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设计总说明

市政设计总说明

市政设计总说明
市政设计总说明

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2001)

3、主要技术标准

(1)主线

香雪大道东段按城市主干道进行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郴资桂高等级公路改造按城市主干道进行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标准表

(2)匝道

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匝道主要技术指标

3、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采用郴州城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三、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

(一)、气候条件概况

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日照充足,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酷热,暴雨集中,秋冬干旱少雨,各项水文气象资料如下:

最高月平均气温 33.6℃

最低月平均气温 3.9℃

平均相对程度 79%

平均降水量 1545mm

年平均风速 1.34m/9

风荷载 0.3KN/㎡

夏季主导风向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

最大积雪厚度15cm

年平均气压993.4毫巴

(二)、自然地理概况

香雪大道东段道路位于郴州市老城区与东部新城区之间,其起点为京珠高速处的锁石南路路口,东止于郴州大道与新湾大道(规划路)交叉口处,其中段与规划南北走向的云松路(1813线的联系线)连接,并与南边现有的郴资大道大致平行,相距约200~400米,路线起点至中段为山坡,中段至终点为农田,路线的北面及南面均为低山丘陵地形,而郴州市则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东岭山脉北麓,南与广东韶关清远比邻,东界江西赣州,北接衡阳、株洲,西邻永州,地理坐标,东经112°14′至114°14′,北纬24°54′至26°51′,面积1.94万平方公里,郴州市城区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呈箕形倾斜,属低山丘陵地形,城区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体系,区域构造稳定,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

(三)、水文地质概况

香雪大道东段道路用地范围内地质现场踏勘评价良好,具体岩、土层划分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场地A、B线K0+000~K0+500段位于风化残丘,其前进方向及其于各线主要处于坡积、冲积扇地貌上,场地内第四系堆积物覆盖厚度较大,基岩为石灰系灰岩,依据岩土成因类型,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4层,按各要土层的成分及形成顺序根据《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J051-93,由上而下依次分为8层,分述如下:

1、人工堆积层(Q4ml)

(1)、种植土:灰黑色,稍湿-饱和,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砾、砂及有机质、植物茎等,场地内分布较广,层厚0.3-0.5m。

2、冲积、坡积层(Q4al+pl)

(2)、(含砾)低液限粘土:棕红色,灰黑色,可塑-硬塑,稍湿-湿,局部呈网纹结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捻面稍有光泽,局部含砾约25%,成分多为石英,粒径多为3-8mm,局部夹卵石、漂石,成分多为强风化或弱风化花岗岩,亚圆形,层厚多为1.5-2.0m,局部达到6-8m,全场分布不均。

推荐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200Kpa

(3)、漂石质土:杂色、中密,稍湿-湿,漂石含量多为35-40%,卵石含量多为25%左右,成分多为强风化花岗岩,亚圆形,漂石最大粒径达50cm,砾、粒及粘土充填。

推荐地承载力标准值f k=250Kpa

(4)、粘土质砾:灰黑色、浅黄色、中密、湿、砾含量约60%左右,中粗

砂及粘性土充填,局部夹卵石,成分多为强风化花岗岩,场地内分布范围较少,层厚不稳定,或杂夹于漂石质土内。

推荐地承载力标准值f k=220Kpa

(5)、(含砾)低液限粘土:灰黑色,硬塑,湿,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捻面稍有光泽,局部砾含量达25~30%,成分多为适应,粒径多为3-8cm,夹卵石,成分多为强风化花岗岩,层厚不均匀。

推荐地承载力标准值f k=200Kpa

3、残积层(Q4el)

(6)、(含砾)低液限粉土:黄褐色。紫色夹灰白色等,中密,湿-饱和,具纹层理结构,干强度低-中等,韧性低,摇震反应慢,捻面粗糙或稍有光泽,部分孔内含砾达25%,此层埋深较深,场地内分布较广,厚度不均,根据已有钻孔揭露情况,厚度最厚达30m。

推荐地承载力标准值f k=180Kpa

4、基岩(C)

(7)、强风化灰岩:灰黑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或块状结构,溶沟溶槽发育,局部发育有小型溶洞,软-流塑状绽性土充填,大部分地段含炭质,其中A、B线K0+600~K1+000地段内岩石以含白云质为主,多呈灰白色,岩心多呈碎块状、断柱状,层厚0-2.5m。

推荐地承载力标准值f k=300Kpa

(8)、弱风化灰岩:灰黑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或块状结构,溶隙较发育,少数溶隙内见微溶孔,大部分地段含炭质,呈灰黑色,其中A、B线K0+600地段内岩石以含白云质为主,呈灰白色,岩质硬,完整程度好,岩心多呈柱状、长柱状,最大揭露厚度14.2m,取岩样6组,基岩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8.8Kpa。

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岩溶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冲积、坡积层内,含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为在岩面附近,底下径流条件较好。其动态受气候、季节性影响较小。根据水样分析结果,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岩土工程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地位于风化残丘及山前坡积、冲积扇上,地势由山脚往冲积扇前沿逐级降低,最大高差约40米,场地范围内第四系堆积层覆盖厚度较大基岩为石炭系灰岩,未发现有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址现象存在,可以认为场地相对稳定,根据当地时间经验和钻探感应,基岩面以下1-3m多呈饱和状,落钻,基岩顶部的强风化1-2m范围内,溶沟、溶槽发育,对特殊承重构造需进行压浆处理措施。

拟建场区按湖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其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0011-2001)土的类型划分标准,人工堆积层,种植土属软弱土,含励低液限粘土,漂石质、粘土质砾,低液限粉土属于中硬土,基岩属坚硬土,场地复杂程度登记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二)、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人工堆积层(种植土)属于新近堆积,土质松散,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坡积、冲积层土的压缩系数范围值为0.24-0.49Mpa,属于中等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其中漂石质土、粘土质砾,粗粒至巨粒组成分含量较高,工程力

学性质较好,残积层层位相对稳定,中密、压缩性中等,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但基岩岩面以上约1-4m,多呈松散状,饱和,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基岩中强风化层溶沟、溶槽及小型溶发育,软-流塑状粘性土充填,含水量较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基岩中的弱风化层眼质坚硬,完整、强度高,工程力学性质良好。

四、总体设计原则

本项目路线设计通过深入研究路线方案,综合郴州市规划用、周边地形、地质、气候、施工、路线纵坡、构造物的布设、环保等多种因素考虑,提出以下的设计思想:

1)充分吸收郴州市内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方案比选,优质的设计将为优质的工程打下基础。

2)适应沿线经济发展规划、城镇规划、路网规划及自然条件,合理布线和选择平面交叉口位置及形式,使本工程既能满足沿线地区的区域交通功能,又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着重考虑人流、车流交通组织,使道路建设与周边地形地貌及建筑风景相协调。

