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1.康复的定义(rehabilitation):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消除或减除病、伤、残者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康复是使残疾人恢复功能、恢复权利的过程

2.全面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准则,应贯穿于康复医疗服务的始终。

3.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外伤活疾病而遗留的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减弱或丧失的残疾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学科

4.康复医学的对象: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减退的病伤残者、衰老所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人等

5.康复医学的原则:1.早期治疗的原则2.主动参与的原则3.功能训练的原则4.整体康复的原则5.团队方式的原则

6.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

6.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P9(选择题)萌芽期、形成期、确立期、发展期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8.废用综合征:是指患者因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继发性结构、功能障碍

9.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导致的人为的继发性损害

1.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A. 运动对骨的影响。通过运动的刺激和增强骨营养代谢的作用,可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等形态结构上的良好变化。

运动的压的刺激,使软骨细胞的繁殖、成熟、肥大加快,加之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骨获得充分的养料,从而向两端快速生长。下肢骨变长,在身高体重的增长方面表现尤为显着。经常从事下肢活动,对下肢骨影响较大,反之对上肢骨影响较大。

B. 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使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

2)使关节面软骨增厚,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并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

3)使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

4)使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

5)使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肌腱、韧带增粗,肌腱、韧带在骨附处直径增大,胶原纤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增强,提高运动能力

6)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C.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肉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使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

1)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代谢旺盛,肌

纤维数目增多,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肢体围度的大小可反映肌肉体积增大程度

2)运动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每块肌肉中含有许多肌纤维,在运动时并不是所有肌纤维都收缩,只有一部分肌纤维接受神经冲动,发生收缩反应。不收缩的肌纤维称为不动肌纤维,经常运动可以使参加收缩活动的肌纤维提高到90%左右,使肌肉力量增大

3)运动使肌肉中脂肪减少:在不运动或运动较少的情况下,肌肉表面和肌纤维之间会有脂肪堆积。肌肉内的脂肪在肌肉收缩时会产生摩擦,消耗能量,同时也降低了肌肉的收缩效率。运动可以减少肌肉的脂肪,提高运动能力

4)运动使肌肉内结缔组织增多:运动尤其是力量型运动,在肌肉反复收缩过程中,使围绕每根肌纤维的周围的肌膜和肌束周围的肌束膜变厚。肌肉收缩的反复牵引使肌腱和韧带中的细胞增殖而变的坚实粗大,提高抗拉断能力

5)运动对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运动可使肌肉中肌糖元、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红蛋白和水分等含量增加,使肌肉收缩能力提高,氧贮备量增加,力量增大

6)运动使肌肉中运动终板增多增大: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使肌肉中的运动终板盘直径增大,运动终板核数量明显增多,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活动能力

7)运动使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剧烈运动时,全身肌肉都参与活动,肌肉的活动量很大,供给肌纤维更多的营养。经常运动可以使骨骼肌内毛细血管数量和分支吻合支增多,提高肌肉的供血能力,有利于肌肉持续长时间的高负荷运动。

2.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运动对血液循环的调节运动是骨骼肌收缩的结果使其耗氧量增加。为适应,心血管系统需要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液供应,满足肌肉组织的供氧,并带走过多的代谢产物2)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心输出量的增加和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两者比例适合,动脉血压的变化不大。否则可发生动脉血压增高或降低的现象。

3)运动时的心率变化心律受神经体液调节,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率的改变与运动强度有关,可用心率反映运动强度

4)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运动时心脏舒张期延长、促进侧支循环,有利于冠状动脉灌注,保证心肌供血,提高心脏的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增强心脏功能

3.肌肉收缩的分类:(1)等长收缩: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化的收缩(2)等张收缩: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变化的收缩。有向心和离心之分(3)等速运动:速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化的收缩。有向心和离心之分

4.人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a人体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人体生长发育是同化和异化作用的结果c生长发育的程序性和阶段性d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e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运动、疾病、生活环境)

异常发育的常见类型: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精神发育障碍,孤独症

6.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1.神经细胞的功能:接受刺激,传递信息,部分除接受传入信息外还分泌激素,将神经信号转变为体液信号

