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电子方向:

卓桂荣性别- 女(46岁出生年月- 1968年11月

职称- 副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硕导

研究方向-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

电子邮箱- grzhuo@https://www.doczj.com/doc/0e18948831.html, 办公电话- 021-********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卓桂荣,1968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同年分配至哈尔滨轧钢厂工作。1997年-200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硕士课题为“三指灵巧手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博士课题“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制”。2002年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博士后课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2004年12月留校工作至今。

主要研发经历及成果:

[1] 2006年完成了华普混合动力轿车管柱助力式EPS系统的研制,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 研制了线控转向系统(SBW及驾驶模拟试验装置,荣获2005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

[3] 2005年研制了具有转角限位功能和高精度传感器冗余技术的线控转向系统,已应用于春晖系列线控转向电动汽车和驾驶模拟器。

[4] 参加了上海市科委“EPS电动助力转向”项目,完成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设计,应用该转向器的转向系统台架参加了2005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得好评。该结构已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5] 2002年-2004年博士后期间参与国家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项目子课题“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春晖二号”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和整车总布置、电动轮加载试验台架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线控4WD/4WS 台架的方案论证及结构设计;“春晖三号”4WD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调试;线控转向硬件在回路仿真台架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转速闭环控制、转矩闭环控制等。

[6] 2003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等奖资助,完成了“电动轮参数化模型库的建立”项目。

[7] 四轮驱动微型电动汽车概念模型“春晖一号”的研制,获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城首届创新人才精英赛精英奖。

[8] “并联机床的研制”,获2001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9] 参与“七自由度并串联叶片专用机床的研制”项目,单独承担数控系统软件的研制。于2002年通过鉴定并已投入生产,现已售出多台。

[10]参与“X射线野外管道焊缝检测机械手的研制”项目,负责机械手腕部和地线钻孔装置的设计。应用于大庆石油管理总局野外管道焊缝的X射线检测,于1999年投入使用。

[11] “φ1500热锯片修磨与淬火装置研制”,获95年哈尔滨市冶金工业总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

[12] “160吨剪切机剪刃基座的改造”,获94年哈尔滨市总工会“千百十”活动技术攻关项目二等奖。

[13] “降低520油泵站事故”项目,获92年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

主要论文:原地转向电动汽车参数化模型的建立(EI-05289208156、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开发(EI-024********、4WD电动汽车转速闭环控制、全方位线控四轮

转向电动汽车设计、Hardware-In-the-Loop Test Environment for In-Wheel_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新型并串联机床加工叶片程序的后置处理与仿真等。

陈凤祥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78年11月

职称- 副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硕导

研究方向- 汽车电子

电子邮箱- Fxchen_qjy@https://www.doczj.com/doc/0e18948831.html, 办公电话-139********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邮编:201804

浙江绍兴人,1978年11月生。

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在艾瑞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从事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算法研究。

2008年-至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参加或主持过纵横向项目5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和博士点基金项目各1项。

荣誉:2009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10年获同济大学潍柴动力奖教金。

发表论文: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SCI/EI 收录近40篇,SCI收录1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7篇,EI收录近30篇,并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申请专利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第一发明人5项

目前正在讲授:自动控制原理,非线性控制理论。

科研方向:燃料电池控制技术,基于AUTOSAR架构汽车电子软件研发,汽车软测量技术(状态观测器应用研究

欢迎,自动控制,计算机,数学,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的学生报考研究生。

- 张戟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67年10月

职称- 副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硕导

研究方向-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磁兼容

电子邮箱- jizhang@https://www.doczj.com/doc/0e18948831.html, 办公电话- 021-********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411室,邮编: 201804

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曾在多家公司担任研发主管/高级研发工程师,现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汽车电子控制、嵌入式软硬件开发、电磁兼容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与研究生培养:

本科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培养全日制硕士毕业

生20余人,工程硕士10余人。

主持/参与完成项目:

1、基于网络的现代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2、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EMC(EMI/EMS检测技术研究,横向协作课题;

3、五洲龙混合动力大客车大规模产业技术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4、中华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制;

5、面向产业化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开发;

6、产品级动力总成控制器开发;

7、国家863燃料电池轿车关键工艺与试验项目;

8、“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智能设备(泵/阀及其FCS系统”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主要在研项目:

1、兼容V2G技术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特性研究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2、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与开发,电磁兼容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3、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电磁兼容子平台建设,国家发改委课题;

4、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研究,教育部985项目;

5、面向产业化的燃料电池轿车关键技术与整车集成开发项目,电磁兼容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6、EK-2纯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国家863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

获省部级奖3项,国家专利10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在国际会议及国内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检

索论文10篇。主编教材、专著3本,2006/2010年获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

著作三等奖。

主要著作:《基于现场总线DeviceNet的智能设备开发指南》,200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汽车电磁兼容理论与设计基础》,2009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基于PowerPC 的32位微控制器原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用》,201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姓名- 罗峰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69年

职称- 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博导

研究方向- 汽车电子

电子邮箱- luo_feng@https://www.doczj.com/doc/0e18948831.html, 办公电话- 021-********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200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主要从事飞行器控制研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清华大学汽车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研究,以及燃料电池大客车CAN总线

通信与控制系统的研制。2002年9月至今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特别是LIN、CAN、FlexRay等车载网络总线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在德国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及C&S Group做

