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反应原理

聚合反应原理

第二章 聚合反应原理

第一节 概述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概括如下:

⎧⎪⎨

⎨⎩⎪⎩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单体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反应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机理大分子反应

其中,单体的聚合反应是聚合物合成的重要方法。

(一)高分子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高分子化合物(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 )——由许多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呈线形、分支形或网络状的高分子量的化合物,称之为高分子量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也称之为大分子(macromolecule )、聚合物(polymer )。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1)高的分子量:M.W.(molecular weight )>104;M.W.<103时称为齐聚物(oligomer )、寡聚物或低聚物;

(2)存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是由单体(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转变成的构成大分子链的单元;

(3)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连接形式有线形、分支形或网络状结构。

如聚苯乙烯(PS ):M.W.:10~30万,线形,含一种结构单元—苯乙烯单元,属通用合成塑料。

2n CH CH n

★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 )和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 ):

PVC PMMA PS CH 2CH Cl CH 2C CH 3

C O

OCH 3CH 2CH

O

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相同

如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有两个结构单元,两个结构单元链接起来组成其重复单元。

尼龙-66 尼龙-6 NH(CH 2)6NH CO(CH 2)4CO 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 NH(CH 2)5C

O

2.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 )——即一条大分子所包含的重复单元的个数,用DP 表示;

对缩聚物,聚合度通常以结构单元计数,符号为X n ;n X

DP 、X n 对加聚物一般相同。

对缩聚物有时可能不同,如对尼龙-66,X n =2DP ;对尼龙-6,X n =DP 。因此,谈及聚合度时,一定要明确其计数对象。

3.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式(structural formula )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式用下式表示,其中下标n 表示重复单元的个数,即重复单元记数的聚合度。 重复单元n

CH

2n CH 2CH n

Cl

CH 2n CH 2CH n

CH 3CH 3

COOH HOOC n +HO(CH 2)2OH C O

C O O(CH 2)2O n HO H +(2n-1)H 2O n

如果结构非常复杂,如分支、网络型大分子,不存在重复单元,其结构式一般只能写出其特征结构单元和特征结构。如醇酸树脂等: O CH 2 CH CH 2 O C C O O O O CH 2 CH CH 2

O C C O O O O CH 2 CH CH 2 O

O

(二)聚合反应的类型

1.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1)按聚合前后组成是否变化将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 )和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 )。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 )——主要指烯类单体在活性种进攻下打开双键、相互加成而生成大分子的聚合反应,单体、聚合物组成一般相同。如: CH 2CH C O

3O

CH 2CH C O OCH 3O n n

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 )——主要指带有两个或多个可反应官能团的单体,通过官能团间多次缩合而生成大分子,同时伴有水、醇、氯化氢等小分子生成的聚合反应。如:

NH(CH 2)6NH CO(CH 2)4CO nHOOC(CH 2)4COOH+nH 2N(CH 2)6NH 2n H +(2n-1)H 2O OH

(2)依聚合机理分为: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 )和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 )。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 )——其大分子的生成通常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等基元反应。其特点是:

①单体主要为烯类(一些杂环类化合物、少量醛也可以进行连锁聚合);

②存在活性中心,如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110

③属链式反应,活性中心寿命短,约10-1s ,从活性中心形成、链增长到大分子生成在转瞬完成;聚合体系由单体和聚合物构成,延长聚合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体的转化率,分子量变化不大;

④聚合物、单体组成一般相同。加聚反应从机理上看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二者常替换使用,实际上连锁聚合与加聚反应是从不同角度对聚合反应的分类,因此也有一些形式上的加聚

反应属于逐步聚合机理。

连锁聚合聚合物分子量、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t t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 )——其大分子的生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其特点是: ①单体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反应的官能团;

②伴随聚合往往有小分子化合物析出,聚合物、单体组成一般不同;

③聚合物主链往往带有官能团的特征;

④逐步聚合机理——大分子的生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由可反应官能团相互反应逐步提高聚合度;同样,缩聚反应从机理上看大部分属于逐步聚合,二者常替换使用,但也有一些缩聚反应属于连锁机理。缩聚反应其分子量、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t t

(3)开环聚合反应(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指由杂环状单体开环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常见的单体为环醚、环酰胺(内酰胺)、环酯(内酯)、环状硅氧烷等。开环聚合反应的聚合机理可能是连锁聚合或者是逐步聚合。

聚合条件对聚合机理有重要的影响,如己内酰胺,用碱做引发剂时按连锁机理进行;用酸作催化剂有水存在时,按逐步聚合机理进行。其中环醚、内酯及环状硅氧烷的开环聚合所得到的聚环氧乙烷(PEG )、聚环氧丙烷(PPG )、聚己内酯(PCL )、聚硅氧烷对涂料工业非常重要。

(4)大分子反应——除了可以由小分子单体的聚合反应合成大分子之外,利用大分子结构上的可反应官能团的反应也可以合成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现有聚合物的化学改性。

聚乙烯醇的合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乙烯醇不能稳定存在,容易异构化为乙醛或环氧乙烷,所以聚乙烯醇的合成路线是:醋酸乙烯酯经自由基聚合先合成出聚醋酸乙烯酯(PV Ac ),聚醋酸乙烯酯再经碱性醇解而生成聚乙烯醇(PV A )。

CH 2CH C O

3O CH 2CH C O OCH 3O n n nCH 3OH

CH 2CH

OH

n

涂料工业用防腐树脂氯化橡胶、高氯化聚乙烯(HCPE )、高氯化聚丙烯(HCPP )以及羟乙基纤维素(HEC )、聚乙烯醇缩丁醛(或甲醛)等,都是利用大分子反应合成的。

(三)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1.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M .W .

M .W .

C C

(1)依组成分:碳链型大分子、杂链型大分子、元素有机大分子、无机大分子

①碳链型大分子:其大分子主链由碳元素组成,如聚烯烃类。

②杂链型大分子:大分子主链除碳元素外,还含有O 、S 、N 、P 等杂元素,

③元素有机大分子:大分子主链不含碳元素,主要有O 、S 、N 、P 及Si 、B 、Al 、Sn 、Se 、Ge 等元素组成,但侧基含有有机基团(烷基或芳基)。聚硅氧烷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其结构式如下: O Si CH 3CH 3

n

④无机大分子:主链、侧基都不含碳元素的聚合物,如聚磷酸。

(2)依用途分:包括塑料用大分子、橡胶用大分子、纤维用大分子、涂料用大分子、黏合剂用大分子等。 其中塑料用大分子、橡胶用大分子、纤维用大分子常称之为通用型高分子。此外还包括工程塑料用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等。

(3)依聚合类型分:有加聚物和缩聚物;连锁型聚合物和逐步型聚合物。

(4)依含有单体(或结构)单元的多少分:均聚物(homopolymer )、共聚物(copolymer )。

(5)依微观结构分:线形(linear )大分子,分支型(branched )大分子,体形(网络,networked )大分子。

(6)依聚合物材料的热性能分:热塑性聚合物(thermoplastics ),热固性聚合物(thermosetting polymer )。

2.大分子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polymer )

(1)习惯命名法—由在单体的名称前加前缀“聚”构成习惯名;

如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

对缩聚物稍微复杂一些: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其中“酯”不能省略)、聚己二酰己二胺;结构复杂时(对分支、网络状高分子)常用“树脂”作后缀,如苯酚-甲醛树脂(简称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

对共聚物常用“聚”作前缀,或“共聚物”作后缀进行。如:聚(丁二烯-苯乙烯)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商品名及英文缩写名

常见聚合物的英文缩写名:PE 、PP 、PS 、PVC 、PMMA 、PAN (聚丙烯腈) 、PV A (聚乙烯醇)、PV Ac (聚醋酸乙烯酯)、PTFE (聚四氟乙烯)、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ET 等。

(3)IUPAC 命名法

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了以结构为基础的系统命名法。其命名规则是: ①确定结构重复单元(constutional repeating unit );该单元即最小重复单元;

②划出次级单元(subunit )并排列次序;排序规则为:a.杂原子先排;b.带取代基的先排; ③以“聚”为前缀,依次写出次级单元的名称,即IUPAC 名。

聚亚甲基:CH 2n ,聚氧化乙烯:O CH 2CH 2n ,聚1-乙酰氧基乙烯:CH 2CH C O

OCH 3

O

n

聚氧乙烯氧对苯二甲酸:C O

C O O(CH 2)2O n 聚亚氨基-1,6-亚己基基亚氨基已二酰:NH(CH 2)6NH CO(CH 2)4CO n

IUPAC 命名法比较严谨,但是名称冗长,不便与合成单体对应,应用仍不广泛。

(四)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1. 分子量及其分布

为表征分子量的大小,应引入平均分子量的概念。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测试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平均分子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⑴数均分子量(number average of molecular weight )

n i i

i i i i

N M W

M n M N N ===∑∑∑∑

i i i ()-i-M -i--i-W g N n -其中:聚合物试样的质量;聚体的摩尔数;聚体的相对分子量;

聚体的摩尔分数。

测定方法有端基分析法、依数性测定法(包括冰点下降法、沸点升高法、渗透压法和蒸汽压降低法)。

⑵重均分子量(weight average of molecular weight )

w i i

i i i

W M

M w M W ==∑∑∑

w i i W i i ----其中:聚体的质量;聚体的质量分数。

测定方法有光散射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法)。

⑶粘均分子量(viscocity average M.W.)

