主题图引入负数、利用温度统计图加深对负数的认识、通过温度计上不同刻度的位置顺序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利用海拔知识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关系的量,通过知识窗的介绍让学生负数的发展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负数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则是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关键就是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的转化,来认识新知识,使知识网络得以完善。

三、通过研读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体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负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课标》对数感的阐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依据《课标》的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力图通过一些有效的环节,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1)赢利10000元,用+10000元表示;那么亏损10000元用( )元表示。

(2)如果向东走10.5米,用+10.5米表示;那么向西走10.5米用( )米表示。

(3)球队胜利4场,用+4场表示;那么失败3场用( )场表示。

(4)零上15度用+15度表示;那么零下15度用( )度表示。

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对比,感受负数的意义,初步感知负数和正数是相反的量,负数可能比正数小。

2、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叫做《对对子》。小游戏,作用未必小。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信息感悟。我特别提供了一组信息,让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意义相反的词。这样的设计让两个数量的相反意义凸显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把这种事件转化为词组,使之表达更加简洁。接着启发学生设计新的记录方法,并展示出来,这些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直到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负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我预设会有部分学生用正负号的方式记录。

请一位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表扬这位学生——“你用到的符号跟数学家现在用的一摸一样。” 学生感悟正、负

数的意义时,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3、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正、负数,会读写正负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而“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难点之一。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学生常见的温度计,在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上刻度的之后,设计如下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指名学生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然后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温度下降,学生回应“越来越冷”的感觉。通过温度计上不同温度水银柱的高低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比负数所表示的温度高。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4、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认识负数”与“负数的意义”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因此我把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等后续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温度计教具突显出优势。在上面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明确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用圆圈把所有的负数或正数都圈起来,要不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呢? 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

现了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数轴另本课另一难点,我用巧妙的演示温度计顺时针转90º后把它与直尺建立起联系,又把直尺进一步延伸得到了一把数轴尺,然后让学生齐读数轴上的正.负数。利用小人左右运动使学生感悟到数轴越往右边数越大,反之越往左边数就越小,而“0”是它们的分界点。在读数、观察、体会等一系列活动中,不仅区分了正、负数,渗透了“无限”的思想,也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集合圈、数轴、无限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网络得到了扩展。

5、体现数学知识中渗透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一课内容属于“概念教学”的范围,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觉得正负数的概念不便下定义,因此在课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孩子眼中的正负数。这一内容不仅是对本课所学负数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印象很深。

四、结束语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2

今天我讲的课是《正数和负数》,关于学生以前所学数的知识前面的李x老师已经作了很好的梳理,我现在只就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说课。

一、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因此《标准》将这一内容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认识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这样,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目标,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四年级第八册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正数和负数》。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感受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对数概念的认识。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研读教材的结果

1、以前认识的数

教材在1、2册安排完成对10以内、20以内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在第4册安排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完成多位数的认识,至此,完成了对正整数的认识。在第6册和第8册教材中分两次安排了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

2、以后将要认识的数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册和第10册分别又对小数和分数进一步认识,在11册一次完成对百分数的认识。

3、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以上的这些数在第二学段即四年级第二学期第8册中出现了负数的认识,负数在数轴上显示都是"0"左边的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的有理数,这是小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开始。

4、下面就是单元教材分析和课时教材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有

效整合。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就不够了,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发展的一个飞跃,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京版教材这部分内容呈现的顺序及方式是:利用主题图引入负数、利用温度统计图加深对负数的认识、通过温度计上不同刻度的位置顺序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利用海拔知识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关系的量,通过知识窗的介绍让学生负数的发展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负数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则是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关键就是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的转化,来认识新知识,使知识网络得以完善。

三、通过研读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体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负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课标》对数感的阐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依据《课标》的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力图通过一些有效的环节,

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1)赢利10000元,用+10000元表示;那么亏损10000元用元表示。

(2)如果向东走10.5米,用+10.5米表示;那么向西走10.5米用米表示。

(3)球队胜利4场,用+4场表示;那么失败3场用场表示。

(4)零上15度用+15度表示;那么零下15度用度表示。

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对比,感受负数的意义,初步感知负数和正数是相反的量,负数可能比正数小。

2、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叫做《对对子》。小游戏,作用未必小。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信息感悟。我特别提供了一组信息,让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意义相反的词。这样的设计让两个数量的相反意义凸显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把这种事件转化为词组,使之表达更加简洁。接着启发学生设计新的记录方法,并展示出来,这些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直到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负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我预设会有部分学生用正负号的方式记录。

