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111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

中文名:

过氧化氢

外文名:

Hydrogen peroxide

别名:

双氧水

化学式:

H2O2

相对分子质量:

34.01

化学品类别:

无机物--过氧化物

管制类型:

过氧化氢(*)(易制爆)

储存:

用瓶口有微孔的塑料瓶装阴凉保存

管制信息

过氧化氢属于易制爆物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低浓度医用过氧化氢溶液不受管制。[1]

编码信息

CAS号 7722-84-1[1]

EINECS号 231-765-0

InChI编码 InChI=1/H2O2/c1-2/h1-2H [2]

物理性质

EINECS登录号:231-765-0

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

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共价极性分子。

其立体结构像一本半展开的书一样,两个氧原子在书缝上,两个氢原

子各占据书的两页纸。

过氧化氢立体结构

H-O-O键角96度52分

外观与性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几乎无色(非常浅的蓝色)的液体。

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试剂级常分为30%、40%两种。

分子量:34.02

熔点(℃):-0.89℃(无水)

沸点(℃):152.1℃(无水)

折射率:1.4067(25℃)

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0.13(15.3℃)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 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毒性LD50(mg/kg):大鼠皮下700mg/Kg[4]

化学性质

酸碱

H2O2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

氧化性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H2O2 + 2KI + 2HCl = 2KCl + I2+ 2H2O

2Fe2+ + H2O2+ 2H+ = 2Fe3+ + 2H2O

H2O2 + H2S = S↓+ 2H2O

H2O2 + SO2 = H2SO4

Cu + H2O2 + 2HCl = CuCl2+2H2O

注:在酸性条件下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其还原产物为氢氧化物。

大于90%的过氧化氢遇到可燃物会瞬间将其氧化起火。

还原性

2KMnO4 + 5H2O2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5O2↑ + 8H2O

2KMnO4 + 5H2O2 = 2Mn(OH)2 + 2KOH + 5O2↑ + 2H2O

H2O2 + Cl2 = 2HCl + O2

注:H2O2的氧化产物为O2

不稳定性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2H2O2 =MnO2= 2H2O + O2↑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准确方程式为:

H2O2 + MnO2 + H+ = Mn2+ + 2H2O + O2↑

Mn2+ + H2O2 = MnO2 + 2H+

2H2O2 =△= 2H2O + O2↑

4、 H2O2的保存方法实验室里常把H2O2装在棕色瓶内避光并放在阴凉处。

5、 H2O2的用途作消毒、杀菌剂,作漂白剂、脱氯剂,纯H2O2还可作火箭燃烧的氧化剂等。

6、高浓度(大于74%)的H2O2非常不稳定,受热就会爆炸。

7、实验室提纯H2O2使用减压蒸馏的方法,使H2O2在较低的温度下沸腾,以至于不会过多地分解。

电解反应

电解过氧化氢会生成臭氧和水,同时水又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3H2O2 =电解= 3H2O + O3↑

二、2H2O =电解= 2H2↑ + O2↑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6H2O2 =电解= 6H2↑ + 2O3↑ + 3O2↑

注:首次生成的臭氧颜色为橙黄。

分解反应

⒈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没有复燃。

⒉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难以复燃。

注意:此时既因为试管内有大量水蒸汽,还有氧气浓度低的缘故

⒊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和过氧化氢反应(注意:是反应,催化剂都是和原物质反应,但反应后重新回到原来的样子)生成氧气和水。

⒋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2H2O + O2↑

催化原理

双氧水的分解是个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也叫歧化反应。

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对比:

O2 + 2H+ + 2e- = H2O2 0.695V

H2O2 + 2H+ + 2e- = 2H2O 1.776 V

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同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歧化反应的电极电势高达1.0V以上,歧化反应理应相当剧烈,但是由于过氧键有一定的稳定性造成实际上双氧水的歧化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需要加入催化剂。

【催化剂的中心元素都是变价的,而且要求此元素氧化态能够氧化双氧水,但是还原态的能够被双氧水氧化。】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候,目前最被认可的反应原理是:

MnO2 + H2O2 + 2H+ = Mn2+ + O2 + 2H2O

H2O2 + Mn2+ = MnO2 + 2H+

Fe3+催化的机理与之类似

H2O2 + 2Fe3+ = 2Fe2+ + 2H+ + O2↑

H2O2 + 2Fe2+ + 2H+ ==2Fe3+ +2H2O

但是铁离子的氧化性太弱,所以该反应第一步进行很慢,造成铁离子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差很远。

制取氧气

可把过氧化氢装入试管中,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浸过硝酸银溶液的沸石),插上单孔橡皮塞和导管,用排水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催化剂=2H2O + O2↑。这个实验十分常用。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n:Harmful

风险术语: R22:;R41:

安全术语: S26:;S28A:;S36/37/39:;S45: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015/2014/2984

