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化学

一、上海初中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一)学习要求

1.知道分子和原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容。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一)学习要求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H、He、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Ba、Hg。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C和Fe的可变化合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要求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述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若干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学习要求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体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了“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

和溶液的关系。

4.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6.知道晶体和结晶的概念,并能记住几种典型的结晶水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的俗名和化学式。能正确描述加热硫酸铜晶体时的现象,正确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8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1)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和学会其表示方法。

(2)学会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3)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和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

(一)学习要求

1.纯净物和混合物

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辩证地认识和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化合物的分类是指无机化合物中的分类),并能判断单质和化合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识记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能熟练地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

4.有机物

识记有机物的概念以及与无机物的区别。知道甲烷、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属于有机物。

二、常见的单质

(一)学习要求

1.氧气

(1)物理性质

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化学性质

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等在氧气里的燃烧),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

(3)制法

理解实验室用双氧水以及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知道催化剂的概念,以及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中的催化作用。

(5)用途

知道氧气的通途。

2.氢气

(1)物理性质

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跟氧气反应)和还原性(只要求掌握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实验现象)。理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

(3)用途

知道氢气的用途,并理解用途跟氢气的性质的关系。

3.碳的单质

(1)金刚石、石墨、C60和无定形碳

了解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C60的结构,活性炭的吸附性。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溶性、还原性),熟练书写碳跟氧气、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金属的化学性质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

可能性,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道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Fe2O3跟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5.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知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和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三、氧化物

(一)学习要求

1.水

(1)组成

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物与水的组成,正确书写点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物理性质

知道水的物理性质。

(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知道水的分散性,以及许多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在水中分散。

2.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

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知道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2)化学性质

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跟水、石灰水的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制法

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用途

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3.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毒性

知道一氧化碳的毒性(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原因。

(3)化学性质

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正确书写一氧化碳跟氧气、金属氧化物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4)用途

知道一氧化碳的用途,理解它的用途和性质的关系。

4.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

(1)氧化物的分类

能从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角度,理解氧化物的分类。辨别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2)氧化物的性质

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CO2跟水、碱反应;CaO跟水、酸反应)。

说明:酸性氧化物跟碱性氧化物的反应不作要求。

四、酸

(一)学习要求

1.酸的通性

(1)酸的分类和命名

知道酸的分类方法(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和二元酸等),掌握酸的命名原则和方法。(2)酸的通性

理解酸的通性(只要求掌握盐酸和硫酸的通性)。

(3)pH

知道pH的范围跟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温下,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2.盐酸

(1)物理性质

知道盐酸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理解盐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用途

知道盐酸的主要用途。

3.稀硫酸

(1)化学性质

理解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2)用途

知道稀硫酸的主要用途。

五、碱

(一)学习要求

1.碱的命名

知道碱的命名方法。

2.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和俗名

知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记住它的俗名。

(2)化学性质

理解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理解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3)用途

知道氢氧化钠的主要用途。

3.氢氧化钙

(1)物理性质和俗名

知道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记住它的俗名。(2)制取

理解制取氢氧化钙的方法。

(3)化学性质

理解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跟二氧化碳、酸和碳酸钠的反应)。(4)用途

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知道它的重要用途。

六、盐

(一)学习要求

1.盐的分类、命名和性质

(1)盐的分类

知道盐的分类方法,能区别正盐和酸式盐。

(2)盐的命名

会命名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理解常见盐的部分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钙

(1)物理性质

知道碳酸钙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

理解碳酸钙的化学性质(高温下能分解,能跟酸反应)。

(3)用途

知道碳酸钙的重要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制取水泥、生石灰)。3.氯化钠

理解氯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知道氯化钠的主要用途。

4.硝酸银和氯化钡

理解硝酸银与盐酸的反应;理解氯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

5.碳酸钠

理解碳酸钠与酸、氢氧化钙的反应。

第三部分化学计算

一、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一)学习要求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知道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

(2)摩尔质量

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它的数值。

2.有关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

(1)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关系

会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会根据微粒数,计算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间的关系

会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三者间的简单换算。

3.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

(1)求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能正确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能正确计算生成物(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说明:不要求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一)学习要求

1.计算物质的式量和摩尔质量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式量,并知道该物质的式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相等。

2.计算原子的个数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及物质的量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一)学习要求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1)计算溶解度

已知饱和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或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计算溶质、溶剂或饱和溶液的质量

已知溶解度,能正确计算一定量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已知溶解度和溶质质量,能正确计算饱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

