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2.2.3垃圾日产生量预测……………………………………………………………………

2.2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

2.2.1库容…………………………………………………………………………………

2.2.2服务年限……………………………………………………………………………

2.3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设备……………………………………………………

2.3.1渗滤液的产生量…………………………………………………………………… 2,3,2渗滤液处理设备尺寸………………………………………………………………

2.4填埋气的产生量………………………………………………………………CAD制图

设计说明书

1.概论

1.1设计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而目前市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

目前, 国外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基本分为三种, 一是卫生填埋法, 二是焚烧法, 三是堆肥法。考虑到国的具体情况, 在此介绍的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

1.2自然条件

气像资料

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8.1度

最热月平均气温 35.1度

极度最低气温 5.2度

极度最高气温 40.8度

湿度最冷月平均 76%

最热月平均 84%

降水量平均年降水量 1120.8mm

日平均年降水量 82mm

风向冬季西北

夏季东南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由多种废物组成的混合物,成份非常复杂,因此垃圾的热值高低取决于构成垃圾的各种废物的性质及其所占的比例。

1.1.2、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

生活垃圾主要来自于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市政环卫业、交通运输业、文教卫生业、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单位以及水处理中的污泥等。

1.1.3、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特点是:

(1).垃圾热值和物理成份随时间和地点有比较大的波动。

(2).垃圾的含水量较高,有的高达80%,对焚烧非常不利。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热值有一定的提高,灰土的比例降低。

1.1.4城市垃圾成份:

生活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垃圾。主要包括:厨余

垃圾,废纸,废织物,废旧家具,玻璃陶瓷碎片,废电器制品,废塑料制品,煤灰渣,粪便,交通工具和庭院垃圾。而本设计中垃圾中的橡胶塑料,纸类纤维,竹木,玻璃陶瓷金属均回收利用。

1.1.5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政企不分,基本完全依靠政府,缺乏自身活力。

2.资金来源缺乏,导致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差,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3.垃圾运收,处理技术发展受限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垃圾卫生填埋是垃圾是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法,卫生填埋的含义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代谢机能,对垃圾进行土地处理,寻求垃圾的无害化与稳定化处置。通俗地说,垃圾填埋就是垃圾埋入土地,垃圾卫生填埋就是不造成污染的垃圾填埋。

卫生填埋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三种类型。其中好氧填埋类似高温堆肥,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因垃圾降解过程渗出液积累过多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其次好养填埋分解速度快,所产生的高温可有效地消灭大肠杆菌和部分致病细菌;但好养填埋处置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较难于推广。准好养场地介于好养和厌养之间,也存在类似好养填埋的问题,使用不多。厌养填埋是国采用最多的填地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气体等优点[1],故该设计采用厌氧填埋方法。

1.2.2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容

为了使垃圾填埋不对土地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就要采用卫生填埋技术来进行垃圾填埋。卫生填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容:

1.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技术,主要包括场底水平防渗、周边垂直防渗等;

2.垃圾卫生填埋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分区、填埋倾倒及推铺、垃圾压实、覆盖、雨污水分流

等;

3.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按国家排放标准排放;

4.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气体的导排、处理、利用等。

1.2.3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分类

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所在的地形不同课分为四种类型:平地型填埋场、山谷型填埋场、坡地形填埋场、滩涂型填埋场。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选址过程

(1).制定厂址预选标准,对每一个预选场址的情况对照预选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否定法剔除不符合预选标准的厂址;

(2).对预选出的厂址采用肯定法对厂址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价,选出几个初选厂址;

(3).对初选厂址进行进一步的地形地貌勘察,然后比较选出最佳厂址。

2.选址考察标准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地理方面;

(2).天然水体保护方面;

(3).空气、噪声及土壤方面;

(4).交通和居住区情况;

(5).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6).其他因素。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本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本