4)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使道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道路设计追求优美的结构形式和高质量的景观设计,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出现代气息,使之具有新世纪的建筑艺术水平,建成后能够成为该地区的一道功能齐全、安全顺畅、景观优美的风景线。

5)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造价。

6)科学合理设计路面结构,以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

7)利用数字化地面模型,充分考虑平、纵、横的组合设计,以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土石方数量,降低造价。

五、平面设计

1)本路线设计起点西起京珠高速公路东侧锁石南路路口,东止于郴资大道。

2)根据《香雪大道东段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会会议纪要》(2003年10月24日)的精神,平面线型设计主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1)香雪大道的线位尽量向南侧高压走廊方向靠,以提高地块的利用;(2)将1813线联系线专用公路的线位东移与云松路合并,且各自功能要保证,同时,联系线的起点适当西移,以确保线路的顺利贯通;(3)对香雪大道、云松路、白水立交等进行平面控制,路线的平曲线采用缓和曲线设计,故路线线型顺滑、美观。

3)根据规划局对《香雪大道东段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的批复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并按方案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设计。

4)根据规划局文件《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及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及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设计并按方案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设计。

5.1 平面设计控制要点

根据《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及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及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香雪东路平面根据规划设计要点而设计,起点坐标X=52544.689,Y=56293.436处于平曲线上,沿途主

要受湘南中学,望仙小区两边已征用地红线控制,终点段则受郴资大道控制。

匝道设计主要受两边已征用地红线及满足规范需要确定

5.2平面方案描述

1、香雪大道东段西起京珠高速公路,终点与郴资大道中线相交,在线路起点段K0+600米左右受湘南中学控制要素控制。香雪大道东段北半幅为A线,南半幅为B线,路线A设计起止点为A0+000~A1+970.023,路线全长1970.023m,路线B起止点为B0+000~B1+973.206,路线全长1973.206m。

2、立交匝道方案

1)于郴资大道收费站东南侧修建匝道(C,F线)通过1813联系线(G 线)引导过境交通下穿郴资大道(分离式涵洞),下穿香雪大道(半互通式立交桥),再上跨白水路(分离式立交桥)和上跨相山大道(半互通式立交)与S322线相连。

2)于香雪大道立交桥两侧修建匝道(D,E,I线)引导市内交通与白水路,相山大道,S322线相连。

3)为保证郴资大道,香雪大道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通安全畅通,而采用下嵌式分离立交即郴州至资兴方向下穿香雪大道B线。

3、人行系统布置

根据需要和可能,主要人行在湘南中学校门附近人流较多,故在香雪大道A线K0+540处布置地下人行通道。另外考虑在香雪大道立交桥下布置3米宽人行通道,在郴资大道分离式涵洞设计1.5米宽人行道供人通行,此2处桥下人行道均高于车行道2米并设置栏杆,以免立交范围内行人穿过车行道,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六、纵断面设计

6.1设计原则

由于该地段的地形起伏较大,条件限制较多,在纵断面设计时力求减少填挖工程量,结合地形及排水的要求尽量整齐地块的利用,并注意与平面线型的结合,该纵断面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线型效果良好。

6.2纵断面设计控制因素点

1)《香雪东路道路竖向规划》

2)沿线地形、地貌、高程

3)湘南中学已建校门,沿途开发用地标高

4)香雪东路与郴资大道连接处实测标高

5)桥下道路与桥间净高

6.3纵断面设计

1)AK0+000—AK1+480段(BK0+000—BK1+473.911段)

本段路线途经湘南中学(K0+570左右高程220.5左右),两厢开发用地(K0+940左右高程215.7左右)以及立交桥(K1+400左右高程213.8),本段纵坡受以上三点控制,因此自起点设置 4.02%坡度至K0+515变坡,自K0+515以-1.412%坡度至K0+915变坡,自K0+915以-0.4%坡度至K0+480。

2)AK1+480—AK1+800段(BK1+473.911—BK1+710段)

A线:本段道路路线与匝道E入口相交,由于匝道E起止点高差比较

大,如果本段如果以前段-0.4%坡度将导致匝道E纵坡大于5%而不满足规范要求,且后坡段即AK1+800—K1+A970.023(A线终点)段坡度保持3.6%才能与郴资大道平顺连接,因此本段设置-0.785%坡度,坡长320米,于K1+800处变坡高程为210.931米。

B线:本段道路与城市道路改造后的郴资大道相交(郴资大道北幅通过箱涵下穿B线),为保证B线与郴资大道现有路面平顺连接,因此设置

0.41%坡度,坡长236.089米,于K1+710处变坡高程为214.411米。

3)AK1+800—K1+A970.023(A线终点)段(BK1+710—BK1+973.206(B线终

点)段)

A线:本段路线终点与郴资大道相接,由与郴资大道相接处实际高程(204.810米)和郴资大道实际坡度(-3.6%)可定本段道路坡度-3.6%,坡长170.023

B线:本段纵坡设计思路同A线,因此设置-3.588%坡度,坡长263.206米,终点标高204.98米

七、路基、路面以及排水

7.1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与依据

路基设计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等,经过方案论证后进行,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7.2路基横断面标准

主线:

1.香雪大道标准横断面组成:

土路肩1M+人行道3M+绿化带3M+车行道12M+中央绿化带6M+车行道12M+绿化带3M+人行道3M+土路肩1M

2.云松路标准横断面路幅组成(中间车道为1813联系线专用车道):

土路肩1M+人行道4.5M+车行道18M+绿化带3M+车行道9M+人行道4.5M+土路肩1M

匝道:

1.香雪大道转换至1813线联系线及云松路:

土路肩1M+车行道8M+土路肩1M

2.香雪大道转换至郴资大道匝道标准横断面路幅组成:

土路肩1M+车行道12M+土路肩1M

3.云松路转换至香雪大道及郴资大道转换至云松路匝道标准横断面路幅

组成:

土路肩1M+车行道9M+人行道4.5M+土路肩1M

7.3超高及加宽设计

根据平面线形设计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对圆曲线进行超高设置。

(1)、主线:超高旋转轴绕道路中心线旋转,设置最大超高值为2%,;

(2)、匝道、超高旋转轴为绕道路中心线旋转,设置最大超高值为2%;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不设加宽最小半径时,根据规范设置加宽值如下:A,B主线最小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设加宽值,最大加宽值为2.5m,最小加宽值为0.9m;

匝道单车道最小半径小于72m,双车道最小半径小于47m时对匝道进行加

宽设置,最大加宽值为1.5m,最小加宽值为1.1 。鉴于各匝道均作为单车道使用,且最小宽度达8米,大于加宽后车道宽,所以本设计保持个匝道宽为固定值。

7.4路基设计

7.4.1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路基设计综合考虑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和不良地质情况等,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设计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在对项目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调查、勘探和测试等的基础上,通过对路基专题研究,分析路基的稳定性情况及相应处理措施。