危险类别: R22;R41

作用与用途

化学工业用作生产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的原料,酒石酸、维生素等的氧化剂。医药工业用作杀菌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福美双杀虫剂和40l 抗菌剂的氧化剂。印染工业用作棉织物的漂白剂,还原染料染色后的发色剂。用于生产金属盐类或其他化合物时除去铁及其他重金属。也用于电镀液,可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还用于羊毛、生丝、皮毛、羽毛、象牙、猪鬃、纸浆、脂肪等的漂白。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用作火箭动力燃料。

民用:处理厨房下水道的异味,

到药店购买双氧水加水加洗衣粉倒进下水道,可去污,消毒,杀菌

[5]

使用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浓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6]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4060mg/kg(大鼠经皮);LC502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μL/皿;大肠杆菌5ppm。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肺353μmol/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

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自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 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锨、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水。[6]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到家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液经水稀释后发生分解,放出氧气,待充分分解后,把废液冲入下水道。[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6]

制备

碱性过氧化氢制法

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用含醌空气电极,其特征在于每对电极由阳极板、塑料网、阳离子隔膜和含醌空气阴极组成,在电极工作区的上、下端设有进入流体的分配室和排出流体的收集室,在流体进口处设有节流孔,多组元电极采用有限制的偶极串联接法,加长阳极循环碱水进、出口用的塑料软管后再接至集液总管,多组元电极组由单元极板组装。[7]

磷酸中和法

该制法涉及无机化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从申请号为871 03988专利申请中所得阴极产物的过氧化钠水溶液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用磷酸或磷酸二氢钠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pH9.0~9.7,使生成Na2HPO4和H2O2,将所说的Na2HPO4和H2O2水溶液冷却到+5~-5℃,使绝大部分Na2HPO4以Na2HPO4 ·10H2O水合物形式析出,再在离心分离器中将含有Na2HPO4 · 10H2O水合物和过氧化氧水溶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出该水合物,随后再对含有少量Na2HPO4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进行蒸发和分馏,得到约30%H2O2产品。

权利要求:

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下列步骤从过氧化钠水溶液制备:

⑴用磷酸或磷酸二氢钠NaH2PO4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9.0~9.7,使生成Na2HPO4和H2O2的水溶液。

⑵使所说的Na2HPO4和 H2O2水溶液冷却到+5~-5℃,从而使绝大部分Na2HPO4以Na2HPO4·10H2O水合物形式析出。

⑶在离心分离器中对含有Na2HPO4·10H2O水合物和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从而使Na2HPO4 ·10H2O结晶从含少量Na2HPO4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⑷将所说的含少量Na2HPO4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在蒸发器中蒸发,得到含H2O2和H2O的蒸汽,而含过氧化氢的Na2HPO4浓盐溶液从底部流出并返回中和槽。

⑸将所说的含H2O2和H2O的蒸汽在分馏塔中进行减压分馏,得到约30%H2O2产品。[7] 电解硫酸法

用电解60%的硫酸,得到过二硫酸,再经水解可得浓度为95%的双氧水。[7]

2-乙基蒽醌法

现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主要方法是2-乙基蒽醌(EAQ)法。2-乙基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2-乙基氢蒽醌,2-乙基氢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乙基氢蒽醌还原生成2-乙基蒽醌和过氧化氢。[7]

编辑本段化学实验

大象牙膏

需要物品:一个容器、少许洗洁精、一些酵母和一瓶双氧水

原理:双氧水遇酵母后快速发生反应,变成氧气和水。氧气遇上洗洁精瞬间产生大量泡沫

过氧化氢制氧气

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水(H2O) + 氧气(O2)

b.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过氧化氢

111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 中文名: 过氧化氢 外文名: Hydrogen peroxide 别名: 双氧水 化学式: H2O2 相对分子质量: 34.01 化学品类别: 无机物--过氧化物 管制类型: 过氧化氢(*)(易制爆) 储存: 用瓶口有微孔的塑料瓶装阴凉保存 管制信息 过氧化氢属于易制爆物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低浓度医用过氧化氢溶液不受管制。[1] 编码信息 CAS号 7722-84-1[1] EINECS号 231-765-0 InChI编码 InChI=1/H2O2/c1-2/h1-2H [2] 物理性质 EINECS登录号:231-765-0 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 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共价极性分子。 其立体结构像一本半展开的书一样,两个氧原子在书缝上,两个氢原 子各占据书的两页纸。 过氧化氢立体结构 H-O-O键角96度52分 外观与性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几乎无色(非常浅的蓝色)的液体。 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试剂级常分为30%、40%两种。 分子量:34.02 熔点(℃):-0.89℃(无水)

