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制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制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制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制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与制约

摘要:东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已经形成了一条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运作模式即东盟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这一模式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制约因素。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制约

中图分类号:k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已经形成了一条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运作模式即东盟模式。这一模式既能够保证东亚区域合作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整个发展进程的顺利推进,又能够兼顾东亚各个国家参差不齐的经济发展水平、顾虑重重的各方利益。那么,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目前的状况是怎么形成的呢?制约它的因素有哪些

呢?

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有利因素

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一直备受世人瞩目,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刮目相看,发展前景更是一致看好。形成这种良好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作为20世纪世界发展的一股强劲潮流席卷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不同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伴随着这股潮流日益增多。国家之间的合作催生了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形成区域合作,组成区域集团。当今世界上发展最成熟最完善的区域组织是欧盟、北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文化相近、体制相同、水 平相似的地理近邻国家建立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它以牺牲一定的国家主权为代价,以期获得更多的比较成本收益和社会经济福利,直至形成区域内统一的经贸政策和经济体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它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最近二三十年来,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区域经济出现的新的特点,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应该怎样去适应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区域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

引言……………………………………………………………………… 1、新形势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特点…………………………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1.2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新阶段,新特点…………………………… 1.3区域经济一体的实践,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 发展概况……………………………………………………………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 2.2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与国际区域经济的合作………………………………………… 5、结束语………………………………………………………………… 6、参考资料……………………………………………………………… 7、英文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1.3研究综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重要性与必然性,已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所以国内外诸多经济学家也对这个命题进行了深入且透彻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及现实意义、对各国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将要在此浪潮中的决策与发展战略选择的研究等。 1.3.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的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极重要的命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的分析上,陈开胜(2012)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经济规模的需要,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等等,他还指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促进均衡协调发展;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消除地区恶性竞争;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促进产业空间转移;扩大对内经济开放,完善合作体制机制。 1.3.2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学者有着不同的探究角度,概括而言,可归纳如以下。陈开胜(2012)从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两个角度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各国之间壁垒的消除,简化贸易层次程序,加速货物自由流通,并有利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从而在地区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同时,市场规模扩大,使各成员国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因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意味着地区内部竞争的激化。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将会加强经营管理,利用新的手段和科技成果,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竞争力。”而对于非成员国来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毋多庸叙。蒋娟(2013)是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来考量的,从组织内与组织外探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近加大了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增加了组织内

综排Top30东亚研究博士项目(世毕盟留学)

综排Top30东亚研究博士项目(世毕盟留学) 1.Princeton University PhD in East Asian Study Princeton 是个很小的学校,本科硕士博士加起来只有8000多点,所以很精致。它的东亚研究项目被公认为是西方世界领先的研究项目。项目内总共有39个学生,其中中国学生有17个左右。普林斯顿的东亚研究博士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中日历史与文学,韩国文化研究,东亚人类学,当代东亚社会文化研究,中国学生的研究方向也比较多元化,包括近代中国思想史和科学史,中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学,中国革命的历史,明清历史等。 从申请上来说,这个项目比较倾向于已经硕士在读的申请者,也会考虑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本科生。现在在读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硕士学位,大陆的申请者中比较倾向于北大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来自清华,复旦,北师,武大,中国学生如果有海外的经历,也会有很大的加分。另外,这个项目强烈建议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掌握一门欧洲的语言,如法语或德语,项目还可以给即将入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即将入学的那个暑假学习一门语言。 2.Harvard University Ph.D.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哈佛的东亚研究系提供两个博士项目,东亚语言与文明(EALC)和历史与东亚语言(HEAL)。东亚研究系不提供硕士项目,如果想读硕士,可以选择区域研究下的东亚方向。东亚语言与文明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日本,和中国、日本、韩国文学;韩国和中亚历史(包括西藏);东亚佛教;与东亚艺术、电影、