2.神经纤维的功能:传递信号

3.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a支持b修复和再生c免疫应答d物质代谢和营养e绝缘和屏蔽f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g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5.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躯体感觉,内脏感觉,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

6.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作用:

(1)运动传出(脊髓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2)姿势的中枢调节,脊髓的调节功能(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脑干对姿势和肌紧张的调节(3)大脑皮质的运动调节功能(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5)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7.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理论

1.功能代偿:同侧功能代偿,闲置细胞及通路代偿,大脑半球间的联络代偿

次要或协同神经代偿,功能豁免代偿

2.神经再生:再生长芽和侧枝长芽,突触更新和突触效率的改变,神经发生,

强直后增强

3.脑损伤后的修复过程:神经元死亡,早期即刻基因的激活,急性期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的机制,急性期后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的机制

8.康复对象的心理过程: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对抗独立期,适应期

9.心理治疗常用方法:

a心理分析疗法:自由联想,梦释,移情,解释b支持性心理疗法:解释,指导,鼓励,保证c行为疗法:鼓励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自我调整法,示范法

10.残疾: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序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11.残疾的原因:疾病,遗传性疾病,营养不良,外伤,理化因素

12.残疾的分类国际分类:残损、残疾、残障。中国分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13.肢体残疾的分级:

1.肢体残疾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5)单全下肢和双全臂缺失。(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8)四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部位(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2.肢体残疾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a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b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c双大腿缺失。d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e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f三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部位(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一级中的情况除外)g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3.肢体残疾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1)双小腿缺失。(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5)二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

部位(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二级中的情况除外)。(6)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阵碍。

4. 肢体残疾四级:基本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a单小腿缺失。b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c脊柱强(僵)立。

d脊枚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凹大于45度。e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f 单侧拇指全缺失。g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h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i抹儒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j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两肢功能轻度障碍。k类似上述的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14【运动学】是研究人体节段运动和整体运动时,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和时间的关系,运动与力的关系,伴随运动而发生的生理、生化等变化的学科

1.康复预防:在伤、病、残的发生前后采取措施,防止残疾及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或减轻其程度。

2.康复评定的概念:康复评定是客观、准确地发现和确定障碍发生的原因、性质、种类、特征、范围、程度以及预后,为康复预防和制定康复目标、康复治疗计划提供科

学依据,是康复目标得以实现和康复治疗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

3.康复评定的目的:(1)明确功能障碍情况(2)确定康复目标(3)制定康复治疗计划(4)判定康复疗效(5)判断预后(6)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7)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

4.康复评定的内容:躯体,精神,言语,职业,社会方面

5.康复评定的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半定量分析

6.康复治疗的方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文体疗法,康复护理,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社会服务,职业康复

7.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康复医学一般采用康复治疗组的方式,康复医师是组织者和协调人,主要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康复工程师、文体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

8.康复的目标: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患者的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的社会

9.康复处方的制定要以功能障碍为基准,围绕康复所涉及到的问题提出治疗方针、治疗训练的方法

1.康复医疗服务方式的类型:专业康复,社区康复,中间设施康复,远程康复

2.社区康复特点:a以社区为本b多部门合作c全面康复d方便、实用e全员参与f 投入少、效果好

3.社区康复的目标:

(1)使病残人在社会上能享受正常的公益服务机会,平等地享受入学和就业的机会,为社区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2)使病残人能融入社会,通过社区内部改变的方式促

进和保护他们的人权,消除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障碍,真正地回归社会(3)使病

残人和慢性病人、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的使用,使他们

日常生活活动能够自理,能够在社区内活动,与他人互相沟通和交流

4.社区康复的原则:

(1)社会化管理(2)以社区为本体现在:1.以社区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2.社区政府应当把社区康复服务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两个文明建设之中3.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一体化。4.社区残疾人及其亲友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5.根据本社区病伤残的发生及康复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3)低成本、广覆盖(4)因地制宜(5)技术实用(6)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1康复医师培训目标:1.掌握本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本

学科常见病的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和残疾的预防措施 3.掌握相关

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并学会康复治疗组的管理模式 5.初步了解本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