请一位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表扬这位学生——"你用到的符号跟数学家现在用的一摸一样。"学生感悟正、负数的意义时,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3、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正、负数,会读写正负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而"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难点之一。

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学生常见的温度计,在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上刻度的之后,设计如下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指名学生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然后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温度下降,学生回应"越来越冷"的感觉。通过温度计上不同温度水银柱的高低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比负数所表示的温度高。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4、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认识负数"与"负数的意义"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因此我把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等后续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温度计教具突显出优势。在上面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明确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用圆圈把所有的负数或正数都圈起来,要不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呢?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了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数轴另本课另一难点,我用课件巧妙的演示温度计顺时针转90度后把它与直尺建立起联系,又把直尺进一步延伸得到了一把数轴尺,然后让学生齐读数轴上的正。负数。利用小人左右运动使学生感悟到数轴越往右边数越大,反之越往左边数就越小,而"0"是它们的分

界点。在读数、观察、体会等一系列活动中,不仅区分了正、负数,渗透了"无限"的思想,也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集合圈、数轴、无限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网络得到了扩展。

5、体现数学知识中渗透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一课内容属于"概念教学"的范围,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觉得正负数的概念不便下定义,因此在课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孩子眼中的正负数。这一内容不仅是对本课所学负数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印象很深。

四、结束语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二、讲授新课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

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

四、课堂小结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5页习题1、1复习巩固第1、2、3题。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4

各位老师、同行: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1正数与负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

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自然数、分数等,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负数的形成过程,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培养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目标:实际例子的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理解掌握负数的意义及0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2、说学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

提出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那么要表示这两个温度该怎样来记呢?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从而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例1:气温有零上5℃和零下5℃;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ppt展示)

学生分组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的特点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这样的互动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这时候,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零上3℃和零下3℃应该如何表示?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同时举出实例,加深印象。

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拿出教具: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形象的表示出0具有的意义。同时,提出“0只表示没有吗?”这样的问题,通过讨论黑板上出现的几个实例,加深对0的意义的理解。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每位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1、课本例题::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解决方法)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学生自主完成)】(ppt展示)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抢答,送出小奖品的形式)】(ppt展示)

感受数0的特殊身份,并为学习有理数的分类做铺垫。回顾上面举的实例,再次强调0表示的意义。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不断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1、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出现的数是不是都能用正负数来表示呢?

3、每天前进一步,每周可前进多少;每天后退一步,每周后退多少?)

5、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也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

要求,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提出课后思题: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能否用一句话来描述他们呢?为下节课学习有理数做铺垫。

附:板书设计

1、1正数与负数

定义:

1、正数:大于0的数,如:+

2、+10

2、负数:小于0的数,在正数前面加“-”号,如:-

3、-39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题:

例1:气温有零上5℃和零下5℃;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练习题:

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作答区

各位老师,以上是我对《正数与负数》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实际课堂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希望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培养学生从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知识的能力,使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由于经验的缺乏,对实际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够充分,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5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是《正数与负数》,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七年

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一、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是在学习自然数与分数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学生学习数的只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正数与负数》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正数与负数》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负数的概念,且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并能进行负数的运算

(3)德育目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负数是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负数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二、教学方法

结合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我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在教法上: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弥补学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师讲解引导与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给出肯定,表扬。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着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注意引导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过程

在上面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人有100元钱,另一人欠别人100元钱。现在我们要用数表示着两个人所拥有的钱,如果都用100来表示的话,、就不能把这两种显然不一样的情况区别开来。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

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识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拥有100元与欠100元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 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这么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是知识巩固的过程,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来说,这是第二次学习负数知识的机会,对于我的教学来说,这也是尽量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进度一致的一个方法。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

在结束本次教学过程之前,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快速地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所学,在这个过程中,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为主,必要时可以请个别学生回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在主动去回顾知识的过程中,我

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时,这种回顾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与长久。

在回顾的过程,我们会点出重点,梳理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坚固的知识体系。还有,我会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5、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过程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业太简单,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题目很没意思,从而挫伤其学习的兴趣;而作业难度过高,则会挫伤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会布置作业时不是死板的,而是考虑各个层次,有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能够得着的题目。这样来,适应了学生的不同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关键这样的作业,学生更加愿意去做,作业所带来的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也会更好。