文化研究。涉及到中国日本和越南历史的部分,在历史系也有研究。粗略的区分一下,一般情况下如果申请者研究的是1850年之前的历史,那么建议申请历史系,如果是之后的,那就可以申请东亚语言与文明。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项目的目的是满足学生渴望更密集的程序语言的东亚历史研究的特殊需要。东亚研究系在读的学生大概有八十人左右,其中中国学生只有不到20人。 录取的中国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很多本硕都是在海外读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哈佛读完区域研究东亚的硕士之后继续申请读博士。两个博士的项目都可以申请,历史与东亚研究项目更偏重于历史,如对历史更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申请这个项目,对于将来做历史系的教职很有帮助。总体来说竞争都比较激烈,每一年要从全球将近一百五十名申请者中选择十名左右。 3.University of Chicago PhD in East Asi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芝加哥大学的东亚语言与文明博士项目开设于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下面,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一直居于学术最前沿,以创新的人文方法研究中国、日本与韩国的历史及现状,主演研究方向是在语言文学,另外会与艺术史、历史、电影、文化及宗教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交叉。教授们的研究领域很广,从古文字学到当代电影研究都有涉及。项目的前两年都是上课,一年要修九门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可以选修别的院系的课,学习语言的话,学生甚至有机会在东亚的一些国家学习。项目内总共有35名学生,其中中国学生有13名左右。 芝加哥大学的东亚语言与文明博士项目也比较倾向于有一定科研经历的硕士研究生,也有一些科研经历丰富的本科生也能拿到录取,但是竞争很激烈。项目对于托福的要求是104,单项不低于26。录取的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有海外的学习经历,清北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但是如果是非清北的学生,建议通过硕士的项目过渡一下再申请。被录取的学生的本科院校还包括上海大学,武汉理工,人大和北外等,这些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拿到硕士学位以后才继续读的博士。 5.Columbia University PhD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2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背景 (2 1 世界经济一体化 (2 2 区域经济集团化 (2 3 东亚区域内国际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模式向产业内 (2 4 东亚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 (2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 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经济约束条件 (3 (1主权因素 (3 (2宗教文化因素 (3 (3历史因素 (4 2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 (4 (1美国因素 (4 (2东亚内部的主导权问题 (5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途径 (6