方法。

2康复医师培训方法:康复治疗师的培训期为3~5年。按三年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阶段为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第三阶段为专

科疾病康复技术培训。

3康复治疗师培训目标:1.掌握本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

本学科常见病的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3.初步了解本专科科学

研究和教学的方法。4.康复治疗师培训方法:康复治疗师的培训期为3~5年。按

三年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阶段为康复治疗

技术培训,第三阶段为专科疾病康复技术培训。

1国际康复组织:1.康复国际(RI) 2.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3.世界物理疗法联盟(WCPT) 4.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WFOT)

2我国康复组织:1.中国康复医学会(CARM) 2.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3.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 4.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3残疾人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给与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制度

4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残疾人

的就业保障

5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a制定政策,保障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b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c落实政策,提高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d发挥残疾人组织的作用

6我国残疾人组织的名称: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2。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3.中国盲人协会(CAB) 4.中国聋人协会(CAD)5.中国肢体残疾人协会(CAPPD)6.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CAPIDR)7.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CAPPDR)

7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制度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1.康复的定义(rehabilitation):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消除或减除病、伤、残者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康复是使残疾人恢复功能、恢复权利的过程 2.全面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准则,应贯穿于康复医疗服务的始终。 3.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外伤活疾病而遗留的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减弱或丧失的残疾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学科 4.康复医学的对象: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减退的病伤残者、衰老所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人等 5.康复医学的原则:1.早期治疗的原则2.主动参与的原则3.功能训练的原则4.整体康复的原则5.团队方式的原则 6.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 6.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P9(选择题)萌芽期、形成期、确立期、发展期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8.废用综合征:是指患者因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继发性结构、功能障碍 9.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导致的人为的继发性损害1.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A. 运动对骨的影响。通过运动的刺激和增强骨营养代谢的作用,可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等形态结构上的良好变化。 运动的压的刺激,使软骨细胞的繁殖、成熟、肥大加快,加之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骨获得充分的养料,从而向两端快速生长。下肢骨变长,在身高体重的增长方面表现尤为显著。经常从事下肢活动,对下肢骨影响较大,反之对上肢骨影响较大。 B. 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使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 2)使关节面软骨增厚,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并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 3)使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 4)使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 5)使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肌腱、韧带增粗,肌腱、韧带在骨附处直径增大,胶原纤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增强,提高运动能力 6)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C.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肉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使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 1)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代谢旺盛,肌纤维数目增多,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肢体围度的大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康复医学概论重点[1]