沸点(℃):152.1℃(无水) 折射率:1.4067(25℃) 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0.13(15.3℃)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 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毒性LD50(mg/kg):大鼠皮下700mg/Kg[4] 化学性质 酸碱 H2O2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 氧化性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H2O2 + 2KI + 2HCl = 2KCl + I2+ 2H2O 2Fe2+ + H2O2+ 2H+ = 2Fe3+ + 2H2O H2O2 + H2S = S↓+ 2H2O H2O2 + SO2 = H2SO4 Cu + H2O2 + 2HCl = CuCl2+2H2O 注:在酸性条件下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其还原产物为氢氧化物。 大于90%的过氧化氢遇到可燃物会瞬间将其氧化起火。 还原性 2KMnO4 + 5H2O2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5O2↑ + 8H2O 2KMnO4 + 5H2O2 = 2Mn(OH)2 + 2KOH + 5O2↑ + 2H2O H2O2 + Cl2 = 2HCl + O2 注:H2O2的氧化产物为O2 不稳定性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2H2O2 =MnO2= 2H2O + O2↑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准确方程式为: H2O2 + MnO2 + H+ = Mn2+ + 2H2O + O2↑ Mn2+ + H2O2 = MnO2 + 2H+ 2H2O2 =△= 2H2O + O2↑ 4、 H2O2的保存方法实验室里常把H2O2装在棕色瓶内避光并放在阴凉处。 5、 H2O2的用途作消毒、杀菌剂,作漂白剂、脱氯剂,纯H2O2还可作火箭燃烧的氧化剂等。 6、高浓度(大于74%)的H2O2非常不稳定,受热就会爆炸。 7、实验室提纯H2O2使用减压蒸馏的方法,使H2O2在较低的温度下沸腾,以至于不会过多地分解。 电解反应 电解过氧化氢会生成臭氧和水,同时水又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3H2O2 =电解= 3H2O + O3↑

3205 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CS71.010 G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205—2018 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Hydrogen peroxide 2018-05-17发布2018-06-17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荣坤、毛义田、逯登哲、王锦弟、路向宾、李钦超、徐勤、刘义强。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过氧化氢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有效控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4-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4.1.1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1.2 企业应根据规模和运行方式建立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组织。主要职责如下: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体系运行考核制度、作业指导书等并监督执行; ——各科室(车间)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具体工作; ——各班组负责组织本班组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具体工作; ——企业员工、承包商及相关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相关工作。

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第1章过氧化氢简介 (2) 1.1过氧化氢的性质 (2) 1.2过氧化氢的制备 (2) 第2章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3) 2.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3) 2.2 过氧化氢的应用进展 (3) 第3章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一些最新应用 (4) 3.1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手性)亚砜、砜 (4) 3.2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环氧化物 (4) 3.3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醇、酚制备醇 (5) 3.4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醛、酮 (5) 第4章过氧化氢衍生物用于有机合成反应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08级01班刘珊 摘要:文章总结了在烯烃的环氧化、醇的选择氧化、酮化、肟化、磺化氧化反应、硫化物到砜的转化、有机物的卤化等反应中过氧化氢的催化性作用。也归纳了一些新的合成反应介质体系如氟相、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与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促进绿色化学科技的研究发展促进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过氧化氢;有机合成;应用进展;环境保护 第1章过氧化氢简介 1.1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分子量为34.016,相对密度为1.4067(25℃),熔点-0.4℃,沸点150℃;纯过氧化氢是近乎无色的粘稠液体,分子间有氢键,由于极性比较强,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缔合程度比水大,所以他的沸点远比水高。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一定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和不稳定性,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性比在碱性介质中的弱,氧化性则相反。过氧化氢主要用作氧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主要优点是它的还原产物是水,不会给体系引入新的杂质。因为这一点,它便是当今社会一种很重要的绿色化学试剂。 1.2过氧化氢的制备 实验室制法: 一: 于100ml15-18%的硫酸中,在冰的冷却下,逐渐加入过氧化钡,加入的量以保持溶液的弱酸性为度(约40g)。倾出上层溶液即得到过氧化氢溶液。必要时可进行提取。每次用20ml提取4-5次。将醚提取物置于水浴上蒸发(不要高于40℃)除去醚,将剩余物移至硫酸保干瓶中。用此法可以制得50%过氧化氢溶液。 二: 将90g过氧化钠在强烈搅拌下分次少量地加入用冰水冷却的800ml20%的硫酸中,应保持温度不高于15℃。放置12小时,滤去析出的十水硫酸钠结晶。将滤液置于磨口真空装置中(5-10mm),在浴温60-65摄氏度(最后在85℃)下进行蒸馏,每次的蒸馏量为100ml。用两个串联的受器(第二个受器应用冰冷却)收集馏出物,第一个受器中的产品含过氧化氢含量高于20%,第二个受器含过氧化氢3%以下。所得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浓缩可在浓硫酸真空保干器中,于室温下进行,经