工程 节能工程 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章):张家港市金界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 公司技术负责人: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四、建筑节能分部质量评估依据 设计文件:苏州广厦建筑设计院,关于本工程的施工图、施工说明及设计变更通知单、图纸会审记录等。 有关施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 监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第78号令) 五、监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 1、监理工作积极督促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2、对承包单位资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施工人员进行审查,督促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远转,应督促管理层加强管理。 3、对施工组织设计各主要工序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按批准后方案监督执行,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规范、设计图纸等进行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自检,质量评定工作。 4、对进场原材料及时检查合格证质保书,现场抽样送检,检测报告未到施工现场前不得使用,检测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实施阶段: 1、踏勘现场,了解建筑结构施工图,参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对每批进场的建筑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与抽样送检和质量控制资料进行检查和核对。 2、重点防治质量通病,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加强旁站和巡视监督管理,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纠正处理。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 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1.1评价等级 1、大气环境 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库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场区第②层、③层土均为弱透水层,适宜垃圾填埋和防渗膜的铺设,本项目对库底采用人工防渗。参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0225-2004),故本次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声环境评价 本工程预计噪声增加值为3dB(A)以内,场址地处郊区,附近50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点。故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生态环境评价 经初步调查,评价区域内无珍稀物种,无受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

水污染课程设计汇本报告书

1 设计任务 1.1项目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是某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程,位于某市大城区东南。主要服务围是该市中市区、东市区、西南郊的生活污水和东市区、西南郊的部分经初步处理但尚未达标的工业废水。服务人口约30万。 1.12 设计进出水质 城市混合污水平均水质 1.13 设计出水水质 由于该厂处理后的污水排进某河流,最终流进太湖流域。因太湖流域现在污染较为严重,为实现国务院的碧水计划,确保太湖湖水达标任务,该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必需达到以下指标: 1.2 设计要求 试根据该生产废水水质特点和排放要求,给出合理的废水处理流程,提供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容完整、简洁明了、层次清楚、文理通顺、书写工整、装订整齐,还应计算准确,并附有计算草图,标注所计算的尺寸,要求线型分明、

比例准确、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有关规定,同时提供一总平面布置图和一流程图(要求用CAD绘制A3图纸)。 具体要求: 1)请按照给定废水的水量、水质以及排放的水质要求,编写废水处理工程 初步设计方案,方案容包括: ?废水产生概况 ?设计依据和设计思路 ?方案比较和选择 ?工艺流程(框图) ?工艺流程说明 ?处理效果预测 ?各单元计算书 ?各建、构筑物尺寸 2)提供CAD设计的工艺流程图、平面图 1.3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计划安排 第15周: (1)星期一: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2)星期二:搜集资料、阅读教材、确定工艺流程; (3)星期三、四、五:工艺设计计算(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草稿)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草稿; (4)星期六:绘制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草图; (5)星期七:完成绘制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

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

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 前言 主要说明节能评估项目的背景及任务的由来,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和进展情况,立项批文时间和文号等。 概述评估工作及报告编写简况。 1总论 1.1评估依据 1.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 1.1.2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 1.1.3项目的相关批复文件等 1.2评估范围和内容 1.3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1.4评估程序 2项目所在地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3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 2.4能源供应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 3建设项目概况 3.1建设单位概况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工程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内容、规模;产品及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施和附属工徎;能源利用方案等。 3.4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 3.4.1能源利用状况概述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3.4.2能源指标及分析 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3.4.3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工程总图布置方案 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 3)主要耗能设备 3.4.4辅助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动力(热力)工程 2)供电照明 3)通风空调系统 4)给排水系统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王鑫

目录 §1前言 (1) §2工程概况 (1) §3设计内容 (4) §4污水排水管网设计及计算 (4) §5雨水排水管网设计及计算 (14) §7绘制污水及雨水管道平面图 (17) §8设计总结 (17)

§1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为河南省某城市设计一套完整的市政排水设施,包括污水与雨水的排水管网。设计内容包括排水管网的排布以及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并且还要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因此本设计书包括设计的工程概况,包括该地区实际情况与设计资料,污水与雨水排水管网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以及详细数据表格等项目。 §2工程概况 地区地形设计资料 现河南省某地区,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该地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坡度较小。在城区中部有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流,河流常年水位20m。城区在建设中被分成了Ⅰ区、Ⅱ区和Ⅲ区,Ⅱ区有两工厂甲和乙,其设计流量使用的是集中流量,(具体值见排水设计资料)。其他一些基本信息在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工程要求设计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排水管网布置,布置要合理,论证要充分;对排水管道要进行相应的水力计算,计算要求准确,符合设计精度。污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不满流n=;雨水管道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满度n=。 在本说明书中污水管网设计计算和雨水管网设计计算部分给出的例证均使用Ⅱ区的数据,其他区计算方法同Ⅱ区。 一、设计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