1

1

w 0.51,i i

i i i W M Mv M W Mark αααα⎡⎤⎡⎤⎢⎥==⎣⎦

⎢⎥⎣⎦<<∑∑∑其中:为方程中的一个常数。 [][]为试样的粘均分子量。粘数;为聚合物稀溶液的特性其中:M KM ηηα

=

n w v n v w M M M M M M ≤≤、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只有对单分散试样,才能取等号。

2.聚合物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方法

(1)多分散系数法

为多分散系数。,其中λλ1≥=n M w

M

λ。对单分散试样越大分子量分布越宽,1=λλ

(2)分子量分布曲线法

分子量分布曲线法通常由沉淀分级法及溶解分级法绘制。

不同用途、成型方法对分子量分布的要求也不同。如:合成纤维用树脂分布易窄;合成橡胶用树脂则可较宽,其低分子量组分起到内增塑的作用;塑料用树脂的分布居中。

(五)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structure of high polymer )

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包括:大分子的组成、键接顺序、连接方式、分子量及其分布等。

第二节 自由基连锁聚合

(一)自由基聚合机理

聚合物可以通过单体的聚合反应合成。 monomers addition polyme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monomers condensation polymer polycondensation 加聚反应自由基聚合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

其中自由基聚合物产量最大,约占聚合物产量的60%,占热塑性聚合物的80%。

自由基聚合属于连锁聚合,包含四种基元反应:

链引发(chain initiation)、链增长(chain propagation)、链转移(chain transfer )、链终止(chain termination )。

自由基聚合的链终止通常为双基终止:偶合终止(coupling termination )或歧化终止(disprotionation termination );

(二)链引发反应

自由基聚合的活性中心为自由基,其产生可借助力、热、光、辐射直接作用于单体来产生,但目前工业及科学研究上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引发剂(initiator ),引发剂是结构上含有弱键的化合物,由其均裂产生初级自由基(primary radical ),加成单体得到单体自由基(monomer radical ),然后进入链增长。

chain initiation:I d 2R R +M RM k i

聚合过程中引发剂不断分解,以残基型式构成大分子的端基,因此不能称之为催化剂。

1.引发剂的分类

依据结构特征可以将引发剂分为:过氧类、偶氮类及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1)过氧类引发剂:该类引发剂结构上含有—O —O —,可进一步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 ①无机类:主要有过硫酸盐(如:822O S K 、8224O S )(NH 、822O S Na )、过氧化氢。其中过氧化氢活性太低,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同还原剂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用。过硫酸盐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O S O O S O S O

---O O O O

O O O

过硫酸盐类引发剂主要用于乳液聚合,聚合温度80~90℃。

②有机类:

a.有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该类引发剂活性较低,用于高温聚

合也可以同还原剂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用。

b.过氧化二烷基类: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叔戊基,活性较低,120~1500C 使用。

c.过氧化二酰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活性适中,应用广泛。 C O C

O O 2+ 2CO 2O

其中,苯甲酰氧基、苯自由基皆有引发活性。

d.过氧化酯类: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活性较低。

e.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活性大,贮存时需冷藏,可同低活性引发剂复合使用。 (2)偶氮类引发剂:该类引发剂结构上含有-N=N-,分解时-C-N=键发生均裂,产生自由基并放出氮气。主要产品有偶氮二异丁腈(AIBN )、偶氮二异庚腈(ABVN )。AIBN 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C N N

C CH 3CH 3CH 3CH CN CN 2CH + N 2

(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过氧类引发剂中加入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活性自由基可引发自由基聚合。

特点:活化能低,可在室温或低温下引发聚合。

分类为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有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还原剂有亚铁盐、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连二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

2.引发剂的选择(choice of the initiator )

引发剂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引发剂的溶解性,即根据聚合方法,从溶解性角度确定引发剂的类型。

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有机溶液聚合,一般用偶氮类或过氧类等油溶性引发剂或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则选择过硫酸盐一类水溶性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②根据聚合温度选择

应选择半衰期适当的引发剂,使自由基生成速率和聚合速率适中。在聚合温度下半衰期最好为30~60min 。

一般聚合温度(60~100℃)常用BPO 、AIBN 或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对于T<50℃的聚合,一般选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于T>100℃的聚合,一般选择低活性的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或过氧化二叔戊基。

③引发剂用量常需通过大量的条件试验才能确定,其质量分数通常在10-3;也可以通过聚合度、聚合速率与引发剂的动力学关系做半定量计算。

3. 其它引发作用(other methods of initiation)

(1)热引发

不加引发剂,有些烯类单体在热的作用下,也可以进行聚合,这称为热引发聚合,简称热聚合。例如苯乙烯的热聚合(已实现工业化)。目前其引发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

实际上,大部分单体都可以热聚合,因此St 、MMA 等单体在贮存、运输时需加阻聚剂并保持较低温度下,实验室用单体(尤其脱除了阻聚剂的单体)常置于冰箱保存,工业上可将单

体贮存于地下储罐,夏季要对储罐进行水喷淋降温。

(2)光引发(photo chemical initiation )

光引发聚合是体系在光的激发下能够形成自由基而引发聚合。光引发聚合分直接光引发聚合和光引发剂引发聚合。

光引发聚合一般选择能量较高的紫外光,常用的光源是高压汞灯。

①直接光引发:

容易进行直接光聚合的单体有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酯等。为了避光,实验室贮存单体时应使用棕色瓶子。

直接光聚合速率低,合成工作中一般不用,而常用光引发剂引发聚合。

②光引发剂引发聚合:

常用的光引发剂有安息香及其醚类。

安息香:

C O CH OH O +OH

两个自由基都可以引发聚合 安息香醚:

O CH OR O +CH OR

近年来光固化涂料、油墨等的研究非常的活跃,体系100%的固体组分,属于环保的产品。

(三)链增长 (chain propagation )、链终止(china termination )反应

1.链增长特点:

①反应的活化能低;

②放热反应;

③同引发剂种类及介质性质基本无关,这和离子型聚合有很大区别。 2.链终止

(1) 链终止类型(models of termination )

①偶联终止(coupling termination )

RM x +RM y k

tc RM x+y R

如: CH 2CH 2

k tc CH 2CH CH CH 2

聚合物聚合度是活性链聚合度的两倍。

②歧化终止(disproptionation ) RM x +RM y td RM x +RM y 如:

CH 2CH Cl 2k td CH 2CH 2Cl CH CH

Cl +

歧化终止产物的聚合度等于活性链的聚合度。

终止方式决定于:a 单体结构或活性,活性大时利于歧化;b 反应条件,如升高温度,td k 提高幅度大于tc k ,即更有利于歧化终止。ST 单体,其长链自由基活性较低,在低于60℃聚合时100%偶合终止;V Ac 单体,其长链自由基活性较高,在大于60℃聚合时100%歧化终止。

(四)链转移的应用

链转移反应常应于大分子的分子量调节。常用分子量调节剂由SH H C 2512-n (正十二烷基硫醇)、SH H C 2512-t (叔十二烷基硫醇)、HS-(CH 2)OH 等。)OH (CH HS 2-

(五) 阻聚与缓聚(Inhibition of retardation )

1. 阻聚反应的应用

(1)防止单体在贮运过程中聚合,St 、MMA 、V Ac 等单体在夏天就可热聚合,常需加阻聚剂保护,聚合时可用碱水洗涤或减压蒸馏法除去阻聚剂;

(2)控制反应程度;

(3)用于研究聚合反应的机理。

2. 阻聚剂(inhibitor )和缓聚剂(retarder )

(1)定义:少量的某种物质加入聚合体系中就可以将活性自由基变为无活性或非自由基,这种物质叫阻聚剂(inhibitor)。能降低自由基活性或部分捕捉活性自由基的物质称为缓聚剂(Retarder)。

(2) 阻聚剂的种类

⎪⎩⎪⎨⎧电子转移型阻聚剂分子型阻聚剂

自由基型阻聚剂

①自由基型阻聚剂。DPPH -1,1-二苯基-2(2,4,-6三硝基苯)肼自由基。 N N NO 2

NO 2NO 2DPPH

N OH

CH 3CH 3

CH 3CH 3O TMPO

DPPH 是一种高效的阻聚剂,浓度在mol/L 104-mol/L 104-以下就足以使醋酸乙烯酯或苯乙烯完全阻聚,而且一个DPPH 分子能够化学计量地消灭一个自由基,是理想的阻聚剂,可用于测定引发速率 。DPPH 有自由基捕捉剂之称。

DPPH 原来是深紫色,反应后成无色,可用比色法定量。 N N NO 2

2NO 2

CH 2CHX +DPPH CH 2CHX +H

②分子型阻聚剂:

()⎪⎪⎪⎩⎪⎪⎪⎨⎧NH

R 2,仲胺氧气硝基及亚硝基化合物

如对苯二酚对苯二酚、多元酚苯醌 苯醌是最重要的阻聚剂,其阻聚机理非常复杂,苯醌环上的氧、碳都可以和自由基加成。

多元酚有: OH OH OH OH

HO OH

OH

C(CH 3)3

氧气:

RM x O RM x +O 2O RM x O OM y R

因此自由基聚合必需在排氧下进行。2N 通N 2置换或采用溶剂回流,可以实现排氧目的。

硝基化合物:

RM x NO 2+N OM x O N

OM x R

OM x R x

③电子转移型阻聚剂:2CuCl FeCl 3,CuCl ,CuCl 2

FeCl 3可1︰1消灭自由基,类似DPPH;在减压蒸馏精制单体时,加入少量CuCl 、CuCl 2或对苯二酚,可防热聚合,保护单体。

因++22Cu Fe 、对聚合有阻聚作用,故聚合釜常用糖瓷或不锈钢釜,而不能用一般碳钢的聚合釜。

(六) 自由基共聚合(Radical Chain Copolymerization )

1.分类--依据两种单体单元在大分子主链上的连接特点可分为如下四种:

无规共聚物(rondom copolymer )

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 )

嵌段共聚物(blocking copolymer )

接枝共聚物(grafting copolymer )

2.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

(1)在恒比点处投料。

(2)控制转化率的一次投料法。

(3)补加活泼单体法。 加聚反应单体常含有C C ,聚合过程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及链终止等几个基元反应。对自由基聚合,由引发产生自由基活性种,单体、自由基的链增长很快完成,聚合过程中不存在中等聚合度的产物,聚合体系只有单体,聚合物及少量引发剂组成,属于连

锁机理。而且由于加聚反应是活性中心依次打开数以千万计的单体的“π“键进行加成的结果,因此聚合物组成和单体组成相同,仅仅是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加聚反应无疑是获得聚合物的重要方法,通过加聚得到了许多重要聚合物产品。大部分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用树脂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

三、逐步聚合反应 (step polymerization)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也发现,加聚的产物都是碳链高分子,对于杂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及无机高分子,高分子主链上除了碳键外,还含有其它原子,甚至完全不含有碳原子,除了一些环状单体经开环聚合合成之外,只能通过缩聚反应来制取。

缩聚反应也是一类重要的聚合反应,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了大量有工业价值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聚合物,如涤纶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锦纶树脂(锦纶66,6,610,1010等)、聚氨酯、酚醛树脂、聚碳酸酯(PC )等。涂料工业中,醇酸树脂(alkyd resin)、聚酯树脂(polyester )、聚氨酯(polyurethane)、氨基树脂、环氧树脂(epoxy resin),也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特别性能的合成材料,如耐高温,高强度,以及高技术领域特殊功能高分子等(导电,磁性,分离膜)需求日益迫切,由于逐步聚合单体来源相对丰富,这些新型聚合物多半也是通过缩聚来实现。因此缩聚反应是合成聚合物的重要方法。

(一)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 )

1.缩聚反应及其特点

(1)缩聚反应: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许多官能团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产物,并伴有H 2O O H 2、ROH 、HCl 等小分子化合物的生成,这种反应叫做缩合反应。

假若反应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反应的官能团,若官能团摩尔比接近1:1,每次缩合的产物仍具有二个或两个以上可反应的官能团,这样反应就可以不断进行下去,多次缩合的结果就形成聚合物,而且反应过程中伴有副产小分子的生成,这种聚合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为缩聚反应。

例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生成聚酯:

222''''......

[']['][']n m n m HOOC R COOH HO R OH HOOC R CO O R OH H O

HOOC R COO R OH HOOC R COOH HOOC R COO R OOC R COOH H O HO OC R COO R O H HO OC R COO R O H HO OC R COO R O H H O

+--+--→-----+----+--→------+------+-------→------+ 不同的二元酸、二元醇缩聚得到不同的聚酯品种。

二元酸和二元胺的缩聚生成聚酰胺:

()O H n OH CO R NHOC R NH H COOH R nHOOC NH R N nH n 22212]'['-+------→--+-- 另外,COOH R NH COOH R HO ----2,

也可以通过自身缩聚得到聚酯或聚酰胺。 NH(CH 2)6NH CO(CH 2)4CO nHOOC(CH 2)4COOH+nH 2N(CH 2)6NH 2n OH +(2n-1)H 2O

聚己二酰己二胺,锦纶66,1938年工业化的第一个合成纤维。 nHOOC COOH +n HO(CH 2)2OH COO(CH 2)2O OC HO n H +(2n-1)H 2O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涤纶。1941合成,1945年工业化。

定义:我们将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反应官能团的化合物(单体),通过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并伴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的聚合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从机理上讲大部分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因此这两个概念不加区分。

官能度——一个分子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个数,也可定义为单体在聚合反应中能形成新键的数目。常用f (functionalgray )表示, 官能度决定于单体的分子的结构和特定的反应及条件。

如酚醛树脂的合成,碱催化时,苯酚邻、对位氢都有活性,其官能度为3;而酸催化时只有邻位氢有活性,其官能度为2。

能发生缩聚的单体的官能度f ≥2。对体形缩聚体系,引入平均官能度的概念:

i

i

i N f N f ∑∑=,

i N 、i f 分别为i 单体的摩尔数和官能度。依缩聚单体的官能度的不同,缩聚体系可分为:2-2,2-官能度体系;2-3官能度体系缩聚, 2-4官能度体系缩聚等。

(2)缩聚反应的特点:

①单体官能度f ≥2;

②属于逐步聚合机理;

③缩聚过程中有小分子化合物析出;

④大部分属于杂链高分子,链上含有官能团结构特征。

2. 缩聚反应的单体

缩聚单体必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反应官能团,缩聚反应就是官能团间的多次缩合、酯化、酯交换、酰胺化、醚化等有机化学反应都可用以缩聚反应。

常见的官能团有:

原子,卤原子等。活性,酐基H NCO COOOC COOR COCl NH OH COOH ,)(,,,,,2--------也包括在反应中形成的基团,例如酚醛树脂合成中形成的OH CH 2-,醇酸树脂合成中就地生成的-COOH 。

单体的官能度、活性影响缩聚物的结构、性能及生产工艺。

1-1,1-2,1-3,……,官能度体系生成小分子化合物。

2-2,2-官能度体系为线型缩聚体系。

2-3,2-4,……官能度体系为体型缩聚反应。

二官能度单体用于线型缩聚;多官能度单体于体型缩聚。单官能度化合物常用作端基封闭剂或粘度稳定剂,它可以和大分子链端基官能团反应使之失去继续反应的能力,停止大分子链的增长,以此达到控制分子量的目的。

3.缩聚反应的分类

缩聚反应的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① 按反应的热力学特征分类:平衡缩聚反应与不平衡缩聚反应

②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线型缩聚、体型缩聚

③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分类:均缩聚——只有一种单体参加的缩聚;混缩聚——两种带有不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其中任何一种单体都不能进行均缩聚;共缩聚——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单体或混缩聚中加入第三,四种单体的缩聚反应。

④ 按反应中所生成的键合基团分类:缩聚反应是通过官能团反应进行的,聚合物往往带有官能团特征,借此可像有机反应一样缩聚反应分为以下几种:

反应类型 键合基团 产品举例

聚酯反应 --COO 涤纶,醇酸树脂,聚碳酸酯

聚酰胺化反应 ---CO NH 锦纶-6,锦纶-66,尼龙-1010

聚氨酯化反应 ---COO NH 聚氨酯类

聚醚化反应 --O 聚二苯醚,环氧树脂

酚醛缩聚 OH

CH 2

酚醛树脂

脲醛缩聚 ----NH CO NH 脲醛树脂

聚碳酯化反应 ---COO O 聚碳酸酯

4.缩聚反应的机理--逐步和平衡

缩聚反应是通过官能团的逐步反应来实现大分子的链增长,链增长过程中不但单体可以加入到增长链中,而且形成的各种低聚物之间亦可以通过可反应官能团之间相互缩合连结起来。

缩聚早期单体很快消失,转化成各种大小不等的低聚物,单体转化率很高,以后的缩聚则在各种低聚物之间进行,延长反应时间的目的在于提高分子量。

因为对于缩聚反应,反应一开始转化率就很高,而分子量仍然很低,人们采用官能团的反应分率即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进行的程度,用P 表示:

起始该种官能团数

团数

已经反应掉的某种官能=-=00N N N P

对反应程度一定要明确是哪种官能团的反应程度,若起始投料的官能团数不等,则不同官能团的反应程度就不同。引入P 后,我们会发现P 的值随着时间延续也是增大的,聚合度也随时间增大,而且二者存在简单的关系。

对于均缩聚:用a-R-b 代表羟基酸,氨基酸。

()ab 1b ]R [a b R a -+--→--n n n

a b P P =

a

a P P N N N N t X -=-===11

)1(000时分子总数投料的单体总数

对22B A -两种反应官能团等摩尔投料的缩聚体系。设t=0时,a 基数为0N , b 基数为0N 。t 时,a 基数为N ,b 基数也为N 。则:

