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第四课信息的搜索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几课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概念等内容),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课是由理论到具体操作的转折点,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当今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信息的搜索”课题,主要内容是,以google和百度的使用为例,讲解使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备的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加工信息奠定基础,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九寨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的搜索为例,分别讲解google搜索引擎和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以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快速搜索信息的便捷。强调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和方法,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网络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同时,也考虑到以后章节教学的衔接和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网络知识和学会了浏览网页信息。为学习和掌握网上搜索信息的技能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基于初二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较直观,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大多数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发散的,其操作也往往是不规范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操作,而不重视老师所教授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搜索引擎、关键字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几种主要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多途径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运用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方法与技巧。

五、教学难点:

关键字的选择与组合、搜索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七、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景点黄荆老林的图片信息。

信息检索教案

北京城市学院教学任务书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 任课教师:王学刚 授课班级:12西本1、12旅本3 学部:语言学部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教案第1周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任课教师:王学刚 授课班级:12西本1、12旅本3授课日期:2013.3.1 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预计学时2 教学目的讨论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基本概念,以及科技文献的社会功能和时代特征。说明文献的类型,从它们的内容特征、媒体形式、出版类型等方面加以划分,并阐 明了描述和识别它们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建立概念,认识文献的各种类型。 教学难点建立概念,认识文献的各种类型。 教学方案1、简单介绍本门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过程,考核办法。 2、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引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3、了解基本概念(信息、知识和文献)。 4、通过上面讲解的内容过度到检索的语言,技术,系统,方法和途径。 5、举例说明检索的一般过程。 6、总结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教案第2-4周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任课教师:王学刚 授课班级:12西本1、12旅本3授课日期:2013.3.8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检索基础预计学时6 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检索技术实现的原理 2.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点网络检索技术及其实现;检索词选择原则与检索的步骤 教学难点网络检索技术及其实现;检索词选择原则与检索的步骤 教学方案1.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情况; 2.熟悉WWW信息资源的主要检索方法; 3.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技术。 4、复习引入。提问回顾:1.如何确定信息的需求? 2.信息的来源有哪些?学生回忆、思 考、发言. 5、讨论信息获取的多样性。提问讨论:既然信息来源很广泛,对应地获取信息的方法会有哪 些呢?学生根据信息来源四大类的具体形式对应分析回答获取信息的多种方法. 6、展现关键词查询个人技能。 根据自己经验分组搜索信息:1.世界杯乒乓球赛中国历届获奖情况;2.我国各少数民族名称、人数、分布情况.要求信息获取准确全面快速. 学生组内任务分配,内容分块、信息筛选、整理分工. 7、分组交流关键词提炼技巧。 (1).每个小组阐述关键词提炼巧. (2).教师补充整理. 各组代表发言展示. 8、组合关键词的运用 (1).教师讲述组合关键词优化搜索的有效途径. (2).引导学生搜索“组合关键词”或从百度、Google首页的帮助进行学习. (3).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搜索网站的布尔运算符有所不同. 从网上搜索搜索“组合关键词”教程技巧学习,或从百度等网站首页帮助学习,并在组内 交流. 9、技能加强。 (1).在百度中查找包含关键词“鲜花”,但不包含“玫瑰”的网页. (2).在Google中查找“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的信息. 分组动手搜索,互相协作. 10、认识目录检索。 (1).很多同学都知道用关键词搜索信息,是否知道检索信息的另一种主要方式.(2).了解雅 虎中国和搜狐的目录检索.