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车载网络通信系统设计及测试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车载网络总线系统、车载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汽车等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曾主持或参与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目前在研的纵向科研项目包括:EK-2纯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国家863项目,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与开发(国家863项目,无人驾驶电动智能车及其智能交通系统(985项目等;在研的横向科研项目包括:汽车CAN总线测试系统研制(德国益驰公司委托开发项目,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研究(美国飞思卡尔公司委托开发项目等。

现为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车载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同济大学-美国飞思卡尔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德国益驰公司车载网络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2010年入选同济大学攀登高层次人才计划。

获奖情况:200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2010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获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二等奖;2013年获上

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出版专著:罗峰、孙泽昌著,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发表论文: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前讲授:汽车网络技术;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车设计等课程。

名- 钟再敏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73年8月

职称- 教授行政职务- 汽车学院党委副书记导师类型- 博导

研究方向- 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控制技术

电子邮箱- zm_zhong@https://www.doczj.com/doc/0e18948831.html, 办公电话- 021-********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0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同济大学汽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驱动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相关研究。

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7, 2011年同济大学潍柴奖教金,2011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科技领军人才奖。主要的社会职务有:上海汽车工程师学会理事、新能源

汽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汽车高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目前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汽车电子学》,《专业德语》、研究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和博士生《最优控制与最优设计》等课程。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第一发明人3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

研究方向: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

新能源汽车驱动传动控制技术

PHEV混合动力汽车有源传动技术

主持/参加课题:

1.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K12B04-07,奥运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与技术保障-子课题7:燃料电池轿车优化与技术保障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5301:混合动力汽车用同步器相变条件及机理研究

3. 主持上海市科委(07dz12032燃料电池公交客车动力控制技术研发

4. 参加国家863项目“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燃料电池轿车动力平台”等

5.参加国际合作的“面向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电动汽车前沿技术研究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算法研究”、“中德电动车关键总成技术及可持续商业化推广和示范”、“兼容 V2G 技术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6. 校企合作项目:新型混合动力车用机电耦合传动装置近三年主要发表论文: 15、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中断研究进展及解决方案;钟再敏;孔国玲;余卓平;孔国平;来源: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vol.39 NO.12; 16、有效改善换档动力中断的车用有源传动装置;钟再敏;王心坚;陈辛波;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vol.39 NO.3; 17、变速器静态换挡负载测试平台的构建与试验分析;钟再敏;孔国玲;余卓平;陈震;汽车工程 2011 年( 第 33 卷第 9 期; 18、 AMT 离合器不分离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控制;孔国玲;钟再敏;余卓平;陈雪平;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第40卷第2期; 19、电动 AMT 选换档执行机构位置最优控制;高智;钟再敏;孙泽昌;汽车工程 2011 年( 第 33 卷第 2 期; 20、基于 ADAMS 的同步器同步过程仿真分析;陈震;钟再敏;章桐;汽车工程 2011 年 ( 第 33 卷第 4 期; 21、电动 AMT 嵌入式控制器原理样机开发;钟再敏;蒋昌恺;机电一体化 2010(8); 22、并联混合动力轿车传动比初选方法;钟再敏;马勇;汽车技术 2010 年第 9 期。

同济大学汽车轻量化论文

结构优化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综述 摘要:首先论述了汽车轻量化的意义、技术内涵、物理意义、发展现状和方法;接着介绍了高强钢、有色合金材料、塑料和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作用;然后对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三种结构优化方法的概念、数学模型、国内外发展现状加以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了结构优化方法的结合使用、理论创新推动拓扑优化展望,以期推动汽车轻量化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轻质材料;结构优化;拓扑优化 0 前言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增速大幅提升,并且再次刷新全球记录,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工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油耗、安全和环保三大问题。针对三大问题,各国政府制定了如油耗法规、安全法规以及排放法规等条令法规。各国汽车工业界一致认为,汽车轻量化是满足上述三个法规的有效手段和方法[1-4]。 1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1 汽车轻量化技术 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内涵是: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汽车轻量化技术包括汽车结构的合理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两大方面。一方面汽车轻量化与材料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优化汽车结构设计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 1.2 汽车轻量化的物理意义 汽车轻量化设计应包括质量减轻和功能的完善和改进,为表征白车身的轻量化的效果,宝马汽车公司提出了轻量化系数的概念,该系数L 可用下式表示[5]为 /()t L m C A (1) 式中m 为白车身的结构质量(不包括车门和玻璃),t C 为静态扭转刚度(包括玻璃),A 为左右轮边宽度与轴距的乘积所得的面积,L 为轻量化系数。有关参量如图1,汽车轻量化效果反应在L 值上为下降。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排名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实力排名表 A 等: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B+:(15个) 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B等:(24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集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西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C等(27个):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林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重庆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车辆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博士点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

工科女的坚韧-同济桥梁专业考研心得(专业课篇)