()()()a b a P N N N N

N b a b a P P -=⇒-===100

0基数或起始的基数或已反应的

n 1

22122

a N N N X N N N P +===-+而

因此对于均缩聚或官能团等摩尔投料的2-2线型缩聚体系: n a

1

1X P =-。

② 缩聚反应的平衡问题

有机小分子官能团间的反应大多是可逆的,如酯化反应,由于反应机理相同聚酯化反应也是可逆的,对缩聚反应也存在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122[][][][]

k COO H O K k OH COOH --==-- 正是由于热力学的平衡限制以及官能团失活(即脱除)的动力学链终止,造成了缩聚物的分子量均不太高。涤纶:20000;锦纶-66:18000;一般在104。而加聚物的分子量为105 ~106。但由于缩聚物是杂链的极性聚合物,这样的分子量已满足对力学性能的要求。

后面我们还会谈到平衡常数对聚合度的影响,为了提高聚合度,对于K 值较小的平衡缩聚,常采用高温熔融缩聚,抽真空等工艺,将小分子化合物(如水)有效排除出体系。

5.缩聚过程中的副反应

(1)成环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单体可以分子间成环或分子内成环,大分子链也可以成环。成环后就终止了大分子的增长,它同缩聚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在能生成五元环或六元环时,这种成环更明显。

如γ-氨基丁酸加热时只能得五元环的环丁内酰胺:

H 2N(CH 2)3COOH H 2C H 2NH C

H 2

C O

环的稳定性顺序是:5,6>7,12>3,4,8~11;因此可以从分析生成环的稳定性定性认识单体或低聚物的成环能力。3,4元环很难形成(环张力太大),而5,6元环易形成,7元环成环能力较低。 除了上述热力学因素外,还存在动力学因素,随着链的增长,其端基距离增大,再加上长链分子的构象很多,其中只有少量的构象才易于成环。所以链越长,端基官能团相遇机会越少,因而成环几率下降。 (2)官能团的脱除—有些官能团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了副反应而失去反应能力。

脱羧反应:

CH

2COOH ∆+CO 2CH 3

脱氨反应: H 2N (CH 2)n NH 2NH(CH 2)n -1H 2N (CH 2)n NH 22分子间

H 2N(CH 2)n NH(CH 2)n NH 2 + NH 3

CH 2CH 2NH 2CH CH 2+ NH 3+ NH 3

CH 2

水解反应:COCl + H 2O COOH + HCl

由于官能团的消除,造成可反应官能团的摩尔比(r )变化,影响分子量的提高。羧酸经酯化后,其热稳定性提高,因此对易脱羧的二元酸可用它的酯来制备高聚物。一些单体容易氧化,缩聚开始阶段,为了避免单体氧化损失,通常通氮气或二氧化碳保护。

(3)降解反应——即缩聚反应的逆反应。

如聚酰胺的胺解:

-+-→

+-n m n m OCORCO NHR H NH NHR NHRNHOCRCO NRNH H NHOCRCO NHR NHOCRCO NHR ][][][]['

2'22''

(4)链交换反应:两个大分子链从键合基团处交换连接。分两种类型:(1)链端与大分子链间的交换;(2)两个大分子之间链间的交换。通过链交换反应制备嵌段共缩聚物需要较高温度,加入适当催化剂可降低温度等。另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嵌段共聚物必须严格控制反应的条件,否则随着反应的进行,最后将得到无规共聚物。

6.线型缩聚的动力学

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生产上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动力学研究理论上揭示缩聚反应的微观机理,为合成条件的选择、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大部分缩聚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官能团自反应,从热力学上看是平衡可逆的,可表示为:

[M]m + [N]n 1

2[M]m+n

其中m,n 为任意常数,也就是说缩聚反应全过程包括许多反应步骤。假若官能团的反应活性与m,n 有关,每一步的反应速率常数就各不相同,那么缩聚反应动力学处理就十分困难。官能团的等活性理论是经过长期争论才被大家逐步承认的。其中P.J.Flory, W.H.Carothers 三十年代作了大量工作,用大量实验事实和理论分析阐述了官能团的反应活性问题。根据实验和理论研究,Flory 提出了官能团的等反应活性理论,即官能团的活性相等与分子大小或链长无关,至到体系粘度很大时才产生偏离。官能团的等反应活性理论是解决缩聚反应动力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早期的研究中,曾认为高聚物大分子链上的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可能要比相应的低分子上的官能团低。理由是,高聚物分子量大,体系粘度大,使大分子活动性降低。也有人认为大分子链的蜷曲,将官能团包裹在其中,因而降低了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实际上这纯属错觉。

从阿伦尼乌斯方程式()exp /a k PZ E RT =-来看,反应速率常数决定于碰撞频率Z ,有效碰撞几率P 和反应活化能E a 。一般认为同类官能团间反应的活化能与分子链长短无关。Z 、P 对k 即反应活性的影响如何?

当体系的粘度增大时,虽然整个大分子链的整体运动减慢,但在体系在粘度不太高时,链段构象的重排都和小分子一样迅速,官能团对于邻近链段的碰撞频率基本上不受分子整体运动性或体系粘度的影响,即Z 变化不大。另外由于高分子活动迟缓,扩散速率慢,使两个官能团之间的碰撞时间增长,有利于提高有效碰撞几率,即P 不变或稍有增加。另外,从结构因素看,当链长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官能团的临近化学环境变得基本一致。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下,官能团的等活性理论,即缩聚反应每一步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相等。整个缩聚过程就可以用官能团之间的反应来表征,而不必考究各个具体的反应步骤。

聚酯化反应可表示为:

COOH +HO k 1

2OCO +H 2O

聚酰胺化反应可表示为:

COOH +H 2N k 1

2CONH +H

2O

2.3.3.1线型缩聚的动力学

线型缩聚动力学常以聚酯反应来讨论,我们这里采用了官能团的等反应活性理论,使动力学处理过程简化。

(1)不可逆条件下的线型缩聚动力学

酯化、聚酯化是酸催化反应,反应机理为: C OH O HA +1

2C OH OH

++A -(羧基质子化)C OH OH ++OH k 3

4C OH OH OH +

(亲核加成)C OH OH OH +k 5

6C O O

+H 2O +H +(消除反应,生成酯)

三步反应中125634,,,,k k k k k k >,每一步都是可逆反应,为了得到高分子量产物,须使反应移向生成聚合物一方,可以采取高温或(和)减压操作,不断脱除酯化水的方法。这样可将反应视为不可逆反应,k 4、k 6 不存在。

以羧基的消失表示聚合速率,聚酯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dt OH C d OH OH C k dt COOH d R s p ]

[]][[][22++-==-=

因为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很快,平衡始终建立,故:

()122

[][]

[][]C OH A k K k COOH HA +-

==

消去聚合速率公式中的()][2OH C +,得到:

][]

][][[][231-=-=A k HA OH COOH k k dt COOH d R p

考虑-++↔A H HA 的离解平衡,]

[]

][[HA A H K HA -

+= HA p K k H OH COOH k k dt COOH d R 231]

][][[][+=-=

①如果体系设有外加强酸性催化剂,即属于自身催化体系。

此时][][COOH H =+,0

0[][][][]t COOH OH C t COOH OH C ===⎧⎨==⎩时,并设时,

3220

11

2k k dC kC t dt C C -=-=则:积分得(为综合常数)

()22

2

0n 021

21211C kt X C kt P =+=+-0利用C=C (1-P),上式变为或

因此作()21

1t P --曲线,对于不可逆自催化线形聚酯反应应为直线。

由上述的直线斜率可求出综合反应速率常数k 。改变缩聚反应温度测定不同的k 值,利用Arrhenius 方程就可求出其综合活化能。

n X 随t 缓慢增加,聚合度的增加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减慢。要获得的高分子量,需较长时间。为了加速反应,往往另加酸作为聚酯化的催化剂。

②外加酸催化时的缩聚反应

此时][+H 不变,仍考虑官能团等摩尔投料的情况。

0[][][][]t COOH OH C t COOH OH C ===⎧⎨==⎩时,时,

()2000n 011

''(')

1

1'1'1

1dC

k C k t k dt C C C C P k C t X k C t P -=-==-⇒=+=+-积分得为综合常数利用或

n X t ∝

人们研究了对甲苯磺酸催化已二酸-乙二醇或二甘醇的聚酯化反应,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

(2)平衡缩聚反应动力学

聚酯、聚酰胺反应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前面我们讨论聚酯化反应动力学时,假定反应中生成的小分子副产物被有效排除,反应向生成缩聚物方向移动,逆反应聚酯的水解反应可以忽略,得到了不可逆的自催化、强酸催化线形聚酯化反应分别是三级和二次反应。但是在反应后期,体系粘度很大,小分子副产物排除困难,总有一部分小分子副产物无法除去,这时逆反应就不能忽略。下面考虑一般的平衡缩聚动力学问题,以酸催化体系为例。

COOH +HO k 1

2OCO +H 2O

t=0时C O C O 00

t=t 时C C C O C -n w 聚酯反应总速率为:()W p n C C k C k dt dC

R --=-=-0121

当K 很大或W n 很小时kt C C C k dt dC =-⇒=-0

211

1

即为外加酸催化的不可逆聚酯化动力学方程。

① 对于封闭体系:C C n W -=0

利用()P C C -=10代入速率方程得:

()⎥⎦

⎢⎣⎡+-⎪⎭⎫ ⎝⎛-=--=--=-1211]11[()1(2012201201201P P K C k P K P C k P C k P C k dt dP

1012

k/k 1121dP k C dt K P p K ⇒==⎛⎫

-+- ⎪⎝⎭-(其中)

10002

1

1121p t K dP k C dt

P P K >=⎛⎫-+- ⎪⎝⎭

⎰⎰设积分 t

k C K

P K K P K K 10

111111

111ln 1

21=+-⎪⎭⎫

⎝⎛---⎪⎭⎫ ⎝⎛

- ()()1

2]11

11ln[10+=∞→=+-⨯+-----⇒K K

P t t k C K K K K P K K K P K K 平衡得令整理 ②对于非封闭体系

()()21100

21011(1)W

W

dC

k C k C C n dt C C P dP

k C P k Pn dt ---=--=-⇒=--由

()dt

C k P P KC n dP P P KC n C k P K n P C k W W W

0102

0012012221211=+⎪⎪⎭⎫

⎝⎛+-⎥

⎢⎣⎡+⎪⎪⎭⎫ ⎝⎛+-=⎥⎦⎤⎢⎣⎡--=

t C k KC n KC n KC n KC n KC n KC n P KC n KC n P KC n W W W W W W W W W 012

002

002

00200012121121211

21211

2121ln 122121=-⎪⎪⎭

⎝⎛++⎪⎪⎭⎫

⎝⎛

+-⎪⎪⎭

⎝⎛

+-⎪⎪⎭⎫

⎝⎛+

⨯-⎪⎪⎭⎫

⎝⎛++⎪⎪⎭⎫

⎝⎛+--⎪⎪⎭⎫

⎝⎛+-⎪⎪⎭⎫

⎝⎛+--⎪⎪⎭⎫ ⎝⎛+

积分整理得 012W

n t P KC ⎛⎫→∞=+ ⎪⎝⎭

平衡令得,

n n 11n 12X X P =-W (平衡)(平衡)平衡很小,较大时适用)

1W

KC n ≥要获得高分子量需

4.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1) 聚合度的影响因素

①反应程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缩聚反应是官能团间的反应,官能团反应的结果使得链增长,即随时间的延续分子量或聚合度逐渐增加,理论上可以推导出二者的关系。

()O H n OH ORCO H COOH R nHO n 21][-+--→--

0n 0n 1

1

11N N P X N X P -==-⇒=-

其中N 0、N 表示起始和t 时羧基或羟基的个数。

n X P -关系曲线

10<≤P ,缩聚初期P 增加很快,n X 增加很慢。

1→P , 即缩聚合期,P 增加很慢,但n X 增加很快,这也正是逐步聚合机理的体现。当P>0.99时,n X >100,才有可能作为材料使用。

由此可看出缩聚与缩合的不同,其对反应程度的要求很高。

提高反应程度的措施有:①延长反应时间;②选用高活性单体;③排除小分子副产物;④使用催化剂。

② 平衡常数与聚合度的关系

平衡缩聚是由一系列相继进行的平衡反应构成,根据官能团的反应活性理论,各步可用一个平衡常数K 表示。

以线性聚酯化反应为例,设官能团等物质的量投料。

COOH +HO k 1

2OCO +H 2O

t=0时C O C O 00

t=t 时C C C O C -n w

()0000

2222

[][][][]()W

W

W C C n C C n C C OCO H O K C COOH OH C C C n -⨯

---===--则上述各式中表示各种官能团的摩尔浓度,表示平衡时残留水的摩尔浓度。

a.对封闭体系C C -=--=02]OCO [O]H [

000000;N N C C N C P Xn N C N C

--====利用,

()

(

)2

02

2

0222

2

022111111

C C C P P K C Xn K

Xn C P Xn P P K

P Xn -==⇒==⇒-=-∴=再利用

对聚酯化,设K =4。对封闭体系,缩聚达到平衡时:P=2/3,3Xn =,因此要得到高分子量产物必须排除副产物小分子。

b.非封闭体系

00

22

21

110W W

n n P P C C K Xn K Xn Xn Xn ⨯=⇒==→~,或P 1)

;

Xn Xn Xn K 排除小分子化合物可提高值很大时允许稍高的小分子含量。

如尼龙-66的预聚,K=103,可在水溶液中进行。

c.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单体活性、反应温度。

COOH +HO , K=4

COCl +HO , 很大甚至不可逆

COCl +H 2N K=104~105,

温度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

⎫ ⎝⎛-∆=2112

11ln T T R H K K

其中H ∆为缩聚反应的热焓变化;一般H ∆<0(放热反应)其值约为-10kJ/mol 。 2121,,,,T T K K T K ><↑↓时即对生成高分子量产物不利。

另一方面对平衡缩聚,↑↑↑p R k T ,,,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3)压力对聚合度的影响

对缩聚反应,压力对平衡常数影响不大,但减小压力有利于缩聚中产生的小分子副产物排除出去,使平衡向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方向移动。

2[][]

[][]COO H O K COOH OH --=--

但为了防止单体、聚合物在高温下氧化变质和避免单体挥发造成原料当量比发生变化,往往反应初期用惰性气体保护,待反应到达一定程度后再降压,将小分子副产物排出去,从

高分子化学中的聚合机理分析

高分子化学中的聚合机理分析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构造、性质和合成方法的学科。高分子物质具有重复单元的特点,当这些单元通过化学反应 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高分子链。这种化学反应,即聚合反应,是高分子化学中的核心问题。聚合机理是聚合反应发生的过程和 方式的科学描述,对于理解聚合反应机制和控制聚合反应的参数 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聚合方法,其聚合机理是指 具有自由基互相结合形成键的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主要包 括三个步骤:起始反应、传递反应和终止反应。聚合物的分子量 主要受到起始剂和链转移剂的影响。 起始反应是聚合反应的第一步,通常采用过氧化物、单质或光 敏剂来引发。比较常用的过氧化物有过氧化苯乙酮和二异丙基过 氧化物等。在光敏剂引发聚合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添加光引发剂 或有机过氧化物。起始剂在高分子化学领域中起到引发反应的作用。

传递反应是两个自由基互相交换氢原子而形成稳定的双自由基,通常采用共溶剂或者链传递剂来促进。传递反应有助于实现分子 量的控制,从而使聚合物的结构得以控制。 终止反应是指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的一种反应终止方式。终止 方式有两种:1、交叉联系,即形成交联聚合物;2、自由基自身 相遇,形成中间物并快速终止聚合反应。终止反应的方式直接影 响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 二、离子聚合机理 离子聚合是指离子引发反应的聚合方法。常用的离子聚合反应 有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两种方式。离子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引 入引发剂,通过引入离子源来生成离子中间体。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采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亲核试剂作为引发剂。当亲核试剂被引发剂引发后,会生成阴离子中间体,阴离子 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快速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化学反应的聚合

化学反应的聚合 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变化的过程,而聚合则是指将较小的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大分子化合物的过程。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的聚合过程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1. 聚合的定义与分类 聚合是指通过共价键形成化学键,将较小的分子化合物(单体)合成大分子化合物的过程。根据聚合反应所涉及到的单体种类和反应条件,聚合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加成聚合和缩聚聚合。加成聚合是通过单体中的官能团与其他单体的官能团建立化学键,从而将多个单体链接在一起形成聚合物。缩聚聚合则是通过单体中的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链。 2. 聚合反应的机理与条件 聚合反应机理主要取决于单体的结构和官能团。加成聚合一般需要通过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来引发聚合反应,以加速反应速率。常见的加成聚合反应包括乙烯的聚合、丙烯酸的聚合等。而缩聚聚合则不需要引发剂,它的反应条件主要是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 3. 聚合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聚合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塑料制品为例,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的制备都是通过聚合反应实现的。这些塑料制品广泛用于

包装、建筑、家居等领域。此外,合成纤维如涤纶、腈纶等也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 4. 聚合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工业中,聚合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涂料、橡胶等材料的制备。例如,聚氨酯树脂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用于制备泡沫塑料、涂料、粘合剂等。聚乙烯醇则是制备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醇胶等材料的重要原料。 5. 聚合反应的环境影响与相关研究 尽管聚合反应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环境影响的问题。例如,聚合反应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更环保的聚合方法,如可持续聚合、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等。此外,纳米聚合物和功能性聚合物的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领域。 总结: 化学反应的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过程,通过将较小的分子化合物合成大分子化合物,从而制备出许多广泛应用的材料。聚合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塑料制品、合成纤维、树脂等材料的制备。然而,聚合反应也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更加环保的聚合方法。通过不断的努力,化学反应的聚合将在未来有更加广泛和重要的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 有机化学中,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化学键的连接,将流动性高的 低分子化合物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单体通 过重复的化学反应,逐步生成高分子的大分子化合物。聚合反应 不仅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在人工合成中使用,例如制造塑料、橡胶、纤维和涂料。 聚合反应类型 在有机化学中,聚合反应可分为两种类型: 1.加合聚合反应 在这种类型的聚合反应中,两个单体通过反应,产生一个大的 高分子化合物。加合聚合反应的原理是两个单体之间的共价键的 形成。这个过程中,一个单体的双键与另一个单体的单键的化学 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新的单键。