2.3网上资源检索教案二

《网上资源检索》案例设计 一、教材分析 “网上资源检索”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二章第三节,该教材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这节课的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因为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上的信息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着,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二、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已有网上资源检索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网上资源检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上资源检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因特网上检索信息最常用的三种途径:主题目录、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 2、掌握以google为代表的网络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了解google和baidu的特色搜索,如:google的本地搜索、英汉翻译等; 4、能够根据具体的要求灵活使用三种常用逻辑运算符(and、or、not)来检索信息; 5、了解元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比较流行的元搜索引擎的网址。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主题目录搜索、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的使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三种常用逻辑运算符(and、or、not)在关键词搜索中的使用。 五、教学策略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设计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马洪伟 教案背景 1、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网络信息检索 4、学时数:40分钟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取了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常用信息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查询为主设计了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理解这两种检索方式,为学生完成日常生活中所需信息获取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从中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基本素养。并为选修教材中搜索引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利用下载工具下载保存各类信息,并重点突出在下载前要建立分类文件夹,这为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需求分析:网络中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杂,从中寻找所需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学生在平时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已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有一定需求的。 差异分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能主动运用“搜索所需信息,一部分学生不仅能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能利用工具下载,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知识产权和对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思维活跃,表达能力也很强,仅几名同学自控力不强,注意力易被分散。 情绪分析:学生对网络资源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把喜欢的资源“据为已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选择关键词的重要性;掌握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能根据需要运用合适的探索方式和技巧检索信息;能使用合适的下载工具下载保存信息。 2、过程与方法 在实践中体验不同信息检索方式的检索效果,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初步体验信息资源管理中文件管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掌握下载网络信息的常用方法。 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能针对不同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下载并保存。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构建、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新理念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诱思导学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协作法、体验式教学法等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协作式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问题导学,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教案

3.2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 学习目的:1、掌握搜索引擎的类型与特点。 2、了解搜索引擎的产生与发展。 3、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搜索引擎的类型与特点、搜索引索的工作原理。 学习方式:情景设置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 一、因特网信息检索的方法 在因特网中信息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基于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浏览 2、基于目录服务的信息查询(目录式搜索) 3、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全文搜索) 二、搜索引擎的发展与分类 1、世界上最早的搜索引擎是超级目录索引yahoo,出现在 2、按信息搜集方法和服务提供方式,搜索引擎有 和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 "大力神"杯是由什么金属制造而成的么?你是用什么关键词来搜索? 三、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 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是什么?课本p72-73

四、网上信息检索技巧(以Google为例) 1、使用空格 输入更多的关键词,只要在关键词中间留空格,这相当于多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逻辑"与". 练习1,"大力神"杯是由什么金属制造而成的么 (设置提示按钮) 大力神由来 2、使用减号. 要避免搜索某个词语,可以在这个词前面加上一个减号("-", 英文字符).但在减号之前必须留一 空格.如要了解搜索引擎历史,可以这样输入关键字:搜索引擎历史 -文化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3、添加英文双引号. 双引号中的词语在查询到的文档中将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时 显得格外有用. 练习2,请你比较应用下面两组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有什么不同 1,理科的学习方法 2,"理科的学习方法" 4,查找特定格式的文件. Google可以直接搜索13种非HTML文件.其中包括Flash的 swf 文档,Microsoft Office的(doc, ppt, xls, rtf) ,pdf和其它类型文档.格式是:关键词 filetype:类型名. 练习3,请你查找一个介绍"遮罩"的flash教程(注:类型名为swf),下载并打开它. 5,标题搜索. 当我们需要搜索一篇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时,可以用以下的关键字:"intitle:关键字".如"intitle:南瓜饼" 6,网页快照. Google 在访问网站时,会将看过的网页复制一份网页快照,以备在找不到原来的网页时使用.