(一切实深化东亚地区的经济互利合作,使东亚成为命运密切相关的 “经济共同体” (6 (二不断增进东亚各国直接的政治互信,化解彼此的利益纷争 (6 (三积极倡导“和谐东亚”的理念,逐步形成“东亚意识” (7 (四理性务实地确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将“东亚自由贸易区” 的理想化为现实的图景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 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07财务管理专业学生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特征,但是与北美和欧盟相比,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却远远落后,毫无疑问,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缓慢步伐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间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多个障碍因素,其中包括东亚国家的主权偏好、宗教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等非条件因素和美国作为区域外力量的巨大影响以及地区经济主导国家缺失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前景途径。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主权偏好文教文化历史经济主导 Factor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Student majoring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Name Zhao Jifeng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摘要: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都是经济发展的主线,目前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空前的发展热潮,在如此快速的发展之下,中国不仅要在贸易合作和贸易自由上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更是在经济教学这一容易被忽略的层面上也做出了深刻的反思。本文就是从经济教学中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着手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中国关于这一全球性发展趋势的对策做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教学;对策 全球经济不断扩张、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范围也在发生改变。很多主权国家开始注重区域内外经济的联合和发展,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融合,自由经济贸易、贸易集团浪潮、区域经济教学都随之发展并不断的被强化和推广。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一)贸易主张开放自由。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保障就是它的发展可持续性以及自由性,想要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开放无疑是最佳的方法。一般而言,贸易主张开放自由就是其将发展单边贸易自由化和对外资源开放密切联系在一起,两者共存的经济发展就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的最好诠释。 (二)加强自我扩张意识。贸易的发展已经走到一定的顶峰时期,必然会出现佼佼者与失败者,贸易经济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自我扩张意识,当两者同时被重视的时候,成功的贸易集团就将在这其中脱颖而出,所以当区域贸易集团出现后,其贸易伙伴将因担心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传统市场遭到侵蚀,而采取相应行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自我扩张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 三、区域经济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的对策 (一)教学计划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区域经济教学是属于应用型教学,很多西方对于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西方国家会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则比较注重理论性,缺乏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教条性质的知识比较多,很少回去关注比较热点的问题和话题,实践性的缺乏不仅仅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面临无趣,更重要的是会破会学生对于经济学教学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教师对于授课缺乏主动性。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区域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内容息息相关,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应能够让学生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所学各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尽管如此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围绕课本照本宣科,对于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严重缺乏调理和理论性,在很多问题上模棱两可,导致学生最后只具备应对考试的能力。 (三)中国应积极做出战略调整明确目标。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变革应该积极做出政策和战略的调整。目前,在自由贸易区域的谈判中,中国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并不是非常的明确,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中国应尽快明确战略目标,加快自由贸易区域的实施,对于相对落后和发展中薄弱的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最大限度的明确战略目标并向着目标前进。 (四)站稳脚跟开拓领域。在能够确保亚洲地位稳固的同时,尽快确保能够长远的立足,将目光集中到全球的经济发展上,在全球网络的构件上,力求构筑我国区域与全球的联系与合作。最佳的选择就是海峡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大陆与之强强联手一致对外共同挑战,尽快构建一个涵盖大陆以及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区域,用共同的市场、共同的资源实现对外的经济政策,积极的参与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变革。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光辉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料21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并同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是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的地域空间,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一词是一个含义十分广阔、使用领域极大的词汇,它或以实体概念被使用,或以抽象的空间概念被使用,不同的学科对象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经济学这一学科中也有不同所指。常见的区域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经济特区等等。在这些区域中,既有跨国的,也有几个国家各自一个行政区的组合,还有一个国家内为特别目的设立的区域等等。 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 一体化一词英文为“Integration”,最初来源于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之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以及其他兼并方式联合而成的产业组织,可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专有名词最早出现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欧,从此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探讨也就开始了。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的定义,经济学家艾尔·阿拉格(AiiM·EL-Agrua)有过这样的描述:“到了1950年,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们赋予这一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一项明确的定义,特别指将不同经济实体结合成较大经济区的一种事务状态或者一种过程。今天这个名词的用法也仅限于一含义。更具体地说,国际经济整合能消除参与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障碍,并建立一定的合作的协调的机制。后者完全依赖于一体化采取的具体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A.Balassa)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对“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也做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a process),又是一种状态(a state of affairs)。就过程而言,它包括采取种种措施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差别的消失。”(3)巴拉萨的这一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经典性意义。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解释,基本上围绕着“过程”和“状态”而展开的。 1952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年1月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从此,经济一体化不是一纸概念,而是有丰富实践的实体,从而引起很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经济学家维多利亚·柯森(Victoria Curson)在1974年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一体化,他把一体化“过程”的理解为趋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把一体化“状态”理解为业已一体化成员国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4)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给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对此,经济学家彼得·罗伯逊(Peter Robson)则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某种条件下,成员国之间歧视的消失;维持对

东亚文化研究及专业介绍(世毕盟留学)

多份资源,多个选择。 一线院校当然有普林斯顿,耶鲁,哥大,宾大,杜克等。像UVA, UCLA, UCB 也都有开设,只是专业侧重点有不同。 1.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开设了有关亚洲文化相关的两个专业: 专业1. East Asian Art and Archaeology (Ph.D) 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artandarchaeology/grad/eastasian.pdf 普林斯顿大学开设艺术与考古学的目的是培养将来能够胜任大学级别,博物馆馆长,以及其他视觉设计领域的学生出来做教学与研究的。这儿除了东亚艺术与考古还有经典艺术与考古,拜占庭和中世纪艺术,伊斯兰艺术及考古,非洲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的艺术,当代艺术,还有美国文化和摄影历史,所有时期建筑史的发展等等等等。 东亚艺术与考古学,该专业普林斯顿大学仅提供PHD学位。专业的授课是由东亚研究与艺术与考古学系共同开设的,致力于研究中国或者日本艺术与考古学。这个program的目的在于利用艺术与博物馆training的历史把中日文化融合起来。该program比较强调去发展学生做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申请中国艺术与考古学的童鞋们需要在古汉语和标准现代汉语方面有比较好的运用能力,也得掌握日语阅读的能力。如果申请的是日本艺术与考古学则需要出示古日语和/或者kanbun的语言测试成绩,根据童鞋们申请专业研究方向而定,还要掌握现代日语,还有中文和European Language的阅读能力。