2.有关溶液中溶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说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原来称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正确计算溶质(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不同温度下,溶质、溶剂的质量及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解度跟饱和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掌握一定温度下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第四部分化学与生活

一、家用燃料

(一)学习要求

1.了解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四种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来源及燃烧后的产物。

2.知道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

3.能根据有关热值数据比较等体积的不同气体燃料燃烧后放出热量的多少。

二、化肥

(一)学习要求

1.常识性了解氮肥、磷肥和钾肥,知道尿素、铵盐等氮肥,知道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2.会计算化肥的含氮量。

三、环境保护

(一)学习要求

1.常识性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2.常识性了解引起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第五部分化学实验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学习要求

1.能识别并写出下列常用仪器的名称。

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胶头滴管、量筒、漏斗、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片、玻璃棒、水槽、表面皿、蒸发皿、酒精灯、试剂瓶、铁架台(附铁圈或铁夹)、石棉网、药匙、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燃烧匙、托盘天平(附砝码)/电子天平

2.知道下列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适合范围,并能正确使用。

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蒸发皿、烧杯、量筒、水槽、漏斗、托盘天平/电子天平

3.会画下列常用仪器的平面示意图。

试管、烧杯、漏斗、集气瓶、玻璃导管、玻璃棒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学习要求

1.药品的取用

(1)取用固体药品:会取用粉末状或块状固体。

(2)取用液体药品:会用细口瓶把液体药品倾倒入容器;会用胶头滴管把液体滴入容器。

2.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

(1)会使用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称量物质。

(2)会使用量筒量取液体。

3.物质的加热

(1)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酒精灯火焰构造与温度的关系: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应使用外焰。

(3)会给物质加热,能区分直接在火焰上加热或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情况。

4.溶液的配制

(1)会溶解固体溶质。

(2)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5.液体的过滤

(1)会用滤纸和漏斗制作过滤器。

(2)会过滤液体。

6.溶剂的蒸发

初步学会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7.仪器的装配和洗涤

(1)会连接常用仪器,装配实验装置。

(2)初步学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会使用试管刷洗涤试管、烧杯等仪器。

三、气体的制取

(一)学习要求

1.制取氧气

(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会根据反应物选择仪器,装配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3)会使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2.制取二氧化碳

(1)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能判断给出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是不是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原理。(3)会装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4)会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四、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

(一)学习要求

1.氢气还原氧化铜

(1)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3)能描述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3)能描述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3.加热硫酸铜晶体

(1)初步学会装配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装置。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3)能描述实验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五、物质的检验

(一)学习要求

1.检验和鉴别几种常见气体:

(1)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

(2)会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2.使用酸碱指示剂:

(1)会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鉴别酸、碱和盐溶液的酸碱性。

(2)会用石蕊试纸、pH试纸鉴别酸、碱和盐溶液的酸碱性。

3.会鉴别盐酸和硫酸。

4.会鉴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5.会检验碳酸盐。

6.会用焰色反应判断钠、钾元素的存在。

六、化学实验探究

(一)学习要求

1.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和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确定实验探究对象;能够更加已知的物质性质、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等,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科学想象,提出实验假设。

2.能够运用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方法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确定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3.能够规范地使用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试剂、试纸等;能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学会利用图书、网络等收集化学资料的方法。

4.能够对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类;能够合理选用数字、图形、图表等形式处理实验数据;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一些数据处理;能够通过分析、归纳、综合等对化学实验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5.能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用化学用语、数学关系、简单图表等多种形式完成化学实验报告,进行小组交流,改进和完善化学实验设计。

第六部分综合应用

一、化学知识点间的综合

(一)学习要求

下面5种类型的综合均可参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物质的量化计算及化学与生活的内容与要求,注重加强各知识块间的联系,以达到化学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质知识之间的综合。

2.物质知识之间的综合。

3.物质知识和化学计算之间的综合。

4.物质知识和化学实验之间的综合。

5.物质知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之间的综合。

二、化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

(一)学习要求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要注意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综合,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方位分析问题,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化学与科技、社会

(一)学习要求

能将化学知识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紧密关联,并关注相关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学会通过对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体验和知识;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重组,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上海高中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专题一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一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

第一讲氯、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氯气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和毒性;知道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制法和漂白原理;了解溴和碘的物理性质;知道碘与淀粉的显色特点。

2.理解氯气与铁、氢气、氢氧化钠、水的反应;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氯、溴、碘单质的非金属性差异;理解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认识海水提取溴和海带提取碘的主要原理和步骤。

第二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知道硫酸与硫酸盐的用途。

2.理解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硫化氢的毒性、气味、强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及亚硫酸的弱酸性;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认识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