现有的比例为 1:10000 的 河南 地区平面图一张,图中有等高线。 2.区域人口及人口密度: 第一区:10万人,450人/h ㎡ 第二区:12万人,570人/h ㎡ 第三区:8万人;529人/h ㎡ 3.居住区室内有较为完备的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4.工业企业的生产排水见表1。 表1 工业企业生产排水设计流量 污水处理厂之处地下土壤为亚黏土 9、水体特征:最高水位:23米,最低水位12米; 常水位:20米,最低水位时河宽156米; 10、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1,年最高气温38; 年最低气温 -6,冰冻深度0.5 m 。 5.河流常水位 2 m 。 6.该城市冰冻线深度为 0.5m ; 7.暴雨设计重现期为 1 年,地面集水时间t 1为 11 min 。该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 0.7655 2417(10.79lg ) (7) P t ++ 。 二、要求 1、完成该城排水管网(污水和雨水)的初步设计; 2、进行污水总干管的水力计算; 3、污水干管选择一条进行水力计算。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文件备案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市桥头镇紫阳林场猪场作业区西侧 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 1.2建设单位简介 1、项目法人简介 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29日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60万元和240万元作为公司两个股东组建。公司现有员工5人,均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公司在去年完成验资、注册登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快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的移交、过户工作,目前,全市科局一级单位的土地、房产移交工作已基本结束,移交的土地面积611647平方米、房产面积111180平方米。其中对已经过户并办理新证的园区22号地块、原田野饲料厂、市政府大院以及食堂四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28338平方米,约343亩)交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城投公司的有效资产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 2、法人代表简介 1.3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 1.3.1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8、《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 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2、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 [2000]120号; 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1998; 15、《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1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19、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 1.3.2 主要参考资料 1、《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b/t18772-2002; 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7、《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议书》; 8、甲方提供的填埋场所在区域1:10000地形图; 9、《市垃圾处理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其他基础资料。 1.4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执行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实现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本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设计原则为: 1、在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结合地形条件和环境要求,采用远、近结合的原则,分步实施的方针,统一规划设计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本工程的垃圾处理选用工艺,遵循应因地制宜的原则,既具有稳妥可靠、合理性,又具有先进性,经济合理可行。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垃圾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3、为了提高垃圾处理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管理,设计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 4、垃圾处理场总图布置做到紧凑、合理、管理方便、尽量减少占地。 5、本次设计的垃圾处理工程,做到总体规划,以节省前期资金的投入,为垃圾处理场将来的远期发展创造条件,在近期工程的设计中应考虑适当的余地。

节能评估报告模板

节能评估报告模板 篇一: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 节能评估报告范本(参考) 前言 主要说明节能评估项目的背景及任务的由来,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和进展情况,立项批文时间和文号等。 概述评估工作及报告编写简况。 1总论 评估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 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 项目的相关批复文件等 评估范围和内容 评估遵循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评估程序 2项目所在地概况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等 能源供应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 3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内容、规模;产品及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施和附属工徎;能源利用方案等。 建设项目能源利用状况 能源利用状况概述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对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节约能源的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否考虑了优化用能结构等(方案比选)。 能源指标及分析 主要包括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以及按单一能源品种考

核的实物单耗、主要工序(工艺)单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主要工序(工艺)单耗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分析等。 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工程总图布置方案 2)主要生产工艺系统 3)主要耗能设备 辅助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动力(热力)工程 2)供电照明 3)通风空调系统 4)给排水系统 5)自动控制系统 6)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等 7)其它 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1)建设节能 生产、管理和公共附属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建筑节能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节能评估报告范本

****工程****单位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竣工质量评估报告 —、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上海市**区(县)**路**号,由**号房至**号房共**个单位工 程组成,总建筑面积**m 2。 **号房建筑物长**m ,宽**m ,共*个单元,建筑面积****m 2;其中地下* 层,地上**层,沿口标高**m 。结构形式为****,围护形式为****。 **号房墙体节能分部工程含有以下**个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其中: 墙体节能工程************** 门窗节能工程************** 地面节能工程************** 采暖节能工程**************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 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 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 **号房丁 **年**月**日开始施工,**年**月**日完工 二、评估依据 1、 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工程项目文件。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节能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411-2007)、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等和地现 行工程建设标准。 3、 和地有关建筑节能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性文件。 三、监控情况 1、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审查施工单位资格,审查施工单 位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案) ,符合要 求后同意开始施工。 2、 审查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格,审查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保 资料,按规定幕墙节能工程 ************** - 屋面节能工程 **************