四、说课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通用5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通用5篇) 正数和负数篇1 一、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因此《标准》将这一内容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认识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这样,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目标,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四年级第八册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正数和负数》。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感受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对数概念的认识。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研读教材的结果 1、以前认识的数 教材在1、2册安排完成对10以内、20以内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在第4册安排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完成多位数的认识,至此,完成了对正整数的认识。在第6册和第8册教材中分两次安排了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 2、以后将要认识的数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册和第10册分别又对小数和分数进一步认识,在11册一次完成对百分数的认识。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优秀4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优秀4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数、负数和零的意义。 2、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德育目标:通过负数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及如何区别意义相反的量。 难点:如何控制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把握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设计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组织讨论、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后汇报研究成果,行到结论后进行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应用和反思式总结。依据是《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获得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中,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两幅冬日雪景动画画面。 教师:同学们从这两幅动画中感觉到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今天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动画里的温度大约是多少?能不能用我们所学过的数表示吗? 学生:(天气比较冷20°C 零下10°C 不能) 教师:正因为不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来学一些新数,从而引入新课题。 这两幅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起,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二、获得新知 加深理解 教师:像零下10°C我们可以记着“-10°C”读做“负的”。请举例说出生活中带负号的数 学生:(海拔中的盆地涨价等)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表中各数的意义? 名称 02国债(1) 02国债(2) 02国债(3) 涨跌/元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8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数和负数》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1.1正数与负数(板书)。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正、负数的概念;难点确定为负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探索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 3、情感、态度: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采用了引导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这是因为初一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回答与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5分钟)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那么都记作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20分钟)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正数和负数教案优秀5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优秀5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时间复备标注 一、导入新课 我先向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我姓,大家可以叫我老师,身高米,体重千克,今年岁,教龄是年龄的,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 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一些数,它们是些什么数呢? [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等整数;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所以,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二、新授 1、自学章前图、第2 页,回答下列问题 数-3,3,2,-2,0,1.8%,-2.7%,这些数中,哪些数与以前学习的数不同?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归纳小结: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2、+0.5、+1/3,…,就是2、0.5、1/3,…。 这样,一个数就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数-3.2的符号是“一”号,绝对值是3.2,数5的符号是“+”号,绝对值是5. 2、自学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 0有什么意义? 归纳小结: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学课本34页 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请举出你所知道的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有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一是意义相反,二是有数量,而且是同类量。 完成3页练习 4、例题 自学例题,完成归纳。寻找问题。 完成4页练习 三、课堂达标练习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共13篇)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共13篇〕 第1篇: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一、课题引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作为老师有必要理解数系的开展.从数系的开展历程来看,微积分的根底是实数理论,实数的根底是有理数,而有理数的根底那么是自然数.自然数为数学构造提供了坚实的根底.对于数的开展(也即数的扩大),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体系.一是数的自然扩大过程,如图1所示,即数系开展的自然的、历史的体系,它反映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历史开展进程;另一是数的逻辑扩大过程,如图2所示,即数系开展所经历的理论的、逻辑的体系,它是策墨罗、冯诺伊曼、皮亚诺、高斯等数学家构造的一种逻辑体系,其中综合反映了现代数学中许多思想方法.二、课题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诸如上升5m,下降5m;收入5000元,支出5000元等各种详细的数量.这些数量不仅与 5、5000等数量有关,而且还含有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等实际的意义.显然上升5m与下降5m,收入5000元与支出5000元的实际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准确表达诸如此类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小学学过的正整数、正分数、零,是不够的.假如把收入5000元记作5000元,那么支出5000元显然是不可以也同样记作5000元的.收入与支出是意义相反的两回事,是不能用同一个数来表达的.因此,为了准确表达支出5000元,就有必要引入了一种新数负数.我们把所学过的大于零的数,都称为正数;而且还可以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方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把 +5称为一个正数,读作正5.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方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所有按这种形式构成的数统称为负数.-5读作负5,-5000读作负5000.于是收入5000元可以记作5000元,也可以记作 +5000元,同时支出5000元就可以记作-5000元了.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数量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利用正数与负数可以准确地表达或记录诸如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零上与零下等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如,某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大0.5 mm就可以表示成0.5mm,或+0.5mm;假如另一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小0.5 mm,那么就可以表示成-0.5 mm了.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假如甲队赢了乙队2个球,那么可以把甲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把乙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借助实际例子可以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认识到负数是为了有效表达