第三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NO、NO2的性质。

2.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第四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1.知道铁的物理性质,知道合金的概念、优良特点及其与用途的关系。

2.理解铁与氧气、硫、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水等的反应;理解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

第五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铝的物理性质,铝及其合金的用途。

2.理解铝的原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理解铝和氧气、盐酸、水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第二单元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讲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1.知道有机物的特点。

2.理解同系物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学会书写C4~C5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理解结构式、结构简式;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等反应类型;理解有机反应的特点;学会烷烃等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第二讲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1.常见有机物的分类和各类的组成通式。

2.各类烃及其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

3.各类烃的衍生物及其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

4.有机物结构的推断及检验。

5.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学习要求

理解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苯酚、醇、醛、羧酸及酯的性质。认识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卤原子、羧基、苯环连羧基、醛基、羧基、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第三讲有机物的合成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1.烃及其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

2.重要有机物的制备方法

3.有机合成

二、学习要求

知道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和反应装置;知道乙醇的工业制法:粮食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知道乙烯、乙醇等有机物的用途。

专题二化学原理

第一单元物质的微观世界及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讲原理结构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1.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2.电子云、电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核外电子排布式

二、学习要求

1.知道同位素、质量数及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理解s、p电子云与电子的运动状态;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概况及规律;学会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1~18号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1~18号元素的简单离子)、电子排布式(1~18号元素)的含义的书写

3.理解同素异形体的含义。

第二讲化学键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金属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

2.理解化学键、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公价分子

第三讲晶体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知道金属晶体和范德华力的含义。

2.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并结合典型实例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的关系。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

第一讲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理解溶解过程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力变化。

第二讲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

【内容及要求】

二、学习要求

1.理解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较,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理解和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理解和认识合成氨工业、硫酸工业反应条件的选择依据。

第三讲元素周期律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1.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则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1.理解和感受元素周期律中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四讲电解质

【内容及要求】

1.知道常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甲基橙)及变色范围。

2.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及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3.认识电离、水的电离、电离方程式及电离平衡(多元弱酸要求学会碳酸的分步电离),理解pH的数学表达式及其与酸碱性的关系。

4.理解离子方程式。

5.理解和认识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原电池(铜锌原电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的电解)等概念。

2.理解反应中只有两种(或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知道钢铁的电化学防护。

第三单元化学计算

第一讲物质的量计算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计算。

第二讲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内容及要求】

掌握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运用各种计算方法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第三讲有关溶液的计算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掌握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掌握溶液pH的计算。

第四讲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掌握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转化率的计算,利用率的计算,产率的计算;掌握混合物的计算;运用多种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进行相关的计算。

专题三化学实践

第一单元无机化工生产

【内容及要求】

了解各种生产装置,理解化学原理的运用。

第二单元实验与探究

第一讲物质的性质、检验及分离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行物质的检验;掌握阴阳离子的检验;理解层析法可用于物质的分离与鉴别。

2.能运用对实验设备的认识,设计相应实验步骤进行分离、加工等综合性实验。

第二讲物质的制备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能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于题目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能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数据分析。

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能利用题目给出的单个实验装置(装好药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连接,或给出全部或部分实验环节;能根据实验要求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或补充实验。

第三讲定量实验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1.学习定量的化学实验,要注意培养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要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问题和实验结果;坚持用探索、创新的精神去完成定量实验问题的设计、实施,并进行实验结果评价。

2.定量实验应该做到:准确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实验结果在该实验设备条件下达到相对准确,减少误差;对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或失败的原因作出客观的判断与合理的解释;能够将以上定量实验的思想与方法适当迁移运用到类似的定量实验中去。

第三单元化学与生活

【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提要

二、学习要求

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的方法。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运用理、化、生知识综合分析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一、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3、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4、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6、加热白色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7、加热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制氧气 8、电解水 9、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11、铁与硫酸铜反应 12、碳酸钠俗称、写出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镁在氧气中燃烧(耀眼白光) 14、高温煅烧石灰石 15、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16、碳和氧化铜反应 17、碳和氧化铁反应 18、实验室用或和制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0、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 23、炼铁原理的方程式 24、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俗称,其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6、乙醇俗称,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7、实验室制氢气常用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等。 29、铝和氧气反应 30、镁和硫酸反应 31、镁和盐酸反应 32、铁和盐酸反应 33、铁和硫酸反应 34、锌和盐酸反应 3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