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评审结果公告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 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评审结果公告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于4月30日截至,大赛共征集到有效教学案例679份,同比去年增加9份,其中,高中组256份,初中组197份,小学组227份。参赛教师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参赛教师和覆盖省份均创新高。 经大赛评委认真、严格评审,共评出获奖教案306份,其中,高中组109份(一等奖17份、二等奖53份、三等奖39份),初中组96份(一等奖15份、二等奖49份、三等奖32份),小学组101份(一等奖17份、二等奖48份、三等奖36份)。获奖名单详见附件。 另外,大赛还评选出优秀组织奖9个:北京市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赵袆;北京市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室刘遵义、刘秀旺、张建忠;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朱慧;大连教育学院张扬;大连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计算机研训部卢美英;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凤英;重庆忠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才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教育局武建宏。 评审经过了预审(形式审查)、初审、复审、终审等多个阶段,在评审阶段发现了个别侵权案例并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禁赛处罚,评审结果尽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权威。所有获奖教案及点评意见可在6月7日后到案例大赛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d5030718.html,)查询、下载。 评审结果于2009年5月31日至6月19日在信息技术课程网(https://www.doczj.com/doc/0d5030718.html,)和案例大赛网站上公示。如有剽窃等嫌疑,欢迎广大同仁及时举报,联系信箱:zhongbc@https://www.doczj.com/doc/0d5030718.html,(钟柏昌)。对举报属实者将给予不低于100元/篇的物质奖励。 所有获奖作品名单及一等奖作品将直接收入《中国基础教育年鉴 信息技术卷2009年》(2010年上半年出版)。如有异议,请来信说明。 获奖证书发放日:2009年6月20日(优秀组织者报送的案例获奖证书统一邮寄给组织者,其余均挂号邮寄给个人,证书如需省级教研员转发请来信说明),获奖名单纸质通知将同时发送给各有关省级教研单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第四课信息的搜索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几课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概念等内容),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课是由理论到具体操作的转折点,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当今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信息的搜索”课题,主要内容是,以google和百度的使用为例,讲解使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备的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加工信息奠定基础,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九寨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的搜索为例,分别讲解google搜索引擎和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以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快速搜索信息的便捷。强调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和方法,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网络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同时,也考虑到以后章节教学的衔接和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网络知识和学会了浏览网页信息。为学习和掌握网上搜索信息的技能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基于初二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较直观,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大多数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发散的,其操作也往往是不规范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操作,而不重视老师所教授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搜索引擎、关键字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几种主要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多途径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网上资源检索.教案doc

网上资源检索 贵州省盘县第一中学徐磊 一、教学设计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3.2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贵州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鉴别搜索结果,获取有效信息。 六、教学思路与方法 1、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不是单纯学习搜索技巧的课,而是以“中秋节”活动为主线,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鉴于此,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的方法。 2.教学思路: 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 入搜索任务。 2)问题展开。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归纳总结搜索技巧,突出教学重点。同 时在搜索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多个不同的答案?引入信息筛选。 3)知识巩固。小组合作,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了解其他重大传统节日 的相关信息,作为巩固。 4)知识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搜索“月饼”,归纳两种搜索方法的特点, 形象、直观感受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中秋节沙画视频、学习任务单、学习自评表、因特网教室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教案

《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教案 一、教案背景 江苏省自199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园艺博览会,其中第七届的举办地点是宿迁市,作为宿迁的一名教师,我为此次盛会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希望在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本教案试图通过“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样一个主题,以主题探究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这一节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必修)》上册第一章的第2节中《有效获取信息》部分。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识别和获取”中的有关部分,主要从操作层面完成信息的获取和甄别,通过主题探究式的学习,对互联网信息搜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进行探究,为后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个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情况,让学生在体验互联网信息检索的主题活动中,掌握从互联网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主题探究式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设计建立在初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初一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已学习了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简单方法,本节课是对其必要的延伸与拓展,另外互联网在家庭中的逐步普及也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各类信息。 2、会下载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整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主题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合作探究,通过积极思 考、实践、讨论、归纳总结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有效的信息搜索意识和习惯,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协作精神。