工科女的坚韧-同济桥梁专业考研心得 (专业课篇) 摘要:考名校的一大门槛就是专业课,尤其对于跨专业的考生。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作为一个工科性很强的专业,却迎来了一位美女学霸,一起来看看她的复习经历。 专业课是考同济的一大拦路虎,不仅因为它比较难,还因为它要考两门: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在用时上相当于比别人多考了一门,所以绝不能像考其他学校那样9月份才开始专业课。 我是7月10日实习回来就开始买专业课的书,最先买那三本教材:《结构力学》上下册和《材料力学》,我当时还不知道宋子康的《材料力学》已经绝版,在网上各种搜,就只看到淘宝上面有复印的卖,不甘心,就没有买。 一个月后学长告诉我,其实可以用航天航空研究部编的那本,我才又去买。大家去买的时候要注意了,两个版本封面都一样,价钱相对贵一点的才是我们专业用的书! 7月13日当当网买的结构力学教材到货,我接着去网上下载了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打印出来,于7月15日正式开始专业课的复习。 我还在官网上面下载了专业课考试大纲(这个必须有,每年的变化都不太大,到时候16年的如果还没有出你们就用15年的先应应急),知道专业课不考选择填空题,也不考简答题,只考计算题,一道15分左右,有十来道题。这样就心里有数了,很多教材里面的概念重在理解,不必一字不差去记忆浪费时间。 先看的是结构力学,教材知识点梳理回顾,例题看懂理解透,着手写课后习题,考纲要求的内容相关的每一道题都不放过,朱慈勉那两本教材的课后习题质量非常高,历年的考题在形式上再怎么变化,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你吃透了教材例题和课后习题,就不用怕它! 结构力学重点在上册,特别是"作弯矩图","作影响线","位移法","力法"这四块,一定要吃透,必考一道大题的;下册的重点是"结构动力学","矩阵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是选考的内容,可以考前再看,到时能搞定最好,搞不定到考场上就选择做材料力学的题目。从时间分配上,上册占三分之二的时间,所以搞定了上册,整个人自信心上来,乘胜追击,下册容易搞定。对了,朱慈勉的下册有两块比较有特色的内容"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和"概念分析",这两块是同济历年考题的特色,务必在基础打牢的基础上,把它们也吃透。我觉得"概念分析"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它也是作为一个土木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学过之后你就会明白的。 结构力学教材上册大概要一个多月将近40天的样子搞定,然后就开始写于玲玲《结构力学》这本辅导书,一开始我把上面的每一道例题习题都写,写了大概一个多星期,突然发现时间明显不够用,照这种速度,到考试那天才能写完,哪还有时间写历年真题和看其他辅导书了呢?于是又开始想对策,我把于玲玲整本书大致看了一遍,发现它的特点是收罗了很多土木比较牛的学校历年的考题作为例题来讲解,每一个学校考点的侧重不同,所以我就开始对正本书的题目进行筛选:天津大学,西南交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题目尽量都做,同济的不用说都要做,其他学校的看情况,题型跟同济的相近就写,不同就跳过,这样一来,题量上就削减了一小半,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节约了时间,还可以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电子方向: 卓桂荣性别- 女(46岁出生年月- 1968年11月 职称- 副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硕导 研究方向-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 电子邮箱- grzhuo@https://www.doczj.com/doc/0e18948831.html, 办公电话- 021-********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卓桂荣,1968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同年分配至哈尔滨轧钢厂工作。1997年-200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硕士课题为“三指灵巧手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博士课题“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制”。2002年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博士后课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2004年12月留校工作至今。 主要研发经历及成果: [1] 2006年完成了华普混合动力轿车管柱助力式EPS系统的研制,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 研制了线控转向系统(SBW及驾驶模拟试验装置,荣获2005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 [3] 2005年研制了具有转角限位功能和高精度传感器冗余技术的线控转向系统,已应用于春晖系列线控转向电动汽车和驾驶模拟器。 [4] 参加了上海市科委“EPS电动助力转向”项目,完成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设计,应用该转向器的转向系统台架参加了2005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得好评。该结构已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5] 2002年-2004年博士后期间参与国家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项目子课题“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春晖二号”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和整车总布置、电动轮加载试验台架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线控4WD/4WS 台架的方案论证及结构设计;“春晖三号”4WD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调试;线控转向硬件在回路仿真台架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转速闭环控制、转矩闭环控制等。 [6] 2003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等奖资助,完成了“电动轮参数化模型库的建立”项目。 [7] 四轮驱动微型电动汽车概念模型“春晖一号”的研制,获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城首届创新人才精英赛精英奖。 [8] “并联机床的研制”,获2001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9] 参与“七自由度并串联叶片专用机床的研制”项目,单独承担数控系统软件的研制。于2002年通过鉴定并已投入生产,现已售出多台。 [10]参与“X射线野外管道焊缝检测机械手的研制”项目,负责机械手腕部和地线钻孔装置的设计。应用于大庆石油管理总局野外管道焊缝的X射线检测,于1999年投入使用。 [11] “φ1500热锯片修磨与淬火装置研制”,获95年哈尔滨市冶金工业总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 [12] “160吨剪切机剪刃基座的改造”,获94年哈尔滨市总工会“千百十”活动技术攻关项目二等奖。 [13] “降低520油泵站事故”项目,获92年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 主要论文:原地转向电动汽车参数化模型的建立(EI-05289208156、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开发(EI-024********、4WD电动汽车转速闭环控制、全方位线控四轮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考试复习题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桥梁全长是指( C )。 A.桥梁两桥台台背前缘间的距离 B.桥梁结构两支点间的距离 C.桥梁两个桥台侧墙尾端间的距离 D.各孔净跨径的总和 2. 人群荷载属于( B )。 A.永久作用 B.可变作用 C.其他可变作用 D.偶然作用 : 3. 梁式桥与拱式桥在受力特征上最大的区别在于___C____ 。 A.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式桥有水平反力产生,拱式桥有水平反力产生 B.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式桥有水平反力产生,拱式桥无水平反力产生 C.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式桥无水平反力产生,拱式桥有水平反力产生 D.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式桥无水平反力产生,拱式桥无水平反力产生 4. 桥梁的建筑高度是指( A )。 A.桥面与桥跨结构最低边缘的高差 B.桥面与墩底之间的高差 C.桥面与地面线之间的高差 D.桥面与基础底面之间的高差 ~ 5. 在影响斜板桥受力的因素中,下列选项中可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的是(D)。 A.斜交角 B.宽跨比l b C.支承形式 D.板的厚度 6. 水的浮力和基础变位影响力属于___A____ 。 A.永久作用 B.可变作用 C.偶然作用 D.可变作用和永久作用 7. 在计算荷载位于靠近主梁支点时的横向分布系数m时可偏安全的采用___A____ 。 A.杠杆法 B.偏心压力法 C.铰接板法 D.修正偏心压力法 8. 重力式桥台的主要特点是依靠什么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___B____ 。 … A.台后土压力 B.自身重量C台内填土D锥坡填土 9. T型梁截面的效率指标是( C )。 A.预应力束筋偏心距与梁高的比值 B.截面上核心距与下核心距的比值 C.截面上、下核心距与梁高的比值