例如,聚乙烯是一种最基本的塑料,它是由乙烯分子的加合聚合反应形成的。同样地,PC(聚碳酸酯)也是由碳酸二酐和二羟基苯酚通过加合聚合反应形成的。 2.缩合聚合反应 在这种类型的聚合反应中,单体通过部分结构的减少,而连接到更多个单体,形成更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缩合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引发剂,并且产生的产物带有水分子。 例如,酯的缩聚反应,也称为聚酯化,是通过酸催化剂引发的反应来实现的。在这个反应中,醇和酸通过反应形成酯键,同时也生成水分子。 引发聚合 聚合反应需要引发剂,用来提供额外的能量,使单体分子进入反应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产生的高分子链保持足够的增长速率。引发剂可以是光、热、离子等。

例如,针对聚丙烯的反应,已经开发了各种不同的引发剂,包 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丙酮、二甲基安息香酰等。 聚合反应的应用 聚合反应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被应 用于许多领域,例如: 1. 制造塑料:聚合反应产生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塑料原料。 通过聚合反应的控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塑料类型,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2. 制造橡胶:通过聚合反应,可以制造出橡胶。这种橡胶可以 被制造成各种形状,如轮胎、密封垫片、管道等。 3. 制造纤维:通过聚合反应,可以制造出合成纤维。这种合成 纤维可以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比天然纤维优势,如尼龙、聚 酯纤维等。 结论

聚合链式反应

聚合链式反应 聚合链式反应,简称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由同一种单体分子通过形成链式结构,转化为大分子的反应过程。聚合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下面将从反应原理、反应类型、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反应原理 聚合反应的原理是单体之间通过分子间的共价键相互连接,构成不同长度的线性或分支结构,最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聚合的开始,即引发或起始聚合,其目的是使第一步单体生成自由基、离子等聚合活性中心;第二阶段是聚合的增长,即聚合活性中心与其他单体相互连接形成长链,不断增长直至合成所需高分子。 反应类型 聚合反应按照不同的反应过程、物种多样性、产物特性等,可分为不同类型。 1.自由基聚合反应 常见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在一些高分子中发生的。在荧光摄影中使用的乳化剂聚合物,就是通过类似自由基聚合反应产生的。此类反应是以自由基为催化剂的和反应的。其反应中单体通过溶剂与自由基相遇,形成自由基-单

体加成物,从而启动聚合反应。其聚合产物多为线性、分支、交替等。 2. 阳离子聚合反应 阳离子聚合是一种基于螺旋手性的聚合反应。此类反应是以阳离子为催化剂的和反应的。对具有阴离子交联功能的单体进行聚合,可以得到高分子化合物,产品中水和其他化合物的交联是非常强的。此类反应适用于合成聚合物,如聚糖、聚醚、聚亚胺等。 3. 阴离子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是通过阴离子为催化剂的进行的聚合反应。其反应的自由基活动中心与阴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共价键,产生一定的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磷酸化反应并不需要共价键,依然可以发生。此类聚合反应比阳离子聚合反应更强。 应用 聚合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1.材料科学 聚合反应主要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聚丙烯酰胺、聚酯等。这些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玩具、涂层、塑料等行业。聚合反应可控程度高,可以得到合成材料中结构分布均匀的高分子产品。 2.药物化学

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和条件

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和条件引言: 高分子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机理和条件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性能具有关键影响。本文将探讨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并讨论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 一、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机理主要包括引发剂作用、链增长和链传递三个步骤。 1. 引发剂作用 引发剂在高分子聚合反应中起到引发自由基或离子的作用。自由基引发剂通常通过热解或光解产生活性自由基,而离子引发剂则通过电离产生活性离子。这些活性物种能够引发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 2. 链增长 在链增长阶段,自由基或离子引发剂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形成一个新的自由基或离子,使聚合链不断延长。这个过程可以是自由基聚合或离子聚合,取决于引发剂的类型。 3. 链传递 链传递是指聚合链上的自由基或离子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导致聚合链的终止或分支。链传递反应会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 二、高分子聚合反应条件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溶剂和反应时间等。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高分子聚合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聚合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因此,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是保证高分子聚合反应高效进行的关键。 2. 压力 压力对高分子聚合反应的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维持常压条件。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乳液聚合反应中,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反应物的分散和聚合反应的进行。 3. 溶剂 溶剂在高分子聚合反应中起到溶解和传递反应物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调节反应物的浓度、粘度和反应速率。同时,溶剂的选择还应考虑对聚合物产物的溶解性和纯度的影响。 4.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高分子聚合反应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聚合物的要求和反应物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反应时间。 三、高分子聚合反应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 高分子聚合反应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高分子材料合成 高分子聚合反应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关键步骤。通过调节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可以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等。 2. 高分子涂料和胶黏剂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的聚合和环加成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的聚合和环加 成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的聚合和环加成反应机理 烯烃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多个碳-碳双键。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中,烯烃的聚合和环加成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反应 类型。本文将对烯烃聚合和环加成反应的机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解析。 一、聚合反应机理 1.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是一类通过自由基引发和传递的聚合反应。在烯烃的自 由基聚合反应中,常用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以乙 烯为例,其聚合反应机理如下: 首先,引发剂会通过光照或热解产生自由基,如过氧化氢自由基(H•)和过氧化二甲基自由基(CH3•COO•)。这些自由基会与乙烯分子发生反应,并引发聚合反应。 乙烯自由基(CH2=CH•)会通过链延长和链传递的方式与其他乙烯 分子发生反应,形成长链聚乙烯。聚合过程中,自由基的引发和传递 是不断进行的,直到引发剂用尽或反应停止。 2. 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是通过阴离子或阳离子的引发和传递实现的聚合反应。离 子聚合的反应速度较快,适用于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以丙烯酸甲酯为例,其离子聚合反应机理如下: 首先,引发剂如过硫酸铵会产生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2O8^2-)。硫酸根离子与丙烯酸甲酯分子结合,形成丙烯酸甲酯自由基离子。该 离子可以与其他丙烯酸甲酯分子反应,聚合过程进行。 离子聚合的反应速度较快,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避免过度聚合或副 反应的发生。 二、环加成反应机理 环加成反应是指烯烃的双键与其他化合物的官能团之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状产物。环加成反应可发生在烯烃的内部,也可以与其他 分子外加成。 1. 烯烃内部环加成 以1,3-丁二烯为例,其内部环加成反应机理如下: 首先,1,3-丁二烯双键中的一个碳原子攻击另一个碳原子,形成一 个环状的共轭烯烃中间体。这个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异构化和质子化, 生成环状产物。 2. 烯烃与外部分子的环加成 以1,3-戊二烯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为例,其反应机理如下: 首先,1,3-戊二烯中的一个双键与甲醛中的醛基发生加成反应,形 成一个环状产物的中间体。这个中间体再经历质子化和消除水分子的 步骤,最终生成环状产物。

化学聚合反应机理

化学聚合反应机理 化学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通过将单体分子重复 连接形成聚合物,从而获得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在化学 聚合反应中,了解反应机理对于控制聚合过程和合成所需材料的性质 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并探讨其应用 与优势。 一、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其原理基于自由 基的反应活性。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分子先与引发剂发生反应,产生 活性自由基。这些活性自由基可以与其他单体分子发生连续的链增长,形成聚合物。在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选择和控制对于聚合过程的成 功至关重要。 比如,在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中,引发剂遵循以下机理: 1. 通过引发剂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 2. 活性自由基与丙烯酸甲酯单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自由基聚合中 间体; 3. 自由基聚合中间体与其他丙烯酸甲酯单体反复发生加成反应,产 生链增长,形成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可用于制备聚 合物材料。

二、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离子聚合反应是另一种常见的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它基于离子的相 互反应性。在离子聚合过程中,通常使用离子引发剂来引发聚合反应。离子引发剂可以产生阳离子或阴离子,然后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生 成活性中间体,最终形成聚合物。 例如,乙烯在离子聚合反应中的机理如下: 1. 引发剂产生离子,例如阳离子引发剂产生碳正离子; 2. 活性离子与乙烯单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离子聚合中间体; 3. 离子聚合中间体与其他乙烯单体反复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合物。 离子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控制性能,适用于制备具有特 定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材料。 三、环氧树脂聚合反应机理 环氧树脂聚合反应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反应,它涉及环氧化合物的开 环反应。环氧化合物通常具有环状结构,其中含有活性的环氧基团。 在聚合过程中,环氧基团可与胺或酸类化合物发生开环反应,形成聚 合物。 例如,环氧树脂与胺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如下: 1. 环氧树脂分子中的环氧基团与胺类化合物发生开环反应; 2. 开环反应产生的活性位点与其他环氧树脂分子反复发生开环反应,最终形成聚合物。