过氧化氢浓度密度对照表

过氧化氢浓度密度对照 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浓度0% 浓度0.5% 浓度1% 浓度1.5% 浓度2% 浓度2.5% 浓度3% 浓度3.5% 浓度4%6 浓度4.5% 浓度5% 浓度5.5% 浓度6% 浓度6.5% 浓度7% 浓度7.5% 浓度8% 浓度8.5% 浓度9% 浓度9.5% 浓度10% 浓度10.5% 浓度11% 浓度11.5% 浓度12% 浓度12.5% 浓度13% 浓度13.5% 浓度14% 浓度14.5% 浓度15% 浓度15.5% 浓度16% 浓度16.5% 浓度17% 浓度17.5%8 浓度18% 浓度18.5% 浓度19% 浓度19.5% 浓度20% 浓度20.5% 浓度21% 浓度21.5% 浓度22%3987 浓度22.5% 浓度23% 浓度23.5% 浓度24% 浓度24.5% 浓度25% 浓度25.5% 浓度26% 浓度26.5%时密度=1.09661 浓度27% 浓度27.5% 浓度28% 浓度28.5% 浓度29% 浓度29.5% 浓度30% 浓度30.5% 浓度31%时密度=1.1 浓度31.5% 浓度32% 浓度32.5% 浓度33% 浓度33.5% 浓度34% 浓度34.5% 浓度35% 浓度35.5%时密度=1. 浓度36% 浓度36.5% 浓度37% 浓度37.5% 浓度38% 浓度38.5% 浓度39% 浓度39.5% 浓度40% 浓度40.5% 浓度41% 浓度41.5% 浓度42% 浓度42.5% 浓度43% 浓度43.5% 浓度44% 浓度44.5% 浓度45% 浓度45.5% 浓度46% 浓度46.5% 浓度47% 浓度47.5% 浓度48% 浓度48.5% 浓度49% 浓度49.5% 浓度50% 浓度50.5% 浓度51% 浓度51.5% 浓度52% 浓度52.5% 浓度53%94 浓度53.5% 浓度54% 浓度54.5% 浓度55% 浓度55.5% 浓度56% 浓度56.5% 浓度57% 浓度57.5% 浓度58% 浓度58.5% 浓度59% 浓度59.5% 浓度60% 浓度60.5% 浓度61% 浓度61.5% 浓度62% 浓度62.5% 浓度63% 浓度63.5% 浓度64% 浓度64.5% 浓度65% 浓度65.5% 浓度66% 浓度66.5% 浓度67% 浓度67.5% 浓度68% 浓度68.5% 浓度69% 浓度69.5% 浓度70% 浓度70.5% 浓度71% 浓度71.5% 浓度72% 浓度72.5% 浓度73% 浓度73.5% 浓度74% 浓度74.5% 浓度75% 浓度75.5% 浓度76% 浓度76.5% 浓度77% 浓度77.5% 浓度78% 浓度78.5% 浓度79% 浓度79.5% 浓度80% 浓度80.5% 浓度81% 浓度81.5% 浓度82% 浓度82.5% 浓度83% 浓度83.5% 浓度84% 浓度84.5% 浓度85% 浓度85.5% 浓度86% 浓度86.5% 浓度87% 浓度87.5% 浓度88% 浓度88.5% 浓度89% 浓度89.5% 浓度90% 浓度90.5% 浓度91% 浓度91.5% 浓度92% 浓度92.5% 浓度93% 浓度93.5% 浓度94% 浓度94.5% 浓度95% 浓度95.5% 浓度96% 浓度96.5%

过氧化氢的分析

过氧化氢的分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过氧化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该产品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清洗剂等。它广泛用于纺织、化工、造纸、电子、环保、采矿、医药、航天及军工行业。 分子式:H2O2相对分子质量:34.02 2、引用标准 GB 191-200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qv ISO 780: 1997)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 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 制品的制备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eq ISO 3696: 1987) GB 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3、要求 3.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3.2、工业过氧化氢应符合表 1要求:

4、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199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2002 、GB/T 602-2002、GB/T 603-2002 的规定制备。 安全提示:标准所用盐酸、硝酸、硫酸及过氧化氢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使用者应小心操作避免溅到皮肤上,一旦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进行冲洗,严重者治疗。 4.1、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双氧水(过氧化氢)检验方法

双氧水(过氧化氢)检验方法 工业过氧化氢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工作原理: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 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是如下: KMnO 4+3H 2SO 4+5H 2O 2==K 2SO 4+2MnO 4+5O 2+8H 2O 仪器与试剂:棕色滴定管 滴瓶 硫酸溶液(1+15):量取25mLH 2SO 4,, 375mL 蒸馏水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准确量取0.79015g 高锰酸钾试样,溶解 并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进行标定。 步骤:1)用10mL~25mL 的滴瓶以减量法对三种规格的产品称量如下:质量分数为 27.5%~30%规格的产品,称量约 0.15~0.20g 试样;35%规格产品,称取约 0.12~0.16g 试样, 精确至0.0002g ;置于一以加有 100mL 硫酸溶液(1 + 15)的250mL 锥形瓶中,摇匀。50% 规格的产品,称取约 0.8g~1.0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 容量瓶中西式至刻线,用移 液管移取25mL 稀释后的溶液与以加有 100mL 硫酸溶液(1 + 15)的250mL 锥形瓶中,摇匀。 2)用约0.1mol\L 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 30s 内不消失即为 终点。 数据记录与处理: 27.5%~30%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W 1,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VC ? M/2000 1.701VC W 1= --------------------- ? 100= ----------------------------- m m 35%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W 2,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50%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W 3,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VC ? M/2000 17.01VC -100= m ? 25/250 m 式中:V 表示滴定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 C 表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 (mol/L ) M 为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 (g/mol )(M=34.02) VC ? M/2000 W 2= ------------------------- 1.701VC -100= ------------------ W 3=