2019年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车辆工程831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帖

2019年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车辆工程831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帖 分数刚刚出来没几天,想起查分数前的各种不安,仍是?心有余悸,所幸结果尚可,在考研准备的时候,关于同济车辆考研的经验见解网上较少,决定略写一二。 前几天刚刚出分数,面试第一名被录取,我是双非院校,并且是学院结尾,这几年刚刚上升到一本。 关于考研,我想考研人第一要理清?几个问题和概念,尤其是冲击名校的人:1、关于选择:若是选择考研,则应该踏踏实实安安分分的考研,我有朋友考研考公出国雅思?一把抓,虽是父母在南开找了好多关系,到最后还是落了一个“四大皆空”。 2、关于效率:我对我朋友说有时候看考研的人,看上几眼,交流几句就知道一个人的水平。有些人学习一个小时能算一个小时,有些人只能是半个小时,关于效率大家最基本起码要做到不玩手机,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学习时候非常擅长发呆和划水看视频(我打水时候特别喜欢看大家的状态,大家吃饭时候我还喜欢看看大家的书本,来判断下自己的复习状态)。复习真正用的时间不是特别多,效率才是第一位。 3、关于考研的难度:考研和高考的难度比较,一直是各家经验帖比较的重点,我个人认为,考研和高考都难,但是难在不同的方向,考研的试卷难度不是很高,难在?自律和自知之明。 4、关于“心态崩了”:不要紧,歇一会,歇一晚,迎难再上,我在暑假快到9 月份时候心态崩过一次,那时候看线代就开始心律不齐,喘不上气,感觉眼神落点飘忽不定,后来灰溜溜回家休息几天才回来。国庆时候又不幸患病,一个

假期都报销,十月七号结束才开始捡起笔。中间看不下去书的时无数次,都是休息一晚上再开始,这个经历一方面告诉后来人,考研的本身难度不是很大,一方面坚持才是重点。 5、关于研友,我认为研友也分三六九等,最好的研友是和你一起起床,有经验交流,一起睡觉,但是不是一起上自习、不是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人,另外,自认学渣的同学最好抱学霸的大腿,学霸最好找学霸,集群效应显著。 6、关于学习的时间: 我是从三月份到七月份每天两小时数学、一单元英语,因为当时想着拿国家奖学金,所以暑假前恋恋有词才过了一遍,数学?高数没有看完,线代没有开始。 暑假是黄金时间,暑假每天七点半起床,背半小时单词(早饭一定吃,当时我和基友早饭都吃超市里的q 缔,终于有一天被我们两吃告罄了····~~~),八点?一刻左右到图书馆开始看数学看到十一点,因为我实在是懒,又怕食堂人多,一般十一点没到我就去吃饭,吃完回来刷五分钟?手机,趴在桌子上午睡半小时到40 分钟,醒来过一遍英语单词,随后再看一个半小数学,大概到两点,看完后开始看英语阅读,五点钟再次领先众人去吃晚饭,吃完刷五分钟手机,过一遍单词开始看专业课,晚上九点钟?一骑绝尘溜出图书馆买西瓜吃,回到宿舍洗刷刷玩会?手机,十点半开始选择薄弱处开始看书一般是数学错题、单词、和阅读积累,都是些简单点的学习,十二点睡,晚间是最轻松的。 各科学习经验: 数学使用书: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线代王式安概率论 660 李永乐真题汤家凤模拟题八套