康复医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康复 1基本概念采取一切措施帮助一切有功能障碍的人,使之恢复和重建功能。回归学习生活社会参与职业等。 2服务形式采取多学科团队方式,主要针对残疾人的功能缺损。 3内涵和特点康复的范畴包括: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学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4效果康复的有效性和积极正向效益。 二康复医学 1基本概念具有独立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冶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科学。目标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基本原则强调疾病的早期康复评定和康复训练与临床诊冶患者主动参与。 3服务对象一切有功能障碍的人 4服务形式采用多学科多专业合团队方式包括:学科间合作和学科内合作。 5核心与基础:核心是残疾功能恢复与预防。基础是临床医学 6流程pt ot st rt 第二节康复医学发展史 一康复与康复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诞生于20世界40年代 1萌芽期(1910年以前):主要对象风湿性疾病轻型外伤后遗患者聋盲人等 2形成期(1910-1945年):主要面对各种骨折截肢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脑卒中偏瘫小儿脑瘫 3确立期(1946-1970年):美国康复医学之父Howard A.Rusk博士。康复独立成熟注重身体同时注重心里。 4发展期(1970以后):康复医学体系完善。 二康复医学发展基础 1现代临床治疗医学发展必须 2科学发展提供机会 3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构成基础 三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残疾与康复报告 2011.12.6世行世卫生在北京《世界残疾报告》及社会康复指南。 第三节康复医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康复冶疗学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社区康复 一康复基础学 理论基础:康复医学。重点:功能训练。涉及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 二康复评定表学 1概念以临床检查为基础对患者功能状况与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定量描述作出解释的科学。重点功能评定 2目的制服康复目标 3遵循SMART原则:特异性可测性可获得性相关性,时间性 4评定内容:运动功能评定生物力学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评定脑高级评定神经生理功能检查康复医学科学特殊问题评定环境评定就业前评定 三康复冶疗学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A康复医师B物理治疗师C骨科医生D作业治疗师2、残疾不包括() A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B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 C胆囊摘除 D智力低下伴有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康复生物工程() A假肢B轮椅 C助行器具D药物治疗 4、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包括() A传染病患者B功能障碍者C残疾者D生活不能自理者 5、不属于运动功能评定的是() A肌力、肌张力B步态分析 C平衡及协调功能D计算能力 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A颅神经B大脑半球C内囊D脊髓 7、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8、肘关节伸展主要的主动肌是() A三角肌B肱三头肌C肱二头肌D喙肱肌 9、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回归家庭和社会B功能恢复 C重新就业D提高生活质量 10、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两者并列而互相渗透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D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11、下列关于疾病与残疾的关系错误的是: A残疾与疾病相同,没有区别 B疾病可导致残疾,但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C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D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 12、下列哪一种不是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A核心理念不同B治疗目不同 C治疗手段不同D工作模式不同 13、不是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 A循环渐进 B全面康复 C持之以恒 D没有疾病 14、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康复就是社区康复 B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C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 D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康复小组 15、不属于康复治疗技术的是()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言语治疗 D心肺复苏术 二、判断题。 1、康复医学的宗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的程度。() 2、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主动参与的功能训练,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 3、现代医学体系主要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 4、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整个过程。() 5、骨折后功能训练的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促进骨折的愈合。() 三、简单题。 1.名词解释:①康复;②康复医学(备注: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复习题名词解释 1.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 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WHO将康复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2.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 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3. 4.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疗法)和运动疗法 (力学疗法)A物理因子疗法 5.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 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B运动疗法 7.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 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8.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9.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10.有效的作业治疗需要患者主动地参与选择性活动,以达到有目的地利用时间、精力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和娱乐 11.残疾(disability)是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 12.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并且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13.残疾人(disabled person)是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 性异常,使得全部或部分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群的总称。14.残障(handicap)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和适应能力的障碍,包括工作,学习 和社交等,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活动(activity)是指个体从事的活动或任务涉及的是与生活有关的所有个人活动, 是一种综合应用身体功能的能力 16.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丧失和工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