推荐-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1 精品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某县/市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环保112班 学生姓名:唐凯峰 学号:27号 指导教师:曾小梅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0XX年6月4日

某县/市垃圾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及目的 1、任务:完成某县/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工程制图能力,巩固教学中所学知识,并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设计规模 设计服务人口20万人;平均垃圾产量1-1.5kg/d;人口增长率1.5-5%。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11年。 三、设计条件 1、该县/市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 1)气温 平均气温在17.5℃,极端最低气温-9.6℃,极端最高气温41.2℃。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最大降雨量2137.6毫米,最低降雨量为963毫米。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576mm 4)风向风速: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年均风速3.9m/s 2、地形地貌: 为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场区为宽缓“U”型,两岸、谷底及岸坡自然稳定,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填埋区场地稳定,两岸山体雄厚,岩体较完整。填埋垃圾后不会诱发滑坡等灾害地质现象。

3、地质构造: 主河流横贯盆地中部,除沿主河及主要支流等陆续有厚度小于10米的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外,盆地内主要分布呈梳状丘岗的裸露红色碎屑岩。红色碎屑岩层隶属上白坐统,谓之“衙江群”,详分为四段。第一段以山麓坡洪积相的砂砾岩为主,其有效孔隙度为12-17%;第二段主要为不同粒径的河流相砂岩,其有效孔隙度为8-14%,特征渗透率1.0毫达西左右;第三段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多见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有效孔隙度为6-8%,特征渗透率小于0.05毫达西;第四段主要为河流相砂岩、粉砂岩等,偶含石膏颗粒,其有效孔隙度为13-18%,特征渗透率为1.0毫达西左右。 4、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和强风化岩中的孔隙水和基岩分化裂隙水,空隙潜水,水位一般低于地面0.2-0.3米;基岩裂隙水,埋藏了不同深度的节理裂隙中,强风化岩平均为2.0米,弱风化岩平均为8.0米;地下水稳定水位平均位于地层下2.95米,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为0.007.填埋区地下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有明显的补给径流,排泄区域和途径。填埋场山谷为一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场区汇水范围内的地表水,地下均由谷口向外排泄。 5、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6889-20XX)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四、设计工作量 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2、垃圾填埋工程设计 包括:库容的计算,填埋场范围确定,截洪沟、垃圾坝、截污坝、浸出液调节池以及浸出液处理厂、气体处理设施、防渗工程的设计、计算,另外还包括填埋场的操作方法、步骤,填埋场地的监测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 1.绘制A3垃圾卫生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1张,其他图件在说明书中体现。 2、垃圾填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3、完成时间:1周,统一上交。

水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资料,了解设计的任务、要求,工程的概况、规模,分析水质水量,然后进行工艺选择、设计计算、编写说明书。本设计任务是要求完成 AB 法处理生活污水工艺曝气池的设计,同时完成以下设计工作: 1.概述。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说明本设计题目的意义和最新发展概况; 2.设计参数的选择;曝气池尺寸的设计计算;A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设计计算, B 段曝气池的进;污泥龄;需氧量的计算等; 3.编写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可以分章独立也可以合在一起); 4.A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单体名称等必要的技术说明; 5.B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单体名称等必要的技术说明; 6.A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标高等; 7.B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标高等。二.设计成果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封面、目录、概述、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实际)参考文献、心得体会、致谢、成绩评定表和相关附图 1.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参数选择及依据,必要的说明,各构筑物详细设计计算过程,结果评价及主要设备的选取,其他附属设备和建筑物等; 2.设计图纸——A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 1 张(A3);B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 1 张(A3);A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A3);B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A3) 课程设计任务书三.设计资料 1.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1.1 设计规模最大设计流量 Qs=996L/s,平均流量 Qp=61935m /d。 1.2 废水水质表 1 废水水质项目数值 BOD/ mg/L 214.31 SS/ mg/L 203.62 TN/ mg/L 30.79 TP/ mg/L 4.66 温度/ ℃ 20 3 2.废水处理要求废水处理后需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的一级 B 标准,见下表 2。表 2 处理后水质项目数值 BOD/ mg/L 20 SS/ mg/L 20 TN/ mg/L 15 TP/ mg/L 1.0 四.参考文献: (1 唐受印,戴友芝主编.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3 (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史惠祥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篇一: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市桥头镇紫阳林场猪场作业区西侧 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 1.2建设单位简介 1、项目法人简介 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29日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60万元和240万元作为公司两个股东组建。公司现有员工5人,均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公司在去年完成验资、注册登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快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的移交、过户工作,目前,全市科局一级单位的土地、房产移交工作已基本结束,移交的土地面积611647平方米、房产面积111180平方米。其中对已经过户并办理新证的园区22号地块、原田野饲料厂、市政府大院以及食堂四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28338平方米,约343亩)交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城投公司的有效资产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 2、法人代表简介 1.3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 1.3.1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8、《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 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2、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 [2000]120号; 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1998; 15、《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1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水污染课程设计