2020同济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2020同济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刚刚上岸同济大学的学长,现在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验,算是对自己的考研之旅的一次回顾。同时也希望能够为那些还在迷茫如何复习的考研人提供一点点的建议。 初试的科目主要有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这些都很重要,但其中的数学和专业课相对于更加重要一些,所以我接下来主要讲一下这两个科目的备考经验吧。 数学复习三月份左右就开始了,当时就是看同济《高等数学》课本然后做课后题目,课后题目是挑着做的,做了一半。线代用的是同济编的教材,也是看课本做课后习题,概率论用的是浙大,前期打基础花了2个月左右。当时也想过直接做全书,但发现全书确实太难了,只好先看课本。所以大家一定要打牢基础,然后就是刷题,各种模拟题刷起来,结合一些老师的视频配合着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另外真题也比较重要,真题能反映学校的出题的方向,所以真题不仅要会做,还得反思考了哪些知识点,涉及到哪些方面,然后将知识点标注到书本上,多看看。数学考试就一个感受:时间不够用。所以大家平时模考也要合理安排时间,每次模拟的时候尽量要在保证做完的情况下留一些时间来检查。 专业课的复习并不是靠一己之力,我去报名了爱考宝典的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爱考的学长给我进行在线辅导,讲了很多的重点,考前也是听学长说831材料力学比较稳定就选择了材料力学。他送给我很多专业课资料,然后看课本,先看的刘鸿文老师的《材料力学》教材,本科上课也是用的这个教材,把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复习完一遍后感觉确实比本科学的时候搞清了很多知识点。加上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都会找学长,他当时是高分上岸同济大学的,本身就很优秀,所以给我讲的也很清楚。之后就是做题了,先做的专题册部分,里面题目特别多,专题册里面感觉综合题部分很有用,前面都是单一知识点考察。做完后就做的真题,真题每套试卷都有1-2题不会,我是直接在线问学长的,基本都搞懂了,后面把这些不会做的以及错题都整理在一起后面再复习几遍巩固一下。爱考宝典还送给我很多内部资料,里面由整理好的答案解析以及知识点的详细梳理,后期巩固也主要靠这个。材料力学里面所有的公式都背下来了,各种梁变形挠度公式都要背,每年考试都会考到。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然后以我的经验,做好了决定一定就要付诸行动,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的。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复试真题01—03、06、09—13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桥梁工程试题 一、简答题 1. 无腹筋梁在斜裂缝出现前后,梁内应力状态有何变化? 2. 试叙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3. 与梁式桥相比,拱桥有哪些特点?拱中水平推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哪些因素? 4. 如何处理拱桥中的不等跨分孔问题? 二、计算题 1. 已知某单筋矩形截面梁b=25cm,h=50cm,受弯构件承受计算弯矩Mj=100kNm, 采用25号混凝土和Ⅱ级钢筋(Ra=14.5MPa、Rg=340MPa),相应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ξjg=0.55,材料安全系数γc=γs=1.25。如果设ag=4cm,计算所需 受拉钢筋面积。 2.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b=40cm,h=60cm,计算长度l0=6m。采用20号混凝土和Ⅱ级钢筋(Ra=11MPa、Rg=340MPa), Ag=12.56cm2,A′g=15.2cm2,ag=a′g=4cm,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 ξjg=0.5,材料安全系数γc=γs=1.25,γb=0.95。承受轴向压力Nj=1000kN,计算弯矩Mj=303.4kNm,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05,验算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是否满足纵向承载力的要求 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桥梁工程试题 一、简答题 1.无腹筋梁当斜裂缝出现后,截面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状态与斜裂缝出现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比较普通股筋柱与螺旋箍筋柱中箍筋的作用,并从轴向力应变曲线说明螺旋箍筋柱的受压承载力和延性均比普通箍筋柱高。 3.车轮荷载在行车道板上的分布是如何处理的? 4.布置多跨梁桥的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时一般要考虑哪些原则? 5.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h如何测定?它和变形模量E″h有何区别?两者有何关系? 6.写出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常见的几种荷载效应组合。 7.采用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不计η? 8.截面效率指标的定义及其意义。 二、计算题 一座变截面无铰拱桥,跨径l=40m,矢跨比f/l=1/8,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 y=4fx2/l2,主拱圈为钢筋混凝土板拱,整体浇筑,混凝土标号为40号(弹性模量E=3.3×104MPa),拱顶截面高1.0m,宽8.0m,截面惯矩按Ii=Id/cos 规律变化。求因混凝土收缩(相当于降温15℃,取线膨胀系数α=0.000010)引起拱顶和拱脚截面的附加弯矩、轴力和剪力。 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桥梁工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桥跨结构 2、桥面板的有效工作宽度 3、T型梁的“剪力滞效应”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实力排名表

B+:(20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④421材料力学或424机械原理)上海交通大学(④809 机械原理与设计或815 控制理论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④832机械设计基础 或831理论力学 或833传热学 或839控制理论 或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801 材料力学812 汽车理论)广州市 西北工业大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或)西安 824计算机辅助制造(或) 845电路基础(或) 851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或) 863机械加工工艺学(或)

878机械设计(工业设计考生也可选)) 武汉理工大学(841机械原理、844汽车理论基础、848自动控制原理(选一))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力学C或850电工技术)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 燕山大学(④815理论力学或817材料力学)河北省的秦皇岛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 江苏大学(理论力学、828电工技术、805机械设计选一 )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湖南长沙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④931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或934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或951材料力学或892理论力学) 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天津大学(415汽车理论与汽车设计或486工程力学(理力材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电子学815理论力学) 中国农业大学((理力或材力)或833电子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原理或[423]电子技术基础) B等:(22个)大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集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西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C等(27个):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林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重庆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车辆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 向和导师介绍 上海海天考研: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车辆工程专业简介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点建立于1992年,博士点建立于1999年,现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7名,皆为硕士生导师。本专业有7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结构与安全性研究,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汽车市场营销,和机车车辆。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支持下,我专业具有良好的设备条件,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以及三坐标仪等,为科研与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规划和在建的还有汽车整车风洞实验室、汽车噪声实验室和汽

车造型研究中心等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不久将把我专业的科研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本专业承担着包括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燃料电池轿车研究”在内的多项国家和市级重大研究课题,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专业每年的科研经费已超过3000万元,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汽车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介绍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1.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性4.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5.汽车电子控制技术6.机车车辆7.汽车市场营销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车辆结构分析与安全性4.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5.车辆电子控制技术6.汽车信息与市场分析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简介总体简介:“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