(完整word版)过氧化氢的测定

Fenton体系下过氧化氢的测定 一、反应体系中双氧水测定方法的建立 体系中双氧水的测定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法和碘量法,碘量法检出限较高、操作繁琐,高锰酸钾法是较常规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且准确性高,但在Fenton氧化体系中,由于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亚铁离子和有机物的存在,测定结果往往偏高。因此,本实验采用了已有报道的钛盐光度法测定Fenton体系氧化过程中的过氧化氢含量。 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是过氧化氢与钛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橙色络合物—过钛酸(pertitanic acid),此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成正比。姜成春等在蒸馏水体系、含有机物体系及Fenton高级氧化体系中,对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可见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检测限较低,有利于低浓度过氧化氢的测定,避免了氧化还原法测定低浓度过氧化氢通过终点颜色判断所带来的误差。 二、钛盐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方法的建立: 仪器及实验药品: 1、DR2800;哈希管; 2、药品:100mg/l过氧化氢;3mol/l硫酸溶液;0.05mol/l 草酸钛钾溶液; 三、测定波长为400nm 四、标准曲线的测定:

分别取已配置好的双氧水标准溶液(100mg/L)已用高锰酸钾法标定,取0.2,0.4,0.6,0.8,1.0,1.2ml于哈希管中,分别加入0.5ml 的3.0mol/l硫酸溶液和0.05mol/l草酸钛钾溶液,再加入适量纯水至5ml。放置10min,在40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其吸光度。 Fenton氧化体系中双氧水的测定:将反应结束后的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哈希管中,分别加入0.5ml的3.0mol/L硫酸溶液和0.05mol /L草酸钛钾溶液,定量至5ml并摇匀后放置10min,在40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所测吸光度于标准曲线上查的双氧水的含量。 五、条件的确定 在做标线之前分别考虑了硫酸和草酸钛钾用量的影响,通过做的结果发现,在过氧化氢量一定的条件下,3mol/l硫酸和0.05mol/l草酸钛钾用量都在0.5ml时测定吸光度最大,用量低于0.5ml和高于0.5ml,其吸光度都相对降低,在0.5ml时,其吸光度是最大的。所以对于本实验硫酸和草酸钛钾用量都是0.5ml。 六、过氧化氢100mg/l的标线如下: 过氧化氢浓度(mg/l) 4 8 12 16 20 24 吸光度0.154 0.31 0.456 0.61 0.776 0.927

过氧化氢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氧化剂——过氧化氢 徐畅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溶液。由于它具有强氧化性,在我们的生活它用途广泛,比如做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等。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并针对其消毒作用进行分析。 一、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很多物质。在过氧化氢做氧化剂时,一般都被还原为-2价的氧。 它和碘单质的反应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H2O2+I==2HIO 在这个反应中,过氧化氢将碘单质氧化为次碘酸。碘做还原剂,由0价变为+1价;过氧化氢做氧化剂,其中的氧由-1价变成-2价。 还有许多反应可以体现这一点。例如: H2O2+ H2S = S↓+ 2H2O , H2O2 + SO2 = H2SO4 二、检验过氧化氢: K2Cr2O7+4H2O2+H2SO4===2CrO5+K2SO4+5H2O 这就是检验过氧化氢的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生成了具有特征蓝紫色的CrO5 ,所以可以检验过氧化氢,当然,也可以检验K2Cr2O7 。 三、过氧化氢在生活中的应用——过氧化氢的消毒作用: 1、自身直接消毒: 过氧化氢针对细菌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在医学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消毒,在食品包装中也常有过氧化氢消毒。 H2O2=H2O+[O] 这就是过氧化氢消毒的原理 以医学上给伤口消毒为例,当它与皮肤、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使细菌的一些有机物结构被氧化变性而导致细菌细胞失去活性。 2、用于制备消毒剂: 过氧化氢与硼砂反应会生成过硼酸钠,可用作消毒剂: Na2B4O7+4H2O2+2NaOH==2Na2B2O4(OH)4+H2O 在这个反应中,硼由+3价升到+5价,被氧化。 过硼酸钠有许多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消毒剂。 最后总结一下,不仅仅是过氧化氢,许多化学物质在生活中都运用广泛,其中存在许多奥妙,非常神奇,值得我们了解。 参考资料: 《普通无机化学(第二版)》严宣申王长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二版 第四章氧族元素 4.2过氧化氢 p57-59 《化学分析》上册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12月第一版 第四章元素和化合物4-3(三) p174-176 《无机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天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章 P172-174