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聚合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众多物质的制备和性能 改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聚合反应的本质是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成为高分子链,而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则是聚合反应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介绍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聚合反应机理 聚合反应的机理是指单体分子聚合成为高分子链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反应步 骤和化学键变化的详细描述。聚合反应的机理根据反应类型和单体分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为常见的聚合反应类型包括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金属催化聚合等。 1、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机理是指单体分子发生自由基烷基化反应聚合成为高分子链的过程。自由基聚合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引发剂引发:引发剂能够将单体分子引发自由基反应,从而产生初始自 由基。 (2)自由基扩散:初始自由基能够扩散到单体分子表面,并通过链式反应的 方式不断进行加成反应。 (3)自由基链转移:在反应过程中,自由基可能通过链转移反应,从而重新 向单体分子进行加成反应。 (4)链的终止:反应过程中,链的终止可以通过分支反应、氧化反应、过度 氧化反应和交联反应等方式实现。 2、阳离子聚合机理

阳离子聚合机理是指单体分子通过与质子等强电子亲和性的离子(即阳离子) 结合形成高分子链的过程。阳离子聚合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引发剂引发:阳离子聚合需要引发剂通过电离产生烷基化离子,作为反 应中的初始离子。 (2)烷基化离子加成:初始离子能够通过氧化加成或非氧化加成反应与单体 分子相加成,形成较短的离子链。 (3)离子链转移:离子链的转移可以是分子内转移,也可以是分子间转移, 使得产物中离子链的长度增长。 (4)离子链的终止:离子链的终止可以通过互缩反应和电离反应等方式实现。 3、阴离子聚合机理 阴离子聚合机理是指单体分子通过与负离子(即阴离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链的 过程。阴离子聚合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引发剂引发:阴离子聚合需要引发剂通过电离产生阴离子,作为反应中 的初始离子。 (2)阴离子加成:初始离子与单体分子相加成形成的较短离子链可以通过较 小的内部基团重新向外进行复合反应,类似于环状反应。 (3)离子链的增长:离子链的增长可以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转移反应实现,可以使得聚合产物中的离子链长度增长。 (4)离子链的终止:离子链的终止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和水解反应等方式 实现。 二、聚合反应的应用研究

化学聚合反应

化学聚合反应 化学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将单体分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长链聚合物分子。这种反应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的生产中。本文将介绍化学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常见的聚合方法以及聚合反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化学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共焦电子键连接单体分子,形成长链聚合物分子的过程。在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引发剂或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度。聚合反应可以发生在常温下,也可以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如下: 1. 单体分子的连接:聚合反应开始时,引发剂或催化剂作用下,单体分子之间的共焦电子键被断裂,形成自由基或离子; 2. 自由基或离子的活化:自由基或离子活化后,可以从反应体系中夺取或转移电子,从而进一步增加反应的速度; 3. 串联反应:活化的自由基或离子通过共焦电子键连接到其他单体分子上,形成链状结构; 4. 聚合产物的生长:链状结构不断延伸,使聚合产物的长度逐渐增加; 5. 终止反应:聚合反应会在某种条件下终止,终止机制可以是反应物用尽、负离子相互消除或自由基相互消除等。

二、化学聚合反应的常见方法 根据聚合反应的不同机制和条件,化学聚合反应可以分为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聚合方法。 1. 键开裂聚合:键开裂聚合是一种通过断裂共焦键形成自由基进行 的聚合反应。这种反应常见于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如聚乙烯的制备。 在此过程中,双键或其他易断裂的共焦键被引发剂激活后,逐渐与其 他单体分子发生连接。 2. 离子聚合: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离子活化进行的聚合反应。它可 以分为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两种类型。阳离子聚合反应中,引发 剂引发具有正电荷的单体分子发生聚合反应;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引 发剂引发具有负电荷的单体分子发生聚合反应。 3. 配位聚合:配位聚合是一种通过配位活化进行的聚合反应。在这 种反应中,引发剂与特定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进而引发聚合反应。该方法常用于合成高级聚合物,如聚合酯和聚醚等。 三、化学聚合反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化学聚合反应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领域的 应用示例: 1. 塑料制造:聚合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中。通过调整聚合反 应条件和单体组分,可以合成出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塑料,如聚乙烯、 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

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度控制方法

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度控制方法 高分子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用于合成各种高分子材料。了解聚合 反应的机理以及控制聚合度的方法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 高分子聚合反应是指将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成长链高分子的过程。聚合反 应的机理可以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和离子交换聚合等几种类型。 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聚合反应机理,其中单体分子通过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 产生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自由基,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形成高分子链。自由基聚合具有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的合成。 阴离子聚合是指通过阴离子引发剂产生负离子自由基,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生 成新的负离子自由基,最终形成高分子链的过程。阴离子聚合反应速度较慢,但可以合成高纯度的高分子材料。 阳离子聚合是通过阳离子引发剂产生正离子自由基,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生成 新的正离子自由基,最终形成高分子链的过程。阳离子聚合适用于特定的单体和引发剂,常用于合成含有正电荷的高分子材料。 离子交换聚合是通过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使单体分子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链的过程。离子交换聚合可用于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离子交换树脂。 二、聚合度的控制方法 聚合度是指高分子链中单体分子的重复次数,也是衡量高分子材料链长的重要 指标。控制聚合度可以调节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反应时间控制: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时间,可以控制聚合度的大小。反应时间越长,聚合度越高;反应时间越短,聚合度越低。反应时间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的聚合反应体系和单体特性来确定。 2. 单体浓度控制:单体浓度是影响聚合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单体浓度越高,聚合度越高;单体浓度越低,聚合度越低。通过调节单体的浓度可以实现对聚合度的控制。 3. 引发剂的选择:不同的引发剂对聚合度的影响也不同。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可以实现对聚合度的精确控制。例如,选择具有不同活性的自由基引发剂可以调节聚合度的大小。 4. 添加剂的引入:通过引入适当的添加剂,如调节剂、链转移剂等,可以调节聚合反应中的聚合度。添加剂可以改变聚合反应中的反应速率和分子链生长速率,从而实现对聚合度的控制。 5. 温度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也是影响聚合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聚合反应体系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可以调节聚合度的大小。 总结起来,高分子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度控制方法是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重要内容。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可以指导聚合反应的优化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掌握聚合度的控制方法可以调节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化学反应中的聚合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中的聚合反应机理 一、引言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聚合反应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聚合反应是指将分子或离子以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的过程。本文将着重探讨聚合反应的机理。 二、聚合反应的概述 聚合反应是通过将单体(也称为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分子或离子以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长链或网络结构的过程。聚合反应常用于合成各种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素等。聚合反应可以细分为几个步骤,包括起始、传播、终止等。 三、聚合反应的机理 1. 起始反应 聚合反应的起始步骤是通过引发剂或活性中间体引发的。引发剂通常是一种具有高度反应性的物质,能够引发单体的反应。引发剂分解后产生自由基、离子或亚原子,这些活性物种能够与单体发生反应。 2. 传播反应 传播是聚合反应中的关键步骤,它是指通过不断添加单体到聚合物的末端或侧链上,实现长链或网络结构的生长过程。在传播反应中,引发剂生成的自由基、离子或亚原子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生成具有

活性的中间体。这些活性中间体继续与其他单体发生反应,重复这一 过程。传播反应形成的聚合物结构不断延伸,直到终止反应发生。 3. 终止反应 终止是指聚合反应的最后一步,它导致聚合物的生成停止。终止反 应可以是自然终止或人为终止。自然终止是指聚合物达到一定长度后 由于反应活性降低而停止生长。人为终止通常是通过加入终止剂,如 抗氧化剂或链转移剂,来终止反应。 四、典型的聚合反应 1.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常见的聚合反应类型。它通过引发剂引发起始反应,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与单体发生反应,形成自由基聚合物链。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复杂,包括引发、传播和终止等步骤。 2. 阳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是另一种常见的聚合反应类型。它通过引发剂引发起始 反应,生成正离子,然后正离子与单体发生反应,形成阳离子聚合物链。阳离子聚合反应机理也涉及引发、传播和终止等步骤。 3.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是一种常见的聚合反应类型。它通过引发剂引发起始反应,生成负离子,然后负离子与单体发生反应,形成阴离子聚合物链。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也包括引发、传播和终止等步骤。

聚合反应的机理与应用

聚合反应的机理与应用 聚合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将小分子物质(单体)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聚合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塑料制品、涂料、纤维、医学领域等等。本文将探讨聚合反应的机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聚合反应的机理 聚合反应的机理主要包括引发聚合和链延长两个步骤。 1. 引发聚合 引发聚合是聚合反应的第一步,它使得单体开始聚合成高分子。引发聚合的方法有自由基引发聚合、阴离子引发聚合、阳离子引发聚合等。自由基引发聚合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自由基引发剂会在反应中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会与单体发生反应形成新的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链的延长。 2. 链延长 链延长是指聚合反应中高分子链的生长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传递和重复。传递是指自由基与另一个自由基或者单体反应,产生一个新的自由基,并将链延长。重复是指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达到所需的聚合度或者终止反应。 二、聚合反应的应用 1. 塑料制品