b6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网上资源检索》教案2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网上资源检索》教案2 1课时 教学内容: 1、搜索引擎 2、其它检索方法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访问了2008北京年奥运会官方网站,我们是如何访问的?大家收获如何? 有关2008年奥运会的系例图片,你们检索到了吗?如何检索的?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解决的的问题。 二、教授新课 活动(一):学习实践主题目录检索 课件演示主题目录介绍。 以“老章书签(https://www.doczj.com/doc/0d5030718.html,/)”网站为例,检索“2008奥运会相关信息”,具体操作讲解主题目录检索信息的方法。 布置任务:利用主题目录搜索,搜索出2008奥运会的相关信息。(可利用其它网站)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可以相互协作,比赛各小组检索信息量和速度。 请一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演示给全体同学看。 活动(二):学习实践搜索引擎检索 老师:通过刚才的实践,同学们感觉这种检索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刚才这种方法查找简单,但存在查找范围较窄、查找内容较少等问题。老师: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检索方法: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用课件演示介绍搜索引擎及其工作过程。

启动浏览器,进入“baidu”网站,搜索“历届奥运会会徽”相关信息。 分别用不同的关键词,比较查询结果,以此向学生强调关键词的重要性。 布置任务: 信息检索学习任务单 1、请试找出可以用于主题目录搜索的网站名或网址,它们是: 2、运用主题目录方法,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奥运会篮球项目有关的内容,并将有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希望检索的资源是有关方面的内容。 所使用的搜索引擎网站是 网址是: 经过的主题目录路径为: 查找到个网页与所检索信息有关,其中,经过浏览并确定基本符合检索要求的网页有个。 3、哪个搜索引擎是比较优秀的网络信息搜索工具? 试比较几个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的性能,完成下表: 搜索质量 通过比较,较好的搜索引擎是:,理由是: 板书设计 1、讲解并演示主题目录检索 2、讲解并演示搜索引擎检索 3、布置学习任务单 A、B、C分类作业布置 B、C类: 信息资源获取的途径有多样性,淘宝成为现代人热衷的购物方式之一,这种信息资源可以通过 利用人力资源来获取 B、利用设备来获取 C、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 D、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取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搜索信息》教案

搜索引擎的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含义及其分类。 2. 使学生学会用搜索引擎查找到符合需要的信息。 3. 使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发挥集体精神共同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全文、目录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难点: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T:同学们好,“神舟十一号”升空这一爆炸性新闻我们大家都肯定听说过了吧,或者看到了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吧,下面我找同学说一下自己是通过什么媒体了解的这方面的信息? S:有的同学说,有电视、报纸、广播等。有的同学还说通过手机、因特网。 T:提问:凡是通过因特网了解到这方面信息的同学请举手。 S:一个班70个人,有2.30个同学举手。 T: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看一下怎么样通过因特网来查看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家要知道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也有它自己的工具,那就是搜索引擎。 屏幕转播: 全文搜索引擎 Baidu 、Google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Sina 、Sohu 、Yahoo 元搜索引擎 InfoSpacE.DogpilE.Vivisimo 、搜网 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是全文搜索引擎,以baidu为例。 (二)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

启动IE,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0d5030718.html,,百度网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搜索引擎,我们以神舟十一号为搜寻目标来看看怎么查找到相关的信息。首先,大家注意观察百度网的主要界面,非常简洁,把你要查询的信息的主题用一个词组来表示,也就是关键词,输入到相应的搜索框里面,然后单击“百度搜索”按钮。来看看查询结果,搜索到相关的网页多少篇,用时零点多少秒,可见速度之快呀。在结果网页中选择一个看上去比较合适的,单击打开,浏览信息。通过几个简单网页的浏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找到的信息,有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专题信息。如果我们只要相关的发射时间、图片或资料,怎么办? S:大部分同学摇头。 T: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如要查找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时间,要在神舟十一号和发射时间这两个关键词之间加上一个空格再搜索,一定要注意关键词要简短精悍。给学生简单演示即可。 布置今天的任务: 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以一个民族为例,如:藏族) S:学生练习。 T:教师通过巡视,分析常见的问题。 1.地址栏不见了 部分同学在打开IE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输入网络地址。可能的原因一个是地址栏和其他工具栏重叠在一栏中,用鼠标拖动下来即可。另个是地址栏隐藏了,可以从查看菜单下工具栏项下启动。 2.“转到”按钮不见了 有的同学想不到用ENTER键来实现网络链接。 3.关键词输入繁琐 关键词的选择应该能够代表要查找信息的主题,尽量用词组,不要用一句话来代表,如果表达的意思复杂要使用空格将各个关键词分开。 4.找到的信息不够准确 和预想的差不多,有的学生找到的信息可能是几天前的,不是今天的金牌榜。还有的没找到比较详细的描述服饰文化的页面,只是一张图片或一段文字,就不继续找了。