制”是车辆工程(汽车工程)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汽车性能实验测量分析、机械构件的实验模态测试、汽车部件结构强度及疲劳损伤理论及实验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该方向师资队伍强大、科研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已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该方向不仅承接多项国家级(863)、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还与上海大众、通用、奇瑞、汇众及其它大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有广泛科研合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科研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在利用压电陶瓷材料主动控制汽车噪声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海天考研:主要研究导师绍介:靳晓雄,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汽车学院副院长,1947年出生,工学硕士,工学博士,1985~1986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南

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以下是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1]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全国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及详细分析

车辆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1、吉林大学 2、清华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 4、西南交通大学 5、湖南大学 6、同济大学 7、武汉理工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合肥工业大学 10、长安大学 11. 重庆大学 12.江苏大学 清华设计方面最强,吉林强在计算机模拟方面,北理强在设计传动系统,湖大主要是车身覆盖件冲压,西南交大强在机车,同济强在新能源汽车,武汉理工是动力和底盘设计方面强。其中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湖南大学开设的车辆工程专业为仅有的5个国家重点学科。 1.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建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全国第一个汽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成立于1955年,是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组建而成。全国第一的汽车风洞实验室。专业实力很强,历史悠久。主攻方向在汽车动态仿真设计方法和系统动力这些领域。 2. 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有长江学者3人。

3.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三个: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坦克传动国防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学院在车辆传动技术、车辆电子技术、车辆悬架技术、新概念车辆技术、大功率柴油机技术、CAD/CAM 及集成制造技术、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技术、表面技术、先进切削、监控检测、机器人技术等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车辆传动技术及新概念车辆技术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院承担了从军品型号到预先研究,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从西部开发到绿色奥运等众多的科研任务。其中,三项重大国防型号项目,一项重大863应用工程项目,已签定合同的项目有220项。学院近十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余项,已经出版专著100余部。 4. 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有世界一流甚至领先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两院院士学术带头人金鼎昌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翟婉明教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机车车辆研究所、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是本学科的两个主要支撑单位,均为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的实体研究机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本学科的主要支撑条件。现实验室有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一个国家创新群体。 5. 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汽车院士中国只有有两个,一个是湖大校长钟志华,汽车工程学院(长丰汽车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以及由此发展的机械工程系,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汽车车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2人,国家“863”领域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博士生导师23人,教授34人,副教授36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稳定。 6.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技术研究中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试验设备,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测试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整车半消声室以及三坐标仪等。目前已建成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汽车造型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桥梁概念设计

方案说明书 目录 一、主要技术标准 (2) 二、主要基础资料 (3) 三、设计方案时应考虑的当地实际建设条件 (4) 四、主桥方案的选择 (5) 4.1 主通航孔跨径选择 (5) 4.2 桥型方案的选择 (5) 4.3 桥型方案选择中的总体构思 (8) 五施工方法 (11)

一、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集散双向六车道公路; (2)设计速度:80km/h; (3)设计基准期:100年; (4)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人群荷载标准值:2.5kN/m2; (5)标准横断面:主桥桥梁标准宽度(其中索区宽度为建议值): 39.5 m=3(人行+非机动车)+1.5(索区)+2.5(硬路肩)+3× 3.75(机动车道)+0.5(路缘带)+2(分割带)+0.5(路缘带) +3×3.75(机动车道)+2.5(硬路肩)+1.5(索区)+3(人行+非机动车道) (6)设计基本风速: 100年重现期设计基本风速为45m/s。 (7)设计水位见表1所示。 表1 设计水位一览表 (8)通航标准如表2所示。 表2通航净空和通航孔数量一览表

二、主要基础资料 该大桥是省市公路“十一五”建设规划中的区域干线公路跨越大江的重要通道,连接大江两岸的省道及各港口,将主要承担两岸的交通,既具有公路的功能,也兼顾城市道路的功能,见图1。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对于完善该市交通网络,加快市、区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桥桥位 图1 项目地理位置 图2为桥轴断面示意,江面宽度约1770m,水下地形较为平坦,河槽呈“u”字形,河槽最深点高程约-8.4m。