2、路基设计从地基土、路基填料的强度与变形、路基边坡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方法与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确定工程设计方案时,全面考虑地形、气象、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以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3、特殊路基设计综合考虑地质和环境等因素对路基的现实影响,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路基病害整治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整治、不留后患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整治方案和有效的工程措施。设计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4、排水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桥涵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注意各种排水设施、排水构造物之间的衔接配合,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做到路基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工程等综合设计,使全线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综合完善的排水系统。

5、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在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邻近建(构)筑物、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因地制宜,合理设计,注意与周围景观协调,优先考虑植被防护。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7.4.2一般路基设计情况如下:

1、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的使用综合考虑路基压实度要求和施工后沉降要求。

经过综合比较,本项目路堤填料以常规填料——一般粘土或砂性土为主。

2、路基边坡设计

(1)、填方边坡防护:

本项目路堤边坡高度在5米以内(鱼塘路段从塘埂处原地面计),边坡坡率采用1:1.5;护坡道统一宽度1.0米,并设置向外3%横坡;一般路段采用填筑式边沟,边沟外侧填土宽1m,顶面向外横坡3%,填土坡率1:1.5。过鱼塘路段迎水面采用1:1.5的坡率。

(2)、挖方路段:

当挖方边坡高度小于20米时,单级边坡根据边坡高度采用1:1或1:1.5的边坡坡率开挖。对于多级边坡,每8m一级,每级设宽度为1m的边坡平台。边坡根据地质情况采用统一坡率或者多级坡率。对挖方边坡大于20米的高路堑路段,边坡底部都设置一级小于等于3m的矮挡土墙(局部地区设置6m高挡墙),挡土墙以上土质边坡1:1或1:1.5的边坡坡率开挖,第一级为4m,往上每8m一级,每级设宽度为1m的边坡平台;石质边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坡率。

挖方边坡坡顶外侧大于等于5m处设置底宽40cm,深40cm的矩形截水沟,坡脚设置一宽为1m的碎落台,每一级平台内侧均设置截水边沟,截水边沟截水通过急流槽排进边沟或路外排水径流。

(3)、特殊挖路段:

在本线路起点范围K0+000~K0+500范围内,周边电塔林立,如采用常规开挖方式则,需要大量迁改电路,经济性极为不合理;同时因为规划红线以及规划用地的要求,本路段亦不能采用常规开挖方式,因此本路段范围内边坡坡率采用1:1方式开挖。

3、压实度标准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填方路堤的两侧各超宽填筑3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度。

路基压实度标准见下表:

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表

注:a、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b、对于预压填筑土,如预估沉降后在路槽以下的,按相应部位的压实度控制,如预估沉降后成为卸载部分的则应达到90%压实度。

4、路基填料强度

路基填料强度表

7.4.3路基土工、路面结构材料试验

结合邻近多条高等级道路的材料来源,对沿线、周边地区材料供应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其储量、年生产量、材料各项性质指标、到达工地现场的运输方式进行了详尽了解。

7.4.4特殊路基处理

1)鱼塘内软基处理

一般塘底地基处理方法可采用彻底清除淤泥,然后换填细砂,在此基础上再填筑路基,对于塘埂,为提高路基施工质量,采用挖除塘埂的措施。

如经过现场实堪,塘底淤泥超过4米,则采用抛石挤淤的方式进行处理。

2)路基填挖交界(包括半填半挖交界)补强设计

本路段路基填挖交界、半填半挖交界和陡坡路堤采用土工格栅补强,即分别于上、下路床底面及部分高路堤或交界面较陡地段的路堤范围铺设土工格栅,以减小不均匀沉降,增强路堤的稳定,同时在路床位置设碎石盲沟增强路基水稳定性。

土工格栅选用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蠕变小、糙度大的单向土工格栅。

单向土工格栅:设计抗拉强度≥50kN/m,延伸率≤10%,横向搭接长度25cm,且搭接处受力强度≥30kN/m。

7.4.5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1、设计原则

防护类型的选取要综合考虑

以下因素:加大植草绿化面积,减

少圬工体积,设计以经济、实用、

美观大方且施工方便为原则,同时

因为道路区域发展需要应考虑其

临时性。

2、防护型式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湖南省内城市道路的防护特点,进行防护方案设计:

(1)路堤防护型式

a) 填方路基高度H≤3米,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b) 填方路基高度3<H<5米,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

c)当路基通过水(鱼)塘路段时从塘底至常水位以上50cm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d)桥台后约10m左右采用空心砖植草防护(鱼塘路段平台下防护仍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2)路堑防护型式

在挖方路段,方案设计同样以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且施工方便为原则,同时结合环保绿化主题,拟定了以下方案:

a) 挖方路基高度H≤3m,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b) 挖方路基高度3<H≤5m,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

c) 挖方路基高度5<H≤8m的单级边坡,采用骨架植草防护。

d)挖方路基高度H>8m的两级边坡,一级边坡采用骨架植草防护,二级边坡3m以内采用喷播植草防护,3~5m时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

e) 边坡高度大与8m小于20米时,边坡第一级采用拱型骨架铺草皮防护,第二级或第三级视其边坡高度采用拱型骨架铺草皮或挂三维网植草防护。

f) 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边坡底部设一级3m矮挡墙(局部地区采用6m 高挡土墙),挡墙以上各级视边坡高度采用拱型骨架铺草皮防护(边坡高度大于一个拱架高度)或挂网植草防护(边坡高度小于一个拱架高度)。

g) 各级边坡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设平台截水沟,并做坡顶、坡脚加固防护。

7.4.6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措施

1取土

本工程需要大量的土方。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了远运取土为主的取土方式来解决路基用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通过试验来确保达到路基填料的强度及

压实度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在取土过程中应作好排水工作,并争取在非雨季进行土方施工。

2 取土坑(场)

在取土过程中应作好取土坑的排水工作,并争取在非雨季进行土方施工。

3 弃土

本项目弃土主要产生于鱼塘清淤、路基预压卸载土方、清表土方以及其他设施施工产生的挖方等,考虑填土资源缺乏,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弃土。

4 节约用地措施

路线布设与尽量已有规划协调配合,减少拆迁,少占地,并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7.5路面设计原则、依据及结构类型的比选论证

7.5.1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

1、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以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面综合设计,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使设计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与环境协调的综合效益。

2、为适应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和重车增多的需要,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的要求,使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道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

3、设计中应认真做好有关交通量资料的收集工作;收集项目所在地区已建高等级路面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资料;认真做好各种路用材料的调查和取样试验,选定材料设计参数;拟定两个以上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推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机械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

4、设计方案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保证路面结构安全性。

5、结合当地条件和项目具体情况,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7.5.2技术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荷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7.5.3轴载换算计设计弯沉值

沥青路面累计轴载计算: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规定进行轴载换算,按规范公式进行计算。