正数和负数的说课稿

1.1 正数和负数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正数与负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是在小学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进而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根据本节课内容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 、能力目标:经历正数、负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是:正、负数字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负数的概念。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负数的概念,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具体教学法有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质疑引导法等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将着重引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巩固提高,训练技能;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提出以下问题: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用什么数?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一个什么数?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指名学生回答,我点评总结:这些分别是自然数、0、分数。 接着,又提问:某市某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怎么表示呢?学生讨论,我总结:要简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就不够用了,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这样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以问题为载体,自然引入了新课。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首先,我讲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气温有零上6℃和零下6℃;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收入50元和支出23元;高于海平面8844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这几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我总结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让学生自己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意义相反的量。我总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语是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如上升5米与下降10米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而黑色与白色具有相反意义但没有数量,它们不是一对相反有意义的量。 接着,我引导学生由熟悉的天气预报,得出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引出负数。提出问题1,如何来表示高于海平面8844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讲解: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前进、收入、上升等规定为正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3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3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1 各位老师、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1.1正数与负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自然数、分数等,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负数的形成过程,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培养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目标:实际例子的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理解掌握负数的意义及0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2.说学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5)布置作业 ;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 提出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那么要表示这两个温度该怎样来记呢?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从而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例1:气温有零上5 ℃和零下5 ℃;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 50元和支出 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 ppt展示 ) 学生分组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的特点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这样的互动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这时候,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零上3℃和零下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6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6篇) 篇一: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2、知识建构、心理调节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分析、比较等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三、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四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负数; (二)联系对比,突出重点; (三)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四)总结提高,渗透德育。

在引入部分,我通过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数“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使同学们感到,数的第一次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随之提问:同学们小学都学过哪些数? 为了给下节课讲述有理数概念及分类作好铺垫,我把学生们答出的数归类为整数和分数。 那么,小学学过的这些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呢? 为了体现负数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我选择了三个学生较熟悉的例子,用计算机显示动画效果,采取形象化教学。 (计算机展示)比如,零上5°C,它比0°C高5°C,可记作5°C;而零下5°C比0°C低5°C,怎么表示呢?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怎样表示二者的海拔高度?又如向东走3米与向西走3米、收入50元与支出50元等等。还可以联系抗洪实际,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于警戒水位1米与低于警戒水位1米?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兴致勃勃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进入角色。

精选《正数和负数教案》四篇

精选《正数和负数教案》四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负数,同时渗透“对应”和“集合”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4、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上数学,数学和什么打交道最多?数学课离不开数,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也非常密切。(边说边板书:数数)下面

老师要说些数据,请你们认真听,当一名小记录员,看谁能经过思考,将老师所说的数据信息,用你喜欢的方式准确地记录下来。能开始吗? 1、中国队参加足球比赛,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 2、寒假开学,我校四年级转进学生7人,五年级转出学生3人。 3、小刚的妈妈卖服装,今年三月份赚了900元,四月份赔了100元。 二、探讨交流,感知新知。 (一)交流记录的数据信息,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1、展示同学们的记录单(随机进行) 根据同学们的记录情况,启发同学进行分析,相互之间交流看法。 谁写完了,举起来让我看看(教师桌间巡视,收集相关信息。) 足球比赛 转学情况 账目结算 上半场 2 四年级 7 三月份 900 下半场 2五年级 3 四月份 100 刚才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的记录单,请你们看看,有什么想法?(不能准确地表达老师所说的意思) 看来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记录一些数据,有时候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刚才老师说的这些信息进球和输球;转进和转出;赚和赔都是相对应的。(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这张记录单,只把数据记了下来,没有说明情况。请看这张记录单,你觉得怎样?(请学生们交流看法)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10篇)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10篇)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1 本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部分,是对小学所学数的范围的补充,特别是首次提出了负数分概念,是以后学习绝对值、数轴、相反数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结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正负数及零的含义。 2、知道它们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对正负数做一些简单的应用,对生活中的一些正负数现象做一些了解。 3、通过本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含义难点:负数和零的含义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学方法上谈谈。 教学方法 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而且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但他们的思维活跃,我采用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引导学生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首先展示出两幅雪景画,问同学们:从这两幅画中感觉到了什么?估计一下现在的温度和画中的温度是多少?能否用我们所学过的数来表示? 人都是喜欢美丽的东西的,尤其是小孩,两幅美丽的雪景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空间。 对画中的温度学生可能会给出一些答案如:零下10度等,这些事不正确的。接着由我给出答案-10度。 对于未知的东西,学生总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10是什么。 我作出回答-10是一个负数。这样就引入了本节课所要学的主要内容——负数。 2、充分感知,引导构建 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带负号的数,这样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着数学。 给出一张山和盆地的海平面高低的数据表,让同学们说明一下表中一些数据的含义。 同学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之后由我来说明一下这些数据的正确含义。 接着再问:同学们,既然表中的那些数据有这样的含义,那么正、负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先由同学们发言,再有老师给出正确的含义。正数:像3、2、0.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像-3、-2、-0.8这样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再问同学们:既然正负数的界线是0,那么0又有什么含义呢? 同样,先由同学们发言再由老师总结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分析归纳能力。 3、结合实践,综合应用 给出一组正、负数及零在现实中的应用问题,按组抢答,每道题一个组一个机会,答对加一分,打错不扣分。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他们对生活中负数的应用有一些了解。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数、负数和零的意义。 2、技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德育目标:通过负数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及如何区别意义相反的量。 难点:如何控制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把握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设计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组织讨论、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后汇报研究成果,行到结论后进行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应用和反思式总结。依据是《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获得有用的数