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康复医学》复习题 一、是非题 1、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基础理论、功能评测方法、治疗技能的独特医学学科(√) 2、康复医学的宗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的程度。(√) 3、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主动参与的功能训练,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 4、现代医学体系主要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 5、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除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 6、康复生物工程、针灸推拿等以外,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7、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早期(√ ) 8、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保健医学(×) 9、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整个过程(√ ) 10、康复治疗主要以合理的使用药物,正确的掌握手术适应症为主 11、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12将残疾分为残损、残疾、残障三个层次是WHO在1980年公布的。(√) 13、残损属于器官或系统水平的功能障碍(√) 14、残障属于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我国将残疾分为六类(×) 16、肢体残疾分为五级(×) 17、长期制动会产生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影响最大的是肌肉系统、骨关节系统和皮肤的改变(√) 18力量训练包括等长运动、等张运动和等速运动;(√ ) 19运动治疗原则是根据疾病的种类制定治疗计划。(√ ) 20、超声波治疗的机理是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和牵张作用。(√ ) 21、中频电疗的频率是0-1000Hz;(×) 22、把一只眼睛失明归类到视力残疾范畴;(×) 23、耳鸣,听力下降八个月,可以办理听力残疾证明;(×) 24、一侧肢体严重感觉减退属于肢体残疾;(×) 25、脑卒中导致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属于肢体残疾(√) 26、先天性肛门闭锁不属于残疾范畴(√ ) 27、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始末(√) 28、肌力评定常用方法是徒手肌力五级分级法(√) 29、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目的是了解关节活动范围(√ ) 30、平衡功能评定主要为主观评定(×) 31、指鼻试验主要测定感觉功能(×) 32、有完整组织管理结构的社会最小单元成为社区(√ ) 33、社区康复对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均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 34、社区康复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站(×) 35、社区康复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建立康复中心,完善各种康复训练项目,把病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提纲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提纲 康复 定义:康复就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得,教育得,职业得,社会得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与再训练,消除或减轻伤、病、残者身体得,心理得,社会得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与社会生活。 对象:指功能有缺失与障碍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得残疾人与伤病员。 领域/分类:医学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核心:功能 目得:恢复残疾人得功能与权利、 康复医学 定义:就是主要利用医学得措施,治疗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地减弱或丧失得残疾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得恢复,为她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得医学学科。 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急性病得恢复期 属性:功能取向性、跨科性、临床学科、社会性、人道主义思想性 特点:具有医学得一般特点:科学性社会性艺术性 自身特点: 1、功能为核心 2.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3.回归家庭与社会为目标 4。团队合作 因功能障碍程度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及不同时期,康复目标而有所不同。 目得: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意义:具体、明确得目标可直接指导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中最重要得一步。 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社区康复 康复基础学:解剖学包括运动学(kinesiology)、生理学包括神经生理学、生物力学(biomechanics) 、环境改造学(ergonomics) 康复评定学:对残疾程度进行测定与分级:运动感觉高级脑功能精神、心理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与工作能力…… 医学得基本范畴:生命、死亡、健康、疾病、功能障碍 健康得概念:健康不仅就是没有患病或衰弱,而且就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等得完好得状态。 康复治疗学 *定义:康复治疗学就是研究与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得恢复进程、预防与/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得一门康复医学应用学科。 *内容: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医学工程、中国传统康复 *基本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全面康复、主观能动 *基本途径: 改善:通过训练与其她措施改善生理功能。 代偿:通过各种矫形器与辅助具,使减弱得功能得到放大或增强。 替代: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得生理功能、 物理治疗:就是研究与应用天然或人工得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与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与康复目得得一种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就是根据患者得功能障碍与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得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与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与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得恢复正常得家庭与社会生活。 区别:PT就是最大发挥患者得运动功能,而OT就是增强患者得生活适应力。 PT就是治疗患者得躯体功能障碍,OT还治疗心理功能障碍、 PT就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治疗,OT就是应用日常活动、工作、游戏、辅助器具等治疗。 PT介入较早,趣味性弱;OT介入相对较晚,趣味性强。 心理健康包括: 正常得心理状态 一个人应具有健康得情绪、健康得意志与协调得行为、 良好得人际关系 完善得社会适应能力 患者心理类型: 逃避型:虚假得自尊心,不愿承认或接受现实,生活在自我虚幻得空间,不能很好得配合诊疗。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康复医疗机构简介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康复医疗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或康复医疗服务。 中国的康复根据患者或消费者的需要和客观环境条件,可以在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机构中进行。 一、医院型 设有病床、护理部及配套的医院设施,但其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部门。这种类型的机构多被称为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或称康复医院。 康复中心按其规模和性质又分为: 综合性康复中心: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 专科性康复中心:如广州工伤康复中心(医院) 二、康复科(部) 康复医学科或康复科(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或分部。 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性质上是一个临床科室,设有康复门诊及病房,或只有康复门诊无病房,直接接受门诊及临床相关各科转诊病员。

这种类型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大,在康复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内地,尽管发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但名称仍不统一,还有理疗科、康复理疗科、物理医学与康复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运动医学科、体疗科等五花八门的名字。 三、门诊型 康复门诊是独立设置的康复诊疗机构,不设病房,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康复诊所。 康复门诊一般设有康复诊室和一些治疗室,如各种电疗、针灸、推拿、牵引室等。 四、疗养院型 利用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疗养院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重要的组织形式,在中国利用矿泉、山林、海滨、湖滨开办的疗养院居多,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疗养治病形式的疗养院已萎缩,目前改以休闲度假者居多。 丛化温泉疗养院、安徽半汤疗养院等均是如此。 五、不完全康复型(或准康复型)机构 某些助残和养老的机构,它们仅向住在该处孤寡老人或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和少量的物理治疗,有时根据需要请院外的医师会诊,处理一些医疗情况。 分为几种类型:

康复医学导论试题

《康复医学导论》半期试卷 (适用于2012级中医康复专业) 年级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5 共20分) 1.康复医学 2.亚健康 3.运动学 4.人体发育学 5.康复心理学 二、选择题(2×30 共60分) 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 ) A 康复医师 B 物理治疗师 C 药剂师 D 康复护士 E 作业治疗师 2、康复治疗方法不包括 ( ) A 物理治疗 B 肉毒毒素注射 C 言语训练 D 佩带矫形器 E 作业治疗 3、下列关于康复描述正确的是() A 康复主要是指疾病完全治愈 B 康复针对的是慢性期患者,急性期不能康复 C 康复可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D 康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E 康复不包括周围环境的改造

4.康复团队的领导者是() A 康复治疗师 B 康复医师 C 临床医师 D 康复护士 E 康复工程师 5.下列哪一种不是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 ) A 核心理念不同 B 治疗目不同 C治疗手段不同 D 工作模式不同 E 用药剂量不同 6.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 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 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E 康复医学更接近于新医学 7.康复三级预防的内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预防麻疹的发生 B 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C 预防高血压 D 预防糖尿病 E 预防残疾的发生 8.全面康复不包括() A 医疗康复 B 教育康复 C 职业康复 D 社会康复 E 娱乐康复 9.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指() A 急性患者 B 功能障碍者 C 病情稳定者 D 生活不能自理者 E 慢性病者 10.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 疾病痊愈出院 B 功能恢复 C 重新就业 D 提高生活质量 E 回归家庭和社会 1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D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E两者并列而互相渗透 12.社会康复科的服务内容不包括() A 合并症的临床处理 B 工伤认定和处理 C 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事故的赔偿协议 D 社区及居室的无障碍环境的设计及改造 E 康复器材及残疾人器具的配备 13、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 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 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E 康复医学更接近于新医学 14.不属于康复医学范畴的是() A 解剖学 B生理学 C动力学D人体发育及运动学E 环境改造学 15.不属于运动功能评定的是() A 肌力、肌张力 B 步态分析 C 平衡及协调功能 D 感觉功能 E 计算能力 16.不属于脑高级功能评定的是() A 认知功能 B 言语功能 C 吞咽功能 D 平衡与协调功能 E 心理功能 17.物理治疗包括() A 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B 电疗和体疗 C 电疗和手法按摩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1.下列关于残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残疾是指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 B.疾病可导致残疾 C.残疾一定是疾病或者伴有疾病 D.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E.残疾是康复医学产生的基石和发展的推 动力 2.按照ICIDH分类,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成为: A.残损 B.残疾 C.活动受限 D.残障 E.参与局限 3.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D.两者独立而不相干 E.两者并列而相互渗透 4.现代医学模式是: A.自然哲学模式 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模式 E.心理-社会模式 5.中国五类残疾标准不包括: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智力残疾 D.精神残疾 E.内脏残疾 6.康复是指: A.使用各种手段减轻残疾的影响 B.病愈出院 C.恢复 D.理疗 E.疗养就是康复 7.与机构康复相比较,社区康复存在的优势是: A.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B.康复设备先进 C.康复技术专业 D.康复医生资质高 E.康复投资高 8.有关分级康复描述错误的是: 9. A.“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家的康复治 疗,是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10.B.“一级康复”多在发病后2周内开始 11.C.“二级康复”一般在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 科进行 12.D.社区的继续康复治疗属于“三级康复” 13.E.“三级康复”多建立在“二级康复”的基 础上,由社区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物理治疗师的训练重点: A.关节活动度 B.肌力 C.平衡能力 D.步态训练 E.衣、食、住、行的能力 15.要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该是: A.出现功能障碍后 B.疾病慢性阶段 C.伤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 D.病前早期预防 E.抢救生命时 16.康复病房工作流程一般顺序是: A.建立病案—信息采集—功能评定—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B.建立病案—信息采集—设定目标—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C.建立病案—信息采集—设定目标—功能 评定—实施计划 D.信息采集—功能评定—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建立病案 E.信息采集—建立病案—功能评定—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17.康复医学的核心是: A.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B.回归家庭、社会 C.生活自理 D.残疾、功能恢复和预防 E.最大限度减轻残疾 18.关于作业治疗,错误的是: A.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B.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C.以人体工效学和职业功能测试为基础 D.不包括环境改造 E.包括心理辅导 19.14.“四位一体”的现代医学的基本内容不 包括: A.预防 B.诊断