本项目为城市主干道,为双向6车道,车道系数η取为0.35~0.4。在不考虑超载作用条件下,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为:1.2E+07,路面结构设计弯沉值:23.03 (0.01mm)。

7.5.4 路面结构方案及比选

根据交通量、道路等级对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参照相关地区邻近的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使用状况,结合沿线气候、土质、水文和材料供应等情况,初步拟定了两种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比较。

1、路面方案

方案一、AC沥青砼路面方案

4cm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聚酯长丝针刺无纺土工布

透层油(1.1L/m)

18cm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

18cm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18cm4%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

路面总厚度70cm。

方案二、水泥砼路面方案

26cm水泥砼路面

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路面总厚度66cm。

2、路面方案比较

本阶段路面设计进行了路面类型比选以及沥青砼路面面层类型比选。

作为高等级道路的路面结构,一般分为水泥砼路面和沥青砼路面两大类型,针对两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本项目所采用的路面类型,比较过程如下表所示。

路面类型比较表

3、方案推荐

经过以上综合比较,本次设计路面结构推荐方案一。

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如下表:

推荐路面方案各结构层材料计算参数表

4 其他路面工程 1)桥面铺装

为了方便机械化施工、减少接缝,桥面铺装结构采用双层式,与路面的上面层、中面层结构相同,采用4cm 厚AC-13C+5cm 厚AC-20C 桥面铺装结构,总厚度9cm 。沥青砼面层与桥面之间设防水粘结层,沥青砼面层之间应喷洒乳化沥青粘层。

2)人行道 3)潮湿路段

为保证路面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考虑在低填和挖方路段的路面结构中,增加一层15cm 级配碎石垫层,以利于排水。

5 路面材料

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采用SBS 改性沥青,中、下面层采用普通沥青,建议基质沥青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AH-70号沥青。上面层有条件时可采用玄武岩,或采用安山岩、辉绿岩等,中、下面层可采用花岗岩、石灰岩等。

7.6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7.6.1排水设计原则

排水设计原则为: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排水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并结合自然水系、农田水利灌溉、桥涵位置以及城区排水管网等综合设计,以保证排水流畅,不产生积水。考虑到环境保护要求,避免路面污水流入周围相关规划用地。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包括路基排水、侧分隔带排水和路面排水三部分,并通过边沟、桥涵等排水构造物将水排入天然河沟。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综合设计,使多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通畅的完整排水系统。

7.6.2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系统由排水沟、边沟、天然河沟、路基纵向盲沟等组成。路基排水原则上不与农田灌溉、水塘鱼池相干扰。

1、边沟及排水沟

边沟或排水沟:考虑道路周边区域开发需要,排水沟和边沟带有临时性,且路面水采用管道排除,拟采用矩形边沟(排水沟)。

边沟、排水沟尺寸为50cm ×60cm (高×宽)或50cm ×80cm (高×宽)。主

要汇集和排泄降落在坡面水,在填挖交界处挖方边沟与填方排水沟两者可采用急流槽衔接。为保证边沟水的排泄通畅,边沟纵坡一般≥0.1%,出水口间距一般不大于300m,使路基边沟排水自成系统。

2、截水沟

对于二级边坡,在平台上设置平台截水沟,在坡顶也设置坡顶截水沟,尺寸为40cm×40cm(高×宽)。

3、急流槽

截水沟、边沟与排水沟衔接时采用急流槽。

4、路基纵向盲沟

在挖方路段设置60×60cm路基纵向碎石盲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路面的侵害。

7.6.3分隔带排水

分隔带底部、底基层下设置碎石盲沟(中央分隔带尺寸为60×30cm,侧分隔带尺寸为40×30),盲沟底设一根φ10cm纵向加劲软式透水管,每隔30m 设置一道φ10cm的横向硬塑料排水管,将分隔带渗水排入检查井。横向硬塑料排水管每隔30m左右设置一道。

7.6.4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采用管道排水系统,具体见第十一节道路排水。

八、桥梁、涵洞

8.1桥隧、涵洞设计原则

(1)在兼顾周围景观、建筑的需求,以满足交通功能为基本要求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造价,体现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

(2)根据线路的地形、地质、河床特征、路线纵坡要求,选择合理的桥梁跨径布置。

(3)在总体方案上,既要与周围环境和谐,又有自己的特色;桥梁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能配合邻近地块的土地开发利用(4)结构设计上尽量根据地形、地质、因地制宜,选择便于施工、便于养护的方案;体现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

(5)利用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达到经济节约的目的;在设计、施工均可行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6)中小桥以造价为主要考虑因素,结合当地经验,选择采用空心板简支结构。

(7)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以箱涵、盖板涵和圆管涵为主。对兼作通道的涵洞,根据地形、通行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净空标准。

8.2 桥型方案论述

湘南中学跨线桥(5号桥方案)

在线路起点K0+540处考虑到学生出行安全,因此考虑在该处实行行人过街与车行分离,以保证学生安全。

方案一、人行地道方案

人行地道主体通道净高3m,净宽6m,箱体顶、底板以及侧墙均采用50cm 厚;梯道净宽3.5m,包括1.5m人行梯道+0.5m自行车坡道+1.5m人行梯道,踏步高15cm,宽35cm;梯道分为闭口段和开口段,闭口段长度4.41m,闭口段箱体顶底板及侧墙厚度采用40cm,开口段长度12.43m,开口段U槽厚度均采用40cm。

方案二、人行天桥方案

主桥采用15m+18.7m连续钢箱梁,悬臂箱型等截面,梁高0.85m。下部墩柱采用钢筋砼圆柱墩,墩径0.6m和1.0m,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0.8m 和1.2m。楼梯为钢筋砼结构。

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人行有效路线与攀爬效率的结合,使梯道下地面处更方便行人过街。充分满足行人及自行车过桥的功能:将行人梯道尽量缩短,提高通行率,自行车上下桥以省力为主,所以坡道尽量平缓。另外在桥面设置花槽种植花草绿化天桥,使天桥的设计更具人性化,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主桥纵坡:2.375%,

竖曲线半径:520m

主桥净宽:4.7米

桥下净空:机动车道≥5.0m,

楼梯净宽:3.0m(包括栏杆)

楼梯坡道:1:2(行人专用);

人行坡道:1:4(行人、残疾人,不设楼梯)

方案论述

无论是人行地道还是人行天桥,均能实现人、车分离的效果,以保证学生安全,在本项目的基础上以上两方案各有以下特点:

(1)人行地道方案:不会对司机视野造成干扰,对城市景观没有影响。但是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在K0+540处岩石出露地表,将给施工开挖造成很大困难,大大增加工程造价,且工期长。

(2)人行天桥方案:天桥不仅能提供方便人行及自行车交通的需求,通过景观设计还可使之与周围环境协调、相互呼应,成为该处的一个亮点或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且造价低,施工方便,工期短。