《搜索网上资源》教学设计

《搜索网上资源》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上信息搜寻和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知道常用的几个搜索引擎,并能撑握搜索关键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会使用目录搜索及关键词搜索,熟练运用关键词进行搜索。掌握网 络信息搜索技能,提高对信息的查找与筛选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把计算机、网络当作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 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并树立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爱国情操。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网上信息搜寻和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更好更快地搜索到所需的资源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是比较好动,求知欲和好胜心很强。对城区学生而言,大部分基本用过电脑上网,但学生使用电脑往往还局限于玩网络游戏,而有目的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少的。 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小学四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求知欲和好胜心强等特点,采用问题启发和引用游戏规则设计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一提的是,问题设计的思路是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中的框架问题。 (基本问题:搜索网上资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单元问题:1. 试着比较一下,目录搜索引擎与关键字搜索引擎有哪些不同?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内容问题:1. 你们知道哪些搜索引擎的网站呢? 2. 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运用的是哪种网上搜索方法吗?3.我们学习了哪两种搜索网上资源的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更新比较快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我根据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在任务的编排和知识点的讲授方面做了调整以填补教材的不足。此外,利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了语文课本第二课《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对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始终充满着憧憬和好奇,采用桂林山水风景图作为本课的教学引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前准备 1、制作一个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2、检查网络教室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3、准备一台计算机与投影机相连,在“跟我学操作”环节中使用。 六、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课题引入(五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吗? 生:知道 师:想不想去桂林游玩? 生:想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

“网上资源检索”的教学设计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陈占泽 一、教学设计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2.3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

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 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 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电子教案-《信息检索与处理》(第三单元第一课+评价和选择信息)-1.docx

教学设计模板 模块名称信息检索与处理题目体验信息处理 课时2(90min)教学对象19 级学生 一、学习目标 通过案例,感受信息的纷繁芜杂,强化建立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意识的重要性; 树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的意识。 以自身需求为导向从开放的信息资源中对信息进行评价、选择、校核的过程,进 一步掌握信息分析判断的方法。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知信息评价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信息分析判断的方法。 三、学习内容(实践活动主题) 第三单元处理信息 1.查重法、时序法、类比法、评估法选择信息的实际运用(第一节评价和选择 信息); 2.综合分析判断的运用(问题——举措); 3.信息校核(溯源法)的运用 四、学习资源 《信息检索与处理》教材、PPT、手机、蓝墨云班课。 五、学情分析 19级新生是教学实验对象,经过了一个学期前三个模块的通用素质课程的学习,对分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形式比较了解,但如果引导不好,会导致学生思维过度拓展,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让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用生动的案例去吸引学生,去上好体验活动课。

六、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手段设计意图 1.提出问题:耳听 1. 蓝墨云班课 APP,PPT在讲解“耳 为虚,眼见为实,投票,表达对“耳听为蓝墨云班听为虚,眼 你同意这个观点虚,眼见为实”这个观课见为实”, 吗?第一轮投票,点的看法。时,故意引 确定投票结果及 2.听老师讲解后,进行入习主席的 占比。第二次二次投票。讲话引用 2.给出这句话的释 3.一二次投票意见不过,偷换概 义和出处,汉·刘向一致的同学,阐述自念,加强信 《说苑·政理》:“夫己想法改变的原因。息的可信 耳闻之,不如目见度,进而影 1.导入之;目见之,不如响学生的判足践之。”并指出断。通过两 (5min) 该句话习主席在次次投票的 在全国组织工作变化,让学 会议上的讲话生体会给予 (2013 年 6 月 28既定信息后 日)曾经给引用对自身判断 过,并再次提问。的影响,进 二次投票结果与而思考信息 第一次结果比较。鉴别的重要 3.请意见发生变化性。 的学生阐述自己 改变的原因。