该系申请: 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artandarchaeology/grad/application/gradapp.pdf 打开连接之后,最下方有专业链接,online application链接,各位童鞋可以自行打开查看。普林斯顿大学非常欢迎申请者在申请季deadline到前和学校的Diane Schulte联系,索取和faculty和就读学生的appointment。dschulte@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 专业2. East Asian Studies (A.B. / Ph.D) 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 东亚研究East Asian Studies是我们要讲的相关第二个专业。这个program给希望进行海外学习,或者继续研究的硕士以及本科生提供经费。同时它也提供给专业是传统学科的本科生学习东亚语言与文化的证书课程。 在East Asian Studies 这个program的专业链接上,官方指出该program是一个校内相关院系和东亚研究的umbrella organization联盟组织。它的members来自各个院系,例如人类学,艺术与考古学,比较文学,东亚研究,经济学,历史,政治,宗教,社会学,甚至伍德罗威尔逊公公与国际事务学院。该program也在财力方面支持,组织和东亚研究相关的讲座,会议,举办相关活动等。 关于申请: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gradschool/admission/applicants/deadlines_fees/ 1. Deadline: Dec. 1 Notification: Mar.15 Acceptance: By Apr. 15 2. Application Fee: 90刀 3. 申请方式:网申 4. 推荐信:3 5. 成绩单:要求Final Transcript原件 6. 个人陈述:内容有要求,详见以下链接 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gradschool/admission/applicants/applying/statement/ 7. GRE成绩要求申请季Dec.1之前的,超过12月1的成绩不接受。 8. TOEFL/接受IELTS (建议100+/7.5+) 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伯克利开放的相关专业有: 专业1.亚美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 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programs/aas.php 专业2.亚洲研究Asian Studies https://www.doczj.com/doc/107406106.html,/gas/ 专业3.东亚语言与文化East Asian Languages & Cultures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显著特征,至2011 年,中国已经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5个自由贸易区,已签署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经济一体化代表性理论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现状进行评述,最后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中国;国际经济一体化;综述 国际经济一体化正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各国集团与宏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合作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初级形态,也是一种局部性的全球化,自此过程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已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本文将对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文献作出回顾与评述。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界定: 对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界定,国内外学者持不同意见。主流表述如下: 从手段角度,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 从状态过程角度,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的各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其表现为各国间的各种不公平的差别待遇的消除。 从目的角度,应定义为自由贸易、统一市场、共同繁荣等等。 2.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是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该理论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强调自由贸易可以给各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同盟内部的关税减免,必然导致成员国的福利增加,就世界范围而言,总体福利也是增加的。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著作《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并认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以及外围集团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具体得益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最终结果。继维纳之后,米德、维纳克、科登等人在其基础上提出了3*3模型,后经麦克米兰、麦克兰和劳埃德对该模型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贸易扩大效应、减少行政开支、减少走私、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等。此外,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会对成员国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就是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是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以及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技术进步。

东亚和日本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2.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3.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继续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教育。 【重点与难点】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3、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学法指导】 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日本 (导入新课)播放“日本樱花”视频,提问导入。 (提问)为什么日本樱花长势这么好?进入新课。让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结合导学案填写日本位置及范围。 一、自然地理环境(板书) (一)位置范围:(板书)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 E ,位于东半球。 N~ N,位于北温带。 3.相对位置: 西部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_____海相望,东部直接临__ __洋, 4.范围 领土:由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然后让学生继续结合导学案分析地形。 (二)地形(板书)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1.日本地形以_____和______为主(3/4),平原面积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2.地壳不稳定多_______。 3.海岸线_____,多优良港湾。