同济大学汽车理论考题答案

汽车理论(同济大学第二版)复习 F1、p3滚动阻力等于滚动阻力系数与车轮垂直载荷(或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之乘积。 F2、p6由式(1-4)可知,真正作用驱动轮上驱动汽车行使的力为地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Fx2,它的数值为驱动力F t减去驱动轮上的滚动阻力F f 。” F3、在s=15%-20%之间,?值可达到最大,最大的?ma x称为峰值附着系数。(30%可以写为20%) F4、p12第5行-第9行。“附着率是指……用2?C 、F x2、Fz2”。 附着率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时,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在低速阶段,如加速或上坡,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大,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大,此外超高速行驶时要求附着系数也大,附着率用符号C ?i 表示”2 22Z X F F C =? i=1,2 如前轮驱动用C ?1 F x1、F z1 后轮驱动力用2?C 、F x2、Fz2 “不同的行驶工况所要求的附着率是不一样的。汽车的附着条件是:?≥C?2 C ?2越小越容易满足附着条件。” F 5、p12倒数第2行到倒数第1行“当汽车曲线行驶时,或受侧风作用,车轮中心将受到一个侧向力F y ″相应的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 y ,也称为侧偏力”(引文中y F '为F y ,Fy 为FY ,以 下同) “a k F Y ?=车轮中心受到侧向力F y,则地面给车轮以侧偏力F Y ,并产生侧偏角α(k 为侧偏刚度)。在侧偏角较小时,F Y 与α成线性关系。” F6、p13第17行到第23行“由轮胎坐标系有关符合规定可知,负的侧偏力产生正的侧偏角,因此侧偏刚度是负值。Fy与ɑ的关系可用F y=ka *ɑ(书中ka 即k )。轿车轮胎k a 值在28000~80000N/ra d之间。 正的车轮侧向力,产生负的车轮侧偏力,产生正的车轮侧偏角,产生正的回正力矩。 F7、p20“r k F r Yr ?= 其中F Yr 是外倾地面侧向力 kr是外倾刚度,为负值r 是车轮外倾角” r 是外倾角” ②“若车轮侧向力为正,那么地面侧偏力为负、车轮侧偏角为正、回正力矩为正。 若外倾角为正,那么车轮中心侧向力为正、地面侧向力为负、车轮侧偏角为负、回正力矩为负。” F 9、p 40第22行到第28行。“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移质量的惯性力,并以大于1的系数δ计入,称之为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所以汽车加速阻力为F j=δm du /dt (N) 式中:δ——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m——汽车质量,kg; d u/dt ——汽车行驶加速度,m/s 2” “此式中去掉δ,等式右边的意义为:汽车平移质量的加速阻力;保留δ,等式右边的意义为:汽车平移质量的加速阻力与汽车回转质量的加速阻力的和。” p41 δ表达式 2 2 022I 1I 11r i i m r m T g f w ηδ?+∑?+=。 式中I f ——发动机飞轮的转动惯量,k g ·m 2; I W——车轮的转动惯量,kg ·m 2 “有的越野汽车1档δ值甚大,有可能使得汽车的2档加速度大于1档的加速度。” F10、P42由于滚动阻力系数f 比附着系数?小得多,故可省去Fz2f 项,此式可近乎写成Ft ≤Fz2? 式中:Fz2——作用于驱动轮上的法向反力,N 。此式称为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书中此处的F z φ为Fz2之误) F11、p47最高车速(Um ax)是指汽车在良好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所以,此时汽车应该以最高档行驶,且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皆为零””

同济 专业德语 汽车 车辆工程 单词wort3

Wort Chinesische Bedeutung ab/leiten v 得出(结论) ab/scheiden v 沉淀出 abgeben v 出售,分给Ansauglufttemperatur f 进气温度 Abgaserückruhrventil n 废气再循环阀 an/bringen v 安上,装上 analog adj 类似的 ansaugen v 抽吸,吸引 aneinander/reihen v 相互串连 anlegen v 提供 anspringen v 开始转动 Androssen n 节流 auf/laden v 给……充电 auf/speichern v 储存 auf/steigen v 上升,产生 auf/treten v 出现 aufleuchten v 照亮 aus/bilden v 产生 aus/drehnen v 延展,膨胀 aus/üben auf+A 施加 Aktivkohlebeh?lter m 活性炭过滤器 Ausscheidung f 分离;沉淀;析出 Ansteuerung f 触发 Bad n 槽

belasten v 使……负重 beruhen v 基于 Bestandteil m 组成部分,成分Bestimmung f 规则,确定 bet?tigen v 操作 Berücksichtigung f 考量,考虑 Blaschen n 小气泡 Bleibatterie f 铅电池beziehungsweise adj 更确切的说 Bedatung f 参数化 Brennraum m 燃烧室 Dampf m 蒸汽Dauermagneten m 永磁铁 Draht m 金属丝 dünn adj 细的 durch/brennen v 烧断 deaktivieren v 解除,使无效。使不活动Durchgang m 通道 dynamisch adj 动态的 Edelgas n 稀有气体 ein/stellen v 停止 einzel- adj 少数,单个 Elektrode f 电极 Elektrolyt m 电解液,电解质Entladung f 放电 erfassen v 掌控

2019年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分享

考研经验贴 不知不觉我考研结束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忙完毕业设计后终于有时间写篇考研经验贴,一来算是对自己过去一年时间的总结,二来也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指导。 分享经验前,我先对我的基本情况和考研情况进行简单介绍。我本科毕业于武汉某理工科211,专业是汽车发动机相关专业,一战考上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专硕)。考研科目为:数学一,英语一,政治,专业课选的是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专业课代码是831。我最后的成绩是,数学一117分,英语一65分,政治60分,专业课121分,总分363 分。 政治,英语,数学这样网上都有很多经验贴,我就不再赘述了,我主要讲下专业课的资料选择及复习的注意事项。 专业课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三选一,分别是831材料与理论力学,812机械设计,825自动控制原理。其中,831材料与理论力学是二选一,你可以选择材料力学或者理论力学,在考试的时候这两个在一套卷子上,你要选择一门来做,多做不给分。同济车辆考研专业课的共同特点是比较难,很难考出130,140的高分,大部分人都集中在100分-120分这个分段中。从往年经验来看,选择831材料力学和812机械设计的人较多。这两门专业课有较大区别,831自我感觉最难,复习所需时间较多,优点是想拿130以上的高分希望较大,而且市面上复习资料较多。812机械设计知识点零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优点是好好复习分数一般较好,但想考高分较难,到处都是陷阱,一不小心就错了。还有,在考研的过程中,有一点要提示,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和同学或者学长讨论,我是在新祥旭报的一对一专业课辅导班,学长全程免费的课后答疑,课后经常谈论一些学习上的小技巧,对我的帮助很大,建议大家不用局限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中,在和别人的讨论中,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你需要去粗取精。其他两门专业课选择的人较少,我对其了解也较少,就不赘述了。 对几门专业课简单介绍后我再对我选择的专业课进行详细的介绍。我选的831材料力学,最后得分121分,在录取的考生中也算是不错的分数了。学校没有推荐复习教材,这里推荐两本教材,分别是宋子康编写,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材料力学,这个之前的推荐教材。另外一本就是同济航院的材料力学教材封面如下。 这两本教材差别不大,只是宋子康版已经不再出版了,市面上买到的都是盗版,优点是课后习题较多,而且有些年份会有原题或同类型改动较小的题。航院的教材可以买到正版,印刷质量较好,复习用着比较舒服。这两本教材的课后习题出的都较好,建议除了课本之外再买一本课后习题答案。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再买一些辅导资料,主要是两部分的辅导资料,一本是试题库,用于复习完教材后进行巩固提高。一本是历年真题,历年真题非常重要,前些年考过的题可能会原封不动的出现,大题一个就是15分,重要性就不多说了吧。这些资料