目录 1 绪论 (2) 1.1 纯氧曝气法概述 (2) 1.2 结构及工作原理 (2) 1.3 纯氧曝气法特点 (2) 1.4 纯氧曝气法应用 (3) 2 设计计算 (4) 2.1 已知条件 (4) 2.2 设计图 (4) 2.3 主要公式及参考数据 (4) 2.3.1 主要公式 (4) 2.3.2 参考数据 (5) 2.4 计算过程 (6) 2.4.1 曝气池尺寸计算 (6) 2.4.2 二沉池的计算 (9) 2.4.3 进出水系统计算 (9) 3 结束语 (12) 4 参考文献 (13) 5 工艺流程图 (14) 6 附图 (15)

1 绪论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已在国外污水处理工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供氧方式、原理以及目前成熟的供氧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在饱和溶解氧浓度、氧转移速率等技术参数和经济性能方面的差异,论述了纯氧曝气的突出优点及其计算过程。 1.1 纯氧曝气法概述 该工艺应用于密闭曝气池,可显著提高污泥浓度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故特别适用于现有活性污泥处理厂的脱氮升级改造。[4]此外,该工艺还广泛应用于污染河流的曝气复氧,由于设备简单可靠、不产生噪声和对流态不形成扰动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具有旅游景观功能的市区河道的治理。 1.2 结构及工作原理 纯氧曝气池主要由进水泵、充氧器、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构成。 纯氧曝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经初沉池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先进入混合池与循环水以及回流污泥相混合, 混合后的污水用泵送入充氧器。充氧器是一特制的、结构很简单的中空设备, 借助合理的水力设计, 污( 废) 水在充氧器只需停留min 1即可达到 DO 为L ~ 2 40。充氧后的污( 废) 水通过生化 ~ 60 mg/ 反应池底部的分布器进入生化反应池, 缓慢上流。生化反应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为L g/ ~ 4,由下而上污( 废)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活性污泥作用下分解, DO 6 被消耗, 到上部出水堰混合液的DO已降至L 1。经处理后的污( 废) 水 ~ mg/ 3 一部分作为循环水流至混合池, 另一部分流到二沉池, 经沉淀澄清后排放。沉淀浓缩后的污泥部分回流到混合池,其余送至污泥处理系统。氧气经缓冲罐通过调节阀进入充氧器, 根据工艺需要调节充氧器出口阀门可控制充氧器的工作压力( 一般控制在MPa 06 ~ .0) 。循环水量可由控制系统自动调整, 以保证系 .0 12 统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运行。 1.3 纯氧曝气法特点 纯氧曝气工艺与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机理上基本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化反应使污水得以净化。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向污水中充纯氧,后者是向污水中充空气。[2]氧气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处理效率明显高于空气法,与空气曝气法相比较,它有以下特点: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1.1 项目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县的县城建设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垃圾产量也日益增长。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一处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沿沟随地倾倒堆放,对地下水、大气和周围田地均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且蚊蝇滋生,同时存在火灾隐患。随着现实问题的不断暴露,各部门对垃圾收集、处理均给予了关注。为此,**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垃圾收集容器具,建设环卫设施,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的机械化与密闭化水平,使垃圾清运率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垃圾的最终消纳和污染问题就相当突出。 为了使革命老区**县建设的更加清洁、文明、秀美,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建设得到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必须新建完全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它是改善县城环境,提高县城居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当前**县县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 1.2 评价项目由来与过程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县城建局于2008年2月正式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3 评价重点 以环境空气、水环境为评价重点,同时加强工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对场址的综合地质技术条件及场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1.4. 评价等级 (1)环境空气 根据工程排污特点、评价区环境特征及有关环境标准,确定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2)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外排。因而,地表水环境进行一般性分析。 地下水环境:考虑到垃圾填埋场的排污特征及对地下水的长远保护要求,确定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