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 过氧化氢的分解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H 2O 2分解反应的速率系数和半衰期。 2.熟悉一级反应的特点,了解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一级反应的影响。 3.学会用图解法求一级反应的速率系数。 二、 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是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在没有催化剂作用时也能分解,但分解速度很慢。但加入催化剂时能促使H 2O 2较快分解,分解反应按下式进行: H 2O 2→H 2O+ 2 1O 2 (1) 在催化剂KI 作用下,H 2O 2分解反应的机理为: H 2O 2+KI →KIO+ H 2O (慢) (2) KIO →KI+ 2 1O 2 (快) (3) KI 与H 2O 2生成了中间产物KIO ,改变了反应的机理,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加快。反应(2)较(3)慢得多,成为H 2O 2分解的控制步骤。 H 2O 2分解反应速率表示为: r = dt dc ) O H (22 反应速率方程为: dt dc ) O H (22=k ’c(H 2O 2)c(KI) (4) KI 在反应中不断再生,其浓度近似不变,这样(4)式可简化为: dt dc ) O H (22=kc(H 2O 2) (5) 其中,k=k ’c (KI),k 与催化剂浓度成正比。 由(5)式看出H 2O 2催化分解为一级反应,积分(5)式得:ln 0 c c = - kt (6) 式中:c 0——H 2O 2的初始浓度;c ——t 时刻H 2O 2的浓度。 一级反应半衰期t 2 1为: t 2 1= k 2ln = k 693.0 (7) 可见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与反应速率系数成反比。本实验通过测定H 2O 2 分解时放出O 2的体积来求反应速率系数k 。从H 2O 2=== H 2O+ 2 1O 2中可看出在一定温度、一定 压力下反应所产生O 2的体积V 与消耗掉的H 2O 2浓度成正比,完全分解时放出O 2的体积V ∞与H 2O 2溶液初始浓度c 0成正比,其比例常数为定值,则c 0∝V ∞、c 0∝(V ∞-V)

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适用范围、分析步骤)

化妆品中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过氧化氢(CAS:7722-84-1)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染发剂、膏状面膜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方法提要 试样采用水浸提,部分上清液与三苯基膦衍生反应,衍生溶液经滤膜过滤,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定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得到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本方法对过氧化氢的检出限为0.0012μg,定量下限为0.004μg。若取0.2g样品,过氧化氢的最低检出浓度为60μg/g,最低定量浓度为200μg/g。 3、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一级实验用水。 3.1乙腈,色谱纯。 3.2三苯基膦溶液,称取三苯基膦1.3g,用乙腈(3.1)溶解,定容至25mL,浓度为0.2mol/L,现用现配。 3.3氧化三苯基膦溶液,称取氧化三苯基膦0.0003g,用乙腈(3.1)溶解,定容至100mL,浓度为0.00001mol/L。 3.4过氧化氢,浓度为3%,使用前需要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 3.5过氧化氢标准储备液:称取标定过的过氧化氢对照品(3.4)1.5g,精确到0.0001g,置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8mg/mL的标准储备溶液。 3.6过氧化氢标准工作液:配制浓度分别为3.6mg/L、9.0mg/L、18mg/L、36mg/L、54mg/L、90mg/L、180mg/L的标准工作液。 4、仪器和设备 4.1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4.2涡旋振荡器。 4.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4分析天平:感量0.001g。 5、分析步骤 5.1样液的制备 5.1.1样品前处理 称取样品约0.05g~0.2g(精确至0.001g),含过氧化氢3%以下称取0.2g,含过氧化氢3%~6%称取0.1g,含过氧化氢6%~12%称取0.0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50mL 水,振摇至样品完全溶解,用水定容,摇匀备用。面膜等半固体样品可以称取样品于50mL 烧杯,加入约20mL,用玻璃棒将样品搅碎,用水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5.1.2衍生化反应 分别移取过氧化氢标准工作液(3.6)和样液(5.1.1)各1mL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mL三苯基膦乙腈溶液(3.2),振摇,继续加入5mL乙腈(3.1),振摇,用水定容,摇匀。置于暗处室温反应30min。 5.2测定

过氧化氢专题

2mL 5% H 2O 2(aq) 5滴 0.1mol/L FeCl 3(aq) 5滴 0.1mol/L CuSO 4(aq) 过 氧 化 氢 专 题 【信息】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 分解并发生泡沫,遇光易变质。药理毒理:本品为氧化性消毒剂,含过氧化氢(H2O2)2.5%~ 3.5%。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出新生氧,对细菌组分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 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但本品作用时间短暂。有机物质存在时杀菌作用降低。局部涂抹冲 洗后能产生气泡,有利于清除脓块,血块及坏死组织。药物相互作用:不可与还原剂、强氧 化剂、碱、碘化物混合使用。 一.过氧化氢知识的整合 在过氧化氢分子中有一个过氧链-O-O-,每个氧原子上各 连着一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位于像半展开书本的两页纸 上。两页纸面的夹角为94°,O-H 键与O-O 键间的夹角 为97°。O-O 键长为149pm ,O-H 键长为97pm 。 提问:请同学们画出过氧化氢的结构示意图并回答键的类 型和分子是否具有极性 二.性质整合激活: ①物理性质:纯净的过氧化氢为浅蓝色液体,挥发性小于水,密度及粘度略比水大(25 时密度是1.4425g/L ). 它的沸点(423K )远比水高,它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它的沸点(423K )远比水高?它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②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常温下过氧化氢能自发地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加热或有催化剂 存在的条件下,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 )请写出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请画出实验装置图: b )为比较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 的实验。 ⑴图一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 将CuSO 4改为CuCl 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 何改进? 。