方案比选

1号桥方案(C线下穿郴资大道)

方案一、桥式通道

主桥采用一垮13米后张法预应力简直空心板,梁高0.55m,板宽1.24m,采用18度斜交,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座式桥台,双排桩基础,桩径1m。

方案二、涵式通道

采用钢筋混凝土涵式通道,通道净高5.35m,净宽10.5m,箱体顶板厚80cm,

侧墙厚75cm,底板厚90cm,车道侧设25cm防撞块。

方案论述

桥式通道以及涵式通道为小型分离式立体交叉的常规做法,在本项目的基础上,其上两个方案各有以下特点

(1)桥式通道:梁板可以购买或者预制,施工工期短,施工经验成熟,桥体造价相对来说低廉;在养护和今后的改造中容易形成但是由于由于相交道路纵断面影响,本次桥台设计较高。

(2)涵式通道:施工经验成熟,明挖施工的话造价和桥式方案接近,但是对工期较长,涵定填土校高,涵长较长,但结构整体稳定性强。

方案比选

2号桥方案(I、C、F线下穿A、B线)

方案论述

根据原则思路,本次2号桥亦以造价为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本次2号桥方案,考虑采用简支体系结构,同时考虑施工便捷,所选用板跨以部标或者省标成型板跨为主,以方便施工和预制,根据平面布置,2号桥跨径分配为(25+10),因此本次方案桥型不做比较,仅对构造做为比较论证。

2号桥桥型:21.5(25)米(简直小箱梁)+10米(简直空心板)

空心板板宽1.24m,板高50cm。

小箱梁采用2方案对比

3号桥方案(郴资大道下穿B线)

3号桥由于地形和线型受到限制,同时郴资大道与B线为小角度相交,构造物和桥设置困难,在经过对比论证后,该节点处采用框架涵下穿,其小范围内采用挡土墙悬臂处理则能解决相关问题,其涵身设置采用异常涵和常规涵两方案对比

方案一:异型明涵

采用小角度异型明涵,涵长短边60m,长边80米,为解决小角度所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整涵顶板厚90cm,侧墙厚85cm,底板厚95cm。改方案优点在于工程量较少,无效区域较少,但是对郴资路方向行车来说,其进出入涵身的采光面不一致,对行车有相对干扰。

方案二:正交明涵(于郴资正交)

采用正交明涵,涵长110米,整涵顶板厚80cm,侧墙厚70cm,底板厚85cm。

该方案优缺点:工程量较大,无效区域较少,但是对郴资路方向行车干扰少,该方向的景观性较好。

本次设计从造价上考虑,建议采用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4号桥方案(白水路立交)

方案论述

根据原则思路,本次4号桥亦以造价为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本次4号桥方案,考虑采用简支体系结构,同时考虑施工便捷,根据交叉口渠化设计,其交叉口选用20米空心板以能满足相关渠化要求,

桥梁起点设置:本路段起点部分为大填方,因此桥梁起点的位置以考虑相关道路填筑至设计标高后的标高作为本方案设计地面标高,以控制桥台小于4米的原则,取GK0+429.42为桥梁起点

桥梁终点设置:桥梁终点考虑方便桥台施做,设置在GK0+564.58,这样只桥台之需要在山边适当开挖既可

因此本次4号桥采用2x20+25+3x20简直梁结构

8.3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

根据目前国内桥梁运营的情况来看,桥头设置伸缩缝为桥梁的主要病害之一,因此近年来,国内建桥提出桥台处设计桥面连续,桥中设置伸缩缝的做法。本次设计亦采用此新理念进行设计,在2号桥,4号桥桥台处均采用桥面连续,跨中设置伸缩缝

8.4附属结构以及景观

本项目桥梁均为常规体系桥梁,因此附属结构和景观的配合是本项目设计的要点,因此本次附属栏杆设计提出以下3种思路

思路一:根据国外建桥以及目前国内市政桥梁经验,栏杆不但要注意美观而且要能体现安全和人文的精神,为保证小孩不能攀登栏杆和安全考虑,市政栏杆一般采用内倾处理。

思路一:采用国内常用直立景观栏杆。

思路三:反映国内古文化的石质栏杆

九、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

9.1设计依据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标GB5768-1999。

2、《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

3、《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9.2交通组织设计(以下内容是否符合本次工程实际情况,请认真核对和修改)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2、设计车速:50km/h。

3、机动车交通组织:

建议在主要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直行、左转、右转车辆采用交通信号灯控制。

建议近期在行人过街处设置相关警告标志及太阳能黄闪灯,用于警示车辆注意行人,远期设置按钮式机动车信号灯。

4、行人交通组织:

(1)在主要行人在平交口处主要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在平交口与人行过街处交流合理设置信号灯,达到人车分过。

(2)在行人较集中的区域设置行人斑马线,所有人行横道处均设置无障碍通道,人行横道宽6m。

9.3 交通设施设计

1、交通标线道路标线采用环保反光涂料涂划,路面标线应符合GB5768-1999、JT/280-1995以及其它各项规定。各道路标准划线断面:主路分车道线按6X9划线,路缘线采取连续单白线,人行横道宽6m,停车线距人行横道3m。专有设施、交叉口渠化划线以设计图为准。路侧禁止停车的路段在交警的指导下以连续单黄线涂划。

2、标志

(1)交通标志中除特殊说明外,均以国标为准。

(2)所有标志面板反光材料采用三级反光模,与相交主干路相联系的指路标志按主干等级调整,但尺寸不变,加固方式采用常规方式,标志安装所有部件均需经过防腐处理,部分禁令标志可按交管部门的要求。调整,标志紧固

件安装完毕均用点焊防盗。

(3)单立杆根据不同的支撑面积而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管制作具体为支撑标志面积1.5m2以下的单立杆采用Ф76钢管制作,支撑标志面积1.5m2以上用Ф89钢管制作,人行信号灯采用Ф89钢管支撑,车行信号灯采用Ф114钢管制作。

(4)悬臂式标志杆采用八角钢管制作。

(5)各类交通设施标志的杆件、螺栓、螺母均应进行热渡锌防锈处理,杆件再喷涂银灰色的防锈处理。

3、交叉口信号控制与交通管线

(1)交通信号灯组及其组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公认标准,所有工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及其制造,交通灯具,数显器和人行道灯具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灯,交通控制采用设定相位形式设计,相位设计见图,机动车灯夜间可设黄闪或熄灭。

(2)交叉口信号灯按车道功能设置,每组信号灯为红、黄、绿(或箭头)三色灯色,每一方向设一到两组信号灯附于车道下游。立柱式灯杆采用Ф114mm*4mm*4.5mm的无缝钢管制作,人行灯杆采用Ф89mm*4mm*3.5mm无缝钢管制作。