康复医学概论教案1

康复定义 一、早期:Howard A.Rusk(1949) 康复是医疗护理的第三阶段,是继第一阶段预防和第二阶段内科、外科治疗后应采取的医护措施。 二、WHO(1969)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三、WHO(80年代)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在拟定有关康复服务的实施计划时,应由残疾人本人、家属及他们所在社区的参与。 rehabilitation、康复、复健、复康 ?Rehabilitation的中文译词,在我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三个不同地区其意相近,而用词不同,含义也有差别。 ?唐书中有:“康复”一词 ?Rehabilitation: ①restor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capability to achieve the fullest possible life compatible… ②the development to the fullest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otential consistent with …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 1、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 2、各类残疾者 3、各种慢性病患者 4、年老体弱者 ?“疼痛处理”也是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不过疼痛不是训练所能解决的问题。 康复医学概念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1981年WHO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认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 ?康复是指伤病后的功能恢复,是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康复与康复医学 ?康复的手段有: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康复工程 ?康复医学:采用医学的手段,促进伤病员功能恢复的医学分支。 康复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RM)、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PM&R)是同义词。按最近趋势有使用physiatry代替上述专业名称的可能。 ?学习是掌握现代知识与信息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 二、康复医学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年 1 月第15 卷第 1 期P.96-98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 成熟,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 (25 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Clinic Rehabilitation

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 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21 本上田敏教授说:在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WHO 。 进行康复评估、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Rusk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4D wade 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 认为: 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1(的实际需要;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Ⅰ、课程概况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康复医学概论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康复治疗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康复医学概论全方位概括和论述了康复医学,分别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此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法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让学生对康复医学有个全面、概括性的了解。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大胆尝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灵活应用,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针对抽象的教学信息点要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选用教材: 《康复医学概论》(第2版),王宁华编著,人民卫生出版 社。 《康复医学概论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2版),王宁华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 《康复医学》(5版),黄晓琳,燕铁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③教学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1255711.html,,https://www.doczj.com/doc/11255711.html,等等。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康复医疗机构简介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康复医疗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或康复医疗服务。 中国的康复根据患者或消费者的需要和客观环境条件,可以在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机构中进行。 一、医院型 设有病床、护理部及配套的医院设施,但其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部门。这种类型的机构多被称为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或称康复医院。 康复中心按其规模和性质又分为: 综合性康复中心: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 专科性康复中心:如广州工伤康复中心(医院) 二、康复科(部) 康复医学科或康复科(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或分部。 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性质上是一个临床科室,设有康复门诊及病房,或只有康复门诊无病房,直接接受门诊及临床相关各科转诊病员。

这种类型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大,在康复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内地,尽管发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但名称仍不统一,还有理疗科、康复理疗科、物理医学与康复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运动医学科、体疗科等五花八门的名字。 三、门诊型 康复门诊是独立设置的康复诊疗机构,不设病房,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康复诊所。 康复门诊一般设有康复诊室和一些治疗室,如各种电疗、针灸、推拿、牵引室等。 四、疗养院型 利用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疗养院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重要的组织形式,在中国利用矿泉、山林、海滨、湖滨开办的疗养院居多,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疗养治病形式的疗养院已萎缩,目前改以休闲度假者居多。 丛化温泉疗养院、安徽半汤疗养院等均是如此。 五、不完全康复型(或准康复型)机构 某些助残和养老的机构,它们仅向住在该处孤寡老人或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和少量的物理治疗,有时根据需要请院外的医师会诊,处理一些医疗情况。 分为几种类型: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1.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重返社会。 2.残疾的定义: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3.康复的领域: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4.康复的方式: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康复服务。 5.康复医学的定义:是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各种原因遗留的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6.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 7.康复治疗技术相关名称及简写:1.物理疗法PT、2.作业疗法OT、3.言语疗法ST、4.心理疗法Psy、 5.康复工程RE、6.康复护理RN、7..中医疗法TCMT、8.文娱疗法RT、8.职业咨询VC、10.社会服务SW。