合久必分:欧洲区域与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和未来的选择

合久必分:欧洲区域与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和未来的选择(2010-12-21 11:18:42) 标签:财经经济一体化债务危机欧盟教育分类:百家讲坛,学术殿堂 摘要:区域与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和过程。本文从区域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引入,以欧洲的一体化为实例探讨了区域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遇到的挫折。现在,经历两次重大危机的欧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尤其是当前的债务危机亟待解决。基于此,作者提出欧盟或将解散或退化的猜想,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验证这一猜想。 关键词:欧盟区域与经济一体化危机未来 一、区域与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与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区域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概念。区域一体化通常指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经济一体化”,经济学家的定义是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狭义的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简称。 虽然区域一体化通常是指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认为,除了经济一体化之外,区域一体化还应该包括政治一体化(一个政府,同一政策)、文化一体化(价值认同、宗教信仰相近)、货币一体化(使用统一货币)和社会一体化(人口可以自由迁移)等等内容。 (二)经济一体化的阶段和分类经济一体化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 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这四个阶段,各单独经济体之间的市场融合程度是不断提高的。按照这四个阶段可以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特惠关税区。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2.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但对区外国家仍报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货币联盟。如1993年后的欧盟。 5.经济货币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浅谈中国经济区域一体化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2006221109100159 付群体育学院1.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情况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随着两岸四方的经济联系、要素流动日益密切,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是两岸四方的现实选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对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一条主要措施就是适应开放经济的需要,促进贸易自由化,推进国内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在此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突出的趋势和现象。一方面,已存在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目前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地区,还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其范围。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正在孕育或已现雏形,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区域一体化表示兴趣。如正朝贸易自由化目标努力的东盟十国自由贸易区,东盟"10+3"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拉美国家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等。这些现象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各个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参与与本国经济有更紧密联系的本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开放。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惟有以特定地理范围的国家集团为生产单位相适应的阶段。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其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都必须借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合作的力量。因此,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都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世界贸易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在今天乃至今后半个世纪中,区域经济一体化都要比经济全球化实际得多,重要得多。 由于东亚经济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横向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形成了梯度发展格局及其有活力的内部贸易和投资网络,经济互利互补,各具不同的需求和比较优势。因此,东亚现已初步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条件和可能。最近几年,“10+3”、“10+1”及中日韩三国合作对话都在加速进行。但由于具有敏感性的农产品自由贸易等问题难以解决,制度化的中日韩合作,“10+3”合作及东盟分别与日、韩“10+1”合作,目前尚难以取得真正突破。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合作途径是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美国东亚研究专业介绍(世毕盟留学)

美国东亚研究专业介绍(世毕盟留学) 东亚问题是伴随着东亚奇迹和东亚现代化的发展的脚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东亚问题引起学术界关注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70年代,对此台湾学者萧新煌指出,从70年代以来,东亚的发展经历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界所注意的一个焦点,尤其是那些对发展研究感兴趣的团体。由此引发了研究东亚的热潮,因为他们急于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某种方式传输到发展中世界的其他地方。研究者们把东亚的成功经验及一些发展特点概括为东亚发展模式。 一、东亚文化概念 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东亚文化是东亚地区人们相似心理和相似思想的表现。一方面,它包含着东亚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愿望、要求、态度、认识和行动,这构成东亚文化的主流;另一方面,自东西方接触以来,西方文化逐渐浸染东亚地区,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给东亚以极深的影响。因此,东亚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 二、国外东亚学的研究重镇当属美国 据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东亚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主任于子桥教授统计,到1970年代初,美国能够颁授东亚语言和研究专业学位的大学106所,可以授予亚洲研究的学士学位机构(含加拿大)有147个,硕士以上学位40个,其24个可授予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但只有以下8所大学可以授予东亚语言(汉语、日语)和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并且有超过20个全日制研究生: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