(3)信号灯的定点及安装应考虑现场情况并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信号灯电源需专门设计,能满足全天候控制要求。

(4)设计信号灯在确定交通组成及交通量后进行配相设计,原则上不超过三相配时,并且每一相位周期不超过120秒。

(5)危险路段前,提前50m-100m设置太阳能黄闪灯。

9.4、交通管线设计(以下内容是否符合本次工程实际情况,请认真核对和修改,是否采用灯控)

(1)各路口均设置交通控制接线井,接线井应设置在人行道上或绿化带上,接线井之间用5根Ф100 HDPE管连接(横过马路部分采用钢管),埋深 0.7m。

(2)设备手井设置在人行道及设备旁,设备手井与交控接线井之间用2-4根 HDPE 90管连通,在人行道上或绿化带上埋深 0.5m。

(3)交通信号灯、人行道灯用 1根 HDPEФ90管与路口接线井或设备手井连通,人行道上或绿化带上埋深 0.5m,岛头灯用 1根 HDPEФ50 管与路口井或设备手井连通,人行道上或绿化带上埋深 0.5m,车行道上埋深 0.7m。

(4)交通控制箱电源由箱变引接,敷设两根 HDPEФ90管,每 40m设一个拉线手井。其中一根预埋管预留作 SCATS系统网络管线。

(5)交叉口交通信号设施须独立安装接地系统,接地线须把所有信号灯杆及信号机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环状,使整个交叉口各点彻底交通信号设施保护接地电阻应少于4欧姆。

5、交通控制箱系统

(1)交通控制箱电源由附近箱变交控配电回路引接,交通信号灯由交通控制箱引接。

(2)交通控制箱配电系统要具有多时段、多相位带标准的R-232通讯接口、大于或等于48路输出及通讯软件输出的功能,标准的RS-232接口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信号机与信号机或信号机。与中央控制机之间的通讯,能通过并在每个交通控制箱处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十、道路照明

详见路灯设计说明

十一、道路排水

11.1工程概况

1、设计范围:香雪大道全线范围内的污水、雨水设计。

11.2设计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97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1999

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8—2002

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6.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规范及强制性标准

11.3设计说明

1.排水体制:设计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体制。

2.雨水设计

1).雨水量计算:采用郴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q=5083(1+0.848LgP)/(T+16) 0.919

其中: P=2年

T=t1+mt2, 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t1=15 min

m为折减系数,管道m=2

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Q=¢.q.F

其中: ¢:为径流系数:综合径流取 0.7

F:汇水面积 (ha)

2).雨水系统:道路下布置雨水管和雨水口,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道路外侧挖方路段依照地势布置截水沟以拦截山洪。

3).雨水管走向:全线雨水依照地势排往下游,雨水管位置、管径、坡度见道路排水平面图和排水纵断面图。

4).管道敷设:雨水管道设计管径d=500~1500,雨水口连接支管d300 i=0.02。雨水管道每隔30m左右设一检查井和雨水口,每隔120m设一沉砂井。

3.污水设计

1).污水量计算: Q=¢.q.F

其中: q:设计比流量, ¢=0.80(排放系数)

F:汇水面积 (ha)

2).污水系统:沿道路两侧铺设污水管道。在有污水排出的地方预留支管,支管伸至人行道外。

3).污水管走向:全线污水依照地势排往下游,污水管位置、管径、坡度见道路排水平面图和排水纵断面图。

4).管道敷设:,污水管道管径D400-800,采用管顶平接。污水管道每隔40m左右设一检查井,每隔120m预留污水支管,支管采用D400,i=0.01。

4.管材选用:

1)雨水

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

质量标准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文化广场设计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来县西部的北博农场内。北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500公顷,总人口1.5万人。农场以剑麻、水果为主导产业。北博农场属贫困农场,2007年以来农场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开发种植具有农垦特色的剑麻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教育、小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北博农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北博农场人民群众的休闲、锻炼提供一个室外公共场所,对建设和谐社会起重要积极作用。 受北博农场东湖居委会的委托,揭阳市电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本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内容 包括:文化广场平面布置及地埕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包含厕所及排污)设计;文化广场绿化设计;文化广场照明设计;公共文体设施设计;其它工程(填土方)等。 三、设计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2011 版;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条例》(CJJ37-9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图等。 四.施工设计说明: 1、本文化广场主要面层材料为混凝土、花岗岩和水泥填缝卵石。其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以大样图为准。 2、花岗岩表面拼接未注明处均为平缝对接,施工时可现场适当调整花岗岩石板的拼接形式,要求达到图形平顺、规则。 3、本广场中所有材料的拼接均要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拼缝整齐、圆面光滑、阳角挺拔、阴角简明,灌浆密实无空鼓、地面平展无起伏。 4、本广场设计铺装形式较多。施工时应严格对位,头尾相接,左右相齐。 5、地面土方施工前应进行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土方填筑按30cm每层控制,逐层压实并填至设计标高,压实度应达95%方能进行垫层和面层施工。 6、本项目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M10水泥砂浆采用强度等级32.5Mpa 水泥,C20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 7、建筑物混凝土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防止收缩干裂,影响外观和质量。 8、苗木要求:发育正常,苗包等包装牢固。树冠要捆扎好,防止折

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西乡镇新城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城市的精华在于空”。这里的“空”主要是指城市形体环境的公共空间。这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但是,在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广厦拔地而起。城市中的绿地则越来越少。于是居住在都市中的人们就越来越陌生,愈来愈想回归大自然。 现规划广场用地原属商业金融用地,拟建一大面积的高层商厦。但由于周边的两幢商厦销售情况不是太好,故现改为城市广场用地。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和令人振奋的。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我们更需要一片可以让身心放飞的天地。新城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大型公共交往空间,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藉此可令周边的商厦起死回生),确立了西乡镇富有特色、令人神往的行政、文化中心、增加城市的凝聚力最终为西乡镇的城市建设添上闪亮的一笔。 二、场地现状环境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107国道西乡镇路段一侧。正对着西乡镇人民政府办公用地。宝民路自东南向西北把规划用地划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小的部分现为西乡镇政府办公楼前广场,较为空旷,只设置了部分停车场。小广场西北向有一片绿地。 大广场用地目前则为荒地,其西北向为体量较大的新城大厦。该大厦楼高二十米左右,外观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绿玻幕墙与铝板,为现代主义风格。大厦的使用功能主要以商业销售为主。现规划用地把大厦主入口前的广场纳入规划范围。规划用地东南方向隔着流塘路则是目前尚未建成使用的河东大厦。该楼高四十多米,主体建筑由两个弧形构成。广场的设置无疑为这一片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集散、休憩的场所。必将大大改善两幢商厦的使用情况。规划用地的西南向穿过20米绿化带则到达107国道,该广场的建成将成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9 第二篇工程概况 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0 第五篇施工部署 12 一、施工准备 12 二、项目管理机构 13 三、施工力量组织 15 四、施工作业班次 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一、道路施工测量 20 二、道路工程 21 (一)、设计概况 21 1. 主要技术标准 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2 3. 路面结构设计 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3 (二)、施工要求 23