学,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中,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两幅冬日雪景动画画面。 教师:同学们从这两幅动画中感觉到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今天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动画里的温度大约是多少?能不能用我们所学过的数表示吗? 学生:(天气比较冷/20°c/零下10°c/不能) 教师:正因为不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来学一些新数,从而引入新课题、 这两幅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起,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二、获得新知。 加深理解 教师:像零下10°c我们可以记着“-10°c”读做“负的”、请举例说出生活中带负号的数 学生:(海拔中的盆地/涨价等)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表中各数的意义? 名称 02国债(1) 02国债(2) 02国债(3) 涨跌/元 +0.01 -0.05 -2.01 学生:(分别····) 列举生活中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区,我们身边的一切离不开数学, 三、学生归纳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正数与负数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2、知识建构、心理调节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

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三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第三环节:再次合作,得出新知,第四环节:巩固练习,能力提高,第五环节:回顾概括,加深理解,第六环节:课后思考,布置作业。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6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6篇.doc》 正数和负数说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https://xiaoxue./shuokegao/334358.html 下载说明: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 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 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 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 联系客服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我知道了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4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4篇) 各位老师、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1正数与负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自然数、分数等,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负数的形成过程,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培养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目标:实际例子的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理解掌握负数的意义及0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2.说学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5)布置作业;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 提出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那么要表示这两个温度该怎样来记呢?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从而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例1:气温有零上5℃和零下5℃;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ppt展示) 学生分组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的特点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这样的互动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正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其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开启了整个初中代数学习殿堂的大门,还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更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明确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3、解决问题:会用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3 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意义、区分实际问题中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负数的意义以及0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对概念的理解力不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变为身边熟悉的事物,触类旁通、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用大量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趣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3)方法指导 在学法上,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使学生不仅学到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四、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制定以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负数2)师生互动获得新知3)联系对比突出重点 4)技能演练应用巩固5)总结提高渗透德育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引入负数 接下来,我将结合易思玲、孙杨、周璐璐三位奥运冠军在伦敦奥运会夺冠的成绩的实例,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用奥运冠军的成绩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让同学们复习在小学期间都学习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后,我做出总结: 自然数1、2、3、4……表示物体个数和事物顺序的数。 自然数0表示没有 0.5、11.9、1.6、1/3…..当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分数和小数。 设计意图: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回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为下节课有理数的学习打下铺垫。 那么小学所学的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呢?

精选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三篇

精选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三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篇1 今天我讲的课是《正数和负数》,关于学生以前所学数的知识前面的李x老师已经作了很好的梳理,我现在只就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说课。 一、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因此《标准》将这一内容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认识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这样,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目标,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四年级第八册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正数和负数》。从《课标》中可

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感受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对数概念的认识。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研读教材的结果 1、以前认识的数 教材在1、2册安排完成对10以内、20以内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在第4册安排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完成多位数的认识,至此,完成了对正整数的认识。在第6册和第8册教材中分两次安排了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 2、以后将要认识的数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册和第10册分别又对小数和分数进一步认识,在11册一次完成对百分数的认识。 3、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以上的这些数在第二学段即四年级第二学期第8册中出现了负数的认识,负数在数轴上显示都是"0"左边的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的有理数,这是小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开始。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研究自然数与正分数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其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开启了整个初中代数研究殿堂的大门,还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更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研究正负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明确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3.解决问题:会用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研究惯。 3)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区分实际问题中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负数的意义以及内涵。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对概念的理解力不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三、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变为身边熟悉的事物,触类旁通、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调节研究情趣。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方法指导: 在学法上,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研究。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使学生不仅学到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对今后的数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Design Intent: Constructivist ___ a learning process。All learning is an active constructive process。There is a say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