过氧化氢的标定方法

过氧化氢的标定方法 ----滴定法(KMnO4)原理用高锰酸钾滴定试剂 Na 2C 2 O 4 AR级 滴定剂(~0.02M KMnO 4 )称取约1.7克高锰酸钾于烧杯中,加入500ml蒸馏水,烧开沸腾10-20分钟冷却后倒入棕色试剂瓶。静置2天后过滤,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M H 2SO 4 溶液量取160ml 98%硫酸缓慢加入840ml 蒸馏水中, 冷却。 因素的标准化 称取1.5-1.7 g Na 2C 2 O 4 (精确到1毫克)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摇匀, 用水稀释至刻度。 用移液管移取10ml Na 2C 2 O 4 溶液和3M H 2 SO 4 溶液10ml于滴定容器中,用水稀释 到60ml,加热到75-85℃后用KMnO 4 溶液开始滴定。确定端点(无色至粉红色)。重复3次。 C=m×1000 =40× m C 滴定剂的摩尔浓度。 m Na 2C 2 O 4 的质量g Mt Na 2C 2 O 4 的相对分子质量:134 V 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e 摩尔当量(= 2.5)。步骤 称取2-2.5 g H 2O 2 样品(精确到1毫克)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摇匀,用水 稀释至刻度。 用移液管移取5ml H 2O 2 溶液和3M H 2 SO 4 溶液10ml于滴定容器中,用水稀释到60 毫升,用KMnO 4 溶液开始滴定。确定端点(无色至粉红色)。

制剂后必须立即进行滴定。 测试重复每个样本,重复两次。计算 AS=V×C×Mw×e×20 ×100=5× 34.01×V×C AS 过氧化氢样品的含量 %(m/m)。V 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ml C 滴定剂的浓度 M W H2O2相对分子质量:34.01 m s称取的样品的质量 g。 e 摩尔当量(= 2.5)。 100 转换为 %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 H2O2→ H2O + 1/2O2 受热和日光照射分解更快,H2O2是一种弱二元酸,可在水溶液中可按下式电离: H2O2? H+ + HOO- K1=1.55?10-12 HOO-? H+ + O22- K2=1.0?10-25 但HOO-是不稳定的,按下式分解: HOO-? OH- + (O) HOO-又是一种亲核试剂,具有引发双氧水形成游离基的作用: HOO-+H2O2? HOO?+HO?+OH- 双氧水也能发生下列分解: HOOH →2HO?+ O2 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碱,能中和其中的H+,这样便会增加HOO-的浓度,当pH>11.5时,过氧化氢分子大部分以H2O-存在,所以溶液的稳定性很差。H2O2的分解能因催化作用而加速,除了某些金属如Cu、Fe、Mn和Ni离子等金属有催化作用外,其他如酶和极细小的有棱角的固体物质、容器器壁、乃至纤维和胶体等固体表面(特别是表面比较粗糙的物体)都具有加速H2O2分解的作用。 在有亚铁、高铁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以使H2O2迅速而复杂的分解,形成HO?、HOO?、HOO-、O2等。亚铁离子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反应可表示如下:

Fe2+ + H2O2→ Fe3+ + HO? +OH- Fe2+ + HO?→ Fe3+ + HO? +OH- H2O2+ HO?→ HOO?+H2O Fe2+ + HOO?→ Fe3+ + HOO- Fe3+ + HOO?→ Fe2+ + H+ + O2 有高铁离子存在时,则可被还原成亚铁离子: Fe3+ + HOO-→ Fe2+ + HOO? 铜和其他的重金属离子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2、双氧水的氧化漂白机理 关于双氧水漂白过程中起作用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有如下几种说法。 (1)最早的说法认为是双氧水分解产生的初生态氧: H2O2→ H2O +(O) 现在确认(O)特别在强碱、高温下能氧化纤维素造成织物损伤,但对漂白有多大作用并无确凿证据。 (2)目前国内外广为引用的是德国彼特奈(Peter Nay)的论点:认为导致纤维漂白的物质是过氧化氢离子HOO-,而导致纤维素氧化的主要的物质是过氧化氢自由基HOO·,因此在漂白过程中要抑制HOO·,并使HOO-稳定以防止纤维素氧化,以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这是由双氧水离解而产生HOO- H2O2→ H+ + HOO-

过氧化氢消毒液企业技术标准2020版

Q/ZP 芝浦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Q/ZP 001-2020 北京芝浦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

前 言 芝浦过氧化氢消毒液是本公司的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使加工企业的组织生产、质量检验、交货验收有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贸易交换的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名称:芝浦过氧化氢消毒液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芝浦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赵艳青 本标准批准人:杨彬 2

芝浦过氧化氢消毒液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浦过氧化氢消毒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持期。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芝浦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授权于河北康正药业有限公 司生产的芝浦过氧化氢消毒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6371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卫生标准 GB/T 15337-200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 3、要求 3.1感观 产品的感观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感观 项目要求 外观呈均匀液体 色泽呈规定颜色 气味呈规定气味 3.2 理化性能 产品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2 理化性能 项目指标 过氧化氢含量 5%~6%(W/W) 银离子含量 0.005%~0.01%((V/V) 铅 <2mg/kg 砷 <1mg/kg 汞 <0.3mg/kg 过氧化氢稳定性(37℃,90d)下降率0.507% 银离子稳定性(37℃,90d)下降率0.0% 3