(三)、施工方法 24 1. 路基土方工程 24 (1) 施工准备 24 (2) 土方路堑开挖 25 (3) 填方路基施工 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 28 (1) 准备工作 28 (2) 施工要点 29 (3) 操作方法 30 3. 混凝土路面 31 4. 人行道 40 5. 沿线设施施工 41 三、给水管道工程 42 (一)、设计概况 42 (二)、施工方法 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 43 4. 管道试验 47 5. 管道回填 48 四、排水管道工程 48 (一)、设计概况 48 (二)、施工要求 49 (三)、施工方法 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 53 五、电缆沟工程 56 (一)、设计概况 56 (二)、施工要求 56 (三)、施工方法 57 1. 施工条件 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5. 墙体砌筑: 58 (1) 施工准备: 58 (2) 拌制砂浆 59 (3) 操作工艺 59 6. 内外壁抹灰 60 (1) 基层处理 60 (2) 做灰饼(打墩): 60 (3) 基层施工 60 (4) 抹底灰 60 (5) 装饰面层 61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7. 盖板预制及安装 61 (1) 构件预制 61 (2) 构件安装 62

文化广场建筑的设计要点

文化广场建筑的设计 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书

xxx路市政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xxx路位于机荷高速以南、水官高速以北、布澜路以东、广深铁路以西,隶属南湾街道办辖区。本次设计起于规划水背路,止于xxx市区粮食储备库配套市政工程二号路,全长1.914km。起点坐标X=30050.550,Y=122817.596;终点坐标小X=31895.424,Y=122521.309。 2.建设意义 2006年9月1日,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工作会议举行,会议通过《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xxx市家电产业集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拟投资9亿元,用10年至15年在布吉建设xxx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到2015年建成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将成xxx市新的经济增长带。 现状布吉镇高速公路及干线主干道系统较完善,在区域有深惠公路、水官高速、机荷高速等。但镇联系各片区的主干道及次干道却较缺乏,断头路较多,没有形成有效的道路网络。 为了配合家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xxx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将金融路、联东路等多条东西走向道路有效

的联系起来,加强了该区域的交通联系,方便了该基地的货物疏导。 受小星星委托,我院进行xxx路市政工程设计。本次设计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燃气工程、电气工程、交通监控工程。 二、设计依据 ●《xxx市中部物流组团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xxx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中国市政工程中 南设计研 究院2006); ● xxx路市政工程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 ●沿线区域1:1000地形图及地质勘察报告; ●其他相关国家及地方规程、规。 三、道路工程 1、采用的规和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90);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及背景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与沱江汇合处,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淮南亚热带气候。正是由于有这独特的气候资源,辅以肥田沃土,使泸州市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鱼米乡”的美称,是四川一快得天独厚的宝地。 本项目位于城北新区沱江沿岸,东起大驿坝磷肥厂,西至木崖公园,全长约1公里,面积约50亩,定位为开放性的滨水绿地,将于相邻的木崖公园和已建沱江滨江绿地一起构成沱江滨江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游览的场所,提升泸州滨水区环境品质,显现泸州滨水城市风貌。 二、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 (2)1995年省林业厅颁发《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办法》(3)《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 (4)《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5)《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城[1992]313号)。 (6)《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泸洲市大驿坝沱江滨江绿带磷肥厂段环境景观方案设计项目邀标文件》 三、设计定位 (1)功能定位:以绿地景观为主,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开放性滨河绿带公园。 (2)文化定位:沱江文化为主,酒文化和奇石文化为辅。

(3)风格定位:具有认为气质、雅致、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 总体风格定位以现代风格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符号,使滨江绿地景观打造与泸州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步伐同轨,利用沱江文化、酒文化、奇石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规划设计,共同传承泸州文化品质。使滨江绿地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滨江绿地综合品质。利用现代、简约、大气的造景手法塑造清新雅致的人性化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倡导清风淡雅、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形式。泸州之雅,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世人共享;泸州之致,隐逸淡泊,人文飘香、品味生命。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 城市的生命力源于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活动,人的活动要求连续的流动的空间。本次设计立足于这种思考,强调环境的共享性与参与性,为城市人群活动规划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与变化的动态结构体系,规划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结合泸州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处理好滨江绿地环境建设和城市远景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战术、微观和宏观、政策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突出涉及过程中连续性和动态性的认识。 3、“个性化”原则 城市文化最具有个性色彩,泸州市的酒文化、奇石文化、水文化、

(建筑工程设计)完整的市政工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综述篇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背景 XXX道路工程经XXX批准,由XXX筹资建设。 本工程是XXX配套道路。由于XXX项目已启动,作为配套道路的本工程必须同步实施。为此,加快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 1.工程范围 XXX道路工程共分主、次两条道路(按规划要求均为次干道,为本工程描述方便,称之为主、次干道),主干道西起洪塘中路,南至北外环路,按本次招标要求,设计全长1268.49米,道路标准断面宽36米,断面布置为: 4.5米人行道+10.5米车行道+6米绿化带+10.5米车行道+4.5米人行道。 次干道西起主干道(K0+920.277),东至西外环路,全长449.26米。路基断面同主干道,主、次干道设计车速均为40公里/小时。 2.设计内容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投标设计需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主要包括: 道路工程,主要是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设计。 排水工程,主要是雨、污水平、纵断面设计标高、管基等设计。 桥涵工程,主要是主干道1×20米及次干道1×13米简支梁桥各一座。 交通工程,主要是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组织方案设计及停车站站点等设计。 其它设计,主要包括景观、附属配套道路配套设施,其中道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道路空间景观、绿化及设施的方案设计和主要街景景点等设计。道路配套设施主要是指沿线照明、环卫、路名牌等公共设施及人行道、无障碍等设计; 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等设计。 3.设计总原则 (1)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条文。 (2)为车辆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行车条件,完善交通设施,同时具备良好的景观,体现道路的性质与功能。 (3)设置合理、完善的排水管线,为道路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 (4)工程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便于实施,缩短工期。 (6)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最终达到“人、车、路、环境”四者完美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 郁金香街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路,北起葵松路,南到雪松路,全长635.039米,红线宽度34米,是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的一条重要道路,建成后将对科技创新城的开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道路平面规划、道路竖向规划、路基横断面规划) 2.《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地形图》(1:1000)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11.《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MR101) 12.《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及其他设施》(国家建筑标准图集 MR1) 13.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5MR601) 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三、技术规范及标准: (一)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及标准: 四、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考虑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二)、平面设计内容 郁金香街起点与葵松路(原杜松路)相接,起点坐标:X= 4615030.390,Y= 41523802.945; 道路由北向南延伸,终点与雪松路相接。终点坐标:X= 4614395.350,Y= 41523802.951。道路全长635.039m。施工范围为K0+013~K0+580。道路路线范围内及周边地块征地基本完成,因此原有水田灌溉沟渠全部取消。主干渠做改渠处理,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平面图》。 五、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一.地理背景 广场被四条主道围绕,广场四周是市政府,写字楼,图书馆,博物馆,图书馆外侧是历史名街,设计的时候,须考虑各个文化建筑的性质和文化 二.项目背景 本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文化历史和冰雪文化为一体的广场,改造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建立城市主体景观印象。塑造城市文化底蕴. 三.方案定位 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在这三个有利于的条件下着力打造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文化广场。本方案将广场定位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集会,市民休闲游憩,娱乐等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内涵。凸显市政府和博物馆大楼的庄严的形象,也要为图书馆的文化和写字楼的文化氛围营造景观环境,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以人为本,以营造高品质的环境及庄严肃穆的精神为目标,精心塑造即生动和谐又不失严肃的文化广场,建筑和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和休闲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气氛,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的城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需求。独具特色的广场形象根据规划区的地形环境特征,结合白旗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国内外广场设计的优秀经验,塑造一个视觉景观强烈,连续开敞的,即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风景线。 规划原则: 1.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应力求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并体现新时代城市的形象。 2.以人为本: 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广场空间应能满足人的多维感受,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3.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皆共生。4.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广场设计应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并能与全局协调。 5.经济原则:

市政交安工程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永通河至双赋园段),该项目位于眉山市交通中心,起点顺接裴城路西段,终点至裴城桥,设计全长870.73 m,红线宽30米,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面类型:沥青路面。全程共计3个T型路口,1个十字路口(详见二环西路施工图)。 道路断面划分为: 裴城路:4.0米人行道+2.0米绿化带+2.0米非机动车道+3.2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0.5米中心双黄实线+3.5米车行道+3.25米车行道+2.0米非机动车道+2.0米绿化带+4.0米人行道=30米。 本工程增设中央隔离栏杆(根据车流量,适时增加机非隔离栏杆) 二、设计依据 1、业主对我公司的设计合同; 2、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材料。 三、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6、《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7、《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8、《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9); 10、《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1、《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2、《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14、《安全色》(GB2893-82); 1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17、《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IO-87); 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19、《地下通信电缆敷设》国家标准图集94x102; 四、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信号灯控制系统及预埋管线。 (一)交通标志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文化广场设计说明

常德市草坪镇文化广场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设计的文化广场位于草坪镇龙相路与上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东侧为惠阳大道(原207国道),西侧比邻民间艺术文化街,规划用地面积为1.89公顷。 二、规划依据 1.《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总体规划(2012-2030)》; 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 其他相关国家规范、标准; 4. 对现有场地的踏勘等。 三、规划要求与目标 1. 规划设计要求 (1)将广场东南部的加油站搬迁至207国道东侧; (2)文化广场的规划重点强调文艺活动表演功能,宣传草坪文化; (3)设计风格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与民间艺术文化街建筑形式协调统一。 2. 规划目标 通过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为草坪镇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展示平台,成为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四、现状概况 1.交通状况:文化广场东侧与207国道相接,北侧现有一条乡土路,总规中将其规划为龙相路,交通便利。 2.广场现状:本次规划的文化广场内以及周边均为农田景观,视野开阔。广场东侧沿207国道有一条约4米宽的沟渠,设计中考虑以涵管的形式预埋在广场下面代替沟渠排水。广场东南部现有一栋3层楼私宅和加油站,总规中将其搬迁至其他位置。

五、规划设计 1. 布局与设计理念 广场以文艺中心广场为核心,文化景观道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广场东西,主入口广场、露天舞台、贵宾席看台三者形成一条南北向景观轴线,文化长廊沿着中心广场南面环绕半周,形成一核心,两轴线,半环形的整体布局。整个广场的设计以展现草坪文化特色为宗旨,最大力度地创造开敞式大型文化活动交流空间,设置多样化草坪文化的设施小品,渲染广场的文化氛围。 2.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文化广场由主入口广场、树阵广场、绿地景观、文艺中心广场、文化景观道、文化长廊、停车场和次入口广场组成。 (1)主入口广场 主入口广场设在龙相路南侧,位于广场北部,中心设置文化主题雕塑作为广场地标,通过台阶形成高差变化丰富空间感官,两侧则利用文化景观柱将视线引入文艺中心广场。 (2)树阵广场 树阵广场分布在主入口广场两侧,广场上以银杏树阵景观为主,利用树池,花钵,木质休闲椅组合成具有休憩功能的景观小品。 (3)绿地景观 广场绿地主要集中在广场外围,形式以草坪为主,配有规则模纹式植物景观以增添广场的庄重感。 (4)文艺中心广场 文艺中心广场由中心的露天舞台和四周的看台组成,露天舞台可容纳1000人进行表演,看台座位可容纳约2000人。露天舞台为开敞式铺装广场,便于大型表演活动灵活搭建舞台形式。看台的形式以露天为主,文化景观道以北的看台设有顶棚,顶棚形式为青灰色波形瓦单坡面屋顶。贵宾看台位于露天舞台的正南面,顶棚形式为青灰色波形瓦二坡屋顶,墙壁为白色。底层为管理用房与公厕,管理用房包括声光控制室、演员更衣化妆间等。底层中部设有10宽通道,连接中心露天舞台与次入口广场,保障交通的顺畅。广场铺装材质以青石板、麻石为主。 (5)文化景观道

市政道路设计总说明word版本

市政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 (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2001)

完整版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版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一节编制说明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4) 第三节工程场地条件 (7)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8) 第一节施工准备 (9) 第二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6) 第三节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及布置 (20) 第四节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 (22) 第五节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32) 第六节施工测量及监测 (34) 第七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37) 第八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80) 第九节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91) 第十节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95) 第十一节季节性施工措施 (96)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07)

第一节质量目标 (107) 第二节质量管理人员组织网络 (107) 第三节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 (108) 第四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ISO体系) (112) 第五节材料、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137)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48) 第一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148) 第二节主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148)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49) 第四节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 (154) 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57)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方针及原则 (157) 第二节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158) 第三节施工安全生产总体保证措施 (162) 第四节防火防爆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74) 第五节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178) 第六章文明施工体系与保证措施 (180) 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及管理体系 (180)

第二节文明施工总体保证措施 (180) 第三节文明施工方面的承诺 (192)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93) 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及管理体系 (193) 第二节环境保护总体保证措施 (193) 第三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环境管理措施 (204) 第四节施工现场噪音及振动控制管理措施 (206) 第八章附图表 (209)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09) 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212) 附表三主要材料计划表 (214) 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 (218) 附图五施工总平面图 (2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