36、锌和硫酸铜反应 37、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38、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3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40、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41、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42、用盐酸除铁锈 43、用硫酸除铁锈 44、氧化铜和硫酸反应 45、氧化铜和盐酸反应 46、氧化钙和硫酸反应 47、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48、生石灰和水反应 49、氢氧化钠俗称、、,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50、氢氧化钙俗称、 51、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52、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53、用氢氧化铝除胃酸 54、碳酸氢铵俗称,在医疗上可用作,是培制糕点的,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5、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 56、硫酸和氯化钡反应 57、硝酸银和盐酸反应 58、硝酸钡和硫酸反应 59、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 60、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 二、填空题 61、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钠离子 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 氯离子,氧离子,氢离子 62、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用符号表示 Mg2+ 2H 2H2 2H2O 两个钠离子,n个铁原子,三个氧分子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化学 一、上海初中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一)学习要求 1.知道分子和原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容。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一)学习要求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H、He、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Ba、Hg。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C和Fe的可变化合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要求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述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若干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学习要求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体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了“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m/(m-n) B.32n/(m-n) C.32n/(3n-2m) D.32n/(3m-2n)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5.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 7.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B.用水吸收CO 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9.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297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easures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很多老师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但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样既教不出好成绩,也不可能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其他化学教师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和大家分享。 一、抓好课前小测,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尤其是初中化学基础性较强,知识点繁多,需要记忆的更多,而且需要有效长久的记忆。从我教化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进行课前小测,因为我觉得课前小测有利于督促学生加强记忆,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落实,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课前小测能迅速有效地调整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能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教学作用,能很好地为教师提供更为准确的学生学习信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最后能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随着化学知识难度的加深,真正能坚持每天都抽出十分钟来背化学的同学越来越少。每当我走进教室发纸条要默写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声音:“老师,今天默那块内容呀。老师再给点时间吧,昨天因为作业写太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3.《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 4567891011\ 12 13141516171819| 20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 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② ③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三、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 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糖水 C.米粥 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MnO 2 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 C.CO D. CO2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12.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 D.2H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MnO2 C.CO2 D.H2O2 1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物质种类 D.元素种类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物质用途性质 A不锈钢炊具抗腐蚀性 B洗涤剂除油污乳化作用 C一氧化碳气体燃料可燃性 D氧气炼钢可燃性 19.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50D.38 20.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9O2点燃4CO2 + 2SO2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S2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D.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试管1 试管2 水

初中化学课本内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一原子的构成 一.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他们不是一个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位Ar)。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标准=(质子+中子)/标准=质子/标准+中子/标准=质子数+中子数 小试身手 一.填空 1.解释下列现象 (1)人能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气体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有间隔(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 1.64×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很小 (4)10 ml水与10 ml酒精混合物总体积

少于20 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2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正电和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同,但电性相反。 3.已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其核内质子数是26,则铁原子核外26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核电荷数是26. 二.单项选择 1.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分 b.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 c.最小粒子 d.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 a.111 b.272 c.161 d.50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构成物质,也能够成分子 b.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不显电性

初级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有: 1、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 发展。 2、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如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守恒的 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科基本方法如用归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行概念辨 析等)。 3、化学思维素养(包括化学逻辑思维素养,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 方式”,如“从辩证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以及化学批判性思维 能力等)。 4、化学信息素养(如对工艺流程、合成路线、化学程序等信息的处理等)。 5、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贾维兵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课程目标不相同,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而高中化学则是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如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而高中化学有,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但由于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因此“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就不能也直接作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那么,什么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弄清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成尚荣在《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2015)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与把握,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三个重要的基于:(1)基于学科特质。(2)基于学科核心任务。(3)基于学科的实施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了初中化学的性质和教育目标,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2.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1010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2212 (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5.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 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7.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大全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Ca 40 Fe 56 Zn 65 Cl Ag 108 Cu 64 卷I 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典故中,从变化的角度,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 刻舟求剑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2.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 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原子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 ...置换反应的是 A.2Mg+CO2点燃2MgO+C B.2Na+2H2O=2NaOH+H2↑ C . CO+C uO == Cu+CO2 D.Fe+H2SO4=FeSO4+H2↑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盖,瓶口会有白雾出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 6.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2”表示两个氧分子 B. 2NO ——“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C.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7.下列说法不符合 ...事实的是 A.钢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7的雨水属于酸雨 D.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8.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红磷 D.硫 9. 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水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变大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10.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1.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 1 ℃时,甲析出固体较多 B.t 2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D.t 2 ℃时,将等质量的甲丙配成饱和溶液,则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甲>丙 12.下列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 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 过滤 B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并干燥 D 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 /g 4 待测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 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14.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15.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