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

第五章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5.1 布尔逻辑检索Boolean logic 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 与AND,*,& 或OR,+ ,︱ 非NOT,—,! 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AND 大学 高等教育* 中国 OR 移动学习+ 泛在学习 大学NOT 大学 玉米–甜玉米 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AND 读书笔记 电子读书笔记OR 读书笔记软件

5.2 位置限制检索 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 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 (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 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 (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Wuhan N/0 University 检索结果:Wuhan University;Wuhan –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 (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N/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 2.3-网上资源检索-教案设计

网上资源检索 一、教学设计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3.2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贵州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鉴别搜索结果,获取有效信息。 六、教学思路与方法 1、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不是单纯学习搜索技巧的课,而是以“中秋节”活动为主线,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鉴于此,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的方法。 2.教学思路: 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 入搜索任务。 2)问题展开。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归纳总结搜索技巧,突出教学重点。同 时在搜索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多个不同的答案?引入信息筛选。 3)知识巩固。小组合作,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了解其他重大传统节日 的相关信息,作为巩固。 4)知识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搜索“月饼”,归纳两种搜索方法的特点, 形象、直观感受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中秋节沙画视频、学习任务单、学习自评表、因特网教室

网络信息大搜索教学设计

《网络资料大搜索》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陈海兰 课时:1课时 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网络资源大搜索》 教案背景: 随着Internet网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对这种新型的网络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对Internet并不陌生,对信息搜索也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作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是非和好坏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同时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容易转移,所以我通过主题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形成了搜索信息的能力,掌握关于搜索引擎的一些基本技巧。 教学课题: 《学习任务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是我校近期的课题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培养和提高信息及时素养的目的。 在这一节课上,我用网络课件来给出任务单,同时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帮助,让学生能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信息搜索这一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分析: 在信息社会,面对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的各种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本节课主要针对这种需要设计,但教材本身结构和内容相对简单枯燥,本人结合实际,以“五一劳动节”的来源为主线,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通过反复尝试理解如何高效地搜索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想要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做总结,教师注意引导,一是强调关键词的准确性,二是提倡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2、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搜索引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3、技能目标: 学会如何利用Internet去搜索有用的资料,学会如何去运用这些资料。 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登录教师网页。 [教师活动]:播放关于国庆的FLASH动画. 引出话题:同学们都知道五一劳动节我们会放假,那么为什么五一劳动节会有假期呢?五一劳动节是怎么来的? 二、自主研究,共同探讨

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

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 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 与 AND, *, & 或 OR, + ,︱ 非 NOT,—, ! 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 AND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 * 中国 湖南 OR 湖北 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 大学 NOT 武汉大学 玉米–甜玉米 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 AND 读书笔记 电子读书笔记 OR 读书笔记软件 位置限制检索 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 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 (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 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 (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

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 Wuhan N/0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 (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例如: Wuhan N/1 University 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uhan; University in Wuhan; University at Wuhan (5)(s)是sentence的缩写,A(s)B表示A和B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但次序可以随意改变,A与B之间可以有若干个其他的词。 如:resin (s) ester (酯化树脂) 【练习】1、查找computer和game的间隔不大于100个单词的网页 2、检索“杂交玉米”的外文文献,要求两词间隔1个词,前后次序固定。hybrid、corn 答案:1、computer near/100 game 2、hybrid p/1 corn hybrid w/1 cor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