双氧水反应以及控制

双氧水反应以及控制 Fendon试剂的作用机理: Fe 2++H 2O 2→Fe 3++·OH+OH -Fe 3++H 2O 2→Fe 2++·H02+H +F 2++·0H→Fe 3++OH -Fe 3++·HO 2→F 2++02+H + 过氧化氢与催化剂Fe 2+构成的氧化体系通常称为Fenton试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能产生两种活泼的氢氧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Fenton试剂一般在pH 3.5下进行,在该pH值时羟基自由基生成速率最大。 1894年,化学家Fenton首次发现有机物在(H 202)与Fe 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能被迅速氧化,并把这种体系称为标准Fenton试剂,可以将当时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氧化效果十分明显。Fenton试剂是由H 2O 2和Fe 2+混合得到的一种强氧化剂,特别适用于某些难治理的或对生物有毒性的工业废水的处理。由于具有反应迅速、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缓和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1.Fenton试剂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Fenton试剂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氧化能力,是因为在Fe 2+离子的催化作用下H 202的分解活化能较 低(34.9kJ/too1),能够分解产生羟基自基OH·。同其它氧化剂相比,羟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电极电位,因而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

COD的双氧水降解 发现钻井污水处理的影响因素中,H202/CODcr对CODcr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最后为反应时间。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H202/CODcr为1.5,PH值为3,氧化反应时间3h,钻井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95.2%,该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开始加入H202前180min,CODcr,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基本维持一种线性关系,当超过180min以后,CODcr,去除率基本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反应速度的降低和产生了难以被H202氧化的一些中间体,使CODcr,难以进一步降低。 随着H2O2加入量的增加,COD的降解率的变化为先增大后又减小,当加入量为110mL时,COD的降解率已达到最大,但当加入量超过1.60mL时,COD测定值会超过电镀废液原样的COD值,这是因为重铬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强酸条件下,双氧水被重铬酸钾氧化表现出还原性,其反应式为: Cr2O72-+3H2O2+8H+→2Cr3++7H2O+3O2 样品液中反应剩余的双氧水消耗了部分重铬酸钾,从而使COD计算值增加。 当H2O2的量不变,改变放置时间,COD的降解率则出现明显的差异:当天配制的H2O2处理效果最显著,随着时间延长,降解效果越来越差,这与双氧水的不稳定性有关。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COD的降解率随之增加,当氧化时间超过45min,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COD的降解率已达平衡。随着废液pH的增大,COD的降解率也随之增加,当pH达到

双氧水的储存方法

双氧水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 (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氧水相关要求 1、储运要求 1)包装和贮运双氧水应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且其上盖应设有防尘的排气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爆炸的产生。 2)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且有腐蚀性,所以应注意在贮运容器上涂刷GB190 中规定的“腐蚀性物品标志”,以及GB191 中规定的“ 向上标志”。 3)按氧化剂的运输规则,组织运输,防止剧烈振摇。 4)双氧水应存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在贮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受热。 5)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还原剂等物品混存混运。 6)请勿直接用手接触双氧水,操作时应配戴塑胶手套,当双氧水沾染人体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的KMnO4 溶液冲洗。 7)若包装破裂渗漏或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将其冲洗掉。8)接触或贮存双氧水的设备和容器,应有足够大的排气口,以防设备憋压造成超压爆破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9)双氧水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清洗钝化合格,以防重金属离子进入双氧水中引起分解。 10)杜绝因某种原因(如阀门内漏、操作失误)造成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其他可引起双氧水分解的物质混合,必要时断开连接的管路。 11)双氧水不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或接触可燃物时,要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稀释。 12)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 的纯度,防止污染; 13)本品用聚乙烯桶包装,包装容器的盖上有小排气孔。 贮存条件:贮藏在阴凉、通风专用库房远离火源、热源、避免日光直晒。库温不超过30℃。与各种强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物隔离。 养护: 1)入库验收:检查包装有无沾染油污或其他有机物,包装完整,无渗漏破损,大小容器必须带有出气孔,物品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杂质。 2)堆码苫垫:木箱塑料桶装最好先除去外包装木箱,将塑料桶码在特制铁托盘上(带支架),用叉车或码垛机操作,码三托盘高,如直接光桶码垛,可直接码在地面上或铺垫一层水泥条,三桶高。木箱装可码行列式较小垛形,垛高2.5m以下,垛距80~90cm,墙距、柱距30cm。 3)在库检查:除认真进行班前班后的安全检查外,还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在库质量检查,检查内容与入库验收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4)温湿度管理:炎热季节可利用早晚开门通风降温,或采用密封库或墙外涂白等降温措施,以保持库内不超过30℃。

过氧化氢(双氧水)

过氧化氢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559 CAS No.:2014 分子式:H2O2 分子量:50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11(氧化剂),20(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过氧化氢50% 2014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