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华盛顿大学。 更主要的是,在这些学校及其它学校,有相当大的难以计算的一部分学位是以东亚为研究对象,但却被授予了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其它学科的学位。 美国设有东亚研究中心的大学有哈佛大学(1955年创立)、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南加州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匹兹堡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斯廉大学等。 其中美国东亚学研究的最大重镇可能要算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它创立于1955年,原为东亚问题研究中心,1961年改名东亚研究中心,1997年再易名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这与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今又与日本研究中心、朝鲜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整合为东方研究中心。 美国东亚研究还有一个重镇是著名日本问题专家埃德温?赖肖尔创立的埃德温?赖肖尔东亚研究中心。 留学美国,东亚研究系在美国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最早称为汉学系。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系是在美国出现的最早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学术部门,创建者是一位来自19世纪末中国广东的苦力劳工。他用毕生的积蓄和心血在这所闻名于世界的名校里开办了肩负弘扬和交流中国历史文化的汉学系,并且启动了中国学研究基金。20世纪初,很多欧洲的汉学家以及中国本土的大学者相继留居美国进行汉学研究,例如德国的福尔克、中国的赵元任等。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国学名家冯友兰、胡适、徐志摩等也都曾经在哥大、哈佛等著名学府的汉学系求学或者任教过。从此东亚研究系在美国各个大学传播开来,到了20世纪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有一百多所大学颁发东亚语言和文学的专业学位。 三、美国东亚研究专业前景 东亚研究毕业生的工作机会非常广阔,能够胜任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例如大学教授,学术研究工作,行政助理,咨询顾问,语言教师,记者等等。由于顺利修完东亚研究的课程要求很强的写作和分析能力,所以实际上东亚研究对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要求特别高。这个专业对“多文化意识”(Multicultural Awareness), “辩证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以及“分析性思维”(Analytical Thinking)的训练也是极为透彻而高效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完东亚研究的课程后基本上都具备很完善的多元文化的素质以及超群的写作和分析能力。 四、美国东亚研究专业费用 东亚研究专业一年的学费大多在两万多美元,少数学校高些,比如众所周知学费很贵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年学费三万多。如果经济能力有限,也可以选择学费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_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Finance &T rade E conomics ,N o 13,2007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3Ξ———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曹 亮 内容提要:美、日等国后发优势成功运用的历史与后发优势的发挥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关于后发劣势问题的讨论。本文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由于当代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制定和路径依赖等因素使得后发优势的发挥显得越来越困难,而先发优势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运用先发优势理论研究我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问题,指出中国的战略定位就是在技术的先发优势方面不能继续拉大与日本的差距,同时在制度的先发优势方面要保持必要的领先地位以便减轻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中国目前的劣势。而相应的战略选择就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主义,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技术创新和制度规则制定的先发优势。 关键词:先发优势 后发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战略定位和选择 作者简介:曹 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430074。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7)03-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落后国家不断通过模仿技术和制度,追赶领先国家,甚至超越原来的领先国家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德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并超过了当时的英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日本通过后发的技术模仿与创新 实现了经济的腾飞。①这些惊人的历史重现曾引发了理论界对后发优势乐此不疲的探讨。问题在 于为何日本没有像历史上的美国超过英国那样在当代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90年代”。同一时期,即使在一个很高的增长起点上,美国经济却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发展。一度被津津乐道的以日本为典型研究对象的后发优势理论一时间失去了依托。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思考———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后发状态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革命浪潮下,仅仅依靠后发优势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还要追求必要的先发优势(head start advantage )。 与此同时,面对世界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近几年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在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同时保持自己的经济和社会长久的高速增长和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和选择,这正是本文在讨论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后发优势 Ξ①请参阅Freeman 和S oete (1997),Freeman 和Louca (2001)。 本文是在曹亮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成果,同时为湖北省科技厅攻关课题《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部崛起》(2006AA412C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