9.中医康复的定义:中医康复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推拿、功法训练、饮食、情志调摄、药物、沐浴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伤、残者、老年人、疾病瘥后诸证者、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功能,使其充分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 10.中医康复的适应病证:病残诸证,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慢性病证,疾病瘥后。 11.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一)调补虚损;(二)扶正祛邪;(三)三因制宜:①因时制宜②因地制宜③因人制宜;(四)杂合以治: 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②调神与养形相结合③药治与食疗相结合④ 动与静相结合。 12.致残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残原因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产期护理差以及各种事故,它们占全部残疾比例的70﹪左右。在发达国家,因营养不良、传染病等致残的在逐渐减少,意外事故、慢性躯体疾病、精神病等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致残原因。 13.残疾的三级预防:①消除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环境以及预防残疾的发生, 即一级预防;②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已经发生,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残疾形成,或

康复医学概论主要复习内容

《康复医学概论》重点掌握内容 1、什么是康复、医学康复?康复医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分期。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和具体服 务对象。关于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政策和重要专著。美、加采用的学科名称是“物理医学与康复”。 2、什么是制动综合症?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残疾、残损?残疾、残损评定的内容包括哪些? 4、什么是活动障碍、参与受限? 5、什么是社区康复?其基本原则有什么?社会康复与社区康复的不同在哪里? 6、什么是康复评定? 7、什么是康复预防?什么是三级预防? 8、康复措施实施过程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康复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 9、康复医学医疗机构包括哪些形式? 10、康复医学工作流程是什么?残疾评定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1、影响肌力的因素有哪些?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作用具体有哪些?肌肉的等张收缩 和等长收缩。 12、如何进行偏瘫的康复训练? 13、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社区康复训练? 14、康复体格检查主要检查哪些部位? 15、软组织损伤后的康复早期综合治疗规则是什么? 16、婴幼儿运动发育规律是怎样的?儿童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包括什么? 17、原始反射包括哪些?在什么时间消失? 18、关节运动的面与轴 19、大脑的可塑性表现为哪几类?脑的功能重组包括哪些? 20、治疗肌肉骨骼损伤的三大原则。 21、ICF从功能、残疾、健康三个层面获得健康与残疾的有关信息资料。 22、视力残疾的分级标准。 23、杠杆的分类。头颅与脊柱的连接属于平衡杠杆。 24、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关键技术 有哪些?共情包括充分理解和准确表达。情感反应属于参与性技术 25、康复病例书写包括哪些内容?主诉常以“目前患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及持续时间” 来表达。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1?康复的定义(rehabilitation):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消除或减除病、伤、残者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康复是使残疾人恢复功能、恢复权利的过程 2.全面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准则,应贯穿于康复医疗服务的始终。 3?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外伤活疾病而遗留的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减弱或丧失的残疾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学科 4?康复医学的对象: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减退的病伤残者、衰老所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人等 5?康复医学的原则:1.早期治疗的原则2.主动参与的原则3.功能训练的原则4.整体康复的原则5.团队方式的原则6.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 6.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P9 (选择题)萌芽期、形成期、确立期、发展期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8.废用综合征:是指患者因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继发性结构、功能障碍 9.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导致的人为的继发性损害 1.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A.运动对骨的影响。通过运动的刺激和增强骨营养代谢的作用,可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等形态结构上的良好变化。 运动的压的刺激,使软骨细胞的繁殖、成熟、肥大加快,加之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骨获得充分的养料,从而向两端快速生长。下肢骨变长,在身高体重的增长方面表现尤为显著。经常从事下肢活动,对下肢骨影响较大,反之对上肢骨影响较大。 B.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使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 2)使关节面软骨增厚,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并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 3)使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 4)使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 5)使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肌腱、韧带增粗,肌腱、韧带在骨附处直径增大, 胶原纤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增强,提高运动能力 6)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C.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肉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使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 1)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代谢旺盛,肌纤维数目增多,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肢体围度的大 小可反映肌肉体积增大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