聚合反应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单体和聚合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塑料制品。例如,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可以得到聚乙烯塑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化学品性能。聚合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常见的塑料材料。 2. 涂料 聚合反应在涂料的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一种常见的涂料是聚合物乳液涂料,它通过聚合反应将单体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乳液涂料具有环保、易施工等优点。此外,聚合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类型的涂料,例如聚氨酯涂料和环氧涂料等。 3. 纤维 聚合反应也被广泛应用在纤维制造中。例如,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都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备而成。这些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被用于制作衣物、家具和汽车座椅。 4. 医学领域 在医学领域,聚合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聚丙烯酸甲酯(PMMA)在牙科中被用作修补材料和透明的义齿基材。聚乙烯醇(PVA)和聚乳酸(PLA)等聚合物被用于制备缝合线和药物缓释系统。 总结: 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其机理包括引发聚合和链延长。聚合反应在塑料制品、涂料、纤维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烯烃的聚合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烯烃的聚合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烯烃的聚合反应 烯烃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烯烃可以通过聚合反应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本文将介绍烯烃的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聚合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烯烃的聚合反应原理 烯烃的聚合反应是指将含有碳-碳双键的烯烃单体分子连接到一起,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在聚合反应中,烯烃单体的双键被打破,而碳原子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常用的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酸碱催化剂等。 烯烃的聚合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加聚和共聚。加聚是指将同一种烯烃单体分子连接成长链高分子化合物,而共聚是指将不同种类的烯烃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由两种或多种单体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烯烃的聚合方法 1. 常压聚合法:常压聚合法是一种通过在常压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温度较低(室温至70℃)且反应速率较慢的聚合反应。其中,最常用的常压聚合法是自由基聚合反应,其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

2. 高压聚合法:高压聚合法是一种在高压条件下进行的聚合反应。由于高压条件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因此适用于高温(100℃以上)或反应速率较快的聚合反应。高压聚合法常用的方法有高压加聚、高压共聚以及环状聚合(采用环状烯烃作单体)等。 3. 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是一种在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高分子溶液中的聚合反应,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度和分子量分布。溶液聚合法常用的方法有溶液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等。 三、烯烃聚合反应的应用领域 烯烃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烯烃聚合反应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举例: 1. 高分子材料合成: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是烯烃聚合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橡胶等领域。 2. 药物合成:烯烃聚合反应可以用于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为制药工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3. 高能量材料合成:一些含能材料如烯烃聚合物炸药中使用的聚异丁烯等,是通过烯烃的聚合反应合成的。 4. 功能性材料合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有机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等,可以通过烯烃聚合反应来合成。 总结:

聚合反应机理和操作要点

聚甲醛聚合反应机理和聚 合各主要设备操作要点 一. 聚合反应原理: 首先V-401中的TOX 进入R-400待流量稳定后按照BR:TOX(wt ) =45~55ppm 的加入量,加入 BF 3。BF J 和R-400中的少量水及 TOX 中 含有的少量醇,酸等杂质形成 BFrH z O 引发体与TOX 反应生成三价氧 阳离子: H 2C O H 2C O ® e / \ \ e H (BF 3OH) + O CH 2 — H O \ CH 2 (BF 3OH) / \ H 2C / —O \ H 2C — —O 形成碳阳离子活性中心后形成长链碳阳离子: H 2C ----- O ®/ H O \ \ CH 2 0 (BF 3OH) ------------ - HO-CH 2-O-CH 2-O-CH 2 (BF 3OH) X H2C / -O H 2C H 2C e / \ \ y -O -CH 2- -O -CH 2 (BF 3OH) + O \ CH 2 f n -O-CH 2-O-CH 2-O CH 2 \ H 2C- / H 2C / A /w -O-CH 2-O-CH 2-O-CH 2-O-CH 2-O-CH 2 (BF 3OH) 再与DOX 反应进行链增长: © e w 二-O-CH 2-O-CH 2 (BF 3OH) 8+

-~O

高分子聚合物工作原理

高分子聚合物工作原理 高分子聚合物是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巨大分子。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分子聚合物的工作原理,包括聚合反应、分子链构象以及性能表现。 1. 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核心过程。在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通过链式、步骤式或环状反应机制发生化学键的形成,最终形成长链高分子。 举个例子来说明聚合反应的过程。假设我们以乙烯单体为例进行聚合反应。首先,引发剂或催化剂会刺激单体分子中的一个碳-碳双键,使其斩断,形成自由基。这个自由基会与另一个乙烯分子结合,再次形成碳-碳双键。这一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形成非常长的聚乙烯链。 2. 分子链构象 高分子聚合物是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线状或分支状结构。分子链的构象对聚合物的性能表现有重要影响。 在理想状态下,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呈直线状排列,称为“全展开构象”。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聚合反应的复杂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分子链经常处于缠绕、折叠或扭曲的状态,称为“团聚构象”。这些构象的变化会对聚合物的强度、柔韧性和其他物理性质产生重大影响。 3. 性能表现

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表现是工业应用中的主要考量因素。以下列举 了几个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性能特点: 3.1 强度和刚度:高分子聚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使其 在结构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聚合物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 出色的强度和刚度,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建筑领域。 3.2 耐磨性:许多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出色的耐磨性能。举个例子, 聚四氟乙烯(常称为特氟龙)具有低摩擦系数和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工管道、密封件和润滑材料等领域。 3.3 热稳定性:某些高分子聚合物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结 构稳定性。例如聚酰亚胺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和耐火性,常用于高温 电气设备和航天器件。 3.4 可塑性和可加工性:高分子聚合物可通过加热和塑性变形以及 多种加工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如薄膜、纤维和注塑制品。这使得高 分子聚合物成为制造行业的关键材料。 总结: 高分子聚合物的工作原理涵盖了聚合反应、分子链构象和性能表现。聚合反应是形成高分子链的基本过程,而分子链的构象决定了聚合物 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构象和分子结构还赋予高分子聚合物各种各样的 性能,如强度、耐磨性、热稳定性以及可塑性和可加工性。通过深入 了解高分子聚合物的工作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和开发这些重要 的材料。

稳定剂聚合反应

稳定剂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将化学键断裂后形成新的分子连结,生成高分 子化合物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聚合反应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离子性共聚反应等不同类型。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反 应中,通常会添加一些稳定剂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温度,以确保 最终得到高品质的聚合物。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介绍关于稳定剂 聚合反应的相关信息。 一、稳定剂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稳定剂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是添加稳定剂来控制聚合反应过程中 的不稳定因素,如反应速率、聚合物形态和质量等,以达到最终产品 质量的控制和优化。 对于聚合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控制在过快或过慢的状态下,都会 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则可能导致聚合产物质量较差,甚至出现高分子链断裂等等问题。而如果反应速率过慢,则可能会影 响聚合反应的产率并导致反应时间延长。

此外,聚合物形态和质量也是稳定剂聚合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之一。如果聚合物分子量过高,则可能会导致物理性能的下降,使聚合物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如果聚合物分子量过低,则会影响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特性。 二、常见的稳定剂 1.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稳定剂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通常用含有单向或双向的稳定剂来控制聚合速率。例如,双向稳定剂亚膦酸二甲酯(DMPA)可用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 2.阴离子聚合反应中的稳定剂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含有弱酸或碱元素的稳定剂来控制聚合速率。例如,含有碘离子的聚苯乙烯可以在氯仿中形成亚碘酸盐,从而抑制聚合反应的发生。 3.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的稳定剂 在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由于链转移作用的存在,聚合反应过程是可以被停止和恢复的。因此,聚合反应的控制也更加容易。例如,γ-

聚合反应原理

第二章 聚合反应原理 第一节 概述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概括如下: ⎧ ⎧⎪⎨ ⎨⎩⎪⎩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单体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反应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机理大分子反应 其中,单体的聚合反应是聚合物合成的重要方法。 (一)高分子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高分子化合物(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 )——由许多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呈线形、分支形或网络状的高分子量的化合物,称之为高分子量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也称之为大分子(macromolecule )、聚合物(polymer )。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1)高的分子量:M.W.(molecular weight )>104;M.W.<103时称为齐聚物(oligomer )、寡聚物或低聚物; (2)存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是由单体(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转变成的构成大分子链的单元; (3)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连接形式有线形、分支形或网络状结构。 如聚苯乙烯(PS ):M.W.:10~30万,线形,含一种结构单元—苯乙烯单元,属通用合成塑料。 2n CH CH n ★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 )和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 ): PVC PMMA PS CH 2CH Cl CH 2C CH 3 C O OCH 3CH 2CH O 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相同 如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有两个结构单元,两个结构单元链接起来组成其重复单元。 尼龙-66 尼龙-6 NH(CH 2)6NH CO(CH 2)4CO 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 NH(CH 2)5C O 2.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 )——即一条大分子所包含的重复单元的个数,用DP 表示; 对缩聚物,聚合度通常以结构单元计数,符号为X n ;n X DP 、X n 对加聚物一般相同。 对缩聚物有时可能不同,如对尼龙-66,X n =2DP ;对尼龙-6,X n =DP 。因此,谈及聚合度时,一定要明确其计数对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