个人整理-同济大学高等桥梁结构知识点

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抓住“剪力”这个核心) ● 剪力滞现象:宽翼缘箱梁在弯剪作用下,由于剪切变形的存在和沿宽度方向的变化,受压翼缘上的正应力随着 离梁肋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这个现象就称为“剪力滞后”,简称剪力滞效应。 ●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翼缘的剪应力变化引起正应力的变化。(因此剪力越大,剪力变化越剧烈的截面剪力滞越明 显,比如支点、集中力作用点,但有的情况下支点弯矩小,因此总应力还是) ● 剪力滞系数λ:考虑剪力滞/不考虑剪力滞。λ是个沿翼缘板宽度变化的量,一般只考虑腹板与翼缘板相交位置 的λ ● 正剪力滞,负剪力滞。 ● 广义位移函数:挠度函数,纵向变形函数。 ● 考虑剪力滞,翼缘板不满足平截面假定,但腹板仍然满足平截面假定。最小势能原理变分得到带位移函数的微 分方程。 ● 考虑剪力滞,梁的挠度增加。剪力滞降低梁的刚度。因为考虑剪力滞的曲率表达式为: 1 ''[()]F w M x M EI =- + 正剪力滞,MF>0,因此造成曲率偏大,挠度增大,负剪力滞,MF<0,因此挠度减小 ● 悬臂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离固定端约1/4跨位置会产生负剪力滞效应(邻近腹板的翼板位移滞后于远离腹 板的翼板位移)。M F 为负时,属于负剪力滞。 ● 有效宽度:最大应力×有效宽度=实际应力沿总宽度的积分

●规范规定,结构整体分析采用全截面,截面应力验算,采用有效宽度。 ●承受纯弯曲荷载的箱梁截面,是否也存在剪力滞现象?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箱梁截面剪力滞将如何变化? ●本节主要介绍剪弯状态下剪力滞问题,如果是压弯状态下(如预应力筋直线布置)截面是否存在剪力滞现象? 箱梁的扭转效应(抓住关键:扭转=偏载×偏心距)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及各专业课程安排

车辆工程类培养方案 一、年限 1年 二、车辆工程类所含专业 车辆工程(汽车)、车辆工程(轨道交通) 三、课程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必/选试/查学分周学时第1学年第1学期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必试 4 4 体育(一)公共基础课必查 1 2 形势与政策1 公共基础课必查0.5 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公共基础课必试 3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基础课必查 2.5 2 高等数学B(上)公共基础课必试 5 5 物理实验(上)公共基础课必查 1 2 机械制图(一)上公共基础课必试 4 4 第1学年第2学期 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必试 4 4 体育(二)公共基础课必查 1 2 形势与政策2 公共基础课必查0.5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共基础课必试 2 2 军事理论公共基础课必查 1 1 C/C++程序设计公共基础课必查 2.5 2 高等数学B(下) 公共基础课必试 5 5 普通物理B(上) 公共基础课必试 3 3 物理实验(下)公共基础课必查0.5 1 机械制图(一)下公共基础课必查 3 3 金工实习实践必查 6 6周军训实践必查 2 3周

车辆工程(汽车)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 五年制本科。 二、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汽车工业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掌握车辆工程(汽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工程实践、一定的工程研究及创新能力,能具备从事车辆工程(汽车)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市场营销、物流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国家认证的创新性实践型卓越汽车预备工程师。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有关机械产品、设备的设计方法、经济分析、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学、电子学和营销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汽车、发动机和汽车电子的研究、设计、制造及汽车营销和物流、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汽车实验学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教学计划参照了德国理工科大学培养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汽车营销和物流、车身与空气动力学及汽车实验学方面的学位工程师的教学计划,加强了素质与能力拓展及实践创新等培养环节。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强的双外语(英语、德语或法语)能力;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 力;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 术、计算机技术、热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市场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试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面向未来意识; 8.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工程实践、一定的工程研究及创新能力。 五、主干学科 力学、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营销与物流。 六、专业主要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试验技术、传热学、燃烧学、信号与系统、汽车电子学、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汽车网络技术、车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管理学概论、汽车市场预测与决策、汽车后市场、汽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汽车物流系统规划、汽车车身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基础、车身工艺学、工程信号分析处理、汽车试验传感器技术。 七、主要实践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